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昆虫学实验课实验须知.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23948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6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昆虫学实验课实验须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农业昆虫学实验课实验须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农业昆虫学实验课实验须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农业昆虫学实验课实验须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农业昆虫学实验课实验须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昆虫学实验课实验须知.docx

《农业昆虫学实验课实验须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昆虫学实验课实验须知.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昆虫学实验课实验须知.docx

农业昆虫学实验课实验须知

农业昆虫学实验课实验须知

实验、实习的目的,在于验证、充实和加深理论教学,培养同学们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的工作能力,为将来指导生产打下基础。

为此,同学们必须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进行观察和操作,并以实战精神出发对待每次实验与实习。

此点必须首先明确。

为达此目的,提出如下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实验、实习课中的几点要求:

1.课前准备:

实验课前按指定项目预习实验、实习指导书及有关课堂讲授内容,自备绘图纸、绘图铅笔(3H为宜)为笔记本等。

2.形态观察和描述,应根据实验指导书,对标本做详细认真的观察,不要仅观察作业的部分,忽略其他内容,描述时应用术语,并注意用词和标点符号的准确性。

3.绘图:

①仔细观察、求事求是:

要认真观察标本的主要特征,严禁不仔细观察就绘图,甚至临摹别人或照书本绘图的作风。

②绘图整齐,用具恰当:

选用软硬适合的铅笔(3H为宜),统一的实验报告纸,绘图的布局在纸上要均匀美观。

③绘图正确:

绘图的各部分大小要合乎原标本比例,不能在整体中放大或缩小,为了突出局部特征,可另绘局部特征图。

④绘图清晰:

要求轮廓、纸条清晰、衬阴浓淡用点多少示之,切勿涂抹或艺术加工,也不要在点点上花很多时间。

⑤注示:

把图之特征用虚线引出,用文字说明,注释时力求文字明确简练,字体端正。

⑥检索表的制订,应根据害虫形态、生活习性及为害状中最突出而稳定的特征制订。

⑦列表区别对比:

表中所列的对比特征应突出、明显、文字简练、避免繁琐。

⑧害虫生态观察:

田间观察时应仔细认真按自己观察到的习性、特点,加以记载,但要抓重点,不要受实习指导书内容框框所限,才能有所发现。

⑨调查、统计与分析:

田间调查应选择代表性强的地块、用适合的取样方法、调查结果随时详细记载,所有数据要认真加以分析,再根据种种事实加以真实的总结说明。

二、实验、实习课中应注意的问题:

1.镜子使用:

应按排号及操作规程(双目镜用法另附)使用,用前先检查是否有问题,如有问题应及时报告指导老师,并填写使用卡片;用后应将镜子整理好,放入镜箱中(放时应轻放,以免损坏)。

2.仪器使用:

所用镊子、实验盘、放大镜、钢卷尺等仪器,应加爱护,仔细使用,避免损伤,如有损伤应报告指导教师,并填写仪器损失单。

3.标本使用:

实验中非经许可,不得任意解剖标本,观察针插标本时,用手或镊子拿住虫针,不能直接触动虫体,观察浸渍标本时,应先将标本放在载玻片上,然后再放到镜子底座园盘上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玻片标本,应按显微镜操作规程进行,切勿压碎玻片,观察盒装标本时,不要打开标本盒,示范标本看后应立即送回原处,以免影响他人观察。

4.实验实习中的纪律:

室内实验时,不要大声喧哗和行走,实验结束后,应将标本用具按原样放好,桌面清理整洁,按要求交实验作业,田间实验时,应注意爱惜农作物,不要乱折、乱拨、乱踏。

 

大田作物害虫部分

实验一地下害虫

一、实验目的:

识别蝼蛄、地老虎、蛴螬、金针虫、麦根蝽为害状及形态特征。

二、实验材料:

大黑金龟甲、暗黑金龟甲和铜绿金龟甲、成虫、幼虫和为害状标本、东方蝼蛄、华北蝼蛄成虫、若虫及为害状标本。

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山东八字地老虎成虫、幼虫标本及小地老虎卵、蛹及为害状标本;沟金针虫成虫、幼虫及为害状标本;褐纹金针虫、细胸金针虫、细胸金针虫幼虫标本;麦根蝽成虫标本。

