湖南文艺出版社最新版音乐精品教案二年级上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55471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4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文艺出版社最新版音乐精品教案二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最新版音乐精品教案二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最新版音乐精品教案二年级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最新版音乐精品教案二年级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最新版音乐精品教案二年级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文艺出版社最新版音乐精品教案二年级上册.docx

《湖南文艺出版社最新版音乐精品教案二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文艺出版社最新版音乐精品教案二年级上册.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文艺出版社最新版音乐精品教案二年级上册.docx

湖南文艺出版社最新版音乐精品教案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音乐也不例外,因此,每周音乐课都被他们期待着.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小学生守则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因此,在上课的时候他们都比刚来时做的更好了.在歌唱,舞蹈方面也许是以前经常锻炼,表现非常好.班上的小朋友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虽对乐理知识掌握的不够,但是模仿能力比较强,而且也能熟练掌握.大约占整体学生的30%—35%左右.50%的小朋友还可以,20%的小朋友唱歌时,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比较差.其中主要原因是没有接受过长期的训练,还不能很好的表现自己,性格内向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利用音乐课及课外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打好基础是当前首要任务之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认识打击乐器碰铃和响板.“ⅩⅩ”和“ⅩⅩⅩⅩ”,感受音的长短,并且学会正确的演奏方法.

2、通过学习歌曲,理解歌曲所包括的小知识.

(二)、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歌唱.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

2、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初步学习演奏方法.

3、通过音乐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4、通过声音创编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创造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情意目标:

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二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进度计划

周次

教学内容

节次

1

《阿里里》

2

2

《音乐活动课》

2

3

《金铃铛》

2

4

《阿凡提骑毛驴》

2

5

《阿凡提骑毛驴》《大钟小钟一起响》

2

6

《大钟小钟一起响》

2

7

《过新年---剪窗花》

2

8

《蒙古小夜曲》

2

9

《蒙古小夜曲》

2

10

《望月亮》

2

11

《丰收锣鼓》

2

12

《丰收锣鼓》

2

13

《DOREMI》

2

14

《DOREMI》

2

15

《贝壳之歌》《小狗圆舞曲》

2

16

《小拜年》《欢乐的小雪花》

2

17

《雪花飞舞》《飞呀飞》

2

18

期末测试

2

 

阿里里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阿里里》

2、在聆听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时,能感受到云南彝族人民欢庆节日时欢歌竞舞的热闹情景,并随音乐律动

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阿里里》2、听《阿细跳月》

教学难点:

感受乐曲的不同节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定向听歌曲进教室

  二、歌曲学习

  1、学习歌词

  

(1)你们去过云南吗?

(2)就象同学们说的,云南的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

(3)你们听纳西族的小朋友来欢迎你们咯!

  

(4)听歌曲一遍

(5)你们喜欢听吗?

(6)播放歌曲

(7)你们再跟他们演唱一次吧!

(8)你们想学吗?

我们一起来唱!

  2、学习旋律

(1)你听到歌中唱得最多的是那句词?

(2)(阿里里,撒小秧)

(3)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4)我们一起来对唱(师生互动)

(5)你们觉得哪句最容易唱

(6)教师边用手划出旋律线边教唱旋律

  (7)学生随课件一起演唱

  3、学唱歌词

(1)纳西族的小朋友还喜欢边唱边跳!

(2)老师示范声势

(3)学生模仿

(4)学生分句接唱

(5)自由交换动作演唱

(6)集体演唱

三:

课堂小结

阿里里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阿里里》

2、在聆听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时,能感受到云南彝族人民欢庆节日时欢歌竞舞的热闹情景,并随音乐律动

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阿里里》2、听《阿细跳月》

教学难点:

感受乐曲的不同节奏

教学过程:

  一、欣赏《阿西跳月》

  

(1)同学们,目的地到了,你们闭上眼睛看我们到了哪儿?

  

(2)(课件播放音乐)

  (3)你们睁开眼睛,我们刚才听到了什么?

  (4)对了,我们听到了很欢快的热闹的声音,是吗?

在哪儿可以听到呀?

  (5)出示课题

  二、学习主题音乐

(1)彝族的小朋友最喜欢围着篝火在月色下起舞了!

(2)我们在来听听!

(3)(课件播放)《阿西跳月》

(4)读节奏,用身体动作来表现

(5)你们听到这首音乐也想跳舞吗?

