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计划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85980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1.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计划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最新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计划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最新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计划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最新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计划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最新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计划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计划书.docx

《最新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计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计划书.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计划书.docx

最新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计划书

 

项目目标与任务

项目目标与需求任务分析

项目背景

随着汽车的普及,交通需求急剧增长,道路运输带来的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等负面效应日益突出,逐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全球性问题,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未来交通系统发展的趋势之一,交通运输部和科技部两部门相继制订智能交通的发展规划,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动中国智能交通的发展和建设。

智能交通投资持续增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智能交通投资额达到139.7亿元,2009年则跃升至180亿元,增幅达28.8%,2010年第一季度就已达到57亿元。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一个分支,主要由交通管理者使用。

针对交通管理最主要的要素,如驾驶人、各类机动车、非机动车等,使用RFID技术对证卡信息进行全面彻底的数字化处理,使得交通管理部门的整个管理过程能够快速准确的进行,同时也为驾驶人配合交通管理提供了更便捷的条件。

通过对道路系统中的交通状况、交通事故、交通违法和交通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并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交通车辆信息进行控制。

中国智能交通技术(ITS)应用委员会预测,2010~2012年,我国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总投资将会较为稳定的增长,年平均增长率约为22%,2012年投资额预计将达到60.46亿元。

智能交通管理在智能交通投资中的比重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图1来源《2010年中国城市交通管理信息化行业研究报告》

经济不断发展的进展中,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各地政府对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日益重视,部分城市的智能交通管理已达到较高水平,但城市之间建设水平差距较大,整体建设水平并不高,在系统规模、城市覆盖率、设备数量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此情况下,交通警察作为交通管理的执法者,承担着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在户外执勤的交通警察,不仅工作环境恶劣,还要完成疏导道路交通、处理交通违法行为等繁重的工作。

在强调和谐发展的今天,国家对执法部门还提出了更高的服务要求,我们需要在简单高效的完成执法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服务的需要。

例如,交警通过手工开具罚单,一个岗完成后还要把违法信息二次录入到电脑中,违法人员要等到电脑系统中有了自己的违法信息后才能到银行缴纳罚款或者在交通违法窗口办理处罚手续,这样的方式处理时间长,过程繁琐,既不能减轻交警的工作量,又不能人性化的体现服务理念;每个驾驶员为了方便缴纳罚款,还需要办理专门的银行卡,如果忘记了存款在里面或者存款余额不足,需要再去银行排队补足款项,这对驾驶员来说,除了行驶证驾驶证,多一个证卡又增加了一个麻烦,并没有带来方便。

以外,原有的行驶证、驾驶证,在交通事故救助中仅能够提供车辆和人员的身份信息,但是对于紧急救助所需的血型、紧急联络人电话等等方面信息缺失,在体现人性化服务的今天,更急需对原有的系统进行改进。

针对交警工作移动性、突发行、紧急性等特点,一线部门需要实时与公安数据中心交换信息,通过移动警务系统,公安交警人员可以与公安系统数据无缝对接,实时核查驾驶员信息、在逃人员信息、违法车辆信息等进行迅速地查询,随时随地获得公安业务信息的支持,特别是车牌、驾照的传输应用,可以使交警人员迅速对所管辖区域的交通事故情况进行判断、减少处警时间、减少群众的损失,同时为紧急和突发事件的处理提供了信息依据。

移动警务系统还可以进行现场取证、核查、记录日志等日常作业,非常适合交警快速响应,及时行动的特点,是该行业的首选信息通讯系统。

 

项目目标

根据“数字交通执法”理念,结合多年的行业经验,并采用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X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出了结合TD/SCDMA、WSCDMA、EVDO、WIFI等多种通信制式及多种移动终端的移动警务通讯系统解决方案,实现智能交通执法的移动互联及相关业务应用,将现有的公安网内部信息资源实时便捷地提供给路面执勤民警,为其处理各项业务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

