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成系统单机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11630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成系统单机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制成系统单机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制成系统单机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制成系统单机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制成系统单机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制成系统单机操作规程.docx

《制成系统单机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成系统单机操作规程.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制成系统单机操作规程.docx

制成系统单机操作规程

制成系统单机操作规程

1范围

本规程适应于水泥粉磨系统巡检设备操作,即从熟料出库到水泥入库。

2目的

本规程旨在规范巡检操作制度,提高工作质量,准确判断设备故障及处理方法,树立安全生产,质量第一观念,保证设备的长期安全﹑高效运行。

3系统工艺流程简介

4.操作方式

各设备控制均有“集中程控”﹑“机旁控制”两种状态,现场有“开”“停”开关,正常生产时各设备都处于“集中程控”状态,输出前端设备跳停,上游设备联跳停,现场进行单机试机时设备处于“机旁控制”状态,开单机设备是不参与联锁控制,但停单机设备是受联锁控制的,主要是保护设备内部积料过多而导致故障,从而达到正常生产的目的。

5.现场设备运行及操作方法

5.1磨机

5.1.1设备规格、参数:

5.1.2磨机主电机启动条件:

5.1.2.1高压油泵达到20Mpa以上后,再下降到18Mpa以下,4Mpa以上的情况,或在4Mpa以上维持10min以上。

5.1.2.2电气条件:

确认二次电阻处于启动,即“最大”位置。

5.1.2.3运转联锁的条件;

a)主减速机、中空轴、磨机主电机各轴承及磨机主电机定子线圈温度,分别低于以下各值:

70℃、68℃、65℃、140℃;

b)主减速机、中空轴润滑油入口压力分别在0.05Map,0.06Mpa以上。

c)高压及低压润滑油泵、3936风机等各附属设备正常运转。

d)慢转离合器脱离。

e)“LCB”控制开关均在“C”侧。

5.1.3运转前的准备。

5.1.3.1检查磨筒体周围无异物。

5.1.3.2检查各润滑装置,各轴温必须满足以上联锁条件;

5.1.3.3各油冷却器的冷却水流量是否满足要求(油泵冷却水流量在350L/min以上,主马达冷却水流量在16L/min以上)。

5.1.3.4确认各润滑系统的转换开关是否在中控位置。

5.1.4运转中的检查:

5.1.4.1中空轴油压、油温是否正常;

5.1.4.2中空轴油圈带油润滑状况及油位(+0、-30mm)是否常;

5.1.4.3磨内有无异音,胴体有无漏灰;

5.1.4.4主电机冷却水流量应在16L/min以上;

5.1.4.5检查油泵有无异音、漏油、漏水;

5.1.5仃机检查:

5.1.5.1检查篦板是否堵塞、磨损,螺栓有无脱落;

5.1.5.2检查衬板的磨损情况,研磨体的填充率测量,研磨体分级,有无“糊球”;

5.1.5.3检查进、出料溜子的衬板磨损情况;

5.1.5.4检查清洗油过滤芯、润滑油油质检查,必要时更换;

5.1.5.5检查胴体螺栓有无松动;

5.1.5.6检查中空轴与轴承间的密封装置,注意检查有无漏油及灰尘侵入现象。

5.1.5.7检查磨内扬料板的磨损情况。

5.1.6磨机操作不正常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5.1.6.1饱磨或叫闷磨。

其特征是磨机进料和出料失去平衡,磨内存料过多,磨音发闷,磨机电流负荷下降。

磨尾下料少,磨头不能出现反料现象。

产生饱磨的原因是:

a)喂料过多或入磨物料粒度过大、硬度大而未能及时调整喂料量;

b)入磨物料水分过大,通风不良,造成隔仓板堵塞,史磨内存料过多,对钢球产生严重的缓冲作用,降低研磨体的能力。

c)钢球级配不恰当。

当第一仓小球过多试冲击力不足,或钢球消耗后未能及时补充因而使粉磨能力降底;

d)隔仓板磨坏,研磨体串仓而造成级配失调;

