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真题分类专题汇编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常见的化学反应.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42932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8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真题分类专题汇编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常见的化学反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真题分类专题汇编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常见的化学反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真题分类专题汇编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常见的化学反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真题分类专题汇编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常见的化学反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真题分类专题汇编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常见的化学反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真题分类专题汇编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常见的化学反应.docx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真题分类专题汇编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常见的化学反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真题分类专题汇编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常见的化学反应.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真题分类专题汇编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常见的化学反应.docx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真题分类专题汇编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常见的化学反应

2017年浙江中考真题分类汇编(科学)专题: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常见的化学反应

一、单选题

1、(2017·台州)汽车安全气囊中有一种物质,能在汽车碰撞时迅速反应,右图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该反应类型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2017•湖州)军事上常用氢化锂(LiH)来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LiH+H2O=LiOH+H2↑。

现将12克氢化锂与991克水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无LiOH析出。

求:

(1)生成氢气的质量。

 

(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2017•杭州)小金在做电解水实验时,先在水中加入少量含酚酞的硫酸钠溶液(硫酸钠溶液呈中性),再通直流电一段时间,现象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气体a,发现木条上火焰熄灭

B、在酒精灯火焰上检验气体b,气体b不能燃烧

C、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的溶液中存在大量OH-

D、在此反应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4、(2017•衢州)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基本的规律之一。

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A

B、B

C、C

D、D

5、(2017•绍兴)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H2+CuO

Cu+H2O

B、2KMnO4

K2MnO4+MnO2+O2↑

C、HCl+NaOH=NaCl+H2O

D、2Mg+O2

2MgO

6、(2017•嘉兴)以下四个化学反应都有气体产生,其反应类型和产生的气体性质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化学反应方程式

反应类型

气体性质

A

Fe+H2SO4=FeSO4+H2↑

置换反应

还原性

B

2H2O2

2H2O+O2↑

分解反应

可燃性

C

2KClO3

 2KCl+3O2↑

化合反应

氧化性

D

CaCO3+2HCl=CaCl2+H2O+CO2↑

复分解反应

酸性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7、(2017•嘉兴)二氧化硫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严禁直接排放,工业上常用NaOH溶液来吸收。

(1)写出NaOH溶液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图中小球分别表示NaOH溶液及吸收SO2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微粒,其中“

”表示的微粒是________。

8、(2017·台州)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

请阅读有关甲烷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今年5月18日新闻联播报道:

我国在南海成功完成了“可燃冰”试验开采工作。

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高效清洁、储量巨大的新能源。

甲烷作燃料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性。

(2)一定条件下氢气与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结合生成甲烷和水,这一化学反应被称作“产甲烷作用”。

请写出“产甲烷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3)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固体混合物来制取并收集一瓶较为纯净的甲烷气体,则应选用图中的________装置(填字母)。

A.

B.

C.

D.

E.

9、(2017·台州)图甲是清代的救火工具“水龙”。

使用时,启动横木带动活塞向下压,水箱中的水从输水管中喷出,水柱可高达10米。

用汽水瓶和吸管模拟“水龙”的工作原理,往瓶中吹气,瓶中的水就从吸管中喷出,如图乙。

(1)水能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

(2)往瓶中吹气,水能从吸管喷出的原因是________。

10、(2017•湖州)钛(Ti)被称为“21世纪金属”,工业上可利用钛酸亚铁(FeTiO3)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下面两步反应制得:

①2FeTiO3+6C+7Cl2

2FeCl3+2TiCl4+6X,②2Mg+TiCl4

2MgCl2+Ti

(1)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反应②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

11、(2017·宁波)根据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装置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

 

(2)要获得一瓶干燥的氧气,图甲装置中导管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

(3)下列关于硫燃烧实验(如图乙)的相关描述合理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②硫燃烧是剧烈氧化的现象

③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不同

④集气瓶底留有水可以减少燃烧产物对空气的污染

12、(2017•衢州)小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制得的氧气来探究白磷燃烧的条件。

(1)指出图甲装置中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

(2)乙中的白磷不燃烧,丙中的白磷燃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三、探究题

13、(2017•湖州)科学课上,老师告诉学生“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盐通常是可溶的”.有“通常”就有“例外”,能否找到某些可溶性盐和难溶性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的证据呢?

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①水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一般朝着溶液中离子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多少)减少的方向进行.

②了解到某些难溶性盐的溶解能力和颜色.

