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25044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烟台市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省烟台市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省烟台市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东省烟台市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东省烟台市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烟台市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烟台市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烟台市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烟台市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烟台市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保密★启用前

高二测试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6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4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第Ⅰ卷共7页,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出的答案标号(A、B、C、D)涂在答题卡上。

第Ⅱ卷共3页,将答案用黑色签字笔(0.5mm)写在答题纸上。

3.试卷卷面分5分,如不规范,分等级(5、3、1分)扣除。

 

Ⅰ卷

1.学者冯天瑜说:

“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

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分封制强化了血缘宗法关系   B.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疆域领土

C.分封制保证了周灭商的成功   D.分封制奠定了地缘政治基础

2.《中国人史纲》中说:

“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

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

”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察举制     D.世袭制

3.美国学者魏特夫在研究古代中国的治水活动时指出,“要有效地管理这些工程,必需建立一个遍及全国或者至少及于全国人口重要中心的组织网。

因此,控制这一组织网的人总是巧妙地准备行使最高政治权力。

”作者强调的是(  )

A.专制主义的来源          B.中央集权的特点

C.政府重视水利兴修         D.小农经济的缺陷

4.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认为“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

”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  )

A.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C.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D.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

5.汉宣帝时,赵广汉出任颖川太守,“又教吏为骺筒(注:

形状象瓶子,口很小,可人不可出的器具),及得投书……吏民相告讦,汉得以为耳目。

”这一措施(  )

A.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B.限制土地兼并,削弱豪强势力

C.官民相互揭发,败坏社会风气      D.利于反腐惩恶,稳定社会秩序

6.唐太宗屡次要求查看史官纪录的当朝历史,房玄龄等最终删略部分内容后上呈,翻阅玄武门之变的记录后,太宗说:

“昔周公诛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鸠叔牙而鲁国宁。

朕之所为,义同此类,盖所以安社稷、利万民耳。

史官执笔,何烦有隐?

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

”这一做法反映出唐太宗(  )

A.干涉和纂改史书著述        B.不满唐朝史官的阿谀奉承

C.鼓励史官秉笔直书         D.重视修史以安定江山社稷

7.从宋朝开始,科举制度取士不问家世,科举考试成为淡化仕途与个人家族关系的一种制度。

这表明宋代科举旨在(  )

A.扩大统治基础  B.推动文化发展  C.排除世家子弟 D.提高选官标准

8.雍正八年,添设军机章京,协助办理军机事务;乾隆中,内阁大学士的某些职权,移归军机处掌理,大学士事权渐轻;乾隆以降,“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府矣”。

从军机处的演变情况来看,军机处(  )

A.日益成为掣肘皇权的有力机构       B.在权力结构上未发生实质变化

C.最终与内阁共同组成权力中枢       D.逐渐成为皇帝权力制衡的利器

9.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认为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都应该让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管理,而反对以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

他说:

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权柄、以势欺人的人,不是那些由民众选举的人,而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管理的人。

这表明苏格拉底(  )

A.反对实行民主制           B.主张实行君主制

C.认识到雅典民主制衰落的原因     D.认识到雅典民主制存在的弊端

10.有学者认为,极盛时代的雅典民主制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下列对这种“新形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形成了主权在民的成熟民主模式    B.为雅典公民提供了平等的参政机会

C.创造法制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方式   D.通过间接民主的方式实现公民权利

11.《十二铜表法》规定: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唐律疏议》规定:

“诸八议者(注:

八议指亲、故、贤、能、功等八类人),犯死罪,皆圣所生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流罪以下,减一等”。

相比之下,两者最大的区别是(  )

A.皇帝是否拥有最高裁决权        B.是否正视纲常伦理

C.是否保护个人利益           D.是否重视法律的公平公正

12.《十二铜表法》第六表规定:

“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转移。

”这一规定表明《十二铜表法》(  )

A.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B.重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限制罗马贵族的特权

13.1832年议会改革的结果,使英国的选民人数从48.8万人增加到88.8万人。

有选举权的人口占了当时英国总人口比例也从大约2%增加到3.3%。

这说明议会改革(  )

A.人民群众大量获得普选权      B.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参政权

C.使民主范围有所扩大        D.结束了不平等的选举制度

14.历史学家钱乘旦认为:

英国《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有独立的行政权,是实实在在的行政首脑,他有权遴选政府大臣,并亲自主掌国务大事;当时议会对政府并没有控制权,大臣之间不存在横向联系,也不需要协商一致。