三、实验内容

(一)蝼蛄类(直翅目蝼蛄科)

我国已知有以下三种,但以前两种发生普遍,为害严重。

华北蝼蛄GryllotalpaunispinaSaussure

东方蝼蛄GyllotalpaorientalisBurmeister

台湾蝼蛄GryllotalpafurmosonaShiraki

为害特征:

成虫若虫将多种作物地下根部咬碎呈丝状,地部分则枯死,为害作物幼苗近地面处的嫩茎,对马铃薯及甘薯的薯块可吃成深坑。

此外,为害时常在地面造成不规则的隧道,使作物根部与土壤分离,最后枯干而死。

1.华北蝼蛄

卵:

椭圆形,初产时呈黄白色,以后渐变为黄褐色,孵化前为深灰色,长约1.7~3毫米,宽约1.29~1.7毫米。

若虫:

初孵化时乳白色,复眼淡红色,2龄后变为黄褐色,5龄后即与成虫同色,后足亦同。

成虫:

体黑褐色,腹面略淡,雄虫体长39~45毫米,雌虫体长45毫米左右,触角丝状,前翅黄褐色,盖于腹部背面,后翅纵褶,伸出腹末3~4毫米;前足开掘式,后足胫节背面内缘有一个不可活动的刺,也有无刺的,腹末有尾须2根。

2.东方蝼蛄

卵:

椭圆形,初产时乳白色,以后渐变为黄褐色,孵化前暗紫色,长约2毫米左右,宽1.2毫米。

若虫:

初孵化时体乳白色,复眼淡红色,以后头胸部及足变为暗褐色,腹部呈黄色。

3.两种蝼蛄成虫形态特征比较:

表1-1两种蝼蛄成虫形态特征比较

特征

华北蝼蛄

东方蝼蛄

体长

体粗大,长39~45mm

体较小长29~35mm

体色

黄褐或灰褐色

淡黄褐色

前足胫节

外下方弯曲

外下方平直

后足胫节

北侧内缘有刺1~2个

背侧内缘有刺3~4个

腹部形状

近圆筒形

近纺锤形

4.两种蝼蛄雌雄性特征比较

(1)用手指轻挤蝼蛄的腹部末端,挤后,若是雄虫,末端呈叉状突出,在其中央可看到一个褐色针状受形突起,这就是雄性生殖器。

若是雌虫,就较难挤出,一旦挤出来,末端呈圆形突起,在中央可以看到一个白色乳状突起,这就是雌性生殖器。

(二)地老虎类

为害特征:

地老虎类特别是小地老虎及黄地老虎,为全国性多种作物苗期的严重害虫,幼虫为害作物幼苗,初龄幼虫在茎叶间剥食叶肉呈透明小孔,3龄后常咬断接近地表的茎部,造成缺苗。

1.成虫:

小地老虎,体长16~23毫米,翅展42~54毫米。

体暗褐色,前翅前缘及外横线至中横线部分(有时直达内横线)黑褐色。

肾形纹、环形纹及楔形纹均具黑边。

肾形纹外方有一明显黑色“一”字纹,尖端向外,在此纹外侧有两个尖端向里的黑色“一”字纹,此三纹相对为本种的主要特征。

亚基线、内横线、外横线及亚外缘线均为双条曲线。

后翅灰白色,翅脉及边缘外呈黑褐色。

雌蛾触角丝状,雄蛾触角基半部双带齿状,端半部丝状。

2.卵:

夜蛾科卵一般为半球形,卵壳表面除有卵孔外,还有许多刻纹(纵棱、肩棱、横格、道、花冠、小瘤、小棘等),可用来鉴别不同的种,小地老虎卵扁圆形,顶端稍隆起,底部平,表面有一定数目的纵棱和横道,初产时乳白色,后变黄色,孵化前顶部变黑色。

卵高0.39~0.44mm,宽0.58~0.61mm。

黄地老虎卵高0.44~0.49mm,卵宽0.69~0.73mm,其花冠的特点可进一与小地老虎区别。

3.蛹:

