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诺莎作为17世纪荷兰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及伦理学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22051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斯宾诺莎作为17世纪荷兰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及伦理学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斯宾诺莎作为17世纪荷兰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及伦理学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斯宾诺莎作为17世纪荷兰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及伦理学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斯宾诺莎作为17世纪荷兰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及伦理学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斯宾诺莎作为17世纪荷兰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及伦理学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斯宾诺莎作为17世纪荷兰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及伦理学家.docx

《斯宾诺莎作为17世纪荷兰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及伦理学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斯宾诺莎作为17世纪荷兰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及伦理学家.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斯宾诺莎作为17世纪荷兰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及伦理学家.docx

斯宾诺莎作为17世纪荷兰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及伦理学家

斯宾诺莎作为17世纪荷兰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及伦理学家,他沿着近代笛卡尔开辟的理性主义道路,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以实体、属性和样式作为其认识论的基础,以自然人性论为其逻辑起点,企图通过对神学的批判,对情感起源和性质的探讨,对知性的改进以图获得心灵与自然相统一的知识,达到自由与幸福的至善境界。

斯宾诺莎认为自我保存是人的本质和人获得幸福的首要前提和唯一基础,情感

不仅是人性自私的派生物,而且也是道德的基础和善恶的根源,理性不仅是满足情感的手段,而且也是克服情感的工具和最高目的,只有对知性进行改进,才能形成正确的直观知识,才能用理智控制情感,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理想状态,获得关于自然必然性的知识,真正实现人生自由与幸福,通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来保障人的自由与幸福。

斯宾诺莎的幸福思想是其整个哲学和伦理学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斯宾诺莎的幸福思想具有理性主义的特点,体现了和谐,但也存在脱离社会实践的形式主义之不足。

斯宾诺莎的幸福思想对于我国现阶段正确处理理性与信仰、情感与理性、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价值。

本文共分三个部分,意在从整体上把握斯宾诺莎的幸福思想,并通过在对斯宾诺莎幸福思想的研究把握中为解决现阶段幸福困境找到历史与理论的根据。

第一部分从斯宾诺莎幸福思想形成的客观社会背景及理论渊源上来分析斯宾诺莎幸福思想得以形成的实践基础及理论依据,阐明这一问

题是为了说明斯宾诺莎幸福思想形成的原因。

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阐述的是斯宾诺莎幸福思想的主要内容,斯宾诺莎幸福思想具有内在的逻辑性与整体性。

斯宾诺莎认为幸

福就是获得关于必然性的知识,是人对上帝理智的爱。

人们获得幸福的理论可能性及实践可能性,涉及的是斯宾诺莎的实体理论和自由观。

斯宾诺莎认为人们通过哲学上的理智控制情感和神学上的信仰与服从可以实现个人的幸福,斯宾诺莎实现幸福的内容涉及到他的自保理论、利益学说、情感理论、知识学说及其信仰观。

第三部分阐述

的是斯宾诺莎幸福观的历史影响及本人对斯宾诺莎幸福思想的特点的认识和其幸福思想的当代价值。

通过对后人特别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家及马克思主义者对斯宾诺莎哲学的评价力图说明斯宾诺莎的哲学对后世的影响,并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说明斯宾诺莎的幸福思想是如何对近当代幸福观产生影响的。

企图通过

对斯宾诺莎幸福思想的特点分析来为我国现阶段的伦理困境找到理论依据,并指导我国现阶段的实践。

对于斯宾诺莎的伦理思想,纵

观国内学者对斯宾诺莎的研究,不难发现很少有人单独研究斯宾诺莎的幸福思想,只是研究斯宾诺莎的本体论、认识论、自然观、自由理论等方面,即使有那么几个人写过几篇关于斯宾诺莎幸福思想的文章,也是没有系统的论述,没有将斯宾诺莎的幸福思想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来研究;更没有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来谈斯宾诺莎幸福思想的当代意义。

因此本人觉得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来研究斯宾诺莎的幸福思想不仅具有理论学术价值,而且也有现实指导意义。

引言

(一)本人研究斯宾诺莎幸福思想的缘由

本人研究斯宾诺莎的幸福思想不仅源于其幸福思想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及是其独特人生经历的写照与追求,更是基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的实际及我国现阶段面临的幸福困境之所在,也与本人的人生

