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整体改造工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00786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整体改造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整体改造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整体改造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整体改造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整体改造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整体改造工程.docx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整体改造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整体改造工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整体改造工程.docx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整体改造工程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整体改造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建设单位: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评价单位:

惠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二00九年九月

目  录

1 拟建项目概况1

1.1 项目基本情况1

1.2 主要工作对象、设备及工作流程2

2 拟建项目的污染源4

2.1 废水污染源4

2.2 废气污染源4

2.3 噪声源5

2.4 固体废弃物5

3 评价范围及评价标准6

3.1 评价范围6

3.2 评价标准6

4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8

4.1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8

4.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8

4.3 声环境质量现状8

4.4生态环境现状8

5 拟建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概述10

5.1 施工期环境影响10

5.2 营运期环境影响10

6 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要点12

6.1 施工期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措施要点12

6.2 营运期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措施要点13

7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综合结论15

1 拟建项目概况

1.1 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建设工程

拟建地址:

东莞市东城区振兴路金源花园东侧地块

建设单位名称: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

建设单位法定地址:

东莞市城区运河东二路27号

建设内容及规模:

拟建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急诊部、门诊部、医技部、住院部、保健楼、生活区、配套公用设施等,详见表1-1。

总建筑面积为55000m2,拟设病床500张,日门诊量2500人次。

表1-1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建设内容及规模

工程名称

功能分区

功能

建筑面积(m2)

层高(m)

备注

门诊楼

急诊部

设置急救室、各科急诊室、留观室、及辅助用房15间

400

5

门诊部

设置公共用房(挂号收费、监控室)、门诊药房、注射科、儿科、产前检查、妇科、生殖 医学门诊、手术区、呼吸道门诊、肠道门诊、等

7800

5

医技部

设置公共用房(收费、监控室)、放射科、体检科、功能检查科、病理科、检验科、筛查中心、药库、病案、图书资料室、物资仓库、供应室等

7950

5

住院部(设10个护理单元、病床500张)

儿童康复科

设置床位50张,设病房、诊察室、康复室等医疗用房共40间,更衣室、值班室等辅助用房共11间

2000

儿科

分3个病区,分别为呼吸、神经科;消化、泌尿及其他系统;儿外科、PICU、五官科。

共设置床位150张,医疗用房共105间,辅助用房共33间,

6000

产房和产前区

设置床位30张,设病房、出生证办理室、治疗室等医疗用房共34间,更衣室、值班室、配餐室等辅助用房共9间,

2000

产休区

分2个病区,共设置床位100张,设病房、宣教室、治疗室、清宫室等医疗用房共68间,更衣室、值班室、奶具消毒室等辅助用房共22间,

4000

新生儿科

设置床位70张,设重症监护室、隔离病区、光疗区等医疗用房共15间,值班室、更衣室、配奶室等辅助用房共11间

2000

妇科

分2个病区,共设置床位100张,设病房、护士站、妇检室等医疗用房共66间,值班室、更衣室、消毒处置室等辅助用房共20间

4000

手术中心

分手术区及医护区,其中:

手术区设腔镜手术间、大手术间、中手术间等共34间;医护区设主任办公室、麻醉医师办公室等11间

2000

保障系统

设医疗垃圾存放点、总务仓库、设备用房等,地上建筑面积850㎡,地下建筑面积2000㎡(含人防及地下停车场)。

850

小计

24000

12

保健楼

设置1、2层妇女保健、婚前保健及体检中心;3、4层儿童保健及健康教育科;5层多功能会议室;6层行政办公区,设党支部办公室、院长办公室、副院长办公室、医院办公室等;7层为全市妇幼保健培训中心

1500

7

生活区

包括值班宿舍3栋,每栋6层2梯4户,每户70m2;篮球场、羽毛球场,食堂等

5000

6

合计

55000

项目总投资:

2.5亿元

1.2 选址合理性初步分析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创建于1953年,位于莞城区中心,目前占地面积仅3985.96平方米(约6亩),是全省地级市中占地面积最小的妇幼保健院。