体长18~24,宽约6~7.5mm。

赤褐色,有光泽,腹部第4~7节各节背面缘有圆形、色深而较大的刻点,形似一列黑带。

4.小地老虎与大、黄、山东八字地老虎的成虫及幼虫在形态上颇相类似,其朴互间的区别可根据以下比较表及鉴索表进行鉴别:

表1-2四种地老虎成虫形态特征比较

种类

小地老虎

黄地老虎

大地老虎

山东八字

地老虎

体长

16~23毫米

14~19毫米

20~23毫米

翅展

42~54毫米

32~43毫米

42~52毫米

体色

暗褐色

黄褐色

暗褐色

灰黄褐色

前翅亚基线、内横线与中、外横线均为双线波状,有环形纹、肾形纹外方有一黑色一字纹,后翅白色。

前翅黄褐色,楔形纹、环形纹明显,后翅淡黄白色。

前翅的色泽,斑纹大致与小地老虎相同,肾形纹外方有一不规则形黑纹,后翅黄带黑色。

前翅灰黄褐色,翅形近长方形、环形纹、肾形纹、内横线、外横线,都具黑边,后翅淡黄白色。

黄地老虎与粘虫成虫当鳞片脱落粘着糖液时,极易混淆,可根据以下特征区别:

雄蛾可根据触角形状不同区分,粘虫丝状,黄地老虎为双栉齿状。

雌蛾可根据前足胫节刺的有无及肤末肛乳突的形状区分,粘虫前足胫节无刺,肛乳突大而硬,色较深,黄地老虎前足胫节两侧有若干粗刺,肛乳突小而色较淡。

(三)金龟甲类

金龟甲类属鞘翅目金龟甲科,其幼虫称为蛴螬,成虫及幼虫皆能为害,全国为害农作物种类很多,常依地区自然条件不同各地种类有所不同,华北地区为害农作物的种类较多,幼虫为害作物地下部分(根、块根等),成虫为害作物地上部分(叶、花等)主要有下列三种:

大黑金龟甲HolotrichiaoblitaFaldermann

暗黑金龟甲HolotrichiaparallelaMotschulsky

铜绿金龟甲AnomalacorpulentaMotschulsky

1.大黑金龟甲:

成虫体赤褐色,略有光泽,腹末光滑

幼虫体中型稍大,体长35~45毫米,头部正面冠缝两侧各有2根刚毛,肛门孔呈三裂状,腹毛区散生钩状刚毛,无尖刺列。

2.暗黑金龟甲:

成虫体黑褐色,无光泽,腹末不光滑,有棱边。

幼虫体中型偏大,头部正面冠缝两侧各有1根刚毛,头部触角附近刚毛较多,成丛,其余特征与大黑金龟甲相似。

成虫体铜绿色,发丝有很强的金属光泽。

前胸背板两侧绿金黄色。

臀板上有一黑绿色,近三角形的

3.铜绿金龟甲:

成虫体铜绿色,发丝有很强的金属光泽。

前胸背板两侧绿金黄色。

臀板上有一黑绿色,近三角形的

幼虫体中等大,体长30~33毫米,肛背片后部无臀板,肛门孔呈一横裂,尖刺列纵向平行两列,每列由11~20根长针状刺组成,多数为15~20根,两列尖刺大部分相遇或交叉。

(四)金针虫类(鞘翅目叩头虫甲科)

俗名蝼蛄,铁条虫等,成虫称为叩头虫。

为害农作物的主要有以下三种:

沟金针虫PleonomuscanaliculatusFaldermann

褐纹金针虫MelanotuscaudexLewis

细胸金针虫AgriotesfuscicollisMiwa

为害特征:

幼虫在地下咬食刚发芽的种子及作物幼苗的地下部分,并侵入地下根、茎(包括块根、块茎、鳞茎)的内部,钻成孔道,影响品质及产量。

1、沟金针虫:

成虫:

栗色或浓栗色:

全体密被金黄色细毛;雌虫体长14~17毫米,宽4~5毫米;体形较扁,触角11节,略呈锯齿状,比身体短,前胸较发达,背板作半球状隆起,前狭后宽,宽大于长,后缘角向后方突起,翅鞘密布小点刻,并有纵沟,后翅退化;雄虫体长14~18毫米。