追求有关。

哲学作为智慧之学,从其产生之初就和幸福生活联系在一起,也被称之为“幸福生活指南”,历史上无数的哲学家都力图用自己的幸福思想为人们提供指导幸福生活的道路。

他们对幸福思想的研究一方面基于对自身好的生活的追求;另一方面源于他们对其生活现实的人文关怀。

在众多幸福思想中,斯宾诺莎的幸福思想很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他独特的人生经历,使我产生了对其幸福思想的探索。

斯宾诺莎作为17世纪荷兰著名的哲学家伦理学家,其在哲学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政治学及宗教学等广阔的领域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伦理学是其哲学思想的全部目的所在,而幸福思想则是其伦理学的归宿。

宾诺莎生活在被荷兰人称为荷兰历史上“黄金时代”的17世纪中后期,当时荷兰商业繁

荣,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思想自由,对外贸易发达。

但斯宾诺莎作为犹太人的后裔和外

来移民,其人生经历与当时社会是多么的不协调。

外来移民的处境使他深知寄人篱下之屈

辱。

他幼年丧母,少年被迫从事商业活动,青年时代被驱逐教门,壮年时代困于生计,靠

磨制镜片艰难维持生计,多次漂泊流浪,,苦难的人生经历不仅铸

造了他不屈的性格,

而且促使他更加关注人生存在的价值及生活的意义,促成了斯宾诺莎通过对人类情感和行

为的原因及其性质进行考察,为人们指出一条通达自由和幸福的途

径。

他沿着近代笛卡尔

开辟的理性主义道路,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以实体、属性和样式为其认识论的基础,通

过对神学的批判,对情感的起源和性质的探讨,对知性的改进以图获得心灵与自然相统一

的知识,达到自由与幸福的至善境界,通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来保障人的自由与幸福。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的政策推动

下,经过30多年人民群众的艰苦创业和不懈努力,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

平显著提咼,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卓有成效等有利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

可喜局面。

但随着改

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也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的现象:

物质主义滋生、

个人主义抬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重生、竞争失序、就业困难、道德失范等不利于社会

发展和人民团结的因素,人们越来越感到物质财富的增加与人们精神生活水平提高的不完

全同步性,精神空虚、生活单调乏味、没有幸福感,,幸福指数与

痛苦指数的矛盾日益

突出。

因此,重提斯宾诺莎的幸福思想对于人们走出现实困境,正确理解和处理理性与信

仰、情感与理智、物质与精神、人与自然等方面的问题有着借鉴和指导意义,这也是本人

选择斯宾诺莎幸福思想作为研究对象的现实背景和使命所在。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斯宾诺莎的研究,多侧重斯宾诺莎的实体本体论、认识论、自然

观、自由理论等内容,很少有人涉及到斯宾诺莎的幸福思想,即便有那么几个人写过几

2

篇关于斯宾诺莎幸福思想的文章,也是没有系统的论述,没有将斯宾诺莎的幸福思想看

成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来研究;更没有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来谈斯宾诺莎幸福思想的当

代意义,因此对斯宾诺莎的幸福思想的研究也具有学术价值。

同时本人生于文化大革命结束的前夜,现在已到而立之年。

回首往事,曾经的大学生

活使我对欧洲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志对其进行梳理和整合,但

随后的八年高中教学生涯,由于整天围绕高考指挥棒转,教室、办公室、住所几乎构成了我生活的全部,茫茫

题海和课堂教学使我无法对我所喜爱的欧洲哲学钻研下去,同时困惑

于物质主义与道德失

范的矛盾之状态,企图找到其内在的根源及探究人生的真谛和幸福之所在,于是放弃了在

别人看来还比较优厚和稳定的工作,又回到人类精神的殿堂一大学校园,在知识的殿堂里

有幸读到斯宾诺莎的著作,特别是他的《伦理学》,被斯宾诺莎的

独特人生经历和渊博

的知识所打动,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本人深信,对幸福的追求应是人生的目的所在,特别

是在物欲大行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伦理的善和道德的幸福对于一个人精神追求的挑战是多

么的巨大,本人的人生经历与感受使我深深喜欢上了斯宾诺莎,愿做

他的幸福思想的追随

者和实践者,为人类的精神家园的守护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二)研究现状

国内:

对斯宾诺莎原著的翻译:

《伦理学》,任光建译,1933,商务印书馆。

《致知篇》,

贺麟译,1945,商务印书馆。

《伦理学》,贺麟译,1959,商务印书馆。

《知性改进论》,

贺麟译,I960,商务印书馆。

《知性改进论》,温锡增译,1963,商务印书馆。

《笛卡尔哲

学原理附形而上学思想》,王荫庭、洪汉鼎译,1980,商务印书馆。

《神人及其幸福简论》,

洪汉鼎、孙祖境译,1987,商务印书馆。

《斯宾诺莎书信集》,洪汉鼎译,1993,商务印

书馆。

《斯宾诺莎书读本》,洪汉鼎译,2007,商务印书馆。

国内斯宾诺莎研究代表性的专著:

《斯宾诺莎哲学研究》,洪汉鼎译,

1993,人民出

版社。

《知识心灵幸福:

斯宾诺莎思想研究》,谭鑫田著,200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目前我国的学者对斯宾诺莎思想的研究:

刘玉明、陶万辉的《斯宾诺莎的幸福观简

论》。

仰和芝、张德乾的《试论斯宾诺莎的幸福观》。

贺麟的《斯宾诺莎哲学简论》。

世英的《关于斯宾诺莎的实体概念与认识论》。

谭鑫田的《斯宾诺莎的真理观》。

洪汉鼎

的《斯宾诺莎哲学体系的特征与几何学方法》。

王树人的《斯宾诺莎对神学的批判》。

吾金的《试论斯宾诺莎哲学的深层结构》。

洪汉鼎的《论神在斯宾诺

莎体系内的内在统一》

等。

这对我们研究斯宾诺莎的幸福和谐思想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是纵观国内学者对

斯宾诺莎的研究,不难发现很少有人单独研究斯宾诺莎的幸福和谐思想,只是研究斯宾

诺莎的本体论、认识论、自然观、自由理论。

即使有那么几个人写过几篇关于斯宾诺莎

幸福思想的文章,也是没有系统的论述,没有将斯宾诺莎的幸福理论看成是一个完整的

体系来研究,更没有和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来谈斯宾诺莎幸福思想的当代意义。

国外:

斯宾诺莎著作的出版:

斯宾诺莎由于当时被人们指责为“无

神论者”在斯宾

5

」、斯宾诺莎幸福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及理论渊源斯宾诺莎幸福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上的理论渊源:

17世纪荷兰的政治、经济、科技等社会状况为斯宾诺莎幸福思想提供了客观的物质基础,而当时的宗

教状况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则是斯宾诺莎幸福思想得以产生的精神基

础,斯宾诺莎自己的亲

身经历是其幸福思想得以形成的实践基础。

古希腊的美德伦理思想对幸福的界定,近代大

陆唯理论对幸福的探讨,英国经验主义的幸福追求等都为斯宾诺莎幸福思想的形成奠定了

思想和理论基础。

(一)斯宾诺莎幸福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1.荷兰“黄金时代”的政治、经济及科技文化状况是斯宾诺莎幸福思想形成的客观物质

基础和政治保证。

斯宾诺莎生活和活动的时期17世纪总的来说是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

这个时期的鲜明特点是资产阶级革命在荷兰和英国都取得了胜利,荷

兰和英国的资产阶级

革命正如马克思所说“乃是'欧洲范围内革命’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斯宾诺莎的祖国荷兰,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发展成为当时西欧最先进的

本主义国家,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也就是“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

[2]

17世纪在荷兰历史上可以称为是一个伟大的黄金时代。

政治上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为人们自由与幸福提供了政治保证;经济上,优越的

地理环境(地处莱茵河下游、土壤肥沃、气候湿润。

)使荷兰的农业和畜牧业等传统产业发达,行会条例的取消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商业繁荣、对外贸易发达、海外殖民地东南亚的拓展也加速了荷兰资本主义的原始资本积累,荷兰的经济正如马克思所说“在1648年荷兰已经达到商业繁荣的顶点。

”[3]

经济发展促进了荷兰科学和文化的繁荣,有人说17世纪的荷兰之所以光辉灿烂,并不是政治事件,也不是经济活动,而是人才济济的学者和艺术家。

[4]的确,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拓展海外殖民贸易,这一时期的荷兰在数学、天文学、生理学、光学、地理学及工程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约翰?

李勃斯、惠更斯、雷文?

霍克、雨果?