e)闭路磨机的选粉效率底,回料过多,增加了磨机负荷。

当磨机出现“饱磨”时,应查明原因,分别解决。

一般先减少喂料量,如果效果不明显,则需停止喂料或加入干矿渣等助磨物料,待磨音正常后,再逐渐加料至正常操作。

若这些措施仍无效,则应停磨处理。

5.1.6.2包球”其特征是磨音低沉发出“呜呜”的响声,磨尾滚筒筛上水汽大,物料潮湿,研磨体上有一层细粉,磨机粉磨能力减弱,以至造成磨尾排出大量的粗颗粒物料。

产生”包球”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a)若因物料水分太大,则应加强物料的烘干,改用干料或临时加入少量干矿渣,使之逐渐消除包球。

b)若风管堵塞,通风不良,磨内水汽排不出会引起包球,这时应清扫风管,改善通风。

5.1.6.3隔仓板蓖缝堵塞:

仓板的蓖缝堵塞后物料不能通过,使流速减慢,造成饱磨。

其原因是入磨物料水分过大,通风不良,磨内水汽不能排除,使潮湿物料粘结于蓖空中,或因碎铁杂物等堵塞在蓖孔中。

其处理方法是降低物料水分,清除蓖孔堵塞物。

5.1.6.4研磨体窜仓:

窜仓的原因一是隔仓板固定不稳,蓖板掉落;二是蓖孔磨大,没有按时更换隔仓板以及研磨体磨损后直径太小等造成.这些应停磨检查,分别处理。

5.1.7磨机慢转180度

5.1.7.1停机慢转要求:

10分钟10分钟20分钟

20分钟30分钟1小时1小时1小时(脱慢转)

5.1.7.2慢转操作:

a)确认高、低压油泵,减速机油泵运转正常,磨上磨内无人;

b)将主电机开关转至“OFF”,松开抱闸开关;

c)转动抱闸手轮使离合器对准拔出定位销,推动操纵杆合上离合器,插上定位销;

d)抱紧抱闸,慢转磨机180度;

d)挂上“禁止合闸”牌。

5.1.7.3脱慢转:

a)确认高.低压油泵,减速机油泵运转正常,磨上磨内无人、无异常物;

b)慢转磨机360度;

c)反转磨机使慢转电机电流最小值(31A);

d)待磨机稳定后,松开抱闸,转动抱闸手轮,松开离合器;

e)拔出定位销,推动操纵杆,分开离合器,插上定位销;

f)转动离合器手轮,确认离合器分开,抱紧抱闸;

g)取下“禁止合闸”牌。

5.2磨机润滑系统

5.2.1设备规格、参数

5.2.2运转前的准备、检查:

5.2.2.1检查各紧固螺栓,地脚螺栓,管道连接螺栓有无松动;

5.2.2.2检查各油箱的油量是否充足,油质是否符合要求;

5.2.2.3打开冷却水阀门,确认冷却水流量是否达到规定值,以及有无漏水现象;

5.2.2.4关闭旁路阀门,打开正常流路阀门,并确认油流向使油通过油冷却器;

5.2.2.5打开高压油泵,油箱排气阀,各过滤器排气阀,待油冒出后,将其关闭;

5.2.2.6将双联型过滤器打到一侧;

5.2.2.7全开通入压力表开关;

5.2.2.8现场检查完毕后,将转换开关打到指定位置“C”或“L”侧。

5.2.3运转中的检查

5.2.3.1检查各地脚螺栓和管道连接螺丝是否松动;

5.2.3.2检查油泵有无异常振动,发热和异音;

5.2.3.3各部位有无漏油,漏水现象;

5.2.3.4确认各温度、压力表指示是否正常,确认管道有无堵塞,有无空气混入;

5.2.3.5全检查各过滤器是否堵塞(根据油出口压力判断);

5.2.3.6确认各低压油泵出口压力应符合在0.06Mpa~0.5Mpa之间;

5.2.3.7确认各低压油泵冷却水流量大小和出入口温度(环境温度+40℃)是否正常;

5.2.3.8高压油泵出口压力应符合磨机起动条件.

5.2.4停机中的注意事项:

5.2.4.1高压油泵在磨机启动前运转,当磨机运转一小时后,自动停止,待磨机停止时,又自动起动,连续运转72小时停止;

5.2.4.2低压油泵在磨机停止后,应待中空轴温度降下来后,方能停止;

5.2.4.3停机后,关闭各油阀及低压油泵的冷却水阀门,将冷却水放完.