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

A.议会无法限制国王的权力       B.君主立宪制还有待完善

C.责任制内阁已经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了破坏

15.托克维尔说:

“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美国的民主制度具有很强的可推广性B.美国的民主制度离不开特定历史国情

C.联邦宪法是一件中看不中用的艺术品D.联邦宪法排除外部思想影响独创发明

16.英国《权利法案》规定: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由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

“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

皇帝在军事、财政问题上享有否决权。

”这说明英、法、德三国(  )

A.议会都居于国家权力中心       B.法律地位至高无上

C.资产阶级完全掌握了国家权力     D.政体都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原则

17.历史上某部宪法体现了总统、议会和内阁之间的权力平衡。

某历史学家对该宪法的评论是:

“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甚至没有明确规定政体。

许多人相信,这部宪法只是一部临时性宪法。

”这部宪法(  )

A.是美国克服联邦制下无政府状态的必然B.是英国民主代议制曲折发展的缩影

C.是法国共和派和保皇派斗争妥协的产物D.受德国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的影响

18.1850年普鲁士宪法规定:

“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凡年满二十五岁的普鲁士人有选举权”。

这表明当时的普鲁士(  )

A.用代议制粉饰封建君主专制     B.已具备近代民主政治某些特征

C.确立了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19.右面是反映俾斯麦与德国议会之间关系的漫画。

该漫画从本质上反映出德国(  )

A.宰相掌握一定立法权         B.代议制民主不健全

C.帝国议会对宰相负责         D.议会成为宰相的工具

20.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事实能够支持这种说法的是(  )

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

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1.1842年,“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清)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

”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

A.对外政策灵活务实        B.认识到闭关已无必要

C.受西学东渐的影响        D.国家主权观念较淡薄

22.有学者认为,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的民众联合力量所推动的。

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在某种意义上是固有的爱国主义的表现。

这一看法(  )

A.否定了农民反帝爱国运动的作用      B.对义和团运动的认识较为客观

C.主要强调清政府在运动中的作用      D.忽视了当时阶级矛盾的客观存在

23.太平天国失败后,清王朝为恢复社会秩序对所谓的“忠义之士”进行表彰和纪念。

在这一过程中,地方精英通过主持本地区纪念活动趁机扩大自己的影响,地方社区则通过表彰自己社区的“忠义之士”确立自己在战后新秩序中的地位。

这表明(  )

A.朝廷意在重塑正统价值观        B.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C.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D.社会各阶层争夺政治权利

24.“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这样的标语出现于(  )

A.禁烟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25.20世纪初,许多中国留学生在许多刊物中以《论今日宜定国籍法》、《论政府亟宜制定国籍法》等文章来对中国国籍法制定提出建议。

这种现象深刻反映出(  )

A.民主革命思想成为潮流          B.西方法制精神影响重大

C.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D.反满民族情绪日益高涨

26.学者马勇认为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这个事件的意义是结束了两千年帝制,赶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是全面现代化的起点”。

以下对于辛亥革命历史作用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弘扬了民主意识 B.实现了民族独立C.结束了专制独裁 D.确立了民主宪政

27.李长之在《迎中国文化复兴》一书中曾说:

“五四运动当然不仅指1919年5月4日这一天的运动,乃是指中国接触了西洋文化所孕育的一段文化历程,‘五四’不过是这个历程的一个指标。

”材料观点表明五四运动(  )

A.在概念上就是指新文化运动       B.主要思想体现于反帝反封建

C.有利于中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D.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

28.1925年1月,中共四大《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指出:

“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有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

”这表明(  )

A.中共已经牢牢掌握了革命的领导权    B.国共两党合作开始出现裂痕

C.中共意识到掌握革命领导权的重要    D.中共否认国民党的领导地位

29.1998年,在法国巴黎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国际大会上,前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拉扎尔夫人动情地说道:

“《共产党宣言》不是一般的书。

它不是冰,而是碳,放在锅里能使水沸腾起来。

”对拉扎尔夫人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

A.马克思主义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B.马克思主义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价值

C.《共产党宣言》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D.马克思主义必须与各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30.1938年初,日本声称:

若中华民国放弃抗日,日本可以“考虑废除以往所有的对华特殊利益(如治外法权等)”1940年7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表示,“英国准备……与中国政府谈判废除‘治外法权’。

”不久美国也表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取消在华一切……特权。

”这些情况说明(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