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仓山区小学语文新课标培训组.docx
《责编仓山区小学语文新课标培训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责编仓山区小学语文新课标培训组.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责编仓山区小学语文新课标培训组
第2期
2012年10月29日
责编:
仓山区小学语文新课标培训组
金秋时节,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2012金秋,我们有缘在网上相逢,共同学习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此次网络培训,结识了很多老师。
虽然有的未曾谋面,但在你们耐人寻味的研修日志中,在你们感人肺俯的教育故事中,在你们富有思考的研修作业中,看到了你们勇于实践、不断摸索的痕迹,看到了你们善于思索、不断研修的印记。
在课标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都有了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每天的工作虽然总是那样忙碌,但我相信,思考与学习会继续成为我们每天生活的方式之一。
祝福你们,也期待着……
小学语文3班第三次作业
福州市潘墩中心小学张丽铭
《小柳树和小枣树》第二课时教学方案与反思
教材分析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15课课文。
其所在的第四组教材,主要是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
本课被安排在本组教材中间,前有《识字4》三组成语中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引路,后有《风娃娃》做拓展与延伸。
如此,承前启后,凸显单元主题,深化学生的认识。
本课是一个充满童趣的童话故事,课文借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
文中个性鲜明的形象、生动的对话、蕴含的哲理,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及思想道德教育最好不过的媒介了。
学情分析
1.童话是低年级学生最喜爱的文学形式,因而,学生对本篇课文的学习兴趣已不用老师花费太多精力去激发。
2.而且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独立阅读的能力,通过自主阅读课文,对于故事中的角色、情节都会有大致的认识。
3.但因为本课篇幅较长,故事中的角色与情节也较丰满,需要帮助学生从文中提炼关键内容,来丰富对角色的认识。
4.文中小柳树与小枣树的对话再现了两者鲜明的性格特点,需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不同的语气,借此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5.本课课后安排要书写的生字也较多,分散到两个课时中完成比较科学。
而本课时要书写的“浅、漂”容易写错字,“啦、啊”的间架结构也需要教师的指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学文过程中,理解、巩固文中的生字新词;
(2)会写“浅、漂、啦、啊”4个生字,书写端正整洁,笔顺正确,间架结构规范;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4)能够根据课文的叙述,了解小柳树与小枣树的生长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一读、比一比、议一议,抓关键语句品析、感悟;
(2)借助多媒体课件,将画面与文字相结合,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表达训练;
(3)联系实际生活经验,用比较准确、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意见或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2)在课堂上,乐于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自主阅读策略:
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了解故事的情节与角色,形成个性的阅读理解与体验;
2.角色体验策略:
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联系自身的实际生活体验,深入角色形象,了解文中小柳树与小枣树的性格特点与前后不同的表现,从中明理启智。
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本节课是在配备多媒体设备的教室实施的;
2.人教版小学语文新教材二年级上册;
3.专门为本课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资源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
时间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
复习生字
激趣导入
3分钟
1.创设情境:
现在正值秋天,小枣树要向爱学习的小朋友献上它的大红枣儿呢!
(课件出示:
每个“红枣”上都标注有一个本课的生字)
2.组织认读:
谁来读一读,读得准就能把它摘下来。
1.纷纷举手,踊跃参与认读。
2.及时纠正同学认读中出现的错误。
生字的复习采用摘取红枣的方式,让学生读准一个摘取一个,富有童趣,又与课文有密切的联系,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
温故知新
引出新课
6分钟
1.接下来我们来认真读读这个故事。
故事中都有谁呢?
2.听说小柳树是春天的使者,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春天里的小柳树吧。
(课件出示图)谁能看着图,介绍一下小柳树。
3.那课文中又是怎么介绍小柳树的呢,请找一找,读一读。
4.看着图,读着句子,你想对小柳树说什么?
5.小柳树知道自己长得漂亮,听听,它对身边的小枣树说了些什么?
(课件出示图,并出示小柳树说的两句话。
)
6.听了小柳树的话,你又想对它说什么?