(6)我们一起来吧!

(7)你们听到最多的是哪三个音?

(8)课件出示521

  (9)学生模唱

  三、参与表现

(1)请小朋友听音乐,然后来动一动

(2)把你的想象画面描绘出来

  四、全班分四组表现

(1)声音:

嘿嘿 

(2)拍手跺脚(3)伴奏乐器

  五、综合表现

  

(1)完整的听一遍,全班小朋友拿上道具一起表演

(2)自由评价

(3)课堂小结

 

金色的秋天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自信、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金铃铛》;

2、能大胆地上台表演律动《摘果子》;

3、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并能用轻快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1、能自信地演唱歌曲《金铃铛》;

2、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教学难点:

1、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2、律动《摘果子》

教学用具:

钢琴、磁带、录音机、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1、发声练习

1=C—1=F3/4

1356|5——|16666|15555|64321||

秋风在唱歌,gululululugululululugululululu.

小河在唱歌,lalalalalalalalalalalalalalala.

2、节奏训练

2/4XXX|XX|XXXX|XX|

XXX|XX|XXXX|X—||

要求:

拍准十六分音符

2/4XXX|XXX|XXXX|XX||

要求:

拍准八分音符,掌握节奏

2/4XXXX|XXX|XX|X—||

三、新课教学

(出示课件——多媒体展示果园情景)

师: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瞧,果园里传来一首欢乐的歌,咱们去听听吧!

1、师范唱;2、带学生朗读歌词;3、带唱歌曲;4、全班齐唱。

四、参与表现

师:

下面啊,我们来一个摘果子比赛。

1、教唱《摘果子》;2、律动《摘果子》。

五、总结下课

1、师:

美丽的秋天,丰收的果园,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

2、师生再见,听音乐出教室

金色的秋天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自信、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金铃铛》;

2、能大胆地上台表演律动《摘果子》;

3、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并能用轻快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1、能自信地演唱歌曲《金铃铛》;

2、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教学难点:

1、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2、律动《摘果子》

教学用具:

课件、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

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一首《金铃铛》,那是描写什么景色呢?

—对了,是秋天大丰收的景色。

今天啊,我们再来听一首《丰收之歌》。

三、新课教学

1、初听全曲

A、听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B、它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

2、再听全曲

A、哼唱它的主旋律

1=C2/4153|135|135|11|

4666|3555|2432|1—||

B、说说它是几拍子的歌曲

C、简单介绍歌曲

《丰收之歌》是一首丹麦民歌,它描写秋天田野上的庄稼都已收割,果园里的水果也已摘完,勤劳的人们获得了丰收,同时,也不忘记帮助别人,表现了劳动人民丰收后,到处都是欢歌笑语的热烈欢腾的场面。

四、参与表现

师:

丰收的时候是一个热闹喜庆的时候,为了庆祝丰收的节日,农村里的劳动人民喜欢敲锣打鼓来庆祝,我们就用打击乐器来庆祝吧!

1、教学生用铃鼓、沙锤和碰铃,用轻快的节奏给乐曲伴奏;

2、请同学上来用乐器伴奏。

五、总结下课

第三课:

阿凡提骑毛驴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学习歌曲《小毛驴》,掌握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节奏。

2、能力目标:

学会用欢快、幽默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毛驴》,能用轻快、诙谐、风趣的声音表现我骑驴赶集的有趣情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培养学生感知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在聆听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用动作表现歌曲所表现的动物形象,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

教学重点:

学会用欢快、幽默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毛驴》

教学难点:

引导掌握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的节奏以及吐准字音

教学准备:

电子琴、课件、音乐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渲染气氛

1、律动激趣。

播放音乐《大风车》,师生律动。

【设计意图:

以游动画城为主题线索拉开有序的音乐课堂,建立良好的音乐氛围,律动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训练节奏。

播放课件,出现一扇大门,门上有一首节奏。

XXXXXX|XXXX|X-||

咕噜噜噜噜请把门打开吧!

【设计意图:

以“打开动画城的大门”为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会暗号的欲望,进行节奏训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前把难点解决。

二、听唱结合,教授新歌

1、初识旋律

出示课件,让学生玩“摘音乐果”游戏。

⑴动画城小主人:

Hi!

小朋友们好!

