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读书教学精品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25930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读书教学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读书教学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读书教学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读书教学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读书教学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读书教学精品教案全册.docx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读书教学精品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读书教学精品教案全册.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读书教学精品教案全册.docx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读书教学精品教案全册

主题一诗词赏析

——毛泽东诗词赏析

【读书目标】

1.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悠久历史,体会中国民族文化的伟大,受到诗词熏陶,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2.在了解诗词大意和掌握读书方法的基础上,来提高同学们的诗词赏析能力。

3.通过阅读,了解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政治家的博大胸襟和卓著的文采。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材料的能力。

【读书重点】

让学生在集体品读的基础上,掌握阅读方法,提高自我阅读的能力。

【推荐书目】

《毛泽东诗词》、《毛泽东诗词十八首讲解》

【教学思路】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同学们,古典诗词是文学艺术中的一块奇葩,那里有“长河落日圆”的壮美,也有“禅房花木深”幽美;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更有杜工部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

每一首诗词都给我们不同的美的享受。

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毛泽东主席的两首诗词不仅让我们领略到古典诗词那份独特的美,更让我们感受到毛泽东诗词的磅礴之气。

今天,我们继续来品读毛泽东诗词中透出的革命豪情和博大的胸襟。

二、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1.说说你对毛泽东的了解有那些?

2.师生交流毛泽东在诗词方面的贡献。

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著名的诗人。

他的诗大都与革命与建设事业密切相关,具有很高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在中国诗歌史上据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影响深远。

他的诗词是对传统诗词形式巧妙继承和革新,颇为完美的表现了丰富而又崭新的内容,气势磅礴。

毛泽东的诗词收集在不同版本中,《毛泽东诗词》、《毛泽东诗词十八首讲解》等。

3.学生说出读过的毛泽东诗词。

《长征》、《卜算子咏梅》、《菩萨蛮大柏地》、《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清平乐六盘山》、《忆秦娥娄山关》、《清平乐会昌》、《沁园春雪》、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

三、结合《沁园春雪》,指导学生体会毛泽东诗词的豪迈气概,并明确读书方法。

1.师出示《沁园春雪》全词。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生自由读,借助有关资料了解诗词大意。

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

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

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好像蜡白色的巨象在奔驰,它们都想试一试与天老爷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十分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

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

一代上天骄宠的儿子成吉思汗,只知道弯弓射大雕。

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英雄豪杰,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3.小组内交流读书过程中的收获,然后全班交流。

4.老师引导学生 借助联想和想象,感受词的意境美,领略毛泽东在特定历史时期伟大的胸襟、坚定的信心。

5.师范读,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感受作者的豪情壮志。

6.让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品味欣赏诗词带来的意境美。

7.明确读书方法:

读——思——议——品

四、布置作业

1.课下搜集毛泽东诗词,并根据读书方法,自行阅读,下一节谈收获,(小组内也可自行结对进行自主阅读)。

2.诵读喜欢的诗词,举行小小诗词朗诵会。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相信同学们在上节课的诗词赏析课上学到了不少,并在课下收集不少毛泽东的诗词,在品读的过程中有了很多的收获。

二、谈收获。

1.小组内交流。

2.选取代表发言,全班交流,老师可作简单介绍。

《清平乐六盘山》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的红军,在六盘山前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

在战斗胜利的鼓舞下,当天下午便一鼓作气翻过了六盘山。

10月下旬,到达陕北,胜利地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这首诗就是毛主席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

它生动表现了毛主席及其统率的英雄红军胜利地登上六盘山后,远望云天,抒发了彻底打垮国民党的坚强决心,发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壮志豪情。

《忆秦娥娄山关》这首词慷慨悲烈、雄沉壮阔,从内到外描写了红军“风萧萧兮易水寒”般的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这一节情景。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封锁,强渡长江天险,胜利的把红旗插上总统府。

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异常振奋于是写下了有名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本诗气势恢弘,语言铿锵有力,它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决心,表达了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