格劳秀斯及伦勃朗等是其杰出代表。

同时17世纪的荷兰也是当时欧洲的科学文化活动的中心,学术自由和信仰自由的氛围吸引了一大批欧洲其他国家的科学家和哲学家来到这里从事研究活动,荷兰成为欧洲所有热爱自由及向往民主的学者所渴求的理想场所。

霍布斯、笛卡尔、来布尼茨、洛克等都在何兰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身影,人们陶醉于当时荷兰商业繁荣与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精神上的快乐及物质上的满足,即便是我们的哲学家也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而对自己祖国黄金时代作赞美之情,并骄傲地得出结论:

“我们辛而生于共和国中,人人思想自由,没有拘束,各人都可随心之所安崇奉上帝。

”[5]学术自由与文化繁荣对斯宾诺莎的幸福思想的提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文化背景,使他深深体会到获得与7

点正是社友会所主张的);同时他的幸福经历也深深印上了犹太人不屈的精神。

因此,斯宾诺莎的幸福思想具有很深的宗教渊源。

3.斯宾诺莎的人生经历是其幸福思想得以形成的实践基础。

别涅狄克特•斯宾诺莎(1632-1677)于1632年11月24日出生在阿姆斯特丹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父亲是当地很有地位、颇有资财的商人,为人正派、诚实。

母亲在斯宾诺莎刚满六岁时就死于肺病。

他七岁时进入犹太学校接受早期教育,由于聪颖好学,诚实正直,

成绩优秀而深得老师器重。

最早的传记作者鲁卡斯就曾指出“他还不到15岁时就指出了最有学问的犹太人都难以解决的困难。

”[7]当地犹太教会的领导人甚至把年轻的斯宾诺莎看作犹太教的未来希望。

13岁到父亲的商行工作,结识了许多有自由思想的年轻商人,扩大了斯宾诺莎的视野。

1654年父亲去世,斯宾诺莎主动离开了家,搬到法国学者范?

丹恩德办的学校居住和学习,深受其自由主义和人文思想的影响,系统地研读了卢克莱修、布鲁诺、笛卡尔等人的著作。

但“由于斯宾诺莎漠视犹太教教会仪式,拒不执行犹太教繁文缛节的戒律,不参加教会当局的礼拜活动,公开宣称他不相信灵魂不死,否认天使存在,主张上帝只是广延的存在,遭到教会的打击与迫害。

”[8]1656年7月27日犹太教会在斯宾诺莎缺席的情况下公布了对他的处分公告,公告以上帝的名义宣布革除斯宾诺莎的教籍,并命令“任何人都不得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与他交往,不得对他表示任何好感,不得与他同住一屋,不得与他近于四尺的距离,不得读他的著作和写的任何东西。

”[9]被革出教籍后的斯宾诺莎被迫远走他乡,几乎生活在孤立无援的境况之中,部分靠磨制光学镜片为生,维持有点拮据的生活。

1677年2月21日斯宾诺莎因肺病逝世,终年45岁。

总之,在斯宾诺莎的人生经历中,幼年时期父亲犹太教历史的讲述给斯宾诺莎埋下了后来反对迷

信、坚持真理、追求自由与幸福的种子,与犹太教会的斗争使他更加认识到宗教的本质,坚信获得知识对个人幸福追求的重要性,与自由主义者的交往使他更加重视自由对个人权利和幸福的意义。

