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课设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03962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07.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学课设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光学课设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光学课设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光学课设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光学课设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光学课设报告.docx

《光学课设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学课设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光学课设报告.docx

光学课设报告

燕山大学

光学系统设计课程

设计说明书

题目:

基于Zemax的潜望镜的设计

 

学院(系):

年级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1.课程设计目的与意义

目的:

让学生从书面理论知识,转接到实践解决具体的问题,理解潜望镜的设计原理,以及对即将继续深造考研的同学提前了解和熟悉光学设计的流程和相关应用软件的使用。

意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真理是实践出来的。

课程设计教学是把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如此可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学科之作用,激发学生向更深层次追求的动力,知行合一,教学才真正完整。

2.课程设计的内容简介

课程设计内容分为三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设计单透镜并研究其球差特性,及优化双胶合结构的球差和轴向色差。

第二个任务是人眼的几何光学仿真及远视校正。

第三个任务就是潜望镜的设计。

3.课程设计步骤

(1)熟悉和理解设计题目的要求。

(2)熟悉如何使用ZEMAX软件。

(3)掌握各种操作数的使用,以及分析窗口的使用。

(4)设计结构以及优化参数。

3.1潜望镜的设计

设计要求:

EFL=200mm,前透镜到光阑的距离为90mm,光阑到后透镜的距离也为90mm。

透镜材料为SF2,波长为0.55um。

前后透镜厚度均为15mm,视场角分别设

选择近轴工作F数为10(既数值孔径为20mm),物距800mm。

图1.1初始的LDE表图

其中,曲径半径关系为面4“pickup”面2值做-1值,面5“pickup”面1做+1值跟随。

厚度是STO面对面2做+1值跟随。

此时打开3DLayout如图:

图1.2潜望镜的初始结构图

然后设置MFE操作数,如图所示:

图1.3MFE列表图

此时可以看到EFL=206.189969mm与要求的200mm有所差距,所以选择空气隙的厚度作为变量,该MFE中只有EFFL激活,其他操作数做监视器作用。

然后执行优化OPT,此时EFL变成200mm。

图1.4MFE中EFFL操作数

接着激活PMAG操作数(目标值为-1,权重为1),将物距设为变量(去掉原先的其他变量),进行优化,然后,利用PMAG操作数,移动物的位置,使物位于单位倍率处,以便使系统表现出对称特性。

为此,在MFE中加入PMAG操作数。

PMAG限定的是近轴主光线在近轴像面上的高度与物高之比,令

就能达到上述“物置于单位倍率处,系统对称”的效果。

可得3DLayout图:

图1.5物位于单位倍率处时对称系统的外形图

把物置于无穷远,物的厚度设为Infinity。

把前半部分的曲率和光阑空气隙厚度设为变量,在MFE中插入TRAC操作数,同时关掉PMAG。

此时的各视场的RMS值分别为10.4、685.1、1553.4微米。

执行优化后,RMS值变为59.66、95.0、134.9微米,下面给出优化前后RMS值的点列图以及优化前的光线扇曲线和场曲曲线。

图1.6.1优化前的RMS值

图1.6.2优化后的RMS值

图1.7优化前的光线扇曲线和场曲曲线

再看看变化后的结构图,此时系统的外形图是经典的潜望镜结构了。

图1.8优化设计完成的经典潜望镜结构图

以及光线扇曲线和场曲曲线的变化,从下图可以看出T曲线偏向右边逐渐趋近与垂直轴。

图1.9优化后的光线扇和场曲曲线

在系统的IMA面前插入一个虚拟面,将其厚度作为变量。

同时将潜望镜前、后透镜的厚度均由15mm变为5mm,其它设置不变,进行优化,最后进行平视场优化,再添加三个FCGT操作数。

图1.10添加三个FCGT操作数

优化得到场曲曲线的变化,有T曲线与垂直轴重合:

图1.11添加FCGT操作优化后的场曲曲线

最后让我们看看此时的结构图。

图1.12添加FCGT操作数优化后的潜望镜结构图

以及最终的LDE数据表图

图1.13添加FCGT操作数优化后的LDE表图

至此,潜望镜设计训练就基本完成。

3.2单透镜设计及眼睛的校正

(1)单透镜设计要求设计正透镜、负透镜的球差关系,与双胶合结构的优化轴向色差。

单透镜设计之正透镜数据:

图2.1正透镜LDE表

图2.2正透镜结构图

图2.3正透镜的球差

从上图可以得出,正透镜的球差为正的。

单透镜设计之负透镜数据:

图2.4负透镜LDE表

图2.5负透镜结构图

图2.6负透镜的球差

从这里得到负透镜的球差为负的,如此为双胶合结构中正负透镜相互组合可以消除球差做出了理论支持。

(2)下面做双胶合结构,使用了一正一负两个透镜,利用其球差的不同性质,遂可以完成光学系统的球差相互抵消功能。

单透镜设计之双胶合结构数据:

图2.7双胶合结构的LDE表

图2.8双胶合结构图

图2.9双胶合结构像差数据表

图2.10双胶合结构的轴向色差曲线

人眼的几何光学仿真及远视校正:

图3.1人眼几何光学仿真加远视镜LDE表

图3.2人眼几何光学仿真结构图

图3.3多结构情形下系统的MTF曲线和DiffractionImages图

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加一个眼睛。

图3.4加上远视镜的人眼几何光学方正结构图

图3.5远视镜矫正后

多结构情形下系统的MTF曲线和DiffractionImages图

4.课程设计总结

经过了两周的光学课程设计,我对光学设计过程有了基本的了解,也基本掌握了简单光学系统的设计,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通过网上寻找资料,同学之间的讨论以及老师的指导,磕磕绊绊的完成了课程设计任务。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不仅加强了对书面知识的理解,也对基本熟悉了ZEMAX光学设计软件的使用,锻炼了自我寻找资料学习的能力,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集体协作的能力,收获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