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业 经 济 学》讲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96525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16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 业 经 济 学》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农 业 经 济 学》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农 业 经 济 学》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农 业 经 济 学》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农 业 经 济 学》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 业 经 济 学》讲稿.docx

《《农 业 经 济 学》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 业 经 济 学》讲稿.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 业 经 济 学》讲稿.docx

《农业经济学》讲稿

 

《农业经济学》

讲稿

 

*******

学时数:

64学时

 

二零零七年八月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1、课程性质

部门经济学:

专门从事农业经济活动规律的研究

经济学:

研究稀缺资源的分配。

因此,稀缺与效率始终是经济学的双重主题。

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农业生产这一具体国民经济部门如何选择稀缺的生产资源来生产各种商品,并将生产资源在不同的人群中间进行分配的学科。

应用经济学:

经济理论在农业部门的具体应用

供求均衡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均衡与非均衡理论、增长极理论等在农业部门中的应用。

2、课程地位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64学时,全部为理论讲授。

二、学习该课程的必要性

(一)“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是贫苦的,因而懂得了穷国的经济学就大体懂得了真正重要的经济学。

世界上大多数穷人靠农业养活自己,因而懂得了农业经济学,也就大体懂得了穷国的经济学。

---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讲演”)

在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研究,深入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中应特别考虑的问题。

也就是农业发展的滞后、贫穷与工业的高生产率、高收入水平之间的反差,主张将农业经济作为经济体的一部分去研究,并将研究延伸至全世界的发展中国家。

主要著作有《世界粮食》、《不稳定经济中的农业》、《农业生产和福利》、《农业经济组织》、《人力资本投资》、《教育的经济价值》、《改造传统农业》、《经济增长和农业》、《农业刺激的扭曲》、《对人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恢复经济均衡——经济现代化中的人力资本》等。

(二)最近四年四个中央一号文件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从1982—1986年,中央连续5年,每年发布一个1号文件,曾对调动农民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实现农村改革的率先突破,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给中国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时隔18年之后,中央决定重新把关于农村工作的文件定为1号文件,

三、当前农业经济学热点问题研究

1、新农村建设

2、建设现代农业

3、提高农民收入

4、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工、城镇化)

5、农地使用权流转

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并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网

7、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8、农村义务教育改革

9、农产品供求均衡

10、农业产业化经营

四、教学方法——“讲一、学二、考三”

“讲一”,精讲;“学二”博学;“考三”宽考。

五、课程学习教材及参考教材(MainReadings)

1、课程学习教材

雷海章主编《现代农业经济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7月

2、参考教材

朱道华主编《农业经济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郑景骥主编《农业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3、经典著作

[美]西奥多.舒尔茨:

《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99

[日]速水佑茨朗,[美]弗农.拉坦:

《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美]约翰.梅勒:

《农业经济发展学》,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0

4、权威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

《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主办:

《农业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

《农业经济学》

 

第一章总论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西方和中国农业经济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现代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现代农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农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西方农业经济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1、起源:

古希腊和罗马

古希腊色诺芬的《经济论》,古罗马加图的《农业志》、瓦罗的《论农业》等,孕育着包括对农业地位、作用的认识,对农业经营和农产品价格的分析等农业经济思想,但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2、萌芽:

近代初期(17世纪至19世纪30年代)

几乎所有经济范畴如工资、地租、产品价格、生产劳动等的研究都与农业有关,逐渐萌芽了相对独立的农业经济理论。

如农业经济学创始人、英国经济学家阿瑟·扬的《农业经济论》(1770)。

论述了农业生产要素配合比例,生产费用和经营收益的关系。

3、发展:

(18世纪到19世纪初)农业经济学在德国得以广泛发展,涌现了一批重要的农业经济学家,如泰尔(欧洲大陆农业学界的泰斗)的《合理的农业原理》,确定了追求最大利润的农业经营目标,屠能的《孤立国与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提出了农业经济学上的两个基本理论——农业集约度理论和农业生产位置配置理论。

*杨的《农业经济论》和泰尔(欧洲大陆农业学界的泰斗)的《合理的农业原理》被认为奠定了近代农业经济学的基础。

4、从一般经济学体系中分离出来:

19世纪末20世纪初

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边际效用概念的引入,这场革命使经济学从古典经济学强调的生产、供给和成本,转向现代经济学关注的消费、需求和效用。

)——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的产生(英国《经济学原理》)——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为农业经济学科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5、二战后西方现代农业经济学科发展的新趋势:

(1)学科的分化不断加快(五十年代以来,农业经济学已逐渐分解为农场管理学、农业生产经济学、农产运销学、农业金融学、土地经济学、农工商联合企业管理学、农业政策学等更加专门的学科),各分支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以及进而产生的综合化不断得到增强;

(2)农业经济学科越来越注重多层面、多视角的分析和研究(从经济技术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相互联系中去研究农业经济的运动规律),加强定性和定量、实证和规范、宏观和微观分析的结合,不断深入地展开各种比较研究工作;

(3)农业经济学科还不断突破原来意义上的农业经济范畴,更加系统全面的研究农业经济问题(该课程涉及内容广泛,涉及企业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生产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财政学、金融学、公共政策学、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多门财经类学科,以及农学、畜牧学、林学、水产学、土壤肥料学、生态学等农学类学科乃至生物学、化学等基础学科的相关知识)。

二、中国农业经济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1、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农业经济问题一向为人们所重视。

在历代经济思想中,农业经济思想占有较丰富的成分。

2、新中国成立后,理论界开始对我国农业经济学理论进行广泛研究,但由于“左”的影响,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受阻。

3、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步探索从中国实际出发的道路,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经济学。

4、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学术界展开了对新时期我国农业经济若干理论问题的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农业经济学的内容和学科体系正处在不断发展和日臻完善之中。

(热点问题)

第二节《现代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一、农业经济和农业经济学的概念

1、农业经济:

农业中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称。

2、农业经济学:

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中,研究并阐明现代农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运动规律和及其应用的科学。

二、现代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现代农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运动规律

从生产关系角度:

研究农业中的产权关系、经营方式、管理体制、农产品市场组织、农产品价格、农业收入分配、农民的消费及扩大再生产等问题,为选择科学的农业经济制度和管理体制提供依据。

从生产力角度:

研究农业生产力的内容、性质、特点和数量状况;分析现代农业生产力内部结构及其功能;阐明其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以寻求科学组织与合理利用生产要素的方法和途径。

一、农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1、农业劳动者:

人;

2、农业劳动资料:

生产工具;

3、劳动对象:

如待伐树木、种子等。

二、农业生产力组合性要素

1、分工与协作:

分工越发达,协作就越密切,生产社会化的程度就越高。

2、管理:

日本经济的成功源于管理的成功,管理具有乘数效应。

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西蒙说:

“管理就是决策”。

3、信息:

提高效率。

三、农业生产力的渗透性要素

1、科学:

揭示了客观规律。

2、技术:

把科学应用于物质资料的生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

3、教育:

是科学、技术得以发展并能转化为现实的根本途径。

三、现代农业经济学的体系结构

雷海章主编的《现代农业经济学》教材共分5篇20章。

四、现代农业经济学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总论(4学时)

第二章农业农村农民(6学时)

第三章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4学时)

第四章农业生产要素总论、农业自然资源:

土地和水资源(4学时)

第五章农业劳动力资源与农业资本(4学时)

第六章农业科学技术(4学时)

第七章农产品市场供求(6学时)

第八章农产品市场与贸易(4学时)

第九章农产品价格与农村消费市场(6学时)

第十章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4学时)

第十一章农业生产结构与农村产业结构(4学时)

第十二章现代农业的微观组织(4学时)

第十三章现代农业的宏观调控(4学时)

第十四章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村区域发展(4学时)

复习(2学时)

五、现代农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辩证的方法

2、比较与借鉴的方法

3、调查研究:

理论联系实际

4、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第二章农业农村农民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农业的地位和贡献;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问题的实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农业

一、农业Agriculture的内涵与外延

1、内涵: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在现代社会中称为第一产业。

农业作为一种生产经济活动,其本质是人类利用生物机体的生命力,把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人类所需的生物产品并为人类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过程。

2、外延:

农业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在不同的国家、在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有所不同。

一般说,农业包括植物栽培(种植业和林业)和动物饲养(畜牧业和渔业)。

有的国家把“农业前部门”和“农业后部门”也划归农业部门统一管理,这样农业就成了一个由产前部门、产中部门和产后部门组成的产业系统。

广义上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狭义上就指种植业。

(2003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二、农业新概念

*1、外向型农业Agricultureforexport——不仅是为创汇,它是按国际标准生产的、形成有国际竞争力、有高辐射力、高增值力的农业。

*2、观光农业或称休闲农业LeisureAgriculture——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相结合的新型农业模式。

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也可以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

3、假日农业Holidayagriculture——郊区农民将一块大田划成若干小块(每块20平方米左右),出租给城里人在双休日去亲手种植,既锻炼身体,又领略田园风光。

