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的国际政治理论.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41337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邓小平的国际政治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邓小平的国际政治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邓小平的国际政治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论邓小平的国际政治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论邓小平的国际政治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邓小平的国际政治理论.docx

《论邓小平的国际政治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邓小平的国际政治理论.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邓小平的国际政治理论.docx

论邓小平的国际政治理论

论邓小平的国际政治理论

  一、邓小平国际政治理论的基本内容

  邓小平国际政治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邓小平国际政治理论的思想观点相互关联、相互贯通,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所包含的国际政治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邓小平曾经指出: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一贯的,有三句话,第一句是反对霸权主义,第二句是维护世界和平,第三句是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或者叫联合和合作。

”[1](P415)这三句话不仅是中国对外政策和国际战略的基本原则,也是邓小平国际政治思想的高度概括。

据此,我们把邓小平国际政治理论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邓小平国际政治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冷战时代结束以后,世界加快向多极化发展,但国际局势依旧动荡,地区性冲突与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强,而心的矛盾和冲突都具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色彩。

对此,邓小平指出:

“现在不发达国家之间的战争,实际上是发达国家的需要。

发达国家欺侮落后国家的政策没有变。

”[2]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在许多国家煽动动乱,实际上是搞强权政治、霸权主义,要控制这些国家,把过去不能控制的国家纳入他们的势力范围。

”[2]

  推行强权政治的一些国家,往往借口“人权”、“民主”等问题,任意干涉别国内政,对发展中国家说三道四。

邓小平认为,就民主而言,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并不是不需要民主,“民主是我们的目标。

”[2]但是,“要求全世界所有国家都照搬美、英、法的模式是办不到的。

世界上那末多伊斯兰国家就根本不可能实行美国的所谓民主制度,穆斯林人口占了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

”[2]就人权而言,“真正说起来国权必人权中要得多。

”[2]“西方的一些国家拿什么人权、什么社会主义制度不合理不合法等做幌子,实际上是要损害我们的国权。

搞强权政治的国家根本就没有资格讲人权,他们上海世界上多少人的人权!

从鸦片战争心略中国开始,他们伤害了多少中国人的人权!

”[2]在邓小平看来,谈人权离不开国权,人权首先由国权保障的人的生存权、发展权。

  论及霸权主义,邓小平常常把它与帝国主义联系起来,相提并论。

可以说,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当代国际政治中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本质则是帝国主义性质所决定,是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的侵略、压迫、控制和剥削。

邓小平指出,中国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中国要主持公道,坚持正义,“谁搞霸权主义我们就反对谁,谁侵略别人我们就反对谁。

”[2]

  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就是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邓小平指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中印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经得住考验的”,“我们应当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原则。

”[2]“国际关系新秩序的最主要原则,应该是不干涉别国内政,不干涉别国的社会制度。

”[2]P359)邓小平指出:

“现在出现的新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不能长久维持的。

”[2]科索沃战争证明了这一点,最近得伊拉克战争也证明了这一点。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世界上不得人心,最终必然会遭到失败。

  维护世界和平、谋求发展是邓小平国际政治理论的核心内容。

  20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洞察时代特征的发展变化,从宏观上对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判断。

1984年0月,他在会见外宾时就指出:

“国际上有两大问题非常突出,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南北问题。

还有其他许多问题,但度不像这两个问题关系全局,带有全球性、战略性的意义。

”[2]

  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的论断,是邓小平反复论述的重要思想,是对当代国际政治理论的贡献。

邓小平提出这一论断的依据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演变,第一,“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

”[2]“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

”[2]大规模的世界战争短时间内打不起来,因此,改变了过去认为战争是不可避免,迫在眉睫的观点。

第二,“世界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经济、科技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2]因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度不能不考虑经济或者说发展问题,以增强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和综合国力。

第三,“过去两个超级大国主宰世界,现在情况变了。

”[2]世界格局正在从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转变,可能会形成三极或四极或更多的多极世界。

  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本身密切关联,相互促进。

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需要,发展商是和平的目的和保证。

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的解决,与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第三世界经济发展、团结合作密不可分。

邓小平明确指出:

“要争取和平就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

”[2]“反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也就是维护世界和平。

”[2]邓小平认为,发展问题就是南北问题,南方不改变贫困和落后,北方的发展就受到限制,就没有出路;南北贫富差距问题不解决,“就会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障碍。

”[2]甚至影响世界的稳定。

因此,邓小平认为,发达国家有义务帮助第三世界国家,第三世界国家也要加强合作,这样才能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改变国际经济秩序,首先是解决南北关系问题,同时药材虚心途径加强南南之间的合作。

”[2]南方发展了才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中国面临着发展的迫切问题,正在全力以赴地进行经济建设。

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同时中国的发展将会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

邓小平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要寻求一个和平的环境来实现四个现代化。

”[2]

  第三世界之间包括中国相互加强团结与合作,是邓小平国际政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世界国家长期遭受殖民主义压迫和帝国主义的掠夺,经济不发达、至今仍程度不同地遭受着发达国家在政治、经济等发面的控制和剥削。

渴望和平,反对霸权,谋求发展,成为第三世界国家的共同的愿望。

邓小平从世界战略的高度,就第三世界反对霸权主义、加强联合,增进合作,谋求经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作了论述,构成了其国际政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第三世界在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发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第三世界希望发展,不希望发生战争,在维护和平发面,广大第三世界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

第三世界的力量,特别是中国的力量,“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2]

  第二,解决发展问题需要第三世界加强联合和合作。

第三世界的发展,需要阿南北对话,更需要南南合作,邓小平对南南合作非常赞赏,反复强调要加强南南合作,而些要采取新途径。

认为“南方继续贫困下去,北方就可能没有出路。

”[2]南北对话南南合作将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第三,第三世界发展经济需要联合与合作,第三世界维护国家独立与主权也需要加强联合与合作,这样才能抑制霸权主义的控制与干涉。

  第四,第三世界加强团结与合作,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作贡献。

邓小平说:

“帝撒播世界国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合作,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前景是很好的。

”[2]冷战结束以后,邓小平同第三世界领导人会谈时反复指出,“现在需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因为需要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3]而且强调这“这两件事情要同时做。

”[2]

  第五,中国属于第三世界,与第三世界有着共同的命运,发展水平接近,读面临发展经济的任务,中国要主持公道,坚持原则,与第三世界合作,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邓小平国际政治理论中的三个发面是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的。

反对霸权主义作为一个基本出发点,是其他两个发面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对霸权主义,才能维护世界和平、求的世界发展。

维护世界和平、求的世界发展则是邓小平国际政治理论的主体和核心,而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则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二、邓小平国际政治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国际阶级斗争理论、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国际政治理论适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国际政治理论一脉相承相互衔接的,是邓小平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

具体地讲,邓小平国际政治理论一是和马列主义国际阶级斗争理论相衔接,二是和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相联结。

邓小平强调的和平问题主要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主要是南北问题。

东西问题的实质主要是国际阶级斗争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反映,南北问题的实质就是第三世界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

  邓小平国际政治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国际列级斗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国际阶级斗争理论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

马克思、恩格斯洞察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提出了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第一次在历史上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的伟大号召,同时指出了国际阶级斗争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进入20世纪之后,列宁分析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发展变化的情况后,指出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已经到来。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之后,列宁指出:

“现在地球上两个世界:

一个是资本主义的旧世界,一个是正在成长的新世界。

”[4]针对广大殖民地民族解放斗争的发展,列宁提出了民族殖民地理论,指出“全世界无产者与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

”根据列宁的观点,国际阶级斗争不仅不可避免,而且会更加尖锐、激烈,加上帝国之一本身的矛盾,世界已进入了革命与战争的年代。

  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是世界社会主义的一部分。

他在写作《新民主主义论》时就认为,当时的国际环境,从根本上说,就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斗争的环境。

正是基于这种思想,建国之后,毛泽东制定了维护国家权益,维护世界和平,推进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国际战略原则。

邓小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国际阶级斗争理论,根据新的形势变化,加以创新和发展。

他强调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大胆学习、利用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老殖民主义。

  邓小平指出:

“马克思主义运用历史唯物之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国政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2]这里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斗争的必然性、长期性。

邓小平一再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

从长远的战略目标来说,这就是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发展的更高一些、更快一些,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

”[2]“我们吸收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为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

