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资本输出与输入.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34162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的资本输出与输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国的资本输出与输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国的资本输出与输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国的资本输出与输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国的资本输出与输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的资本输出与输入.docx

《中国的资本输出与输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资本输出与输入.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的资本输出与输入.docx

中国的资本输出与输入

中国的资本输出与输入

徐滇庆耿健*(中国留美经济学会2000年7月6日)

内容摘要

资本输出并不是富国的专利。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之中,资本流入和流出同时存在。

随着国民收入上升,流出资本量逐渐增加。

根据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对外投资迅速上升是完全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

有必要研究中国的资本输出的特殊规律,制订相关的国家政策,给予各种必要的政策支持。

港台企业在国内的投资基本上不具备传统理论中对外直接投资的三种优势(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但是,这些企业发展得非常快。

这说明,除了传统的跨国公司投资方式之外还有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对外投资方式。

投资的竞争力取决于投资企业的比较优势和开拓市场的可能性。

对外投资并不一定需要发生实际资金的流动。

正如许多文献中所阐述的那样,外国直接投资也并不一定需要资金从资本充裕国家流向资本稀缺国家。

欧美发达国家向中国的投资和实际资金流动方向基本一致,来自于港台的投资和实际资金流向基本相反。

从一些案例来看,资本输出和实际资金流向相反的要比流向一致的经济效益更好。

如果我们按照出口产品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度将世界各国排个队,在这个排列中比较靠近的那些国家最容易互相合作。

这也许可以称为跨国投资的“快半拍”准则。

中国资本输出的最佳地区应当是那些在经济发展程度上和中国仅仅差半拍的国家和地区。

一般说来,东欧和中亚各国比较符合这一条件。

特别是在那些尚且处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国家里,中国的对外投资既可以在价值链的上游环节开展,发挥了劳动力价格低廉,生产成本低的比较优势;也可以在下游环节突破,充分发挥中国企业家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的营销能力。

中国的产业升级过程完全可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进行。

沿海的夕阳产业不仅可以向内地转移,也可以向那些发展程度尚且不如中国的地区转移。

在国内由东向西扩散的同时走出国门,以跨国公司的形式向一切能够开拓市场的地区发展。

中国民营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上表现出很强的竞争能力。

应当在今后有计划地扶植民营企业,鼓励更多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走向世界。

中国未来的资本输出的主力军必然是那些迅速崛起的民营企业。

 

一,导言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必然会发生资本短缺问题。

因此,中国应当尽量争取外国资本流入中国,尚且还谈不上资本输出的问题。

实际上,这是一个误解。

资本输出并不一定是富国的专利。

世界各国资本流动的历史数据表明:

最穷的国家几乎没有资本流出,流入的外国资本也很少。

但是随着经济增长,流入的资本逐渐增加。

到了一定程度,在流入资本继续增加的同时出现了资本流出。

也就是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资本流入和流出将同时存在于许多发展中国家之中。

统计数据表明,随着国民收入持续上升,流出资本的量逐渐增加。

从表1中可见,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美元左右时流出的资本量突然迅速上升。

在2600~5600美元之间流出的资本量超过流入的资本量,出现净流出状况。

表1外资流动量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投资量

流出

流入

净流出

4000美元以上

33.0

16.3

16.7

2500~3999美元

20.0

15.7

4.3

1000~2499美元

3.2

12.9

-9.7

500~999美元

0.4

8.6

-8.2

400~499美元

0.2

7.4

-7.2

300~399美元

0.2

3.2

-3.0

125~299美元

0

3.1

-3.1

125美元以下

0

0.5

-0.5

资料来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料,转载于朱刚体《当代西方国际经济思潮》,第285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表中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外资流动采用1967~1975年的数据,是加权平均值。

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

按照世界银行的估计,中国在1997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860美元左右,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PP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约在3570美元。

虽然内地省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停留在600美元上下,但是,在东南沿海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过5000美元。

因此,在中国必然同时存在资本输入和输出。

在目前阶段出现资本外流现象是完全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

毫无疑问,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迟早要面对更大规模资本输出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的资本输出具有什么特点?

应当如何为更大规模的资本输出作好准备?