4、都市农业AgricultureinCityCountryside——利用城市工业和科技优势,发展农林牧渔,建立农副产品基地,保障城市供给。

都市农业(AgricultureinCityCountryside):

是五、六十年代由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

我国都市农业的提出与实践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其中以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开展较早。

例如:

农业科技园区

5、绿色农业Greenagriculture:

一切从事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食品安全卫生的这么一类农业生产都可以被认为是绿色农业。

它是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工的总称。

6、生态农业Ecologicalagriculture——用农家肥增加土壤肥力、用生物方法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保护自己生存环境里的生态平衡。

其产品被称为“绿色产品”。

要求不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

7、有机农业Organicagrlculture:

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8、立体农业Stereofarming——在单位面积土地上(如一亩田、一口塘、一片林、一个果园),以提高单位面积的生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为主要目的,运用“空间三维结构原理”巧妙地把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结合起来,建立多物共栖,多层结构和多级物质循环利用的综合性技术。

这个概念着眼于单位面积的土地(包含水域)上立体空间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

三、农业的特征

(一)本质特征——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统一

农业生产利用自然、并依靠动植物有机体的生长发育,来取得产品,因此,农业生产既是人类取得劳动产品的劳动过程,同时又是动植物自身的自然再生产过程。

相互关系:

自然再生产是经济再生产的基础,人类不能代替或取消自然过程;但是,人类可以强化或调控自然再生产过程。

农业的地位:

基础产业,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

(二)一般特征

1、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

2、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

3、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

4、农业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

5、农业生产在空间上具有分散性和地域性,必须因地制宜

6、农业生产具有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

四、农业的地位AgricultureandItsRoleinNationalEconomy

(一)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基础论”

1、提出和形成:

吸取前苏联重工轻农的教训,1962年中共第八届十一中全会明确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2、“基础论”的理论论证

(1)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独立的基础

(2)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对各国普遍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4)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长期起作用的规律。

五、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

1、产品贡献:

食品,轻工业原料

一是为全国人民提供食品。

二是为轻工业提供原料。

2、市场贡献:

日用工业品,农业生产资料

3、要素贡献:

资金,劳动力,土地

4、外汇贡献:

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出口

*农业的“新”贡献

1、生态贡献: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农业是人类最大、最经济的生态产品生产部门

2、安全贡献:

粮食安全对任何国家都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武器

3、政治贡献:

农民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社会阶层和政治力量

4、文化贡献:

与农业相伴的农耕文化、田园风光

六、农业问题:

包括农业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农产品流通、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等等。

(讨论)

第二节农村

一、农村的界定及特征

(一)农村的界定:

P14泛指城市以外的一切地域空间。

理解农村的科学内涵,要明确以下几点:

1、农村是一个地域范围。

2、农村的形成是经济、政治发展的结果。

3、农村是一个庞大的复合系统。

4、农村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发展的概念。

(二)现阶段我国农村的特征

1、血缘关系对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族力量对农村治理影响的一点思考》;

2、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剩余劳动力就业任务繁重;

3、农业对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4、我国农村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

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1、提出:

由荷兰经济学家J.H.博克提出(论文“二元社会的经济学和经济政策:

以印度尼西亚为例”)

2、发展:

(1)刘易斯进行了发展(论文“无限劳动力供给下的经济发展”。

他认为:

发展中国家一般含有两种性质不同的部门:

一个是效率低的传统农业部门;另一个是效率比较高的城市现代工业部门。

由于一部分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甚至是负数,把这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只会促进工业的发展而不会影响农业。

要促进经济发展,必须提高储蓄率,加速资本积累,扩大现代工业部门。

“零值边际劳动生产率”说。

首先提出“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或为负数的劳动力为剩余劳动力”这一概念的是美国著名(古典学派的)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

1

(2)拉尼斯和费景汉对刘易斯的模式进行了修正。

认为,农业劳动力向工业流动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边际生产率为零的那部分劳动力的流出,这部分劳动力的流出对农业总产量没有影响

第二阶段:

边际生产率大于零但低于工业工资的那部分劳动力的流出,这部分劳动力的流出对农业总产量有影响,但能提高整个经济的效率

第三阶段:

前两部分劳动力流出后留下来的劳动力,这部分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高于工业工资,要吸引这部分劳动力流到工业部门,必须支付比不变制度工资水平高的报酬

3、中国城乡二元结构

三、农村经济

1、农村经济是农村中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总称。

2、农村经济是在农村综合体内从事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内容和方式、作用的总和。

