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武侯区十三五生态建设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46481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武侯区十三五生态建设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成都武侯区十三五生态建设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成都武侯区十三五生态建设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成都武侯区十三五生态建设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成都武侯区十三五生态建设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都武侯区十三五生态建设和.docx

《成都武侯区十三五生态建设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武侯区十三五生态建设和.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都武侯区十三五生态建设和.docx

成都武侯区十三五生态建设和

成都市武侯区“十三五”生态建设和

环境保护规划

 

2016年11月

目录

前言5

一、环境保护形势6

(一)“十二五”环保工作回顾6

1.工作成就6

2.存在问题10

(二)机遇与挑战12

1.重要机遇12

2.面临的挑战14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16

(一)指导思想16

(二)基本原则16

(三)规划目标及指标体系18

1.总体目标18

2.具体目标18

3.指标体系19

三、战略重点及主要任务22

(一)治污减排,全要素改善环境质量22

1.目标约束,健全环境质量管理体系22

2.区域联动,改善大气环境质量23

3.流域共治,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27

4.摸清家底,开展土壤污染防治32

5.加强噪声污染防治34

6.深化总量减排,优化总量控制35

(二)绿色转型,引导经济持续发展37

1.加大结构调整力度37

2.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38

3.强化环评管理,推动经济转型升级38

4.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39

(三)加强生态保护,严守生态红线40

1.加强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建设40

2.大力推进绿色示范建设40

3.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41

4.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41

5.全面建设宜居水岸工程41

6.广泛实施增花添彩工程42

(四)风险防控,实现环境系统安全43

1.实现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43

2.严格辐射安全管理44

3.加强重金属污染控制44

4.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严格危险废物监管44

5.加强危险化学品管理46

(五)环境监管能力建设46

1.健全法律法规体系46

2.环境治理体系建设47

3.完善环保市场体系49

4.完善社会监管体系51

四、规划实施保障53

(一)管理体制保障54

(二)经济政策保障54

1.加大财政支持生态环保产业力度54

2.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55

(三)科技支撑保障55

(四)法律法规保障56

(五)宣传教育保障57

武侯区“十三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

前言

“十三五”期间,成都正按照“一元统领、五维支撑、七大任务”的“157”总体思路,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实现成都肩负的国家使命。

作为中心城区,武侯区“十三五”期间将紧紧围绕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高位求进、勇争一流,为成都发展贡献武侯力量。

同时,“十三五”也是武侯区落实市委“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总体战略的关键时期,是全区坚持科学发展、领先发展,“争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示范区,争做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领先区,争创宜居宜业美丽幸福典范区”的决胜时期。

未来五年,我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任务重,压力大,要求高,形势依然严峻,环境质量与国家标准和市民期盼存在较大差距。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改善武侯区生态环境质量,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全区人民坚持生态文明理念,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中共成都市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实施意见》、《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成都市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武侯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结合武侯区其他“十三五”专项规划,编制本规划。

规划范围为武侯区全域,规划基准年为2015年,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

一、环境保护形势

“十二五”期间,武侯区环境保护工作始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突出污染治理主线,按照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目标,全面实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环保事业快速发展并取得显著成就,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十二五”环保工作回顾

1.工作成就

“十二五”时期,面对不断加快进程的现代大都市建设、区域人口(特别是流动人口)增加、资源约束趋紧、环境压力增大等形势,武侯区生态建设和环保工作按照省委和成都市委的要求,紧紧围绕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强化污染治理,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专栏1)。

专栏1“十二五”环保工作成效

◆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全区空气质量逐步改善,重污染天气明显减少,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浓度持续下降,主要河道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有所提高,重污染小流域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下降63%,绿化覆盖率达到45.01%,区域环境噪声、道路交通噪声、功能区噪声达标率90%以上。

实施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

◆主要污染物减排成效显著。

全力推进污染减排是区政府工作重点。

五年来,多措并举完成减排任务。

2011年至2015年全区共完成污染减排项目15个,完成率100%。

万元GDP能耗较2010年下降20%,化学需氧量削减2201.85吨,减排幅度为21.26%,氨氮削减531.53吨,减排幅度为35.36%,二氧化硫削减94.54吨,减排幅度为39.34%。

◆重点流域与重点领域污染防治不断强化。

出台了《武侯区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签订了《水污染防治规划目标责任书》并开展年度考核。

截至2015年底,全区流域治理项目全部完成。

开展了全区水源地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进一步落实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方案,制定《武侯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工作细则(2014-2017)》和《武侯区“四改六治理”大气雾霾治理专项行动方案》,印发《武侯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试行)》,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大气污染防治,建立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大气污染防治力度逐年加大。

