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民的生产生活看城乡一体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98434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农民的生产生活看城乡一体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从农民的生产生活看城乡一体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从农民的生产生活看城乡一体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从农民的生产生活看城乡一体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从农民的生产生活看城乡一体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农民的生产生活看城乡一体化.docx

《从农民的生产生活看城乡一体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农民的生产生活看城乡一体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农民的生产生活看城乡一体化.docx

从农民的生产生活看城乡一体化

 

从农民的生产生活看城乡一体化

—以昌平草莓园为例

 

姓名:

王舒

学院:

商学院

班级:

人力12

学号:

2012312081

 

从农民的生产生活看城乡一体化

——以昌平草莓园为例

   随着近年来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速度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农田被动地转化为了城市建设用地等非农业用地。

尤其在作为中国首都的北京,城市的发展扩张速度极快,这不仅造成了生态环境的平衡被打破,城乡之间经济上的差距更是越来越突出。

农村地区若长时间无法跟上城市成长的步伐,其滞后将对整体经济运行态势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北京应围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理念,切实推动“三农”建设和发展,把握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格局,统筹发展、切实推动惠民政策。

农业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将农民的生活落实保障,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一体化。

因此,本人以农民的生产生活为切入点(昌平草莓园为例),探讨北京城乡一体化建设。

一、昌平农业概况

   昌平区地处北京西北之郊,全区总面积13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万亩,农业人口24.7万人,农村劳动力11.8万人。

在农业发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是首都重要的卫星城,具有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众多的区位优势;二是四通八达畅捷便利的交通优势,距市区33公里,20分钟即可到达;三是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依山傍水;四是国家级科技园区的政策优势。

这些优势为昌平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空间,已成为首都北京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近年来,昌平区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

昌平农业呈多元化发展态势,并将重心逐渐向附加价值高的畜牧业、水果等方向转移。

粮食生产减少,但樱桃、葡萄、苹果、肉羊、牧草等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此外,以休闲观光旅游为代表的特色农业也迅速发展,成为昌平农业的重要增长点。

深山区、浅山区休闲旅游、民俗旅游蓬勃发展。

   昌平的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步伐加快。

目前,标准化示范基地达到66家,安全食用农产品基地达到91家。

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昌平区政府还制定并实施了以富裕农民为核心、“坚持三个统筹、优化三个环境、建设三个体系”的“333工程”,加快了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在区政府的帮助、引导下,农业发展迅速,农民收入大幅提高。

二、昌平草莓园

(一)发展概况

   新农村的发展模式主要可以分为八种:

1、工业企业带动型,2、特色产业带动型3、畜牧养殖带动型4、休闲产业带动型5、商贸流通带动型6、旅游产业带动型7、合作组织带动型8、劳务经济带动型。

草莓园属于休闲产业带动型农业。

   昌平区主打草莓产品主要是由于十年前河南农业企业“天翼”入驻昌平。

相较于传统的蔬菜、粮食,种植草莓有更高的利润和发展空间。

因此,在“天翼”的示范效应下,加之昌平区政府机构对草莓种植的扶持,昌平草莓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快的发展,农户们纷纷开始种植草莓。

   昌平草莓园结合了设施农业、观光休闲农业两种特色农业的特点。

农民们自己盖大棚或租用政府的大棚,在温室里种植草莓。

在草莓成熟的季节,吸引城市里的游客到农村观光旅游、采摘草莓。

部分农民为了满足游客采摘后饮食的需要,还可以开餐厅,养殖猪、鸡等。

于是带动了农村餐饮业、畜养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外延广泛的农村发展良性循环。

   昌平草莓的推广主要通过“草莓节”的形式,目前未有公益机构搭建产品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销售渠道较为局限。

(二)发展优势

   草莓园利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村自然环境和农村特有的乡土文化吸引游客,通过集观赏、娱乐、体验、知识教育于一体的新兴休闲产业带动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模式。

该模式通过农业生态园、养殖场、采摘园、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学农教育基地、农艺园、民俗村等方式把乡村的发展与休闲产业的发展融为一体。

采用这种模式应具有三个条件:

交通便利,距离城市较近,靠近消费市场;有怡人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农业发展基础;能满足城市游客食、住、行基本要求的基础设施。

