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导学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51313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6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导学案.docx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导学案.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导学案.docx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导学案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导学案合集

 

高二语文

 

第一单元入门四问

主备人审核人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古代文化典籍的概况,掌握四部分类法;了解中国文化经典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的特点;回顾并梳理自己了解的中国古代文化著作,能够识记文化经典各部分、各门类的代表作;了解本书的结构、编排与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现代意义,学会以现代眼光看古代文化经典;以发展的目光,有辨别地批判性地去学习文化经典,古为今用;强调自学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中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去对待文化经典,学会与先哲对话;学习与老师、同学、朋友等进行对话与交流;此外,“尽信书,不如无书。

”在我们还要学会与自己对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学会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预习案】自主学习·秀出风采

【知识链接】

一、“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文化典籍”

经部:

指儒家的经典。

儒家经书开始有五部,即《诗》、《书》、《易》、《礼》、《春秋》,称为“五经”;从唐代到宋代,形成了“十三经”,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部:

指记载历史兴衰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制度沿革等的历史书。

远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即有历史的记录。

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都属于这一类。

司马迁的《史记》为中国正史的开始,以后几乎每朝一史,共有二十四史。

此外古史、野史、法典、地志、职官、政书、时令等,凡记事的书籍均归入史部。

  子部:

指记录先秦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

春秋战国之际,学者辈出,百家争鸣,哲学、名学、法学、医学、算学、兵学、天文学、农学十分发达。

每家著书一种,后人因为次于经书而成一家之言,所以称为子书。

道教、宋明理学、清朝的考据学也都归入子部。

集部:

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

凡历代作家的散文、文、诗、词、曲等集子和文学评论著作,均归入此类。

属于一人专有的称为别集,汇选若干人的作品称为总集,有关诗的集子称为诗集。

二、自主学习检测:

1、四书包括那些著作?

最初是由谁编辑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发挥?

明确: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南宋朱熹。

2、何谓“前四史”?

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编写体例有哪些?

“三通”指的是哪三部历史著作?

明确:

“前四史”为《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编写体例有“国别体”、“纪传体”、“编年体”等。

“三通”指的是中国古代专门叙述典章制度沿革的历史著作《通典》(唐代杜佑)、《通志》(宋代郑樵)《文献通考》(元代马端临)。

3、我们通常所说的“三教九流”指的是什么?

明确:

“三教”:

儒家、道教、释(佛教)。

“九流”:

指的是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九家学术流派:

儒家、道家、兵家、农家、名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法家。

4、《白氏长庆集》是属于“别集”还是“总集”?

其命名依据是什么?

我国先存最最早的诗文总集是那部书?

明确:

别集,以年代(皇帝年号)命名。

长庆是中唐唐肃宗的年号。

南朝梁代萧统编的《文选》(也叫《昭明文选》)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

三、自学“中国文化经典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有什么特点”,然后完成下例表格,按历史发展的顺序,纵向梳理我国古代文化经典的发展,也基本把握全书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时期

文 化 背 景

文化经典代表作品

对应单元

专题

春秋战国

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时代。

西周以来建立的礼乐制度开始瓦解,群雄争霸,征战频繁。

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大批人才脱颖而出,各种主张和学说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

《老子》《论语》《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荀子》等

第二单元

 

儒道互补

哲学一

春秋战国

 

 

两   汉

在先秦大变动的社会条件下,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历史著作,奠定了中国史学的基本精神。

两汉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下,出现了具有宏大规模和皇朝史格局的纪传体通史。

《尚书》《春秋》《左传》《史记》《汉书》等

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

史学

西   汉

中国古代重视礼法,礼书在历史上也层出不穷。

《礼记》

第四单元

 

修齐治平

哲学二

两   汉

 

 隋   唐

佛教传入中国,并且开始了中国化的进程。

《百喻经》《坛经》

第五单元

 佛理禅趣

哲学与宗教

唐   代

 

 

清   代

与历史著作的发达相关,史学的研究也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著作,它们不仅总结了中国古代的史学传统,对研究其他相关学术,也有启发意义。