公司至2008年开始就对城市智能交通执法管理系统进行设计与研发,目前产品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开发与试用,并获得良好的用户评价。

在本次项目研发目标是充分利用公安交警信息的数据资源,以移动通信网络与智能卡为依托,通过接触式与非接触式的数据传输方式,提供移动交警执法终端、警务管理系统平台、驾驶员智能卡系统相结合的完整解决方案。

该系统平台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是提高交通管理水平的一项重大举措,同时对提高驾驶员整体素质及其遵纪守法的意识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该系统的投入运行不仅涉及交通执法入行政管理部门,还为每位驾驶员提供了方便与快速的服务,这必将引起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关注与支持、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可。

对于从事交通管理的干警来说,可以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

他们可以利用先进的设备、工具进行业务处理,手续简洁方便。

在处理违章事故时,值勤交警无须用大量的精力去记忆相应的法规及条例,而仅仅只是在手持式违章处理器上敲几个按键,违章处理器便会执行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及条例而由公安交通部门编制的软件程序,实现现场自动记录和处理,整个过程快速、简便,同时又避免了值勤交警与驾驶员之间发生直接冲突的可能性,这极大的方便了干警执勤、执法。

充分体现了先进科学技术的优越性。

同时,手持终端以多种方式将现有的公安网内部信息资源实时便捷地提供给路面执勤民警,为其处理各项业务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使其能在现场快速辨别在逃人员、假机动车牌证、假驾驶证、走私机动车、盗抢机动车、非法拼装机动车、驾驶人记分是否超过12分等,最大限度地遏制和打击各种违法行为,提高警务管理水平。

对于驾驶员来说,由于系统的基本载体为金融智能卡,具有较大的存储空间,每位驾驶员驾车时都必须携带此卡,也即每位驾驶员的行驶档案随身携带。

因此可直接将持卡接受处罚并且保证处罚公正、迅速、准确。

节省了驾驶员接受处理的时间,提高处理效率。

本项目的开发依据国家“十二五”计划钢要中关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信息化建设与促进社会稳定、安全发展的要求,是新一代移动通信行业应用终端产品的重要课题,同时顺应了全国范围内实现“三金”工程中的金卡工程以及管理系统信息化的时代潮流。

项目需求分析

智能交通系统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是以信息通信技术将人、车、路三者紧密协调、和谐统一,而建立起的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运输管理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ITS)作为一种实时、高效、准确的新型交通管理、引导系统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正得到广泛应用。

据预测,应用智能交通系统后,可有效提高交通运输效益,使交通拥挤降低20%,延误损失减少10~25%,车祸降低50~80%,油料消耗减少30%,废气排放减少。

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ITS的一个分支系统,主要针对城市内部交通的指挥、管理、调度、应急等方面智能系统。

城市智能交能管理系统主要实现对城市交通行政管理、车站、车辆、驾驶员操作的全面监控。

通过各种辅助设备预知并合理调度交通资源,优化管理系统。

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各国发展ITS及管理系统的框架也不一致,但其基本功能主要包括出行的信息服务:

如向道路出行人员提供有关交通信息,到达目的地的信息,导航服务,提供公共交通运行状况,为行人提供路线指南等;紧急救助服务:

当车辆发生事故提供自动报警,为救助车辆提供路线引导等;车辆安全服务:

为驾驶员提供安全行车环境信息,提供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提供危险警告等;收费服务:

实行自动收费;交通管理自动化:

提供交通管制信息,控制最合理交通量及运输车辆效益化等。

在美国,ITS的相关技术已经产生了显著的效益,如电子收费系统(ETC),大大提高了道路的使用效率,同时这项技术的不断扩展,和电子业务相连接,将发展为电子付款。

部分技术正由设想变为现实,如自动公路系统,它通过车路的配合,实现安全舒适的自动行驶的道路系统,目前国外已经在研究领域实现了重大的突破。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机动车及驾驶员数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速增加,交通管理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基本上沿用传统、低效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于现代交通管理的需求。