特别是与珠三角周边地级市的妇幼保健机构比较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地区的妇幼保健院占地面积都达到了15~200亩之间不等。

市妇幼保健院现有病床仅200张,平均使用率高达100.4%,由于业务用房不足,一些母婴保健服务项目甚至无法开展,成为制约全市妇幼保健事业发展的“瓶颈”。

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外来人口急剧增加,且以适龄生育的年轻人居多,使得市妇幼保健院承担的妇幼保健任务更为繁重。

由于市民对母婴保健服务和生殖健康的需求大幅增长,市妇幼保健院业务用房紧缺的问题进一步凸显,目前,已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和形势发展的需要,新建一间符合省级要求的现代化妇幼保健院迫在眉睫。

今年3月,我们向市委、市政府作出迁建新院的请示。

5月22日,经第16次市委常委、副市长联席会议讨论,同意选址于东城区振兴路金源花园东侧地块新建市妇幼保健院;9月5日,在第30次市委常委、副市长联席会议上,这一选址得到再次确定,且在规划设计上,市委、市政府做出了进一步的布置,推进了筹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新院建设用地占地面积适中,位于市区范围,距离市区主干道莞樟大道仅200米左右,且新院有一条马路振兴路与之相汇,周边交通方便,卫生资源分配合理,发展前景看好,建成后将更好地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拟建项目具体位置为医疗规划用地,符合东莞市城区发展总体规划。

同时项目所在地附近水、气、声环境质量优良,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捷、建设用地充足、地质条件良好,是大型综合医院的理想用地。

通过精心设计,可建造一个具有地方建筑艺术、代表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新型妇幼保健院。

因此,本项目的选址是较为合理的。

2 拟建项目的污染源

2.1 废水污染源

本项目废水的主要来源为医疗用水和生活用水,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CODcr、BOD5、氨氮、总磷、细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等。

经核算,项目总排水量按236m3/d考虑。

废水及污染物的具体排放量见表2-1。

表2-1废水中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量

污染物

CODcr

BOD5

SS

氨氮

动植物油

粪大肠菌群

处理前

排放浓度(mg/L)

350

150

200

40

30

1×107个/L

日排放量(kg/d)

82.6

35.4

47.2

9.44

7.08

2.36×1012个

年排放量(t/a)

30.15

12.92

17.23

3.45

2.58

8.61×1014个

处理后

排放浓度(mg/L)

<90

<20

<60

<10

<10

<500个/L

日排放量(kg/d)

21.24

4.72

14.16

2.36

2.36

1.18×108个

年排放量(t/a)

7.75

1.72

5.17

0.86

0.86

4.31×1010个

2.2 废气污染源

本项目的废气主要有食堂厨房油烟、备用柴油发电机废气、停车场机动车尾气等。

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情况见表2-2。

表2-2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情况

污染物

SO2

NO2

CO

油烟

HC

厨房烟气

0.0136

0.082

1.008

0.16

备用发电机烟气

16.72

19.36

18.04

汽车尾气

2.32

18.89

3.73

排放量(kg/d)

16.73

21.76

37.94

0.16

3.73

2.3 噪声源

拟建项目噪声源主要来自于较大功率的机械设备,备用柴油发电机、风机、水泵、空调机组等,其噪声的声压级范围从60~115dB(A)不等。

2.4 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固废产生及排放情况见表2-3。

表2-3固体废弃物产生量、排放量预测表

序号

固废种类

排放源

排放量(t/d)

去向

1

医疗废物

门诊、住院楼、手术室

0.8

由废物处理中心集中处置

2

污水处理污泥

污水处理站

0.14

由环卫公司清运处置

3

生活垃圾

办公楼、宿舍、住院部

1.315

由环卫公司清运处置

合   计

2.255

3 评价范围及评价标准

3.1 评价范围

表3-1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建设工程评价范围一览表

环境要素/影响对象

评价范围

地表水环境

厚街水道

厚街水道纳污口位置上游1km和下游3km河段

大气环境

选址周围

以项目选址为中心,边长4km的矩形范围

声环境

选址边界

院界外约100米范围及附近敏感点。

3.2 评价标准

3.2.1 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2000年修正版);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厚街水道执行Ⅲ类;

