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11527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docx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docx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微生物学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不给分)

一、名词翻译(每题2分,共10分)

1.proteobacteria

2.actinomycete

3.endospore

4.peptidoglycan

5.flagella

6.macrophage

7.epidemiology

8.prion

9.mostprobablenumbertest

10.Mutagen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原核生物细胞的核糖体在()。

a.细胞核中;b.细胞质中游离;c.内质网上;d.光镜下可见

2.原核生物细胞染色体形态为()。

a.长的线型构型;b.闭环构型;c.X型;d.C型构型

3.病毒居住在细胞核中的一个例子是引起()的病毒。

a.疟疾;b.麻疹;c.爱滋病;d.脓毒性咽喉炎

4.革兰氏染色法乙醇脱色步骤后,革兰氏阴性菌呈现()。

a.蓝紫色;b.红色;c.无色;d.深绿色

5.当细菌发生突变时,突变效应能在()中体现。

a.ATP利用的速率;b.营养物质消化速率;c.蛋白质合成;d.ATP吸收进细胞

6.抗体分泌在机体的腔中如消化道的是()。

a.IgD;b.IgG;c.IgA;d.IgE

7.在组织中发现,但不在血液中发现的吞噬细胞是()。

a.浆细胞;b.巨噬细胞;c.中性粒细胞;d.嗜碱细胞

8.放线菌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为()。

a.<;b.~;c.6.5~;d.>

9.微生物运输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

a.被动扩散;?

b.?

?

促进扩散;?

c.?

?

主动运输;?

d.基团转位运转

10.微生物光合作用的中间产物是()。

a.氨基酸和蛋白质;b.氧气葡萄糖分子;c.丙酮酸分子;d.二氧化碳

11.决定病毒感染专一性的物质基础是()。

a.核酸;b.蛋白质;c.脂类;d.糖类

12.发酵是以()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过程。

a.O2;b.CO2;c.无机物;d.有机物

13.非细胞型微生物的增殖方式为()。

a.复制;b.二分裂;c.芽生;d.孢子生殖

14.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细菌特殊结构是()。

a.鞭毛;b.荚膜;c.菌毛;d.芽胞

15.青霉素族的抗生素主要用于抗()。

a.真菌b.革兰氏阴性菌c.革兰氏阳性菌d.以上全部

三、填空题(每空分,共30分)

1.最小的细菌已知有三类:

、和。

2.按照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细菌分为:

,和。

3.实验室中最常用真菌培养基为,它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组成相似。

4.微生物中最常用相差显微镜研究的是,最常用暗视野显微镜观察的细菌是。

5.门,门,门以及绿藻门中的一些种类为单细胞藻类。

6.病毒的衣壳是由称为的重复的单位组成的。

7.细胞破坏的区域称为,可以作为病毒存在的信号。

8.已知抗体激活一系列反应,结果使微生物表面穿孔,是由活性引起的。

9.分泌于母乳中的抗体并且通过喂养传递的是。

10.硫酸盐还原菌生长在水环境中的泥浆中,将硫酸盐化合物还原成。

11.将硝酸盐中氮转化为气体氮的过程称为反应。

12.某些微生物可以产生酶和酶,以助其穿透宿主组织。

四、简答题(第1-5题每题8分,第6题10分;共50分)

1.哪些微生物是真核生物

2.为什么严格说来病毒不被认为是生物

3.微生物的突变有什么不同类型

4.用什么原理来衡量废水的污染程度

5.微生物产生抗药性有哪些途径

6.描述实验室获得细菌纯培养的两种常用方法。

五、论述题(第1,2题任选1题;第3,4题任选1题;第5题必答。

每题15分,共45分)

1.假设已知两种培养物,一种是革兰氏阴性菌,一种是古生菌,讨

论至少5种鉴别这两种培养物的方法。

2.论述至少三种病毒感染单位的测定方法。

3.详述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主要因素。

4.定义和比较外毒素、肠毒素和内毒素,每一种毒素举出两个例子,

并列出产生此种物质的微生物名称。

5.目前禽流感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和蔓延,已经出现人感染并导致死

亡的情况,因此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甚至在民众中引起恐慌,就你所了解的情况就下列问题进行回答。