尽管他反对犹太教会,但他的犹太人血脉还是使他深感宗教的存在对一个人幸福的终极意义,视对上帝的爱为个人幸福的一部分。

斯宾诺莎自己的人生经历是他幸福思想得以形成的实践基础。

(二)斯宾诺莎幸福思想的理论渊源

1.古希腊幸福思想是斯宾诺莎幸福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

古希腊美德伦理思想是在与智者学派的论战中形成的,尽管其经历的

时间比较长,学派林立,观点各异,但在幸福思想上他们也有许多相

同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具有理性主义的特点。

无论是苏格拉底的知识论幸福观(德性即知识。

),柏拉图的理智幸福观(德性与智慧是人生的真幸福。

),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观(幸福是合乎德性的现实的活动。

),还是

斯多亚学派的自然主义幸福观(“顺从自然,弃绝情欲”的道德主张。

),都具有理性主义的特点。

都强调知识、自然必然性的获得对个人幸福的重要性。

〈2〉幸福更是一种精神享受,强调用理智来控制情感,承认物质快乐与精神幸福具有质的不同。

下面以苏格拉底(开创时期)、亚里士多德(成熟时期)及斯多亚学派(解构时期)为代表来谈古希腊美德伦理思想是如何影响斯宾诺莎的幸福思想。

苏格拉底作为“希腊美德伦理学的真正奠基者,是西方伦理学史上第一个道德教育家。

”[10]对西方哲学发展中的理性思维有着突出贡献。

其伦理主张如下〈1〉德性即知识。

苏格拉底认为无知是个人犯错误及不幸福的根源,为了达到至善及幸福的境界,我们必须具备知识,知道自己无知,所以善即知识。

〈2〉人知道自己便会享受许多幸福。

苏格拉底把幸福看成是一种通过知识才能获得的东西。

“人知道

自己便会享受许多幸福,对自己有错误的认识便会遭到许多祸

害,,”。

[11]一个人掌握了知识,就会使自己免除困

难,得到幸福。

如果有了幸福的知识,就会知道什么是应该追求的,什么是不应该追求的,一个人对幸福的知识懂得越多,得到的幸福也就会越多。

〈3〉幸福是人的一种精神感受,物质欲望不属于幸福。

人要得到幸福必须克服各种物质欲望。

对灵魂操心,过一种禁欲主

义的生活。

“苏格拉底这种带有宗教神学禁欲主义倾向的幸福论,不仅为后来犬儒学派,斯多亚学派特别是中世纪宗教神学伦理学的禁欲主义幸福观开了先河,而且也影响到斯宾诺莎。

”[12]苏格拉底强调理性、知识在人们追求幸福中的作用,反对过度的物质贪欲,重视道德的社会功能,特别是其善生的人生道德追求与践履,更是深深地影响到斯宾诺莎及其人生经历,二者有惊人的相似。

但苏格拉底的知识论幸福观侧重于伦理道德方面,而斯宾诺莎的知识观侧重于人与自然关系方面,这也是二者的差异之所在。

亚里斯多德在

幸福思想上主要探讨了德性与幸福的关系,其对斯宾诺莎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幸福为心灵的活动”。

亚里斯多德认为幸福是人的心灵感受,他说“所追求的幸福,是人类的幸福。

,因此,

我们也称为心灵的活动。

”[13]

斯宾诺莎也认为幸福是人的一种精神感受,为人的心灵所具有。

〈2〉幸福是人的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

亚里斯多德是西方伦理史第一个对幸福与人的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的伦理学家。

既然幸福是人的一种心灵活动,是人的最高尚的追求,是至善,那么人要取得幸福,达到至善,必须发挥人的各种功能来征服各种环境以期实现幸福。

斯宾诺莎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对主体能动性的强调,认为幸福就是人们运用理智,获得关于必然性的知识。

〈3〉幸福就是快乐的生活。

亚里斯多德认为快乐不是幸福,因为幸福是至善,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是以理性作为动力。

而快乐不是善,它是人的生理器官的一种感性需求,有高尚和卑下之分。

只有合乎德性,受到理性支配的快乐才能称之谓幸福,单纯追求快乐的行为不能称为幸福。

亚里斯多德的这一思想为斯宾诺莎所继承。

斯宾诺莎一方面告诫人们不要被财富、荣誉和肉体感官快乐所诱惑;另一方面又不完全否认物质幸福,认为物质财富在正当合理的限度内是可以构成幸福的。

斯多亚学派作为一种由古希腊美德伦理思想向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过渡的哲学思想,其伦理主张对斯宾诺莎的幸福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顺从自然,弃绝情欲”的自然主义伦理观。

斯多亚学派在幸福问题上,总的来说是主张人们从自然本性出发,克服情欲,以获得真正的幸福。

这种观点主要是针对伊壁鸠鲁快乐主义幸福观(快乐是幸福生活的目的和开始)的。

认为人的本性就是整个宇宙普遍本性的一部分,一个人只有弃绝情欲,才能使自己的行动符合自然本性的要求,才是善的幸福的。

斯多亚学派把顺从自然弃绝情

欲视为人们追求幸福的最高目标,实际上是接受了犬儒学派的思想(认为只有禁欲苦行才是幸福之路,致德之途。

),在宣扬一种禁欲主

义和宿命论的伦理观,其顺从自然的思想为斯宾诺莎所接受。

斯宾诺莎就主张自我保存是个人获得幸福的基础,幸福就是人与自然相和谐一致的精神状态。

〈2〉自由观。

斯多亚学派认为个人的活动要有一个限度,要服从命运的必然性的安排,自由不能脱离必然性而独立,只能在必然性许可的范围内实现。

塞涅卡所谓“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表明了自由受制于必然,只有认识并遵循必然才有个人自由。

