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综合素质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11623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6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综合素质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中学综合素质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中学综合素质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中学综合素质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中学综合素质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综合素质试题.docx

《中学综合素质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综合素质试题.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综合素质试题.docx

中学综合素质试题

2013年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巅峰冲刺试题及答案

(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从法制的角度讲,学生是( A )的社会个体。

A.独立

B.边缘

C.特殊

D.从属

2.对于教师的任用,我国实行( D )制度。

A.教师免试

B.教师聘用

C.教师试用

D.教师资格

3.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 A )年义务教育制度。

A.九

B.十

C.十一

D.十二

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体现了教师(  B)角色。

A.研究者

B.传道者

C.示范者

D.解惑者

5.学校在危房之中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这侵犯了学生( D )的权利。

A.生存

B.受教育

C.受尊重

D.安全

6.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其中,教师和学生在教育内容上是(A  )关系。

A.授受

B.平等

C.上下级

D.相互促进

7.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B  )。

A.一级职务、二级职务、三级职务

B.初级职务、中级职务、高级职务

C.初等职务、中等职务、高等职务

D.一等职务、二等职务、三等职务

8.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具体到教育实践中就是以( C )为本。

A.教师

B.教材

C.学生

D.社会需求

9.在我国,( A )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

A.汉语言文字

B.英语

C.当地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D.任何语言文字

10.下列有关普通话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D )。

A.普通话即北京话

B.普通话即普遍通用的语言和交际工具

C.普通话即适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交际工具

D.普通话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作品为语法规范的中华民族共同的通用语言和交际工具

11.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 B )。

A.德育

B.创新教育

C.智育

D.全面发展教育

12.发生在东晋时期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是(  D)。

A.城濮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 A )。

A.蒸汽机的发明

B.史蒂芬森发明了火车

C.“珍妮纺纱机”的出现

D.富尔顿发明了轮船

14.以下属于圆舞曲的是(C )。

A.《卡农》

B.《致爱丽丝》

C.《蓝色多瑙河》

D.《命运》

15.“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这两个成语出自( B )。

A.白居易《长恨歌》

B.李白《长干行》

C.杜甫《兵车行》

D.高适《燕歌行》

16.引发潮汐的原因是( D )。

A.地球的重力

B.海水的自然流动

C.地球的引力

D.月球、太阳的引力

1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反映了当时(A  )的情况。

A.佛教盛行

B.大兴灭佛运动

C.道教兴起

D.佛教正式传入我国

18.“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区的转折点是( B )。

A.日本偷袭珍珠港

B.中途岛海战

C.珊瑚海海战

D.莱特湾海战

19.司马迁自曝其写作《史记》的目的是( C )。

A.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B.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

C.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D.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20.从社会学角度和宪法理论的意义上来说,一个国家的宪法是对其政治权力的划分。

宪法是规定最高国家机关及其履行职能的程序,规定最高国家机关的相互关系和职权,以及个人对国家政权的原则地位的各种原则的总和。

《布莱克法律辞典》将宪法定义为:

“一国的组织或基本法,可以是成文的或不成文的;其制定者在规定政府的特征和组成,提出国家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组织政府、调整、分配和限定政府各部门的职能,以及规定主权行使的范围和方式。

”美国学者安德逊和温德认为:

“从这个词的最广义和最正确的意义上说,宪法是全部有关政权的规则的总汇,这些规则规定着国家机关活动的程序、规定着这些机关的职权、规定着个人对于国家机关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这段文字是从哪个角度对宪法概念进行定义的?

( A )

A.从宪法所规定的内容角度定义宪法

B.从宪法的阶级本质角度定义宪法

C.从综合的角度定义宪法

D.从宪法的法律特征角度定义宪法

21.《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的作者是(  A)。

A.海涅

B.雨果

C.巴尔扎克

D.狄更斯

22.京剧中“梅派”的创始人是( D )。

A.程砚秋

B.尚小云

C.苟慧生

D.梅兰芳

23.下列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B)。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甲烷

D.氧化亚氮

24.我国第一本文学理论专著是(  C)。

A.《随园诗话》

B.《沧浪诗话》

C.《文心雕龙》

D.《人间词话》

25.“落雁”指的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中的( C )。

A.西施

B.貂蝉

C.王昭君

D.杨玉环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

“初二年级

(2)班的学生真笨,这堂课我连续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会。

我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

问题:

如何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位教师全面发挥主导作用了吗?

2.某班主任老师在班会课时,教育学生要勤奋刻苦学习,对得起为之付出辛劳的父母亲,并声情并茂地感叹道: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此时,班里有一个学生突然说出“放屁!