《史通》《文史通义》

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

史学

唐   代

唐代社会空前繁荣,而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贞观时期又是历史上著名的“盛世”,号称“贞观之治”。

《贞观政要》

第六单元

 

家国天下

政治学

宋   代

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转型期,从文化上看,中唐以后禅宗的盛行、古文运动的开展和理学的兴起,构成了文化的新动向。

《朱子语类》

第七单元

 

天理人欲

哲学三

明   代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孕育出中国的早期启蒙思潮。

《焚书》

先   秦

 

 

明   代

在中国历史上,科学技术自成体系,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也产生了科技类著作。

明代则出现了一批集大成的科技著作。

《水经注》《齐民要术》《九章算术》《伤寒论》《营造法式》《农政全书》《本草纲目》《徐霞客游记》《天工开物》

第八单元

 

科技之光

科技

明清之际

明清易代,社会剧变,促使了早期启蒙思潮向纵深发展,一是出现对封建专制体制的批判和反思,一是提倡“经世致用”成为学界思潮。

《明夷待访录》

第六单元

 

家国天下

政治学

《日知录》《文史通义》

第九单元

 

经世致用

学术

 

思想

近   代

近代是中国社会的又一个转型期。

在文化领域,比较突出的现象是西方理论的引进,如何将西方理论与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结合起来,是这一转型期突出的任务。

《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摩罗诗力说》《人境庐诗草》

第十单元

 

人文心声

文学

 

思想

四、中国文化经典在现代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要点

相关论述

现代意义

现实性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积极入世,求真务实,是中国文化经典的底蕴,也是中国文化经典至今仍然有启发性的重要原因。

民本

思想

“名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天下为主,君为客。

可以给我们今天的国家治理提供借鉴,有助于我们理解“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治国思想。

包容性

“礼之用,和为贵。

”“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

”“和而不同。

”“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

这个“和”包含和谐、和善、合作等多方面的意义。

古人认为,自由和衷共济,同心同德,才能推动社会的前进。

这样的思想与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开放趋势是一致的。

中国文化经典中对“和”的提倡,可以成为促进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明和谐共存局面形成的思想资源。

对自然

的亲和

态度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中国古代一向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认为人是大自然和谐整体的一部分,所以,中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主张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这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提供理论源泉。

其他

……

对道德的提倡,读科学规律的提倡,对艺术审美的探究等等。

五、课后作业:

1、准备文化经典学习的主要工具书:

《汉语大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

2、梳理初高中所学习的文化经典,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列出你自己的阅读书目。

3、课后阅读相关读物之《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

》,可以用做眉批或标注的形式,写下你的思考与感悟。

4、课外自学叶圣陶先生的《读〈经典常谈〉》,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找到《经典常谈》原著来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

 

第二单元《论语》十则

主备人审核人

学习目标:

1、了解儒道两家学说的基本思想,理解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如“礼”“仁”“义”“无为”等,并能有自己的体会。

2、理解课文的主要思想,熟读并背诵一些片段。

 【预习案】自主学习·秀出风采

 

一、“学而”篇

1、[原文]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感文]:

说说你学习的感受。

 

二、“为政”篇

2、[原文]“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3、[原文]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译文]

 

三、“公冶长”篇

 4、[原文]颜渊季路侍。

子曰:

“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

”颜渊曰:

“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

“愿闻子之志。

”子曰: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

 

  

 

5、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评析:

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

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

6、子曰: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

7、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评析】追求吃穿享受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很容易导致不义的行为。

自己私欲的极度膨胀,必然要与他人争夺有限的物质资源,必然要想方设法的为了满足自己私欲而大行不义之事。

但是通过不义的行为而获得的富贵是很不稳定的。

你怎么得到的,最终也会怎么失去

8、子曰: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述而》

[译文]

 

【评析】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物,不计较个人厉害得失。

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

9、[原文]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

“请问其目。

”子曰:

“非礼勿视,非视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10、孔子曰:

“君子有三戒: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文】 

 

【检测案】温故而知新

一 文学常识填空:

1、孔子名____,字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家,

____  家,是____ 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 _____________ 。

2、《论语》是___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           的一部书。

二、原文填空

1、君子食无求饱,        ,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子曰:

“君子坦荡荡,           。

3、吾十又五而志于学,           ,四十而不惑,           ,

六十而耳顺,           ,不逾矩。

4、子曰:

知者乐水,          ;知者动         ;知者

乐,           。

5、子曰:

“           。

一日克己复礼,           。

 

《老子》五章

主备人审核人

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凡是可以言说的道理,都不是永恒的道理。

凡是可以被命名的名称,都不是永恒的名称。

  无任何名称,正是天地的元始。

有最初的命名,乃是生育万物的神母。

所以:

从永恒普遍的虚无,可以理解道的消隐。

从永恒的存有,可以观察道的连续。

两者出自同一根源而名称不同。

它们竟是如此玄奥。

玄奥呵,玄奥!

这正是洞察宇宙间一切神秘的大门。

  

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人都知道美何以是美,也就知道了什么是丑恶。

都知道善何以是善,也就知道了什么是不善。

所以:

有与无相并而生,难与易互相成就,长与短互相对比,高与低互相映衬,音节与旋律互相配和,前与后互相追随。

[这是永恒普遍之理。

]

所以:

圣者作无形迹之事,传言无声的教诲。

让万物自行发生而并不创始。

任其生长而不培育,任其自为而绝不把持,任其成熟而并不割刿,正是由于从不占有,所以才永远不丢失。

  

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

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十九

放弃聪明和智慧--百姓福利会增加百倍。

放弃讲仁和义--让百姓回到天伦之爱。

放弃追逐巧利--盗贼就会消失。

仅仅写成文字,还不够。

让我再嘱告人们:

要坚守于朴素,减少私心与欲望,放弃游学从而减少困扰。

  

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七十八

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

但它冲激坚强却无往不胜,因为它的力量是无形的。

弱者能胜于强者,柔者能胜于刚者。

这道理天下无人不知,但却没有人能实行。

因此圣者说:

"要能承受国家遭受的耻辱,才配作国家的君主;要能承担国家的祸难,才配做天下人的君王。

"正面的话倒好像反话一样。

  

八十章

小邦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八十

国土狭小人民稀少。

即使有各种器具却并不使用。

使人民怕重死亡而不向远方迁移。

虽然有船只车辆,却没有必要去乘坐。

虽然有铠甲武器,却没有机会去使用。

使人民回复到结绳记事有甜美的饮食,美丽的衣服,安全的居所,欢乐的习俗。

邻国之间可以互相看见,鸡鸣狗吠的声音可以互相听闻,但邻里间从生到死,却互不往来。

【《孟子》梁惠王上】

在课文里,孟子高举“仁义”的大旗,痛痛快快地将梁惠王“利”的话头拦了回去,然后具体陈说“利”字当头的危害,再轻轻点出“仁义”的效用,最后重申梁惠王应该讲求“仁义”,而舍弃“利”。

这则文段颇有雄辩滔滔的气势,在语言形式上有两个特点:

其一,善于铺排。

梁惠王只是问“有以利吾国”,孟子就由此向下逐级推衍,指出大夫、士、庶人也会只关心什么对他们有利,排出三个大同而小异的并列短句;在概括性地点明一句“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之后,孟子大概觉得只这样说还不够清楚,也不足以震动人心,就又用两个结构相同的复句具体说明“上下交争利”的可怕后果,两个复句在意思上也有递进的关系。