(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居民区)和4类(临道路)标准;

3.2.2 污染物排放标准

(1)《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的预处理标准;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中的三级标准;

(3)《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由城市污水厂处理达标后外排纳污水体)和三级标准(由本项目排入污水厂);

(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中的二级标准;

(5)《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中的第二时段二级标准;

(6)《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

(7)《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Ⅱ类和Ⅳ类标准;

(8)《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以上标准中,有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并存的,按严标准执行。

4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4.1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东莞市环境监测站提供数据,拟建项目选址附近评价区域监测期间各监测点的SO2和NO2项目小时平均值和日平均值监测结果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2000年修正版),PM10项目日均浓度也均达标,表明该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较好。

4.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监测数据表明,项目监测断面各指标中除DO在涨潮和退潮时超标1.54和1.63倍、NH3-N在涨潮和退潮时分别超标1.07和1.10倍外,各项指标均符合Ⅲ类水质标准限值要求。

评价结果表明该纳污水体水质一般,具有有机污染的特点。

4.3 声环境质量现状

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在正常情况下,除3#监测点昼间达标外,其它各噪声监测点都有超过《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或4类标准要求的现象,该评价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一般。

5 拟建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概述

5.1 施工期环境影响

建设项目在建设期间,对周围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包括施工废水、废气、噪声、固废建设单位应该要求施工单位通过加强管理、文明施工的手段来减少建设期间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从其他工地的经验来看,只要做好上述建议措施,是可以把建设期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少到较低的限度的,做到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协调。

,只要采取恰当的防护措施,则能有效降低水土流失所造成的影响。

5.2 营运期环境影响

5.2.1 营运期环境空气影响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背景大气环境质量良好,而建设项目本身也没有重要的大气污染源,故对外环境的浓度增值有限,不会破坏目前大气环境质量。

项目排放的油烟经适宜净化处理后排放也不会对当地大气环境带来大的影响。

5.2.2 营运期地表水环境影响

项目运营期的废水通过预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排入厚街水道。

这种排放方式避免了污染物直接进入当地水系,从而不会对项目周围的地表水环境造成影响。

5.2.3 营运期噪声环境影响

声环境影响预测表明,通过将噪声源强削减到60dB(A)以下,布局在距离边界20米以上时,边界外噪声预测值低于48dB(A),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2类夜间标准的要求,因此本项目在营运期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5.2.4 营运期固废环境影响评价

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表明,各部门产生的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其中医疗垃圾经自行预处理后运往有资质的危险固废处置场所进行集中统一处置,只要加强对废物收集、贮存、包装、运输各个环节把关,将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很小。

5.2.5 环境风险评价

本项目可能发生环境事故的环节主要包括放射性污染、医疗废物和含毒医疗污水外泄。

就国内外医院运作的情况来看,医院多数建在居民混合区,管理良好的医院正常情况下极少发生事故性环境污染危险,包括放射性污染和病原体传播污染。

本项目采用相应的风险防治措施并严格管理,且一旦发生风险事故能够及时处理,有必要的应急措施。

产生的环境风险较小。

6 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要点

6.1 施工期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措施要点

项目建设期建立安全文明施工制度、准备足够有效的环保,安全消防设施和专职负责监管人员。

完工后,彻底清理残留的废料、废水。

对于项目施工期间可能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必须采取如下主要的防治措施:

(1)对可固定作业的噪声强度大的设备(如发电机组、空压机和混凝土搅拌机等)应作临时的隔声、消声和减振等综合治理。

(2)在其施工噪声敏感边界,设置临时隔声屏障或竖立大型广告牌,以减少噪声的影响;应当文明施工、文明装卸、禁止高声喧哗。

(3)实施全封闭型施工,使施工期间的污染尽量控制在场地内,减少灰尘的扩散与污染,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工地饭堂燃料要用液化石油气或电,不能使用燃料油或其它可能带来更大污染的燃料,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空气的污染。

(5)在建筑材料的运入、装卸过程及余泥渣土的运出、装卸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做到清洁运输,严禁野蛮装运和乱卸乱倒。