二,资本的国际流动规律

资本在国家之间的流动主要有三种形式:

商品输出,贷款和海外直接投资。

在经济发展史上也体现为三个不同阶段。

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资本输出进入第三阶段:

大量海外投资。

事实证明,单纯的商品贸易不可能充分利用参与贸易各方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例如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等等)。

当贸易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很可能遭遇到当地政府所设置的关税或非关税壁垒的限制。

大规模信贷又遇到了发展中国家债务负担过重,甚至无力归还欠款的问题。

于是,为了充分发挥双方的比较优势,或者为了绕开市场障碍,跨国投资成了合乎逻辑的选择。

从表面上来看,由于世界各国之间在政治,文化,风俗,法律,语言上差异很大,跨国公司对当地市场缺乏了解,直接投资也许会增加风险,提高成本。

可是,大量事实已经证明了,跨国投资是当今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早期的跨国公司按照产业分工,在经济发达国家生产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劳动力密集型产品。

现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某些生产环节也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

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方式从原来的产业纵向分工扩展到在产业内的纵向分工。

资本增值的过程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个国家和地区,而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跨国公司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各国经济增长率。

跨国公司的平均利润率远远超出单纯在某个国家境内经营的企业。

跨国公司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

到1999年底全世界的跨国公司总数超过60000家,拥有30万个海外子公司和附属企业。

这些跨国公司占全世界外国直接投资的70%以上,占全世界总产出的四分之一。

在1999年世界出口总额为7万亿美元,而跨国公司海外附属机构的销售额已经超过11万亿美元。

世界上最大的100个经济体当中有51个是跨国公司,49个是国家。

也就是说,许多跨国公司已经超过了大多数国家的经济规模。

近年来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呈直线上升趋势。

其累计额在1967年为1041亿美元,1985年超过6500亿美元。

增长了6倍多。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1998年世界投资报告》,1970年外国直接投资总额400亿美元,1980年上升为1700亿,1989年2320亿,1996年3490亿,1998年4300亿。

仅仅在1996年一年之内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就高达1290亿美元。

表2世界各国引进的外国直接投资(FDI)额(百万美元)

1990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中国

3487

11156

27515

33787

37849

45300

G7

美国

47918

18885

43534

49903

60848

84629

日本

1753

2756

210

888

41

220

英国

32430

16140

15540

10300

22030

30053

法国

13183

21840

20754

16628

23735

20809

意大利

6411

3950

4383

2163

4878

3739

加拿大

7855

4517

4997

7299

10786

6681

德国

2689

2640

1820

810

8940

3851

四小龙

香港

1728

2051

1667

2000

2100

2500

台湾

1330

879

917

1375

1559

1402

新加坡

5573

2204

4686

5480

6912

9440

韩国

788

727

588

809

1776

2308

资料来源:

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1997年。

三,对跨国投资理论的挑战

3-1外国直接投资理论要点

世界各国的经济学家对于外国直接投资(FDI)有许多论述。

邓宁(JohnDunning)提出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具有三种优势:

所有权,内部化和区位优势。

他认为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三种优势的企业才有可能跨国经营。

(1)所有权特定优势(Ownershipspecificadvantage)也可以称为特殊资产垄断优势。

譬如,有的跨国公司拥有高科技优势;在某些非常强调经济规模效益的行业中(例如汽车)有的跨国公司具有经济规模优势;有的跨国公司具有特殊的组织管理能力(例如麦当劳);有的跨国公司具有在金融和货币上的优势或者具有对原材料的垄断等等。

特定的所有权使这些跨国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拥有明显的优势。

他们能够克服跨国投资的障碍,在竞争中战胜当地企业。

(2)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

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出口,技术转让,租赁设备和出售特许经营权等方式来发挥所有权优势和产地优势从而避免在当地直接生产,但是,却不能避免较高的交易成本和风险。

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和经营风险,跨国公司可以在企业内部实行生产中间过程的供给和交换关系。

用企业自己内部程序来配置资源,从而降低交易成本。

或者在跨国公司内部利用技术转让来实现利润。

所以,市场内部化成为跨国公司最具有竞争力的理由之一。

巴克莱(P.Buckley),卡逊(M.Casson)等人发展了市场内部化学说。

他们认为进行外国投资并不一定需要垄断优势,关键在于要创造比外部市场更有效的行政结构或内部市场。

例如,技术转让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

由于市场规模有限,不能形成足够的竞争市场,因此,经常出现外部市场不完全的问题。

通过跨国公司可以将不确定的市场内部化,技术买卖的双方通过行政手段整合在一个组织中,不再涉及到向外部转让技术的问题,从而避免了市场不确定所带来的风险。

海纳特(F.Hennart)提出了交易成本学说。

他认为在进行某些经济生产活动时,企业可能比市场更有效率。

之所以跨国公司能够取得竞争优势就在于在企业内部分配资源往往比市场竞争更加有效率。

(3)区位特定优势(Locationspecificadvantage)是决定对外投资的充分条件。

区位优势指的是:

a)由于所在国设定了某些贸易障碍,(例如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使得原来可以正常进行的出口贸易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碍。

