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500吨汽车铸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34133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33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1500吨汽车铸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年产1500吨汽车铸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年产1500吨汽车铸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年产1500吨汽车铸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年产1500吨汽车铸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1500吨汽车铸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1500吨汽车铸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1500吨汽车铸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产1500吨汽车铸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1500吨汽车铸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1500吨汽车铸件项目

二○一零年七月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⑴项目名称

****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500吨汽车铸件项目

⑵建设单位

****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

李贵平

⑶项目建设地点

抚州市金巢经济开发区园纵四路

⑷项目建设时间

该项目建设期为1年,具体工作内容详见进度安排表。

⑸建设项目性质

新建

1.2企业概况

****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9年,由四家自然人共同出资1700万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法人代表李贵平。

公司现有员工62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5人。

公司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以人为本”的企业宗旨、“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经营原则。

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的测试设备,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科学的管理是本公司产品质量的保证。

1.3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组成

我公司接受项目建设单位的委托,即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勘察,收集企业相关资料,并依据国家及省市有关文件、规范、协议,对本项目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综合论证后,形成此报告。

1.4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与原则

(1)、项目编制依据

1)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及咨询合同;

3)《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4)《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5)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基础材料;

6)国家有关部门关于项目编制规范和要求;

7)《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8)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建议书。

9)金巢开发区总体规划

(2)、编制原则

1)本报告编制严格按照以下有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进行编制: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城镇排水管渠系泵站维护设计规程》CJJ/T68-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5-200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01年修订

《工业循环水设计规范》GB50050-95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劳动部第3号令

《漏电保护器安全监察规定》劳动部1990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91

项目单位提供的其它资料。

2)建设项目采用管理方便、运行稳定的成熟处理工艺和技术先进、操作简便、经济实用的设备;

3)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

4)严格遵守国家关于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和消防的法规、规范和要求。

1.5研究的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范围包括下述内容:

(1)根据市场供求分析建议本项目的生产规模;

(2)对项目在技术经济方面及社会效益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价;

(3)确定重点主要工艺原则及设备选型;

(4)对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和工业卫生贯彻三同时方针,提出研究方案;

(5)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及生产纲领对厂区进行规划,确定总平面布置;

(6)提出可行性研究结论。

1.6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为汽车零部件铸造项目,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50亩,总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包括办公楼、生产车间以及其他配套设施。

项目建成投产后汽车铸件1500吨。

1.7项目简介

目前我国汽车铸造行业的能耗非常高,即每生产1吨合格的铸件,大约要排放灰尘50公斤,废气1000~2000立方米,废砂1~1.3吨,废渣300公斤。

整个铸造行业2006年排放污染物总量约为:

粉尘150万吨,废气300亿~600亿立方米,废砂3000万吨,废渣900万吨。

该项目的技术方案是对造型砂的科学合理配置提供给造型线进行铸件行腔造型,将废钢熔炼成铁水浇铸搭配铸件行腔内形成最终产品,在进行表面抛丸处理。

该项目采取的是利用废钢中频感应电加热新工艺,是节能减排的先进项目,采用这种先进的生产工艺每吨产生的废弃物都大大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几乎不产生废气,废渣和废水,而且还能大大降低能源的消耗,该项目每吨能耗电为1000kwh,远远低于国内行业的平均水平。

1.8项目管理与实施

本项目建设单位为****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为做好项目建设的各项工作,拟成立新建项目小组,负责各项手续的办理、设计、报批与实施等工作。

项目建设期1年。

1.9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1682.16万元,全部为企业自筹。

1.10主要研究结论

⑴该项目符合国家和****有关产业政策。

⑵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建设工程投资回收快,投资回报率较高,经济效益显著。

⑶项目建成后,对于发挥该地区的资源优势,加速区域的经济发展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⑷近年来,国内外对该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市场前景看好。

⑸本项目的建设,可大幅度地提高产品质量,调整产品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⑹工程的建设将增加本地区劳动力就业机会,并将相应带动周边地区产业发展。

该项目产品时常前景广阔,项目生产工艺先进可靠,生产过程产生的三废经处理后可达标排放,项目经济效益较好。

1.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1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产品方案及规模

1.1

汽车铸件

1500

2

年操作日

2.1

年操作日

h/班/d

8/2/250

3

主要原辅材料年总消耗量

3.1

生铁

150

3.2

回炉铁

670

3.3

废钢

675

3.4

型砂

60

3.5

增碳剂

60

4

公用动力消耗量

4.1

2000

4.2

万度

150

5

总投资

万元

1682.1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经过2008年底和2009年初的大幅衰退之后,各国相继出台的大规模货币和财政刺激政策推动全球经济由衰退转为增长,在2009年三季度出现触底复苏的势头,2009年4季度主要发达经济体都环比均实现正增长,世界经济呈现温和复苏势头。

