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物态变化问题决战中考物理压轴题高频题高分值题解题技巧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50876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1 物态变化问题决战中考物理压轴题高频题高分值题解题技巧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专题01 物态变化问题决战中考物理压轴题高频题高分值题解题技巧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专题01 物态变化问题决战中考物理压轴题高频题高分值题解题技巧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专题01 物态变化问题决战中考物理压轴题高频题高分值题解题技巧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专题01 物态变化问题决战中考物理压轴题高频题高分值题解题技巧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01 物态变化问题决战中考物理压轴题高频题高分值题解题技巧解析版.docx

《专题01 物态变化问题决战中考物理压轴题高频题高分值题解题技巧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1 物态变化问题决战中考物理压轴题高频题高分值题解题技巧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01 物态变化问题决战中考物理压轴题高频题高分值题解题技巧解析版.docx

专题01物态变化问题决战中考物理压轴题高频题高分值题解题技巧解析版

考点扫描☆名师点拨

一、考点解析

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是中考物理试卷中的必考题。

纵观各地中考考纲和近三年考卷来看,对物态变化的考查基于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常见物态现象分析和生活中物态变化的解释的考查;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现象都是考查对象。

此部分考题平均分值在5~6分左右,常考题型有选择题(一个考题,分值以2分居多)、填空题(一个考题,分值以2~3分居多)、实验探究题(一个考题,分值一般为3~6分),也曾出现过简答或对物态变化现象的解释等题型,其中实验探究题分值稍高。

物态变化在2018年中考物理试卷中仍会出现,也会延续以前的考查方式和规律,不会有很大变化。

考查思路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1)判断物态变化的类型;

(2)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3)图像分析。

二、考查、复习重点

物态变化的显著特点是“现象”多,有各种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及实验中所产生的现象,对“现象”的认真观察、分析、归纳在本部分尤为重要。

注重应用:

物态变化和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地球上大量能源来自太阳,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就是物态变化的体现。

人类的衣、食、住、行都与物态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以要特别注重将所学知识用于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复习重点:

(1)三态转化:

常见的物质有三种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解答物态变化问题要抓住以下要点:

一是明确发生物态变化的物质是什么;二是发生变化前物质是什么状态;三是变化之后物质是什么状态;四是发生物态变化时伴随着怎样的吸热或放热过程。

分析时还要注意有些物态变化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

(2)重点知识

1)液态和气态:

可以相互转化,物体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的联系:

它们都是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即都属于汽化现象,液体在蒸发和沸腾的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

蒸发和沸腾的区别:

(1)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而沸腾是液体在一定温度(沸点)下才能发生的汽化现象;

(2)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而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要加快液体的蒸发,可以通过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来实现。

要减少液体的蒸发,就采取相反的措施。

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降低温度。

当温度降到足够低,即降到它的沸点时,所有的气体都可以被液化。

例如在温度降低到时,很难被液化的氦气也被液化了,而有些气体则容易液化,如水蒸气在温度降到这样的高温时,就液化成水了;压缩体积也能使气体液化。

液化的压强的越大,就越容易液化。

如常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靠压缩体积使压强增大制成的。

2)理解“白气”和“白雾”:

水蒸气和空气一样,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所以,凡是看得见的“白气”和“白雾”都不再是水蒸气,而是由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小水珠)。

在一般情况下,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成小水滴,悬浮在空中即形成“白气”,附着在物体表面形成水滴。

夜间气温下降,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成小水滴。

凝结在空中的尘埃上形成“雾”,凝结在地面物体上则形成“露”。

3)升华和凝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升华和凝华均不经过液态。

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在烧瓶中放少量固态的碘,并且对烧瓶微微加热,固态的碘没有熔化成液态的碘,而是直接变成了碘蒸气。

停止加热后,碘蒸气并不液化,而是直接附着在烧瓶上形成固态的碘。

前者是升华现象,后者是凝华现象。

又如,放在衣箱里的樟脑球变小,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白炽灯用久灯丝变细等都属于升华现象;自然界中“霜”的形成,冬天玻璃上的“窗花”,灯泡用久了变黑等都属于凝华现象。

4)熔化和凝固:

固体物质可以分成两大类,其中一类需要达到一定温度后继续吸热才能熔化,并且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值就是该物质的熔点),直到固体完全熔化完;而另一类物质熔化时不是在一个特定的温度,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也就是说这类物质没有熔点。

前一类物质叫晶体,后一种物质叫非晶体,它们在熔化时吸热温度的变化表现不同,是因为组成物质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同导致的,晶体与非晶体还有别的区别。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晶体在凝固时放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值就是该物质的凝固点,同种物质的熔点等于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常见的晶体有:

萘、海波、食盐、冰、各种金属等,常见的非晶体有:

松香、蜂蜡、玻璃、沥青等。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与凝同时温度跟时间的关系图象可以很形象的描述它们的温度变化特点。

晶体与非晶体图像的区别在于有没有固定熔点。

晶体在熔化时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凝固时放热温度也保持不变在生活中有一些应用,例如,0℃的规定;冬天在菜窖里放上一桶水,利用水结冰时放热,只要还有液态的水,菜窖里的温度就不会低到0℃以下。

5)实验探究:

此类考题是在以上知识基础上,通过分析现象变化、热量交换并与科学的实验手段相结合,考查考生实验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只要能很好理解物态变化的规律,此类考题一般不难解答,所以关键是对物态变化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考点剖析☆聚焦高频

高频考点一:

物态变化

【典例1】(2017·哈尔滨)下列现象中属于溶化的是()。

A.松花江里冰雪消融的过程;B.太阳岛湿地中荷叶上露珠的形成;

C.植物园内清晨轻盈的雾的形成;D.冰雪大世界中雪的形成

【考查角度】溶化、液化、凝固。

【解析】溶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A中,冰雪消融是固态冰变为液态水的过程,属于溶化,符合题意;B中,荷叶上的露珠是气态变为液体的过程,属于液化,B不符合题意;C中,雾是水蒸气变为小水滴的过程,属于液化,故C不符合题意;D中,雪的形成是凝固或者凝华的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

正确答案是A。

【答案】A。

高频考点二:

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

【典例2】(2017•镇江)如图所示,针筒中充满了气态乙醚,当向下压活塞时,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是  现象(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  热量(选填“吸热”或“放热”);使气态乙醚发生这种物态变化的另一种方法是  温度。

【考查角度】物体变化、液化及液化现象、液化方法及其应用。

【答案】液化、放出、降低。

考点过关☆专项突破

类型一:

物态变化

1.(2017•黄冈)下列物态变化实例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蜻蜓身体上的露珠

B.北方冬夜窗玻璃上的冰花

C.游泳后刚上岸感觉特别冷

D.气温保持0℃以下,冰雕逐渐变小

【考查角度】液化及液化现象。

【答案】A。

2.(2017•乌鲁木齐)C919首飞成功后,将进入适航认证阶段,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结冰试验。

飞机表面结冰是由于飞机飞行过程中过冷水滴或降雨碰到机体后  (填物态变化过程)而形成的,也可由水蒸气在机体表面  (填物态变化过程)而成,上述两个过程都是  热过程。

飞机表面结冰后,会破坏其空气动力学外形,使飞机升力减小,阻力  ,影响飞机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考查角度】物态变化、凝华、凝固、物态变化吸放热。

【分析】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叫凝华;凝华、凝固都放热。

解答:

飞机飞行过程中过冷水滴或降雨碰到机体后结冰属于凝固过程;水蒸气变成冰是凝华过程,这两个过程都是放热过程。

飞机表面附有冰后,破坏了飞机的空气动力学外形,使飞机升力减小,阻力变大,影响飞机飞行的稳定性和飞行员操作困难。

故答案为:

凝固、凝华、放、变大。

3.(2017·大连)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早春河面上冰层消融;B.初夏海面上雾气弥漫;

C.深秋的草木上结了霜;D.寒冬的树上出现雾凇

【考查角度】溶化、凝华、液化。

【解析】冰层消融是固体变为液体,属于溶化现象;初夏海面上雾气弥漫,是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滴形成的,属于液化;草木上结霜,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属于凝华;树上的雾凇,是水蒸气遇冷变成小冰晶粘附在树上形成的,属于凝华。