于是为了避开这些贸易障碍,直接到市场所在国设厂就成为理性的选择。

例如,在美国对日本汽车实行“自愿出口限额”之后,为了回避这一限制,日本汽车公司纷纷到美国和加拿大设厂。

b)所在国的市场。

在某些情况下只有进入所在国才能开拓市场,取得市场份额。

c)相对劳动成本。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具有不同的价格结构和质量,基础设施,通讯和交通状况也不一样。

当生产技术已经标准化之后,产品的生产成本就成为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关键因素。

跨国公司必须与当地资源和宏观经济环境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站住脚。

邓宁归纳出两点: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条件是:

(1)在国外生产的成本比国内生产要低;

(2)跨国公司自己生产的成本要比本地企业低。

确实,目前世界上大部分跨国公司的实践都证明了这些理论。

目前世界上大的跨国公司几乎都是那些资金密集度高,规模经济比较显著的产业以及技术密集型产业,如食品、化工、石油、机械、冶金、汽车、电子仪器、电器、计算机等。

这些产品的营销具有生产批量化,规模化的特点,需要特殊资产投资:

有形资产(机器设备,销售网点)和无形资产(专业销售人才,售后服务),具有相对的垄断优势。

在世界400家跨国大企业中汽车、电子产业占有很大比重。

服装,皮革,木材,家具和印刷行业只有27家,占6.7%。

3-2跨国投资的经典理论所遇到的挑战

外国直接投资经典理论是根据西方跨国公司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可是,这些理论却并不一定完全符合中国的情况。

进入中国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多数来自于欧美。

来自于香港、台湾的企业大多投资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他们把原来在港台生产的产品转移到中国大陆以后,利用原有的销售渠道,扩大出口,获得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经过20多年实践,欧美企业中有不少赚钱的,但是其利润率显然比不上港台企业。

这正是港台企业总数和投资总量远远超过欧美企业的原因。

由表3可见,港台投资比重远远超过了西方工业列强。

表3中国大陆吸引外资来源和比重

国家或地区

外商投资比重(%)

国家或地区

外商投资比重(%)

香港

53.01

德国

1.31

台湾

8.17

澳门

1.26

日本

8.13

法国

0.95

美国

8.01

马来西亚

0.63

新加坡

4.23

泰国

0.63

韩国

2.7

加拿大

0.63

英国

2.49

荷兰

0.55

维尔京群岛

1.78

资料来源:

裴长洪,“对外商来华投资潜力的分析”,1999年经济蓝皮书,第236页。

港商和台商所投资的许多企业生产玩具、雨伞、鞋帽、五金工具等。

他们既不是高科技产业,也不是资本密集型产业。

这些产业是香港和台湾在七十年代发家的支柱行业。

由于香港和台湾的劳工成本迅速上升,使得他们在生产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上的比较优势日渐衰退。

港台企业在这些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上既没有所有权特定优势,也没有没有明显的经济规模效益。

这些企业很少有什么高科技,也不需要什么特殊的管理能力。

港台企业的规模以中小企业为主,没有内部化优势。

在邓宁总结的对外直接投资的三种优势当中,只有区位特定优势中相对劳动成本一条还能够使用于港台企业成功的经验。

其他两条:

贸易障碍和市场规模都不适用。

可是,为什么偏偏就是这些企业来华投资发展得非常快?

为什么欧美企业对华投资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

为什么港商和台商在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如鱼得水,但是到北美和欧洲就难以施展?

四,港台企业成功的启示

4-1跨国投资的竞争力取决于比较优势和开拓市场的可能性

人们通常认为,工业化程度高的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投资必然是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资本或技术密集型特点的跨国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其实,这种看法相当片面。

欧美来华投资企业既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也有劳动力密集型产品。

有些企业比较成功地利用了中国的比较优势。

例如,WalMart,Sears,RadioShock等企业采用来料加工方式在中国的经济特区内生产玩具、电器配件、电话设备等。

这些产品包含了较高的劳动力成本。

来华投资恰恰降低了这部分成本。

他们依托在北美强大的营销网,降低营销成本,取得市场相对竞争优势甚至局部的垄断地位。

经济效益相当好。

显然,这些企业的投资方向符合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

廉价的劳动力和生产成本。

除了邓宁谈到的供给方面的原因之外,在相当多的情况下,需求方的因素也许更为重要。

促使外国直接投资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取得市场。

投资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欧美企业能否盈利取决于产品市场。

有些跨国公司在中国国内市场取得了较大份额,例如摩托罗拉在电讯行业占领了很大一部分国内市场,因而利润可观。

近年来,中国的电讯用户上升得非常快,而电讯业在国内市场上只有中国电讯等几家国有企业,缺乏竞争,给外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反之,由于家用电器行业开放得比较早,国内的竞争非常激烈。

