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及样卷 苏教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85118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及样卷 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浙江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及样卷 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浙江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及样卷 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浙江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及样卷 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浙江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及样卷 苏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及样卷 苏教版.docx

《浙江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及样卷 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及样卷 苏教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及样卷 苏教版.docx

浙江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及样卷苏教版

2012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及样卷语文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语文试题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能力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全面测试考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能力可分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并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高考语文坚持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注重对考生语文素养全面测试的同时,着重考查考生掌握和应用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阅读、写作方面的能力。

Ⅲ.考试内容

语文科的考试内容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快乐阅读网 纲》和浙江省教育厅颁布的《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并考虑中学语文教学实际而确定的。

一、语言文字运用

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

1.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识记

2.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识记和正确书写

3.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

4.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病句类型: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5.语句的扩展,语段的压缩

6.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

7.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

常见修辞方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8.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二、现代文阅读

(一)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1.文中重要概念含义、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

2.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3.语言特色的分析,文章结构的把握,中心意思的概括

4.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

5.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评价

6.对文本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评价

7.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8.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发掘

9.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探讨

10.对文本中某些问题的探究及自己见解的提出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1.作品结构的分析,作品主题的概括

2.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

3.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体会,精彩语句表现力的品味

4.作品形象的欣赏,作品内涵的赏析,作品艺术魅力的领悟

5.对作品所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评价

6.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发掘

7.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探讨

8.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三、古代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理解经典文化论著,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

2.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

常见文言虚词(18个):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理解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5.文中信息的筛选

6.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

7.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

8.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

9.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10.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的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

11.常见古诗文名句名篇的默写(参考篇目见附录1)

四、写作

能写实用类、论述类和文学类文章。

作文考试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一)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二)发展等级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Ⅳ.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限定用时150分钟。

二、试题类型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

三、试卷内容与赋分

1.语言文字运用24分

2.现代文阅读29分

3.古代诗文阅读37分

4.写作60分

Ⅴ.参考试卷及答案

语文参考试卷

(此卷仅作参考)

2012年语文测试卷

一、语言文字应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愧怍(zuò)饿殍(piǎo)踯躅(zhú)优胜劣(lüè)汰

B.桎梏(ɡù)攻讦(jié)脖颈(ɡěnɡ)木直中(zhōnɡ)绳

C.落(luò)枕麂(jǐ)皮跌宕(dànɡ)纵横捭(bāi)阖

D.岑(cén)寂媲(pì)美召(zhào)唤味同嚼(jiáo)蜡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透过山中经年弥漫的浓雾,依稀可见有着曼妙纹身的斑马在跳跃嬉戏,使人感觉仿佛在梦境中一般。

B.不曾被任何外在的力量裹胁,内心的焦燥不安将裹挟着随之而来的反应向着未知的将来绵延而去。

C.平心而论,只要是用良知拷问自己,就不会把老是犯事归罪于血液里胆汁质含量高而特别容易冲动。

D.他翻来复去找寻的那条街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在过去,它却是坐落在城市中心的一条繁华街道。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修复古籍要先染好色,再裁剪、锤平,用糨糊粘贴、重新装订,染料和糨糊里必须尽量少化学成分,以免破坏纸张。

B.张翔跑马拉松跑到42公里处还一直领先,眼看胜利一蹴而就,他想,最后195米务必咬牙坚持。

C.在当下中国,网络游戏作为一个产业被推动的同时,更被指责为导致人格沦丧、网瘾泛滥、家庭破裂的祸根。

D.你能够从图书馆那么多堆满书籍的书架中挑出这么一本看起来并不起眼的书,真可以称得上是大浪淘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即使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近50年来气温呈上升趋势,个别地方春季的平均温度仍旧突破了近年的最低点。

B.他正自在悠闲地享受着远离尘嚣的天然美景,忽然想起昨天傍晚是谁发给自己一条莫名其妙的短信。

C.可以这样说,现在中国戏曲艺术大写意与大写实相结合的机制,从某种程度上就是从越剧开始的。

D.古时不论贵贱都可以自称“朕”,到秦始皇的时候才定为皇帝专用,从此以后一般人就不可以再用“朕”作为自称了。

5.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用一句话概括新闻观点。

(不超过20字)(3分)