N5H1病毒的含义及分类地位、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特点、禽流感的传播和传染方式、禽流感对人类的影响以及正确的防治措施。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生物学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不给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暗反应

2.同工酶

3.呼吸链

4.抗体

5.转导

6.连锁群

7.遗传工程

8.种群

9.条件致死突变

10.渐变式物种形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联会复合体是在减数分裂前期的()期。

2.细胞中葡萄糖的分解代谢包括两个连续的反应:

()和()。

3.光反应和暗反应能量转变的部位分别是()和()。

4.按根尖的各部分形态、结构和机能特点,根尖自下而上分为()、()、()、()四部分。

5.高等植物水分吸收和运输的动力是()。

6.目前公认的植物激素主要有()、()、()、()、()五类。

7.根据细胞质中有无特殊染色的颗粒,可把白细胞分为()和()两大类。

前者因颗粒着色性质不同而分为()、()、();后者包括()、()。

8.动物的定向行为可分为()定向、()定向、()定向。

9.紫外线引起的DNA损伤可以修复,这种修复大致有()、()、()三个途径。

10.获得某种基因的方法有()和()两种。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以图解的方式说明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3.以草履虫产毒型遗传说明细胞质遗传的特征。

4.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有哪些

5.简述细胞凋亡、衰老、死亡的区别和联系。

6.以大肠杆菌为例,图示转录的操纵子模型。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突变的分子基础是什么其生物学意义如何

2.请论述生物进化的机理。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生态学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不给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生态入侵ecologicalinvasion

2.耐受限度limitoftolerance

3.生态系统ecosystem

4.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

5.生物放大作用biologicalmagnification

6.现存量standingcrop

7.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

8.放牧系统grazingsystem

9.营养级trophiclevel

10.生物群落带biome

 

二、填空(或选择)题(每空分,共50分)

1.生态学是在(十八/十九/二十世纪)_________建立的,(是/否)______生物学范畴研究,如果按研究对象划分层次,生态学研究的最低层次是_____;现代生态学重点研究的层次是___________;种间作用属于____________层次(6)

2.强光下高营养对沉水植物产生抑制,弱光下高营养产生促进作用,前者是因为营养过剩产生的______作用,后者是由于营养对光照不足产生的_____作用。

(3)

3.生态因子之间(是/否)_____经常存在相互影响,这是因为不同因子影响(同一/不同)_____生理过程。

(3)

4.综合生命表的净生殖率根据存活率和生育率计算,公式为________;瞬时增长率根据存活率和世代时间计算,公式为_________(4)

5.种间相互作用研究主要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方面。

在种间相互作用中竞争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竞争两类。

如果竞争的两个种都是钟内竞争强度大,种间竞争强度小,它们(能/否)_____共存(8)

6.群落概念的抽象性体现在___________,具体性体现在__________。

优势种和建群种差别在于后者是________的优势种(6)

7.生活型是生物对环境_________的表现形式,相同的环境有______的生活型,同一层片的植物生活型(一定/不一定)_______相同。

(6)

8.水域中影响水生生物垂直分布的环境因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6)

9.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

(6)

10.初级生产力常用的测定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6)。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1.Lotka-Volterra模型表明捕食者对被捕食者有什么影响规律

2.简述地球生物多样性随经度、海拔(深度)、纬度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3.竞争如何导致生态位变化

4.简述生态系统中的磷循环。

5.什么是生态系统的基本过程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试举例叙述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规律。

2.主导生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内因性和外因性因素是什么它们如何导致群落演替

3.比较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差异。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生物化学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不给分)