5.2.5日常维护及保养

5.2.5.1经常检查并紧固松动螺栓;

5.2.5.2经常检查各部分有无漏油或漏水现象,有无异常振动或声音;

5.2.5.3根情况定期清洗过滤器:

5.2.5.4清洗油箱的滤油网和磁铁;

5.2.5.5定期检查润滑油及油质,按照润滑油卡片进行油的补充或更换。

5.2.6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5.2.6.1供油压力低

原因:

油位低;油泵工作不正常;油温高。

处理方法:

及时补加润滑油;保持油泵的工作装态;增大冷却水流量。

5.2.6.2供油压力高

原因:

供油管道堵塞,油过油滤器堵塞;

处理方法:

保持油管、油过油滤器的良好工作状态。

5.3减速机

5.3.1设备规格,参数

5.3.2运转前的检查:

5.3.2.1检查油箱油量;

5.3.2.2确认减速机联轴节润滑状态良好。

5.3.3运转中的检查:

5.3.3.1油泵入口真空度在正常范围(该真空度绝对值大于380mmHg);

5.3.3.2油泵出口压力值在0.5Mpa;

5.3.3.3检查油泵各处,供油管路有无异音、漏水、漏油等问题;

5.3.3.4保持供油温度在30-40℃之间;

5.3.3.5检查油过滤器是否堵塞;

5.3.3.6检查冷却水流量是否正常。

5.3.4开停机注意事项:

5.3.4.1不要在无油状态下启动油泵;

5.3.4.2冬季停机后应放出冷却水或保持冷却水畅通。

5.3.5日常维护与保养:

5.3.5.1定期加油、换油、注意油种、油量;

5.3.5.2拧紧松动螺栓;

5.3.5.3定期清洗油过滤器;

5.3.5.4保持设备清洁完好。

5.4O-Sepa选粉机

5.4.1规格性能:

选粉机的工作原理:

物料通过进料管喂入机内,经撒料盘和缓冲板充分分散后进入由切向管﹙(一,二次风〕的分选气流中。

分选气流大部分来自磨机和斗提的含尘气体,通过一次、二风进口及固定导向叶片,水平进入涡流气体中。

在选粉区内,由笼式叶片和水平分料板组成的水平涡轮旋转形成了水平涡流,并使内外压差在整个选粉机区高度内维持一定从而使气流稳定均匀。

物料上而下,为各颗粒物料提供了多次重分选机会。

粗粉在导向叶片涡流向下运动时,受到一、二次风漂洗,再到锥体受到三次风的漂选后,从选粉机机底部卸出。

细粉则随气流从中心管排出并被高浓度袋收尘器收集。

5.4.2运转前的检查:

5.4.2.1确认各人孔门关闭;

5.4.2.2现场“LCB”转换开关置于正确位置;

5.4.2.3检查一、二、三次风挡板是否全开;

5.4.2.4冷却水打开,流量在正常范围;

5.4.2.5检查润滑装置工作是否正常;

5.4.2.6对于加润滑油脂的轴承,检查回油,判断轴承润滑状况;

5.4.2.7袋收尘器风机是否运转;

5.4.2.8检查回粉管重锤阀位置适合;是否畅通。

5.4.3运转中的检查:

5.4.3.1本体及减速机有无异常振动,振动超过正常状态时,要查清振动原因及时处理汇报;

5.4.3.2本体及减速机有无异音;

5.4.3.3有无漏灰漏气现象;

5.4.3.4轴承的润滑状况;

5.4.3.5油泵的排出压力及油量、油泵运转有无异音;

5.4.3.6检查油温、油质、水温是否正常;

5.4.3.7螺栓有无松动,联轴节有无异常;

5.4.3.8检查回粉管及斜槽下料是否正常.