公安交管信息系统势必要向移动方向延伸,建立方便、快捷、高效的移动警务系统,才能更好地为交通管理工作服务。

在充分了解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特点和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从驾驶员和交警这两类交通管理参与者的角度两方面分析需求,XX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无线专网的城市智能交通执法系统与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该项目是公安交通管理系统中移动通信终端业务、带金融载体的智能卡业务和后台信息管理系统三部分的扩展与集成,以公安行业应用系统、银行业务系统和后台信息管理系统为依托,以现代移动客户端技术、WAP技术及多种方式为广大驾驶员和一线交警提供移动的信息服务,实现信息查询、电子纠章、短信提醒、自动代缴款等功能,将信息系统的实战能力延伸到每个需要的地方,为工作现场提供了强大的数据信息支持,既提高了民警的工作效率及实战能力,又为驾驶员提供了便利的服务。

本项目首先给出了可行的、先进的、以基于3G无线网络通讯技术为基础,以移动警务手持终端和非接触式射频智能IC卡为共生性的移动交通管理系统的整体方案。

然后,结合三层结构与智能客户端及WAP技术,设计出本系统的体系架构,使各系统模块之间达到高内聚、低耦合的易于维护、扩展的程序结构。

并针对现运行“公安交通移动管理系统”的需求和功能进行深入的分析,详细设计系统的各功能块及关键数据、命令和安全性设计,并具体实现平滑过度与无缝连接。

使系统具备高安全性和可靠性,支持海量数据处理和大量并发用户使用等特点。

项目开发原则

本系统要求有信息查询、业务处理、位置定位及音视频信息管理等功能,并且系统的安全体系需符合公安部的相关要求。

考虑到本系统在甘肃交警试用期调查情况,系统建设过程中遵循了以下原则:

●实用性

系统设计尽可能满足了交警的实际使用要求与驾驶员的操作使得性,针对不同的操作使用对象设计用户程序,方便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尽可能地尊重交警支队现有的管理模式和经验,使用户的实际运行惯例得以继承;同时新系统还尽可能地利用了现有的信息资源,并与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减少使用者的工作强度。

●可靠性

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必须得到绝对的保证,否则将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和极坏的社会影响。

没有可靠性的保证,将直接影响到系统的使用价值。

系统在开发测试过程中非常重视系统的可靠性。

●安全性

由于涉及到公安信息系统的数据保密和安全,智能交警执法系统的建设应保证其系统的安全性,同时兼顾用户的金融智能卡安全问题,开发过程中采取了各种安全防护措施,以求保证系统信息安全。

●经济性

在满足系统功能要求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投资是系统设计过程中必须奉行的一条原则,因此智能交通执法系统及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也遵循了这一原则。

●扩展性

为确保系统的扩展性,系统后台支持向3G/4G网络平滑过渡。

项目主要技术难点与重点

在实际的应用中,本项目有以下几个关键技术突破点:

a.先进的检测、感知及识别技术

通过采用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获取人与物的地理位置、身份信息等,实现物相通,包括驾驶证、车牌号自动识别、自动开具罚单、自动缴纳罚款及交通行政管理费用的研制与集成开发。

b.建立信息网络,实现完整数据查询功能

智能交警信息查询系统通过对常住人口、车辆、驾驶员、交通违法、全国在逃库、盗抢机动车、协查通报等数据库的综合整理与应用,驾驶员还需在相关证件上存储个人通讯信息、血液样本记录、习惯性违法记录等,实现各种交管业务数据的统一高效查询,执法交警借助移动终端可以查询交通参与者的各种相关信息。

