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1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33558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关系史1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国际关系史1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国际关系史1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国际关系史1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国际关系史1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关系史1名词解释.docx

《国际关系史1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关系史1名词解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关系史1名词解释.docx

国际关系史1名词解释

1、掷出窗外事件:

1618年5月23日,布拉格发生了起义,起义的新教徒冲入王宫,把斐迪南派遣的两名钦差从20多米高的窗户扔出,史称“掷出窗外事件”,是捷克民族起义的信号,也是三十年战争的开端。

2、三十年战争:

发生于1618年至1648年,它是欧洲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跨进,中世纪国际关系转向近代国际关系交替时期在欧洲所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是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力与财富的集中体现。

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镇压捷克新教徒,“掷出窗外事件”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

战争从德国内部的教派之争逐渐发展到后来的争权夺利、扩疆拓土的混战。

一方是以法为首的新教联盟,包括瑞典、丹麦以及德意志新教诸侯;另一方是以神圣罗马帝国为首的天主教联盟,包括西班牙、奥地利以及德意志天主教诸侯。

战争绵延三十年,历经四个阶段,最后法国、瑞典占优势。

三十年战争的结局,破除了中世纪以来形成的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确立了主权平等和独立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状态的政治格局。

3、《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指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而签定的一系列和约,主要包括《闵斯特和约》和《奥斯纳布鲁克和约》。

1648年10月24日签定的《奥斯纳布鲁克和约》,正式确认了威斯特伐利亚这一系列和约,并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建立了近代国际关系的第一个相对成熟的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该和约创立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确定了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对近代国际法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4、《乌得勒支和约》:

1700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吸引了欧洲列强的注意力,英、荷与奥地利结成同盟乘机与法作战,哈布斯堡王室的神圣罗马帝国也鼓动德意志诸邦与丹麦瑞典加入反法同盟。

后来由于同盟内部的分歧和法国在西班牙地位的稳固各国不得不妥协,终于在1713年4月,英国和法国等在荷兰的乌德勒支签订和约。

5、北方大战:

1700-1721年俄国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和霸权与瑞典进行了北方大战。

彼得一世利用波罗的海沿岸诸国与瑞典的矛盾,以及西欧各国忙于准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无暇东顾的有利时机,同丹麦、波兰等结成“北方同盟”,最终打败瑞典。

1721年俄国与瑞典签订了《尼斯塔得和约》。

通过此和约俄国在波罗的海获得了出海口及沿岸地区,使俄国从一个内陆国家扩张成为一个濒海国家,俄国步入欧洲强国行列。

6、1756年外交革命:

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后,奥地利首相考尼茨根据当时欧洲大陆的形势进行了外交策略上的调整。

  由于面对日益强大起来的普鲁士的威胁,奥地利寻求同昔日宿敌法国结盟,同时加强了与俄国的同盟关系,与这两个近邻强国结盟使奥地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安全保障,也成为了奥地利重新从普鲁士手中夺取西里西亚地区的后盾。

  在与法俄结盟后,奥地利发动七年战争,试图重新从普鲁士手中夺回西里西亚地区。

7、七年战争(1756-1763):

1756~1763年间,由欧洲主要国家组成的两大交战集团(英国与法国,以及普鲁士的侵略政策与奥地利和俄国的国际政治利益发生冲突)在欧洲、北美洲、印度等广大地域和海域进行的争夺殖民地和领土的战争。

这次战争对于18世纪后半期国际战略格局的形成和军事学术的发展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形成了列强争夺欧洲霸权的新格局。

8、武装中立同盟:

北美殖民地进行反英独立战争期间,俄国联合丹麦、瑞典结成以武装保护中立国船只在交战国海岸自由航行进行贸易的同盟。

1778年2月法国同美国签订同盟条约,次年法国又同西班牙缔结联盟,共同反对英国。

英国在同3国(后增加荷兰)作战时,实行海上封锁,拦截中立国船只。

1780年2月,俄国为保护战时与交战国进行贸易,宣布如下原则:

中立国船舶可以自由地在交战国港口之间及其沿岸航行。

除战时禁运物资如武器、弹药、造船器材等外,交战国不得夺取中立国船舶上的货物。

后来,欧洲列强除英国外都加入了武装中立同盟,英国孤立之势形成,客观上有利于美国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

