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八单元23童年的发现优质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48890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八单元23童年的发现优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八单元23童年的发现优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八单元23童年的发现优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八单元23童年的发现优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八单元23童年的发现优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八单元23童年的发现优质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八单元23童年的发现优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八单元23童年的发现优质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八单元23童年的发现优质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八单元23童年的发现优质教案

(五)年级语文学科备课活页

第8单元第23课共2课时

课题

23.童年的发现

设计者

课程标准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

风趣的语言除了生动有趣、使人发笑之外,往往还能让读者在一笑之余有所回味。

此前,三年级上册已经安排过“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等语文要素,本单元再次聚焦语言,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风趣,是对语言感受力要求的进一步提升。

围绕语文要素,课后题和学习提示在编排上各有侧重:

《杨氏之子》引导学生通过主客间对话的内容,感受杨氏之子的机智;《手指》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语句,体会作者语言的风趣;《童年的发现》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趣味,交流感受。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对三篇课文内容和语言的风趣之处作梳理和总结,“词句段运用”让学生体会语句的表达特点并进行仿写,学习把事物比作人或把人比作事物来写的方法,提高表达的趣味性。

教材分析

《童年的发现》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是苏联作家费奥多罗夫。

文章用倒叙手法,通过讲述“我”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件趣事,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寻根究底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鼓励孩子们要大胆求知、勇于探究。

文中对九岁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有趣言行的描述,充满童真童趣,令人忍俊不禁。

学情分析

本单元围绕“风趣与幽默”这一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意在让学生体会课文极具趣味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和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品鉴能力。

学生大部分能做到来体会文章的风趣,但容易忽略语言表达方面。

教学时要从课文内容入手,在引导学生体会内容的趣味性、增强对事物或事件的感悟力的同时,引导学生聚焦文本的语言,有意识地感受作品风趣的语言特点。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感受,要尊重每个学生真实的阅读感受。

对语言特点的感受,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言之有理即可,不要求感受统一、唯一。

教学目标

1.认识“胚、祸”等10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说出“我”关于人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人是从哪里来的等同题的“发现”,以及“我”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3,能找出自己觉得有趣的部分,结合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重点

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发现胚胎发育的过程,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难点

能找出自己觉得有趣的部分,结合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能结合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教法

读书指导法讨论法启发教学法

学法

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课前准备:

同学们请准备好你们的课本、标注笔、,拿出你们的激情和坐姿,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我们的口号是:

学好语文!

我最棒!

导学案:

课前预习单。

第一步:

初读课文,正读音;

第二步:

再读课文,学字词;

第三步:

三读课文,思问题;

第四步:

熟读课文,明内容;

第五步:

动手动脑,查资料;

第六步:

我的疑问: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导语

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是多姿多彩的,童年是幸福无比的,你们的童年一定曾经发生过让你们到现在都难以忘怀的趣事!

你们的童年曾有过什么样的发现?

(我发现了后山洞里的一个小秘密;我发现了母鸡吃石子越吃越有味的;我发现在下雨前夕蚂蚁们会团结协力搬家;我发现小鸟在睡觉时一会儿睁眼,一会儿闭眼;我发现下雨过后天空会有彩虹……)(补充板书,完成课题:

童年的发现)学生齐读课题

2.简介作者

阿·阿·费奥多罗夫·达维多夫(1828-1903),俄国儿童文学作家,曾是莫斯科国立A.H.柯西金纺织大学实用艺术系教授、苏联美术科学院通讯院士。

其编著的资料集《伊·伊·列维坦:

书信、文件与回忆》(回忆录部分出版时名为《回忆列维坦》)是研究俄罗斯最伟大的抒情风景画大师列维坦必备的最基本的资料汇编。

本课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作者童年的发现以及发现的过程。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学生再读课文,想想: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童年的发现的?

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

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教师总结。

文章开头用倒叙悬念法。

本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第2自然段)主要讲的是“我”在9岁时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第13自然段)主要讲的是“我”的发现的过程。

先是由梦中飞行,然后到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最后到母亲怀胎为什么是9个月。

第三部分(第14自然段~第19自然段)主要讲的是“我”在六年级的一次生物课上,证实了“我”的发现是正确的。

但因为“我”的高兴,使我受到了惩罚。

我也因此明白了一个道理。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1.提出要求:

人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

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为了弄清楚这问题,“我”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探究过程?

结果怎样?

默读课文找出你觉得有趣的部分,说说自己的感受,还可以说说自己有过什么“重大的发明与发现”。

2.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画批注,自我品读探究。

3.学生小组交流自学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4.教师根据交流结果归纳:

课文主要讲了“我”在9岁时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以及发现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的过程。

二、细读文本,探究“发现”。

(一)阅读开头,了解发现

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1.读一读这段话,说说从这段话自己了解到什么?

感受到什么?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引导并小结。

(1)“我”的发现是“有关胚胎发育规律”。

(2)“有关胚胎发育规律”,这可是生物学家研究的大课题、大难题啊!

那些生物学家费尽毕生心血也不一定能有这个发现,可一个九岁的孩子却发现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3)教师小结:

文章学里讲,倒叙能制造悬念,吊起读者的胃口,引发阅读兴趣。

(4)谈话过渡:

如果这个发现是从书上看来的,是爸爸妈妈或老师告诉他的,那还可以理解,而“我”偏偏说:

“这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真的奇了。

同学们,你能相信吗?