在市场竞争中涌现出来象长虹和康佳电视、格兰仕微波炉、海尔冰箱等企业。

他们的竞争能力逐渐超过了那些跨国公司,基本上把外国产品挤出了中国市场。

在许多情况下,跨国公司的优势并不是生产技术上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难关,而是凭靠着市场营销管理技术优势。

例如,港台企业的优势主要在于他们的经营方式更具有竞争力,生产成本低于国内企业。

他们的销售网络、市场信息和品牌是国内企业所无法比较的。

可口可乐、麦当劳等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以后利用了市场营销管理技术优势,很好地适应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赢得广阔市场,获得成功。

如果跨国公司的投资方向和当地的比较优势不一致,无论这个企业具有什么样的垄断优势都很难得到施展。

有些欧美企业虽然拥有较高的资本密集程度和技术含量,但是他们对中国的投资却未必拥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在高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中所包含的劳动力比重较小。

这些厂商来华投资就很难和中国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相结合。

有些高科技产业在中国大陆较难以得到相关产业的配合。

因此,这些跨国公司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如其母公司。

欧美大公司并不希望这些来华投资的企业瓜分母公司的市场。

来华投资的跨国公司在扩展国际市场时很难得到母公司的支持。

对于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国内市场规模十分有限。

为了让民族工业有生存空间,各国政府必然会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国内市场。

几乎世界各国都对外商占有国内市场的份额存在各种限制。

自然,中国也不能例外。

如果来华投资的企业既不能扩展国际市场又不能占有较大的国内市场份额,那么,他们就很难避免陷入困境。

4-2市场发展程度

港、台经济发展程度不如北美和欧洲,如果港商、台商到北美和欧洲投资,小巫见大巫,成功的概论比较低。

非洲和南亚各国经济发展程度与港台经济有较大差距。

当地市场没有形成有效的消费能力,劳动力尚且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训练和组织过程才能具备一定的劳动生产效率。

因此,尽管当地的劳动力工资水平比中国大陆还要低,但是其经济发展程度与港台经济相差太远,如果到那里去投资恐怕事倍功半,成功概论也不高。

港台经济在10~20年前的市场热点以及所遇到的问题与今天大陆的状况极为相似。

港台企业最拿手的产品恰好能够适应大陆消费者的需求。

因此,资本输出的最佳目标就是那些在经济发展程度上慢半拍的国家和地区。

港台经济的发展程度比大陆快半拍,所以港商、台商到大陆投资事半功倍。

4-3适应当地市场的能力

港商和台商能够取得成功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他们最能够适应中国的社会环境。

传统的市场经济思维逻辑必然会在中国遭遇到麻烦。

港台商人除了在文化背景,语言交流等方面享有先天优势之外,他们最能够适应中国大陆当前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过程。

在经济改革中,计划和市场并存,必然会因法制不健全而造成许多寻租机会。

贪污腐败几乎是过渡过程中无法避免的现象。

在经济转型过程之中,一切都在改革变化,压根不能指望有什么完整健全的规章制度。

西方的市场法规是在200多年中形成的,尚且还要不断修改完善。

怎么可能要求中国在短期内拥有一套完善的法规呢?

有些欧美商人不断抱怨中国的法规不健全,变化不停,实际上恰恰暴露出他们对经济转型规律的无知。

他们忘记了这样一条常识:

外国企业改造当地市场环境的能力是极为有限的。

在影响和改造当地市场之前,首先要适应这个不规范的市场。

在这一方面港商和台商就强得多了。

他们非常适应大陆的市场环境,知道如何对付贪官污吏,知道如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知道如何对付不规则的竞争。

这也许是港台企业能够在大陆成功的一个诀窍。

五,外国直接投资与资本实际流动方向

有一个问题非常值得研究:

究竟有多少外国直接投资的资本真正来自于投资国?