大力实施燃煤、扬尘、机动车排气、饮食油烟,烟花爆竹等重点污染源综合治理,环境空气质量逐步改善,重污染天气明显减少。

不断提高全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危险废物实现了安全、有序处置。

加强辐射安全综合检查专项行动,辐射事故应急能力不断提高。

◆环境准入更加严格,环保审批更加规范。

严格执行环评审批制度,对“两高一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严格把关,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严格执行规划环评制度和重大项目环保提前介入制度,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正确率达100%。

◆环境监管水平不断提升。

在13个街道设立了环保科,在全区建立街道、社区、网格三级环境管理网络体系,街道、社区等基层环境保护工作逐步加强。

全区重点监管对象的基础资料已形成电子化信息,环境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建立起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和环保与公检法联合办案工作机制,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规范重点企业监管,随着空气自动监测站、水质在线监测、监控管理水平提升,从事后监管到事前预警的职能转变,环境监察能力标准化建设已达国家二级标准,环境监测能力稳步提升。

按照《武侯区“十二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确定的指标体系统计,武侯区“十二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指标完成情况如表1。

表1武侯区“十二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指标完成情况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2010年(基数吨)

2015年(控制目标%)

2015年(完成情况)

总量控制

1

(1)生活源COD排放总量削减(%)

10246.78

-3.42%

-20.52%

2

(2)工业源COD排放总量削减(%)

112.1

0

-88.95%

3

(3)生活源氨氮(NH3-N)排放总量削减(%)

1493.9

-6.40%

-35.12%

4

(4)工业源氨氮(NH3-N)排放总量削减(%)

9.1

0

-77.03%

5

(5)二氧化硫SO2排放总量削减(%)

240

-29.57%

-39.34%

6

(6)机动车氮氧化物(NOx)排放总量削减(%)

3722

-1.88%

4.81%(未完成)

7

(7)工业和生活源氮氧化物(NOx)排放总量削减(%)

244

0

-4.37%

环境质量

8

(1)城区空气质量年均值达二级标准

未全面

达到

全面达到

未全面达到(未完成)

9

(2)主要河道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

0

100

50(未完成)

10

(3)重污染小流域主要污染物(NH3-N)年均浓度降低率(%)

0

-20

-63

11

(4)区域环境噪声(dB)

54.2

<55

54.4

12

(5)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dB)

69

<70

68.8

污染防治

13

(1)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

99

100

100

14

(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100

100

100

生态建设

15

绿化覆盖率(%)

41.04

45

45.01

城镇基础设施

16

(1)全域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

91.06

95

84(未完成)

17

(2)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

100

100

环境管理能力

18

(1)环境监测能力达到标准化水平

三级标准

新三标

已达新三标

19

(2)环境监察能力达到标准化水平

二级标准

新二标

已达新二标

“十二五”期间,武侯区政府按照与成都市政府签订的“武侯区‘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要求,严格控制新增工业污染物排放量。

把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十二五”未审批新增总量指标的工业项目。

严格环境执法,重点项目减排任务提前完成。

“十二五”期间我区没有被国家、省、市纳入挂牌督办、限期治理或被通报的项目,重点减排项目完成情况如表2。

表2武侯区“十二五”时期主要污染物减排重点项目完成情况表

类别

项目名称

项目类型

要求完成

时间

完成

情况

重点项目

成都龙庆饲料实业有限公司

煤改气项目

2011

完成

成都市簇桥福利纸箱厂众合分厂

煤改气项目

2011

完成

成都八益家具股份有限公司印染厂

印染与纺织行业调迁项目

十二五

期间

完成

坚持科学发展,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落后产能的关停、淘汰,积极推进印染行业调迁,加大工业源减排力度,成效明显。

全区工业源4项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逐年下降。

2011-2015年共完成结构减排项目15个,削减化学需氧量70.02吨、氨氮5.54吨、二氧化硫142.9吨、氮氧化物40.06吨。

大力推进生活污染减排,加强第五污水处理厂和6家小流域污水处理站的建设和管理。

2011-2015年区财政投入1590万元,扩建凉水井污水处理站,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000吨/日;投入运维资金3620多万元,保障污水处理站稳定、正常运行,确保了我区“十二五”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达到目标要求。

深入开展居民燃煤整治,实施清洁能源改造。

2011-2015年区财政共计投入燃煤补助资金1086.94万元,完成了三环路内3983户常住居民的清洁能源改造。

不断完善行政区内污水收集管网,有效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

2011-2015年全区投入14757万元,建成污水管网55849米。

深化机动车污染减排推进工作。

积极加速淘汰老旧机动车,“黄标”公务车、城市管理作业车和园林绿化车淘汰工作进展顺利,2011年-2015年全区共投入资金3130余万元,淘汰报废“黄标”车和老旧机动车210辆。