9、大陆封锁政策:

大陆封锁政策是拿破仑对英斗争中,企图从经济上拖垮英国,从政治上孤立英国,以达到争夺欧洲大陆商业霸权和美洲大陆殖民地霸权而采取的一个政策。

拿破仑企图以“大陆征服海洋”,对英国进行战时封锁、战略封锁、双重封锁和有实效的封锁,从而达到其称霸欧洲的野心。

1806年拿破仑多次颁令,禁止隶属于法国的各国同英国进行贸易,所有英国的货物和商船一律没收。

这一政策造成法国及其盟国经济日益恶化,引起广泛不满,而英国经济并未瘫痪。

1814年拿破仑战败后,大陆封锁政策被取消。

10、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

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是指1772~1795年间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瓜分波兰的事件。

从17世纪开始,波兰开始走向衰落,而在18世纪时,波兰的领土开始遭到普鲁士、奥地利和俄罗斯三个邻近国家的瓜分,瓜分一共分成三个阶段进行,1,772、1793、1795,而第三阶段的进行导致了波兰的灭亡。

俄普奥三分波兰,是欧洲强国在扩张中玩弄的强权政治和秘密外交,牺牲弱国利益的典型例子之一,俄普奥的欧洲大国地位也因此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11、莱茵同盟:

于1806年7月12日由21个德意志小联邦参与组成的同盟,

12、神圣同盟:

拿破仑帝国瓦解后,欧洲大多数国家参加的一个松散的政治组织。

神圣同盟是1815年9月,在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倡议下,奥地利、俄国和普鲁士三国君主--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一世、俄过皇帝亚历山大一世和普鲁士国王腓特列·威廉三世--打败拿破仑后缔结的同盟,目的是维护维也纳体系、维护君主政体,反对法国大革命在欧洲所传播的革命理想。

13、四国同盟:

是一个军事同盟,于1815年11月20日在维也纳签约,是维也纳会议的组成部分,其组成国包括奥地利、英国、俄罗斯、普鲁士四个列强。

14、最后议定书:

维也纳和会于1815年6月通过了“最后议定书”,主要内容是:

欧洲旧王朝普遍复辟,如法国、西班牙、那不勒斯都恢复了波旁王朝。

瑞士成为永久中立国。

(P40)

(1)1815年6月9日列强通过《最后议定书》,结束了维也纳会议。

  

(2)《最后议定书》依据正统主义、遏制和补偿三原则重新规划了拿破仑战争后的欧洲,重建欧洲的均势和和平,并对诸多国际问题作了广泛而细致的安排,包括国际河流的自有通航、外交人员的位次和待遇等问题。

15、东方问题:

近代欧洲列强为争夺奥斯曼帝国及其属国的领土和权益所引起的一系列国际问题。

从欧洲来看,奥斯曼帝国地处其东,故统称为“东方问题”。

16、《门罗宣言》:

1823年12月2日,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向国会提出了国情咨文,咨文中有关外交方面的主要内容被称为“门罗宣言”,即后来被称之为“门罗主义”。

其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三个基本原则:

即“反对欧洲国家再在美洲夺取殖民地”原则、“不干涉”原则和“美洲体系”原则。

《门罗宣言》成为美国用来反对美洲以外的国家干涉美洲事务的工具,阻止和进一步排斥欧洲列强势力在西半球的政治影响,使美洲和欧洲“脱离接触”,从而为美国在西半球的扩张扫清道路。

16、克里米亚战争:

在1853年10月20日因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而在欧洲爆发的一场战争,土耳其、英国、法国、撒丁王国等先后向俄国宣战,战争一直持续到1856年,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终,从而引发了国内的革命斗争。

18、三皇同盟:

三皇同盟德意志统一后,俾斯麦为了孤立和打击法国,策划德皇与俄、奥两皇结成的同盟。

1799年,拿破仑通过雾月政变取得了法国领导权,此后法国人横扫欧洲大陆,控制了西班牙、德意志、意大利、荷兰,击败了普鲁士、奥地利、俄国,这引起了欧洲大陆的恐慌。

在法国大敌的面前,欧洲三位最强势的君主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三世、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一世和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二世结成同盟,史称“三皇同盟”。

