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 内科重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41634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医 内科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西医 内科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西医 内科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西医 内科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西医 内科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医 内科重点.docx

《西医 内科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医 内科重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医 内科重点.docx

西医内科重点

第2章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1.概念:

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过敏等原因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

临床:

咳嗽、咳痰。

常见于寒冷季节或气温突然变冷。

2.治疗:

①一般治疗。

②对症治疗:

镇咳、祛痰、解痉和抗过敏。

③抗菌治疗

 

第三章慢性支气管炎

Ø1.慢性支气管炎:

简称慢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以慢性反复发作行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为特征。

Ø2.【临床表现】

一.症状:

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病情逐渐加重。

起初常在寒冷季节发病,晨起尤著,夏天自然缓解,以后可终年发病。

①咳嗽:

主要原因是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以及分泌物在支气管腔内的积聚。

特征是白天程度轻,早晨重,临睡前出现阵发性咳嗽或排痰。

②咳痰:

以清晨较多。

呈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状,黏稠不易咳出,量不多,偶可带血。

③喘息:

部分患者有喘息并伴有哮鸣音。

早期无气促现象,随着病情发展,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气短或呼吸困难,并逐渐加重。

二.体征(急性发作期有湿性或干性啰音:

喘息型可听见哮鸣音)

三.分型1.单纯型(咳嗽、咳痰,不伴有喘息)

2.喘息型(咳嗽、咳痰、伴有喘息、哮鸣音,其喘鸣在阵发性咳嗽时加剧,睡眠时明显。

四.分期

1.急性发作期:

一周内脓性或黏液脓性痰,量明显增加,伴发热等炎症,或“咳”“痰”“喘”任一加剧。

2.慢性迁延期:

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症状,迁延1个月以上者。

3.临床缓解期:

症状基本消失或偶有轻微咳嗽,少量咳痰,保持2个月以上者。

Ø3.【治疗】

①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

1.控制感染2.祛痰、镇咳3.解痉平喘4.气雾疗法。

②临床缓解期;免疫调节剂

 

第三.5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1.概念:

是一种以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主要累及肺部,也可引起肺外各器官的损害。

2.临床:

①慢性咳嗽。

②咳痰。

③气短或呼吸困难。

④喘息和胸闷。

3.

 

第四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概念:

是由肺、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使右心室扩张、肥大,继而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发病多在40岁以上。

2.临床:

1.肺、心功能代偿期(包括缓解期)

①肺部原发疾病:

慢性咳嗽、咳痰、气促,活动后可感心悸、呼吸困难;肺气肿体征;肺部听诊有干、湿性啰音。

②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体征

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包括急性加重期)

①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道感染为常见诱因。

表现:

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

②心力衰竭:

以右心衰竭为主。

3.并发症:

①肺性脑病:

指慢性肺、胸疾病伴有呼吸衰竭,出现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症状的综合征,是肺心病死亡首要原因。

临床常见神志淡漠、肌肉震颤、间歇抽搐、嗜睡、昏睡、昏迷等,可出现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锥体束征阳性。

②酸碱失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

③心律失常

④休克

⑤消化道出血

⑥其他

 

第五.支气管哮喘

1.概念:

一种以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淋巴细胞等反应为主的气道慢性炎症,以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

临床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为特征,常清晨或夜间发作。

2.临床:

一.症状:

①典型表现:

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大多数季节性,日轻夜重。

②咳嗽变异性哮喘:

发作性胸闷或顽固性咳嗽为唯一临床表现、无喘息症状者。

③运动性哮喘和药物诱发性哮喘

④危重哮喘

2.体征:

胸部呈过度充气状态,有广泛的哮鸣音

3.【急性哮喘发作的药物治疗】

①β2受体激动剂:

是缓解哮喘症状的首选药物。

如沙丁胺醇、布特他林气雾剂(控制急性发作)。

②糖皮质激素

③抗胆碱药物

④茶碱(黄嘌呤)类药物

⑤白三烯调节剂

⑥其他

第十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1.肺癌的分类:

(1)按解剖学部位:

①中央型肺癌(在段支气管以上位于肺门附近);

②周围型肺癌(在段支气管及其分支以下)

(2)按组织病理学:

①非小细胞肺癌(鳞状上皮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其他);

②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最高)

2.诊断依据:

①刺激性咳嗽持续2-3周,治疗无效;

②原有呼吸道疾病,近来咳嗽性质改变;