《清平乐会昌》一词通过登临会昌山的所见所想,表现了作者对中国革命前途充满信心和希望,但也流露出一种忧郁之情。

由于极左路线的错误领导,当时中央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形势十分严峻。

但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激情充盈着作者之心,所以本词写得轻松随意,所涉时空似乎只是登上山巅的片刻和眼中有限的景物,但作者以心驭景,以景写心,却在短短的词中写出了深远博大的内涵。

三、拓展活动——诗词朗诵会。

1.选手朗诵,举行比赛。

2.评选“小朗诵能手”。

四、师总结:

养成好读书的习惯,尤其是多读中国古典诗词,因为赏析古典诗词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五、布置作业

学生利用手中资料,做读书手抄报。

走进三国,话英雄

【读书目标】

1.通过此活动,使学生从中感受民族文化的灿烂瑰宝,受到热爱祖国文化的教育。

2.了解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

3.从“三国”典型人物的身上感受他们的思想内涵和人物品质。

4.对比、分析、评价《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的形象

5.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6.了解《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7.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材料的能力

【读书重点】

1.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把握人物的形象。

2.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

【推荐书目】

《三国演义》、《三国志》、《三国演义通俗本》

【读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滚滚长江东流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词,人们都会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代文学家罗贯中编著而成的。

由题目可知,这部小说是依据〈〈三国志〉〉写的。

但是不向正史那样庄重,而是古代的白话文小说。

与〈〈三国志〉〉相比,〈〈三国演义〉〉变得艺术性更强了。

今天,我们就走进三国,走近三国中的英雄人物。

二、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观看过的三国的影视剧。

谈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了解。

可以是对整部作品的感知,也可以引导学生就所看到的片断进行阐述。

(桃园三结义、三顾草庐、舌战群儒、赤壁之战等)

三、学生师介绍《三国演义》的历史背景。

该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展示了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学生简介作者,教师补充。

罗贯中(1330——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

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五、教师简介作品内容: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一八四)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二八O)约九十七年的历史故事。

书的开篇写的是东汉末年统治阶级昏庸、腐败,造成社会危机总爆发,民众生活困苦,纷纷起来反抗,形成以张角为首的“黄巾”农民大起义;同时,各种军阀也拉起军队,相互残杀。

军阀董卓的行为引起别的军阀不满,多家联合起来声讨他。

董卓被诛后,曹操当权,挟天子以令诸侯,削平北方的抗拒势力,并进兵江南。

孙权和刘备联合抗曹,赤壁一战打败了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此后,魏、蜀、吴三国互有战争,各有胜负。

最后,西晋先后灭了蜀、吴,取代了魏,复归统一。

六、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1.你喜欢〈〈三国演义〉〉中的哪些故事?

学生小组内讨论,各抒己见。

2.汇报交流:

(空城计、苦肉计、赤壁之战、桃园三结、草船借箭、群英会……)

七、教师谈话

我们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走进三国,走近英雄人物,细细的读书,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并且思考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1.我们曾学过哪些〈〈三国演义〉〉中的小故事,问:

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故事?

2.小组内学生讨论交流,谈论。

3.教师指导学生的汇报。

八、作业

课下读一读名著《三国演义》或《三国演义通俗本》中典型小故事。

九、指导阅读方法。

读——思——议——读

十、学生根据学习方法,进行合作阅读交流。

第二课时

一、师谈话

同学们,经过一个月的读书,这节课我们就来再次体验〈〈三国演义〉〉这部名著中的英雄人物和它的艺术成就。

二、小组内交流读书的收获

1.众口纷纭谈人物:

诸葛亮:

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给我流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生活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鲁素肃:

忠厚老实……

曹操:

很有才华,很有智谋,善于随机应变,但谨慎多疑。

刘备:

一代枭雄,宽厚仁爱,求贤若渴,爱才惜才,三顾茅庐请诸葛亮……

关公:

忠义,智勇双全。

学生自由谈出对〈〈三国演义〉〉中人物的真实感受。

2.集思广益论〈〈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汇报:

(1)〈〈三国演义〉〉这部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

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

(2)善于描述战争。

(3)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

(4)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

3.通过一个月的读书,你得出哪些读书心得?