19、法俄同盟:

法国和俄国为对抗三国同盟于1891~1893年间形成的秘密军事同盟。

法国自普法战争以来长期陷于德国的外交包围中,急需结束这种孤立困境。

1887年德、俄关系急剧恶化,沙皇政府购买军火,推销公债,都指靠法国。

法国利用俄国这种财政依赖性,促成法、俄结盟。

德、俄《再保险条约》的终止,三国同盟条约的再次续订,英国同三国同盟的接近,都迫使沙俄政府向法国靠拢。

1891年8月27日,俄国驻法大使与法国外交部长里博达成一项政治协定,提出法、俄两国中的一方受到侵略威胁时,双方应立即同时采取措施。

它为法、俄结盟奠定了基础。

1892年8月17日,法、俄两国在彼得堡签订军事协定。

法俄同盟使欧洲大陆形成两个实力大致相当的对峙集团,即三国同盟与法俄同盟。

20、光辉孤立:

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英国政府所奉行的外交政策。

“光辉孤立”一词由财政部长福斯特于1896年就英国外交政策发表的演说时提出。

其涵义是,英国在和平时期为维持欧洲大国之间的均势,不愿与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以保持行动自由,扮演一个均势平衡者的角色。

21、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又称为丹吉尔危机,在1905年3月至1906年5月发生,是欧洲列强因为摩洛哥作为殖民地之事而引起的国际危机。

22、世界政策:

19世纪90年代后期起德意志帝国的外交政策。

随着实力的膨胀,从谋求欧洲霸权转变为谋求世界霸权,抛弃“大陆政策”,开始推行“世界政策”。

德国在这一政策指导下,在整个世界跟英国争夺。

世界政策使英德矛盾变成帝国主义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并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3、阿尔几西拉斯会议:

1906年1月16日~4月7日,欧洲列强在西班牙南部海港城市阿尔几西拉斯举行的谋求平息德、法两国关于摩洛哥冲突的国际会议。

会议的主要议题有两个。

一是摩洛哥警察权问题;二是对摩洛哥银行实行监督问题。

4月7日,会议通过《最后议定书》,共123条,声称承认摩洛哥独立,但规定:

摩洛哥的警察组织和治安权力交由法国和西班牙管理;对摩洛哥财政实行国际监督。

这次会议实际上是欧洲几个大国以牺牲摩洛哥主权为代价,推行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一次交易。

24、意土战争:

又称的黎波里塔尼亚战争或利比亚战争,是意大利为夺取奥斯曼帝国的北非省份——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今利比亚)而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

在战争中意大利开创了使用飞机完成军事任务的首例,引起世界各国的瞩目和效法,从而大大促进了军事航空事业的发展。

25、波斯尼亚危机:

1908年,由于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而引起的一次国际冲突。

它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奥、俄等帝国主义争夺巴尔干地区的尖锐矛盾。

波斯尼亚危机使沙俄与德、奥以及塞、奥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它加剧了协约国和同盟国在巴尔干的争夺,使巴尔干成为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火药桶。

26、七月危机:

从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到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这段时间在外交史上被称为“七月危机”。

“七月危机”是一战前夕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危机的延续,并最终酿成了世界大战。

在这段日子里,英国玩弄了一种狡猾的外交阴谋,把德国诱入战争的深渊。

先前英国一直伪装恪守中立状态,以诱使德国挑起战争。

27、萨拉热窝事件:

萨拉热窝事件于1914年6月28日发生在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此日为塞尔维亚的国庆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枪杀。

这次事件致使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28、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

1918年1月8日,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快结束时,在对国会所发表的著名演说中,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认为这是促进世界和平的“唯一可行”的计划。

随后,这十四点被采用作为和平谈判的基础。

威尔逊十四点原则的主要内容是:

(1)签订公开和约,杜绝秘密外交;

(2)平时和战时海上航行绝对自由;(3)取消一切经济壁垒,建立贸易平等条件;(4)裁减军备到同国内安全相一致的最低点;(5)公正处理殖民地问题,在决定一切有关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