【答案】A。

4.(2017·扬州)天气炎热,小明在吃冷饮时观察到一些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将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凝固造成的;

B.包装盒外面的霜,是液化造成的;

C.打开冷饮包装纸,看到有“白气”生成是升华造成的;

D.吃冷饮时感到凉爽,主要是凝华造成的

【考查角度】凝固、液化、凝华、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

D.吃冷饮时感到凉爽,主要是凝华造成的;此说法错误。

吃冷饮时,有固态的饮料变为液态,此过程吸热,故感到凉爽,此过程不是凝华,凝华放热。

【答案】A。

5.(2017•镇江)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

A.露珠的形成

B.壶口冒“白气”

C.冰雪消融

D.湿手烘干

【考查角度】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解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A:

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误。

B:

壶口冒“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

C:

冰雪消融是有固态变成液态,

属于熔化现象,故C正确。

D:

湿手烘干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故D错误。

【答案】C。

6.(2017•怀化)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清晨,叶片上的露水

B.冬天,树枝上的冰凌

C.初冬,树叶上的霜

D.雪后,银装素裹

【考查角度】液化、凝华、凝固。

【答案】A。

7.(2017•泰安)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象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A

B

C

D

【考查角度】溶化、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解析】根据原图的曲线走向,可以首先判断出图象是物体凝固还是熔化过程,而只有晶体才有熔点或凝固点,可根据上述分析判断出正确的选项。

晶体凝固前放热温度降低,凝固时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A:

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是熔化图象,又因为有一段时间内物质吸热,温度不变,说明有一定的熔点,因此为晶体的熔化图象,故A不合题意。

B:

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是凝固图象,又因为该物质没有一定的凝固点,所以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故B不合题意。

C:

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是非晶体熔化图象,故C不合题意。

D:

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是凝固图象,又因为有一段时间内物质放热,温度不变,说明有一定的凝固点,因此为晶体的凝固图象,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8.(2017•通辽)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62°C

C.第10min时物质处于液态;

D.该物质液态时比热容比固态时大

【考查角度】晶体、非晶体、晶体的溶化过程、比热容。

【答案】D。

9.(2017•昆明)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来源,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在地球上的循环.对以下自然现象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熔化;

B.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起淡淡的白雾﹣汽化;

C.深秋时节,树叶、瓦片上出现白霜﹣凝固;

D.寒冷的冬天,树枝上雾凇的形成﹣升华

【考查角度】熔化与熔化吸热、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解析】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

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A:

春天,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故A正确。

B:

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起淡淡的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

C:

深秋时节,树叶、瓦片上出现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

D:

寒冷的冬天,树枝上雾凇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

【答案】A。

10.(2017•海南)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判断正确的是(  )。

A.开始计时,晶体开始熔化;B.第25min后,晶体开始熔化;

C.温度达到80°C时,晶体开始熔化;D.温度达到50°C时,晶体开始熔化

【考查角度】晶体的熔化、凝固规律。

【答案】C。

11.(2017•咸宁)为保护河流和湖泊宝贵的水资源,我国专门建立地方“河长”负责进行管理。

在一些严重缺水的地域,人们会收集露水使用,图中物态变化与露水的形态相同的是(  )。

A.打在枝头的霜

B.屋檐下结的冰凌

C.山间的云雾

D.消融的冰雪

【考查角度】溶化、凝固、液化。

【解析】露是液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清晨温度比较低)形成的,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A不符合题意;冰凌是水凝固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符合题意。

冰雪消融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C。

12.(2017•徐州)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为针状,有助于减少水分的( )。

A.蒸发B.升华C.液化D.沸腾

【考查角度】蒸发及其蒸发现象。

【解析】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针状的叶子是通过减小液体的表面积来减缓水分的蒸发,故A正确;

【答案】A。

13.(2017•吉林)下列做法能够减慢蒸发的是( )。

A.把积水向周围扫开;B.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处;

C.把蔬菜装入保鲜袋;D.把粮食晒在阳光下

【考查角度】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答案】C。

14.(2017·广东)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题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而试管中的水(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同时还观察到烧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烧杯中的水蒸气在杯口周围遇冷而成(填物态变化名称)。