短短的一段文字,主要由整饬的排比句式构成,排比项之间在意思上又紧密相联,读起来不容间歇,斩截痛快。

其二,讲究章法。

针对梁惠王对“利”的关心,孟子首先用“仁义”当头拦住;中间先指出举国上下只知道追求“利”会使国家有危险,再具体陈说危险何在,把君主求“利”的危害说足说透。

所以,接下来的两个排比句虽然只是用否定句式轻轻点出“仁义”的好处,但很具有说服人的效果,一泻千里之势至此结住,有四两拨千斤之效。

最后用和开头类似的话结束,起到首尾呼应、强化主旨的效果。

在孔子、孟子看来,只顾追求“利”会使人忽略了对道德的完善和培养,使行动失去合宜的准绳。

在春秋战国之际,国君失国、大夫失家、臣子犯上作乱的事情屡见不鲜,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归根结底是出于对永不满足的私利的追求。

“利”对于人的诱惑是巨大的,《史记·货殖列传》里说: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而在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将“利”理解得宽泛一些:

个人的“利”只要不损害别人的利益,并且和集体、国家的“利”在大方向上一致,追求它就是合理的、可行的,并且对社会是有益的;国家所追求的“利”也应该符合人民大众的“利”,这样也就是为人民大众谋福祉。

不过,在如今市场经济大潮中,“利”在人们心目中,多指物质利益而言,不少人沉迷于对金钱、财富等物质利益的追求,与此同时忽略了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忽略了道德品质的完善,这样,他们虽然获取了大量财富,但精神空虚,甚至唯利是图,损人利己。

在这种形势下,也有必要汲取孟子对“利”的理性认识,引导社会对“利”形成较为正确的认识,并用适合新形势需要的道德规范和法制观念来对人们追求“利”的行为加以约束。

 

《庄子胠箧》

这篇文章是对《老子》“绝圣弃智”思想的发挥。

在《庄子》内篇里,抨击“仁义”是基于它不是“大道”,并且会妨害对“大道”的体悟,言辞和态度明显没有外篇里的激烈、尖锐。

全文的论述层次清楚,逐步推进,最后提出全面主张,试列出线索如下:

知者(个别意义上的“知者”),为大盗者积→圣者,为大盗者守;知者(普遍意义上的“知者”),为大盗者积→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圣人生而大盗起→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绝圣弃知,毁弃珠宝、符玺、斗衡,除掉“圣法”、音乐、五彩、技艺、仁义等

论述过程中,或用事实作例证,或加以具体阐说,将主旨阐发得很充分,很有说服力。

文章一开头从日常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出惊人之论:

生活中人们眼里的聪明做法,岂不是为大盗积聚、做准备吗?

第二段中将此结论推广、提升,用反问句的形式指出:

所有的智者、圣人都是在为大盗积聚、守备啊!

为了证明这一点,文章举了春秋时田氏篡齐的例子。

作者认为,齐国人多地广,祭祀祖先和社稷、治理百姓也都取法圣人之道,可忽然有一天就被田成子弑君篡国。

田成子所盗的不仅是国家,连齐国用以治国的圣智之法一并盗去,结果没有别的国家敢来干涉,他就安安稳稳地霸占了齐国。

圣智之法竟成为“守其盗贼之身”、维护既得利益的工具。

田氏篡齐是当时很有名的事件,作者用它做证据,很有说服力。

接下来第三段为了使圣智之法成为大盗的工具的意旨表达得更显豁,文章假设了一段盗跖和他的手下的对话,让大盗亲口说出“盗亦有道”,并一本正经地分析大盗所具备的五种美德:

“圣”“勇”“义”“知”“仁”。

这是多么绝妙的颠覆,仁、义、圣、知、勇,本是圣人提出引导人向善的道德准则,却也成为大盗们做坏事的信条。

作者由此指出,圣人之道不仅有利于善人,也能给大盗带来好处。

但毕竟天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所以推论起来,坏人从圣人那里得到的好处更多,“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由此推论出“圣人生而大盗起”的判断,也就是说坏人有了圣人之法,如虎添翼,足以成为大盗。

至此,作者关于圣人对大盗有利的意思已经讲足讲尽,自然而然逼出下一层意思:

打倒圣人,释放盗贼,那么天下就太平了。

第四段先重申圣人“死去”,大盗不起的意思,然后从反面指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并加以分析、论述。

文中指出,“斗斛”“权衡”“符玺”等固然是治国的利器,但也可以成为大盗的利器;就连用以矫正世风的“仁义”,大盗也一并拿去用以装点门面。

作者是怎样得出这样的结论的呢?