小组内交流,以互相学习。

三、小结:

高尔基曾说: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的确,看一本好书就像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书在每个地方,每个时代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包含着无穷无尽的知识。

书是人类一生的朋友,正如三字经中所言“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充分说明了读书的后天影响。

希望同学们珍惜时光,做一个热爱读书的孩子,只有这样,才能行万里路,也才能在写作文的时候胸中有物,下笔如有神。

教学札记:

 

《鲁宾孙漂流记》

【读书目标】

1.了解外国名著《鲁宾孙漂流记》的作者简介,创作背景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2.通过读书,了解鲁宾孙是怎样战胜种种困难生存下来的。

感受鲁宾孙以坚强毅力克服困难精神,体会鲁宾孙在逆境面前勇敢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和积极生活态度。

3.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在阅读实践中继续巩固提高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他人沟通等多种能力。

4.学习鲁宾孙勇敢战胜困难的精神,做一个不怕困难、乐观向上好少年。

【读书重点】

1.了解鲁宾孙在荒岛上是怎样战胜种种困难生存下来的。

2.在阅读中注意读书方法的指导和运用。

3.加强语言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

【推荐书目】

文章《鲁宾孙漂流记》

著作《鲁宾孙漂流记》

【读书过程】

第一课时读书指导

一、联系实际引入主题。

师:

在生活中,我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为我们铺设了平坦的成长道路。

我们处处依赖父母,一碰到自己不会做的问题,就犯难了,总是不经过自己的思考,就说:

“不会做。

”“我不行。

”“让我家长帮我吧!

”……

有这样一个人,他从小就希望自己长大后能当一名水手,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朋友通过水路辗转来到巴西,并有了自己的一笔财富,当他和朋友出海时,悲剧发生了,他们遇到了大风暴,大船搁浅了,船上的人只有他一个人存活下来。

他来到一个孤岛上,没有衣服,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出路……他对自己说:

“我决心做的一件事,不成功是决不放手的。

”“只要我能站立,我就不肯倒下。

”他以坚强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决心,居然在岛上过了28年,由26岁的青年变成了一个54岁的中年人。

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读的《鲁宾孙漂流记》的主人翁——鲁宾孙。

二、简介《鲁宾孙漂流记》。

作者丹尼尔笛福,英国著名作家,曾被誉为英国小说和报刊之父。

《鲁宾孙漂流记》是他的第一部小说,出版当年就倍受读者欢迎,至今一直是英美人必读之书,是世界各国深受欢迎的著作。

三、回顾课文《鲁宾孙漂流记》。

鲁宾孙漂流到荒岛,遇到了哪些困难?

他是怎样解决的?

借此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欲望。

四、制定计划

师生共同协商阅读计划与措施。

仅供参考:

1.划用一个月时间完成任务。

2.晚各安排一段时间,每天阅读量为7——8页,做好成果积累。

3.严格遵守计划的规定,并坚持下去。

五、探讨方法

做到“眼到、手到、心到”。

读书和作文、说话紧密结合。

敢于置疑,善天思考。

做好成果积累。

……

第二课时

一、资源共享

1.回顾阅读过程,理清全书脉络。

全书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

鲁宾孙在荒岛上杀死野山羊的过程。

第二部分:

鲁宾孙烧制陶器的过程,(这段文字以细节的精确、语言的优美感动读者。

赞美了鲁宾孙的智慧,在艰苦的条件下,自己动手创造财富。

另外它具体交待了准确的数字、日期、制作方法和过程,使读者一目了然。

第三部分:

写鲁宾孙挖独木舟的经过。

(这段文字以简洁明快的笔法精致刻画了鲁宾孙发挥自己的想象克服种种困难造船的经过。

1.组内展示读书收获。

选出最棒的摘记本供全班同学学习借鉴。

2.班内展评,经验介绍。

给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和时间。

二、情感迁移,实际导行。

1.写读后感。

2.在生活学习中试着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做一名向困难挑战的好少年。

 

主题四走进奥运

【读书目标】

1.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与爱好,倡导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风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读写水平和口语交际能力。

2.以读书活动为途径,掀起“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高潮。

传播奥运知识,弘扬奥运精神,增强学生体育健身的意识,树立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

【读书重点】

1.阅读有关奥运的书籍,了解奥林匹克的有关知识,弘扬奥运精神。

2.使学生提高读写水平和口语交际水平。

【推荐书目】

《奥运冠军的故事》、《奥运故事365精选》、

《迎奥运、促和谐》、《2008奥运会》。

【读书过程】

第一课时阅读指导课

一、谈话激发兴趣

你知道奥运会最初是怎么来的?

