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03590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2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绿色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绿色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绿色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绿色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色施工方案.docx

《绿色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施工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绿色施工方案.docx

绿色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表1-1编制依据

序号

依据

序号

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8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2

《绿色施工导则》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

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10

室内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

4

GB/T24000《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11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规程

5

企业环境管理相关文件

12

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

6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13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

7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14

2工程概况

为本工程为中央景城学校工程,共包含1#、2#、3#楼,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星湖街东侧与九华路南侧交界处,该工程总建筑面积为51954.93m2,建筑基底面积14287.61M2,其中:

地上44724.09M2,地下7230.84M2。

工程总造价9347万元,工程总工期418天。

1#综合楼地下一层,地上10层,建筑总高度41.45m,2#楼教学楼局部地下一层,地上5层,3#楼食堂艺体馆地上3层。

由苏州工业园区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新建,由苏州工业园区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苏州联信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监理,江苏宏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

 

表2-1工程建设概况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工程名称

中央景城学校

2

工程地址

苏州工业园区星湖街东侧与九龙路南侧交界处

3

建设单位

苏州工业园区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4

设计单位

苏州工业园区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6

监理单位

苏州联信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7

施工总包单位

江苏宏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8

建筑用途

民用建筑

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和本工程的重要性,结合我司的具体情况,确定本工程的综合管理目标如下:

一、质量目标:

江苏省“扬子杯”。

二、工期目标:

工期目标为438日历天。

三、安全目标:

杜绝重大伤亡事故、火灾事故和人员中毒事件的发生,轻伤频率控制在千分之一以内。

四、文明施工目标:

创省级文明工地。

五、环境目标:

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3绿色施工及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绿色施工的“四节一环保”,其中环境保护是要点中的重点,我公司将在本工程的建设中建立绿色施工及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3.1绿色施工及环境保护组织机构

 

附图文明(绿色)施工管理网络

3.2绿色施工及环境保护管理职责

项目主要岗位的绿色施工及环境保护管理职责见表3.2-1。

表3.2-1绿色施工及环境保护管理职责

序号

岗位/部门

管理职责

1

项目经理

全面负责项目绿色施工的各种事项

1

项目执行经理

1)贯彻国家及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及文件规定。

2)项目经理是施工现场环境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建立健全项目绿色施工及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组织体系运行管理。

3)负责组织制定项目绿色施工及环境保护制度。

4)负责分解环境目标,落实到人,并考核。

2

项目生产

经理

1)组织生产,遵守环境管理制度,落实环境保护措施,确保实现环境目标。

2)采取节能降耗措施,控制施工综合能耗达到项目策划要求,污染物达标排放。

3)组织环境管理工作信息分析,编制项目的纠正和预防、改进措施,组织修订环境管理制度。

3

项目

技术负责人

1)协助项目经理制定绿色施工及环境保护各项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

2)主持编制项目绿色施工方案、项目环境管理方案、管理规划,落实责任并组织实施;组织项目经理部的环境意识教育和环保措施培训。

3)组织人员进行环境因素辨识,编制重大环境因素清单和环境保护措施,组织环保措施交底并督促措施的落实。

4)参加环保检查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更为严格的防控措施,确保现场污染排放控制在国家及苏州市有关环保法规的允许范围内。

4

安环部

负责人

1)对项目环境管理负直接领导责任,协助项目经理制定相关环境制度。

2)落实有关环境管理规定,对工人进行环保教育和培训,强化职工环境保护意识。

3)组织现场环境管理的检查,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4)协助考核环境目标的实现情况。

5)做好绿色施工的教育、监督、服务、检查工作,完善项目绿色施工制度。

4绿色施工管理

绿色施工是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营造绿色建筑,除了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绿色建筑的总体要求外,还必须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4.1绿色施工方针、目标及依据

本工程绿色施工方针、目标及依据分别见表4.1-1,表4.1-2。

表4.1-1绿色施工方针

序号

环境方针

环境方针阐述

1

坚持人文精神

遵循以人为本组织施工;利用人类关于环保的基本能力,建立有效运行的环境管理体系。

2

营造绿色建筑

施工过程具有节能、降耗、低污染的特征;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具有环保型特征。

3

追求人居和施工环境的不断改善

环境行为过程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使建筑用户、施工人员共同受益。

 

