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雨教学案例.docx
《秋天的雨教学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天的雨教学案例.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天的雨教学案例
《秋天的雨》教学案例
背景分析
“生本教育”是广东省教科所郭思乐教授倡导并主持实验的一种全新教育理念。
它的特点是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
从而使教育教学在实现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同时,也使教师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随着“生本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自主的课堂”,是学生积极探究的“学生的课堂”。
在《秋天的雨》的教学中,我将以文本教材为载体,以生为本,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带领学生拓展思维,多角度、多途径地与文本对话,感受、体验、品味、想象文本所写,达到掌握知识、情感共鸣、感悟深刻效果,使学生享受探究的乐趣,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教材简析
《秋天的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名为写秋雨,实为写秋天。
作者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各种动、植物忙碌的情景。
描绘出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作者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极尽描写秋雨的奇特、秋景的美丽、秋天的快乐。
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通篇语言艺术化,给人以美感。
设计理念
“以生为本,以学促教”
1、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采用个性化教学,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
2、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努力实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充分注重预设下的互动生成。
3、正确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紧紧抓住语言文字,进行能力培养,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指导,力求使相互交融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有效达成。
设计特色
1、突出朗读,用有感情的朗读感受秋天的美,鉴赏语言的美。
2、注重语言,加强语言训练,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魅力。
3、依据课件,力求达到“情”与“景”的完美交融,感受到诗情画意的秋天。
教学目标
1.认识“钥、匙、趁”等8个生字。
会写“盒、扇、邮”等10个字。
能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好课文。
教学难点:
感受课文中描写的秋天美景,体会作者对秋雨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秋日的私语》。
3、奖励物。
前置小研究:
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你对秋天的喜爱。
(图画、写一段话、标本、积累等)
学情分析
学生进入中年级,具备了初步预习课文的能力,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
本单元是以秋天为专题,从多角度描写秋天,课前布置学生认真观察了解秋天的变化,学生对秋天的景色并不陌生。
因此,除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外,还应着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此外,从心里学的角度去看,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以感性思维为主,因此教学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还记得秋天的雨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的?
(板书:
颜色、声音、气味)。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它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它还会吹金色的小喇叭呢!
同学们是想看看秋雨的颜色、想闻闻秋雨的气味,还是想听听秋雨的声音呢?
二、品读课文,读中感悟,体会秋天的美好
你最喜欢秋雨的什么?
谈谈你的感受。
1、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小组交流。
(你看到了什么,你闻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
)
2、个别汇报,相机点拨,朗读体会:
⑴你喜欢哪种颜色?
把有关句子读给大家欣赏。
学生:
读句子
老师:
为什么喜欢这句呢?
学生:
喜欢小扇子
老师:
出示银杏叶,结合图画,反复读这句话,齐读这句话。
学生:
读句子(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这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在接下来的交流中,我们把这些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归类。
老师:
刚才我们通过想象银杏的叶子,把句子读活了,谁能结合想象读下面的句子,自己练一下。
学生:
练读
老师:
指名读。
学生:
读
老师:
为什么把“飘啊飘啊”读得那么慢?
(树叶飘下来的样子就是慢慢的)学习这种读书方法,想象画面,齐读这句话。
(2)谁还想读自己喜欢的其它句子?
学生:
读关于田野的句子
老师:
田野里丰收了,果园里怎样呢?
谁来读一读果园的句子?
学生:
读果园的句子,相机教学“你挤我碰”——丰收了。
老师:
带着丰收的喜悦把这两句连起来读。
学生:
读句子。
老师:
谁还有自己喜欢的句子?
生:
读菊花的句子。
读得真好,就像美丽的花仙子,秋天的美丽写也写不完,文中用哪个标点表示?
学生:
省略号(简单介绍用法)
老师:
让我们一起做花仙子吧,比比哪朵花最漂亮。
学生:
读句子。
老师:
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课件,请同学们推荐读书最好的小朋友配音,其他同学欣赏。
(3)听说秋天的雨滴里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我们班哪位小朋友们被那诱人的香味勾住了?
想象一下,说说看,秋天的雨里还有哪些香味?
(说中扩展)
(4)秋天到了,水果成熟了,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令人陶醉!
(引导朗读)
(5)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不喇叭,同学们听到了什么?
谁也听到了?
(喜鹊、松鼠、青蛙……)引读课文。
(6)同学们喜欢秋天的雨吗?
(说说喜欢的原因)
(7)激朗读: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8)配乐朗读全文。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小组交流,探究发现,随机点拨。
以奖励贴纸为主,(小型贴纸=1分;中等贴纸=2分;空心贴纸=3分。
)尽量让每一个同学在课上有发言机会。
为自己小组争得分数。
}
三、拓展延伸,鼓励展示
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你对秋天的喜爱吧!
