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方案之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03646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活动方案之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活动方案之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活动方案之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活动方案之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活动方案之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活动方案之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docx

《活动方案之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动方案之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活动方案之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docx

活动方案之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

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

【篇一:

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

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

第1章数字档案馆介绍

我们所要建立的数字档案馆既不是模仿纸质档案为主体的实体档案馆,也不是将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后形成的封闭的档案信息库,而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基础上,把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以高度有序的企业综合档案信息资源为处理核心,为企业生产、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服务的超大规模、分布式数字信息系统。

根据档案界有关专家学者对数字档案馆的研究以及我们的认识,企业数字档案馆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1.1馆藏资源数字化

数据是数字档案馆的核心,是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反映,所以数字档案馆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信息资源库,在这个资源库中,不仅有文字、图像,还有声音等多媒体介质,因此,数字档案馆除了现已存在的电子文件以外,还必须将馆藏的实态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使其永久的存储在服务器的磁盘、光盘或其他存储介质中。

1.2档案信息结构标准化

应该说信息结构标准化既是馆藏信息数字化的基本依据,又是档案信息能否方便快捷利用的前提和基础。

尤其是建设数字档案馆将要引进比较复杂的元数据的概念和很多新的数据处理技术,比如:

数据仓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压缩技术、数据迁移技术等等。

这就要求档案信息结构的标准化。

1.3档案信息传递网络化

网络化是信息社会的重要特征。

要实现信息利用的社会化,首先必须实现网络化,这是个重要的基础。

同样,由于数字档案馆是在网上运行的,因此,宽带高速网对档案信息的迅速传递是必不可少的途径和条件。

目前,支持数字档案

馆的网络技术主要有:

局域网技术,internet技术和intranet技术。

考虑到档案信息不同于图书或其他信息,其传递的范围要受到密级的限制和访问权限的约束以及系统的安全性,因此,在许多场合使用局域网技术和intranet技术较为稳妥。

1.4生成空间虚拟化

由于数字档案馆是一个群体概念,是由一个部门、单位乃至一个地域的众多档案馆或信息资源单位组成的联合体,通过网络实现跨库互动查询,达到使用信息的目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正是由于网络技术的运用,使得传统意义上的档案馆改变了存在的性质和方式,延伸了传递的途径和条件,拓宽了使用的环境和范围。

这也正如部分档案学者指出的那样:

通过网络的连接,传统档案馆被分成两类:

一类是信息资源档案馆,一类是终端档案馆,前者为数字档案馆提供信息,后者则为用户提供服务,而终端档案馆则可认为是一种虚拟的工作环境。

1.5档案信息利用社会化

众所周知,传统介质档案的利用,在同一时间内只能供一个用户使用,其他用户如果想获得这种档案信息,只能等待,因而很难实现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

建立了数字档案馆以后,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从网络上查询这些信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

1.6档案管理自动化

这是数字档案馆建设不可忽视的基本内容之一。

诸如档案自动编目、检索、档案自动标引、各类档案的借阅管理、统计、报表、档案业务建设活动等。

第2章建设数字档案馆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的浪潮,不仅加快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而且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

信息产业升级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信息化成为当代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作为重要信息资源之一的档案,面临着全球信息化趋势的巨大冲击:

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网络

环境逐渐形成,电子文件的大量产生和应用,使得档案信息快速地向数字化方向发展。

面对这种挑战,如果缺乏相对完善的数字档案管理方案及基础设施,不仅档案工作与社会的发展脱节,而且各领域的信息化进程必然会受到影响和制约。

全球信息化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新的希望和憧憬,更多的是机遇和挑战,企业的档案工作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如何使档案工作与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管理水平相适应,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这就要创新,正如中办王刚同志在全国档案工作会议上所说:

“要解放思想抓创新,要注重观念创新、工作创新、机制创新”。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主动、积极地变革与形势和企业发展不相适应的档案管理理念、管理系统、管理模式。

