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金霍洛旗民族手工艺品一条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50544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10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伊金霍洛旗民族手工艺品一条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伊金霍洛旗民族手工艺品一条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伊金霍洛旗民族手工艺品一条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伊金霍洛旗民族手工艺品一条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伊金霍洛旗民族手工艺品一条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伊金霍洛旗民族手工艺品一条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伊金霍洛旗民族手工艺品一条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伊金霍洛旗民族手工艺品一条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伊金霍洛旗民族手工艺品一条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伊金霍洛旗民族手工艺品一条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伊金霍洛旗民族手工艺品一条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民族手工艺品一条街项目

(二)项目建设地点:

阿勒腾席热镇

(三)项目法人:

(四)项目负责人:

(五)建设内容、规模及建设期

1.建设内容

规划建设一条富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集散商业街,容纳经营商户约100户。

2.建设期:

2年

3.建设规模

占地面积为200039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

(五)投资总额及资金来源

该项目总投资亿元,由公司自行解决落实。

二、综合评价

发展旅游业,同时要发展旅游纪念品生产、开发、销售,这是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途径。

旅游纪念品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旅游景点(区)在视觉感官得到“享受”而被激发引起的“购物欲”的物化体现。

它虽然是旅游者游览目的“副题”,但却很重要,作为旅游“六大要素”(食、住、行、旅、购、娱)之一,在发展旅游经济中不可或缺。

旅游购物收入,在发达国家已占到相当的比重。

鄂尔多斯发展旅游纪念品、工艺美术品具备极大的潜力和优势,这种优势包括资源的优势和人才的优势。

鄂尔多斯是众所周知的文物资源大市,蒙元文化灿烂光辉,为世界瞩目。

悠久的历史、文化、艺术遗产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发展鄂尔多斯首先要了解鄂尔多斯、推广鄂尔多斯。

而富有鄂尔多斯特点的旅游纪念品则是鄂尔多斯历史文化艺术的载体,是文化艺术的“使者”。

就鄂尔多斯而言,旅游纪念品要有地域和文化特色,抓住了开发鄂尔多斯旅游纪念品所要达到目的“牛鼻子”。

这样才能使旅游更具特色,具备吸引力。

民族手工艺品一条街项目,发展、繁荣旅游文化载体,最终实现名企,名城,名人,名品的名牌社会和经济效应正逢其时。

鄂尔多斯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文和自然景观最为丰富的地市,全市有大小99个景区景点,占到全自治区的8.5%,其中优良资源占到三分之一,具有鲜明的地区民族特色。

人文旅游资源主要有“鄂尔多斯人”文化遗址、成吉思汗陵寝、战国时期的秦长城、草原敦煌阿尔寨,还有保存尚好的“秦直道”遗迹等。

境内的昭君墓、大夏国都城统万城、隋朝时期的十二连城遗址、藏传佛教寺庙准格尔召等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

同时,鄂尔多斯地区作为元朝的皇室封地,使鄂尔多斯的歌舞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具有元朝宫廷文化的独特色彩,构成了鄂尔多斯浓郁而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浩瀚的民族风情。

2008年末全市拥有旅游星级宾馆饭店26家;4A级旅游景点6个;各类旅行社53家。

全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98万人次,同比增长13.7%,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3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50.8亿元,同比增长32.3%,其中入境旅游收入690万美元。

全市旅游直接从业者达16000多人,全市旅游业整体呈现又好又快地发展态势。

但是,我市旅游纪念品生产、销售还相对滞后,尽管行业内外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未从根本上改变旅游市场富有民族和地域产旅游纪念品仍然缺少,且很多的旅游者不了解有鄂尔多斯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鄂尔多斯现有的旅游纪念品生产尚未形成规模化,还未达到产业化,产品开发非多元化、系列化;二是创新工作,包括思路创新、设计创新、材料创新、技术创作亟待加强,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旅游者的需求能力不强;三是对优秀产品乃至创作人员的量介滞后,以及促销手段跟不上,这都需要有专门化、集中化市场。

本项目是宏泰公司进行的文化产业投资,此项目不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更符合鄂尔多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地区软势力的发展战略,对于带动鄂尔多斯地区开发蒙元文化,发展非资源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此外,从我市文化历史、文化底蕴和文化资源的实际看,已经具备成熟的条件。

本项目建设方案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强,技术先进可靠,组织管理措施得当,示范带动作用大,服务范围广阔,市场前景看好,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可以实现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三、项目编制原则