③持续痰中带血而无其它原因可解释;

④反复发作的同一部位的肺炎,特别是肺段性肺炎;

⑤原因不明的四肢关节疼痛,杵状指、趾;

⑥原因不明的肺脓肿,无中毒症状,无大量浓痰,抗感染治疗效果不显著;

⑦X线上发现局限性肺气肿或段、叶性肺不张、孤立性圆形病灶和单侧性肺门阴影增大者;

⑧无中毒症状的胸腔积液,尤以血性、进行性增加者;

⑨原有肺结核病灶已稳定,而形态或性质发生改变者。

 

第十三心力衰竭

1.心力衰竭概念:

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

由于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异常,以致在适量静脉回流情况下出现异常水、钠潴流和周围组织灌注不足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心排血量减少和体、肺循环淤血。

v2.急性左心衰治疗措施:

1.保持正确体位:

患者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

2.吸氧:

立即用鼻管高流量给氧,流量4-6L/min。

3.吗啡:

5~10mg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可迅速扩张外周静脉及小动脉,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还可镇静。

必要时每间隔15分钟重复一次,共2-3次。

4.快速利尿:

呋塞米20~40mg静注,2分钟内推完,10分钟内起效。

本药可以利尿、扩张静脉,有利于肺水肿缓解。

5.血管扩张剂(能降低心室负荷,从而缓解肺淤血):

(1)硝普钠:

扩张动、静脉。

(2)硝酸甘油:

扩张小静脉。

(3)冻干重组人脑钠肽

6.洋地黄类药物:

选用西地兰。

最适用于有心房颤动伴有快心室率,并已知有心室扩大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者。

7.氨茶碱:

为扩张支气管,还有正性肌力作用,外周血管扩张作用,利尿作用。

8.其他正性肌力药

9.机械辅助治疗

10.其他:

四肢轮流三肢结扎法

 

第十三章常见心律失常

二度房室阻滞

1.莫氏1型:

又称文氏阻滞,心电图特征:

①PR间期依次逐渐延长,直至下一个P波后脱漏QRS波,其后的PR间期重新回到初始的时限,然后再次逐渐延长,这种周而复始的现象称文氏阻滞。

②.相邻RR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P波不能下传心室,发生心室脱漏。

③.包含P波在内的RR间期小于正常窦性PP间期的两倍。

2.莫氏Ⅱ型:

P波规则出现,QRS波群周期性脱落,PR间期固定,长RR间期等于短RR间期的两倍或整倍数。

房室传导比例可固定,也可不定。

下传的QRS可正常或宽大畸形。

 

房颤的诊断依据:

1.病因

2.典型的房颤体征:

心律绝对不规则、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脉搏短绌

3.心电图表现包括:

①P波消失,仅见心房电活动呈振幅不等、形态不一、间隔绝对不规则的f波;频率约350~600次/分。

②QRS波群形态和振幅略有差异,RR间期绝对不等。

③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当心室率过快,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QRS波群增宽变形。

 

第十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绞痛典型表现:

(1)部位:

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后方,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

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咽、颈及下颌部。

(2)性质:

常为压迫、憋闷、紧缩感、压榨性,也可有烧灼感。

(3)诱因:

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可诱发。

(4)持续时间:

一般3—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

(5)缓解方式:

去除诱因和(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

(6)放射性:

牙疼、咽阻、胃疼。

 

急性心肌梗死

1.概念:

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部分的心肌因严重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心肌急性坏死。

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增高、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v2.诊断依据p147

(一)临床表现

1.先兆:

半数以上患者有先兆症状,其中最常见的是原有的稳定型心绞痛变为不稳定型。

或既往无心绞痛,突然出现心绞痛,且发作频繁,性质较剧,持续较久,硝酸甘油疗效差,诱因不明显。

2.症状

(1)疼痛:

最先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似。

但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可伴濒死感、烦躁不安、恐惧;少数人一开始就休克或急性心衰。

(2)心律失常:

多发生在起病1~2天内,而以24小时内最多见。

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

(3)低血压和休克:

疼痛时常有血压下降,若疼痛缓解后血压仍低,有烦躁不安、面额苍白、皮肤湿冷、大汗淋漓、脉细而快、尿量减少、神智迟钝、昏厥,则为心源性休克,是广泛心肌坏死,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

(4)心力衰竭:

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为梗塞后心肌舒缩力减弱或室壁运动不协调所致。

(5)胃肠道症状:

伴恶心、呕吐、上腹胀痛、肠胀气。

(6)其他症状:

发热多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后出现,体温多在38℃左右,由坏死物质吸收引起。

还可出汗、头晕、乏力。

3.体征

(1)心脏体征:

心界扩大,心率快,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第四心音奔马律,多在2~3天有心包摩擦音。

(2)血压:

早期增高,以后降低。

(二)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心电图特征性改变

2.实验室检查

①血心肌坏死标志物测定:

血清肌钙蛋白l或肌钙蛋白T是诊断心肌梗死最特异、敏感的标志物。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增高的程度能较准确反应梗死范围。

②血象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增高。

(五)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对老年患者出现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心衰而原因未明或突然发生较重而持久的胸闷或胸痛者应考虑本病。

 

二尖辫狭窄

 

二十二章胃炎

慢性胃炎

v临床分类:

1.慢性胃窦炎(B型胃炎)常见,绝大多数由Hp感染所引起。

2.慢性胃体炎(A型胃炎)少见,主要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

病变主要是胃体和胃窦,本型常有遗传因素参与发病。

 

二十三消化性溃疡

1.复合性溃疡:

指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存在的溃疡,DU先于GU出现,幽门梗阻发生率较。

 

二十六肝硬化

1.肝硬化:

是由于各种病因长期损害肝脏所引起的,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

临床上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2.临床表现:

1.代偿期

症状较轻,缺乏特异性。

以乏力、食欲减退出现较早,可伴有腹胀不适、恶心、上腹隐痛、轻微腹泻等,多呈间歇性,因劳累或伴发病而出现,经休息或治疗后可缓解。

患者营养状态一般,肝轻度大,质地结实或偏硬,无或有轻度压痛,脾轻或中度大。

2.失代偿期

(1)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

①全身表现:

一般情况与营养状况较差,消瘦乏力,精神不振,皮肤干枯,面色黝暗无光泽(肝病面容),可有不规则低热、舌炎、夜盲及浮肿等。

②消化道症状:

食欲不振甚至厌食,进食后常感上腹饱胀不适,恶心或呕吐,这些症状产生多与门静脉高压时胃肠道瘀血水肿,消化道吸收障碍,肠道菌丛失调等有关。

③出血倾向和贫血:

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点或紫癜,女性可有月经过多。

④内分泌失调:

有雌激素增多。

在男性患者常有性欲减退、睾丸萎缩、毛发脱落及乳房发育等;女性有月经失调、闭经、不孕等。

患者面部、颈、上胸、肩背和上肢等上腔静脉引流区域出现蜘蛛痣和毛细血管扩张;在手掌大鱼际、小鱼际和指端腹侧部位有红斑,称为肝掌,肝对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灭能作用减弱,钠水潴留使尿量减少和浮肿,腹水形成和加重。

(2)门静脉高压症:

①脾肿大:

因长期淤血而肿大,多为轻、中度大,部分可达脐下。

②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

a.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b.腹壁和脐周静脉曲张;c.痔静脉扩张。

③腹水:

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

腹水形成的机制为钠、水的过量潴留。

腹水形成与门静脉压力增高、低白蛋白血症、肝淋巴液生成过多、继发性醛固酮增多、抗利尿激素增多、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有关。

3.并发症:

(1.上消化道出血:

为最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呕血或黑粪,多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2.肝性脑病:

是本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亦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诱因:

上消化道出血、高蛋白饮食、大量放腹水、排钾利尿、感染、呕吐、腹泻或便秘、手术麻醉、低血糖等均可诱发肝性脑病。

(3.感染

(4.肝肾综合征

(5.原发性肝癌

(6.其他: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肝肺综合征等

 

三十二章肾病综合征

1.肾病综合征概念:

是多种病因引起、病理类型不同的一组临床综合症,以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g/d)为主,常伴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小于等于30g/L)、水肿、高脂血症。

 

三十七章贫血

1.贫血概念:

是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量(Hb);红细胞数(RBC)和(或)血细胞比容(HCT)低于参考值。

根据国内调查资料,沿海和平原地区诊断贫血的标准:

成年男性低于120g/L,女性低于110g/L,孕妇低于100g/L。

2.再生障碍性贫血:

v1.概念:

是一种骨髓衰竭综合症,除了少数先天性再障外,绝大多数属于获得性。

由于骨髓造血功能低下,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患者常见贫血、出血和感染。

以青壮年居多,男性多于女性。

v2.临床表现

再障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和感染。

(1)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起病急,进展迅速,常以出血、感染为首发表现。

(2)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起病及进展较缓慢。

主要是贫血症状:

乏力、心悸、头晕、面色苍白。

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不严重,感染发热较少出现。

3.实验室检查

(1).周围血象:

先有一系列或两系列血细胞减少,后全血细胞减少。

网织红细胞计数降低明显。

(2).骨髓检查:

急性再障骨髓涂片肉眼观察可见骨髓小粒很少,脂肪滴增多。

慢性再障的骨髓象可因穿刺部位不同而不同,在增生不良部位,其骨髓象与急性相似或稍轻。

(3)流式细胞仪检测

四十四章甲亢

1.概念:

是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甲状腺毒症的一组临床综合症。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为最常见病因,其次为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

甲状腺毒症是指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义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症。

v2.临床表现

1.甲状腺毒症表现

(1)高代谢综合症:

患者常有怕热多汗、皮肤潮湿、多食善饥、体重锐减、疲乏无力、低热。

(2)精神神经系统:

神经过敏、多言好动、紧张忧虑、焦躁易怒、失眠不安,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偶尔表现为寡言抑郁,神情淡漠,也可有手、眼睑和舌震颤,腱反射亢进。

(3)心血管系统:

心悸、胸闷、气短。

体征可有:

①心动过速,常为窦性,休息和睡眠时心率仍快;

②第一心音亢进,心尖区常有I~Ⅱ级收缩期杂音;

③心律失常,以心房颤动、房性早搏等房性心律失常多见,偶见房室传导阻滞;

④心脏肥大、心力衰竭;

⑤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下降,脉压差增大,可见周围血管征。

(4)消化系统:

食欲亢进,稀便、排便次数增加。

(5)肌肉骨骼系统:

肌无力、肌萎缩。

(6)其他;:

女性常有月经减少或闭经。

男性阳痿,偶有乳腺增生。

(6)生殖系统发育,血催乳素及雌激素增高。

2.甲状腺肿大:

程度不等的甲状腺肿,为弥漫性、对称性,质地不等,无压痛、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

3.眼征:

(按病变程度可分为单纯性(良性、非浸润性)和浸润性(恶性)突眼两类。

v3.甲亢和亚临床甲亢的化验指标?

亚临床甲亢:

主要依赖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

其特点:

血T3、T4正常,TSH降低,不伴或伴有轻微甲亢症状。

可能不良结果——①发展为临床甲亢。

②引起心血管系统表现。

③骨质疏松。

实验室检查:

1.血清甲状腺激素测定:

(1)血清总三碘腺原氨酸(TT3)和血清总甲状腺素(TT4)

(2)血清游离三碘腺原氨酸和血清游离甲状腺素

2.TSH测定

3.甲状腺自身抗体测定

4.甲状腺摄131I率

5.其他

 

第五十章类风湿性关节炎

v1.病理:

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炎。

血管炎可发生在关节外的任何组织。

v2.临床表现

(对称性多关节炎)

1.关节表现

(1)晨僵

(2)疼痛:

痛与压痛关节痛往往是最早的症状,最常出现的部位为腕、掌指关节近端指关节,其次是足趾、膝、踝、肘、髋等关节。

多呈对称性、持续性。

(3)肿胀:

多因关节腔内积液或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引起。

(4)关节畸形

(5)关节功能障碍

2.关节外表现

(1)类风湿结节:

是本病较特异的皮肤表现。

其大小不一,质硬、无压痛、对称性分布。

(2)类风湿血管炎

(3)肺:

肺间质病变、肺结节样改变、胸膜炎。

(4)心脏:

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

(5)神经系统

(6)其他:

可伴有贫血,口干、眼干等干燥综合征。

v3.实验室检查:

1.血象:

有轻至中度贫血。

活动期患者血小板增高。

白细胞及分类多正常。

2.血沉和C反应蛋白

3.类风湿因子(RF):

是一种自身抗体,可分为IgM型RF、IgG型RF、IgA型RF。

:

4.抗角蛋白抗体谱:

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AP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等自身抗体,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有助于早期诊断。

但敏感性不如类风湿因子(RF)。

5.关节X线检查:

以手指及腕关节的X线摄片最有价值。

6.关节滑液

7.关节镜级针刺活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