"重在参与"的格言最初是谁说出来的?

"更快、更高、更强"又是怎样诞生的?

你能说出几个伟大运动员的名字?

你又知道多少流传世界的奥林匹克经典故事?

让我们借助书籍的阶梯,走进奥运。

二、推荐奥运书目

在奥运会倒计时200天前夕,根据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和北京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奥运故事365"大型系列电视节目改编的《奥运故事365精选》一书,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解读奥运的历史,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身,带你结识伟大的运动员,全面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感受精彩的历史瞬间,从中感悟什么才是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

三、交流读书方法

同学们平时读书都是用什么样方法读的?

学生交流常用的读书方法,师归纳概括:

精读、泛读、跳读、略读、通读等。

四、提出要求,自由阅读

1.提出阅读要求: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阅读;

(2)多种形式记录读书成果。

(做卡片、摘抄、手抄报、写体会等)

2.学生自由阅读

五、师适时指导

第二课时阅读汇报课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谁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开幕时间?

关于北京奥运会你还了解哪些呢?

最近同学们阅读了大量有关奥运的书籍报刊,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收获。

让我们一起走近奥运。

二、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1.北京2008年奥运会中英文主题口号。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world、Onedream)北京奥组委对这个主题口号进行了解读。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集中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和普遍价值观——团结、友谊、进步、和谐、参与和梦想,表达了全世界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追求人类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

2.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

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三、北京奥运,知识竞答

1.北京申奥成功是什么时间?

(2001年7月13日22时)

2.北京奥运会什么时间开幕?

(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

3.2008北京申奥的口号是什么?

(新北京、新奥运。

4.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是什么?

(福娃)

5.北京奥运会会徽是什么?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6.北京奥运火炬是什么图案?

(祥云)

四、奥运冠军,激我奋进

1.奥运冠军王丽萍的成长故事

王丽萍肠胃不好,运动量一大就要呕吐,可是好成绩必须伴随大运动量训练,于是训练场上,王丽萍常常吐得只剩黄胆水可吐了,连王魁教练都不忍再看下去。

正值亚特兰大奥运会前夕,全国竞走好手聚集在云南进行奥运选拔赛。

训练中,王丽萍膝伤复发,愈来愈重,开始还能勉强训练,到后来走一步都钻心地痛。

医生告诉王丽萍,必须立即放弃竞走,王丽萍只得回到了家乡进行休养。

两个月后,王丽萍带着稍稍缓解的伤痛,又重新站到了训练场上,咬着牙重新开始训练。

凭着顽强的毅力,王丽萍终于战胜了伤病,凭着三次选拔赛冠军头衔,“名不见经传”的王丽萍搭上了去悉尼的末班车。

2.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故事

北京时间8月28日凌晨2点40分,雅典奥林匹克体育场。

刘翔站在110米栏决赛的起跑线上时,眼神犀利地注视着前方。

身边已经没有了老对手约翰逊。

枪响!

起跑!

超越!

冲刺!

12秒91!

成绩显示在记分牌上!

而这个成绩也意味着冠军。

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铭记的日子,刘翔以平英国选手科林12秒91世界纪录的成绩获得金牌,成为第一个获得奥运田径短跑项目世界冠军的黄种人;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铭记的镜头:

刘翔身披五星红旗,如飞鸟一般跃上最高领奖台。

随着这一跃,黄种人不适合短距离径赛项目的陈腐观念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五、总结延伸,布置任务

以小组为单位举办奥运知识展,届时评比优秀读书成果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