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max》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45507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dmax》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3dmax》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3dmax》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3dmax》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3dmax》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dmax》教学大纲.docx

《《3dmax》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dmax》教学大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dmax》教学大纲.docx

《3dmax》教学大纲

《3Dmax》课程教学大纲(黑体,小3号)

课程名称:

3Dmax(段前空2格,宋体,5号字)

课程类型: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总学时:

按18周,每周6节课,共108节

基础建模:

共50节,其中理论实例:

20节,学时实验节:

30节

高级功能:

共68节,其中理论实例:

25节,实训43节

适用对象:

计算机专业广告专业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黑体,小4号字)

性质:

3DMAX是一门在影视制作、建筑、室内设计、游戏开发方面均应用非常广泛的三维制作软件,功能强大、操作直观。

有较大的就业市场。

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置以提高学生对软件的掌握从而提高学生对建筑效果图制作,影视制作方面的认识和运用水平。

任务:

要使学生具有能独立运用3DMAX完成环艺设计制作的水平。

二、教学基本要求(黑体,小4号字)

正文为宋体,5号字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黑体,小4号字)

第一单元3DMAX的基础知识(建议学时数:

4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单元主要介绍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当今室内及建筑外观设计的应用,3DMAX软件安装、基础知识以及优秀室内外设计效果图欣赏。

重点和难点:

3DMAX基础知识。

第二单元3DMAX的建模(建议学时数:

16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单元主要讲授3DMAX模型的创建与编辑。

重点和难点:

3DMAX模型的创建与编辑。

第三单元3DMAX的摄影机、灯光、材质(建议学时数:

8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单元主要讲解3DMAX摄影机的建立与应用,3DSMAX灯光的建立与应用以及3DMAX的贴图材质编辑。

重点和难点:

3DMAX的灯光;3DMAX的材质。

第四单元3DSMAX的渲染及图面的后期制作(建议学时数:

8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单元主要讲解3DMAX的渲染及效果图的后期制作。

重点和难点:

3DMAX的渲染;效果图的后期制作。

三、课时分配

内容

讲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上机

其它

合计

3DSMAX的基础知识

4

4

3DMAX的建模

10

20

30

高级功能

10

23

33

3DMAX的摄影机、灯光、材质

10

15

25

3DMAX的渲染及图面的后期制作

10

16

16

合计

24

12

108

四、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3DMAX9》高林

参考书:

《3DMAX7室内外效果图制作精彩案例教程(实战篇)》石金虎电子工业出版社

《3DMAX9.0基础与实例培训教程》许静中国电力出版社

四、实践环节(黑体,小4号字)

以3DMAX软件为设计平台,结合室内外设计以环境艺术设计为主要内容,树立学生设计意识,,使学生初步掌握3DMAX在实践中的运用,大道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黑体,小4号字)

正文为宋体,5号字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黑体,小4号字)

正文为宋体,5号字

七、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黑体,小4号字)

表格居中,表格宽度基本占满版心,行高设为0.8cm(两行文字的设为1.1cm)。

内容

讲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上机

其它

合计

3DSMAX的基础知识

4

4

3DMAX的建模

12

4

16

3DMAX的摄影机、灯光、材质

4

4

8

3DMAX的渲染及图面的后期制作

4

4

8

合计

24

12

36

八、考核方式

设计出室内外效果图,包括建模、材质、相机、灯光、渲染。

九、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黑体,小4号字)

教材:

《3DMAX9.0》,高林著

参考书:

《3DMAX9.0室内外效果图制作精彩案例教程(实战篇)》石金虎电子工业出版社

十、说明(黑体,小4号字)

1.本提纲可根据学期长短作具体调整

大纲制订人:

宋建军

大纲审定人:

制订日期:

2011-1-6

 

注:

(1)页面设置为纸型:

A4;页边距:

上3.5cm,下3.2cm,左2.3cm,右2.3cm。

(2)标题、正文的字体及字号严格按照样本要求;标点符号要在全角状态下录入。

(3)正文行间距设为固定值18磅。

段前段后间距均设为0。

 