5.4.4仃机的检查维护与保养:

5.4.4.1长期仃车时,待润滑油泵自动仃止后,应将冷却水放掉;

5.4.4.2保持齿轮油箱的油量、油质;

5.4.4.3检查各轴承润滑油量是否充足;

5.4.4.4选粉机主体内部衬板、撒料盘磨损情况,叶片有无变形,风道有无积料;

5.4.4.5重锤锁风阀动作是否灵活;

5.4.4.6定期检查内部轴承,清洗换油。

5.5皮带称

5.5.1概述:

5.5.1.1主要参数:

5.5.2运转前的检查:

5.5.2.1确认各加油点的油量是否充足;

5.5.2.2皮带附近有无异物;

5.5.2.3皮带清扫器、括板位置是否合适;

5.5.2.4检查传动链条张紧情况;

5.5.2.5检查皮带有无裂损、毛边;

5.5.2.6在“LCB”上将现择开关转至“C”侧,将速度旋纽调至最小。

5.5.3运转中的检查:

5.5.3.1检查皮带是否跑偏,运转是否平稳;

5.5.3.2检查物料是否堵塞,物料中有无大块,是否有混料;

5.5.3.3检查电机、轴承有无异常发热、振动等;

5.5.3.4检查皮带有无裂损;

5.5.3.5根据中控指令与现场转速表指示皮带上物料层厚度,调节闸板使皮带负荷保持在80%左右;

5.5.3.6检查链传动的啮合情况。

5.5.4仃机的检查维护与保养:

5.5.4.1经常清扫皮带轮;

5.5.4.2检查托辊的回转状态是否正常,清扫托辊外围附着的粉尘;

5.5.4.3检查皮带张紧程度是否合适;

5.5.4.4皮带清扫器要保持完好状态;

5.5.4.5检查皮带挡皮,及时更换;

5.5.4.6检查传动链条的张紧程度及各润滑点的润滑情况;

5.5.4.7检查链及链轮的磨损情况。

5.5.5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5.5.5.1皮带跑偏

原因:

下料不均匀,皮带张紧度不合适;

处理方法:

调整下料,调节尾轮张紧装置。

5.5.5.2计量精度达不到要求,联系自动化部门处理。

5.6皮带输送机

5.6.1概述:

5.6.2运转前的检查:

5.6.2.1确认该设备具备现场操作的安全要求;

5.6.2.2确认该设备所属袋收尘器启动运转;

5.6.2.3将现场控制盒上的选择开关选到正确位置;

5.6.2.4各紧固螺栓有无松动;

5.6.2.5各润滑点润滑情况是否良好;

5.6.2.6清扫器刮板是否调到适当位置;

5.6.2.7皮带上、托辊上是否有异物;

5.6.2.8检查皮带有无撕裂、毛边、起毛现象;

5.6.2.9检查托辊转动是否灵活,托棍是否严重磨损需更换;

5.6.2.10检查皮带挡皮是否完好。

5.6.2.11制动器,各种限位开关,保护装置等的动作是否灵敏可靠。

5.6.3运转中检查:

5.6.3.1检查下料是否均匀;

5.6.3.2检查电机、减速机有无异常振动、发热现象;

5.6.3.3检查下料口有无堵塞现象;

5.6.3.4检查各收尘阀门是否打到适当位置。

5.6.3.5皮带有无跑偏。

5.6.4仃机检查:

5.6.4.1检查皮带挡皮是否需要更换;

5.6.4.2检查各润滑点润滑油是否需要补充;

5.6.4.3检查传动链条的张紧情况。

5.6.4.4检查清扫器、刮板是否在正确位置;

5.6.4.5检查下料口有无积料现象,有无异常磨损;

5.6.4.6检查皮带接头是否完好;

5.6.4.7检查托辊、转动不灵或有严重磨损的应更换;

5.6.4.8保持皮带表面和辊面的清洁;

5.6.5异常情况处理:

运转中若发生以下情况,应现场紧急仃机。

5.6.5.1皮带严重跑偏,漏料;

5.6.5.2皮带撕裂;

5.6.5.3电机、轴承有异音或发热;

5.6.5.4链条脱落,断裂或有异音

5.7袋收尘器:

5.7.1设备规格、参数

5.7.2运转前的检查:

5.7.2.1确认、检查各人孔门是否密闭;

5.7.2.2检查气缸阀供气系统压力是否正常(0.3-0.5MPa);