我是动画城的小主人SNINA。

欢迎你们来到动画城。

今天,我将会和小朋友们一起度过愉快的一天,首先请小朋友们玩一个摘音乐果的游戏。

⑵老师示范摘音乐果。

⑶请学生摘音乐果。

⑷老师弹奏旋律,让学生唱出旋律。

⑸老师按《小毛驴》歌谱顺序弹奏,请学生排列。

【设计意图:

通过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形式,让学生掌握歌谱的练习,为后面学习歌曲作好铺垫。

阿凡提骑毛驴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学习歌曲《小毛驴》,掌握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节奏。

2、能力目标:

学会用欢快、幽默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毛驴》,能用轻快、诙谐、风趣的声音表现我骑驴赶集的有趣情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培养学生感知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在聆听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用动作表现歌曲所表现的动物形象,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

教学重点:

学会用欢快、幽默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毛驴》

教学难点:

引导掌握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的节奏以及吐准字音

教学准备:

电子琴、课件、音乐果

教学过程:

旋律接龙

1⑴、分组接龙唱旋律。

⑵、用“啦”(或其他字)演唱旋律。

学生用啦字哼唱歌曲旋律。

【设计意图:

通过接龙唱记住歌谱,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

欣赏歌曲

⑴、动画城小主人:

同学们刚才表现都不错哦!

现在我们玩第二个游戏,就是学唱一首动听的歌。

2课件播放歌曲《小毛驴》,欣赏歌曲,请同学们议一议,歌曲里讲了怎样一件有趣的事?

⑵讨论:

请学生说说讲了怎样一件有趣的故事。

3、范唱歌曲

让学生边听边用手拍打节奏念歌词。

4、理解歌曲

配节奏朗诵歌词,感受小毛驴行走的节奏。

请一部分同学朗读歌词,一部分同学用手拍打节奏模仿小毛驴行走的节奏声。

5、听唱歌曲

引导学生进行边唱边拍打节奏的练习。

7、研唱歌曲

⑴、边听歌曲边拍手感受歌曲节奏的行走特点。

⑵、让学生轻声跟老师唱后讨论歌曲的处理方法,启发学生根据故事的情节来处理歌曲演唱的速度。

8、巩固歌曲

鼓励学生个人试唱、挑战式试唱等。

阿凡提骑毛驴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学习歌曲《小毛驴》,掌握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节奏。

2、能力目标:

学会用欢快、幽默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毛驴》,能用轻快、诙谐、风趣的声音表现我骑驴赶集的有趣情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培养学生感知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在聆听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用动作表现歌曲所表现的动物形象,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

教学重点:

学会用欢快、幽默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毛驴》

教学难点:

引导掌握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的节奏以及吐准字音

教学准备:

电子琴、课件、音乐果

教学过程:

一、创编动作,体验乐趣

1、激发学生创编愿望。

动画城小主人:

同学们刚才学会了这首动听的歌,现在请你们为这首歌创编优美的舞蹈吧。

2、学生分组创编动作。

3、分组展示创编动作。

4、学生自由发表评价。

5、观看录像欣赏舞蹈。

二、小结全课,律动下课

1、老师小结。

2、全体表演,结束本课。

 

第四课:

大钟小钟一起响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用平稳的声音、饱满的时值和准确的音高演唱歌曲。

2、初步学习轮唱技巧。

3、能正确认识五线谱的五线、四间。

教学重、难点:

 五线谱的线、间位置

教学用具:

 电子琴、录音机、多媒体资料、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1、师生节奏问好

2、导入:

利用录像、图片展示钟表店在整点时大钟小钟一起响的情景和声音,使学生从直观上感受并理解歌曲轮唱所要表现的音响效果。

二、学唱歌曲《大钟小钟一起响》 

1、录音范唱,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音响效果。

2、采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注意提示学生演唱长时值音符时声音要平稳、气息要饱满、尽量保持稳定的音高。

4、单独练习模仿钟声的长音:

“叮当”,要求口形要圆、竖起来。

5、请学生试着和琴声做二声部轮唱练习。

三、听听音乐《快乐的罗梭》

1、初听全曲,感受弹拨乐合奏的艺术魅力。

2、学唱乐曲主题。

活动结束:

 

大钟小钟一起响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用平稳的声音、饱满的时值和准确的音高演唱歌曲。

2、初步学习轮唱技巧。

3、能正确认识五线谱的五线、四间。

教学重、难点:

 五线谱的线、间位置

教学用具:

 电子琴、录音机、多媒体资料、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新课

1.谜语

一匹马腿儿勤,日夜奔跑不停息,滴答滴答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师:

你能猜一猜是什么吗?