3、中国农村经济包括农村中的农业、工业、商业、建筑业、金融、交通运输、服务业等经济部门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

四、农村问题:

包括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统筹城乡发展、小城镇建设,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规模经营,县域经济,乡村债务化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结构调整,农村金融。

第三节农民

一、提问:

peasant与farmer的区分

在国际农民学中曾出现延续几十年的农民定义讨论。

传统农民(peasants)与现代农业者(farmers)的区别是讨论的中心。

1、美国人类社会学家E.R.沃尔夫的意见具有代表性:

“农民的主要追求在于维护生计,并在一个社会关系的狭隘等级系列中维持其社会身份。

因此农民不像那些专门为满足市场而生产、并在广泛的社会网络中置身于竞争之中的耕作者。

”农民必须“固守传统的安排”,有着诸如自给自足、家庭经营、对自然环境依赖的特征。

“相反,农业者(farmers)则充分地进入市场,使自己的土地与劳动从属于开放的竞争,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使报酬极大化,并倾向于在更小风险的基础上进行可获更大利润的生产。

2、新版《不列颠百科全书》是这样定义传统农民(peasantry)的:

它指出“诸如自给自足或小规模生产等特征”都不是这一定义的根本,传统农民的本质特征在于它“要受外部权势的支配”,这种“使其整合于更大社会的方式”才是传统农民与“其他农业生产者”的根本区别:

“在农民社会,生产品及劳务不是由生产者直接交换,而是被提供给一些中心来重新分配。

剩余的东西要转移到统治者和其他非农业者手里。

这种分配权力往往集中于一个城市中心,尽管并非如此。

” 

peasant:

维护生计,狭隘等级中维持其社会身份;

farmer:

充分进入市场,使自己的土地与劳动从属于开放的竞争,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机会在更小风险的基础上使报酬最大化。

沃尔夫:

工业革命以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称之peasant;工业革命以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称为farmer.

Afarmerisapersonwhoisengagedinagrarianbusiness土地经营byusingland.Thetermfarmerusuallyappliestoapersonwhogrowsfieldcrops大田作物,orchards,vineyardsormarketgardenswithaviewtosellingtoothersasfood.Theymay,however,providerawmaterialsforindustrialpurposessuchasgrainsforalcoholicbeverages,fruitforjuices,hidesforleather,andwoolorflaxforyarnsandcloth-making.

二、农民的特征

1、发展中国家农民的特征

F.Ellis在《农民经济学》一书中,将发展中国家的农民界定为“是主要利用家庭成员的劳动从事生产并以此为经济来源的居民户,其特点是部分参与不成熟的投入要素和产出市场。

该定义概括了发展中国家农民的特点:

——农民与市场关系的不完全性(生产要素、产品、市场信息等);

——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经济决策(生产与消费密不可分)。

农民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生产的自给性和市场性紧密结合在一起;

——有限理性的经济人。

具有降低风险、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偏好,但由于市场关系的不完全性,其利润最大化行为是有条件的。

2、我国农民的表述

农民是具有农业户口、居住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

二、农民问题及其演化

建国前:

超经济压迫与剥削和不平等交换的强化;

建国后~改革开放前:

危及生存的温饱问题和由于缺少自由与自主权导致的没有生产经营积极性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保护农民权益,增加农民收入”和“解决农民与市场之间矛盾”

目前农民问题主要涉及如下方面:

包括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的劳动力素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农民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农民工问题等。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问题的实质:

农民是否具有公平的社会地位问题,包括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

第四节“三农”问题

一、“三农问题”的由来

1991年11月29日,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第一次将农业、农村和农民并列起来提出问题。

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总称。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关键。

温家宝:

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李昌平:

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2000年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原党委书记李昌平)、《我向总理说实话》

二、“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1、“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政治问题

2、“三农”问题是社会稳定和富裕的基础

3、“三农”问题是中国实现小康和现代化的关键

三、“三农问题”的表现:

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缺少与社会收入同步增长的机制

2、农业生产方式不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中的市场竞争,农产品质量不适应消费需求,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效益偏低

3、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后劲,落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农村社会事业滞后于经济发展,大大落后于城市;农村生态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四、“三农问题”的原因——二元经济结构

不利影响:

1、阻碍城市工业的发展

2、阻碍农村自身的发展

3、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

农民收入的差距:

合理差距。

*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找出了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

基尼系数(Ginicoefficient)是衡量居民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指标(如下图),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

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

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

 

图中,0M为45度,在这条线上,每10%的人得到10%的收入,表明收入分配完全平等,称为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