、课时分配

 

教学大纲样本

《电机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电机学

英文名称:

ElectricalMachinery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

110讲课学时:

92实验学时:

18

学  时:

110

学  分:

5.5

适用对象:

先修课程: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电机学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各专业方向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

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电机的基本结构,掌握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一定的动手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以及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以变压器、同步电机、异步电机和直流电机四种典型电机为研究对象,以变压器和同步电机为重点。

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了解电机的基本结构,掌握其工作原理及运行特性,对各类电机有较系统地完整认识。

2.熟练掌握分析电机的基本方法,能正确运用方程式、等效电路、相量图等方法对电机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了解非正弦时的谐波分析法及非对称时的对称分量法的应用。

3.正确理解电机中磁场的性质及其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深入理解电机参数的物理意义并了解其数量概念。

4.掌握电机的基本实验方法,并能对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分析。

5.了解电机在非稳态运行情况下的物理过程及其特点。

6.对电机额定值、发热、冷却及温升有较明确的工程概念。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此部分根据具体课程,可以按照章节列出具体内容,也可以根据内容分块)

1.绪论部分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认识电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国内外发展概况;了解电机的主要分类和机电能量转换的基础知识;熟悉并巩固本课程中常用的基本电磁定律并掌握铁磁材料的基本特性。

2.变压器部分

①了解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掌握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认识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及分类;明确变压器的额定值。

②熟练掌握变压器的基本电磁关系,弄清主磁通和漏磁通以及磁动势平衡的物理概念,导出变压器的基本方程式;掌握变压器的归算方法及等值电路,注意基本方程式、相量图和等值电路的一致性;熟悉变压器等值电路参数的物理意义及测量方法;掌握标幺值的概念与计算;掌握变压器运行性能的分析与计算。

③了解三相变压器磁路系统的特点;熟练掌握三相变压器绕组连接方式及联结组;弄清绕组联结和铁心结构的不同对空载电动势波形的影响;了解三相变压器不对称运行问题的分析方法。

④了解三绕组变压器和自耦变压器的用途及结构特点;掌握三绕组变压器的基本电磁关系、等值电路及其参数的物理意义和测定方法;掌握自耦变压器的基本电磁关系、方程式和等值电路,熟悉自耦变压器的容量关系和分析计算;了解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特点及使用方法。

⑤掌握变压器的理想并联条件,熟悉并联运行时各变压器的负荷分配。

⑥了解变压器空载合闸、突然短路时的瞬变过程,认识过电流对变压器的影响。

3.同步电机部分

①了解同步电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明确同步电机的额定值。

②了解交流绕组的连接方式;掌握交流绕组感应电动势计算;明确绕组因数的物理意义及对改善电动势波形所起的作用。

③掌握交流绕组磁动势分析与计算方法;着重掌握脉振和圆形旋转磁动势的性质、波形、幅值及相互关系;了解漏磁通的概念及漏抗的物理意义。

④熟练掌握同步发电机的基本电磁关系、电压方程式和电动势相量图;明确各稳态参数的物理意义及测定方法;掌握同步发电机对称稳态运行特性及其计算。

⑤掌握同步发电机的并联投入的条件和方法;熟练掌握同步发电机功率转矩平衡及功角特性;掌握同步发电机并网有功、无功的调节;了解并网发电机的静态稳定概念。

⑥掌握同步电动机和同步调相机的工作原理、方程式和相量图;了解同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掌握同步电动机和同步调相机改善功率因数的方法与计算。

⑦掌握相序电抗的物理意义及测定方法;了解同步发电机不对称运行问题的一般分析方法。

⑧了解同步发电机三相突然短路内部的物理过程;掌握瞬变电抗、超瞬变电抗及有关时间常数的物理意义及测定方法;了解突然短路对同步电机的影响。

4.异步电机部分

①了解三相异步电机的基本结构;掌握异步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理解转差率的意义及其与异步电机不同运行状态的关系;明确异步电机的额定值。