第3章建设数字档案馆的条件

3.1资金保障

建设数字档案馆所需资金与其它档案事业建设相比数额是巨大的。

一般建设数字档案馆的开支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硬件开支和软件开支。

硬件开支是指购置各种专业设备和环境改造所需的资金。

由于现行的档案馆保管的主体是纸制档案,保管设施、提供利用的形式和阅览场所都是以此为中心设计的,不能满足数字信息的保管和提供利用的要求,需进行一整套包括信息转换系统、电子档案保管系统、数字信息传输系统如网站及支持网络传送的通讯线路等各种基础设备、设施的购置和建设,还有适应数字档案阅览的场所。

软件开支是指保障数字档案馆正常运行的技术开支和人力开支。

将现有的馆藏档案转化成数字档案,除必要的硬件设施还必须有相应的技术支持,如购置、开发一定数量的应用软件,对现有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系统维护和数据库转换等。

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充足的资金做保障才能得以实现。

缺少资金保障,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和发展将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

3.2资源保障

数字档案馆海量存贮和快速传输的功能,要求档案馆要有足够多的可传输的数字信息。

现行档案馆的馆藏档案多以纸制、音像、声像材料为主要载体,电子文件和数字信息少而又少,这势必影响到数字档案馆信息的传输和信息的提供利用,造成信息停滞和利用需求的阻断,这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加快档案馆原始信息的数字转换进程和电子文件的积累,保证可传输数字信息的数量,并不断补充、更新和完善是满足社会各界的广泛利用需求,使数字档案馆正常运转,保持旺盛生命力必不可少的一环。

3.3技术保障

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对人员结构和知识结构提出了要求。

一方面,面对各种计算机、网络等

技术含量的专业设施,需要一批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进行日常维护、维修,从而保障各种专业设施的正常运行。

另一方面,随着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应用管理软件需要不断升级、更新,相应的软件开发人员也是不可缺少的。

再有,各级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也要做出调整,除熟练掌握档案专业知识外,还要加强现代知识的学习,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数据库管理知识及电子文件的管理知识,具备一定的适应数字化建设发展需要的基本技能,才能处理好数字化的信息,做好数字化资源的服务。

第4章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内容

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

数字档案信息资源是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核心内容。

一方面,要做好多种媒体形式的原始馆藏档案(如纸质档案、照片档案、声像档案等)的数字化处理和电子文件的接收工作,通过对数字档案的整理加工重组,建立多种形式的数字档案

信息资源库;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网络档案信息资源的搜集、组织和开发利用。

要最终通过各个数字档案馆的联合共建、协同开发,避免重复,建成一个超大规模的高质量的分布式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库群。

4.2软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

软硬件基础设施是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基本前提条件。

数字档案馆的建设要以国家骨干通信网为依托,不需再进行专有通信网的建设投资,因而数字档案馆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是配置相应的网络设备、服务器、档案数字化设备以及系统软件等。

4.3应用系统的开发

应用系统是数字档案馆持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基础。

它是一个可扩展的网络应用系统,完成对档案的数字化加工、数字档案的采集、整理、存储、检索、传递、保管、保护利用、鉴定、销毁、统计等全过程管理工作,并能为用户提供高效跨库、无缝连接的信息服务。

4.4标准与法规的建设

标准与法规是数字档案馆建设的重要保障机制。

必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建设内容,逐步推出相关的标准与法规,主要包括数字档案资源的描述、标识、存储、查询、交换、管理和利用等的标准与规范,并最终形成数字档案馆建设所需的标准与法规体系。

4.5人才培养人才是数字档案馆建设持续发展的关键

要通过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具体实践,逐步培养一批在系统开发与维护、档案数字化加工与管理、标准法规建设与保护、相关技术的使用与研究以及数字档案馆运营与管理等方面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专业人才队伍。

【篇二:

青岛市区市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

青岛市区市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

青岛市档案局(馆)

2003年12月

“淮南子档案业务交流网”整理

青岛市数字档案馆已于2003年8月20日通过了国家档案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并与当日在国内第一个正式投入运行。