民族手工艺品一条街项目按照“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起点、产业高科技、绿色环保、高度环境保护和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建设,充分利用独一无二的成吉思汗陵旅游资源优势、雄浑壮观的草原牧场资源优势、结合项目基地的交通优势、政策优势,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民族手工艺品一条街项目的建设要符合我市“建设旅游大市”的要求,为实现规划项目提供保证,民族手工艺品一条街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实施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对旅游经济有带动和辐射作用的现代化的工艺品销售中心。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分析

一、建设背景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建设民族文化大市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提升了我市在全区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特别是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业,将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统筹考虑,优先发展,并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大力培育,采取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的发展措施,为发展旅游业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一大批企业集团加盟旅游业,使一批优秀旅游资源得以高起点规划,大规模开发,推出了一批文化内涵丰富的精品旅游项目和精品旅游线路,突出了“天骄圣地、大漠风光、民族风情”三大主题,树立了“成吉思汗长眠地、鄂尔多斯蒙古风”旅游形象,成为自治区最具有代表性的旅游产品。

旅游业涵盖“食、住、行、游、购、娱”、六人方面,“购”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旅游购物在旅游总消费中所占比重大小一直被旅游界视为衡量旅游消费水平层次高低的重要尺度。

而旅游商品是发展旅游购物的基础。

旅游商品的开发创新是旅游购物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

鄂尔多斯旅游业红红火火,然而旅游商品开发严重滞后,与整个鄂尔多斯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极不相称。

工艺品是旅游商品中的重要部分,如何开发好鄂尔多斯民族手工艺品,提升鄂尔多斯旅游业的整体效益,是值鄂尔多斯旅游业的一块软肋,旅游商品开发是鄂尔多斯旅游业的一条短腿。

据有关部门2006年的统计,到鄂尔多斯旅游一次人均旅游商品消费不到500元,微乎其微。

而南方地区已达到800元,全国是1800元左右,如能达到全国水平,旅游品销售收入一年就能增加30亿元。

目前鄂尔多斯旅游工艺品生产的主要问题是:

缺乏特色和创意,品种单调,艺术品味不高,做工粗糙,包装不精美,不懂销售艺术,没有大型高档的民族工艺品专卖商场等,因此也就难以发挥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艺术品位不高,文化艺术附加值较低,难以满足游客购物与纪念的文化需求。

旅游商品必须具有文化的独特性和唯一性以及专卖性,然而鄂尔多斯所卖的旅游工艺品中,有许多在别的旅游区也可随便买到,使旅游者总想寻找购物的“最佳地点”。

“舶来品”越来越多,一些工艺品“杂交”得不伦不类,有的甚至是些伪劣产品,大大损害了鄂尔多斯工艺品市场形象,这样的状况难以吸引游客的眼球,提不起游客的购买兴趣,只有加强市场化运作,使旅游工艺品突出自己的民族特色,蕴含深厚的民族文化,工艺品牌,才能建立起自己的民族旅游工艺品市场。

二、必要性分析

在建设民族手工艺品一条街项目非常必要:

(一)建设民族手工艺品一条街可以保护、继承、发展代表民族文化和工艺,使之保持永久的审美魅力,成为旅游工艺品中的标志性产品。

我国各名胜旅游区几乎都有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发展起来的传统工艺品。

这些工艺品有着高度的艺术性和精巧的制作工艺,是几十年,甚至百年、千年一代又一代的工艺匠师们创造积累的文化财富。

北京的景泰蓝、玉器、料器、地毯,苏州的刺绣、缂丝,杭州的丝织,福州脱胎漆,无锡的泥人,肇庆的端砚,芜湖的铁画,宜兴的紫砂陶等等,这些工艺品都具有显明的地域文化的特征,是历史的遗产,是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

鄂尔多斯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在漫长历史进程中,草原文明、农耕文明在这里建相辉映,特别是蒙元文化在历史上声名远播。

当年成吉思汗率军南下在鄂尔多斯盘桓两年之久,大批宫廷官员和各类精英,包括各类手工艺人,相随来到鄂尔多斯,他们和他们的后裔,对日后形成以蒙古族文化为主的鄂尔多斯传统文化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这是宝贵的历史财富,建设民族手工艺品一条街可以保护、继承、发展代表民族文化和工艺,使历史得到尊重、发展和延续。

(二)建设民族手工艺品一条街可以引进先进技术与先进生产方式,提高旅游工艺品的科技含量与品质,提高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规模化经营必然带来技术含量的增加和市场化水平的提高。

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提高传统工艺品的质量和效益,对新的旅游工艺品的开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科技的应用与开发都应适应旅游者的审美文化需求和生活消费需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室环境装饰品、日用工艺美术品、首饰以及礼品等都有着更高的艺术与加工工艺品质要求。