”两个字,顿时全班同学惊讶了。

面对这一“侮辱”之词和尴尬局面,假如你是当时的班主任老师该如何处置?

3.老师、家长都反映学生小青是个“不开窍”的孩子。

一道数学题,老师课堂上讲过,课后又复习过,可做起来还是错误百出,一到考试就更不行了。

剐的同学背课文,一下子背出了,可她读了好多遍,还是记不住,丢三落四,常用字也常会错,渐渐地她对学习也没有多大兴趣了。

结合相关教育理论知识,分析小青出现这一症状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或建议。

三、写作题(20分)

请以“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为题,写一篇论述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不少于1000字。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学生法制地位的认识。

【名师详解】从法制的角度讲,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

本题选A。

2.【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教师法》的了解。

【名师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条规定:

”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因此本题选D。

3.【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义务教育的了解。

【名师详解】我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因此本题选A。

4.【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师角色的认识。

【名师详解】教师职业的角色是多样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说明教师具有传授社会传统道德、正统价值观念的使命,是其传道者角色的体现。

因此本题选B。

5.【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认识。

【名师详解】我国宪法与相关法律规定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有:

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安全的权利。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设施、场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题予所述侵犯了学生安全的权利。

因此本题选D。

6.【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师生关系的认识。

【名师详解】从不同的角度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

从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来看,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二者结成授受关系;从人格角度来看,师生是平等的;从社会道德层面上来看,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因此本题选A。

7.【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师职务分类的了解。

【名师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条规定:

”教师应当取得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

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

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

”因此本题选B。

8.【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人本教育理念的认识。

【名师详解】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育应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基石,因为人是教育生成、教育行为存在的前提,是推进发展的”思想内涵和逻辑内核”,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

因此本题选C。

9.【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教育法》的了解。

【名师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

”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

”因此本题选A。

10.【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普通话概念的了解。

【名师详解】略

11.【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名师详解】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本题选B。

12.【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中国历史知识的了解。

【名师详解】城濮之战发生在春秋时期晋、楚两国之间;官渡之战发生在东汉末期曹操和袁绍之间;赤壁之战发生在三国时期;淝水之战发生在东晋和前秦之间,是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典故皆出于此。

因此本题选D。

13.【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考生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了解。

【名师详解】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类技术发展史上一次巨大的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

这场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

因此本题选A。

14.【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考生的文艺常识。

【名师详解】《卡农》和《致爱丽丝》是钢琴曲,《命运》是交响曲,《蓝色多瑙河》是圆舞曲。

圆舞曲原是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曲,传入我国后,也被音译为”华尔兹”。

因此本题选C。

15,【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考生的文学常识。

【名师详解】李白的《长干行》中有: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这两个成语即出自此处。

因此本题选B。

16.【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科普知识的了解。

【名师详解】潮汐是指海水在天体的引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地球上潮汐的动力主要是月球和太阳的引力,由于月球离地球更近,这二者之间又以月球的引力为主。

因此本题选D。

17.【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归纳能力。

【名师详解】南北朝时期,由于战火连连,百姓流离失所,人们备受战争之苦,而统治者则利用宗教麻醉百姓,大力提倡发展佛教,因此这一时期佛教在我国大肆盛行。

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是这一现象的真实写照。

因此本题选A。

18.【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二战”期间重要战役的了解。

【名师详解】中途岛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场重要战役,也是美国海军以少胜多的一个著名战例。

其于1942年6月4日展开,美国海军不仅在此战役中成功地击退了日本海军对中途岛环礁的攻击,还得到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因此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区的转折点。

因此本题选B。

19.【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学常识的了解。

【名师详解】司马迁曾在《报任安书》一文自曝其写作《史记》的目的为: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因此本题选C。

20.【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名师详解】本段文字立足宪法典或宪法性法律中一个或者几个方面的内容,提出对于宪法的认识,故A项正确。

本段不是从阶级意志角度出发,B项不正确;文段没有针对不同法律形式的特征对宪法概念进行定义,D项不正确;文段均从内容角度定义宪法,没有从其他角度定义,故C项也不正确。

21.【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文学常识。

【名师详解】诗体游记《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海涅重要的政治讽刺诗,这是他于1843年10月回家看望母亲时所写,当时他看见整个德国的统治如同冬天一样冰冷,于是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部作品。

22.【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考生对我国传统知识的了解。

【名师详解】20世纪20年代,我国京剧界人才辈出,其中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苟慧生被誉为”四大名旦”。

而梅兰芳又在四人中排在首位,被称为”伶界大王”。

他的表演自成一派,由此创立了”梅派”。

因此本题选D。

23.【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考生对科普知识的了解。

【名师详解】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能够产生温室效应的一些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30多种气体。