指出故事中的两个角色:
小柳树和小枣树。
独立观察画面,并练习口头描述小柳树的样子。
找出句子,练习美美地朗读,读中感受小柳树的美,加以表达。
学生找出小柳树两次说的话,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并结合朗读,再次感受小枣树春天时的特点。
练习用“小柳树,我想对你说……”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
制作精美的课件,聚焦了学生的目光,激发了学生口头表达的欲望。
从自己口头描述再迁移阅读课文中的句子,以及前后两次安排“你想对小柳树说什么”,层层递进地组织学生进行观察、阅读、思考、表达,有效地利用教材,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对学生进行的三步说话训练层层推进,环环相扣。
小柳树春天时的美丽与骄傲鲜活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一句句真诚的赞美、善意的批评在孩子们的口中自由地流淌着。
三、
学习新课
对比感悟
20分钟
1.春去秋来,小柳树和小枣树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第5--8自然段吧,找出它们在秋天里身上发生的变化。
2.组织反馈、交流。
(1)“到了秋天,小枣树结了许多又大又红的枣子。
”
①自己读读这句话,你能用自己的朗读告诉树上的枣子是什么样的吗?
②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小枣树茂密的绿叶丛中缀满了大红枣儿,美得让人羡慕。
他不仅美,它的大红果子还给人们带来了快乐和甜美。
让我们把这一段连起来欣赏一下吧。
③(出示第二幅图):
图中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吃着枣子会说些什么?
(2)“小柳树看看自己,什么也没结。
”
独立阅读课文第5—8自然段,,找出描写小柳树和小枣树身上发生的变化的句子。
练习抓关键词有语气地朗读句子,感受秋天枣子长得好。
齐读第五自然段
观察画面,展开想象,自由说话。
抓关键词有语气地朗读课文,能让学生真切地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感情,并把这种感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一个重要方式。
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而教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和激励学生去与课文进行心灵的对话,从而发现他人,发现自我。
教师的评价适时又恰当,让孩子们读得更起劲了。
三、
学习新课
对比感悟
20分钟
①看着枣树上又红又大的枣子,听着人们的赞美,此时小柳树在想些什么?
②它认为小枣树会说它什么呢?
它为什么会这样想呢?
可是,事实上小枣树什么也没说。
这下,小柳树实在忍不住了,终于开口问小枣树了,让我们一起读读她们之间的对话吧。
3.对比角色,深化认识。
(1)小枣树为什么什么也没说?
(2)听了小枣树说的话中,你知道,在小枣树的眼里,它看到的都是小柳树的什么?
(3)小柳树听了,为什么会不好意思地笑了?
(4)这小柳树和小枣树还真有意思,让我们当当她们,一起读读课文。
找出描述小柳树想法的句子读一读。
联系上文,回味先前小柳树对小枣树的嘲笑。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6—8自然段。
引读第7自然段中小枣树说的话。
认识到:
小枣树看到的都是小柳树的长处,懂得欣赏与赞美。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小枣树说的话。
联系上文,交流理解:
“不好意思”是因为它看到的都是小枣树的缺点,还嘲笑它,与小枣树比起来,感到很惭愧。
“笑”也许是它听到小枣树的赞美而开心。
学生练习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角色对话是这个故事的主要构成部分,对话内容赋予角色生动的心理、鲜明的性格、塑造了角色鲜活的形象。
课堂上教师牢牢抓住对话,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深入角色内心,去感受小柳树的不好意思,小枣树的宽容大度,在以分角色为主的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中,在教师的相机点拨引导下,学生已完全领悟文本的内涵,到此时,对学生思想的熏陶教育已是水到渠成。
四、
总结课堂名利拓展
3分钟
1.我想此时的小柳树一定也学会了夸奖别人了。
小柳树,你会怎么夸小枣树呢?
2.组织交流:
你喜欢小柳树和小枣树吗?
喜欢它们的什么呢,请直接告诉它们吧。
3.总结:
是呀,老师也喜欢小枣树,因为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又不因为自己能结出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
但是老师也喜欢小柳树,因为小柳树长得很美,老师喜欢一切美的事物。
而且小柳树能及时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相信,此时的小柳树也学会了夸奖别人呢!