运输车辆必须做到装载适量并加蓬盖,出工地前做好外部清洗,沿途不漏洒、不飞扬;运输必须限制在规定时段内进行。

(6)工地的固体废物集中堆放,对有扬尘可能的废物采用围隔堆放的方法处置,及时运到有关部门规定的填埋场地处理;对可再利用的废料,如木材、竹料等,应进行回收,以节省资源。

(7)施工产生的污水,不可直接排放,以免淤塞下水道,而应在工地内设完善的疏导系统,污水收集后经沉淀池澄清回用或外排,这样,既节约用水,又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工地饭堂污水要经过隔油池进行隔油、隔渣、沉淀处理,洗手间污水要经过化粪池处理,方可排入市政排水管网。

(8)工地用电应就近利用市电网,尽量避免使用柴油发电机,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6.2 营运期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措施要点

6.2.1 废气治理环保设施

对食堂厨房产生的油烟废气,通过采取静电除油烟净化处理措施,使油烟排放浓度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385-2001)》标准要求2.0mg/m3,引至楼顶排放。

本项目备用柴油发电机使用含硫量小于0.5%的0#轻质柴油作燃料,其运行时产生的尾气,由专用烟道引至楼顶经水喷淋工艺(添加表面活性剂)净化处理后可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中二级标准,其烟气烟色达到林格曼黑度1级标准。

尾气排放烟囱高度高于临近30米范围内建筑物3米。

发电机房排风口距离敏感点20米以上。

地下停车场废气加强通风排风,可减少废气对环境的影响。

6.2.2 废水治理环保设施

粪便污水经三级厌氧化粪池预处理、厨房食堂污水经隔油隔渣预处理、医疗废水经消毒预处理后,混合其它生活污水进入本项目新建的污水处理站。

废水依次经格栅沉砂、调节、厌氧水解、生物接触氧化、二沉、二氧化氯消毒等处理后,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的预处理标准后排入市政管网,由东莞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第二时段的一级标准,排往厚街水道。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危险废物分类,污泥属于危险废物的范畴。

为避免二次污染,本项目污水处理工艺产生的剩余污泥经脱水后,采取投加石灰或漂白粉作为消毒剂进行消毒,然后由有资质单位运走并集中处置。

由于本项目排放废水可能含有生物病原菌的特点,因此在废水处理整个系统中要特别强调消毒灭菌工作。

根据细菌、病毒的特性,可以采用如下的消毒灭菌方法。

在整个实验环节中采取适当的消毒灭菌措施,再结合相应的污水处置措施,可以大大减少病原体进行环境的风险。

6.2.3 噪声污染环保设施

噪声属于物理性污染,其污染状况与噪声源、传播途径、接受者均有一定的关系。

噪声传播途径包括反射、衍射等等形式的声波行进过程。

噪声控制的原理,也就是在噪声到达接受者之前,采用阻尼、隔声、消声器、个人防护和建筑布局等几大措施,尽量减弱或降低声源的振动,或将传播中的声能吸收掉,使声音全部或部分反射出去,减弱噪声对接受者的影响,这样则可达到控制噪声的目的。

根据上述原理,采取以下噪声防护措施:

1)控制噪声源;2)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3)劳保防护措施。

针对本项目主要噪声源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6.2.4 固废防治措施

生活垃圾按指定地点堆放,并每日由环卫部门清理运走。

对垃圾堆放点进行定期的清洁消毒,杀灭害虫,以免散发恶臭,滋生蚊蝇,影响工厂周围环境。

医疗废物(可能含菌)经高压灭菌消毒后由有资质单位统一运出进行卫生处置。

7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综合结论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建设工程属于社会公共卫生事业单位,项目建成后提高本市妇幼保健水平,社会效益明显。

项目选址符合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建设用地符合当地的土地利用规划。

“三废”治理方案合理、可行,清洁生产水平达到先进水平。

项目竣工投产后,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因此,项目建成运营后只要建设单位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规定,加强医疗废物的处置和射线装置的防护管理,切实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和建议,并加强日常管理。

在在此情况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