斯宾诺莎就认为自由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认识自然必然性的人才有自由,才能享受幸福。

但他与斯多亚学派在自由观上的不同在于他更强调对必然性的认识,而不是顺从。

〈3〉“圣贤”的理想人格的追求。

在斯多亚学派看来“圣贤是把握

了实现现象的人,对世界有着完备的知识,是经验丰富、博学多闻的人,这样的人对道德善恶有判断能力,对个人道德行为能够做出合乎自然本性的选择,从而在内心自由中获得幸福。

”[14]斯多亚学派的圣贤观大大影响了斯宾诺莎、休谟及康德等后世的哲学家。

斯宾诺莎在其《伦理学》的最后把人区分为智人与愚人,就有该学派的印记。

总之,斯多亚学派这种过自然的生活,节制情感,重视理性与自由及圣贤的追求都在程度不同上影响到斯宾诺莎。

2.近代哲学思想是斯宾诺莎幸福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近代哲学

以科学反对愚昧,以理性反对信仰,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摧毁封建专制及宗教信仰为己任。

无论是大陆唯理论哲学,还是英国经验论哲学,尽管二者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存在差别,但二者的共同点还是存在的。

他们都继承并发扬了古希腊美德伦理思想中的理性主义特点,注重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在哲学中的应用。

强调理性,知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实现自由,获得幸福的重要性。

其中的注重现实生活的享受与幸福,强调物质利益,这些都为斯宾诺莎所继承,并对之产生重大影响。

大陆唯理论的开创者,近代思辨哲学的代表人物,法国17世纪杰出的哲学家笛卡尔曾在荷兰度过他后半生的21年时光,又与

斯宾诺莎相距不是太长的时间,因此他对斯宾诺莎的影响较为直接。

至于笛卡尔哲学在斯宾诺莎幸福思想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用诗人海涅的话来说就是“笛卡尔的哲学绝不是创造了斯宾诺莎的哲学,而只是促进了斯宾诺莎的哲学。

”[15]本人认为笛卡尔的哲学对斯宾诺莎的幸福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他的实体学说及理性主义方法方面。

笛卡尔认为实体是指:

“凡是被别的东西作为其主体而直接寓于其中的东西,或者我们所领会的(也就是说,在我们心中有其实在的观念的某种特性性质或属性的)某种东西,由之而存在的东西,就叫做实体。

(substance)[16]

心灵和物体都是实体,他们两个各自独立,互不决定,上帝也是实体,是最终的绝对的实体。

笛自然相一致的知识及民主政治对个人及社会幸福的重要性。

正如欧洲其他国家所处的文艺复兴时代一样,荷兰的政治民主、经济繁荣、科技进步、文化自由等促进了荷兰社会物质文明的巨大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人们热衷于理性,崇尚科学知识,相信理性能给人们带来幸福和至善,这一时期的理性主义特点深深影响了斯宾诺莎。

斯宾诺

莎就认为幸福就在于获得关于自然必然性的知识。

但斯宾诺莎不同于时代人的地方在于:

当时荷兰也具有文艺复兴所带来的人们重物质财富享受的世俗性方面,认为幸福就是物质财富的占有和感官的快乐。

而我们的作者的认识并没有停留在这一浅层面上,他既看到了

物质财富、感官快乐对个人幸福的重要性,但他更认识到如果我们的幸福仅停留在这一水平上,那还不是真正的幸福,幸福应是更高层次的满足,是精神上的快乐,是一种认识必然性并遵循必然性所得到的自由与幸福,是人们通过理性获得知识而达到的与自然相统一的精神状态。

总之,斯宾诺莎幸福思想的形成是其对当时社会状况经过深入思考而得出来的理性认识。

2.17世纪荷兰的宗教状况是其幸福思想产生的精神基础。

欧洲经过黑暗的中世纪,宗教神学已渗透到当时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荷兰也不例外,社会上发生的各种运动都和宗教交织在一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们的思想及社会活动程度不同地为宗教所影响,斯宾诺莎的哲学思想特别是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都可以从荷兰当时的宗教状况得到部分说明,其幸福思想也打上了宗教的烙印。

当时,在荷兰有影响的宗教主要是加尔文教、社友会及犹太教等。

加尔文

教,成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