【考查角度】水的沸腾条件、液化。

【答案】不会、烧杯里的水沸腾时水温不变、液化。

15.(2017•西宁)在做“研究水的沸腾”分组实验时,各实验小组使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

兰兰同学所在的小组由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水的沸腾图象如图中A所示;梅梅同学所在实验小组由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水的沸腾图象如图中B所示。

两个实验小组从同一时刻开始对水加热,从图象可知,兰兰同学所在的实验小组的水  (选填“先”或“后”)沸腾,造成沸腾有先后的原因之一是  。

从图象还能看出,两个实验小组测得的水的  点不同,这与兰兰小组同学用纸板盖严烧杯口使烧杯内气压  (选填“增大”或“减小”)有关。

【考查角度】探究水沸腾规律。

【解析】

(1)通过图象中加热时间来判断沸腾的先后;

(2)根据水的比热容相同,根据

,实验中温度变化快慢与质量的大小有关;

(3)由于测量的工具和测量的人不同,可能造成测量数据的不同。

由图知,A先沸腾,即兰兰组的水先沸腾;A的温度变化较快,说明A的质量较少,所以造成沸腾有先后的原因之一是水的质量不同;A、B沸腾时的温度不同,可能是与兰兰小组同学用纸板盖严烧杯口使烧杯内气压增大,沸点升高。

【答案】先、水的质量不同、沸、增大。

类型二:

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

1.(2017·攀枝花)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

A.冰雪消融

B.露珠的形成

C.霜的形成

D.冰的形成

【考查角度】凝固、溶化、凝华、液化、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

【解析】冰雪消融的物态变化是溶化,是固态变为液体的过程,此过程要吸热;露珠的形成是液化过程,此过程要放热;霜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为小冰晶的过程,是凝华,凝华要放热;冰的形成是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凝固时要放热。

故此题答案是A。

【答案】A。

2.(2017·深圳)夏天天气炎热,为了防止食物腐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运输车辆上放干冰,利用干冰汽化吸热给食品降温

B.把食材放在冰块上,利用冰块熔化吸热给食材降温

C.给放食材的盒子上盖上湿毛巾,利用水的升华吸热给食材降温

D.把食物放入冰箱内,利用冷凝剂液化吸热,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

【考查角度】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

热的特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答案】B。

3.(2017·成都)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

C.甲物质在4﹣6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D.乙物质在6﹣10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考查角度】物态变化、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

从给出的答案看,唯一正确的说法是C:

甲物质在4min-6min时间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答案】C。

4.(2017·深圳)夏天天气炎热,为了防止食物腐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运输车辆上放干冰,利用干冰汽化吸热给食品降温;

B.把食材放在冰块上,利用冰块熔化吸热给食材降温;

C.给放食材的盒子上盖上湿毛巾,利用水的升华吸热给食材降温;

D.把食物放入冰箱内,利用冷凝剂液化吸热,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

【考查角度】物态变化、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

【解析】A.在运输车辆上放干冰,利用干冰汽化吸热给食品降温;此说法错误。

利用干冰给食品降温不是汽化,因为干冰是固体,由固体直接变为气体是升华,不是汽化。

B.把食材放在冰块上,利用冰块熔化吸热给食材降温;此说法正确。

冰块由固体变为液态,属于溶化,熔化吸热。

C.给放食材的盒子上盖上湿毛巾,利用水的升华吸热给食材降温;此说法错误。

湿毛巾里的水是液态,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不是升华。

D.把食物放入冰箱内,利用冷凝剂液化吸热,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此说法错误。

液化放热,不是吸热;应该说冷凝剂汽化吸热。

【答案】B。

5.(2017•贵港)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海水淡化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方法之一。

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先将海水中的水汽化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水.关于以上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先升华后凝华,先吸热后放热;B.先汽化后凝固,先放热后吸热;

C.先汽化后液化,先吸热后放热;D.先汽化后液化,先放热后吸热

【考查角度】汽化及汽化吸热、液化及液化现象。

【解析】将海水中的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属于汽化现象,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水是气态变成液态,属于液化现象。

其中汽化吸收热量,液化放出热量,故应选C。

【答案】C。

6.(2017·临沂)沂蒙革命老区四季分明,非常适合人类居住,下列热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考查角度】物态变化、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现象。