c.日常作业处理功能

交警现场业务处理主要包括违法简易流程处理、违法一般流程处理、非现场取证、银行联网对账功能。

路面执勤民警可以利用本地系统实现各类公安业务的自动化处理及各种一线信息的采集,包括一线交警路面违法的处罚、打印及各种违法信息的照片、文字信息的采集,并将相关违法信息及采集的多媒体信息实时传递到公安网内部的业务数据库中,同时还可以利用微型打印机现场快速打印出交通管理处罚通知书,从而大大提高违法处理的速度和效率。

d.位置显示功能及预警应变技术

交通事故一旦发生,关键是要尽快地将警务及救护人员召集到事故现场。

移动终端设备能够将发生警员的位置信息发送到交警指挥中心GPS服务器,以便指挥中心及时了解警员位置,合理调配警力。

警员遇到事故时可实现一键报警,及时自动地通报事故发生地点以便开始救助安排。

e.交警执法手持终端、驾驶员智能卡与后台管理系统的集成

交警手持终端可以接收一对一、一对多、一对某个特定区域(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发布的各种信息并且实时传输交换;智能卡是对驾驶员信息管理,同时附带金融功能的储蓄卡,以便现场或联网交缴罚款及各类车辆管理的行政费用;后台管理系统可实现大量信息存储、查询、统计分析、权限管理、日志管理、终端用户及设备管理、工作考核督察等功能;三者之间需要进行接触式和非接触式的数据传输,实现人机实时交互。

现有的工作基础与优势

国内外现有技术、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现状及预期分析

国外ITS系统发展现状

ITS系统规划建设一直是世界各国解决交通拥挤问题的关键措施,是规范ITS发展的重要手段。

自从美国第一个开始智能交通体系研究以来,日本、欧盟、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开展了智能交通系统规划、研究及应用。

国外智能交通系统(ITS)先行的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ITS系统的总体发展规划,目前,世界上已基本上形成了以美国、日本和欧盟为主的三大研究开发阵营。

美国的发展概况

60年代末期,美国的ERGS(ElectronicRoadGuidanceSystem)项目是开始了世界上最早的ITS开发研究。

之后美国集中了国内各种力量,并在政府和国会的参与下,成立了ITS的领导和协调机构,于1991年制订了综合陆上运输效率化法(即所谓的冰茶法案,IS-TEA),并拟订了20年发展计划,总投资预算400亿美元。

目前,美国在智能公共交通领域独树一帜,已建立起相对完善的车队管理(通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车辆自动定位系统、乘客自动计数系统、公交运营软件系统、交通信号优先系统)、公交出行信息(出行前公交信息系统、车站/路边的公交信息系统、车上公交信息系统、综合乘客信息系统)、电子收费和交通需求管理技术等四大系统及多个子系统及技术规范标准。

并于1997年8月在圣地亚哥到洛杉矶之间建成了第一条长8英里的试验示范线路。

1995年3月美国交通部首次正式出版了"国家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规划",明确规定了智能交通系统的7大领域和29个用户服务功能,并确定了到2005年的年度开发计划。

其中7大领域包括:

出行和交通管理系统、出行需求管理系统、公共交通运营系统、商用车辆运营系统、电子收费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先进的车辆控制和安全系统。

应用发展较快的几个方面分别是,车辆安全系统(占51%),电子收费(占37%),公路及车辆管理系统(占28%),实时自动定位系统(占20%),商业车辆管理系统(占14%)。

纵观美国ITS的发展历程,其政府主导部门一直都占据着主导地位,不仅对ITS的发展进行统计规划,而且在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及人才培养和教育培训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政府也紧密协调企业、学校以及研究所,各自发挥自身的优势,使ITS的发展能够协调、有序。

2001年美国运输部和美国智能交通协会(ITSAmerica)联合编制的《美国国家智能交通系统10年发展规划》明确了区域间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发展建设的主题。

如今,在已有的规划下,美国的ITS的建设正在不断的完善,从而缓解了日益恶化的交通拥挤和无力继续扩展交通基础设施形成的突出矛盾。

日本的发展概况

日本的智能交通系统起步较晚,同样由于政府重视的,其发展和推进速度却相当快。

日本城市交通系统智能化的发展过程经历了3个阶段:

70年代末开始应用的交通工具定位系统,即汽车接近显示系统;80年代初开始应用的运行管理系统,其中包括乘客自动统计、运行监视和运行控制;90年代初开始应用的综合管理系统,包括后勤业务改进和经营支援系统。

日本组成了由四省一厅参加的全国统一智能交通系统开发组织(VERTIS),并于1996年制定了“推进ITS总体构想”。

并推出了一个投资运算7.8兆亿日元,为期长达20年的发展计划,包含了智能子系统部分应用、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及系统和产品的研究开发。

同时、日本国内丰田、三菱、东芝等100多家企业也联合设立智能运输系统的开发和经营机构,加大智能交通产品开发的力度。

近年,日本投入了15亿日元开发了全国公路电子地图系统,打开了车辆电子导航市场。

日本也是以官、民、学的协调体制来推动ITS的发展。

日本政府在ITS领域进行了大量的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投入,以期形成ITS产业推动日本经济发展。

在过去的5至6年的时间里,已经有近400万套车内导航系统在市场上应用,日本的ITS应用主要是在交通信息提供、电子收费、公共交通、商业车辆管理以及紧急车辆优先等方面。

日本首次制定ITS发展战略是在1996年7月,5个政府机构联合制定,发表了《关于推进智能交通系统(ITS)的整体构想》,具体制定了ITS的发展战略,明确列出ITS的国家功能、长远发展方向和ITS的系统架构,定义了20个服务内容。

随后于7月份制定了《日本ITS框架体系》。

该框架体系由9个系统构成,分别为:

先进的车辆导航系统、自动收费、安全驾驶、交通组织优化、高效的道路路政管理、公共交通信息系统、专业运输车辆的管理、行人辅助系统、紧急车辆运行系统。

由日本警察厅主持开发的"21世纪交通管理系统UTMS21"也是日本ITS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是由智能交通控制系统"(ITCS:

IntelligentTrafficControlSystem)和8个子系统组成,分别为:

(1)先进的车辆信息系统

(2)公交优先系统(3)车辆运行管理系统(4)动态路线诱导系统(5)紧急救援与公众安全系统(6)环境保护管理系统(7)安全驾驶支持系统(8)智能图像处理系统。

智能交通控制系统是UTMS21的核心,它是利用红外车辆检测装置与车辆进行双向通信、高速图像处理,以实现实时信号最佳控制和信息服务。

欧盟的发展概况

欧盟对ITS的研究、开发也不甘落后,1985年,欧共体19个成员国为主的政府与民间企业组织合并后,共同推进智能运输系统的发展,并更名为欧洲道路运输信息技术实施组织(TRICO),总开发投入50亿美元,实施智能道路和车载设备的研究发展计划。

1986年欧洲民间联合操作了欧洲高效安全交通系统计划(PROMETHEUS),之后在政府介入下1995年启动了PROMOTE计划,1996年2月底,欧共体事务总局13局第一次公布了T-TAP征集的具体74个子项目。

至今,已有相当一部分的研究成果投入到实际的应用当中,并为使用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欧盟是世界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同时,欧盟也很重视ITS发展,将其作为欧盟项目,从全欧的角度进行规划和协调,制定统一的框架结构,作为各成员国ITS发展的基础和指导。

欧洲重要的ITS发展几乎均需得到欧盟理事会的批准,纳入高层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供财政支持,保证经费供给。

为了推进ITS的发展,欧盟国家推出的项目主要有1970-1985年的COST30(CooperationinthefieldofScientificandTechnicalResearch,科学技术领域研究协作),该项目主要针对车辆、道路与驾驶员的通讯技术进行研究。