②熟练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原理分析;掌握异步电机的归算方法;熟悉反映异步电动机基本电磁关系的方程式、相量图和等值电路;明确各参数的物理意义;掌握参数测定方法。

③掌握异步电动机的功率传递关系、功率平衡和转矩平衡;掌握电磁转矩各种表达式;掌握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和转矩实用公式的应用;了解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④熟悉笼型转子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及最初起动电流和最初起动转矩与电机端电压之间的关系;了解深槽式和双笼式异步电动机改善起动性能的原理;掌握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

⑤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各种调速方法及特点;掌握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恒转矩负载情况下转子绕组串电阻调速时电机内部各物理量的变化及相应计算。

⑥了解异步电机的其它运行方式的工作原理,包括:

异步发电机、制动运行、移相器和感应调压器。

⑦了解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起动方法。

5.直流电机部分

①了解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换向器的工作原理;明确直流电机的额定值。

②了解直流电机电枢绕组的特点;熟悉直流电机电枢反应的作用;掌握直流电机电枢绕组的感应电动势和电磁转矩的计算;了解直流电机的换向过程及改善换向的方法。

③了解直流发电机的励磁方式;掌握直流发电机的电压、功率、转矩平衡方程式;掌握并励直流发电机的自励过程及条件;掌握直流发电机的运行特性。

④了解直流电机的可逆运行原理;掌握直流电动机的电压,功率,转矩平衡方程式;掌握直流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及直流电动机的起动、调速方法与计算;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制动运行。

四、所含实践环节

(一)实验

电机实验安排在电机课程内,开设7个实验:

1.直流发电机实验2学时

2.直流电动机实验2学时

3.变压器空载及短路实验2学时

4.变压器联接组2学时

5.异步电动机空载、短路及负载试验2学时

6.同步发电机并网及有功、无功功率的调节2学时

7.同步发电机空载、短路及负载试验2学时

(二)选做的实验

1.直流电动机调压调速实验

2.变压器并联运行实验

3.用示波器观察不同联接方法时变压器中的三次谐波电势及电流

4.异步电动机调频调速实验

5.用示波器观察异步电机S—T曲线

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

为达到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课外习题(包括自测题)不应少于120题。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七、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讲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验

其他

合计

绪  论

4

2

变压器

24

4

同步电机

40

6

异步电机

16

4

直流电机

8

2

合计

92

18

110

八、考核方式

闭卷笔试。

九、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材:

《电机学》,叶东编著,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参考书:

《电机学》(上、下册),李发海编著,科学出版社,1982。

《电机学》(上、下册),许实章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

十、说明

大纲制订人:

大纲审定人:

制订日期:

教学大纲样本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英文名称:

Probabilitytheoryandmathematicalstatistics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

48学时讲课学时:

48学时实验学时:

0学时

学  时:

48学时

学  分:

3

适用对象:

经济类或管理类专业

先修课程:

微积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客观规律性的数学学科,在工科院校教学计划中是一门基础理论课,其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了解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而使学生初步掌握处理随机现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如下要求:

2.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了解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初步掌握处理随机现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4.具有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此部分根据具体课程,可以按照章节列出具体内容,也可以根据内容分块)

1、随机事件与概率

(1)理解随机事件和样本空间的概念。

熟练掌握事件之间的关系与基本运算。

(2)理解事件频率的概念,了解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

(3)理解古典概率的定义。

了解几何概率的定义和概率的统计定义。

知道概率的公理化定义。

(4)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特别是加法定理)。

会应用这些性质进行概率计算。

(5)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

掌握乘法定理、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并会应用这些公式进行概率计算。

(6)理解事件独立性的概念。

会应用事件的独立性进行概率计算。

(7)了解伯努里概型的概念。

掌握伯努里概型和二项概率的计算。

2、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

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描述方法。

理解概率函数(分布列)与概率密度的概念和性质。

(2)理解分布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3)会利用概率分布计算有关事件的概率。

(4)熟练掌握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均匀分布、指数分布和正态分布。

(5)会求简单的随机变量函数的概率分布。

3、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了解多维随机变量的概念。

了解二维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函数、联合概率密度、联合概率函数(分布式)的概念和性质,并会计算有关事件的概率。