投资少、收益好、见效快是这种模式的特点,也最能体现新农村的目标要求。

   根据我们的实地调研结果,发现昌平草莓园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规模优势。

我们所去的昌平兴寿镇,交通便利,可以坐公交直接到达草莓园聚集区。

兴寿镇还靠近小汤山温泉等旅游胜地,也为其增加了客流量。

此外,兴寿镇里大多数农户都种植了草莓,数百个草莓园形成了良好的规模效应。

聚集的草莓园能够吸引大量的游客前去采摘。

而且,充足的游客需求也使得农户间不会产生激烈的竞争,可以实现大家的共同富裕。

在草莓成熟旺季,所有草莓基本都可以被观光采摘的游客摘走,不会有太多草莓剩余。

不过,培育草莓所需的大棚成本较高,每个棚需要投资十几万,对于农民而言风险很大。

虽然政府有一定的补贴,但农户们主要还是靠自身的财富积累或直接租用政府提供的大棚。

(三)乡政府的引导

   在昌平草莓园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乡政府积极有效地发挥了其组织引导作用。

主要表现在技术普及、政策优惠、组织宣传方面。

在引进优质的草莓种后,昌平的种子管理站主动向农民们普及种植技术。

于此同时,政府还为农民搭建大棚,并对种植草莓的农户提供补贴,每棵苗补贴2毛,这些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农户们换种草莓的积极性,有利于草莓园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而政府组织促成的“草莓节”、“草莓博览会”等活动更是为昌平草莓打响了知名度。

这些宣传营销活动是草莓园迅速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

   目前,昌平的种子管理站的站长为避免草莓园恶性竞争对农户们产生不利影响,正开始推荐他们改良种葡萄,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知识、技术优势,并体现了其“以人为本”的理念,赢得了农民们的广泛赞誉。

3、草莓园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昌平区近年来的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但在本次社会实践在对昌平草莓园的调查基础上仍挖掘出了农村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一)销售途径单一,农产品送往城里的运费过高

   草莓园的主要销售途径为游客采摘销售。

在12-5月的摘草莓旺季,农户主要靠游客的自主采摘销售。

在淡季,农户只能选择种植其他蔬菜、水果。

但这些农作物由于没有足够的规模和知名度,农名的农产品销售便会产生困难。

   据我们的采访经历来看,农村的农产品运往市区的困难较大,一般都只能运到就近的农贸市场或者在路边叫卖。

农民也想把农产品运到市区去卖,因为市区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但是大额的运费反倒会让他们得不偿失。

而且缺乏集体销售来减少成本的体系,这些都阻碍了农产品的高效流通,一来农民得不到高收益,二来不能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以前曾有企业在镇里集体收购草莓,然后将草莓出口至外省,甚至是香港、外国等地。

不过,这个企业后来就撤走了,目前还没有类似的组织帮助农户们销售产品。

(二)教育水平低下,非农就业不足

   农村的教育水平比城镇落后一大截,而这种状况会导致恶性循环:

较低的文化水平使得农村学生毕业之后选择回家务农或者做一些技术水平低的临时工作,这些人的子女会在父母较弱的经济状况下接受较低水平的教育,如此循环往复,农村将始终缺乏优秀人才,不利于经济的增长。

   我们的调研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我们了解到,昌平草莓园的大多数农村劳动力都没有接受过相关农业教育,素质仍处于低水平,主要靠昌平种子管理站为昌平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教他们草莓种植技术。

而优秀的大学生毕业后也会优先选择在城市发展而不会回乡。

   同时,农民非农就业不足,城镇化进程明显滞后,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尚未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不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逐步推进城市化,加速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向城镇转移,而是从体制、政策到各项管理制度上,都限制城镇的发展和劳动力的流动,尤其限制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

我国工业化程度已经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城市化程度却只达到37.7%(按拥有城市户口的人数计算),比2000年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还要低10.3%。

我国目前人均GDP仅有900多美元,但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农产品需求制约,最基本的原因是城镇农产品消费群体比重太小。

我国农民的就业极不充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最根本的障碍是城市化进程的明显滞后。

2001年,我国农业GDP份额已经下降到15.2%,而农业就业份额仍高达50%。

第一产业与非农产业人均创造GDP的比例,已由1990年的3.9:

1,扩大到2001年的5.2:

1。

农村人口非农化和城镇化进程缓慢,农民比重过大,导致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过低,这也是“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

(三)医保报销问题

   在医疗保险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民的参保意识较为薄弱,就像被采访到的王老板,就没有为她的儿子报意外险。

我国农村医保体系建立还处于起步阶段,保障覆盖面小,参保率低。

目前,只有极少数地区单兵突进初步建立了覆盖面较广的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其他大多数县区不同程度实施了医疗救助制度,但一般农民都没有收益,据初步测算,我国农民患病后应就诊而未就诊和因住院而未住院者均超过30%,贫困户中31%是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

   第二,报销比率城乡差异较大,据草莓园的老板的亲身经历来看,农村报销比例不一样,城镇居民看病能报85%,然而农村居民最多只能报销10%左右。

从官方的数据统计来看,农村医保最高可报销40%,而城镇居民最低都可报销50%,差距极大。

(四)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说法,因此,农民被理所当然的认为是“靠地吃地”。

一直以来,农村都是我国就业的“蓄水池”。

农村里的农民不能像城市居民那样领取失业保险、养老保险,他们被默认为“从事农业”。

农民的“被就业”也是我国农民人均收入低的主要原因。

而且养老体系的缺失也使得多数农民只能“养儿防老”。

   而且,农保基金的筹集渠道狭窄,制度规定的筹资模式难以完全落实。

该制度下农保基金筹资“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

国家的政策扶持是“对乡镇企业支付的养老保险资金予以税前列支”,集体补助也主要是来自于乡镇企业的资金。

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乡镇企业较多的地区的农民比乡镇企业少的地区的农民要富裕。

在这种情况下,欠发达地区的农民无力缴纳保险费的同时,只能得到很少甚至得不到集体补助和国家财政支持,而富裕地区的农民自身有能力缴纳保费的同时,又能得到集体补助和国家财政支持。

显然,这种筹资模式使得未来农村养老面临困难的欠发达地区和没有能力投保的贫困农民,有着较强的养老需求却不能享受到这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从而造成了“保富不保贫”的不公平现象。

4、解决建议

(一)促进和保障农产品流通

   城郊农产品流通是城乡劳动力、资金、产品的多级增值流通,农产品作为连接城乡生产和消费的载体,既能解决城郊农户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又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绿色新鲜的农产品。

   据实地调研发现,昌平区农户一年均忙于农业种植,较少有机会进入城中体验城市生活。

而且,由于运费较高,大部分农户并不考虑将农产品运输到城市中进行售卖,仅在附近的镇上进行批量销售。

我们认为,这样的销售方式不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且农户只能获得较少的收益。

   为了促进昌平草莓园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我们认为昌平草莓可以在三个方面改进:

   打造有机品牌

   随着居民对绿色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昌平草莓应注重培育绿色有机品牌,突出农产品健康性和营养性,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

   2、开发特色旅游项目

   扩大附加增值活动(如农家乐)。

以创意农业为核心打造生态产业链,发展民俗旅游、生态旅游等,开发新类型的旅游度假。

京郊农产品的高效流通应依托公益性服务组织、与创意农业项目挂钩,开展特色农产品嘉年华活动,能够充分使用农产品的经济、文化和生态价值,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

   3、建立农产品流通、产销平台

   城郊农户农产品存在销售渠道较窄,农产品堆积的现象,城市居民又普遍反映农产品物价水平较高,因此建立农产品流通、销售平台能够有效对接产销双方,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农产品流通效率。

政府可以通过建设公益性农产品服务机构,搭建“农户+公司+消费者”模式,服务双方。

   农产品的流动能够提高农产品的附加经济价值,体现了比较高级的精神文化价值和旅游休闲价值。

未来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少不了公益性服务组织的建设,公益性服务组织奖成为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此外京郊企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能够为京郊农产品的高效流通搭建桥梁。

通过京郊企业实现农产品产业链的整合,不仅能够带动农民创收,同时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优质农产品提供保证。

   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立,同时还要设立都市型农业生产设施以实现高效节能的目标,实现农业和生产服务业的产业融合,促进运行效率,推动北京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

(二)消除城乡居民待遇差距,保障农民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民收入和国民生活水平都有很大提高。

在这一阶段,我们主要遵循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城市作为工业的重心,在改革中首先获得发展,农村的发展速度则相对缓慢,城乡差距始终未能得到缓解。