按照青岛市档案信息化发展计划的总体要求以及数字档案馆建设理论,我市所属12个区市综合档案馆应相继建成数字档案馆,与市数字档案馆组成两级数字档案馆群,建设青岛市“档案资源信息数据库”,实现数据充分共享,资源互相利用,为数字青岛、数字区市、数字园区建设服务,为我市各级政府开展电子政务建设,实施电子公文归档工程提供有力的保障,为各级档案馆实现现代化管理,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提升我市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一、数字档案馆建设现状

2001年,国家档案局将青岛、深圳确立为数字档案馆建设的试点城市,2002年以来,杭州市档案馆、天津开发区档案馆、江苏电力公司档案馆等也逐步开始试点建设数字档案馆。

国家档案局于2002年12月份在深圳召开了数字档案馆建设现场演示会,2003年8月,青岛市数字档案馆通过了国家档案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认为:

“该研究课题的完成,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数字档案馆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应用。

课题研究成果在档案信息化建设领域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对数字档案馆的工程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同日,青岛市数字档案馆在国内第一个正式投入使用,受到了国内媒体的关注,得到了国内同行的认可。

区市(县)数字档案馆建设,目前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

浙江省萧山区档案馆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

包括广东省顺得市、广州市白云区、深圳市福田区和宝安区等在内的档案馆正在积极筹措,有的已经取得了不少的进展。

山东省济宁市档案局在其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中,提出了在2006年全市各级综合档案馆基本建成数字化档案馆的计划,并通过“两办”印发。

二、区市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基本依据

在青岛市建设区市数字档案馆,形成两级数字档案馆群,具有以下优势:

1、环境优势。

青岛市作为我国沿海开放城市和计划单列城市,经济比较发达,市委、市政府对信息化建设极为重视,并于1996年6月专门成立了青岛市委市政府计算

机中心(正局级事业单位),承担青岛市电子政务管理、统筹、协调、推进和技术管理职能。

“九五”期间,青岛市宏观决策和办公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工程(“金宏工程”)获得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示范工程,2002年青岛市开始实施国家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

经过多年建设,青岛市电子政务建设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四统一分”体制和“强核-辐射”模式,建设了4个应用平台,即网络平台、软件平台、安全支撑平台、政务信息网站平台。

其中网络平台上连国家、省办公网络系统,下连青岛市各级乡镇机关,全部市直机关均可通过宽带连接到市委市政府计算机中心,实现了全市网络信息的互联互通。

2、基础优势。

青岛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计算机使用、网络连接普及率较高。

档案工作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即开始运用计算机管理,开展数据库建设。

多年来,青岛市档案局依靠自己的力量,先后开发了dos、windows环境下运行的多个版本的机关档案管理系统、综合档案馆计算机管理系统,实施文档一体化管理,馆室一体化管理,形成了统一标准建设的档案数据库。

“十五”以来,青岛市在国内率先制定了档案信息化发展计划,并采取有利措施督促各级档案馆、室开展目录数据库建设、档案全文扫描、电子文件收集归档工作,各综合档案馆已经与2003年9月全部实现了馆藏档案案卷目录、文件目录计算机检索,全市文件级目录数据库总量达470万条。

目前12个区市档案馆已经有9家购置了服务器,主要业务人员基本实现了每人1台计算机开展工作,全部购置了扫描仪、刻录机等基本设施,建立并发布了档案网站(网页),通过政务网络(金宏网络)与市档案馆实现了高速连接。

3、技术优势。

青岛市档案信息化建设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起步,经过10年的建设发展,培养了一支较高素质的信息化干部队伍,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档案管理软件。

特别是青岛市数字档案馆工程建设项目通过国家档案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并在国内第一个正式投入使用,使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建设数字档案馆的技术、经验和方法。