5.7.2.3检查油水分离器内是否积水,要定时排放;

5.7.2.4检查油雾器内是否有油(容积的2/3);

5.3.2.5将选择开关选到“L”位置:

a)启动回转阀;

b)启动反吹风机;

c)手动逐室进行反吹清灰;

d)确认主排风量挡板是否关闭;

e)启动主风机;

f)调整风机挡板至额定风量。

5.7.3运转中检查:

5.7.3.1检查各部分有无漏灰、漏气现象;

5.7.3.2检查反吹电流变化情况;

5.7.3.3检查气缸阀动作情况;

5.7.3.4检查气缸阀供气压力是否正常(0.3-0.5MPa);

5.7.3.5定时排放油水分离器内积水;

5.7.3.6检查油雾器内油量是否正常;

5.7.3.7回转阀是否运转正常。

5.7.3.8敲击各卸灰管道,检查有无堵塞。

5.7.4仃机检查:

5.7.4.1检查人孔门的密封情况;

5.7.4.2检查袋子情况,及时更换;

5.7.4.3检查风机风叶的磨损及腐蚀情况,严重的要及时更换;

5.7.4.4检查各润滑点的润滑油油位,不足应及时补充。

5.7.5常见故障;

5.7.5.1运行阻力大

原因可能:

⑴烟气结露粉尘糊袋子;⑵脉冲阀不工作:

⑶脉冲阀工作时提升阀未关闭;⑷压缩空气压力太大;⑸一个或多个提升阀处于关闭状态。

排除方法;⑴堵塞漏风,提高烟气温度;⑵清理或更换;⑶检查提升阀或清灰控制器;⑷检查气路系统及空气压缩机;⑸检查提升阀或清灰控制器。

5.7.5.2运行阻力小

原因可能;⑴工艺系统不工作;⑵滤袋破损;⑶测压装置失灵。

排除办法:

⑴恢复工作;⑵此时可见排放浓度增加,应更换或修补滤袋。

⑶更换或修理测压装置。

5.7.5.3脉冲阀不工作

原因可能:

⑴电源断电或清灰装置失控;⑵脉冲阀内有杂物;⑶电磁阀线圈烧坏;⑷压缩空气压太低。

排除方法:

⑴恢复供电,修理清灰控制器;⑵仔细清理脉冲阀;⑶更换;⑷检查气路系统及压缩机。

5.7.5.4提升阀不工作

原因及排除方法同脉冲阀。

5.8主排风机

5.8.1设备规格及参数

5.8.2运转前的准备

5.8.2.1检查风机内有无杂物;

5.8.2.2检查人孔门是否密封好,运转部位与静止部位是否接触;

5.8.2.3检查冷却水阀门是否打开。

轴承润滑油油温是否正常;

5.8.2.4检查各检测装置是否完好;

5.8.2.5检查入口挡板动作是否灵活,是否能关闭到位,与中控显示是否一致;

5.8.2.6检查地脚螺栓、连接螺栓是否紧固;

5.8.3运转中检查

5.8.3.1检查水油系统是否泄露,流量、温度是否正常;

5.8.3.2检查风机、电机运转是否平稳,声音、振动是否正常;

5.8.3.3挡板开度是否与中控显示一致;

5.8.3.4检查地脚螺栓、连接螺栓是否紧固;

5.8.4停机的维护和保养

5.8.4.1清理风机内积灰;

5.8.4.2检查风机叶轮磨损情况,以保持静平衡;

5.8.4.3检查轴承阀润滑油情况,并及时补充更换;

5.8.4.4检查挡板调节是否灵活;

5.8.4.5及时清扫卫生。

5.8.5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5.8.5.1风机叶片掉落要及时停机检查处理;

5.8.5.2有振动及异音时要及时停机检查处理。

5.9空气输送斜槽

5.9.1概述:

5.9.1.1主要参数:

5.9.2运转前的检查:

5.9.2.1检查各密封处是否符合要求;

5.9.2.2检查槽内是否有积水或受潮,帆布是否完好,如霉烂破损,必须更换;

5.9.2.3开收尘用挡板;

5.9.2.4检查风机出口蝶阀开度正常;