(2)掌握二维随机变量的边缘分布与联合分布的关系。

(3)理解随机变量的独立性的概念,并会应用随机变量的独立性进行概率计算。

(4)求两个独立随机变量的和的分布。

4、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1)理解数学期望、方差的概念,并掌握它们的性质与计算。

会计算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

(2)熟记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均匀分布、指数分布和正态分布的数学期望与方差。

(3)了解相关系数、矩的概念,并掌握它们的性质与计算。

5、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1)了解切比雪夫不等式、切比雪夫定理和伯努里定理。

(2)知道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和德莫佛-拉普拉斯定理。

6、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1)理解总体、个体、样本和统计量的概念。

掌握直方图的作法,样本平均值和样本方差的计算。

(2)了解

分布、t分布、F分布的定义,并会查表计算。

(3)了解正态总体的某些常用统计量的分布。

7、参数估计

(1)理解点估计的概念。

了解矩估计法(一阶、二阶)与极大似然估计法。

了解估计量的评选标准(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2)理解区间估计的概念。

会求正态总体的均值与方差的置信区间。

8、假设检验

(1)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知道假设检验可能产生的两类错误。

(2)掌握单个和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与方差的假设检验。

(3)掌握关于总体分布假设的x2检验法。

四、各章内容的重点、难点、深度和广度

大纲所列内容对概念、理论从高到低用“理解”、“了解”、“知道”三级区分,对运算、方法从高到低用“熟练掌握”、“掌握”、“会”或“能”三级区分,“熟悉”一词相当于“理解”并“熟练掌握”。

“理解”及“熟练掌握”的内容是重点难点,教师必须讲深讲透,并采用启发法教学。

讨论随机现象有二个途径:

一是利用经典的方法,讲述古典概率及其他概率定义,

事件与概率,条件概率及事件的独立性、概率的数学性质,计算公式等;二是引进随机变量的概念,讨论随机变量的分布及数字特征。

第一部分的内容是重点,也是难点,它是概率论的基础,搞好古典概型的教学非常重要。

第二部分内容,着重掌握分布函数的概念与性质,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的概念与性质。

重点讲授数字特征的性质与计算。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是本课程的基本部分,是重点。

在参数估计中,又以极大似然估计法和单个正态总体均值与方差的区间估计为重点。

在假设检验中,以单个正态总体的均值与方差的假设检验为重点。

统计量的分布即x2分布、t分布、F分布较抽象,是难点。

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

为达到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课外习题(包括自测题)不应少于120题。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教学、习题练习。

七、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

教学时数

教学内容

讲课

习题课

小计

最低作业量

随机事件与概率

8

8

20

随机事件及其分布

6

2

8

18

随机向量及其分布

6

6

16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4

2

6

12

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2

2

2

数理统计基本概念

4

4

6

参数估计

6

1

7

14

假设检验

4

4

12

总计

40

5

45

100

八、考核方式

闭卷笔试。

九、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1.指定教材: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二版),盛骤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8月

2.教学参考书:

(1)概率论,复旦大学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

(2)数理统计,汪荣鑫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年

(3)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第二版),王福保等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年6月

(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习题全解,刘国华等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年9月

(5)anintroductiontomathematicalstatisticsanditsapplications(英)

(6)概率论及数理统计,中山大学数学力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0年7月

十、说明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是两个有密切联系的学科。

大体上可以说:

概率论是数理统计学的基础,而数理统计学是概率论的重要应用。

学习本课程必须具备初等微积分及少量矩阵知识。

 

大纲制订人:

大纲审定人:

制订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