央视日前披露,2010年中国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18%左右,比发达国家高出近一倍。

油价高推高物流成本,可是要降低油价,油企和相关部门却不答应,说什么炼油企业亏损,如不提高油价,炼油企业就要倒闭;你有质疑,立马就弄出个“加油难”的局面。

中国的收费公路是世界之最。

数据显示,全世界收费公路14万公里,其中有10万公里在中国。

可是要减少收费公路,有关部门又发声了:

没有“贷款修路、收费还贷”,就没有公路建设的今天。

至于罚款,部门利益化最明显,乱罚款、乱收费已经屡见不鲜。

有人做过计算,如果我们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发达国家10%的水平,则全国每年可节省物流成本3.1万亿元。

□□□□□□□□□□□□□□□□□□□□

6.根据《一滴墨水的蓝遇见一根火柴的光》的诗意,在空缺处补写诗句,使之诗意连贯、形式和谐。

(4分)

世界就这么小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世界就这样不再寂寞——你只是让我把心贴近天文望远镜

当一滴墨水的蓝遇见一根火柴的光啊,那蓝色大海包裹的地球

也许比墨水更淡是一滴露珠像一滴晶蓝的墨水

发出殷红的光

小小的世界也会长大

一滴墨水变成无边无际的大海世界真的就这么小

蓝色的大海上明亮的太阳一滴墨水的蓝遇见一根火柴的光……

莫不是曾经的那根火柴?

7.2010年,河南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其中“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引发了社会热议。

某班级为此举行了一场“孩子该/不该拥有自己的隐私”的辩论赛。

正方有以下看法:

(1)未成年人也有人格和尊严,有权拥有自己的秘密,家长应给予充分的信任和尊重。

(2)家长了解孩子的所思所为应通过合适的渠道,根据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征,民主、平等地和孩子对话,不应采取侵犯孩子隐私的做法。

(3)家长不应以侵犯隐私的方式来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应理解、宽容孩子,让他们自己在生活中锻炼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挫折中逐渐成长。

请站在反方立场上,针对上述看法,任选两点反驳。

要求:

先填序号,再作反驳;语言表达简明、准确、得体。

(5分)

()

()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9分)

文化人类学者梅棹忠夫认为“信息产业其实是一项服务业”。

他将信息产业定义为“所有从事制作、处理和买卖言语活动、言语性符号、形象符号等信息的产业”。

梅棹忠夫认为,不仅是从发信者到收信者之间的信息交流称为信息,所有的存在物都是信息。

自然和社会本身也是信息,但它们自身无法传送,只有信息的接受者动员了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后才能解读出信息中的意思,将其理解为信息。

是否承认信息的价值全仰赖于信息接受者的判断。

“信息价值说”预示着“精神产业时代”的到来。

人类产业的发展史经历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精神时代三个阶段。

借用动物发生学的概念可以将其分别命名为“内胚叶产业时代”“中胚叶产业时代”和“外胚叶产业时代”。

农业时代是“内胚叶产业时代”,人们忙于食料的生产,是消化器官的机能得到充实的时代。

此后的工业时代是“中胚叶产业时代”,人们生产各种生活物资,利用能源取代手足的劳动,是以肌肉为中心的器官机能得到充实的时代。

近代西方经济学家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诞生于工业勃兴的时代,以人类体力劳动的扩大解释产业原理的“劳动价值说”也符合以上人类史学的论调。

通过市场进行的货币价值交换系统,适应了大批量生产、大批量消费的体制,凭借着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扩张。

以上两者充实之后发展起来的“精神产业时代”被命名为“外胚叶产业时代”。

这一时代以脑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的机能的充实为中心课题。

进入21世纪后,第二产业开始第三产业化,第三产业的比例不断提高。

这种第三产业的多样化就是梅棹忠夫所说的“信息产业”——组织化地提供某种信息的产业的发展,也是DanielBell所说的“脱工业化社会”——经济活动的重心由物质生产转向服务提供的社会的显著现象。