”[3]邓小平还说,生产力发展起来,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是最大的阶级斗争。

[5]

  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一直强调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还强调,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防止和平演变。

“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把希望寄托在我们以后的几代人身上。

”[2]“可能是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经开始。

一个是针对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着会主义的。

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所谓没有硝烟,就是要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

”[2]因此,冷战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国际政治领域阶级斗争的消失,并不意味着天下太平,高枕无忧。

  邓小平国际政治理论是对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毛泽东在70年代初开始使用“三个世界”、“第三世界”的提法。

1974年2月他在与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谈话时指出:

“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

咱们是第三世界。

”[6]毛泽东的这一战略思想,依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国际政治理论,对世界上流行的“三个世界”和“第三个世界”的概念作了新的解释,赋予新的政治含义。

  第三世界从50年代形成以来,在当代世界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两极体制瓦解过程中,进一步显示了强大生命力。

邓小平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发展,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三个世界理论,更加明确了“第三世界”的概念和作用。

第一,第三世界主要指亚、非、拉国家,还有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

[5]也大致等同于“南方”的概念,第三世界是“多样的”。

第二,从人口数量上说,第三世界大约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三,其余四分之一的人口在发达国家,包括前苏联、东欧、西欧、北美、日本和大洋洲。

第三,中国属于第三世界,即使今后发达了,仍然属于第三世界,并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国家永远属于第三世界,社会主义的发达国家也属于第三世界。

[5]

  邓小平曾指出:

“毛泽东同志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给我们开辟了道路。

”[1]并赞扬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的战略“是多么英名,多么富有远见”,指出这一国际战略原则,对于团结世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改变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改善我们的国际环境,“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1]应该看到,从毛泽东到邓小平,都非常重视第三世界,把它与发达国家并列,作为反帝、反殖、反霸斗争中的重要力量,邓小平又进一步提出了南南合作、南北对话,加强第三世界团结与联合,解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问题的主要途径和方式,这些是对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新发展和重要贡献。

  三、全面正确理解邓小平国际政治理论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度没有解决;世界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但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当年马克思、恩格斯从分析社会基本矛盾、社会运动的基本规律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发展趋势出发,提出了资本主义时代必然为共产主义时代所取代的“大时代观”,后来列宁、斯大林认为世界已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年代。

毛泽东也长期坚持认为“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用革命制止战争”。

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都是依据其当时所处的国际环境,在马克思主义“大时代观”的的框架内来把握时代主题的。

本世纪中期以前,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和一度存在的两大阵营尖锐对立的情况下,这种认识有其必然性。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世界人民痛恨战争,和平运动不断发展,各种力量都不希望发生新的大战,许多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取得独立,发达资本之一国家由于内部调整,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无产阶级革命形势一直没有出现。

可以说,50、60年代世界形势已在逐渐发生变化,70年代“和平与发展”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

80年代到90年代,邓小平反复强调,和平与发展问题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的论断高屋建瓴,内涵丰富,至少包括两发面的基本含义:

其一,世界人民要求和平,“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真正支持战争的没有多少,人民是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

”[2]“世界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经济、科技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这种形势,无论美国、苏联、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不能不认真对待。

”[2]高科技的经济实力的竞争,日益激烈。

正是根据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准确把握国际形势发展趋势,我们党从1987年十三大开始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十四大、十五大和十六大报告明确表述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并将仍然是“时代主题”,世代主题是邓小平两大问题论断的题中已有之义,作为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已经取代过去的“战争与革命”当今尽管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但这一时代主题仍没有改变。

其二,和平与发展是人们的普遍愿望,是一种潮流,一种趋势,一种现实的努力。

邓小平是出:

“和平是有希望的,”“延缓战争的爆发,争取更多一点时间的和平,这是可能的。

”到1992年,邓小平再次指出:

“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也没有解决。

”[2]可以说,经过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避免战争是有可能的。

同时也应看到,冷战结束后,和平问题没有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南北差距越来越大。

21世纪,世界并不太平。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始终在干扰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她别是美国的“新干涉主义”和“单边计划”更具威胁性。