《钟》

2.导语

师:

时间在滴答滴答地走,告诉我们要早睡早起休息好。

今天,老师带给大家的这首歌告诉我们时光来去匆匆,它就像是一辆不知疲倦小马车,我们大家都坐在上面。

有的人在车上珍惜时间,学会了很多本领;有的人却在浪费着时间,什么都没学到。

就让我们一起坐上时间的小马车,大家都来做个珍惜时间的人吧!

二、新授歌曲

1.节奏练习:

2∕4 

(1)× ×× ∣××  ×0‖

(2)×× ××∣××  ××∣××∣×‖

要求学生击掌拍出节奏。

2.熟悉歌词

(1)按节奏有韵律地朗读歌词。

(歌曲伴奏音乐做背景)

(2)跟老师按节奏朗读歌词,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3)学生独立按节奏朗读歌词,为唱歌的节奏做铺垫。

3、学唱旋律

(1)初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

(2)再听歌曲轻声跟唱。

(提出要求:

轻声唱,注意音准。

4、分段视唱歌谱,纠正不足。

学唱歌曲

A、分句学唱B、学生分句接唱C、男女对唱

5.集体完整演唱歌曲。

三.综合表现

A、跟音乐有表情演唱B、用动作参与演唱C、用伴奏乐器参与演唱

师:

时间像小马车,滴答滴答向前跑,小马车跑了,有再回来的时候,可是时间跑了,它还会回来吗?

(启发学生认识时间的可贵。

师:

是啊,时间跑了,它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有一位大作家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师:

聪明的小朋友,面对这一去不复返的时间,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的观点)

师:

说得多好啊,时间像我们乘坐的小马车,一刻不停地向前奔跑,小朋友要珍惜你所拥有的时间,好好学习,健康成长。

让我们一起来努力做个珍惜时间的人吧!

-

大钟小钟一起响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用平稳的声音、饱满的时值和准确的音高演唱歌曲。

2、初步学习轮唱技巧。

3、能正确认识五线谱的五线、四间。

教学重、难点:

 

五线谱的线、间位置

教学用具:

 

电子琴、录音机、多媒体资料、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带你们坐火车去旅游,你们知道应该到哪里去坐火车吗?

伴随着歌曲《火车开啦》,幼儿和老师一起开火车进入教室。

当音乐画面结束时,我和幼儿在教室中央站好。

师:

火车站到了,我们坐的火车还没有来,我们坐下来等一会。

这时老师将幼儿安排到圆圈里面。

幼儿全部坐好后,继续以情境作为引导:

进火车站是你们都看见了什么呢?

听到了什么呢?

引导幼儿回答和火车相关的知识。

(二)、熟悉歌词,听辨歌曲节奏。

1、再次欣赏歌曲,熟悉歌词。

听!

又有一列小火车唱着歌儿,向我们飞奔而来。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火车开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谁在开火车?

帮助幼儿熟悉歌词,掌握歌曲节奏。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幼儿跟唱。

2、一边拍手一边清唱。

3、一边唱,一边学小火车开动的样子。

(四)、游戏:

火车开啦

1、教师介绍游戏方法及规则。

2、教师做火车头与幼儿一起开火车。

3、请一名幼儿做火车头与幼儿一起开火车。

鼓励幼儿自己摸索出开好火车的方法,

4、请三名幼儿分别做火车头与幼儿一起开火车。

在游戏过程中,教育幼儿在游戏中学会遵守纪律,互相谦让、团结友爱。

(五)、结束活动

音乐声中,老师带着三列小火车在教室里自由行驶,到处参观游览。

 

过新年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窗花舞》

2、学唱歌曲《过新年》

3、表演歌曲《过新年》

教学目标:

1、通过听《窗花舞》,引导学生通过动作来表达乐曲轻盈活泼、欢快的情绪,并通过动作体验音乐作品“剪窗花”的形象与“喜儿”的期盼“爹爹”回家过年的喜悦心情。

2、听唱法学习歌曲《过新年》,引导用轻快的声音、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体验过新年的热烈气氛。

3、通过游戏和创编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模仿“打击乐器”演奏动作的创编,提高学生音乐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

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

复习前课内容:

表演及唱。

3:

节奏练习

2/4XXXX|XX|XXXX|X0|

XXXX|XXX|XXXX|XXX||

二:

新课学习:

(一)聆听歌曲《窗花舞》

1、导言(简明扼要地介绍“白毛女“剧情;让以后让学生明白“剪窗花、贴门神”对于贫苦家庭是唯一洋溢着过年气氛的含义。

2、初听设问:

这段音乐的情绪是什么?