在人的精神和感觉充实的时代里,价值产生存在于五官传达的信息中。

在这层迄今未出现过的新的意思层面上,人类社会可以变得更加富裕。

但是为达到这一点,对于无法进行原价计算的东西,必须要使其拥有价值创造的说明原理。

就此梅棹忠夫提出了“布施原则”。

僧侣念经这一信息的价格不是由经文的长度、僧侣声音的好坏或僧侣敲击木鱼的劳动量决定的。

在这层意思上,僧侣念经的价值无法被测定。

而且念经是听过即逝,原则上没有两次同样的念经。

但布施的金额基本能被客观地确定。

布施的金额视僧侣的地位和檀越(施主)的地位而定,即确定于两者的社会经济地位的交点。

请高明的僧侣来念经比较贵,自然不能和无名的新手僧侣相提并论。

念经的交换价值必须考虑僧侣的名望程度。

另外,檀越考虑到体面,会根据自身的社会阶层、交友档次来确定合理的布施金额。

这种“布施理论”可以作为原价计算无法成立的“信息”(如艺术作品、演出费、稿费)的价值决定原理。

8.下面不属于“精神产业时代”特点的一项是

A.信息价值得到重视,人们更加关注脑神经、感官机能的充实。

B.信息价值得到重视,人们会更加关注社会中物质的交换价值。

C.信息价值得到重视,人类利用五官传达信息会变得更加重要。

D.信息价值得到重视,人类社会中产业的结构会变得更加丰富。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梅棹忠夫认为,人们可以依靠自身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理解高山大川、桥梁建筑等信息中包含的意思。

B.在利用能源取代手足劳动的时代,社会大批量生产和消费的体制形成,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经济的扩张。

C.服务业在“信息”得到充分认识和利用的前提下,迅速扩张,社会经济活动的重心由制造实物向提供服务转变。

D.信息产业是一项服务业,它制作、处理并以“劳动价值说”为原理来买卖言语活动、言语性符号、形象符号等信息。

10.根据文意,你认为假如要拍卖一幅油画,影响画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

杰克的领悟

[美]鲍勃·普科斯

杰克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但他并不满足于现状,他一直有一个宏大的梦想,就是将他的企业做成全州乃至全国最大的企业。

这些年来,为了梦想,他远离家乡,和家人离多聚少,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事业上。

这一天,远在家乡的妈妈打电话过来,告诉他,“贝尔瑟先生昨天晚上去世了,葬礼将在本周三举行。

”听到这个消息,杰克的心猛地一沉,往事就像黑白影片一样,一幕幕在脑海闪过。

“杰克,你在听我说吗?

”“噢,对不起,妈妈,我在听。

只是猛然听到这个消息,让我想起了很多我和贝尔瑟先生在一起的往事。

”“杰克,你父亲去世得早,是贝尔瑟先生给了你很多只有父亲才能给予的‘男人的影响’。

在他的心里,你就是他的儿子。

“我知道的。

那时候,我几乎每天都要到他的旧屋子里去,和他待上一段时间。

是贝尔瑟先生教会了我木工手艺。

”杰克说道,“如果没有他,就没有我今天的木制品公司。

”“那么,你能抽出时间回来参加他的葬礼吗?

”“我当然要参加他的葬礼。

而且,关于贝尔瑟先生,我心中有一个埋藏了很久的谜团,但愿这次回去能找到答案。

尽管杰克百事缠身,但他还是乘飞机回到了家乡。

贝尔瑟先生的葬礼办得很简单,他没有自己的孩子,绝大多数亲戚也早已过世。

当晚,杰克和他的妈妈来到了贝尔瑟先生的旧屋子。

这座房子杰克是那么熟悉,以至于每一张图片、每一个小物件、每一件家具,都能带给他一段回忆。

在贝尔瑟先生的书桌前,杰克停了下来。

“怎么了,杰克?

