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农场管理站半年工作总结与农业局农技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总结汇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84738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局农场管理站半年工作总结与农业局农技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业局农场管理站半年工作总结与农业局农技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业局农场管理站半年工作总结与农业局农技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业局农场管理站半年工作总结与农业局农技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业局农场管理站半年工作总结与农业局农技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局农场管理站半年工作总结与农业局农技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总结汇编.docx

《农业局农场管理站半年工作总结与农业局农技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总结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局农场管理站半年工作总结与农业局农技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总结汇编.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局农场管理站半年工作总结与农业局农技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总结汇编.docx

农业局农场管理站半年工作总结与农业局农技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总结汇编

农业局农场管理站半年工作总结与农业局农技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总结汇编

农业局农场管理站半年工作总结

半年年来,在县委、政府及农业局的领导下,我站全体职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章》、《准则》;学习党的*、**全会精神;学习*会议精神和新《党章》的重要内容;认真学习解放思想大讨论的活动内容,重温了本站的规章制度和相关财务管理制度;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发展思路和各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站的工作方案和各场的工作计划,按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年轻化,知识化

“农业三场”的职工年龄普遍老化,且文化素质、政治意识、思想素质都l较低下,对新t一事物,特别是在对科学技术的接受能力问题上更表现出了相当大的不足,没有开拓精神,这样一来自然而然地影响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因而进一步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搜集整理了许多科技实用技术并到各场进行实地培训,但因接受能力低的问题而没有取到应有的效果。

因此,今年我站与劳动部门协商,凡是男工年龄在55岁,女工年龄在50岁以上的都以特殊工种的形式给予办理退休手续,同时吸收一批初高中毕业生,这样既解决了职工子女的就业问题,也解决了老职工的后顾之忧,同时提高了职工队伍的文化水平,受到新老职工的好评。

二、做好“农业三场”承包土地的管理

农场的土地承包与农村土地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同,而农场是职工本人与农场承包土地,签订承包合同,而且职工一旦退休或调离都应将土地交回农场,但是这一规定没有形成红头文件,从1983年搞承包到今,所有退休人员都未交回土地,只是象征性的交回一点点管理费而也,随着退休人员的增多,多数职工的意见越来越大,甚至出现相互扯皮和上访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我站作了相应的摸底调查并走访职工之家了解情况后,与场领导班子协商并制定管理办法。

并形成文件,规定各场集体所有土地依法属于各场集体所有,任何单位和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强占土地。

由场统一发包给每一职工,承包期限为长期,退休后一律交由场统一管理。

三、认真做好各项工作

一年来,无论是什么样的工作,只要安排,哪怕是几天还是几月,站内每个职工都能兢兢业业地完成,认认真真地做好各自的本职工作。

并能扎扎实实做好农业三场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期工作。

(一)20**年是农场多年以来最灿烂的一年,不仅进一步深化了《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的意见》而且《国有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使用暂行办法》得以实施并落到实处,具体补助标准为

(1)、一般职工每人每年补助1600元;

(2)管理人员每人每年补助20**元;(3)集体公益事业补助:

良种场每年补助3.36万元;畜牧场每年补助3.82万元。

目前为止九邦良种资金到位6.72万元,实际上已经投资建活动室和水池10.6998万元。

呼山畜牧场目前到位资金7.64万元,实际上已经投资建设水泥路和水泥地板及电网改造15.2854万元。

(二)20**年又是风调雨顺的一年,和源公司提供的“沙拉谷”虽然只有32亩,可长势喜人,为九邦良种场的经济基础打开了局面。

九、认真学习党风廉政建设

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实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我站认真组织学习《党章》、《准则》及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文件精神,并通过反复的学习,每个职工的思想素质得到了提高,职业道德也相应得到了加强,大家的法律意识和法规观念增强了。

农业局农技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总结

[按]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我们调研组先后三次赴石首市并对该市的久合垸、高基庙、东升、调关等乡镇农技服务中心站所建设、科技示范样板和科技示范户等现场进行了认真调研。

我们觉得石首市的经验很有特色,值得在全市大力推广。

近几年来,石首市农业局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目标,以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为契机,以规范管理为手段,不断健全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方式,推进科技入户,科技推广实现了新突破,服务水平得到了新提高,部门形象得到了新提升。

2008年,石首市被荆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农业服务工作先进县市;石首市农业局被省农业厅评为先进单位,在石首市政风行风评议中名列第一名;在该市开展以“加快工作节奏、加大落实力度,服务经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主题的“两加三服务”活动中,被石首市委、市政府评为十佳部门。