从北约东扩到以反恐为名的伊拉克战争,世界不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

  20世纪70年代以来,占否雅尔塔体制下形成的两极对立格局已逐渐向多极化转变。

多极之间的牵制、制衡比起两霸象征格局,有利于和平与发展,有利于一个时期的稳定,对霸权主义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多极化趋势是一个过渡状态,能不能形成多极格局,与国际斗争的力量对比相关,目前多极格局还未最终形成。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愿看到多极化格局,力图阻挠多极化趋势,就是想独霸天下。

尽管这种企图难以得逞,但应该看到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任务还很艰巨,决不能掉以轻心。

邓小平指出: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斗争还没有结束,“可能至少还要进行一个世纪的斗争。

反对霸权主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江泽民也强调指出:

“冷战思维依然存在,霸权之一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第三世界国家既面临着谋求发展经济任务,也有维护主权、独立的政治任务;第三世界可以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作贡献,也需要加强团结和与合作。

  邓小平关于第三世界的论述是人们认识到,第三世界谋求经济发展的任务还十分繁重,没有第三世界的发展,发达国家也将面临许多问题,人类的共同发展就难以实现,世界的不稳定因素就会增加。

  第三世界的发展,需要自身的努力,需要南南合作,也需要发达国家的帮助,这不是一种施舍和恩惠,而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因为经济全球化,“北方也需要南方”,需要自身的“继续发展”。

同时应看到,帝国主义是一个世界体系,国际垄断资本业是一个世界体系。

发达国家的资本实际上通过一个控制与被控制的链条仍然在剥削第三世界,使利润流向西方。

在这一链条中最大的受益者是美国,受剥削最深的是第三世界国家。

从某种意义上讲,过去以直接政治统治为表现形式的殖民提醒早已瓦解,取而代之的是,逐步形成的以国际垄断资本龙之链条为表现形式的新殖民体系。

  从维护主权、独立、保持领土完整的角度说,第三世界国家也面临着艰巨的政治任务。

美国推行霸权主义,不断以人权、反恐等种种借口和理由,入侵亚非拉一些国家,干涉他国内政,插手别国内部事务,以武力推行其政治理念,其实质都是为建立一霸主宰的世界体系作铺垫。

  第三世界的崛起,对于改变国际政治格局的力量对比,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大意义。

邓小平认为,第三世界的力量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力量发展中的“重要因素。

”第三世界面临艰巨的经济、政任务,内部矛盾复杂,民族宗教纠纷不断,地区性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是有发生,因此,第三世界要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团结与合作,增进联合,共同发展。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又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要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

  作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以此来观察中国和世界。

他坚信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同时也清醒地看到这要经过“很长期的斗争,”“是一个很长期的历史过程。

”[5]回顾20世纪国际政治的发展演变,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对理由并存,而且并存还将是长期的。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对立和并存,已不像过去那样阵营分明、双峰对峙,而是相互联系、渗透,又相互制约、斗争,既有不可避免的摩擦与斗争,还有为我所用、扬长避短的相互吸引与借鉴,表现出复杂微妙的关系。

的呢高小平高瞻远瞩,把握历史机遇,倡导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保证中国革命和建设沿着合乎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的方向发展,正是着眼于世界范围和长远历史过程看待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这一必然趋势的。

她说:

“我们的改革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范围内也是一种试验,我们相信会成功。

如果成功了,可以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

”[2]“更重要的是想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2] 

  面对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邓小平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永不当头的二十四字方针。

冷静观察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体现,是分析和把握国际形势变化的本质与发展趋势的基本前提。

稳住阵脚,沉着应付是马克思主义原则性和坚定性的具体表现。

西方国家“不喜欢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2]“中国自己要稳住阵脚,否则,人家就打我们的主义。

”[2]在苏东剧变和西方七国集团制裁我们的时候,邓小平非常沉重地说,“我们并不着急,也不悲观,泰然处之,”“这点小风吹不倒我们。

”[2]

  韬光养晦欲有所作为是辩证统一的。

我们不称霸,不扛旗,不当头,包括不当第三世界的头头。

我们要“埋头实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2]“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我们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也就是把握机遇发展自己。

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大力发展生产力,大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包括在社会主义占主体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在国际事务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团结、联合第三世界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致力于建立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争取一个较为长期的和平与发展的有利的国际环境。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文选:

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4]列宁全集:

第3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0

  [5]邓小平思想年谱[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6]毛泽东文集:

第8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