纵上所述,青岛市建设区市级数字档案馆,具备了环境、基础、技术和财力的可行性。

它必将推动整个青岛市档案信息化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形成以青岛市数字档案馆为核心的两级数字档案馆群,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充分共享,为青岛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

三、建设方案

青岛市区市级数字档案馆建设理论和方法,将按照青岛市数字档案馆建设模式开展,即构建四个基础设施平台,建设两个大型数据库,开发四个综合管理系统,制订一系列操作标准、规程,培养一支档案信息化建设队伍。

(一)基础设施建设

1、数字档案信息传输平台建设

网络传输平台主要由局域网络、政府网络和internet互联网络三个平台组成。

①局域网络平台,承担数字档案馆内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利用等主要业务工作。

所有保密信息只能在局域网络处理,严格控制使用人员,确保档案信息安全。

局域网络平台应与internet网络实现物理隔离,数据交换采用移动硬盘等介质实现。

局域网络平台与政府网络应物理隔离,必要时可以有机连接,实现数据交流、传输。

局域网主要采用主干网、楼层网加子网的三级系统结构,主干网采用100mbps交换式快速以太网技术,楼层网和子网采用10/100mbps速率的交换型快速以太网,既能充分满足当前需要又符合未来发展趋势。

主干网、楼层网和子网应实现无缝连接。

②政府网络平台,连接各区市市委市政府计算机中心,实现数字档案馆与进馆单位档案室网络连接,同时,融入青岛市电子政务网络系统(金宏网络)。

政府网络平台是档案系统广域网骨干传输系统,其网络结构主要以政府网为传输干线,以档案馆为一级网络中心,连接各进馆单位档案室。

进馆单位档案室主要以宽带网络方式接入档案馆网络中心,进行档案信息的查询、上传与下载。

③国际互联网络平台,数字档案馆连接internet国际互联网的外部网络平台,承担档案信息发布、档案信息在线利用等工作。

该网络平台可以通过区市政府计算机中心统一出口实现,也可以直接通过连接isp服务商实现。

2、数字档案信息采集平台建设

区市数字档案馆主要建设电子目录采集平台,全文数据采集平台等,承担数字档案信息的日常采集工作。

①目录采集平台主要承担馆藏各种档案资料目录数据的采集,进馆单位数据采集等工作。

实现每人1台计算机联网工作(政府网络和局域网络),按照分工开展目录数据接收、录入、检查等工作。

②全文数据采集平台主要包括馆藏纸质档案采集(扫描)、电子档案数据采集(接收)、照片档案采集(扫描或接收)、多媒体档案采集(接收、制作)、资料信息采集(接收)等平台。

区市数字档案馆一般可以配备高速扫描仪1台,普通扫描仪2台以上,建立小型的全文采集工作室;配备音视频信息系统,开展多媒体信息的采集、编辑、制作。

3、数字档案信息存储管理平台建设

区市数字档案馆存储管理平台主要包括馆内数据存储管理服务器1台,nas结构全文存储管理服务器1台,磁带备份系统1套,光盘刻录机1部,断电保护ups系统1套,sqlserver数

据库系统1套,windows2000advanceserver服务器操作系统1套,承担数字档案信息的存储管理和信息发布工作。

4、数字档案信息应用平台建设

馆内应用平台建设,基本实现每人1台计算机,安装“综合档案馆数字信息管理平台”,通过网络连接服务器,实现数字档案信息的查阅利用、编辑研究等功能。

国际互联网档案信息发布和在线利用平台建设,即网站建设。

区市数字档案馆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网站建设可以充分利用区市政府计算机中心的网络资源或青岛档案信息网资源,将档案主页挂接在计算机中心或青岛市数字档案馆的服务器上;也可以租用服务器资源或自己购买服务器,利用自己的网络出口,服务器放在本单位或实行服务器托管。

政府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利用1台服务器和1台全文存储服务器,连接政府网络来实现。

主要用于接收电子政务产生的电子公文数据,接收通过机关档案管理系统整理完毕的电子档案数据,浏览下载各种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开展档案信息发布,档案信息在线利用工作,可以实现网上文档服务功能(代替实体文档服务中心),保密信息不在网上传输。