【答案】A。

7.(2017•吉林)如图是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

分析图象可知:

水的初温是  ℃;加热至水沸腾用了  min;在沸腾过程中水吸收热量,  保持不变。

【考查角度】沸腾、沸腾规律。

【解析】

(1)会看液体沸腾的图象,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温度还要明确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据此进行分析;

(2)液体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如下:

(1)由图象可知,纵坐标代表温度,一个小格代表2℃,水的初温90℃。

(2)由图象可知,横坐标代表时间,一个小格代表2.5min,沸腾前加热了7.5min;从第7.5min开始,水沸腾,虽然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该过程是水的沸腾过程.

【答案】90、7.5、温度。

8.(2017•南京)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冰熔化特点”实验。

(1)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在碎冰中插入温度计,图中温度计示数为℃。

(2)小明设计了一个记录实验过程的表格.表格中(a)、(b)两处应填的内容是:

(a);(b)。

(3)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冰的熔化图像。

从吸放热和温度变化的角度分析,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考查角度】溶化过程实验、冰的溶化特点。

【答案】

(1)-6;

(2)时间/min;状态;(3)吸热,温度不变。

9.(2015·深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的温度计显示温度为11℃

B.海波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

C.从冰箱里拿出的雪糕会冒“白汽”,这是升华现象

D.小明从游泳池里出来会感觉冷,这是蒸发吸热

【考查角度】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蒸发及其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

【答案】D。

10.(2017·深圳联考)冰的质量一定能增加的是()。

A.﹣10℃的冰投入1℃的水中;B.﹣10℃的冰放入1℃的空气中;

C.﹣2℃的冰放进0℃的水中;D.0℃的冰放进0℃的空气中

【考查角度】物态变化、凝固。

【解析】要使冰的质量增加,一定有水变成冰。

水变成冰是一个液体变成固体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满足:

1.有温度差,产生热传递;2.达到凝固点后继续放热。

因此此时需要周围温度低于凝固点,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

A:

﹣10℃的冰投入1℃的水中,1℃的水在变为0℃过程中放热,使﹣10℃的冰温度上升,所以不能明确在水下降到0℃时,冰是否也达到了0℃,如果冰与水的温度一样,不再发生热传递,水不能继续放热不能结成冰,所以还是原来的冰水混合物,冰可能不增加,不合题意。

B:

-10℃的冰放入1℃的空气中,冰放在空气中,没有水变成冰,不合题意。

C:

﹣2℃的冰放进0℃的水中,此时水与冰有温差,产生热传递,水可以继续放热结冰,符合题意。

D:

0℃的冰放进0℃的空气中,冰放在空气中,没有水变成冰,不合题意。

故正确答案是C。

【答案】C。

11.(2017·东营)对以下自然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春日清晨,草叶上形成露珠是升华现象;

B.夏天傍晚,院子里洒水利用液化吸热降温;

C.晚秋时节,瓦片上出现白霜是凝固现象;

D.深冬时节,树枝上出现雾凇是凝华现象;

【考查角度】物态变化。

【解析】春日清晨,草叶上形成露珠是液化现象,A是错误的;夏天傍晚,院子里洒水利用液体化吸热降温,B是错误的;晚秋时节,瓦片上出现白霜是凝华现象,C是错误的;深冬时节,树枝上出现雾凇是凝华现象,D是正确的。

故本题正确选项是D。

【答案】D。

12.(2017·聊城)如图,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考查角度】物态变化、液化、溶化、升华。

【答案】C。

13.(2017·宿迁)夏天从冰柜中取出冰棒,可以看到冰棒周围有“白气”产生,在冰棒

包装袋外侧有一层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气”是水蒸气;B.“白气”的形成需要放热;

C.白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白霜的形成需要吸热

【考查角度】物态变化、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

【解析】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的,属于液化,故A错。

液化过程放热,故B正确。

白霜是水蒸气遇冷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不是凝固,故C错。

凝华是有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凝华要放热,故D错。

正确答案是B。

【答案】B。

14.(2017·济宁)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吸热的是(  )。

A.秋天房顶上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