近年来,一些西方经典风格与形式的工艺品借助于现代科技的精细工艺技术水平,在我国工艺品、旅游工艺品市场中受到欢迎。

运用先进科技提高传统工艺品的品质,开发具有民族与地域文化特色和时代风貌的产品,不仅适应市场提高效益,而且也使传统工艺大化有了当代新的发展。

这样,既保留了鄂尔多斯传统经典艺术形式,又有着现代工艺技术高贵品质,适应了一部分人的现代审美要求,具有较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三)建设民族手工艺品一条街可以实现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对发展旅游业,繁荣经济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该项目规划容纳100家手工艺品商户,主要以销售和展示民族手工艺品。

项目规划具有效益性和综合性。

一是人们在街区里既可以满足“吃、住、行”、更具备“游、购、娱”定位和特色,能够较好地促进城市商业、旅游业、餐饮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明显的经济效益;二是人们通过在街区参与购物、观光以及各种群众性的文体娱乐活动,在改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社会效益;三是特色街区优美宜人的环境给城市带来了良好的环境效益,一条成功的特色街区往往就是这座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市场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

实践证明,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经济、政治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面貌,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生活源泉,但经济的发展又从来离不开文化的参与和支撑。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可以说,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物质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文化发展中吸收的经济成分越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覆盖面就越广,影响力就越大,渗透力就越强。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地区或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往往以文化论特色,以文化论潜力。

文化现象的根本是精神现象,文化力量的根本是精神力量。

初具规模的文化市场,必将催生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从而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开辟税源,推动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当前,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文化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

在当今发展变化的新趋势中,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新特点是:

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产业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把加速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发展战略的一个中心,这必将影响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消长,影响竞争未来格局。

我国最近15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它在一些发达地区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例如广东的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15年前还居于第12位,现在已上升到第1位。

在北京400家实力最强的公司中,有1/4是文化企业。

可以说,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是在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直接推动下文化与经济密切联系、相互结合的一个突出表现。

经营文化产业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近年来产业格局出现大范围重组,增量领域的新兴产业力量异军突起,文化产业已经开始加入新一轮增长周期,成为经济“从现实经济增长率向潜在经济增长率提升”的一个新热点。

二、市场环境分析

文化产业目前是服务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所在地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陵园所在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蒙元文化更是源远流长,自古人杰地灵,文物古迹荟萃,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资源类型多、功能全,组合优良。

具备旅游资源的全部主类,34个亚类中拥有22种,占全国旅游资源亚类的64.7%,占内蒙古旅游资源亚类的73.3%。

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内涵丰富,无论从总量、丰度、可持续利用等方面来看,都称得上是优势资源。

原始纯朴的自然环境,粗犷独特的自然景观,古老神秘的文化遗迹,风格迥异的民族风情,符合旅游求新、求异、求知的需求趋势,具有很强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发展旅游业潜力大。

国家AAAA级景区──成吉思汗陵是具有垄断性的旅游资源,可成为极具号召力的品牌。

从空间结构上看,与呼和浩特、包头、榆林、宁夏、山西等周边主要客源地之间的距离均在300公里左右,对城市游客有较强的吸引力。

因此,具有接近客源市场的优势。

随着210、109高速公路的通车、准东铁路西延,与周边省市联系更为便捷,并构成网络,必将促进人口密集、交通便捷的核心旅游市场的形成。

随着迁址的鄂尔多斯飞机场在的建成,将为近、远程旅游网络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更值得一提的是,自治区已将纳入重点旅游区和文化传播区。

自治区、市、旗各级政府都确立了将型新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以培育的战略,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尤其是旗委、政府对文化创作工作高度重视,将文化创作作为一个产业重点扶持,社会广泛参与文化开发建设,文化产业发展社会环境初步形成。

在此基础上建设蒙元文化创作中心项目,进一步深层次开发文化资源,积极研究、开发、引进对现有产品具补充意义的新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第四章项目区建设优势

一、区位优势

项目所在地伊金霍洛(汉意为“圣主的陵园”)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东与准格尔煤田相连,西邻毛乌素沙漠,南与陕西省神木县接壤,与市政府所在地康巴什新区隔河相望。

全旗总面积5600平方公里,辖7个镇,总人口1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9869人。

人文资源独特,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的成吉思汗陵园,有距今4000年历史仰韶文化晚期至早商时期的“朱开沟文化”遗址,有保存完好的战国秦长城遗址,有世界珍稀动物遗鸥保护区、古城堡、古树化石、大仙洞、现代化矿区等一大批自然人文景观。