因此本题选B。

24.【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文学发展史上重要作家作品的了解。

【名师详解】《随园诗话》是清代袁枚写的一部关于诗歌创作的作品;《沧浪诗话》是南宋严羽写的一本关于诗歌理论批评的著作;《文心雕龙》是南朝刘勰写的一本文学理论著作,是我国第一本文学理论专著;《人间词话》是清末王国维写的一本词论。

因此本题选C。

25.【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考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

【名师详解】我国古代被誉为”四大美女”的是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她们享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誉。

其中,”沉鱼”是形容西施的,”落雁”是形容王昭君的,”闭月”是形容貂蝉的,”羞花”是形容杨玉环的。

因此本题选C。

二、二、材料分析题

1.【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师主导作用的了解。

【参考答案】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既要讲好课,会教学生,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会学。

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不会自发产生的,需要靠老师的生动教学来调动。

教师只会讲课,而不能使学生会学,真正融入到课堂中来,还不能说全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2.【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处理课堂意外事件的能力。

【参考答案】课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尽管教师在教学之初设置了教学计划,但课堂上还是有可能会出现教师意料之外的情况。

如何应对课堂意外情况是班主任理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要具有教育理性,临场保持冷静,不使课堂秩序失控,避免使自己陷入尴尬境地,保证既定教育任务的完成,是通常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基本原则。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面对课堂意外情况,在课上,或听而不闻,或大智若愚,或四两拨千斤平和过渡,使教学尽快回到正常教育轨道,是教师教育智慧的体现。

而在课后,则需要适时了解情况,做好与有关学生沟通、引导和教育工作,并对事件有个善后。

教育有法,教无定法,处置之妙,存乎一心,面对课堂意外情况,教师只要不慌张,冷静处理,就有可能”化险为夷”,甚至巧借他山之石,使课堂意外情况为教学目标服务,从而最终达到所期望的教学效果。

3.【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教育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答案】

(1)排除先天性痴呆,学生做事丢三落四,对老师、家长的某些要求置之脑后,学习内容难以入脑,并非学生的脑子”不开窍”,有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①学习压力过大,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②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差;③学习方法不正确。

(2)教师在设法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时候,一定要设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①教会小青记忆的技巧与方法,如理解记忆、趣味记忆等,把记忆内容编成有趣的生活现象,让她乐于记。

②培养小青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其独立、灵活、敏捷、健康的思维。

③帮助小青树立自信心,减轻学习的压力。

教师和家长应多给小青一些鼓励和表扬,多对小青说一些诸如”试试你一定能行”,”啊,你进步了”等话语,为其树立自信心。

另外,还可帮助小青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劳逸结合,减轻其学习压力。

三、三、写作题

【参考例文】

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

孔子曾经说过:

”亲其师,信其道。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生只有喜欢上了这令老师,才有可能会喜欢这个老师的课,真正接受这个老师传授的知识。

作为一名教师,自己拥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内涵是一回事,而要让学生喜欢自己又是另外一回事。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呢?

我认为一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尊重、关爱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皇帝和鞋匠的灵魂是用同样的模具刻出来的。

”在学校里,教师和学生之间也是平等的,作为一名教师,应尊重、关爱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都有着不同于别人的思想、个性和行为。

这种个体的差异决定了他们在生活中不可能整齐划一,他们会在思想上有不同、行为上有差异、成绩上有高低。

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必须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用一颗赤诚的心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而在实际的工作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就是因为在这方面出现了”爱”的倾斜,致使学生意见满腹。

尊重学生是赢得学生尊重的前提,正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只有教师做到真正地尊重、关爱学生,学生才会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热爱教师。

二、做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生活上的益友

教师易当,但当好难。

因为教师不但要把书教好,而且还要把人育好。

我们不但要扮演”教师”的角色,同时还要扮演”家长”、”朋友”的角色,而且不但要扮,还要扮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名让学生喜欢的教师。

一个学生曾这样写道:

”课堂上能用眼神关怀我,当我疲倦、厌学时给我以提醒,课下能够静听我的心声、排解我心中烦恼的老师,才是我崇拜的偶像、学习的榜样、信赖的朋友!

”还有一个学生写道:

”老师,我缺少的不是批评和斥责,而是关怀、理解和包容。

”从这些学生真挚、诚恳的话语中,我们是否读懂了学生那颗既需要严又需要爱,既需要教又需要哄的幼稚无邪、天真烂漫的童心呢?

