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操作流程.docx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肺复苏操作流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心肺复苏
概念:
现场心肺复苏术:
是指通过采用人工方法帮助病人恢复心跳和呼吸(CPR),最后使病人恢复自主呼吸功能的一种急救技术。
心脏停搏类型
无脉性室速-------VT
心室颤动---------VF
心脏停搏--------Asystole
心电-机械分离----PEA
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1、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2、30秒—全身抽搐。
3、6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4、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5、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6、8分钟—“脑死亡”“植物状态”。
强调“黄金4分钟”
心脏骤停后CPR开始的时间CPR成功率
1分钟内>90%
4分钟内60%
6分钟内40%
8分钟内20%
10分钟0%
心跳呼吸骤停判断:
1、轻拍重呼患者没有反应,
2、判断有无颈动脉搏动,一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置于患者气管正中部,摸到喉结滑向一侧颈动脉处(甲状软骨旁开2-3cm,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时间<5秒钟。
触摸颈动脉(无搏动)同时感受有无呼吸,无呼吸或无正常呼吸(仅喘息)认为心脏骤停!
(立即叫人或让人拨打120急救电话)
检查注意点:
(1)不宜同时触摸两侧,以免加重脑部供血中断
(2)不宜压迫气管,以免呼吸道阻塞
(3)检查不宜超过5秒
(4)颈部创伤者可肱动脉或股动脉触摸
心跳、呼吸骤停的识别
体检(无监护设备)
监测(有监护设备)
意识突然丧失
心电监护:
室颤或呈直线
呼吸小时或叹息样呼吸
PETCO2呼气末CO2分压)=0,波形消失
颈动脉搏动消失
血压=0
面色苍白或转为紫绀
SPO2急骤降低
瞳孔散大
按CAB步骤
C(Circulation)人工循环(胸外心脏按压)
体位:
病人仰卧于硬板之上,头颈躯干直(翻身时保护颈部及脊柱)
解开衣扣裤带,袒露胸部
部位:
胸骨中下1/3交界处(双乳头中点)。
老年女性为剑上2指(为按压部位的下缘)
深度:
胸骨及肋软骨下陷至少5cm,儿童、婴儿前后1/3胸廓
频率:
>100次/min
按压方法:
一手掌根部紧贴于胸部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放在此手背上,
两手平行重叠手指稍抬起脱离胸壁,
双臂绷直,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重力进行按压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
下压与向上放松时间相等,1:
1。
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的停顿,
不能冲击式的猛压或跳跃式按压;
使下颌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
B-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通畅气道→捏住鼻子→吸气→张口包住患者口(或口鼻→)吹气同时观察胸部起伏→松开鼻孔;
吹气量500-600ml/次
吹气频率8-10次/分(成人);儿童18-20次/分(儿童);婴幼儿20-30次/分
一次吹气1.5-2.0s,连续2次
通气/按压比
成人:
单/双人2︰30;儿童及婴儿,双人2︰15,单人:
2:
30;新生儿:
1︰3
始终保持气道开放
吹气时不能漏气。
面罩-简易呼吸器通气法
手法:
EC手法固定面罩
1、C法—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面罩紧扣于患者口鼻部,固定面罩,保持面罩密闭无漏气。
2、E法—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病人下颌角处,向前上托起下颌,保持气道通畅。
压气:
用右手挤压1L球囊的1/2—2/3,使胸廓起伏,持续时间超过1s,单纯通气频率8-10次/min(间隔6-8秒钟)
电除颤:
先心肺复苏,然后尽快电击除颤