宽约3.5毫米,体形较细长;触角丝状12节,可达翅鞘末端,翅鞘纵沟较雌虫明显,后翅正常。

幼虫:

体细长,上下略扁平,金黄色,体坚韧,光滑。

体背中有一条纵沟。

尾节较体色深,每侧有3个小齿突,末端分二叉,每叉内侧各有一小齿。

2、褐纹金针虫:

体细长红褐色,胴部2~11节各节背面前缘两侧各有一个近半月形褐纹,故名。

尾节近圆锥形,前缘亦有2个半月形褐纹,并有4条细纹,后缘成3个小突起。

3、细胸金针虫:

体细长,圆筒形,淡黄褐色,尾节圆锥形,背面近前缘两侧各有褐色圆斑一个,并有4条褐色纹纹。

三种金针虫形态特征比较

虫名

沟金针虫

细胸金针虫

褐纹金针虫

体色

黄褐色

淡黄褐色

茶褐色或红褐色

体形

斑纹

较宽扁

细长圆筒形

较细长,圆筒形,2~11节各节前缘半月形褐纹1对。

分两叉,叉之内侧各有一小齿,外侧各有3个小齿。

圆锥形,前缘两侧各有褐色圆斑一个,并有4条褐色纵纹。

圆锥形,前缘有2个半月形褐纹,并有4条细沟纹。

(五)麦根蝽StibaropusflaidusSignoret

成虫体长,雌虫4.5~5.5毫米,雄虫4~5毫米;身体较扁,椭圆形或近圆形,棕褐色有光泽,刺吸式口器,触角5节,前胸宽大,中胸小盾片甚大,前翅革质,部分黄褐色;前足腿节较短,胫节稍长较细,端一侧生1白色长刺,跗节为黑色镰刀状爪钩,中足腿节稍粗,胫节短棒状,前端外侧有17~18根长刺,如扫帚状,跗节退化,后足胫节末端如滴状,黑褐色,其上环生毛刺如刷。

(六)拟地甲

属鞘翅目,拟步虫甲科,我国为害农田的主要有两种,即:

网目拟地虫甲OpatrumsubaratumFaldermann

蒙古拟地虫甲GonocephlalumreticulatumMotschulsky

1.网目拟地虫甲:

成虫:

体长约10毫米,黑色。

头部黑褐色较扁,复眼黑色,一般翅鞘上附有土壤,似呈灰色,前胸背板发达,点刻多而密,翅鞘长甚至长将腹节盖住。

幼虫:

体细长,老熟时体长约20毫米,与金针虫相似,身体深灰黄色。

第1对足较中、后足粗大。

2.蒙古拟地虫甲:

成虫:

体长约6~8毫米,暗黑褐色,复眼小白色,翅鞘黑褐色,有黄色细毛,点刻不及上者明显。

幼虫:

体细长,老熟时较长12~15毫米,体灰黄色,前足较中、后足粗大。

四、作业:

区别下列各组虫:

1.华北蝼蛄与东方蝼蛄成虫

2.大黑与暗黑金龟甲的成虫和幼虫

3.暗黑和铜绿金龟甲成虫和幼虫

3.小地老虎与黄地老虎的成虫与幼虫

实验二小麦害虫

一、实验目的:

鉴别麦蚜、麦蜘蛛、麦叶蜂等形态特征及为害征状,并掌握鉴别蚜虫种类常用的特征。

二、实验材料:

麦长管蚜,麦二叉蚜、黍缢管蚜的有翅、无翅蚜型标本及为害状,麦长腿红蜘蛛、麦圆蜘蛛、苜蓿红蜘蛛成虫若虫及部分卵及为害状。

小麦叶蜂、大麦叶蜂卵、幼虫、成虫特征标本及为害状。

三、实验内容:

(一)麦蚜类:

麦蚜属同翅目蚜虫科。

国内为害小麦的蚜虫主要有下列三种:

麦长管蚜Macrosiplumavenae(Fabricius)

麦二叉蚜SchizaphisgraminumRondani

黍缢管蚜Rhopalosiphumpadi(L.)