【实验取证】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AgNO3溶液,再加入过量N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再往该试管中加入少量KI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

【分析讨论】

(1)为什么要加入过量的NaCl溶液?

请说明理由.________

(2)写出加入少量KI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AgI在水中的溶解能力________AgCl(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得出结论】某些可溶性盐和难溶性盐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14、(2017•杭州)小金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在实验中用电子天平和量筒准确测量出表中m1、m2、m3、m4和V。

(实验中操作正确,O2的密度为ρg/cm3)

(1)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1、m2、m3、m4、V和ρ之间存在的等量关系为________。

(3)每次实验结束后,小金在拆卸装置时总能闻到刺激性气味。

他将加热后剩余固体中的MnO2分离并测量其质量,发现总小于加热前MnO2的质量。

查阅资料后发现,一般认为加热KClO3和MnO2混合物的反应过程如下:

第1步:

2MnO2+2KClO3

2KMnO4+Cl2↑+O2↑

第2步:

2KMnO4

K2MnO4+MnO2+O2↑

第3步:

K2MnO4+Cl2

2KCl+MnO2+O2↑

写出加热后剩余固体中MnO2质量小于加热前MnO2质量的原因________。

15、(2017•衢州)小柯利用如下实验装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

(1)图甲实验设立B组的目的是________。

(2)如图乙,把几棵新鲜菠菜装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在________环境中放置十二小时后,松开袋口,插入导管立即扎紧袋口,并将导管口插入烧杯中,缓慢挤压塑料袋,蜡烛熄灭。

该现象能否说明菠菜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判断并说明理由:

________。

四、解答题(共9题;共67分)

16、(2017·台州)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如图甲,小柯将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使天平重新平衡。

然后取下烧杯把铁钉放入试管中,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回天平左盘,最后天平是否平衡?

________。

反应后试管内溶液的质量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如图乙,小妍将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使天平重新平衡。

然后倾斜烧杯使盐酸与石灰石粉末混合,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回天平左盘,发现天平不再平衡。

其原因是________。

小柯对该实验装置进行改进,把烧杯换成锥形瓶(如图丙,装置气密性良好)。

你认为能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并阐述理由:

________。

(3)小妍想测定实验所用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6克石灰石粉末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反应后总质量减少2.2克。

求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杂质与稀盐酸不反应)。

(结果精确到0.1%)

17、(2017•杭州)在海底和冻土层存在着储量巨大的“天然气水合物”,具有良好开发和应用前景。

有科学家开采得到一种天然气水合物样品,取95.6克样品放置在一密闭容器内,该样品迅速转化为甲烷气体(CH4)和水,将甲烷气体分离并完全燃烧,得到35.2克二氧化碳。

求该天然气水合物样品中甲烷的质量分数。

(精确到0.1%)

18、(2017•舟山)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科学老师布置了一项课外学习任务:

调查化工颜料店出售的涂料添加剂“银粉”是什么金属?

某学习小组通过调查,分别获得了“银粉”是银粉、铝粉、锌粉这三种不同结果。

为了确定究竟是哪一种金属,学习小组同学将一小包“银粉”带回实验室,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2HCl=ZnCl2+H2↑;2Al+6HCl=2AlCl3+3H2↑)

(1)取少量“银粉”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盐酸,观察到有________产生,说明“银粉”一定不是银。

(2)为了进一步确定“银粉”是铝还是锌,学习小组通过理论计算,获得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并绘制成如图所示图像。

取1.8克“银粉”(杂质忽略不计)加入到50克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克。

根据上图可知,“银粉”是________。

计算实验中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

19、(2017•温州)实验室有一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样品中只含碳酸钠杂质,且成分均匀),为测量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质量、大小相同的3个烧杯,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100克;

②向上述3个烧杯中分别加入3份质量不同的样品;

③充分反应后,再用电子天平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假设产生的气体完全逸出)。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反应前稀盐酸+烧杯质量(克)

150

150

150

反应前固体样品质量(克)

4

8

12

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烧杯质量(克)

m

155.8

158.7

已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

(1)分析表中数据,写出判断实验二中的样品已完全反应的理由:

________。

(2)表中的m值为________。

(3)根据实验二的数据计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20、(2017•绍兴)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钠、硫酸铜、氯化钠、硝酸钡、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所加试剂均足量)。

(1)操作Ⅰ、Ⅱ的名称是________。

(2)无色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克。

(3)固体甲的成分是________。

(4)这种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

(5)求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的物质总质量。

21、(2017•绍兴)尿素[CO(NH2)2]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1)尿素溶液能除去工业废气Cl2,化学方程式为:

CO(NH2)2+H2O+3Cl2=N2+CO2+6X,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尿素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________(选填“氦”、“磷”或“钾”)肥,适用于各种植物。

某水田施加7.2千克尿素,其中含氦元素________千克?