5.9.2.5风机内是否有异物,风叶是否磨损、裂缝或变形;

5.9.2.6将风机“LCB”开关转至“C”侧。

5.9.3运转中检查:

5.9.3.1根据需要,调节各风机和收尘挡板开度;

5.9.3.2是否有冒灰和堵塞现象;

5.9.3.3检查风机电机有无异常振动、发热。

5.9.4仃机检查:

5.9.4.1紧固各松动螺栓;

5.9.4.2检查风机叶片是否磨损、变形;

5.9.4.3检查通风层是否有破损及堵塞现象;

5.9.4.4清除空气室内部积灰;

5.9.4.5各下料口处的积灰必须清理,防止物料长期堆积,受潮结块,造成下次运转堵塞。

5.9.5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5.9.5.1斜槽下料不畅及堵塞:

原因:

主要是混入杂物,帆布破损,输送量过大,物料过湿和过粗等情况所致.

处理方法:

调节收尘挡板及人工进行清通处理.

5.10斜槽风机

5.10.1概述:

5.10.1.1主要参数:

5.10.2运转前的检查:

5.10.2.1确认风机轴承润滑情况良好,机内无杂物;

5.10.2.2确认挡板动作灵活,确认挡板关闭;

5.10.2.3确认地脚螺栓无松动;

5.10.2.4LCB控制盒上选择开关在正确位置“C”侧;

5.10.2.5起动该设备,调整挡板至合适开度。

5.10.3运转中的检查:

5.10.3.1检查机壳内有无杂音,是否漏风;

5.10.3.2检查风机轴承有无杂音;

5.10.3.3检查轴承温度、润滑有无异常;

5.10.3.4整机振动情况。

5.10.4仃机检查:

5.10.4.1核实各运转部件与机壳有无接触;

5.10.4.2清扫叶轮上附着的粉尘;

5.10.4.3检查风叶等部件的磨损及腐蚀情况;

5.10.4.4检查轴承润滑情况,按润滑卡片补充或更换润滑油。

5.10.5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传动部位温度高:

原因:

负荷过大,润滑油量不足轴承磨损.

处理方法:

检查运转部位与机壳等有无接触;视情况补加润滑油.

5.11斗式提升机

5.11.1设备性能参数

5.11.2运转前的检查:

5.11.2.1确认设备具备现场运转的安全要求;

5.11.2.2检查各紧固螺栓、地脚螺栓及机器装配螺栓有无松动断裂或脱落现象。

5.11.2.3确认机壳吊斗内有无积水及铁器木块等异物,并检查有无变形磨损。

5.11.2.4确认提升链条及传动链条张紧度是否合适。

5.11.2.5检查各润滑部分的润滑油是否充足,是否漏油;

5.11.2.6检查逆止器是否完好,慢转装置是否脱开,跑偏开关,电气过载保护装置等动作是否灵敏可靠。

5.11.2.7将选择开关打到“C”侧,起动该设备。

5.11.3运转中的检查:

5.11.3.1检查各紧固螺栓有无松动。

5.11.3.2检查配重运动是否正常。

5.11.3.3检查各润滑部位润滑脂的消耗。

5.11.3.4检查各处有无振动及异音,电机轴承温度是否过高。

5.11.3.5检查传动链条及提升链条的张紧度及运动情况。

5.11.4停机检查:

5.11.4.1紧固各松动螺栓或更换断裂脱落螺栓(T型栓)。

5.11.4.2检查输送链条及传动链条的松紧度,必要时加以调整。

5.11.4.3检查输送链条及传送链条的磨损情况。

5.11.4.4检查斗子的磨损情况。

5.11.4.5应注意主辅电机的切换装置是否灵活及检查液压联轴节的油量,油温及绕性联轴节是否正常。

5.11.4.6根据润滑油卡片补充或更换润滑油。

5.11.5慢转操作要领;

5.11.5.1将转换开关转至现场。

5.11.5.2抽出定位销,合上离合器。

5.11.5.3定位销插入到位后即可慢转。

5.11.5.4注意事项:

a)现场慢转时不可误动作快转。

b)操作杆必须触及限位开关。

c)离合器不对口时,可操作慢转电机叶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