1.麦长管蚜:

属同翅目蚜虫科(Aphididae),长管蚜属(Macrosiphum)。

该属蚜虫。

头部有额疣,向外倾,腹管长圆筒形,黑色,远较属片为长,为尾片长的2倍,末端有网状纹,前翅胫分脉正常,中脉分义两次。

(1)有翅胎生雌蚜(成蚜):

除具有长管蚜属之特征外,头胸部多呈暗褐色或暗绿色,腹部黄褐色至绿色,背面两侧各具4~5个褐色斑纹,触角约与体等疾苦或稍长褐色至黑褐色,第3节上有圆形次生感觉孔6~18个,排列一行,第5~6节上,也各生一个原生感觉孔,翅透明,中脉3支,尾片细长,茎部稍粗,每侧各有细刚毛3~4根。

(2)无翅胎生雌蚜(成蚜):

体呈长卵形,草绿至桔红色,复眼多呈深红色。

胸部背面两侧有暗褐色斑纹,后部背面两侧有暗褐色小点,每边6个。

触角约与体等长或稍长,近于黑色,触角末节鞭部为基部5~6倍,第3节上有圆形感觉孔0~4个,一般为2~3个,第5、6节各生一个,腹管与尾片与有翅蚜相同,仅尾片每侧各有3根细刚毛。

2.麦二叉蚜:

属同翅目蚜科,二叉蚜属(Toxoptera)。

该属主要特征为前翅中脉仅分叉一次。

(1)有翅胎生雌蚜:

体卵圆形(额瘤微离子微隆起的中额瘤),头胸部灰黑色,腹部淡绿色,背面中央有一条深绿色纵线,侧斑灰褐色,触角6节,比体短,第3节上有圆形次生感觉孔5~9个,排成一行,翅透明,中脉2支。

腹管长圆筒形,淡绿色,顶端黑色,茎半部有横绉纹,尾片绿色,侧毛2对。

(2)无翅胎生雌蚜:

碗豆绿色,背中央也有一条深绿色纵线,触角为体长一半或稍长,附肢淡绿与黑色相同,腹管与尾片开关与有翅蚜相同。

3.黍缢管蚜:

属同翅目,蚜虫科,缢管蚜属(Rhopalosip),该属主要特征为腹管略膨大,末端有缢沟如瓶颈。

(1)有翅胎生雌蚜:

头、胸部黑以,腹部暗绿色带紫褐色,背面两侧及腹管后方中央有黑色斑纹,触角第3节约有感觉孔20~30个,第4节5~10个,第5节0~2个。

腹管灰黑色至黑色,近圆筒形,基部稍膨大,端部有细凹缢,如瓶颈。

(2)无翅胎生雌蚜:

宽卵形,暗绿色或深紫褐色,触角5、6节各有感觉孔一个,附肢绿色与黑色相同,尾节黑色,圆锥形,每侧各有感觉孔一个,附肢绿色与黑色相同,尾片黑色,圆锥形,每侧各有刚毛3~4根,腹管与有翅蚜相

二、麦红蜘蛛:

为害特点:

成虫及若虫刺吸作物汁液,小麦叶片、叶鞘受害后,最初呈现黄白色小点,以后变为黄白色小斑,为害重者,叶片全部变黄以致枯萎。

注意观察小麦受害后的特征,并与麦蚜为害特征进行比较。

1.麦圆蜘蛛:

PenthaleusmajorDuges

(1)卵:

长0.24mm,宽0.14mm。

椭圆形,表面绉缩,中央有凹下的纵沟一条。

初产时暗褐色,以后变为淡红色,外有一层白色胶质卵壳。

(2)若虫:

共4龄,第1龄3对足,初产为淡红色,取食后变为草绿色,再变为黑褐色,足变为红色。

第2龄以后足为4对,体色、体形与成虫相似。

(3)成虫:

体长0.65mm,宽0.43mm,略呈圆形。

深红褐色,4对足,第1、4对足略长,第2、3对足几乎等长,体背面中央偏后处,有一突出的背孔,背孔周缘呈粉红色。

2.麦长腿蜘蛛:

PetrobialateensMuller

(1)卵:

有两种,越夏卵圆柱形,顶端向外扩张很大,形似倒放的草帽,顶端并有星状幅射条纹,卵壳外面包有白色蜡皮,其内的卵从外表看为淡红色。

非越夏卵较小,球形,红色,表面有数十条纵列隆起条纹。

(2)若虫;共3龄,第1龄体圆形,足3对,初为鲜红色,取食的变为黑褐色。

第2、3龄足4对,体形较大,状似成虫。

(3)成虫:

体长0.6mm,宽0.23mm,较麦圆形蜘蛛略小。

体梭形,前端稍宽,体黑褐色,背面有一深红色长形纵斑,足4对,桔红色,前足最长,后足次之,中部两对,足较短。

(三)麦叶蜂类:

属膜翅目叶蜂科,常见的有以下两种:

小麦叶蜂Dolerustriticichu

大麦叶蜂DolerushordeiRliuer(Rhower)

为害征状:

幼虫咬食小麦叶片。

初龄幼虫吃叶片成缺刻状,龄期较大者,在叶片端部以横的方向来回咬食叶片,形成整齐的断面,似用剪刀剪过一般,故有齐头虫之称。

1.小麦叶蜂:

(1)卵:

肾脏形,扁平,淡黄色,表面光滑。

(2)幼虫:

体细长,圆筒形,胸部较粗。

头浊黄色,触角5节,圆锥形,头上方两侧各有一黑色眼点。

胸、腹部草绿色,每节多横皱,足式30701。

注意与鳞翅目幼虫(粘虫等)作特征区别。

(3)蛹:

初化蛹黄白色,将羽化时变为黑色。

头、胸部粗大,顶端圆,腹部细小,末端分叉。

(4)成虫:

体长雌蜂8.6~9.8mm,雄蜂8.0~8.8mm,体黑色,有光泽,前胸背部及中胸前端桔黄色,其上有刻点。

翅近透时,翅脉黑色。

雌虫腹部末端腹面有一纵沟,系由背瓣组成,沟内有锯齿状产卵器(内瓣与腹瓣)。

2.大麦叶蜂:

(1)成虫:

体形色泽与小麦叶蜂相似,仅中胸前盾片为黑色,中胸后缘为赤褐色,盾片两侧全为赤褐以。

四、麦秆蝇MeromyzasaltatrixL.属双翅目,黄秆蝇科。

麦秆蝇类是我国北部春麦区及华北平原中熟冬麦区西部小麦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幼虫寄生于小麦茎内,破坏茎内组织,造成枯心,妨碍抽穗或形成坏穗与白穗,影响产量极大。

成虫形态:

体长雄虫3~3.5mm,雌虫3.7~4.5mm。

全体淡黄绿至黄绿色。

斑纹色泽变化较多,早春出现的色泽较深,触角黄色翅透明,有光泽,翅脉黄色。

足黄色,后足腿节显著膨大,内侧有黑色刺列,后足胫节显著弯曲。

胸部背面有3条纵纹,褐色至黑褐色,中央一条最长,直达小盾片的末端,两侧的纵纹在后端分为二叉,腹部黄色至黄绿色,背面也有三条褐色至黑褐色纵纹,腹部末节黑色。

幼虫形态:

老熟的幼虫体长6~6.5mm,体细长,蛆形,无足。

体淡黄绿或黄绿色,前端略尖,口勾黑色,前气门分支及气门小孔娄为6~9个,以7个占多数。

四、作业:

1、列表比较麦圆蜘蛛与麦长腿蜘蛛成虫的形态区别。

2、说明麦叶蜂幼虫与粘虫幼虫在形态上有何不同?

实验三水稻害虫

一、实验目的:

重点掌握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苞虫、稻螟主要种类的形态及为害征状,识别稻蓟马、黑尾叶蝉、稻蝗的主要特征。

二、实验材料:

稻纵卷叶螟、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直纹稻苞虫、隐纹稻苞虫、三化螟、二化螟、大螟、稻蓟马、黑尾叶蝉、稻蝗等标本及为害征状标本。

三、实验内容:

(一)水稻螟虫类:

水稻螟虫遍布我国水稻产区,为我国稻作最严重的害虫,目前在国内常见者有下列4种,即: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Guen’ee

大螟Sesamiainferens(walker)

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

三化螟Scirpophaga=Tryporyzaincertulas(walker)

1、四种水稻稻螟成虫检索表:

(1)前后翅黄褐色,前翅前缘及外缘有黑褐色宽带,翅中部自前缘至后缘有两条黑褐色横线,两横线间有一短黑纹,后翅翅面亦有两条黑褐色横线,其中一条甚短稻纵卷叶螟

前翅黄白、灰黄、灰褐或灰黄褐色,后翅白色,翅面无黑褐色宽带或黑褐色横线2

(2)体较肥大,翅质较厚而硬(特别是前翅),前翅略呈长方形,灰黄色,有时微现4个褐色点,排列呈近四方形、中央纵纹外侧及沿外缘横线略呈暗褐色大螟

体较细小,翅质薄弱,前翅略呈三角形或长方形3

(3)前翅三角形,黄白色,中室外下方有一黑点(雌蛾),或前翅灰黄微带褐色。

自顶角向后缘发出一暗褐色斜线,中室外下方也有一黑点,但不甚明显,沿外缘有7个小黑点(雄蛾),后翅cu脉上有栉毛三化螟

前翅略呈长方形,灰褐或灰黄带褐色,中室外方有紫黑色斑点,其下方有同色斑点3个,作斜状排列,后翅cu脉上有栉毛二化螟

2、四种稻螟幼虫检索表。

(1)前胸背面有2螺形纹,老熟时体黄绿色,体背无纵线,有明显黑点(毛片),腹足趾勾双序缺环,幼虫卷叶为害稻纵卷叶螟

前胸背面无螺形纹,老熟时体淡褐,淡黄或淡紫红色,幼虫蛀茎或食害叶鞘2

(2)虫体粗大,淡紫红色,体背无纵线,腹足践勾为中带式,末节气门特大大螟

虫体细小,淡褐或淡黄色,体背有或无纵线,腹足趾勾为整环形3

(3)体淡褐色,体背有5条紫褐色纵线,腹足趾勾靠内侧一端为双序整环二化螟

体淡黄色,体背无纵线,腹足趾勾为单序环形三化螟

二、稻飞虱

稻飞虱属同翅目,飞虱科。

为害水稻的飞虱种类较多,目前国内发生种类主要有三种,但以褐飞虱分布较普遍,白背飞虱及灰飞虱较少,山东稻区三种飞虱都有发生。

本实验主要观察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Stal)形态特征并与其他两种作比较。

1.褐飞虱成虫:

分长翅型和短翅形,长翅型雌虫体长3.6~5.0毫米,雄虫约4毫米。

体背面暗褐色或紫褐色。

头顶略向前方突出,颜面有3条纵脊,前胸背板及小盾片上有3条纵走的隆起线。

翅褐色,半透明,后缘近中央处有黑褐色斑纹1个。

2.褐飞虱卵:

卵长约0.6毫米,卵粒长茄形,由数粒排列成一卵块,产于寄生组织内。

初产卵黄白色。

后渐变为淡黄色,并出现红色眼点。

三种飞虱成虫特征区别

褐飞虱

白背飞虱

灰飞虱

长翅型

短翅型

长翅型

短翅型

长翅型

短翅型

体色

暗黄或红褐色有油状光泽

同左

淡黄色或灰黄色有黑褐色斑

灰黄色

雌体淡黄色

雄体褐色

黄褐色或灰褐色

暗褐色,有3条纵隆起线

同左

中央有五角形的、黄白色、长斑,较灰飞虱雌虫略长,两侧黑色(雄虫黑色,雌虫深褐色)

同左

雌虫中央淡黄色或黄褐色,雌虫一般黑色

同左

半透明,淡褐色,有光泽

宽,短

半透明

淡黄褐色

宽,短

半透明,

淡灰色

宽,短

三、黑尾叶蝉Nephotettixcincticepsvhler属同翅目叶蝉科。

成虫:

体长,雌虫约4.5毫米,雄虫约5.5毫米。

体黄绿至鲜绿色。

触角刚毛状,两复眼间有一条显著横纹。

前翅鲜绿色,雄虫翅端1/3处为黑色,雌虫则为淡褐色。

腹部雄虫黑色,雌虫腹面淡褐色,背面为灰黑色。

卵:

长约1.2毫米,长椭圆形,一端略细,稍弯曲。

初产时透明,后渐变为淡黄色,将孵化时有红色眼点,由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