22、(2017•嘉兴)实验室有一瓶由氯化钾和硝酸钾组成的化肥,但标注的质量分数已模糊不清,小明想通过实验重新标注,以下是他进行的实验步骤:

①取10克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充分溶解,配制成60克溶液;

②在配制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③将上述混合液过滤,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14.35克。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KCl+AgNO3=AgCl↓+KNO3)

(1)在过滤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________和玻璃棒。

(2)样品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要求列式计算)

(3)完全反应后,混合液中的硝酸钾质量是多少克?

(4)为了回收硝酸钾,小明对滤液进行蒸发、结晶、称量,发现所得的晶体质量小于计算得出的理论值。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选填编号)

A、晶体没有干燥

B、蒸发时液体飞溅

C、硝酸钾残留在玻璃棒上

23、(2017•金华)为了测定一瓶未密封保存的NaOH固体中NaOH的质量分数,小科采用沉淀法进行如下操作:

①取15克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配成溶液;②在样品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③待反应完全后,过滤。

有关数据记录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烧杯和样品溶液总质量/g

加入的氯化钡溶液质量/g

过滤后烧杯和溶液总质量/g(滤液的损失忽略不计)

95

65

140.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反应前后的溶液中,下列元素质量保持不变的是          。

A、钠元素

B、碳元素

C、钡元素

D、氧元素

(2)反应共生成沉淀________克

(3)原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4、(2017•衢州)有一种管道疏通剂,主要成分为铝粉和氢氧化钠混合粉末。

工作原理是:

利用铝和氢氧化钠遇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加快氢氧化钠对毛发等淤积物的腐蚀,同时产生氢气增加管道内的气压,利于疏通。

小柯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疏通剂中铝的质量分数。

Ⅰ.取样品20g,倒入容积为200mL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流漏斗中加入水,置于电子天平上测出总质量m1。

Ⅱ.打开活塞,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直到没有固体剩余,静置一段时间,测出总质量m2。

Ⅲ.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总质量m1

反应后总质量m2

371.84g

371.24g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化学方程式:

2Al+2NaOH+2H2O

________NaAlO2+3H2↑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

(3)以下情形会导致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

A、向锥形瓶中倒入样品时,撒出了部分粉末

B、在反应过程中有水蒸气逸出

C、没有等装置中氢气全部排尽就称量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考点】识别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解析】【分析】化合反应指多种反应物参加反应只有一种生成物;分解反应指一种反应物有多种生成物;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参加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参加反应离子互换后成两种新的化合物。

【解答】A.化合反应,化合反应是反应物有多种生成物只有一种,A错误;

B.分解反应,一种反应物多种生成物符合分解反应形式,B正确;

C.置换反应,一种化合物与一种单质反应生成另一种化合物和另一种单质不符合,C错误;

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应生成另两种化合物,D错误。

故选B

2、【答案】

(1)设生成的H2的质量为x,

LiH+H2O=LiOH+

H2↑

8

2

12克

x

解得x=3克

答:

生成氢气的质量为3克。

(2)设生成LiOH的质量为y

LiH+H2O=

LiOH+H2↑

8

24

12克

y

解得y=36克

LiOH%=

答: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

(1)写出化学方程式并代入氢化锂的质量即可算出氢气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算出溶质氢氧化锂的质量,再根据溶质质量分数=

分析计算即可。

3、【答案】C

【考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电解水的实现现象和结论,属于实验性简答题,难度比较小,要求同学们都知识掌握牢固,准确。

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回答,电解水生成氢氧两种气体,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

1,a中为氧气,b中为氢气。

【解答】A、a中为氧气,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气体a,现象为燃烧,故A错误;

B、b中为氢气,氢气可以燃烧,故B错误;

C、b中为氢气为负极,b附近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说明成碱性,负极存在大量OH-,故C正确;

D、在此反应中电能能转化为化学能,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A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质量之和。

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如果反应中生成物有气体生成的或外界的物质会参与反应的这些反应时要选择密闭容器进行实验。

【解答】A、反应无物质跑出也无物质进入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A正确;

B、这是扩散现象未出现化学反应,B错误;

C、镁条燃烧生成的氧化镁因氧来自空气所以质量增加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错误;