旗府所在地阿勒腾席热镇是全国卫生先进单位,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文明镇,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国家卫生镇。

二、资源条件

生态环境良好,林木覆盖率为32.6%,植被覆盖率为86%,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旗”、“全国绿化百佳县”和“全国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先进旗”。

境内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永久储量151亿立方米。

地表有6条大的内流河,有两条外流河干流,水质良好。

项目区的植被属温带干旱草原植被,发育广泛,植被类型多以多年生的草本科植物组成,以乔本科植物占优势,其次是菊科、豆科植物;另有部分小灌木、半灌木、柳树及部分榆树、松树。

植被覆盖率40-60%。

项目所在地地处呼—包—鄂“金三角”区域,公路总里程1683公里。

包茂高速、109国道高速纵横交错,包西铁路、包神铁路、东乌铁路穿越旗境,鄂尔多斯机场坐落旗境,距旗府所在地14公里,已基本形成集铁路、公路、航空于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成为鄂尔多斯及周边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三、资源优势

十五期间,文化产业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确定了以成吉思汗陵园为中心,突出“两大特色”(鄂尔多斯风情特色、历史文化特色),重点“开发三区”(成吉思汗陵园开发区、工业绿色生态旅游区、自然水域风光旅游区)建设的发展思路,现已初步形成以成吉思汗陵园独有的人文地域优势为龙头,环成陵──吉祥福慧寺──红碱淖──神东煤海工业旅游──转龙湾旅游──郡王府——柒盖淖──阿拉善湾遗鸥自然保护的文化旅游开发带。

政府非常重视文化开发和规划,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杂志社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鄂尔多斯纪实文学节”,于9月12日至16日在鄂尔多斯市举行。

中国作家协会铁凝、高洪波,张胜友等作家、诗人50多人参加活动。

会议期间,达成重点支持和开发蒙元文化广泛共识。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向卓有成就的作家和文学组织工作者授予荣誉市民、荣誉牧民称号。

第五章项目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

一、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阿勒腾席热镇柳沟村一社。

二、建设条件

(一)地理位置

项目所在地阿勒腾席热镇,“阿勒腾席热”是蒙古语,汉语意思“金桌子”。

是委和政府所在地,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市“一市两区、三个组团”城市核心区和伊旗三个城镇框架核心区之一。

阿勒腾席热镇地处伊旗北部,位于东径流109度31分—109度53分,北纬39度30分—39度38分,海拨高度在1321—1380米之间。

北以乌兰木伦河为界与康巴什新区、苏布尔嘎镇相望,东南、南与乌兰木伦镇、伊金霍洛镇相连。

东西长约33公里,南北宽13公里,总面积为295平方公里。

阿镇北边为乌兰木伦河所环抱,境内有大柳沟、掌岗图、车家渠等河流,其中大柳沟流入黄河二级支流乌兰木伦河。

在东部有东西两个海子。

全镇境内西部波状起伏,沟壑纵横,东部较为平坦,土壤以栗钙土为主。

气侯特点是降水较充足,夏季温和,冬季寒冷,年平均气温6摄氏度,零度以上的年积温3280摄氏度。

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年无霜期138天。

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

大风日数20天左右。

该地区属中温带半干旱、干旱气候区,具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

年均降水量353.6mm,年蒸发量达2535mm,且降水集中在7、8、9三个月,年平均气温6.2℃,极端最高气温36.9℃,极端最低气温-34℃,全年大于等于10℃的积温为2151.7℃,无霜期130天,年日照时数为2700-3100小时,年平均风速3米/秒,全年大于等于5米/秒的起沙风日数达95天,最大瞬时风速达24米/秒。

项目所在区地质基础以侏罗纪、白垩纪、第四季砂岩和砾岩为主,岩性疏松,易于风化。

该地区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度为1070-1560米,境内地貌可分为东部丘陵沟壑区和西部梁滩间布区,自然景观非常壮观。

(二)资源环境

1.水文资源

项目区无常年性河流,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潜水较充足,其储存量及补给量较高,埋深约100米,单井日出水量100-1000吨。

地下水水质较好,矿化度每公升小于1克。

2.植被资源

项目区的植被属温带干旱草原植被,发育广泛,植被类型多以多年生的草本科植物组成,以乔本科植物占优势,其次是菊科、豆科植物;另有部分小灌木、半灌木、柳树及部分榆树、松树。

植被覆盖率40-60%。

(三)社会经济条件

近年来,伊旗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主要经济指标连续5年平均以40%以上的速度增长。