一、填空(共20分,每空1分)。

1.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均是_______。

2.利用_______氨基酸在_______有强的光吸收,可测定溶液中这些氨基酸的浓度。

3.环状DNA的存在状态主要有______和_______。

4.碱基与戊糖间C-C连接的是______。

5.代谢物在细胞内的生物氧化与在体外燃烧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6.绿色植物生成ATP的三种方式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7.丙酮酸脱氢酶系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酶和______种辅助因子。

8.脂肪酸的主要合成原料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二、选择题(共10分,每题1分)

1.下列哪一项不是辅酶的功能

a转移基团b传递氢c传递电子d某些物质分解代谢时的载体e决定酶的专一性

2.有机磷农药作为酶的抑制剂是作用于酶活性中心的:

a巯基b羟基c羧基d咪唑基e氨基

3.完全食肉的人,可能缺乏的维生素是:

a硫胺素b维生素PPc维生素B12d泛酸e维生素C

4.活细胞不能利用下列哪些能源来维持它们的代谢

aATPb脂肪c糖d周围热能e阳光

5.DNA变性的原因

a温度升高是唯一的原因b磷酸二酯键断裂c多核苷酸链解聚d碱基的甲基化修饰e互补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

6.真核生物的mRNA:

a在胞质内合成并发挥其功能b帽子结构是一系列的腺苷酸c有帽子结构核PolyA尾巴d因能携带遗传信息,故可长期存在e前身是rRNA

7.哺乳动物细胞核糖体的大亚基沉降系数为:

a30Sb40Sc60Sd70Se80S

8.某种酶活性需以-SH为必需基团,能保护其不被氧化的物质是:

aCysbGSHc尿素d离子型去污剂e乙醇

9.从组织中提取酶时,最理想的结果是:

a蛋白产量最高b酶活力单位数值很大c比活力最高dKm值最小e转换数最高

10.生物素参与下列哪一种反应

a羟化作用b羧化作用c脱羧作用d脱水作用e脱氨作用

三、判断是(√)非(×)题(每题1分,共20分)。

1.亮氨酸疏水性比缬氨酸要强。

2.蛋白质变性后,其分子量变小。

3.胶原纤维蛋白主要结构是β-折叠片。

4.用二苯胺法测定DNA,必须用同源的DNA作为标准样。

5.RNA的分子组成中,通常A不等于U,G不等于C。

6.酶影响它所催化反应的平衡。

7.酶促反应的米氏常数与所有的底物无关。

8.固定化酶的一个缺点就是很难作用于水不溶性底物。

9.维生素K是水溶性维生素。

10.长期单食玉米的人易患癞皮病。

11.牛奶应避光保存,以免其所含的维生素B2遭到破坏。

12.2,4-二硝基苯酚是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

13.糖酵解关键的酶是醛缩酶,催化单向反应。

14.抗脂解激素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

15.因胆固醇为两性分子,作为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可调节膜的流动性。

16.除乳糜微粒外,其它血浆脂蛋白主要是在肝脏或血浆中合成的。

17.RNA转录是以DNA为模板合成RNA。

18.PCR技术所用的引物是待扩增的DNA区段3’端的互补序列。

19.在水溶液中,蛋白质分子表面的氢原子相互作用形成氢键。

20.抗体就是免疫球蛋白。

四、名词解释及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超二级结构(supersecondarystructure)

2.肽平面(peptideplane)

3.亚基(subunit)

4.脂类(Lipids)和类脂(Lipoids)

5.自身激活作用(aunocatalysis)

6.摆动配对(wobblepairing)

7.维生素缺乏症的原因主要有哪几种

8.在酶的纯化过程中常会失去部分活力,但偶尔也出现酶活得率超过100%。

解释酶活力增高的原因。

9.抗菌素A(antimycinA)的来源和作用

10.计算一个含有78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若呈β-螺旋状态,其长度为多少nm若是β-折叠状态,其长度又为多少nm

五、思考题(每题25分,共50分)

1.食物中糖类在小肠内是如何被吸收进入细胞内的糖代谢与脂肪代谢是通过哪些反应联系起来的

2.试论:

非编码RNA的作用及与基因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