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选修一试题总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52986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选修一试题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高二历史选修一试题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高二历史选修一试题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高二历史选修一试题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高二历史选修一试题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选修一试题总结.docx

《高二历史选修一试题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选修一试题总结.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历史选修一试题总结.docx

高二历史选修一试题总结

高二历史选修一试题总结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改革是一项开拓性的事业,人类的进步往往需要借助于改革。

据此完成l--6题。

1.王安石变法时设立的市易务,其主要职责是

   A.负责征收赋税

   B.清查耕地面积

   C.管理对外贸易

   D.调节市场物价和商品流通

2.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角度来看,洋务运动的突出作用是

  A.抵制外国经济力量的扩张

   B.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突破封建教育的内容和体制

   D.从传统的理藩外交走向近代外交

3.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其进步意义主要表现在

   ①弘扬民族文化②挽救民族危亡③动摇了封建君主专制的根基④发展资本主义

 A.①②   B.③④   C.②④D.②③

4.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合理调整工商业的最主要目的是

   A.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

   B.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

   C.促进私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D.对私营企业进行限制和改造

5.人民公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同影响是

 A.加快了农业合作化的步伐   

 B.影响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6.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下列属于改革开放时期所取得的成就的是

①京九铁路建成通车②大亚湾核电站兴建③原子弹、导弹、氢弹爆炸成功

④“神六”飞船升空⑤香港、澳门回归 ⑤在多极化趋势中成为举足轻重的国际力量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D.①③④⑤⑥

改革的实质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但由于具体国情和背景的不同,其结果和命运也就不同。

据此完成7—12题。

7.导致改革成败的根本因素是

   A.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B.是否符合经济发展速度

   C.是否符合统治阶级利益

   D.改革派的力量是否强大

8.商鞅变法获得成功的原因中不包括

   A.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B.有利于富国强兵

   C.商鞅有改革的勇气和气魄

   D.秦国的旧势力相对弱小

9.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而清朝统治者则举办洋务运动以挽救封建统治。

造成这种不同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受封建思想的束缚不同

   B.经济基础不同

   C.统治阶级的文化观念不同

   D.国际环境不同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关键因素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

   C.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

   D.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

11.19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

   C.自由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D.工业革命的广泛开展

12.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得不到健康和谐的发展,长期忽视人民的根本利益。

下列选项中最典型地反映了这一原因的是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决定走与西方不同的工业化道路

   C.长期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

   D.实行联邦制度

中外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改革大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据此完成13—17题。

13.近代中国一些进步思想家主张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但在向西方的学习仅仅停留在器物方面的思想家及其论著是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洪仁王的《资政新篇》

   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D.孙中山的《建国方略》

14.晚清一位人士曾大声疾呼:

“何以立国?

曰富。

何以制夷?

曰强。

何以致富强?

曰在治人。

人不自治,治之以法。

”对材料中“治之以法”最恰当的理解是

   A.推翻君主政体

   B.废除不平等条约

   C.改革科举制度

   D.变革政治制度

15.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整和中国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其相同之处是

   A.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宏观调控经济

   B.充分发挥计划经济的指导作用

   C.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D.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16.中国的改革开放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东欧国家的改革,其相似之处不包括

   A.经历曲折而吸取教训的改革

   B.实行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C.彻底改变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都没有改变社会性质

17.日本明治维新中,实施削弱割据势力以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

A.文明开化   B.殖产兴业   C.土地私有D.废藩置县

二战后,苏联和东欧国家都进行了改革,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但都以失败而宣告结束,只有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取得了成功。

据此完成18—20题。

18.苏共二十大后,东欧国家改革的焦点问题集中在

   A.政治民主化问题

   B.经济权力过分集中

   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国民经济发展比例问题

19.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主要涉及的是

   ①扩大企业自主权②取消集体所有制③加强对经济的计划和指导④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①②D.③④

20.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②都明确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③都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④后者对前者有一定的继承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雅典民主政治机构主要由哪些部门组成

①公民大会②长老会议③五百人会议④陪审法庭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雅典城邦最高的权力机构是

A.十将军委员会       B.五百人会议       C.公民大会        D.陪审法庭

3.下列对于梭伦改革历史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摇了贵族的专制统治           B.提高了平民的政治地位

C.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利        D.使雅典民主政治得了最终确立

4.以下哪一项最能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A.是奴隶社会崩溃、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B.是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时期

C.是民族融合大发展时期                D.是文化科学空前繁荣时期

5.商鞅变法的哪一措施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肯定是

A.“相地而衰征”                      B.“初税亩”

C.“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    D.依军功行田宅“

6.北魏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A.羯     B.鲜卑      C.氐       D.匈奴

7.北魏孝文帝改革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符合鲜卑族统治阶级的利益      B.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C.得到各民族统治者的支持        D.代表了中原地区人民的利益

8.对于商鞅变法和魏孝文帝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

A.改革都获得成功           B.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C.改革的过程一帆风顺       D.改革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9.造成“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主要原因是:

A.官员数量增加                  B.北宋统治者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

C.豪强地主大量兼并的结果        D.政府赏赐大量田地给朝中大将

10.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C.降低将官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削弱相权

