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素养导学生物课件 讲义 精练 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81410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0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素养导学生物课件 讲义 精练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新素养导学生物课件 讲义 精练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新素养导学生物课件 讲义 精练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新素养导学生物课件 讲义 精练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新素养导学生物课件 讲义 精练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素养导学生物课件 讲义 精练 2.docx

《新素养导学生物课件 讲义 精练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素养导学生物课件 讲义 精练 2.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素养导学生物课件 讲义 精练 2.docx

新素养导学生物课件讲义精练2

第三节 细胞呼吸

[学习目标] 1.说出细胞呼吸的本质和过程。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一、细胞呼吸的本质及有氧呼吸的过程

1.细胞呼吸的概念

(1)场所:

活细胞。

(2)反应物:

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等有机物。

(3)产物:

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

(4)能量变化:

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

2.类型

(1)分类依据:

是否需要氧气参与。

(2)类型: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3.本质:

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4.呼吸速率:

在一定温度下单位质量的活细胞或组织在单位时间内的CO2释放量或O2消耗量。

5.细胞呼吸与燃烧的区别

(1)燃烧:

往往伴有剧烈的发光发热现象。

(2)细胞呼吸:

在温和的条件下,有机物被酶催化氧化分解,逐步释放能量的过程。

6.线粒体的结构

线粒体具有双层膜,[3]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2]嵴,大大增加了内膜的表面积,线粒体内充满了液态的[4]基质,线粒体的内膜上和基质中含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7.有氧呼吸

(1)概念

主要场所

线粒体

物质变化

反应物:

葡萄糖等有机物;

产物:

CO2、H2O

条件

O2参与、多种酶催化

能量变化

释放能量并生成大量ATP

(2)过程

(3)总反应式:

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

下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据图分析:

1.图中①②④表示有氧呼吸三个阶段产生的能量,其中生成ATP最多的是哪个过程?

答案 ④过程释放能量最多。

2.图中的③、⑤、⑥分别是什么物质?

有氧呼吸过程中,参与反应的氧气中的氧最终到了哪种产物中?

答案 ③和⑥都是水,⑤是氧气。

有氧呼吸过程中,参与反应的氧气中的氧最终到产物水中。

3.1mol葡萄糖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共释放出2870kJ的能量,其中有1161kJ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那么,1mol葡萄糖通过有氧呼吸可形成多少mol的ATP?

其能量转换效率是多少?

答案 可形成38mol的ATP。

其能量转换效率是40.45%。

4.葡萄糖等有机物在体外能够燃烧,有氧呼吸和物质燃烧相比有什么异同?

答案 二者都能释放能量,产物主要都是水和二氧化碳,不同点在于有氧呼吸是在温和条件下,在酶的催化下缓慢释放有机物中的能量,相当一部分能量储存到了ATP中;燃烧是点燃后剧烈释放有机物中的能量,能量全部以光能和热能的形式释放,不产生ATP。

5.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能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呢?

答案 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1.如图为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

A.②处发生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B.①处产生ATP

C.②处产生CO2

D.③处发生[H]与O2的结合反应

答案 B

解析 分析示意图可知,①②③分别表示线粒体内外膜间隙、线粒体基质和内膜。

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场所②,该过程有CO2产生,而[H]与O2的结合反应在③上完成。

物质氧化分解过程不能在①处进行,①处也不能产生ATP。

2.有氧呼吸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C6H12O6→丙酮酸+[H];②丙酮酸+H2O→CO2+[H];③[H]+O2→H2O。

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第③阶段反应极易进行,无需酶的催化

B.第②阶段无ATP生成,第③阶段形成较多的ATP

C.第②③阶段的进行,需在有氧条件下

D.第①阶段也在线粒体中进行

答案 C

解析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需要酶的催化,都有ATP的产生;产生ATP最多的是第三阶段;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因为丙酮酸需在有氧条件下进入线粒体;第①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二、无氧呼吸

1.概念

(1)条件:

无氧或缺氧。

(2)场所:

细胞质基质。

(3)反应物:

葡萄糖等有机物。

(4)产物:

C2H5OH(乙醇)和CO2或C3H6O3(乳酸),同时释放较少能量。

2.反应式

(1)产生乙醇

(2)产生乳酸

3.影响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因素

(1)实验目的:

说明影响细胞无氧呼吸的因素。

(2)实验原理:

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有CO2,通过CO2与澄清的石灰水的反应速度来探讨O2的浓度、温度等因素对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影响。

(3)实验步骤

①阅读实验背景材料,得出结论:

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两种呼吸的产物中都有CO2。

②分小组讨论,提出O2的浓度、温度可能会对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的影响。

③分组设计实验,实验设计要注意:

实验装置要符合科学性;观察记录表格要合理。

1.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完全相同,也有[H]的产生,这部分[H]去向了哪里?

答案 参与了第二阶段乳酸或者乙醇的生成。

2.1mol葡萄糖分解成乳酸时,只释放出196.65kJ的能量,其中有61.08kJ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那么,1mol葡萄糖通过乳酸发酵可形成多少mol的ATP?

其能量转换效率是多少?

答案 可形成2mol的ATP。

其能量转换效率是31.06%。

3.无氧呼吸是有机物不彻底的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比有氧呼吸少,为什么?

答案 还有很大一部分能量存在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乳酸和乙醇中。

4.剧烈运动过后的肌肉酸疼是怎样造成的?

答案 剧烈运动,氧气供应不足,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了乳酸。

3.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真核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的是(  )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B

解析 ①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

②和③表示两种类型的无氧呼吸,均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④表示ATP的合成,可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4.比较植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都需要酶的催化

B.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反应物,不是无氧呼吸的主要反应物

C.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H]用于第二阶段

D.有氧呼吸反应物中的氢元素全部到[H]中,[H]在第三阶段与氧结合生成水

答案 B

解析 生物体内的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酶的催化,A项正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常用的能源物质都是葡萄糖,B项错误;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H],第二阶段[H]和丙酮酸反应,C项正确;有氧呼吸的反应物葡萄糖和H2O中的氢元素全部到[H]中,[H]在第三阶段与氧结合生成水,D项正确。

归纳提升

 真核生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

项目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不同点

条件

需氧

不需氧

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分解程度

葡萄糖被彻底分解

葡萄糖分解不彻底

产物

CO2、H2O

乳酸或乙醇和CO2

能量释放

大量能量

少量能量

相同点

本质都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生成ATP供生命活动所需;第一阶段从葡萄糖到丙酮酸完全相同

三、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农业生产上

(1)原理:

适当增强细胞呼吸,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2)实例:

水稻生产中适时露田和晒田。

2.粮食储藏上

(1)原理:

降低温度和保持干燥,抑制细胞呼吸,延长保存期限。

(2)实例:

稻谷等种子的含水量不能过高,以防过强的细胞呼吸释放的热量和水导致种子霉变。

3.果蔬储藏上

(1)原理:

降低氧浓度或温度,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2)实例:

在0~1℃条件下储藏苹果、柑橘等果实。

拓展提升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1)影响细胞呼吸的内部因素:

酶的种类和数量。

(2)影响细胞呼吸的外部因素主要有:

氧气、温度、CO2浓度和水分等。

名称

曲线

解读

温度

温度主要影响呼吸酶的活性。

一般而言,在一定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O2浓度

O2浓度为零时只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为10%以下,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为10%以上,只进行有氧呼吸

CO2浓度

增加CO2的浓度对细胞呼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这可以从化学平衡的角度进行解释

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强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强

 

下表是某植物非绿色器官(无氧呼吸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随氧气浓度变化,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强度的变化,据表分析:

氧气浓度(%)

0

2.5

5

7.5

10

12.5

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

10

7

3

1

0

0

有氧呼吸释放的CO2量

(吸收的氧气量)

0

2

3

6

8

10

总CO2释放量

10

9

6

7

8

10

1.O2浓度为零时,该器官的细胞呼吸方式是哪种?

答案 O2浓度为零时,只进行无氧呼吸。

2.O2浓度在2.5%~10%之间时和在10%以上时,该器官的细胞呼吸方式有什么不同?

答案 O2浓度在2.5%~10%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O2浓度在10%以上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3.O2浓度为5%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二者消耗的葡萄糖是不是也一样多?