D、反应生成的氧气跑出容器内质量减小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错误。

5、【答案】A

【考点】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反应类型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然后再根据各种反应类型的概念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解答】A、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正确;

B、高锰酸钾分解,反应物只有一种化合物,属于分解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两种物质都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D、反应物是两种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故选A

6、【答案】A

【考点】识别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解析】【分析】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若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

【解答】A、金属与酸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氢气具有还原性,故A正确;

B、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属于分解反应,氧气是助燃剂,不具有可燃性,故B错误;

C、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属于分解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故C错误;

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具有酸性,碳酸分解生成的气体CO2为中性,故D错误。

故选:

A

二、填空题

7、【答案】

(1)2NaOH+SO2=Na2SO3+H2O

(2)Na+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分析】

(1)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

(2)根据写出NaOH溶液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分析判断。

【解答】

(1)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OH+SO2=Na2SO3+H2O;

(2)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析,原溶液中离子为Na+,和OH-,反应后为:

Na+,SO32-,因此表示的微粒为Na+。

故答案为:

(1)2NaOH+SO2=Na2SO3+H2O;

(2)Na+。

8、【答案】

(1)可燃

(2)4H2+CO2

CH4+2H2O

(3)A、C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甲烷、乙炔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分析】

(1)物质的性质;

(2)已知反应物与生成物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纯净气体的制取仪器。

【解答】

(1)能燃烧是物质的可燃性;

(2)一定条件下氢气与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结合生成甲烷和水化学方程式为4H2+CO2

CH4+2H2O;(3)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固体混合物来制取并收集一瓶较为纯净的甲烷气体,A装置和B装置是气体发生装置,A符合题目固体加热要求;C、D、E是气体收集装置根据CH4难溶于水的特点可以使排水法收集,因为密度小于空气所以也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但由于无法测得是否已收集满所以E不恰当,选A、C装置合适。

故答案为:

(1)可燃;

(2)4H2+CO2

CH4+2H2O;(3)A、C

9、【答案】

(1)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2)增大瓶内气压,使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考点】燃烧的条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

(1)物质燃烧条件有:

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有助燃剂;可燃物;三者缺一不可,灭火可以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或同时控制几个条件。

(2)当瓶内压强大于大气压时水会从管子被压出。

【解答】

(1)用水灭火主要是水比热大,大量吸收物体的热量使物体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而熄灭;

(2)往瓶中吹气瓶内压强大于大气压从而水被压出。

故答案为:

(1)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2)增大瓶内气压,使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10、【答案】

(1)CO

(2)置换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1)由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

(2)根据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方法来分析解答.【解答】解:

(1)由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铁、钛、氧、碳、氯原子个数分别为2、2、6、6、1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铁、钛、氧、碳、氯原子个数分别为2、2、0、0、1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6X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和6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O.故填:

CO;

(2)反应②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填:

置换.

11、【答案】

(1)催化

(2)d→e→b(→c)

(3)①②④

【考点】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的过程及安全意识,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解析】【分析】

(1)双氧水制氧气时二氧化锰可作催化剂加快双氧水的分解;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部分气体的干燥剂;(3)根据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及产物进行判定。

【解答】

(1)双氧水制氧气时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2)浓硫酸干燥气体时应该长进短出所以先连接d由e出来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从b通入。

(3)硫在空气中燃烧显淡蓝色火焰所以①正确;燃烧是剧烈氧化的现象②也正确;硫在空气和氧气中都生成二氧化硫所以③错;硫燃烧的生成物二氧化硫是一种空气污染物可用水吸收处理所以④正确。

故答案为:

(1)催化;

(2)d→e→b(→c);(3)①②④

12、【答案】

(1)导管伸入试管中过长

(2)白磷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要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考点】燃烧的条件

【解析】【分析】

(1)甲图是高锰酸钾抽取氧气的装置,导管过长伸到了试管低部不利于排尽原有的空气使收集到的气体不纯。

(2)燃烧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达到着火点;有充足的氧气。

乙、丙两实验组的不同点是温度不同,白磷着火40℃,乙中白磷温度未达到着火点,丙中白磷满足温度达到着火点且有充足的氧气所以丙中白磷燃烧。

【解答】

(1)甲图存在的错误是导管伸入试管中过长;

(2)乙、丙实验设计中只有温度不同所以可得结论:

白磷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要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故答案为:

1、导管伸入试管中过长;2、白磷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要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三、探究题

13、【答案】使银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