11.庆历新政的中心内容是:

A.加强军事         B.丈量土地       C.整顿吏治         D.奖励垦荒

12.王安石变法中,既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又使国家收入增加的措施是:

A.青苗法      B.农田水利法      C.募役法      D.市易法

13.马丁·路德认为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是:

 A.上帝      B.教会     C.《圣经》      D.教皇

14.1555年,德意志新旧教诸侯签订和约所确立的原则是:

 A.“教随国定”               B.路德派新教成为将来德国的国教    

C.“因信称义”               D.在《圣经》面前人人平等

15.“罗马教皇的奶牛”的欧洲国家是:

 A.意大利     B.西班牙     C.德意志     D.英国

16.下列属于英国宗教改革独特之处的是

 A.反对罗马天主教会          B.确定“教随国定”的原则

C.依靠王权自上而下发动      D.颁布《南特敕令》

17.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中国洋务运动的相同点不包括:

 A.都创办了军事工业           B.都创办了民用工业

C.都改革了政治体制           D.都建立了新式海军

18.在阿里改革失败后,对埃及进行激烈争夺和渗透的国家是:

 A.英法     B.法德         C.英俄       D.英奥

19.下列改革中,属于成功改革的是

 A.阿里改革      B.庆历新政        C.王安石变法      D.农奴制改革

20.促使俄国1861年改革发生的导火线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

C.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的失败 D.社会矛盾的尖锐和激化

21.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这主要是指: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

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

22.1881年3月13日,在圣彼得堡街头被民粹派投掷的炸弹炸死的沙皇是

 A.彼得一世      B.尼古拉一世      C.亚历山大二世      D.伊凡四世

23.德川幕府统治下,日本社会分为士、农、工、商等不同等级,下面所列各项中不属于“士”这一等级的是

A.农民           B.将军           C.大名          D.武士

24.“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D.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25.1876年,日本仿照黑船事件

 A.侵入台湾       B.吞并琉球       C.侵入朝鲜       D.侵入满蒙

1.在梭伦改革中,雅典公民被划分为四个等级,其划分依据是

A.政治地位   B.血缘关系   C.居住地域   D.财产多少

2.在梭伦改革中,使广大平民成为享有自由权利公民的措施是

A.颁布“解负令”  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C.设立陪审法庭 D.建立四百人会议

3.梭伦改革并没有实现雅典公民的完全平等,主要是因为

A.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出身的不平等  B.不同等级的公民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力利

C.不同等级的公民承担的义务也不相同   D.梭伦改革仅适应了奴隶主阶级的需要

4.春秋时期我国奴隶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周王室的衰落   C.诸侯争霸   D.周朝统治腐朽

5.商鞅变法内容中,直接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的是

A.重农抑商   B.奖励军功   C.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   D.制定连坐法

6.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是

A.普遍推行县制   B.实行连坐法   C.按军功受爵   D.奖励耕战

7.促使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融合的需要   B.汉族地主的建议

C.巩固统治的需要   D.先进经济形态的吸引

8.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A.北方统一的实现   B.鲜卑族的封建化

C.北方民族大融合   D.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

9.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封建化过程   B.农业化过程   C.工业化过程   D.汉化过程

10.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的是

A.迁都洛阳   B.实行汉化措施   C.颁布均田令   D.采纳汉族统治制度

11.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免役法和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A.抑制土地兼并  B.限制高利贷盘剥  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减轻农民负担

12.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

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这表明北宋政府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13.北宋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加强军事力量   B.解决财政困难C.铲除割据基础   D.打击土地兼并

14.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A.新教各派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   B.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的斗争

C.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的斗争       D.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15.被称为“罗马教皇的奶牛”的欧洲国家是

A.意大利   B.西班牙   C.德意志   D.英国

1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A.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促进了埃及的统一和振兴

C.改变了埃及的社会性质     D.遏制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7.促使俄国1861年改革发生的导火线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

C.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的失败   D.社会矛盾的尖锐和激化

18.之所以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   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

C.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   D.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9.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这主要是指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

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

20.明治维新中推行的“文明开化”政策的核心是

A.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现形式上平等

C.政府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D.提倡武士道精神,力争实现民族振兴

21.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最为关键的是

A.废藩置县   B.发展近代教育   C.实行征兵制   D.废除土地买卖法令

22.日本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的实质是

A.调整国家行政建制   B.消除封建割据状态

C.完善政府管理职能   D.确立土地私有制

23.戊戌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历史影响在于

A.促进思想启蒙       B.发展资本主义

C.推动政治改革运动   D.掀起民族民主革命

24.康梁维新派提出向西方学习,推动“百日维新”,但真正得以实施的措施是

A.按西法编练新军       B.设制度局,为新政立法

C.进行地方官制的改革   D.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25.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提出的救国图存思想的核心是

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厚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C.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D.用民主取代专制,用科学扫荡迷信