”妈妈问道。

“那个盒子不见了。

”杰克怅然若失地说道。

“什么盒子?

很重要吗?

”“一个金色的小盒子,贝尔瑟先生最珍爱的宝贝,他总是将它锁在书桌的第一个抽屉里,我问了他不下一千次,盒子里面到底装着什么东西。

但他总是对我说:

‘也许有一天你会看到盒子中的东西,但现在我能告诉你的只有一句话:

那是我最看重的东西。

’”“这么神秘,那盒子里究竟装的是什么呢?

”妈妈皱着眉头好奇地问道。

“这个问题就是一直埋藏在我心中的那个谜团。

我猜测,可能是贝尔瑟先生的哪位亲友取走了它。

看来,我将永远无法解开这个谜团了。

杰克怀着失望的心情离开家乡,回到了自己的公司。

两周后,杰克收到了一个包裹,包裹看起来很陈旧,包裹上的字迹很潦草,很难辨认,落款上写道:

寄自霍华德·贝尔瑟先生。

杰克急不可耐地打开包裹,里面果然有一个金色的小盒子以及一封信。

杰克颤抖着双手打开了信:

“我谨委托我的律师,在我离世之后,将此盒寄给杰克·班尼特,杰克陪伴了我晚年的10年时光,理应得到我一生中最看重的东西。

”信封里还有一把小钥匙,杰克眼含泪水,打开了盒子,盒子里是一块纯金手表,手表背面醒目地镌刻着一句话:

“杰克,谢谢你的时间——霍华德·贝尔瑟。

“他最看重的东西竟然是……我的……时间!

”杰克喃喃自语道,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在那段时光里,贝尔瑟像亲生父亲一样,关心他,呵护他,培养他;而作为一个懵懂少年,他所做的不过是经常陪伴在他身边,而这竟然成了一个孤独老人一生中最看重的事情!

与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共享时光竟然如此重要,这成了杰克人生中的最重要的领悟,他取消了未来两天的所有安排。

“为什么?

”秘书珍妮丝不解地问道。

“□□□□□□□□□□□□□□□□□□”杰克对秘书说道,“□□□□□□□□□□□□□□”

11.小说多次提及“谜团”有何作用?

(3分)

12.

(1)赏析文中的画线句。

(2分)

(2)指出文中“男人的影响”的内涵。

(2分)

13.根据情节,补写末段空格处的内容。

(不超过40字)(3分)

“□□□□□□□□□□□□□□□□□□□□□”杰克对秘书说道,“□□□□□□□□□□□□□□□□□□□”

14.装在金色小盒子中的纯金手表象征什么?

为什么贝尔瑟先生委托律师在其离世后才将它寄给杰克?

(5分)

15.请简要谈谈小说带给你的启迪。

(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9分)

初,楚伍参与蔡大师子朝友,其子伍举与声子①相善也。

伍举娶于王子牟。

王子牟为申公而亡,楚人曰:

“伍举实送之。

”伍举奔郑,将遂奔晋。

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②相与食,而言复故。

声子曰:

“子行也!

吾必复子。

及宋向戌将平晋、楚,声子通使于晋。

还如楚。

令尹子木与之语,问晋故焉,且曰:

“晋大夫与楚孰贤?

”对曰:

“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

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

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子木曰:

“夫独无族、姻乎?

”对曰:

“虽有,而用楚材实多。

归生闻之:

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

赏僭,则惧及淫人;刑滥,则惧及善人。

若不幸而过,宁僭,无滥。

与其失善,宁其利淫。

无善人,则国从之。

故《夏书》曰: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惧失善也。

古之治民者,劝赏而畏刑,恤民不倦。

赏以春夏,刑以秋冬。

是以将赏,为之加膳,加膳则饫赐,此以知其劝赏也。

将刑,为之不举③,不举则彻乐,此以知其畏刑也。

夙兴夜寐,朝夕临政,此以知其恤民也。

三者,礼之大节也。

有礼,无败。

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死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所谓不能也。