(二)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

区市数字档案馆规划构建两个大型信息数据库:

档案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这二个数据库集中存储了数字档案馆的所有数据信息。

考虑到大容量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是整个数字档案馆的基础,因此,针对档案馆数据的特征,我们分别采用大型的关系数据库来保存管理其业务及条目数据,如档案目录,以达到易管理、易检索利用的要求;用非结构化的文件方式存储其全文数据,如照片、多媒体,可以达到大容量(1tb)、不依赖于现有平台和系统、易扩展的要求。

1、档案目录数据库:

该数据库主要存储著录标引产生的以二维数据表方式存放的档案二次文献,主要包括档案资料案卷级、文件级目录,人名索引(详见附表二)。

数字档案馆目录数据库主要数据来源包括馆藏档案资料目录数据,各进馆单位档案目录数据。

2、全文数据库:

档案全文数据库包括纸质档案资料数字化形成的图像数据,照片档案数字化形成的图像数据,馆藏录音带、录像带数字化后形成的多媒体信息,移交进馆的电子档案数据,重要资料信息数据。

(三)数字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考虑到区市档案馆的规模、人员以及所承担的业务,其数字档案馆管理系统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综合档案馆数字信息管理平台:

该平台由市档案局牵头,云果公司开发,崂山档案馆试点,主要包括电子档案接收、档案资料编目、在线检索利用、库房动态管理、档案资料征集、档案信息编研、数据报表打印、档案数字化、系统维护等功能,经过一段时间试运行后,应再增加部分功能,提高版本,可以满足区市数字档案馆建设需要。

3、档案信息发布系统(网站):

目前各区市开发建立的网站和网页,需要增加目录查阅、文档服务、在线利用等基本功能,加强可维护性,通过完善后可作为数字档案馆的信息发布系统。

4、电子公文接收管理系统:

如何接收电子公文,需要从目前使用的电子政务系统、oa系统等多方面考虑。

鉴于目前各自为战的状态,我们应开发灵活的接口系统,读取、接收电子文件信息,并根据各区市电子政务工作发展情况及时完善,基本实现电子公文的实时移交,网上业务指导和开展网上立卷归档工作。

(四)数字档案馆理论、标准及操作规程建设

标准化、规范化是数字档案馆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区市市数字档案馆有关理论、标准、规程可以参照青岛市数字档案馆制订的标准开展,不足部分相应添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青岛市电子档案管理技术标准

?

青岛市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

?

青岛市文书档案目录数据库交换标准

?

档案文件开放控制办法

?

数字化声像档案著录规则

?

档案资料数字化标准

?

光盘载体档案封面标注格式

?

磁性载体档案整理规则

?

纸质档案数字化操作规程

?

照片档案数字化操作规程

?

缩微档案数字化操作规程

?

录音档案数字化操作规程

?

录像档案数字化操作规程

【篇三:

xxx档案局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

xxx档案局数字档案馆

目录

第一章概述....................................................................................................6

项目背景.....................................................................................6

建设必要性.................................................................................7第一节第二节

1.2.1适应国家和地区信息化战略的要求.........................................7

1.2.2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的需要.............................................8

1.2.3电子政务发展的必然需要.........................................................8

1.2.4依法管理档案事业的需要.........................................................8

1.2.5提供档案工作社会地位的需要.................................................8

1.2.6节约政务管理成本的需要.........................................................9

1.2.7提供档案利用服务的需要.........................................................9

1.2.8实现电子文件管理模式与国际接轨的需要.............................9

第二章需求分析..........................................................................................10

现状分析与差距.......................................................................10第一节

2.1.1现状介绍...................................................................................10

2.1.2存在的问题...............................................................................10

第二节需求总结...................................................................................11

2.2.1硬件网络设施...........................................................................11

2.2.2应用系统建设...........................................................................11

2.2.3安全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