4.让我们也来学着小枣树夸夸自己身边的小伙伴吧。
学生角色体验,畅所欲言。
学生根据自己学完课文后的认识与感受,自主表白。
学生自由表达。
这是本课中设计的第三次让学生与文中的小柳树和小枣树对话,学生的情感随着学习的深入已深深地渗透,此时孩子们更多的是对小枣树和小柳树的赞美。
作者的教育目的已在孩子的心中扎根。
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认识已无需教师再以教条的形式予以宣布。
五、
自主观察练习写字
8分钟
1.(课件出示4个生字):
浅、漂、啦、啊。
2.认真观察这四个字,说说你的发现?
3.选择你认为最容易写错的一个生字,提醒一下同学:
写这个字时要注意什么?
4、一边示范,一边强调书写要点。
学生读一读。
从部首、结构等方面介绍各自的发现。
抓住每个字的关键之处来交流。
学生先跟着老师书空,而后独立动笔在田字格中临摹、仿写。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书写能力。
教师应该把自主权交给他们,引导他们去自主观察,了解生字的间架结构,并根据以往的书写经验,抓住易错的或掌握不到位的地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强调即可。
板书设计
15.小柳树和小枣树
长得很美会结果子
尺有所短骄傲宽容寸有所长
取笑别人欣赏别人
教学反思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本学段是小学生学习阅读的起始阶段,也是学习阅读的基础阶段。
这个阶段的阅读教学,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朗读技能的获得,理解字词句能力的形成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位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自读自悟,展开对话,落实语文实践。
教师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品味课文中美好的故事和鲜明的形象。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思维为突破口主体阅读,主导指引。
课堂上,教师紧紧抓住文中小柳树与小枣树的语言,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比较、体会,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地牵引着学生,借助文本中的语言文字,了解故事内容,展开与角色间的对话,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理解字词句的能力及组织语言进行表达训练的过程中,来回反复地进行语文实践。
二、认识角色,训练朗读,读中明理启智。
自主阅读中感悟,主体参与中深化理解。
让学生进入角色,读通文本、读懂内容、读出角色的性格与品质,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学生读书课。
同时,又在潜移默化中形象而深刻地明白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最后让学生夸夸身边的小伙伴的长处,水到渠成。
如此,既深化了学生对故事内涵的认识,又拓展了文本,从课堂走向生活,既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又有益于培养学生的个人素养。
但本节课上,也存在一些遗憾,教师若能够有意针对课文中优美的字词,引导学生做一些积累和运用,使学生既得“意”又得“言”,则更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我的一年级孩子们刘舒晓
新老师,一年级,这两个词在我心中曾不断的翻腾。
我惆怅于我将面对怎样的一年级小朋友,我也忧心于我能否带好这一整班的一年级小朋友。
当我第一天见到这些孩子,我就已经开始给他们贴上了我的第一印象,可渐渐也发现原来他们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
我深深体会到了“人不可貌相”也深深体会到了“教无定法”,“因材施教”。
有个孩子,当他第一天在父母的带领下到我面前注册的时候,我看着他那张黑瘦的脸,狡黠的眼光,心里顿时“嗑噔”了一下,这孩子今后可能会不好对付啊,看过去就是很皮的类型。
这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
果不其然,上课的第一天,他就在班上跑来跑去,挺调皮的,上课也爱往后转。
于是,我把他拉到了跟前,与他进行了一次谈话,期待着他好的表现,结果证明这个方法在这孩子身上毫无用处。
没有办法,第二周的时候,我开始选帮忙上交作业的小组长了,那时我就想封他一个官做吧,就让他当了他本组的小组长,并在他工作过程中给与了表扬与鼓励,那天的语文课上还在全班面前大声表扬了这个孩子。
出乎我的意料,后面的学习过程,他都特别的配合,上课也起了带头模范作用,每每看着他爱笑的眼睛眯成一条线时,我就对自己说:
“这个孩子真可爱。
”
恰恰相反,班上有另外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孩子,看过去就很想捏他一下的。
对他的第一印象是这个孩子挺可爱的,白白胖胖的,以后可以保护好全班的同学。
没过一周,我的美好的愿景就破灭了,这孩子成了我班上最令老师头痛的孩子。
上课爱说话,爱打扰别的孩子,下课就像个老大哥一样,后面跟着几个班上小小的孩子,无论老师多么严厉,他也都不害怕。
一个课间时候,一位老师上来对我说:
“你们班上那个小胖子呀,在那个栏杆上爬来爬去,万一掉下来可危险了。
”听了这话,我顿时心里火冒三丈,不收拾这孩子肯定不行了,以后会成为我班上的定时炸弹的。
当天,我就让他留了下来,对他今天的表现予以询问,求证是否有这件事,后来也得到了他自己的肯定。
没有办法,我教育了他后,对他说:
今后你就是我们班的课间纪律巡逻队长了,课间时候你必须出去巡逻,不能让小朋友到处跑,到处爬。
第二天上课,我在班上对爬栏杆这件事做了严厉的批评,并宣读了我的决定,表示我要先观察一周看看。
后来,这个巡逻队长还真发挥了一点作用。
不过,对于他上课的纪律,表示还是有点头痛的。
让我最不好意思面对的一个孩子情况是这样的:
这孩子看过去,就像有点智力问题的孩子,这是所有老师看到他的第一印象。
注册那时我的心是拔凉拔凉的啊。