石首市在农技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中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体系建设,健全服务网络

近年来,石首市积极稳妥地推进机构改革,狠抓了基层站所建设和科技示范户建设,进一步健全了农技服务体系,目前已形成了以石首市农技推广中心为龙头,以乡镇农技服务中心为纽带,以科技示范户为载体,以产销协会等为补充的推广服务网络。

一是稳步推进机构改革。

2006年,按照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精神和要求,石首市将原来的15个乡镇农技站改制为15个乡镇农技服务中心,原有的112名农技人员按政策进行了身份转换和分流安置,通过考试考核和公开竞聘从中择优聘用了45名种植业服务人员,乡镇农技服务中心的人、财、物仍归口农业局管理,并逐步建立了“以钱养事”新机制。

通过改革,精减了人员,化解了债务、稳定了队伍,提高了效率,确保了农技服务体系的相对稳定。

二是不断加强服务中心建设。

近年来,石首市以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为契机,以原乡镇农技站为基础,筹资近100万元,分批对基层站进行维修和装备,乡镇服务中心有了新变化、新发展。

石首市15个乡镇服务中心都达到了办公有场所、服务有阵地、工作有装备的基本要求,15个乡镇有14个服务中心达到了“五有”:

一有固定场所,每个服务中心都有独立院落,有办公室、资料室、接待室等办公场所;二有农技服务公示牌,每个乡镇农技服务中心树立了一块服务内容公示牌,将农技人员及联系电话、联系村及科技示范户、服务内容及科技项目等内容向社会公示;三有信息发布栏,每个乡镇农技服务中心设有农技信息发布栏,张贴农技简报,及时发布农村政策、农产品供求、农业技术等农业信息;四有农技咨询部,每个服务中心设立一间农技咨询室,备有桌椅、咨询台、咨询记录本,每天安排1名农技人员“坐诊”,负责接待农民咨询。

五有基本办公设备,每个服务中心已配备电话、传真机等办公设备,部分乡镇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多媒体等办公设备。

三是大力发展科技示范户。

石首市将科技意识浓、种田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种植大户培养成科技示范户,建立科技示范户档案和服务台帐,进行统一登记、统一挂牌、统一印发资料、统一技术培训,让每个科技示范户达到“五有”,即:

有门牌、有资料袋、有科技小黑板、有服务台帐、有科技示范田。

全市培养科技示范户2000户,每个科技示范户辐射50户,带动全市10万农户。

二、完善管理机制,规范服务行为

“以钱养事”新机制建立后,石首市从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入手,对乡镇服务中心实行合同管理、量化考核、绩效挂钩,目前已建立了“二、三、四、五、六”等一整套规范化管理机制。

第一、把好“两个关口”。

一是强化岗位培训,做到先培训后上岗。

石首市农业局制定了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方案,对所有农技人员送到省、市每三年进行一次知识更新培训,并将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纳入“以钱养事”项目,落实培训经费。

石首市农业局每年组织一次农技人员春季集中培训,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办法,对农技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2008年,先后组织30名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到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等大专院校参加知识更新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农技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推广能力。

二是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末位陶汰制。

采取检查、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对乡镇服务中心及其服务人员的管理。

全年对业务工作分季度、半年和年终进行督办检查,每年组织一次专业知识测试,年终对服务人员的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考核;综合检查、考试、考核结果对服务中心及服务人员进行排名,对连续三年排名末位的中心主任进行改选,对排名倒数三位的服务人员留职考察,考察期间只领取基本生活费,对连续三年考核不合格的服务人员予以解聘,打破了服务人员的“铁饭碗”,增加了他们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

第二、签订“三个合同”。

一是石首市农业局与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所有人员签订聘用合同,三年一聘。

二是石首市农业局与乡镇农技服务中心签订农技推广公益性服务合同,各乡镇办区政府为鉴证方,明确服务范围、服务项目和工作要求。

三是乡镇农技服务中心与岗位人员签订年度公益性服务合同。

服务中心及其人员的日常管理以石首市农业局为主,年终考评由石首市农业局会同相关部门进行,其中石首市农业局考评占50%,乡镇政府考评占30%,服务对象考评占20%,按考评结果兑现工资报酬,实行绩效挂钩,调动了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落实“四项经费”。

主要是积极争取落实省拨“以钱养事”经费和本级财政预算经费,确保工作报酬、办公经费、养老保险、项目开支等四个方面的需要。

2008年,石首市共下拔经费224.7万元,其中:

工作报酬81万元、人平1.8万元,办公经费36万元、人平0.8万元,养老保险15.7万元(五保合一)、人平3482元,项目开支93万元。

“以钱养事”新机制的建立,化解了农技推广经费短缺的难题,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工作有经费,待遇有提高,养老有保障,基本解除了服务人员的后顾之忧,稳定了推广队伍。

第四、制定“五条办法”。

为了强化服务人员岗位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做到规范管理,优质服务,石首市农业局制定了挂牌子、背袋子、翻本子、结对子、查位子等“五子”管理办法。

一是“挂牌子”。

石首市农业局统一制作了农技人员工作牌,要求推广人员上班时一律佩挂工作牌,既公开身份,又方便服务。

二是“背袋子”。

为乡镇农技人员统一配发了农技推广专用包,每个专用包内装有卷尺、放大镜、处方单、取样袋、标本盒、小刀、铁铲等工具,农技人员下乡时携带工作包,既展示形象,又方便工作。

三是“结对子”。

乡镇农技人员每人联系30户科技示范户,每月入户指导两次。

四是“翻本子”。

为每个乡镇服务中心及其服务人员统一印制了考勤记录本、工作日志本、咨询服务台账、项目实施台账、科技示范户服务台账等工作记录簿,由中心主任和服务人员每天作好考勤及工作记录,作为衡量全年工作的重要依据。

五是“查位子”。

采取突击检查、随机抽查等形式检查服务人员到岗到位情况,对擅自离岗的给予通报批评,并在年终考核中扣减相应分数。

第五、健全“六项制度”。

石首市农业局与该市财政局、水产局联合发文,印发了《石首市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管理办法》,制定了《石首市乡镇农业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实施方案》,将服务中心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

各乡镇服务中心制定了考勤制度、学习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科技示范户联系制度、咨询服务坐诊制度等六项规章制度,并统一上墙公示,做到了有章可循,按章办事。

三、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能力

近年来,针对农技推广方式单一、手段落后、信息断层等问题,石首市积极创新服务方式,采取六条措施推进科技入户,将农技服务网络延伸到村、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

一是以科技示范户为基地,带动科技入户。

石首市以科技示范户为抓手,在重点培养、规范管理和优质服务上下功夫,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

农技人员对科技示范户实行定向联系,定期上门服务,及时提供技术指导,免费发送“农信通”手机短信,定期发放技术资料,优先安排试验示范,适时组织培训考察。

通过科技示范户的带动,促进了新技术的推广普及。

二是以新农培训为契机,推动科技入户。

在常年农技培训的基础上,新增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

2008年,石首市被列为国家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县市,该市按照“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进村办班指导、发展一村一品”的培训要求,建新农培训学校50所,落实基础学员2000人,全年组织进村培训30000人次,组织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80人次。

通过新农培训,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三是以“农事直通车”为窗口,传播科技入户。

石首市与该市电视台联合,开通了《农事直通车》电视专栏节目,请专家现场指导、解难答疑,每周制作2期,每天午间、晚间定时播放,节目开播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受到了农民朋友的一致好评。

四是以手机短信服务为平台,发送科技入户。

石首市农业局与该市电信局合作构建了“农信通”手机短信服务平台,开通“农信通”手机短信服务10000部,履盖石首市278个村2517个村民小组,免费发送农产品供求、农村政策、农业技术等农业信息。

2008年,共发送手机短信14万多条。

五是以电话咨询服务为媒介,促进科技入户。

石首市农业系统共设立了农技咨询电话20部,局机关、农技推广中心、农村能源办、农业行政执法大队、特产站分别开通了专家服务热线;各乡镇服务中心开通了一部农技咨询电话,设立了一间咨询室,由农技人员轮流值班,为农民提供便捷服务,做到有问必答、有疑必解,有求必应、有请必到。

六是以示范样板为亮点,引导科技入户。

近年来,石首市农业局采取领导挂帅、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群众参与、经费保障等措施,围绕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和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创办示范样板,发展特色农业,取得了明显实效。

先后创办了东升万亩绿色食品西瓜基地、新厂万亩无公害瓜椒基地、城郊(绣林、南口)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桃花万亩无公害水果基地、调关万亩虾稻连作基地、久合垸万亩“菜苔两用”基地等一批特色农业基地,带动该市建成并巩固了40万亩优质稻、40万亩优质油菜、15万亩优质棉、10万亩无公害果蔬等一批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

通过典型引导、样板辐射,优化了农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科技入户,发展了农村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