1.穆罕默德·阿里建立政权后主要的外在威胁是

A.奥斯曼土耳其  B.英国等欧洲列强 

C.希腊  D.马木鲁克

2.“穆罕默德·阿里是唯一的能在一崩溃的奥斯曼帝国的土地建立起有生命力的国家的一个人。

”对上述材料认识不准确的是

A.奥斯曼帝国已经腐朽没落分崩离析

B.阿里开创了埃及革故鼎新国力大增的崭新的局面

C.阿里对外抗衡宗主国和西方列强是帝国内充满生机活力的一部分

D.阿里政权统治时间较长

3.拿破仑在日记中写道:

“这个小小的欧洲是不能给我提供足够的荣誉的,我必须到东方去寻求,所有不朽的盛名都是来自东方.”材料集中体现了

A.拿破仑向东方扩张,建立庞大帝国的野心B.拿破仑想到东方去巡游

C.拿破仑嫌欧洲地区太小D.拿破仑想到东方发财致富

4.有关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农奴制正式确立

B.彼得一世允许私营企业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C.农奴开始成为地主的私有财产

D.农奴制危机加剧,农奴反抗斗争激烈

5.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

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A.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C.俄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

D.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6.在改革方案讨论中,属于工商业发达地区贵族提出的改革方案的是:

A.通过解放农奴得到赎金投资工业B.彻底解放农奴

C.逐步分给农民土地,但需要农民服劳役D.增加土地,加强对农奴的控制

7.1861年“解放法令”规定土地属于

A.国家B.地主C.农民D.资产阶级

8.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

”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

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农民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

C.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

D.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

9.木户孝允明确指出:

“立国之本,惟在用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

”材料反映明治政府“文明开化”的重点是

A.教育改革B.军事改革

C.培养出国人才D.社会生活习俗改革

10.《东方人的思维方式》一书中认为:

每种外来文化都被采用作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只要外来文化有助于日本进步,就把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事实来接受。

这种态度造成了“和魂汉才”的观念。

“和魂汉才”反映了

A.日本文明的中国化B.儒家文明的日本化

C.中国文明的日本化D日本文明的儒家化

11.明治维新措施中,最能体现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的是

A.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B.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12.日本1889年宪法规定,天皇总揽统治大权,内阁辅佐天皇。

包含相似规定的宪法是

A.《德意志帝国宪法》B.英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英国《权利法案》

13.19世纪后期,“脱亚入欧(仿效欧美)”逐渐成为日本社会的主流认识。

受其影响,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①开展工业革命②废除封制度③实施“大陆政策”④推行“文明开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4.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大肆侵略扩张。

这是因为

A.国家倡导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B.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C.建立了带有强烈封建性和军事性的政治体制

D.政府把大量国营企业优惠或无偿转让给享有特权的资本

15.支持维新派进行变法的清朝皇帝是

A.咸丰皇帝B.同治帝C.光绪帝D.宣统帝

16.光绪帝颁布的变法内容不包括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7.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议论是

A.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B.他甘为变法而捐躯

C.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D.他是没有地方可逃

18.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帮助光绪帝夺取实权B.发展资本主义

C.实行君主立宪制D.实行民主建立共和国

19.光绪帝支持变法的主要原因是

A.被康有为言词所打动B.要发展资本主义

C.不愿做亡国之君D.慈禧背后主使变法

20.下列几项戊戌变法的法令在洋务运动时早已做过的是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创办报刊、开放言论D.翻译西方书籍

21.维新派的改革遭到顽固派的激烈反对,主要因为

A.维新派反对清政府B.改革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

C.改革完全是错误的D.维新派反对帝国主义

22.某论坛开展关于“戊戌变法”的大讨论,下面四个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A.是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B.变法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C.变法受到开明地主的欢迎

D.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因此又称为“百日维新”

23.戊戌变法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挽救民族危亡B.推动资产阶级政治改革

C.发展资本主义经济D.促进了思想启蒙

24.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法国主张极力削弱德国的主要意图是

A.剥夺德国的殖民地B.重建欧洲大陆霸权

C.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D.获得德国的大量赔款

25.世界大战是20世纪前半期留给我们的时代印记。

战争自古就有,然而世界性的战争只有到了20世纪才第一次出现。

下列有关到20世纪初才出现世界性战争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体世界形成B.科学技术为世界性战争提供了必要手段

C.少数大国成为拥有全球性利益的大国D.欧洲开始衰落

26.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德作战,反映的实质是

A.意大利背信弃义B.协约国一方具有一定的正义性

C.列强之间的关系以自身利益为转移D.同盟国内部不稳定

27.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终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失败而告终,其失败的根本原因

A.一战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B.俄国退出战争

C.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作战D.协约国实力占优势

28.战争的原则是保存自己,消灭或削弱对方,但是,在残酷的一战中,虽然英法等国最终战胜,可是战争给其自身带来的打击也巨大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

战争在给世界带来无尽灾难的同时,也对人类历史发展造成了一些重大影响。

英国外交大臣格雷曾说:

“整个欧洲的灯火正在熄灭”,这是一个时代的写照,开始于

A.19世纪初B.19世纪末

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9.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局面的标志性事件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B.德国十一革命

C.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D.德意志、奥匈帝国毁灭

30.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是

A.《凡尔赛和约》B.《洛迦诺公约》

C.《拉巴洛条约》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