(欢快、活泼)

3、复听让学生自编动作(模拟“剪、贴窗花”动作)表演对歌曲的理解。

(二)学唱歌曲《过新年》

2:

教师范唱歌曲《过新年》;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歌后谈谈对歌曲的理解;明白“咚咚咚咚锵”是什么乐器的声音?

3:

提示式学习歌谱,(结合节奏练习模仿学习歌曲旋律)活跃课堂气氛。

4:

歌曲学习:

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

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过新年》

1)动作创编;模拟打击乐器“锣、鼓、镲的动作;

2)按句创编动作;然后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歌表演进行表演

3)录音、歌表演结合起来表演

课堂小结:

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过新年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窗花舞》

2、学唱歌曲《过新年》

3、表演歌曲《过新年》

教学目标:

1、通过听《窗花舞》,引导学生通过动作来表达乐曲轻盈活泼、欢快的情绪,并通过动作体验音乐作品“剪窗花”的形象与“喜儿”的期盼“爹爹”回家过年的喜悦心情。

2、听唱法学习歌曲《过新年》,引导用轻快的声音、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体验过新年的热烈气氛。

3、通过游戏和创编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模仿“打击乐器”演奏动作的创编,提高学生音乐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过新年》

2:

教师范唱歌曲《过新年》;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歌后谈谈对歌曲的理解;明白“咚咚咚咚锵”是什么乐器的声音?

3:

提示式学习歌谱,(结合节奏练习模仿学习歌曲旋律)活跃课堂气氛。

4:

歌曲学习:

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

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过新年》

1)动作创编;模拟打击乐器“锣、鼓、镲的动作;

2)按句创编动作;然后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歌表演进行表演

3)录音、歌表演结合起来表演

课堂小结:

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蒙古小夜曲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演奏串铃、三角铁、蛙鸣筒、舞板这四种打击乐器,能分辨其音色,说出其名称。

2.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与本课四种打击乐器相仿的简易节奏乐器并参与演奏,体验探索与创造的愉悦。

3.能用优美悦耳的声音演唱歌曲《蒙古小夜曲》,并用打击乐器或自制乐器为其伴奏。

教学重点:

了解并掌握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及演奏方法。

教学难点:

用歌声和打击乐器参与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学方法:

听唱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若干(舞板、串铃、蛙鸣筒、三角铁)

学具准备:

1.两块竹板或两把竹筷子2.一串废弃的钥匙或啤酒瓶盖

3.一把梳子或带波纹的尺子4.两把铁勺或两根铁筷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教师:

同学们,老师在琴上弹一串小音符,发挥你的想象力,想象一下,它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情景?

(教师刮奏下行音阶)

学生:

像滑滑梯,还像下楼梯。

教师:

现在,老师请你把你的凳子当做滑梯,伴随着老师的演奏,咱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好不好?

但有一点,千万别让你的滑梯发出声音来。

准备——听音乐!

(教师再次刮奏下行音阶,学生参与表演)

教师:

好,别动!

接着再听一段旋律,听听它又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情境?

把你想到的跟随老师的演奏表现出来,好不好?

(学生随乐慢慢起来)

教师:

老师弹得越来越高,越来越慢,说明我在干什么?

学生:

爬山。

二、熟悉歌曲旋律

1.初听旋律,并画出旋律线

教师:

对,音乐可以带领我们翻山越岭、上下台阶。

现在,老师放一段乐曲,在听的时候,老师会将乐曲的旋律线画出来,请同学们伸出右手,跟老师一起画,好吗?

教师:

像什么?

(旋律山)

2.律动表现旋律

教师:

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随音乐用动作来表现这些旋律吧。

(带领学生随乐做律动)

教师:

让我们再听一遍乐曲,用动作将它表现出来。

3.模唱旋律

⑴用lü模仿牧羊女的笛声。

⑵用lu模仿牧马大叔的马头琴声。

4.视唱旋律,教师做柯尔文手势,引导学生唱歌谱并逐句做渐强与渐弱处理。

 

蒙古小夜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