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锦园设计说明综合0 20 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36794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6锦园设计说明综合0 20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06锦园设计说明综合0 20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06锦园设计说明综合0 20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06锦园设计说明综合0 20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06锦园设计说明综合0 20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6锦园设计说明综合0 20 1.docx

《06锦园设计说明综合0 20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6锦园设计说明综合0 20 1.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6锦园设计说明综合0 20 1.docx

06锦园设计说明综合0201

恒大·锦园项目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 概述

一、设计依据

●建筑红线图及规划用地许可证

●业主的设计委托书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行细则(DBJ13-62-200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二、项目概况

本方案位于莆田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服务区的东北侧:

涵庭路以北,顶坡路以东,郭宾路以南。

东面是科技文化广场,自然景观十分优越,为打造环境优美的生活区奠定了基础。

项目总用地面积:

52434.814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

47989.686平方米,代拨规划城市道路用地面积约:

4445.128平方米。

容积率1.5,建筑密度29.9%,绿地率30.1%。

地块内场较地平整,自然条件良好。

项目用地性质:

商住用地。

第二章 总平面设计篇

一、总体布局

1.本设计在构思过程中充分考虑地块周边情况,不断深入的分析各的各方向的商业价值与城市文脉。

以景为心,体现高层奢华。

以水为界,高品质法式多层住宅。

使得建筑与地块紧密相融,既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良好的自然条件,打造公园式的城市片区。

2.本设计通过对地块的空间分析,规划了自由、大气的高层住宅区及舒适、高档的多层住宅区。

在地块北侧沿郭宾路设置一类高层住宅,南北通透,视野开阔,小区优美的景观及东侧科技文化广场的公园景观近在眼底。

南向布置多层住宅,在规划要求的基础上从最大程度上做到建筑之间互不遮挡,使得小区开敞、通透,通风采光效果良好。

场地中部设计绿化与公园的景观形成,外公园内庭院的完美景观,既体现了设计整体、大方的设计思路,更使得地块分区明确、清晰。

二、交通设计

1.小区内设置两个车行出入口,分别位于顶坡路及郭宾路上,在南向设置人行出入口,位于涵庭路上。

2.交通组织小区形成环形车道。

内部人行结合中心景观,环境优美。

车辆进入小区,就近进入地下停车或地上停车位。

交通组织合理有效。

3.结合地形和交通组织关系,形成主次分明的空间结构和丰富和谐的空间系列,强调区内的环境细部设计,形成具有可识别和凝聚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宜人居住环境。

三、停车设计

本项目的机动车考虑地面和地下两种停放方式。

高层部分:

高层底下设置战时人防的地下室,在基地的东北角及西北角设置地下室车行出入口,解决高层停车要求。

地下车库结合建筑设置人员的出入口,使得日常使用便捷、安全。

沿基地的周边以及小区车行道旁设置地面停车,解决多层的停车要求。

行车便捷顺畅。

四、景观绿化设计

1.景观空间关系

社区内设置一个优美的贯穿整个小区的中央水景花园,使区内住宅的景观柔美和具有灵动性,空气更加清新。

每个园区中心设雕塑小品,活动场地。

整个基地化整为零的设计强调交往层次的多元化,努力营造传统邻里交往定向的舒缓,安宁的室外庭院空间。

小区东面设置连接公园景区的景观带,和公园的景观融为一体,使小区的景观更丰富。

2.社区向心力的营造

小区通过道路连成一体,形成由内到外环状模式,中心形成休闲、活动中心,形成小区的内向核心,丰富小区的景观感受,增强了小区的内部凝聚力和居民的归属感。

3.强化小区外廊及天际线的丰富曲线

小区设计中,住宅高低错落,多层住宅与高层相互对比,形成小区丰富的外围轮廊和高低起伏的天际线关系,使小区更显优雅、品味。

4.采用硬质景观突出组团个性,绿化带景观营造社区美好氛围。

5.花园景观设计个性独特。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征用地面积:

52434.814平方米

2.征用道路用地面积:

4445.128平方米

3.实用地面积:

47989.686平方米

4.总建筑面积:

91841.05平方米

5.计容建筑面积:

71983.49平方米

其中:

住宅建筑面积:

68103.80平方米

商业建筑面积:

3219.39平方米

设备用房及配套用房建筑面积:

660.32平方米

6.不计入容积率建筑面积:

19857.56平方米

7.容积率:

1.5

8.绿化率:

30.1%

9.建筑密度:

29.9%

10.居住总户数:

463户

11.机动车停车数353辆

第三章 建筑设计篇

在对基地的充分考察基础上,尊重原有临近地块的其他建筑机理,也充分发扬自身个性。

建筑单体设计中,把握生态建筑特征。

利用流畅的线条来塑造简洁、大方的法式建筑外观。

使得建筑自然相连,紧密相融。

本设计由高层住宅区、高档多层住宅区组成。

通过对地块的分析与对比,采用多层建筑与中心景观的结合,打造出动态的空间景观带。

用连贯的线条和统一设计手法,创造鲜明的高档多层住宅区特征。

在高层区中,设一类及二类高层住宅建筑。

通过精心的户型设计,使得户型设计紧凑合理,有效的节约用地。

使得建筑与周边自然景观紧密相连,相辅相融,溶为一体。

通过立体花园共同形成城市中的绿洲,景观价值达到最大化,大大提升了居住环境质量和居住价值。

在户型设计上,建筑通过精心的设计,创造出南北通透、分区明确的住宅户型。

并通过飘窗台、阳光房、入户花园、露台等创意空间,增加户型的附加价值,提升居住的舒适感。

并运用建筑、绿化遮挡、提升社区标高等处理方式对外部干扰进行规避,营造舒适专享的社区空间。

第四章 结构设计篇

一、设计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2)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12)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7.《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8.《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9.《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二、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莆田市涵江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加速度值0.10g,基本风压为0.70KN/m2。

三、主体结构

住宅区:

设有多栋四层多层住宅、二栋二十五层高层住宅建筑,一栋二十四层高层住宅建筑,一栋十八层高层住宅建筑,故暂定多层住宅部分采用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二十四、二十五及十八层采用剪力墙结构,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

四、基础部份

根据地勘报告进行设计。

第五章 给排水设计篇

一、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对于本项目的设计要求和资料。

2.相关专业提供的作业图及配合资料。

3.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

(4)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项目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6年版)(GB50016-2006)

(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8)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

(9)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29-95

(10)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二、设计范围及概况:

本设计包括建筑物内的给排水项目及消防给排水项目和红线内的室外给排水项目及消防给水项目设计。

三、给水系统:

1.水源:

采用市政水源.本小区给水管由市政给水管引入两根管径为DN150给水管,在小区内布置成环,环网管径为DN150,并根据使用功能对消防用水、商业用水和住宅用水分设水表计量。

2.给水:

市政给水压力0.30MPa,本项目1~6层由市政压力给水管网直接供水;其余由地下室水泵房叠压变频增压设备联合供水。

最高日用水水量计算表:

序号

用水名称

单位

数量

用水定额

日用水量

m3/d

1

住宅

1725

250L/人天

431.2

2

商业

m2

2884.18

8L/m2天

23.1

小计

454.3

不可预见用水

15%

68.1

合计

522.4

小区最高日用水量为522.4/d。

3.排水:

雨污严格分流。

雨水由雨水沟及雨水口收集后排入河道。

污水由污水管道集中经化粪池处理(商业餐饮区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网。

小区日污水量为408.9T/d,(按日生活用水量的90%)。

四.管材:

室外常压给水管DN<100采用衬塑钢管,螺纹连接;DN>=100采用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PN=1.25Mpa)

室内给水立管,屋面给水管采用钢塑复合管(公称压力为1.6MPa),DN<100mm采用丝扣连接,DN≥100mm采用卡箍连接.户内给水支管采用PP-R给水管(公称压力为1.00MPa)及其配件,热熔连接.

消防管及喷淋管采用内外壁热镀锌钢管及配件,管径<100mm,采用螺纹连接。

管径>=100mm,采用沟槽式卡箍连接。

P=1.6Mpa

排水管:

室外雨,污水排水管道采用U-PVC双壁波纹管,橡胶密封圈承插接口;

室内污废水排水管采用内螺旋静音排水管及其配件,承插式柔性连接.雨水管采用承压UPVC排水管,粘接剂接口.车道下给排水管顶复土>=0.7米.车道下给排水管管顶复土<0.7米做管沟保护.