一方面,他们那颗充满求知欲望的心需要我们去满足,他们那颗童稚的心灵需要我们去塑造。

另一方面,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所遇到的诸多烦恼,又需要我们去引导、去解脱,使他们愉快地度过青春期,排除成长所带来的烦恼,从而使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不但要在学习上给予学生指导,而且要在生活中积极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困难,在生活中和学生交朋友。

三、技高一筹,德才兼备,以德服人

在学生的心目中,文化修养高,德才兼备,能够在某些方面让学生产生敬佩之心,也是一个好老师所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

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苦练教学技能,争取使每一节课都能妙趣横生、充满活力、都有学生意想不到的内容。

当然,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朝之功,而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总结。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说过:

”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2013年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巅峰冲刺试题及答案

(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一般来说,教育的影响往往不能马上就显露出来,教师的劳动效果最终要在学生参加独立的社会实践才能得到检验,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D )。

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2.“刘三姐”是我国民间传说中哪个少数民族的人物?

( A )

A.壮族

B.满族

C.彝族

D.苗族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学生既是教育过程的客体,也是认识的主体

B.教师应以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作为开展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根据

C.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体

D.学生是一张可以随意涂抹的自纸,在教学中处予一种从属地位

4.电磁感应定律的提出者是(A )。

A.法拉第

B.惠更斯

C.焦耳

D.赫兹

5.商朝时,( C )迁都到殷,商朝因此又被称为殷商。

A.汤

B.启

C.盘庚

D.纣

6.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予( A )“奥古斯都”的称号,罗马帝国建立。

A.屋大维

B.君士坦丁

C.亚历山大

D.哈德良

7.中国古代历史上跟“退避三舍”相关的战役是( C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城濮之战

D.垓下之战

8.下列哪一项不是终身教育的特点?

( D )

A.终身性

B.全民性

C.广泛性

D.普及性

9.( C )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

A.校长

B.任课教师

C.班主任

D.班长

10.《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了中小学教师所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下列没有涉及的是( D )。

A.爱国守法

B.爱岗敬业

C.关爱学生

D.无私奉献

11.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客观因素包括社会、学生、领导、家长对教师的态度,其中最主要的是(D  )对教师的态度。

A.社会

B.学生

C.领导

D.社会

12.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C  )。

A.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B.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C.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D.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13.《白雪公主》出自( B )。

A.《伊索寓言》

B.《格林童话》

C.《安徒生童话》

D.《一千零一夜》

14.在特洛伊战争中,足智多谋的( A )想出了木马计,帮助希腊联军攻破了特洛伊城。

A.奥德修斯

B.赫克托耳

C.阿喀琉斯

D.阿伽门农

15.约公元前2070年,( A )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A.禹

B.启

C.少康

D.桀

16.目前已发现的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字是( D )。

A.籀文

B.铭文

C.竹简文

D.甲骨文

17.可能会有一种看法认为,腐败就是鲜廉寡耻、道德败坏,有多少玄机可以分析呢?

关键还是对官员思想品质的教育和考察。

这当然都是有道理的,思想教育、纪律检查于是显示出重要性。

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应忽视、并应当特别看重经济学家所提供的分析。

特别是因为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而腐败的发生不可能不与改革的制度安排相关,经济学家在腐败研究方面的理论创新就有了更贴近的现实指导意义。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C )。

A.对官员思想品质的教育和考察是防止腐败的关键

B.经济学家在腐败研究方面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C.需要从经济学角度思考腐败问题

D.我们应当特别看重经济学家提出的观点

18.绿色食品是指(C  )。

A.含有叶绿素的食品

B.绿色的食品

C.在原料生产、加工各工序均为安全、无污染的食品

D.在加工和包装上干净、卫生的食品

19.名雕《掷铁饼者》是( A )的作品。

A.米隆

B.罗丹

C.米开朗基罗

D.拉斐尔

20.地球有四个圈层,最里面的圈层是( D )。

A.大气圈

B.水圈

C.生物圈

D.岩石圈

21.“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出自( C )。

A.席慕容《乡愁》

B.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C.泰戈尔《飞鸟集》

D.冯至《我是一条小河》

22.夏洛蒂•勃朗特创造了世界上著名的独立女性( A )。

A.简•爱

B.郝思嘉

C.安娜•卡列尼娜

D.凯瑟琳

23.作家方方笔下的七哥(出自《风景》)有下列哪一个人物的影子?

( A )

A.《红与黑》于连

B.《呼啸山庄》希斯克利夫

C.《简•爱》罗切斯特先生

D.《当代英雄》毕巧林

24.《百年孤独》的作者是( A )。

A.马尔克斯

B.杰克•伦敦

C.艾略特

D.卡夫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