子仪之乱,析公奔晋。

晋人寘诸戎车之殿,以为谋主。

绕角之役晋将遁矣析公曰楚师轻窕易震荡也若多鼓钧声以夜军之楚师必遁。

晋人从之,楚师宵溃。

子木曰:

“是皆然矣。

”声子曰:

“今又有甚于此者。

椒举娶于申公子牟,子牟得戾而亡,君、大夫谓椒举:

‘女实遣之。

’惧而奔郑,引领南望,曰:

‘庶几赦余。

’亦弗图也。

今在晋矣。

晋人将与之县,以比叔向。

彼若谋害楚国,岂不为患?

”子木惧,言诸王④,益其禄爵而复之。

声子使椒鸣⑤逆之。

(选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有删节)

【注】①伍举:

子胥祖父,名椒举。

声子:

子朝之子,名归生。

②班荆:

把荆草铺在地上而坐。

③举:

演奏(音乐)。

④王:

指楚康王。

⑤椒鸣:

伍举之子。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劝赏而畏刑劝:

劝说。

B.朝夕临政临:

亲自处理。

C.晋人寘诸戎车之殿寘:

安置,安排。

D.声子使椒鸣逆之逆:

迎接。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遇之于郑郊此亦飞之至也

B.皆卿材也天下所共传宝也

C.赏以春夏猥以微贱

D.今又有甚于此者近自托于无能之辞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叙述了声子帮助伍举重返楚国的经历,反映了声子对楚材晋用这一现象所持的深刻见解,也刻画了声子重诺守信的形象特点。

B.文章善于旁征博引,如声子引用《夏书》“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之语,来支撑自己“与其失善,宁其利淫”的看法,以表达其鲜明的赏罚观。

C.本文叙议结合,例如在论述部分,通过列举“析公奔晋”这一史实,驳斥楚国士大夫一旦出奔他国,就会帮助他国来祸害楚国的观点。

D.本文结构完整,结尾部分交代了“伍举奔郑”的结局,体现了声子为解决问题作出的努力,也与文章开头声子的诺言相呼应。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绕角之役晋将遁矣析公曰楚师轻窕易震荡也若多鼓钧声以夜军之楚师必遁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7分)

(1)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

(3分)

(2)子木惧,言诸王,益其禄爵而复之。

(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

(7分)

拟古九首(其九)①

[晋]陶渊明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

【注】①公元418年刘裕扶持晋恭帝登基,隔年又逼晋恭帝退位,改晋为宋。

有人认为这首诗暗喻晋亡的一段历史。

21.简析画线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3分)

22.分析这首诗的象征意义。

(4分)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

(5分)

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

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

者,人必从而利之”。

(《墨子》)

23.孔子和墨子的共同主张是什么?

(1分)

24.简析孔子与墨子上述主张的差异。

(4分)

(四)古诗文默写。

(6分)

25.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论语》)

(2)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3),幽咽泉流冰下难。

,凝绝不通声暂歇。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4)老当益壮,;穷且益坚,。

(王勃《滕王阁序并诗》)

(5)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

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

(6)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

(杜甫《旅夜书怀》)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有人把弯路走直了,欣喜于找到捷径;有人把直路走弯了,惊喜于巧遇美景。

请结合语意,以“捷径与美景”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

语文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应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D2.C3.B4.B

5.(3分)

示例:

部门利益化使我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或“降低物流成本需打破部门利益化”)

答出“部门利益化”,给1分;答出“物流成本”,给1分;答出“居高不下”,给1分。

6.(4分)

示例:

也许比火柴更弱是一尾萤火/而那小小的太阳像燃烧的火柴头

每空2分,共4分。

第一空:

意象选择恰当,给1分;能表达出光更弱之意,给1分。

第二空:

能表达出太阳像燃烧的火柴之意,给1分;语言自然流畅,给1分。

7.(5分)

示例:

(1)未成年人相对缺乏辨别力和自控力,家长掌握“秘密”有助于及时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阻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