五、环保设计:

1.给水由市政自来水管引入,进入消防水池。

水池溢流水间接排出,水池附设防虫通气管和溢流管等。

2.为避免回流污染,各给水配水点均满足空气隔断要求。

3.排水系统设水封装置,排水采用伸顶通气方式。

生活排水地漏一律采用有水封地漏。

4.雨水和污水分流,污水(商业餐饮区废水需设隔油池)经化粪池处理后,排放至市政污水管网,纳入城市污水厂处理。

雨水由雨水沟及雨水口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5.生活水泵采用低噪声水泵,基础为隔振基础,水泵进出水管上安装可曲挠橡胶接头、弹性支管架,止回阀采用消声止回阀,泵房内噪声控制在60分贝以内

六、节能设计

1.市政两路进水,增强供水可靠性。

在此基础上,尽量利用市政压力直接供水,二次加压采用变频供水装置,达到卫生及节能的目的。

2.各业态分别设置供水系统,便于加强管理。

内部水表设置完善,便于查漏及管理。

给水分区压力适当控制,底部的给水支管增设减压措施。

在满足舒适度的前提下,达到节水及保护给水配件的目的。

3.卫生器具均采用节水型产品。

公共卫生间卫生器具采用感应冲洗。

4.所有水池和水箱设置超高水位报警功能,防止进水管阀门故障时水池和水箱长时间溢流排水。

第六章 暖通专业设计篇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地上部分均为普通住宅楼,地下一层平时为车库,战时转换为人防单元,并同时设有一个战时人防电站;

二、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的本项目初步设计要求及任务书;

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

4、《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5、《人民防空项目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2001版);

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7、《通风与空调项目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8、《项目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9、《通风管道技术规程》JGJ141-2004

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1、《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三、设计范围

1、空调及通风系统设计;

2、消防系统设计(详消防设计专篇)

3、人防通风系统设计;(详人防设计专篇)

4、环保设计(详环保设计专篇)

5、节能设计;(详节能设计专篇)

四、空调及通风系统设计

1、本项目空调系统均采用分体式空调,由业主自理。

2、无外窗的卫生间均设有机械排风系统以保证卫生间的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h;

3、所有人员长期停留的房间均设有可开启的外窗或者机械排风系统,人均新风量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

4、本项目地下车库按防烟分区设置机械通风系统,排风量按6次/h换气次数计算(按3m高度计算换气次数),无直接通向室外的汽车疏散出口的防火分区,同时设置进风系统,且送风量按5次/h换气次数计算(按3m高度计算换气次数);

5、设备房内设有一套机械通风系统,以做平时环境通风使用;其中泵房按换气次数4~6次计算风量,发电机房、变配电房根据机组容量计算风量,储油间按换气次数12次/h计算风量;储油间排风所用的风机为防爆风机;

第七章 电气专业设计篇

一、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的使用功能和管理要求。

2.建筑专业提供出的平、立、剖面图。

3.水、暖等专业提供的用电负荷及电气设计的要求。

4.国家颁布实行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及规定,主要有: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J16-2008)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

(3)《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0-94)

(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l16-98)

(9)《有线电视系统项目技术规范》(GB50200-94)

(1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项目设计规范》GB/50311-2007

(11)《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311-2007

二、电气设计内容

电气设计主要内容包括:

1、强电:

电力、照明、变配电系统;

2、弱电:

有线电视、安防、宽带网络、电话等预埋管线;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4、防雷、接地。

三、强电部分

1、负荷等级

一级负荷:

高层建筑的消防用电、备用照明用电,小区通讯机房、有线电视设备间、小区消控中心、安防监控中心的用电、电梯、生活水泵负荷,人防基本通信设备、人防应急照明用电;

三级负荷:

未注明的为三级负荷

2、负荷计算

负荷计算标准

店面按100W/m2;住宅按60W/m2;多层住宅按70W/m2;地下人防按40W/m2;架空层按30W/m2;