2.存在问题

虽然我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武侯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些领域离四川省、成都市政府要求、公众期待以及自身目标还有差距,亟待加以解决。

专栏2“十二五”存在问题

◆空气质量状况不容乐观。

空气质量虽然有所改善,但与居民实际感受不完全相符。

从前面的“十二五”指标完成情况表可以看出,城区空气质量年平均值未达二级标准。

2015年,我区空气优良率处于全市平均水平,AQI指数的核心考核指标PM2.5、PM10、NO2年均浓度和O3-8h等指标均未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十二五”末,我区氮氧化物(NOx)排放总量新增168.28吨,增加4.24%,未完成减排任务。

特别是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新增178.96吨,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很大。

区域降尘防控措施有待进一步细化、强化。

渣土车和混凝土搅拌车往来频繁,部分区域扬尘控制效果不够理想。

◆河道水质污染未根本改变。

区域河道水质总体未达到水功能标准,12条河道存在黑臭现象,周边居民仍有反响。

河道综合整治尚未达到预期目标,管网建设及雨污分流改造需彻底完善。

◆固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危险废物末端处置能力紧张,特定废物的处理处置矛盾突出;医疗废物集中安全处置有待进一步完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体系仍不健全,相关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滞后;一般工商业固体废物信息平台有待建立,末端规范化处置压力大。

◆绿化建管水平有待提升。

土地资源瓶颈明显,立体绿化等新途径、新技术的覆盖率不高。

大型绿地、湿地不多,精品绿地相对较少,居民实际受惠程度较低。

◆噪声污染整治效果不明显。

区域环境噪声已接近二类区标准临界状态;昼、夜间交通噪声均超过四类标准,部分区域夜间交通噪声超标。

餐饮娱乐业、社会活动、楼宇的中央空调风机及机动车等排放的噪声,使环境噪声和交通噪声叠加,协调治理难度大。

◆能力建设存在差距。

环境监管、监察、监测、信息化等专业化水平尚显薄弱,标准化建设还有不小的上升空间,环保专业技术能力、新形势下的环保执法能力等仍需不断加强。

◆生态文明体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资源、环境、生态等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需不断建立和完善。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等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严格落实。

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等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等,还需不断完善。

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尚需健全。

(二)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是是发展转型、污染防治的攻坚期、相持期,环境治理边际成本快速上升,环境质量改善速度和公众期待差距大、资源环境评价约束和发展矛盾突出。

“十三五”期间,伴随成都市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治理现代化先进城市和幸福城市,武侯区现代商贸、新型城市化仍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环境问题更为复杂,武侯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总体上仍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比以往时期更多、更难以预见和把控的风险和挑战。

1.重要机遇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生态文明和依法治国的建设任务、改革任务和法律任务,特别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指明了方向。

新的《环境保护法》全面实施,环境法治建设成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突破口,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与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正在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变革创新,环境治理手段多样化,环境治理模式多元化,环境管理能力现代信息化,这些改革创新举措将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重要机遇。

一是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同时,还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了我国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生态环境治理的理念、原则、目标和任务,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顶层设计和路线图。

特别是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将“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政府也高度重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和节能环保战略新兴产业。

2016年7月,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提出了推进绿色发展的总体要求,与此同时,《中共成都市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实施意见》,这是武侯区“十三五”时期生态建设和环保的重要机遇和行动指南。

二是全面依法治国为环保带来政策与法治保障。

2015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大气十条”、“水十条”以及“土十条”等法律法规,为“十三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了法制保障。

武侯区“十三五”总体规划,坚持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促进环境政策、经济政策、发展政策深度融合,积极有效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工作的主动性,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大好政策机遇。

三是全面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带来的技术机遇。

“十三五”期间,成都市及武侯区全面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开启与四川大学等科研院校发展战略合作,以科技创新、精细管理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及发展模式加快形成,特别是武侯区“双创”示范基地的打造,资源保护、节能环保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带来的技术红利将得到充分释放,为推进生态建设和环保工作带来技术机遇。

四是节能减排及节能环保产业壮大带来的发展利好。

四川省及成都市将节能环保产业等确定为五大战略新兴产业,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和节能减排,这将使得资源能源消费高位缓增,污染物新增量收窄,能源结构将更加优化,新的发展路径选择,将大大有利于武侯区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五是环境保护多元共治的局面将加速形成。

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决策、对企业等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的约束与激励作用凸显,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环境更多关注民生、健康生活以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

