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的认识评课稿.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4134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锥的认识评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圆锥的认识评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圆锥的认识评课稿.doc

《圆锥的认识评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锥的认识评课稿.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圆锥的认识评课稿.doc

《圆锥的认识》评课稿

青水镇中心小学何明斌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甘在安老师新授了《圆锥的认识》,体现了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和高屋建瓴处理教材的能力,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

1、给学生提供自主参与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展课堂有效教学。

现代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

要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该注意让学生学习自行获得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能力,获得终生受用的数学创造才能。

在本节课中,无论问题的引入,圆锥概念的定义,高的寻找及测量方法的探索,老师都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尝试、研究和讨论,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合作、交流,这样的过程,不仅提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和信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

2、努力引导学生把旧知识和新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网络,掌握知识系统的结构,高屋建瓴的开展课堂有效教学。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

知识存贮要分档,要结构化,纵横的网络越多,越便于提取知识。

教会学生将知识结构化是学生学会学习的有效方法。

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并引导他们。

本课从“到目前为止,大家想想,我们已经学习了物体的哪些特殊形状?

”“请大家看一看,摸一摸,与圆柱比一比,你看到了什么?

摸到了什么?

”“说说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并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等一系列问题着手,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学并不只是算术,它还要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与位置关系,让学生站在数学科学的高度把握学习数学,培养数学意识。

在回忆旧知识的同时学习新知识,并将新知和旧知有机的结合起来。

只有教会学生将知识归纳、总结,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才会逐渐形成数学的思维能力和完整的结构体系,才能灵活地应用数学知识,实现创新和创造。

3、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建构,开展协作、探究式课堂学习。

学习数学唯一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一般的人,包括学生,他们的能力可能比不上数学家,但通过类似的数学活动,也可以很好的获得数学或理解数学。

在本课中,老师积极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或者去探究问题。

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指一指”,“说一说”,“猜一猜”等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问题有目的地大胆猜想、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协作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分享信息,培养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4、一点建议——课前准备圆锥体实物,上课时带进课堂。

将传统教具、学具和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在“找”中学,在“测”中学,在“思”中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直观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使数学课堂教学“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在“做”中学,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二〇一五年三月十九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