通常人们认为:

在国际市场上资本必然从富国向穷国流动。

实际上,有的时候资本的流向和外国直接投资的方向一致,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从较富的地区流向较穷的地区。

可是有的时候外国直接投资和实际资金的流向并不一致。

欧美和日本的跨国公司往往投资于资本或者技术密集型产业。

他们的资金中有相当大的部分确实来自于国外。

跨国公司从本国或者国际金融市场筹集资金,也直接从所在国的金融机构中筹集部分资金。

跨国公司的投资中除了资金之外,设备、技术、专利也都计算在总投资额之内。

对于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言,这一部分的初期投资额可能相当大。

可是,大量的案例证明,资本在国际市场上的流动方向往往和外国直接投资的方向相反,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从较穷的地区流向较富的地区。

如上所述,港商和台商在大陆投资于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例较低,初期投资额也比较小,可是,一般说来,港商和台商在华投资要比其他外商成功得多。

港商和台商发展的速度远远高于其他外商,在不长的时间内出现了许多投资额上亿的企业。

他们的投资真的是从香港或台湾来的吗?

如果是从香港或台湾来的,这些钱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来中国投资的外资企业的总数中有73%来自于香港。

香港对大陆的投资超过了亚洲四小龙其他三家的总和。

香港的资本积累过程明显地和中国大陆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实际上,大部分港商和台商到大陆来投资的原始资金并不多。

例如,他们在珠江三角洲或者福建的乡镇企业投资几万美元,生产玩具、鞋帽、纽扣、旅行包箱等产品。

其中有一部分出口,还有相当大部分在国内市场销售。

由于中国外汇管制政策,他们不可能将所有的人民币利润都转换为国际硬通货,汇出海外。

这部分资金往往被用来再投资。

此外,出口商品赚到的钱之后,他们也会再投资一部分回来扩大生产。

几年下来,小厂变成大厂,从生产玩具变成了生产电子设备等,投资额累计几百万美元。

从统计数据上来看,确实外资企业不断投入资金,这些投资在统计数据中必然被当作为外国直接投资。

毫无疑问,港商的大部分资本都是来自于在大陆经营的利润而不是直接来自于海外的资本。

真正从香港进入大陆的原始资本是有限的。

实际上的资金流是从大陆流向港台。

像畅销大江南北的“康师傅”方便面,从台湾到大陆投资初期有多少原始资本?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在外国直接投资中究竟有多少是真正从海外流入的资金?

有多少是外企利润的再投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非常有趣的结论:

资本输出并不一定需要发生实际资金的流动。

外国直接投资也并不一定需要从资本充裕国家流向资本稀缺国家。

引进外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资本投入问题,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工业产权,专利,许可证等技术转移和市场营销组织等手段使得跨国投资并不是一定要以资本流动为必要条件。

更重要的是引进市场销售渠道和新的管理方式,或者说,引进外资在相当大程度上就是一个引进新的观念的过程。

综上所述,欧美发达国家向中国的资本输出和实际资金流动方向基本一致,来自于港台的资本输出和实际资金流向基本相反。

从中国案例来看,资本输出和实际资金流向相反的要比流向一致的经济效益更好。

这也许具有普遍意义。

六,中国的对外投资

6-1对外投资的规模

从统计数据来看,目前中国合法的资本输出规模尚且很小。

到1998年底中国总共有境外投资企业5666家,中方投资额63.3亿美元。

其中贸易性投资企业3288家,非贸易性投资企业2378家。

中国对外投资在澳大利亚最多,为12.4亿美元。

加拿大7亿美元,美国5.7亿美元,香港3.6亿美元,泰国2亿美元,俄罗斯1.9亿美元,南非1.1亿美元。

中国对外投资在俄国和东欧发展得比较快。

6-2为什么官方的资本输出并不成功?

中国的国有企业在海外投资项目成功概率并不高。

其主要原因是:

缺乏经验。

有些投资的目标是解决国内企业生产原料短缺问题。

例如,首都钢铁公司投资3.12亿美元到秘鲁开采铁矿。

结果陷于劳资纠纷,亏损严重。

有些国有企业到海外投机,结果以己之短较人之长,难免亏损。

例如有的国有企业到美国弗罗里达和纽杰西购买地产,指望从房地产投资中捞一把,结果赔得一塌糊涂。

有的国有企业以为背靠着国家这棵大树,非大生意不做,要和世界五百强平起平坐。

在选择企业海外经营目标时好大喜功,不切合实际。

结果,眼高手低,头重脚轻,一事无成。

缺乏企业家人才,人员素质太差。

把选派出国人员当作是一种照顾或福利。

这些人按照上级指示办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在外期间尽量节省驻外津贴,熬到时间就打道回府。

有些投资海外的国有企业官气十足,不懂得国际竞争规则,把国有企业官僚主义的弊病都带到海外。

缺乏明确的激励机制。

说到底,仍然是一个国有企业的所有和代理关系问题。

为什么国有企业的代理人在对外投资过程中要积极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