调研显示,武侯区公众的环境意识提升,对环保广泛关注,参与范围与程度逐步加深,全区保护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加速形成。

2.面临的挑战

“十三五”期间,国内外形势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存在较大变数,武侯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面临较大挑战。

一是方式转变、经济转型与结构优化任务艰巨。

国家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单位GDP能耗、水耗、电耗以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正处于持续下降阶段。

但从大环境看,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资源过度开发和利用,资源能源高消耗、污染排放高强度、产出和效益低下状态,在未来5年时间实现转变的难度较大。

二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环境压力大。

随着武侯新城、环城生态功能区建设,以及二胎政策带来人口增加,加上流动人口增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生活型污染排放以及城市生态空间安全格局压力持续增长。

未来5年经济压力大、现代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带来的污染排放新增压力仍将处于高位水平。

武侯区与成都市其它区县相似,前期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下累积的环境问题数量多、成因复杂,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新老问题、新旧压力叠加,应对难度及风险明显加大。

三是环境质量改善的复杂性突出,难度加大。

“十三五”期间,复合型、新老环境问题交织,复合型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耦合,传统煤烟型污染与机动车尾气、雾霾、臭氧、PM2.5、VOCS等新老环境污染问题突发,特别是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的形势下,武侯区这样的中心城区,生活消费性污染和生产性污染叠加。

四是环境风险防范难度越来越大。

武侯区地处中心城区,轻工、商贸业发达,家具、鞋业、汽修业、医院多,历史形成的布局性环境隐患和结构性环境风险与个体污染风险并存。

同时,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正逐步从单一风险向复合型环境风险转变,由局部环境风险向区域性风险发展,环境事故往往表现为区域性污染。

另外,危险废物和危险化学品、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新型环境风险类型不断出现,防范环境风险的压力持续增大。

同时,社会公众对环境风险的认知和防范意识越来越强,对环境风险容忍度越来越低,社会公众的“可接受环境风险水平”不断转变。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和《中共成都市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实施意见》的要求,以及成都市“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要求,立足武侯区“争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示范区,争做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领先区,争创宜居宜业美丽幸福典范区”奋斗目标,围绕美丽武侯、幸福武侯建设,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改善质量、削减总量、保障安全、优化发展”,从改革环境治理制度入手,贯彻执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并从武侯区实际出发,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不断提高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市场化和信息化水平,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巩固和提升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水平,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区,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美丽幸福典范区。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环境优先。

坚持绿色发展,标本兼治,将环境质量改善作为各项工作的基本衡量标准,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思想。

以环境质量和环境承载力要求为基础和底线,不断完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构筑生态安全格局,建设宜居宜业的幸福武侯家园。

依法治污,法治管理。

用最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明确界限,强化政府、企业的环境保护法律责任。

对污染源、排放过程和环境介质依法统一监管,大力促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信息公开,共建共享。

加强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以公开推动监督,以监督推动落实。

明确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的责任和义务,引导公众有序参与环境决策、环境治理和环境监督,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武侯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共同建设生态文明美丽家园。

深化改革,制度创新。

加强环境保护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建立健全环境经济政策、生态文明制度,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公众参与制度和激励机制,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区域合作与协同共治,形成用制度保护环境、让全民参与环保、以区域协同共治的环境保护新局面。

政府主导,协同推进。

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等综合手段,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相互合作和共同行动的环境保护新格局,力争做到目标、任务与投入、政策匹配。

以规划任务落地为基础,深化环境目标责任制考核,实施规划编制、过程评估和实施考核的系统监管。

(三)规划目标及指标体系

1.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面完成四川省和成都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各项规划计划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管治、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体制机制、环境资源审计、环境责任考核等法规制度取得重要突破,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态安全格局基本构建,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水平明显提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初步建成,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建立,为武侯区争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示范区,争做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领先区,争创宜居宜业美丽幸福典范区,完成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应尽之责。

2.具体目标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充分利用防污治污新技术新手段,强化环境污染监控和治理,努力实现区域环境质量稳中趋好。

重污染天气大幅减少,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与全市年均浓度同比例下降;重点整治河道水质进一步提高;美丽武侯社区建设初显成效,生态空间进一步扩大,自然生态更加和谐;城市绿化覆盖率稳步提高,环城生态功能区屏障初步构建,让人民群众明显感受到生态环境的改善。

环境污染和风险防控能力不断提升。

充分运用技术创新和信息化手段,规范和创新环保工作,积极应对各类环境风险,进一步提升环境监管、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能力。

源头预防规则和制度保障措施不断完善,协同武侯区“十三五”总体发展规划,工商企业分类集中各大功能区,大气、水、土壤、固废等领域防控体系更加完善。

环境基础设施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