表4.1-2绿色施工目标

序号

环境目标

环境目标阐述

1

能源

控制电、煤、油品等能源的有效利用。

2

资源

控制水电、纸张、材料等资源消耗,施工垃圾分类处理,尽量回收利用。

3

噪声

噪声排放达标,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规定。

4

粉尘

控制粉尘及废气排放,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

5

固体废弃物

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合理回收可利用建筑垃圾。

6

污水

生产及生活污水杜绝无组织排放,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

 

4.2绿色施工阶段策划

1工程进场阶段策划

充分利用现场土地,布置施工作业区和办公生活区的配套设施、设备。

以一流的现场策划,适宜的管理制度,开创绿色施工新篇章。

2施工阶段策划

1)编制绿色施工方案,方案中应包括环境保护、节水、节电、节材、节地措施。

2)土方开挖回填,土方开挖及填筑之前,做好施工现场内的临时排水工作,防止雨后积水。

填方时,在填方区结合原有地形,平面预留有不小于3%的排水坡度,疏通周边排水通道,便于雨后积水及时排出。

为防止填土边坡失稳或被雨水洗刷流失,对填土边坡进行护坡处理。

3)钢筋采用现场加工,钢筋进货采用招投标方式,严把钢筋质量关和价格关。

钢筋接头采用机械连接,减少接头浪费量。

用高强混凝土垫块替代短钢筋控制保护层厚度。

4)脚手架工程,短管不得使用长钢管随意裁截,造成资源浪费。

使用过程中钢管轻拿轻放,做好安全网防护,防止噪声、粉尘等的污染。

5)模板工程,梁板采用高强度胶板,既要保证模板质量,又要保证在降低工程造价、节省材料,减少建筑垃圾产生的同时,便于施工人员操作和施工安全。

6)混凝土工程,采用由大型混凝土公司供应的商品混凝土,避免现场布置搅拌站污染环境、增加占地,更重要的是商品混凝土在质量和进度配合上都有保证。

7)防水工程,涂料采用无毒环保型的涂料,防水材料存放的仓库和施工现场必须通风良好并严禁烟火,同时备有消防器材。

施工完后废弃的材料容器必须收集,交有关部门处置。

8)各工艺流程要控制洁净水用量,利用循环水源用于工程结构混凝土养护、现场绿化和降尘等,减少对市政净水的需求。

控制强噪音,减少扬尘,避免光污染对周围的影响。

降低水电损耗。

3装饰工程施工策划

1)墙面抹灰。

砂浆拌制保证计量准确,避免配合比不正确造成返工,或拌制过多,砂浆初凝未使用,造成浪费。

清理抹灰基层时洒水,注意扬尘。

2)外立面装饰石材。

石材切割机前应设置挡板,防止切割产生的粉渣飞散。

切割场所搭设隔音棚,切割时洒水湿润,每天进行粉尘清理。

切割产生的垃圾分类收集,存放在指定位置。

4.3绿色施工培训

大力宣传“绿色施工”,增强全员“绿色施工”的意识,提高全员综合素质,使每个施工者和管理者从自我做起,自觉爱护施工现场的一草一木,节约用材、用水、用电、用纸,不乱扔废弃物,保持现场环境整洁,实现“绿色施工”。

项目编制绿色施工作业指导书、环保教育计划,进行培训,企业总部定期检查、考核培训效果,建立奖罚制,责任到人。

其中对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操作人员除通过作业指导书指导外,还要通过现场实地演习的方式考核,并做详细记录。

4.4材料采购

绿色环保合格材料的使用,对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环保都有一定的影响,本着节约和环保的原则,我们将在材料采购环节,遵守以下规定。

1按照国家、行业或地方部门的要求,选择经国家认可的,有绿色环保标志的建材。

2所有施工用辅助材料均采用对人体无害的绿色材料,要符合《室内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混凝土外加剂要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规程》、《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不符合规定的材料不允许进场。

4.5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是近几年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人们保护自身生存环境的方法之一,本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制定节水、节电、节材施工措施,详见表4.5-1。

表4.5-1节水、节电、节材施工措施

序号

类别

措施内容

1

节水

1)项目现场安装水表,施工区及生活区安装分水表,专人定期检查抄表,进行考核评比。

2)现场使用的所有水阀门均为节水型。

3)对现场人员进行节水教育。

4)办公区、施工区均明确一名责任人员,检查是否有水泄漏现象,杜绝水源浪费的现象。

5)施工养护用水及现场道路喷洒等用水,在降水期间,一律使用收集的雨水;在非降水期间,用施工排出的水沉淀后的水,喷洒,注意节约用水。

6)洗车用水经沉淀过滤后回用。

节能

节电

1)现场安装总电表,施工区及生活区安装分电表,专人定期抄表、检查评比。

2)对现场人员进行节电教育。

3)在保证正常施工及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夜间不必要的照明。

4)办公区、生活区使用节能型照明器具,做到人走灯灭。

5)夏季控制使用空调,在无人办公或气候适宜的情况下,尽量不开空调。

6)现场照明禁止使用碘钨灯,生活区严禁使用电炉。

7)施工机械操作人员,确保设备满负荷运转,减少设备的空转,减少无用功,禁止不合格临时设施用电。

节油品

1)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定期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开展用油量统计。