仅1次单相360J或双相200J电击除颤。
电除颤后立即CPR,连续做5组CPR,约2分钟。
2分钟后再次判断心律
早期除颤(1分钟内)成功率97%,每延误1分钟,存活率降低7-10%,心室颤动常在几分钟内转为心跳停止。
无论何种原因停博,有无室颤,都可以除颤,院内<3min,院外<5min
儿童电除颤能量选择:
首剂:
2-4J/kg,后剂至少为4J/kg,但不超过10J/kg或承认最大量。
按压有效的主要指标:
1、按压时能扪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8.0kPa;
2、患者面色、口唇、指甲及皮肤等色泽再度转红;
3、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
4、出现自主呼吸;
5、神志逐渐恢复,可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
6、可出现手脚抽动,肌张力增加。
CPR流程:
评估现场→判断意识→呼救→矫正体位→摸颈动脉同时感受呼吸→按压30次→松解衣裤→清
抬颈、举颏捏鼻松鼻
理口腔开放气道吸气→吹气2次呼气,连续5个循环,评估效果。
托下颌
常用药物:
首选药物肾上腺素
其他药物根据情况选择:
利多卡因,胺碘酮,碳酸氢钠
1、肾上腺素(Adrenaline)最常用,最有效CPR一线药物
增强心肌收缩力
增加冠状动脉及脑灌注
恢复停跳心脏的心电活动
变细颤为粗颤,适用于顽固性室颤
剂量1mg静注,5min重复一次
2、利多卡因(Lidocaine)
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药物,提高室颤和电除颤阈值
首次剂量1mg/kg静注
8-10min后,0.5mg/kg必要时可重复一次,随后
以2-4mg/min维持,总量<3mg/kg
3、胺碘酮(Amiodarone)
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
持续室颤或室速,除颤和付肾无效
多源性室速,顽固性阵发性室上速
4、碳酸氢钠动脉血气指导,宁酸勿碱
不提倡早期使用(停跳10分钟以上使用)
剂量需谨慎,血液碱化导致血红蛋白释氧能力下降
循环骤停>10min,pH<7.20
用量计算:
(实测BE-正常BE)×体重kg×0.3(mmol)(5%NaHCO31ml=0.6mmol)估测:
1mmol/kg
给药途径:
首选静脉给药其次气管内给药一般不选心内给药
静脉给药(中心v或大v,起效快)
气管内给药(多次用药会降低血氧分压)
心内给药(成功率低,影响按压,适用于开胸CPR)
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注意事项
加强心电监护,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均有致心律失常作用
尽量只用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否则易产生不良反应
心衰患者应慎用,应监测血压和心率
如无效,应及时使用电复律
亚低温疗法用物:
1、头部置冰帽;2、冰敷体表大血管;3、冰毯;4、人工冬眠药物
护理原则:
1、降温要早,在不影响CPCR情况下尽快脑部降温;
2、速度要快,1-1.5h内降到需要温度
3、程度要够,头部28度,肛温30-32度
4、时间要长,皮层功能开始恢复,听觉出现为止
5、目前国内外多采用32-34℃的亚低温治疗各种疾病。
6、以脑部为主,脑缺氧的最初10min是降温的关键时段。
冰帽降温效果较好。
配合全身降温。
7、体表降温:
冰毯或冰袋
8、体内降温(冰生理盐水和血管内降温导管)
9、低体温的并发症包括:
凝血功能障碍、心律失常、肺炎、脓毒血症等,易出现在体温降至靶体温以下的情况。
小结
判断心搏骤停的诊断依据是:
意识丧失和颈动脉搏动消失
vCPCR复苏的最佳时间:
4min-6min内
vCPCR包括的三个阶段是
基础生命支持、进一步生命支持、持续生命支持
vCPR包括三个步骤
C人工循环、B人工通气、A气道通畅
v复苏的体位
仰卧位
v胸外按压的部位
胸骨中下1/3交界处
v开放气道的手法有三种
仰面抬颈法、仰面举颏法、托下颌法
v单人CPR时的按压/吹气比
30:
2
v复苏的有效指征
大动脉搏动恢复;瞳孔回缩;自主呼吸出现;手足抽动,肌张力增加等
vALS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有
肾上腺素、利多卡因、胺碘酮
vALS首选用药途径
大静脉内给药
vPLS的重点
脑复苏
vPLS亚低温疗法的护理原则
早、快、够、长
v生存链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早期除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