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先消除城市居民与农民间的待遇差别,让农民享受和城市居民相同的教育、医疗等资源,切实保障农民的生产生活。

   造成我国公民间不平等待遇的根源在于城乡二元化的户籍制度。

中共十八上已提出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而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便在于与户籍相联系的各种福利制度。

广州市早在2009年便开始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统一为“广州市居民户口”,但户口名称的改变并不等同与“户籍一体化”,体现在土地、社会保障方面的城乡差别仍然存在。

   要实现城乡“同是居民,同等待遇”的目标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不能一蹴而就。

通过我们对草莓园农户的采访,我们认为最亟待解决的是农村的教育、医疗和养老问题。

   1、教育

   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率,最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认为政府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首先,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快平衡城乡教育资源,挖掘农民的下一代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切实推动农村新生代素质的提高,提供农村新生代向城市发展的平台。

孩子是农民的未来,只有解决了他们的教育问题,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发展问题。

   其次,为提高现有农民的整体素质,乡镇政府应主动推动农村和各个大学进行交流学习,吸引学习农业的老师和大学生到农村进行社会实践并向农民们交流相关知识、技术。

在这一过程中,这些大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农民也可以从中获取知识、技术,视线学校和农村、学生和农民的互利共赢。

   2、医疗保障

   在实地走访中,农村居民对医疗保障不满情绪较大,认为城市居民在享有较高的收入水平的同时拥有较高的医疗报销比例,而乡镇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却不健全,只能报销全部费用的10%。

乡镇居民为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往往选择储蓄较多的资金。

   我国农民政治经济地位较低,实则是一支数量庞大的弱势群体。

目前农保、医疗补助所面临的问题均在于资金问题。

如今的做法主要是将筹集资金的任务下放给了地方,在这种体系下,即便实现了全市的城乡一体化,也势必会形成全国范围内的不公平现象。

因此,在医疗保障方面,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统一规划和分配医疗资金,辅以地方和公民自缴的途径。

   3、养老

   农民没有退休年龄,也没有退休金,老去的农民每年可以领到的政府补贴寥寥无几。

特别是在有很多青壮年外出打工的农村,留在农村的孤独老人的生活状况异常艰难。

因此,政府应尽快提高老龄农民的养老金,并在农村附近建立养老院,保障老龄农民的生活。

   我们的调查中还发现多数农民主要时间都用于种地,很少有时间进行其他娱乐活动。

因此,在考虑农民的养老问题时,还需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如建立村图书馆、每周为农村集体放电影、修建广场鼓励老年人跳舞等。

五、感想与领悟

   草莓园是休闲产业带动型模式的典型,是中国农村革命与新经济的代表,集中地体现了现代经济学中的新观念与先进成分。

昌平草莓园区的形成促进和带动了传统村落的改造,建设整洁优美的农村社区,并能够促进基础公共服务的发展,大力推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垃圾和污水处理、通讯信息、连锁超市和劳动就业服务等体系的建设。

它保留了山水交融的田园风光和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使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与农村田园牧歌式的传统生活方式得到有机的融合。

这种新型发展模式不仅为昌平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更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城乡一体化的根本目的在于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收入及生活水平。

从这一目的出发,昌平草莓园相较于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无疑有了极大进步。

但在农民们的生产生活中,还普遍还面临着农产品流通、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问题。

政府和社会应集中力量解决农民的这些困难,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根据《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安排,北京农业在“十二五”期间的总体发展目标为:

“以高端、高效、高辐射为主要标志,以基础完善、科技领先、产业高端、服务完备、装备现代、人才一流为主要标准,农业的多功能实现深度开发”。

因而北京农业产业将更容易的因政府政策的保障而为首都甚至全国的农产品市场注入更新鲜的活力。

同时在该政策的指导下,北京地区将在农业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帮助农业产业的自身发展以及其衍生产品和周边产业的壮大。

这不仅能够为北京地区提供最基础的农产品的安全供给保障,另一方面也能在北京建设宜居城市的生态景观,而最重要的,是能够直接使农民快速增收,带动农业地区的发展成长并促进整体经济的增长。

几方面共同发展、齐头并进,政府的政策目标将带领北京市创造出多元化、功能多样、环境友好、特色鲜明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