学生自由展示(标本、积累、写一段话等等)
(延伸写话,进一步开放课堂,让学生在交流中集思广益,把学习引深拓宽,并引导课外进一步积累运用,读写画结合,加强习作训练,同时也为语文园地的教学活动先作铺垫。
)
四、布置作业,自主实践
(一)把课文你最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并摘抄积累本课的优美词句。
(二)自主选做实践题:
画一画秋天的美景;演唱关于秋天的歌曲;朗读描写秋天的文章;积累描写秋天的优美词句;和爸爸、妈妈去郊外秋游……
(设计意图:
多元化的作业设计,以学生的兴趣为前提,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
板书设计:
生本实验感悟:
生本课堂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不再拘泥于传统课堂中老师所设定教案的条条框框,而使其思维具有了主动性与发散性。
学生与教者、教材的关系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更多的是主动的探求,甚至是质疑。
通过生本课堂的尝试,学生们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自信心、学习能力、主观能动性在和谐声中潜移默化的得到提升。
做为一名生本教育的实践者,看着自己的学生沐浴在生本教育的“阳光”中茁壮成长,我由衷地感到欣慰。
同时,我也清醒地认识到,生本教育任重道远,生本教育理念有待我们每一名为人师表者去探索、去实践、去完善,而学生的综合素质之宝藏更需要我们用行动来引导开发。
教学中,我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会、感受。
但是,在真正走进课堂上完课之后才发现实践和理论的差距.在听了各位老师的指导和评课后,更让我有如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我也对这节课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散文,课文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的众多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快乐的秋天。
根据教材特点,教学中,我以一个“美”字贯穿整课堂。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读课文感受语言美;通过扩展活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去发现美。
一、点燃兴趣之火,放飞学生灵性
《秋天的雨》一课,全文语句优美,情感浓烈,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连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这一课的教学,我给学生创造一个诗情画意的课堂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动情、激情,一气呵成。
课前,我让学生观察身边秋天的景物,收集秋天的图画,增加对秋天的感性认识。
课中主要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感悟秋天的美好,我将收集到的图片资料(黄黄的银杏树、火红的枫叶、金黄的田野)展示在学生面前,点燃学生学习的兴趣火花,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一种“乐之者”的美好学习境界,再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细细品位;课末,让学生欣赏收集到的秋天的美景,(图片、配乐诗朗诵、动画)让学生再进一步鉴赏大自然的美,受到美的熏陶。
二、关注教学“差异”,发展学生个性
学生与生俱来就各不相同,他们有着不同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性格特点、情趣爱好。
利用这种“差异”的多样化,我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聆听、了解他人的想法,激发他们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如在出示“小朋友的脚,常常被香味勾住”后让学生说说,小朋友的脚怎么会被香味勾住的?
并想象:
假如你站在瓜地边、果树下、花丛中,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你有没有被勾住的感觉啊?
这时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的说,有一次我特别想买一本书,爸爸说要我走,我就赖在书店里,他怎么说我都不走。
有的说我特别喜欢吃烧烤,当走到烧烤摊旁时,闻到那香味,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我的心被烧烤勾住了。
学生能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
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发现。
并结合单元训练的重点对本文的重点句式它把什么颜色给谁,像什么进行了朗读指导,并进行了说话的迁移训练。
四、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根据文本特点,我力求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营造一个优美的教学环境。
精美的课件、新颖的板书设计让学生从视觉上,听觉上都有一种美的感受。
因此整堂课学生都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在快乐中积极主动的深入文本,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来感受秋天的美丽。
本节课最大的特色就是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悟情,以读促说。
但是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还不够,还没有做到大胆放手。
5、在引导方面也有很多需改进的地方。
在学习中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尤其是课堂应变能力,这并非一日之功。
要使自己的调控能力和驾驭能力快速成长起来,需要在每一节课之中去发现,去积累。
一堂课下来虽然发现了许多问题,但努力的过程却让我受益非浅。
相信语文的教学不在于一时,而在于日积月累,努力把握每一节课,是我努力的方向。
我将以失败为起点,奋起直追,让自己在新课改中成长起来
我相信,只要我们始终坚持生本理念,坚持俯下身子探索,走进学生研究,引入课堂实践,生本教育之花必将开遍校园每个角落,开在每个学生的心里!
教育是美好的,给学生一点激情,可能收获的是他们一辈子的感激!
《秋天的雨》教学案例
义井小学
闻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