是有鉴于“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的现实。

联系前面所讲的田氏篡齐的史实,可谓所言不虚。

接着文章又进一步指出,既然窃取仁义、斗斛、权衡、符玺等能获取诸侯之位,那么又怎能期望用奖罚的办法来禁止呢?

最后明白指出:

大盗们追求重利而不可禁止,这正是圣人的过错啊,这也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意思。

第五段总结以上论述,提出“绝圣弃智”的主旨,并全面地陈述有关主张。

其要旨首先是:

弃绝“圣智”,就没有大盗了;扔掉珠宝,就没有小偷了;毁掉符玺、斗衡等,百姓就纯朴、不争了。

以上这些意思是和前文相呼应的,以下所阐述的则是对“绝圣弃智”主张的更细致的说明。

课文指出:

将“圣法”、音乐、五彩、技艺、仁义等统统毁弃、除掉,这样天下每个人就都能具备“明”“聪”“知”“德”,天下也就不会混乱、忧患、偏离正道了。

为什么认为“圣法”、音乐等会成为百姓具备“明”“聪”等的妨害呢?

《老子》第十二章里说: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看多了五色,令人眼花缭乱,丧失对颜色的基本判断,也即“目盲”;听多了音乐,耳朵会对声音失去敏感,丧失对声音的基本判断,也即“耳聋”。

暗含的意思是,人天生是耳聪目明的,恰恰是“五色”“五音”让人耳聋目盲。

同理,人本来天生具备“知”“德”,可是因为有人出来宣扬“圣法”“仁义”等各种学说,使人们产生迷惑,无所适从,反而丧失了其本然具有的“知”“德”。

也就是说,《老子》《庄子》都赞同人保有其天然本性,一切外来的人为的因素均应排斥在外,即使它们借着好听的名义。

这篇文章在写作上的特色有:

一、设喻形象巧妙。

生活中人们为了防盗,往往会用绳子捆紧箱子,并加固箱子上的锁,这看似聪明的做法,一般人都觉得没有问题,可在作者看来,却正方便了盗贼偷盗,由此引出“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的结论。

二、想象奇特,富有幽默趣味。

跖对他的徒弟所说的“盗亦有道”一段话,多么一本正经,读起来又多么让人忍俊不禁!

谁能想到身负大盗之名的跖居然能现身说法,大讲“仁义”?

真可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三、语言精警、锋芒毕露。

最突出的如“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等。

 

第三单元晋灵公不君

主备人审核人

学习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背诵文中名句。

2分析人物形象

3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精神,探究“春秋笔法”的文化内涵。

学习重点:

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

学习难点:

春秋笔法的内涵

【预习案】自主学习·秀出风采

【知识链接】

1.《左传》是我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

西汉初称《左氏春秋》。

后又称《春秋左氏传》。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

2.《晋灵公不君》的故事在《春秋》中只有一句话“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

3.晋灵公名夷皋,晋襄公之子,文公之孙,晋国第二十六君,在位14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4.赵盾,晋国的正卿(相当于首相),谥号宣子。

【预学检测】

一、正音

靡()不有初奢靡()靡靡()之音衣冠()弱冠()冠()状动脉骤()然衮()职翳()厌恶()

箪()食()壶浆恶( )心  恶(  )人宿舍()

住一宿()星宿()

二、通假字

1、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 ( 通 )2、宣子田于首山 ( 通 )

3、子为正卿,亡不越竟 ( 通 ) 4、反不讨贼  (  通  )   

5、衮职有阙   (  通 )

三、初步感知全文。

自读课文,学生自行疏通文意,质疑文中字词。

1.不君,不行君道。

厚敛以雕墙。

以--

2."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而--

3."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夫人载以过朝。

过朝--

4.则莫之继也"中"莫之继也"是什么句式?

5."君能补过,衮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