让我们继续阅读后面的课文,了解“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

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谈谈自身的体会。

(二)围绕“发现”,精读课文。

1.梦中飞行,引发思考。

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

……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那里。

(1)学生自由读这段话,借这些优美的词句,闭上眼睛想象这段话描写的情景,看能体会到什么?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

体会到“我”在梦中飞行的无比快乐和惬意。

(4)引导同学联系自身的生长过程中是否有类似的经历,进行大胆的想象和扩充,并带着自身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5)谈话过渡:

“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身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发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我”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板书:

梦中飞行引发思考)

2.师生对话,求解疑问。

(1)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我”提出了哪些问题?

老师是怎样解答的?

(学生自由发言)

“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

…………

……所有这些知识,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2)读一读,看老师给出满意答案了吗?

(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3)教师小结:

“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

”“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

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人怎么会是鸟?

”老师都快招架不住了,于是说:

“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虚晃一枪,开始撤退。

可这撤退具有教学机智,老师丢给“我”另一个问题:

“人是由简单生命进化来的。

最开始是草履虫,后来是鱼,是青蛙,是猴子……”“我”的思想之火又被点燃了。

(4)指导朗读:

“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

”“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

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人怎么会是鸟?

”后一个问题都是对前一个问题的追问,从一个又一个的追问中,感受到“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想象当时的情景,分角色朗读对话,读出人物的心情,加深对人物的印象。

(5)谈话过渡:

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3.绞尽脑汁,惊人发现。

(1)谈话引导:

“人究竟是怎样来的?

”正是问题的牵引,“我”才会一步步前进,到达“发现”,收获成果。

既然老师那里给不出现成的答案,那就自己去想,自己去寻找吧。

“我”是怎样寻找答案的?

(学生各抒己见)

我想得是那样痴迷,……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具备的某些特征。

①用心朗读这句话,想象“我“研究一条鱼的样子,会翻来覆去地看些什么?

想些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我”执着探究的精神。

②教师小结:

课文有两个词写尽了“我”寻找的用功和努力——“痴迷”、“翻来覆去”。

“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这想法够痴迷了吧。

③问题交流:

“我”经过考虑、推算,找到问题的答案了吗?

(学生发言,教师小结。

(2)“哈!

这就跟画地图差不多。

……我想大概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

①仔细读读这几句话,理解句子意思,并带上自身的理解转述这几句话。

②联系整段话,反复朗读,体会当“我”发现这个规律时,是怎样的心情。

(格外高兴、得意……)

③教师小结:

前后几句连起来理解,抓住“绞尽脑汁”、“想啊想啊”、“嘿”、“哈”等词语体会发现的来之不易,从而更能体会动身现后的兴奋之情,才会发出“如此简单明了”、“大概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的感慨。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板书:

绞尽脑汁惊人发现)

(三)遭遇挫折,悟出哲理。

1.证实发现。

(1)同学们自读课文,说说作者的秘密是怎样被证实的。

又过了三四年,……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

(2)引导交流:

当老师讲到“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时,“我”想起了自身的发现居然跟进化论的观点完全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

这里丝毫没有恶意。

那么,为什么老师会以为“我”不怀好意呢?

(因为在当时,对于同学和老师们来说,人体发育是一件神秘又严肃的事情,老师认为这件事对于孩子们来说应当是以严肃的面孔来面对。

所以,当我在笑时,老师误以为我是在嘲笑这件在他们看来十分神秘的事。

老师是怎样对待我的?

(把“我”轰出了教室。

3.谈话过渡:

“我”童年的发现,按理要获得表扬夸奖才对,遗憾,因为表达得不是时候,结果走向了反面,被老师给轰出教室去。

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站在教室外面,我终于悟出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候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1)引导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这句话的意思。

①结合自身的实际回忆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

②引导同学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通过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用自身的话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布鲁诺、伽利略生平

(2)教师小结:

这句话一语双关,其一,它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很多科学家等都有过这样的遭遇;其二,是“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说,世界上的大科学家尚且如此,我为我的发现被轰出教室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句话也是作者对童年发现一事的评说与纪念。

(3)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

(板书:

遇到挫折悟出道理)

三、结合课文,赏析主人公。

1.从“我”的发现和发现过程,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

找出相关的句子来理解,并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2.小组交流,达成一致意见。

3.小组代表发言,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1)“我”是一个富于幻想的小朋友。

(板书:

富于幻想)

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那里。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正好是九个月。

(2)“我”是一个执着探索的小朋友。

(板书:

执着探索)

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3)“我”是一个幽默风趣的小朋友。

(板书:

幽默风趣)

听完这句话,……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

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从课文中,你觉得文中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

(费奥多罗夫是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着执著精神的孩子。

2.通过学习课文,受到了什么启发?

(在生活中要养善于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

3.教师小结:

童年的发现,尽管有时别人会觉得可笑,甚至会招来麻烦,可是却希望你们每个人都有一双好奇的眼睛去发现,去享受发现的快乐,拥有自己美妙的童年的发现。

也许,这就是你创造、研究的开始。

五、回顾学习目标。

 

作业

板书

梦中飞行,引发思考——富于幻想

童年的发现绞尽脑汁,惊人发现——执着探索

遇到挫折,悟出道理——幽默风趣

教学反思

 

23.童年的发现导学案

1、预习案

完成预习单。

2、探究案

1、人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

2、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3、为了弄清楚这问题,“我”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探究过程?

4、结果怎样?

……

3、训练案

1.完成:

2.完成课后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