负荷估算结果

1)本项目高层住宅建筑估算总用电量为3064KW,取同时使用系数0.4,变压器负载率为0.8,补偿后功率因数为0.9,计算得负荷约1702KVA。

2)本项目多层住宅建筑估算总用电量为1214KW,取同时使用系数0.5,变压器负载率为0.8,补偿后功率因数为0.9,计算得负荷约843KVA。

3)本项目商业建筑估算总用电量为289KW,取同时使用系数0.8,变压器负载率为0.8,补偿后功率因数为0.9,计算得负荷约321KVA。

4)本项目人防地下室估算总用电量为300KW,取同时使用系数0.8,变压器负载率为0.8,补偿后功率因数为0.9,计算得负荷约333KVA。

5)本项目架空层等估算总用电量为243KW,取同时使用系数0.8,变压器负载率为0.8,补偿后功率因数为0.9,计算得负荷约270KVA。

3、变配电系统

本项目拟由市政10KV电网供电。

从城市10KV电网引入一路10kV高压电源到本项目变配电房,本项目的高压电源引接位置待与当地供电部门协商后确定。

本项目共设1个10/0.4KV变配电房,位于26#与27#楼之间,要求面积不小于150m2,净高不小于3.9m,内设6台630KVA干式变压器。

商业、多层住宅、高层住宅楼及高层住宅楼地下室的用电均由该变配电房提供。

4、自备发电系统

为进一步保证一级负荷及特别重要负荷的供电可靠性,另在地下室设置柴油发电机房,容量为300KW自启动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柴油发电机组与外电源之间设电气及机械联锁。

5、无功补偿及电能计量

本建筑无功功率补偿方式为变压器低压侧集中电容补偿,补偿后的功率因素保持在0.9以上。

四、电力和照明设计

各建筑物内配线采用树干式和放射式相结合。

室内干线均用YJV电缆(消防用电为ZN-YJV)穿钢管或桥架敷设。

其它一般电气支线用BV型绝缘导线(消防用电为ZN-BV)穿钢管或阻燃PVC管暗敷。

所有电气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凡属于强制性认证的产品应取得国家认证标志。

照度标准按国标设计,照明光源主要采用节能型。

照明负荷以高效节能荧光灯为主,荧光灯、节能灯等多种光源相结合。

动力负荷主要包括电梯、水泵、通风、空调、电热等。

五、防雷和接地

本项目多为二、三类防雷建筑物。

屋顶设置避雷带及避雷针作接闪器。

利用结构柱内的钢筋作防雷引下线,利用结构地梁及桩基内钢筋作接地极和接地极连接条。

低压接地保护采用TN-S或TN-C-S系统,各建筑物电力电缆进线与基础接地极重复接地。

在各弱电机房和所有带淋浴设备的卫生间均设置等电位连接端子板,并设置总等电位联结。

用联合接地方式,变配电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及弱电系统接地共享一个接地体。

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基础作接地体,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欧姆。

各弱电机房采用专用接地引下线并设专用接地端子,低压配电系统设置三级电涌保护装置。

六、电话

本项目共预留一个弱电机房(每个均为40m2),设在地下一层,由电信局引入电话光缆。

本项目仅预留有关设备用房和管道井、线槽等位置,具体由专业弱电公司深化设计。

七、宽带网络

网络设备与电信设备共享机房,由附近社区引入数据通讯光缆。

本项目采用光纤入户,仅预留有关设备用房和管道井、线槽等位置,具体由专业弱电公司深化设计。

八、有线电视

网络设备与电信设备共享机房,进线由广电局引来。

本项目仅预留有关设备用房和管道井、线槽等位置,具体由专业弱电公司深化设计。

九、安防设计

本项目共设置一个安防监控中心(与消控中心共享,位于27#楼一层)。

将现代信息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图像显示技术、安全防范技术及其产品应用与小区建设,组成集成式、先进、可靠、经济、配套的安全技术防范体系。

本项目拟按基本型安防项目设计,设置电视监控(CCTV)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管理系统,在地下车库设置停车场管理系统。

第八章消防设计专篇

一、总平面布局:

项目基地三面有城市道路,本地块设置三个车行出入口,分别位于顶坡路、郭宾路和涵庭路上,在北向设置人行出入口,位于郭宾路上,地块流线分区明确,出入交通方便顺畅。

地块北部沿郭宾路设3栋一类高层住宅,1栋二类高层住宅,高层以南设多层住宅。

在建筑之间设有环形消防车道,满足相关建筑消防规范要求。

合理布置各功能区域,使得建筑功能分区明确、流线合理。

建筑与用地红线间距见总平面图,均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建筑周边设有消防车道,便于消防车出行。

建筑周边设有环形消防车道,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二、建筑防火设计:

本项目设有2栋25层、1栋24层、1栋18层底层为商业服务网点的一类及二类高层住宅,以及4层高档多层住宅区组成。

建筑耐火等级一、二级;每层均为一个分区;各防火分区面积的大小均满足规范要求。

疏散口位置设于建筑端显著位置,疏散距离和宽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三、给排水专业;

1.按小区消防用水量最大一座考虑:

室内消火栓系统为20L/s。

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

室外消火栓系统为15L/s,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为30L/s,火灾延续时间为1小时。

合计消防总用水量为360m³。

2、消火栓给水系统

(1)室外消火栓系统:

小区室外给水消防合用管网在小区内呈环状布置,环状管网设若干个室外消火栓,供消防车取水加压,能满足室外消防用水量15L/s的要求。

室外消火栓的设置间距不大于120m,在水泵接合器的15-40m范围内设置室外消火栓。

在水泵房内设有2台消防泵,一用一备。

连接在室外消防管网供消防车取水栓。

(2)消防水箱和水池:

本26#屋顶设置18T消防专用水箱,供小区消防初期十分钟用水;小区地下室设置360T消防专用水池及水泵房.

(3)室内消火栓系统:

本小区内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

消火栓充实水柱不小于10米,并保证两股水柱能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

室内消火栓用水由消火栓泵从消防水池抽取;消火栓箱内设置消防泵直接启动按钮。

屋顶设带有压力显示装置的试验用消火栓。

室内消火栓系统设有若干只水泵接合器,位置详总图。

在水泵房内设有2台消防泵,一用一备。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地下室按中危险II级设计,喷水强度8L/m2·min,作用面积160m2.商业按中危险I级设计,喷水强度6L/m2·min,作用面积160m2.该系统设湿式报警阀组,每个湿式报警阀控制的喷头数不超过800个,报警阀设于水池泵房内。

泵房内设两台喷淋消防泵(一用一备)。

4.水喷雾灭火系统:

(1)柴油发电机房及油罐采用水喷雾灭火装置。

设计灭火强度20L/min.㎡,响应时间小于45s,最不利点工作压力大于0.35MPa。

火灾延续时间0.5小时。

(2)变电所采用S型热气溶胶灭火装置。

S型热气溶胶灭火设计密度不小于0.13Kg/m3,灭火剂喷放时间不大于120S,喷口温度不大于180℃,灭火浸渍时间10min。

四、暖通专业消防设计

1、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面积超过100m2的地上无窗房间以及净空高度超过12m的中庭均采用机械排烟设施,系统排烟量按规范确定;

2、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分别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加压送风量按高规第8.3.2条确定;防烟楼梯间每隔二至三层设一个加压送风口,维持正压值40Pa至50Pa;合用前室每层设置加压送风口一个,维持正压值25Pa至30Pa。

加压送风机设于屋面层。

3、地下车库按防烟分区设置机械排烟补风系统,各防火分区分别设置1个机械排烟补风系统,排烟量按6次/h计算;汽车库内无直接通向室外的汽车疏散出口的防火分区同时设置机械补风系统,且送风量不小于排烟量的50%;排烟补风系统与排风送风系统合用;

4、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防火措施:

所有穿越防火墙、机房及与竖向风井联接处的送排风管的一侧皆设防火阀,防火阀在熔断时能顺气流方向严密关闭,并设独立支吊架。

5、采用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0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m2;

(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5层内可开启外窗的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0m2

(3)、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2%;

(4)、需要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2%;

(5)、净空高度小于12m的中庭可开启的天窗或高侧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中庭地面积的5%;

五、电气专业消防设计

(一)、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

(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