世界经济的温和复苏和各类汽车消费刺激政策的实施,改善了全球汽车市场环境。

2009年4季度,世界主要汽车市场销量均出现同比大幅增长,回暖迹象明显。

在09年国民经济高速发展,顺利完成保八的战略目标和国家为了刺激国内消费而出台了一系列的有力政策的大背景下,09年国内汽车销售市场取得了历史最好的成绩,出现了产销两旺的可喜势头。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2015年预计我国的汽车销售量将达到1457万辆,2020年将有希望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

作为汽车行业的配套产业,汽车零部件铸造行业自然也将迎来自己发展的一个黄金机会,但铸造行业仍然面临着诸多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注重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实现产业升级

今年,我国汽车行业认真贯彻落实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在保增长、扩内需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汽车零部件产业多年来存在的诸多深层次的问题,影响着零部件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保增长、扩内需是解决眼前的矛盾,是为了度过眼前的危机,而调整结构是解决长远、可持续发展问题。

因此,要处理好近期和长远的关系,在做好保增长、扩内需的同时,注意解决好零部件产业在结构上存在的问题。

零部件产业的结构调整要紧紧围绕节能、减排、安全和新汽车发展的主题;通过调整改变企业规模小、分散、低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弱、粗放经营等状况,实现产业的全面升级。

全面提高企业素质

——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外资企业综合管理水平高,控制着技术制高点,占据高端产品市场。

据统计,截止到2007年,零部件行业超过40%的产值和销售额是占17%的外资企业创造的;中资零部件企业由于规模小,没有掌握先进的核心技术,再加上管理水平差,因此,所生产的产品技术附加值低,目前正处于被边缘化、低端化的危险。

因此,增强创新能力对于中资零部件企业尤为重要。

据悉,目前,中资零部件企业在技术研发的投入,其行业总平均水平尚不到销售额的1%,而跨国公司一般在10%左右,这说明我们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严重不足

——创新必须要有自己的技术积累。

企业的创新能力绝不会凭空形成,它依靠的是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总结。

而积累只能依靠长期扎扎实实的试验与研究。

只有占据了技术的制高点,实现了技术上的跨越,才是真正的跨越。

——提高工艺装备技术水平,解决好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落后的工艺装备水平的矛盾。

目前,我国的不少零部件企业拥有高、精、尖的生产设备,但却在刀、量、辅、夹、模等工装技术上水平落后;在设计、制造、使用和管理上存在这严重的问题,这些都致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大打折扣。

因此,零部件企业更要重视和加强制造工艺装备技术的研究和人才的培养。

改善整车和零部件的关系

目前,我国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之间的矛盾仍然是零部件企业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

这个矛盾主要表现在,整车企业对零部件产品质量“三包”索赔的执行还不规范,对4S店或售后服务店的管理存在一些漏洞,从产品发现质量问题、决定索赔到瑕疵产品回收的整个过程还不够透明,管理还不够严密,这些都导致了零部件企业蒙受了不明不白的经济损失。

需要表明的是,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目标和利益是一致的。

因此,整车和零部件双方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

在当前成本压力都很大的状况下,应该兼顾到各供应链环节的利益,使整车和零部件企业都有合理的利润空间。

据统计,在自主品牌整车的零部件配套企业中,中资零部件企业占了一半以上,这说明我国自主品牌整车企业为发展零部件企业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引导、促进零部件龙头企业走集团化、国际化道路;扶持中小零部件企业走专业化、小企业、大市场的道路。

零部件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促进其走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生产的道路,必须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国家应研究鼓励政策,引导零部件产业健康发展。

扶持零部件专业化的小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因为,只有专业化才能做精、做强,成为高度协作的制造体系。

同时还可以节约投资、大大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此外还有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铸造行业的能耗和环保问题。

众所周知,铸造行业历来是中国工业行业里面的能耗和环境污染大户,每吨能耗是西方发达国家的2倍以上,而建设节约型产业将是未来我国工业长期的一个发展趋势,因此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能耗过大和环境污染问题,那么铸造企业将面临着与国家经济政策相悖的而被淘汰的巨大危险。

以技术进步来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以持续降低成本来谋求竞争优势,是工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结合整个资源链的供给状况,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转变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精细、精准、节约型转化,不断降低成本,不断改进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

就建企业自身来说,必须围绕节能问题研发高新技术,优化现有的工艺、技术、装备和管理,真正使之具有现代化节能型企业应有状态及水平,实现优质、高效、低耗、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均衡稳定生产。

同时高等院校和工业企业技术中心应围绕生产实践中的节能问题积极进行研究和攻关,不断加速我国汽车零部件铸造产业科技进步,更多地采用节能新技术,以节能、降耗为重点,大力开发和推广使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环保技术。

此外,政府还应该从体制、政策上引导建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尽快出台相关法律,依靠法制的手段来遏制能源和资源的浪费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