2)机械设备使用节能型油料添加剂,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回收利用,节约油量。

2

节材

1)图纸会审时,审核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相关内容。

2)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临时设施充分使用装配方便、可循环利用的材料。

3)优化钢筋配料和钢构件下料方案。

钢筋及钢结构制作前对下料单及样品进行复核。

4)贴面类材料在施工前,进行总体排版策划,减少非整块材的数量。

5)尽量采用工业化的成品,减少现场作业与废料。

6)充分利用废弃物,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回收和资源化利用。

5环境保护管理

环境保护是绿色施工要点中的重点,源头控制污染固然重要,过程监控减低污染也同样重要,本节将根据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采取措施,将其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

5.1环境保护管理流程

本工程的环境管理流程见图5.1-1。

图5.1-1环境管理流程

5.2环境因素辨识

综合考虑本工程影响范围、程度、发生频率、社会关注度和法规符合性等方面,确定本工程的环境因素见表5.2-1。

表5.2-1环境因素辨识一览表

序号

重要环境因素

辨识

1

植物破坏

施工中将破坏原有植物。

2

粉尘飞扬

现场面积大,地面裸露面积大,易产生大量粉尘。

3

施工噪声

施工人员、机械多,混凝土泵送、管道切割、木工机械、空压机作业频率高,产生的噪声大。

4

废水排放

施工作业人员多,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生产及生活废水。

5

土方遗洒

在外运过程中遗洒或污染施工道路等。

6

固体废弃物

1)建筑垃圾:

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木方尾料、钢筋头、电焊头,模板、装饰材料的边角料等。

2)生活垃圾:

施工人员多,食品残渣、塑料包装等;

3)办公垃圾:

废弃墨盒、圆珠笔芯、油墨、废弃电池、废弃日光管、复写纸等。

7

油品遗洒

在机械使用和维护过程中使用油有遗洒可能。

8

光污染

电焊多,产生光污染。

5.3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管理目标与指标见表5.3-1。

表5.3-1环境管理目标与指标

序号

重要环境因素

目标

指标

1

植物破坏

保护场界外植物

场界内绿化修复

不破坏场界外植物

场界内绿化率10%

2

粉尘飞扬

减少施工现场

粉尘飞扬

施工现场道路、加工场硬化率100%

水泥等易飞扬材料入库率100%

粉尘排放浓度≤150mg/m3

3

施工噪声

确保施工现场场界

噪声排放达标

施工内容

场界噪声限值(dB)

昼间

夜间

土石方

≦75

≦55

结构施工

≦70

≦55

装修施工

≦65

≦55

4

废水排放

杜绝废水无组织排放

废水100%收集

5

土方遗洒

杜绝道路遗洒

运输车辆覆盖率100%

车辆进出场冲洗率80%

6

固体废弃物

垃圾严格分类管理

可回收废物及时回收

分类管理率100%

有毒害废弃物处置合法率100%

7

油品遗洒

杜绝油品污染土地

遗洒油、废油100%收集处理

8

光污染

闪光对焊围护施工

围护率100%

5.4环境保护措施

1减少植物破坏措施

利用规划的施工场地,施工期间不能破坏周边未用到的区域。

施工区和办公区的其他裸露土壤,实施绿化处理。

2粉尘污染控制措施

施工场地:

现场主干道路和加工场地进行硬化,设专人负责每日洒水和清扫,保持道路清洁湿润,土方及易飞扬材料运输100%覆盖,减少粉尘飞扬。

3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1)结构施工

(1)加强对混凝土输送泵的维修保养,确保运行始终处于正常状态。

 