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发展概况

韩国的智能交通系统示范工程选在光州市,该工程预计耗资100亿韩元(1250万美元),选取了交通感应信号系统、公交车乘客信息系统、动态线路引导系统、自动化管理系统、即时播报系统、电子收费系统、停车预报系统、运行中测重系统、智能交通系统中心建立9项内容进行开发和检测智能交通系统技术和效益,并以此验证智能交通在韩国的适用性。

新加坡已拥有先进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该系统除了城市交通控制系统传统的功能如信号控制、交通检测、交通诱导和交通信息外,还包括用电子计费卡控制车流量。

它是利用一张插在汽车挡风玻璃上的电子计费卡,当车辆通过要收费的拥挤路段或区域时,装在路口铁架上的扫描器就会产生感应,费用也就自动从卡片的信用额度扣除。

在高峰时段和拥挤路段,还可以自动提高通行费,从而尽可能合理地控制道路系统的使用效率。

香港早在1977年就在九龙设置了一套电脑化区域交通控制系统,现在全港约有320组交通灯由电脑控制,有利于车辆尽快通过交叉口的时间。

此外,香港电台、电视台每天都要发布几次交通信息,为司机提供最新交通资料。

公路上所有车辆都配有无线对讲机,随时向公司报告行车情况并接受公司的行车指示。

我国的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及技术标准现状

发展现状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和推进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ITS作为跨世纪经济增长点和交通系统建设必然选择的重要性已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1995年中国国家技术监督局交通部门正式批准成立ISO/TC204中国委员会,该委员会把推进中国ITS标准化作为主要任务。

1998年1月交通部正式批复成立交通智能运输系统工程研究中心(ITSC)。

投资1400万元建设交通智能运输系统中心试验室,将为今后国家制定道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虽然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着手于智能交通的标准化工作,也出台了部分技术规范标准和系统建设标准,但是,由于当前的建设和发展模式是首先建示范城市,然后广泛推广。

而每一个示范城市都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了设计和规划,这就为智能交通系统在跨地区、全国性层面的整合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同时。

在产品生产层面,大多数智能交通产品生产商都是从其他相关行业转入,他们所使用的产品生产技术是在原技术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技术标准差异较大,加上竞争与技术保护的需要,就使不同来源的产品在系统中的兼容变得困难。

所以,要实现大范围内的产品和系统构建的标准化,需要一种更有力的技术分享机制,而产业链知识整合恰好提供了这种机制。

在产业链知识整合过程中,知识分享是知识整合的前提,只有将个人知识、组织知识表达出来才能够进行知识的整合,因此,知识整合策略中一个很重要的策略就是为知识分享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

而这种知识共享的机制则为智能交通相关系统、产品、服务的标准化提供了平台。

其次,知识的集成为系统集成提供条件智能交通产业必须实现集成化,才能促进各项要素、功能和优势之间的互补与匹配,从而最终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

智能交通的集成包括技术的集成、管理的集成和系统的集成。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它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系统综合技术有效地集成,并应用于地面运输系统;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它是将交通者、交通工具、交通管理者与运营者、交通服务设施等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原来分散独立的各种交通运输行为形成一个协调运转、良性循环的整体,从而大大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效益;而系统的集成不仅包括各运用子系统,如:

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先进的旅行者信息系统、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先进的商业车辆运营系统、先进的公共运输系统、先进的自动公路系统等子系统之间的集成,也包括未来不同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之间的集成。

在三类集成中,系统的集成因为技术的非标准化和行政区域的限制而变得更加困难。

它需要一种跨越区域和组织界限的力量,而产业链知识整合恰好可以提供这种力量。

在实现这个知识的集成过程中,跨组织、跨地区的系统集成也成为可能。

最后,通过知识的统一为规模化和市场化提供保障。

目前,从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的现实来看,由于技术、服务和系统构建都没有标准化,使系统的功能大大受到限制,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大大降低。

这种知识的统一为实现产品和系统的兼容、提升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改善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