2008年,全旗共实现生产总值292.24亿元,同比增长2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67.8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19.57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7%、24.2%、26.1%,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66:

57.43:

40.91,第三产业的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4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全旗呈现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民族团结、政通人和的崭新局面,走出了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跨越式发展道路。

(四)基础设施

1.交通条件

项目所在区位环境优越,地处呼-包-鄂“金三角”区域,公路总里程1683公里。

包茂高速、109国道高速纵横交错,包西铁路、包神铁路、东乌铁路。

穿越旗境,鄂尔多斯机场坐落旗境,距旗府所在地14公里,已基本形成集铁路、公路、航空于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成为鄂尔多斯及周边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2.供电条件

规划区属于高东窑-东胜电网,为35千伏输变电线路,另外本区还可以采用风力发电。

3.供水条件

项目区有机井8眼,可以满足项目用水需求。

4.通讯条件

本项目预留有线电视和电话接口,达到通讯畅通的目的,本项目安装款待微机网络系统,便于网上办公。

 

第六章项目建设内容及管理方案

一、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设一处集动漫创作、书画创作、作家酒店、蒙元文化主题公园于一体的创作中心。

1.动漫创作室

占地平方米。

建设一处拥有全方位动漫发展链的中心,旨在发展具蒙元特色的动画产业。

下设动漫画文化发展部,数码媒体部,动漫专业培训部,科技支持部,打造动漫画高级培训、研发基地,力争每年制片量超过1000分钟。

以先进的技术,创制高质的二维及三维动画,同时经营衍生产品制作及销售等业务。

不断从创作、制作、发行、推广以至动画后副产品的销售各方面互相配合发展,全面扣紧整条动画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

2.书画创作室

占地平方米。

建设一处以书画写生创作、艺术交流、展览展示,发现培养艺术人才为主,并承担上级的写生活动、当地文化活动、会员联谊,书画发展为目的的基层组织实体机构。

接待全国书画团体、爱好者进行写生创作活动,把鄂尔多斯蒙元文化的艺术家、爱好者引向全国、引向世界!

建立写生基地,协助鄂尔多斯书画艺术院在开展书法、篆刻、文字、雕刻、雕塑、中国画、油画、根艺、书画教育、理论研究、民间工艺美术、收藏、画店等工作。

3.作家酒店

占地平方米。

按四星级标建设一座专为体验创作、旅游度假、观光培训综合性酒店。

酒店位于成陵、陶亥召等景点中心,风景宜人。

酒店设施齐全,装修典雅,融蒙元文化为一体,别俱一格。

酒店拥有多种类型的客房,宴会厅,餐饮包厢及多功能厅,会议室等。

满足宾客的多层次需求。

4.蒙元文化主题公园

占地平方米。

一部草原文明史既是一部草原民族发生和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多民族互相交融,共同进步的历史。

蒙元文化主题公园将展示蒙元文明在草原地区激荡,锤炼,最终迸发衍生历史过程,通过雕塑、文化墙、特色建筑烘托主题、寓意文化、景点中包含历史、历史体现在景点手法,全方位诠释蒙元文明。

本项目集动漫创作、书画创作、作家酒店、蒙元文化主题公园于一体,建成后由公司提供上述建设设施以及作家食宿,广泛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作家、画家、书法家、记者来鄂尔多斯体验生活,进行创作,同时项目公司已经与国内知名的动漫作者联络。

在这个大环境中,公司也将投资进行文化交流,为乃至鄂尔多斯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管理流程

 

三、组织机构

蒙元文化创作中心组织机构设置要保证有足够的资源经营和开发,组织架构方案和部室职责要适应企业内部管理经营战略、流程、信息技术及业绩考核方面的要求而产生的结果,因此将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转变。

 

第七章项目辅助工程

一、道路工程

(一)设计采用规范

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3.《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88);

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60220-95);

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CJJ014-97);

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

7.《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

9.《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10.《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91)。

(二)设计概要

1.主要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

主干道(Ⅱ级标准);城市次干路(Ⅲ级标准)。

道路红线宽度:

15m-25m;

计算行车速度:

60km/h—100km/h;

最大纵坡:

1.5%;

路面结构类型: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

10年。

2.道路标准横断面

道路名称

红线宽度

横断面形式

中心主路

25m

三块板

人行道+绿化分隔带+机动车道+绿化分隔带+人行道

3+1.5+16+1.5+3

中心辅路

20m

一块板

人行道+车行道+人行道

5+10+5

中心辅路

18m

一块板

人行道+车行道+人行道

5+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