(2)选用环保型振捣器及振捣棒(图5.4-2),振捣棒使用后及时清理干净。

对混凝土振捣人员进行交底,确保其操作时不振钢筋和模板,做到快插慢拔,减少振捣器的空转时间。

图5.4-2环保型振捣器及振捣棒

(3)木工房采用封闭加工房,圆盘锯、平刨、压刨等随用随开,严禁空转。

(4)修理模板和脚手架钢管时,禁止用锤敲打,在封闭的工棚内进行修理工作。

(5)模板、脚手架支拆时,做到轻拿轻放,严禁抛掷。

 

2)装饰及机电工程施工

 

(1)装饰室内作业时,尽量关闭外门窗。

(2)设立石材加工间,并设降噪封闭措施。

(3)使用合格的电锤,并及时在各部位加注机油,增强润滑。

(4)严禁用铁锤敲打管道及金属工件。

4水处理及循环控制措施

本工程规模大、施工人员多,产生的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多,施工现场、生活区规划布置有效的排水系统。

水处理及循环控制措施见表5.4-1。

表5.4-1水处理及循环控制措施

序号

项目

具体措施

1

施工废水

砂浆搅拌、石材切割等用水量大的作业,在其场所设置二级沉淀,收集水沉淀后回用。

其他施工废水排入沉淀池沉淀后,汇到积水池回用。

2

冲洗废水

在施工现场大门入口内侧处设置洗车槽,尺寸为6m×4m。

洗车池水沟盖板,用钢板进行焊制,可以周转使用,同时配备高压冲洗水枪。

洗车池和沉淀池构成循环污水处理系统,冲洗车辆的水收集到沉淀池内沉淀,沉淀后的水进行现场洒水降尘等工作。

3

生活污水

生活区规划污水收集管道,洗澡、洗衣等污水排入生活污水集水池,排入管理总承包废水处理系统。

4

食堂污水

食堂设置隔油池,污水经隔油及时过滤后排入生活污水集水池。

5

厕所污水

施工现场设冲水厕所,厕所污水进入化粪池沉淀后,项目环保管理员负责与当地环卫部门联络,定期对化粪池进行清理。

5土方遗洒污染控制措施

土方运输必须用网格布覆盖,汽车司机要认真检查装土情况,确认无遗洒可能后方可开车。

随车配备回收器材,以便发生遗洒时及时清理。

现场车辆出口设车辆清洗池,对出场车辆车轮进行清扫或清洗。

6固体废弃物控制措施

本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建筑垃圾、生活和办公垃圾。

1)建筑垃圾的控制

建筑垃圾可分为可利用建筑垃圾和不可利用建筑垃圾,按现场平面布置图确定的建筑垃圾存放点分类集中封闭堆放。

稀料类垃圾采用桶类容器存放,并遵照苏州市有关规定及时清运出场,高空垃圾采用包装袋密封吊运、存放。

2)生活垃圾的控制

生活区宿舍、食堂的生活垃圾实行袋装,专人集中运送至垃圾房,并及时组织外运。

3)办公垃圾的控制

办公垃圾按可回收、不可回收、有毒有害等分类存放(垃圾桶见图5.4-4),严禁任意丢弃,并由安全及文明施工管理部负责同环卫部门、焚烧处置单位等联系处理。

图5.4-4办公区垃圾桶

7有毒害废弃物处理控制措施

此项目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废油漆桶、废防水材料桶、废电池等有毒害废弃物,项目部制定措施对其妥善合法处理,有毒有害废弃物处理措施见表5.4-2。

表5.4-2有毒有害废弃物处理

序号

类别

措施内容

1

废弃物管理

项目经理部环保管理人员负责有毒有害废弃物的管理,对其收集、运输、排放等环节进行监督。

2

废弃物存放

对废弃物分类管理,100%收集,有毒有害废弃物单独存放,设有防雨、防流失、防泄漏、防飞扬等设施,并进行"有毒有害"标识。

3

废弃物排放

联系有毒有害废弃物合法回收单位,定点排放。

8油品遗洒控制措施

维修机械和更换油品时,配置接油盆和塑料布,防止油品洒漏在地面或渗入土壤。

做好废油回收工作,使用密闭式容器贮存,交定点回收单位,严禁直接排入下水管道。

搭设架体的钢管、扣件等材料统一刷油漆,油漆场地垫塑料薄膜或彩条布,避免除下的锈迹和遗洒的油漆污染土壤。

完成后集中处理彩条布或塑料布,不得随意焚烧或丢弃。

9光污染控制措施

钢材焊接作业设隔光板,遮挡弧光,见图5.4-5。

焊接时操作人员佩戴防护面罩。

图5.4-5隔光板

5.5环保监控

本工程安全环境管理部负责组织环保监测,必要时邀请当地环保部门到场进行噪声、水质、粉尘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更为严格的防控措施,确保现场污染排放控制在国家及苏州市有关环保法规的允许范围内。