可是后来上课发现这个孩子特别的乖,特别老实,让我永远记住他的是那次上完主题班队课“老师,您辛苦了”后,下课他第一时间就冲上来,用缓慢的语速,诚恳的眼神望着我说了一句:
“老师,您辛苦了!
”哇,那时的感受无以言表啊,接着他还跑了上来说要给我捶捶背,我只好牵着他的手,对他表示我的感谢与关爱。
在他的带领下,班上也不时出现了学生看见我就说:
“老师,您辛苦了。
”的现象,虽然或许他们还不太明白辛苦的意思,或许,他们只是跟风好玩,可是每当听到这句话,每当看见这个孩子跑上讲台要给我捶捶背时,我的心中就充满了暖暖的感觉。
真是一群可爱可恨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个性特征,只有老师细心去发觉,细心去浇灌,孩子们一定都能够“茁壮成长”的。
教一年级,其实并不可怕,最主要的是你要有这三心:
耐心、爱心、细心。
我的研修日志
教学理念的改变郭晓莉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我们开始轰轰烈烈地进行2011版语文新课标的培训学习。
通过这段时间的培训学习,本人受益匪浅。
当我学习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解读、《2011版新课程指导下的阅读教学》以及浏览了网上在线研讨后,我更是大开眼界。
当我听了民族中学杨主任就《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作的专业解读报告后,我再一次意识到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的重要性及改革的实质性。
我的教学理念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一、语文贵在运用和积累:
在前言一、课程性质里,着重体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它突出了语文课程核心的目标:
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这就要求学生要学习的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准确、熟练地从别人的语言材料中获取信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沟通。
它也突出实践性、综合性特点,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或“驾驭”语言文字这种工具,是要通过运用语言文字的范例和实践,学习如何在生活中、在本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中,以及将来不同工作领域中,运用好语言文字。
在前言二、课程基本理念里,要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着重体现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以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个内容里,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告诉我们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语文的精神:
在新课标中,我明白了语文首先是坚持原课标(实验稿)精神:
第一,坚持语文课程对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价值追求。
坚持“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系统。
第二,坚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即全面提高全体学生语文素养,在语文教育中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良好发展。
第三,坚持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正确把握本学科的特点—人文性特点、实践性特点、本国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特点、汉语言文字特点及课程的综合性特点,积极探索语文教育规律。
第四,坚持推进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积极吸收当代教育的新理念,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中提高人文修养的创新能力。
第五,坚持“素养—养成”的课程基本模式,力求改变片面追求熟记学科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的教学模式。
第六,坚持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认真吸取以往的成功经验,注重积累、感情和实践,注重整合各种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第七,坚持不断探索语文课程的创新发展,使语文课程保持开放的态势,避免故步自封,能根据需要不断更新与发展,始终适应时代的变化。
三、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要靠更新和积累教育理念
在实际教学中尽量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往素质教育靠拢,同时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特别注意激发兴趣,保护天性,学会学习,以更好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为学生打好三个基础。
总之,面对新课标,面对新形势,我们要认真研读,仔细分析;结合实际,反思揣摩,不断改进课堂教学。
做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尊重学生个人的感受,使课堂教学向有效课堂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