21噪声监测

根据《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制定工地噪声监测方法,详见表5.5-2。

监测仪器见图5.5-1。

表5.5-1噪声监测

序号

监测项目

监测内容

1

测试时间

结构、装修等主要施工阶段每月进行1次,测量时间分为昼间及夜间两部分,夜间测量在22时以后进行,在无雨、无雪、风力为5.0米/秒的情况下。

2

测试方法

在同一测量点,连续测量5-7个数值,每次读数的间隔时间为5秒,测量值为5-7个数的平均值。

3

测量布点

施工现场对角分成4部分,在工地围墙外1米取4个测量点。

4

测量点

传声器置于工地围墙外1米,高度为1.2米以上噪声敏感处。

5

测试仪器

选用AWA5633袖珍型噪声监测仪,见图8.3.8-2。

6

监测记录

按附表要求由测试人填写记录。

7

测试后处理

当测试结果高于规定指标时,则采取更严格的降噪措施。

5.5-2噪声监测仪

2、废水、污水监测

由于现场产生的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没有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只经过现场沉淀回用或排入管理总承包废水处理系统,所以只要监测沉砂池、沉淀池的有效使用情况和积水池是否溢出即可。

由环保管理员定期监测,定期清理沉砂池和沉淀池,保持排水系统畅通,化粪池定期联系排污公司进行外运处理。

3、其他监测

项目环境工程师及环保管理员在日常及例行检查中,对运输遗洒、垃圾收集处理、油品遗洒等进行监测。

5.6污染事故(件)应急措施

由项目经理组织,辨别施工现场存在的环境污染紧急情况,如火灾、爆炸、油品泄漏等,制定相应的应急准备,制定演练计划并实操演练,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立即响应预案。

6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技术要点

6.1提高用水效率

1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

  2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不宜使用市政自来水。

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应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严禁无措施浇水养护混凝土。

  3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应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

  4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必须设立循环用水装置。

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

项目临时用水应使用节水型产品,安装计量装置,采取针对性的节水措施。

  5施工现场建立可再利用水的收集处理系统,使水资源得到梯级循环利用。

  6施工现场分别对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确定用水定额指标,并分别计量管理。

  7大型工程的不同单项工程、不同标段、不同分包生活区,凡具备条件的应分别计量用水量。

在签订不同标段分包或劳务合同时,将节水定额指标纳入合同条款,进行计量考核。

  8对砂浆搅拌站点等用水集中的区域和工艺点进行专项计量考核。

施工现场建立雨水或可再利用水的搜集利用系统。

7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要点

7.1节材措施

1图纸会审时,应审核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相关内容,达到材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降低。

  2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

  3现场材料堆放有序。

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

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

  4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

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5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等的周转次数。

  6优化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等方案。

7.2结构材料

1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商品砂浆。

准确计算采购数量、供应频率、施工速度等,在施工过程中动态控制。

结构工程使用散装水泥。

  2推广使用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减少资源消耗。

  3推广钢筋专业化加工和配送。

  4优化钢筋配料和钢构件下料方案。

钢筋及钢结构制作前应对下料单及样品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批量下料。

  5采取数字化技术,对大体积混凝土、大跨度结构等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

7.3维护材料

1门窗、屋面、外墙等围护结构选用耐候性及耐久性良好的材料,施工确保密封性、防水性和保温隔热性。

  2门窗采用密封性、保温隔热性能、隔音性能良好的型材和玻璃等材料。

  3屋面材料、外墙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保温隔热性能。

  4当屋面或墙体等部位采用基层加设保温隔热系统的方式施工时,应选择高效节能、耐久性好的保温隔热材料,以减小保温隔热层的厚度及材料用量。

  5屋面或墙体等部位的保温隔热系统采用专用的配套材料,以加强各层次之间的粘结或连接强度,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6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特点,优选屋面或外墙的保温隔热材料系统和施工方式,以保证保温隔热效果,并减少材料浪费。

  7加强保温隔热系统与围护结构的节点处理,尽量降低热桥效应。

针对建筑物的不同部位保温隔热特点,选用不同的保温隔热材料及系统,以做到经济适用。

  

7.4装饰装修材料

1贴面类材料在施工前,应进行总体排版策划,减少非整块材的数量。

  2防水卷材、壁纸、油漆及各类涂料基层必须符合要求,避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