答案 不是。

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方程式可以看出:

有氧呼吸时,1C6H12O6→6CO2;无氧呼吸时,1C6H12O6→2CO2。

所以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时,二者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1∶3。

关键点拨

 根据吸收氧气和释放二氧化碳的量判断细胞呼吸的方式:

当O2浓度为零时,只进行无氧呼吸;当吸收的氧气和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时,只进行有氧呼吸;当吸收的氧气比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少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

5.对“锄土出肥”这一俗语最科学的解释是(  )

A.松土可以使根生长得快,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

B.松土可以改良土壤

C.松土可以促进根的有氧呼吸,使根吸收更多的矿质元素

D.松土可以提高土壤的含水量,有利于根的吸收作用

答案 C

解析 矿质元素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被吸收。

松土可增大土壤含氧量,促进根的有氧呼吸,使根吸收更多的矿质元素。

6.如图表示某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O2浓度下,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的变化情况,根据所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N点时,该器官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相等,说明其只进行有氧呼吸

B.M点是储藏该器官的最适O2浓度,此时无氧呼吸的强度最低

C.该器官呼吸作用过程中有非糖物质氧化分解

D.L点时,该器官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基质

答案 C

解析 N点之后,O2的吸收量与CO2的释放量不等,说明该植物非绿色器官呼吸作用过程中还有非糖物质的氧化分解,C项正确;由于有非糖物质参与氧化分解,故O2的吸收量与CO2的释放量相等不能说明该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A项错误;M点细胞的总呼吸强度最低,但无氧呼吸强度并不是最低的,B项错误;L点时,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项错误。

拓展延伸

 葡萄糖不是细胞呼吸的唯一底物,脂肪等物质也可以作为呼吸底物进行有氧呼吸,由于脂肪和糖类相比含氢多,含氧少,因此以脂肪作为呼吸底物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的氧气要比放出的二氧化碳多。

1.下列叙述,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一定相同(  )

(2)人体细胞在有氧或无氧状态下均可产生CO2(  )

(3)无氧呼吸是不彻底的氧化分解,一些能量没释放出来,所以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较少(  )

(4)温度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呼吸的(  )

(5)农田长期水淹后会造成植物烂根与无氧呼吸有关(  )

答案 

(1)√ 

(2)× (3)√ (4)√ (5)√

2.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中的物质都能作为细胞呼吸的原料

B.有机物分解所释放的能量完全被细胞利用

C.有机物只能在有氧的情况下被分解

D.细胞呼吸发生在活细胞中

答案 D

解析 活细胞需要细胞呼吸释放能量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细胞呼吸一旦停止,生命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

3.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转移途径是(  )

A.葡萄糖→丙酮酸→H2O

B.葡萄糖→丙酮酸→O2

C.葡萄糖→O2→H2O

D.葡萄糖→丙酮酸→CO2

答案 D

解析 以葡萄糖为底物的有氧呼吸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同时产生[H]和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分解成CO2,同时产生[H]和少量能量;第三阶段是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生的[H]与氧结合生成H2O,同时产生大量能量。

从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H2O和CO2的全过程可以看出,葡萄糖中18O的转移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CO2。

4.人骨骼肌内的白肌细胞含少量线粒体,适合无氧呼吸、进行剧烈运动。

白肌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产物有(  )

①乙醇 ②乳酸 ③CO2 ④H2O ⑤ATP

A.①③⑤B.②④⑤

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答案 D

解析 白肌细胞含少量线粒体,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产物为乳酸和ATP,有氧呼吸的产物为CO2、H2O、ATP。

5.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经过的阶段是图中的______(填序号),此阶段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

(2)①②③④中,可在人体某些细胞中进行的是________。

(3)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产生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4)粮食储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 细胞质基质 

(2)①②④ (3)线粒体基质、细胞质基质 (4)粮食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

解析 图中①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②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③④分别是两种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要经过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此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题组一 细胞呼吸的本质及有氧呼吸的过程

1.细胞呼吸的实质是(  )

A.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B.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答案 C

解析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下列关于有氧呼吸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全过程必须有氧参与,并且始终在线粒体中进行

B.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产生大量的[H]和能量

C.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2O,产生少量的能量

D.第三阶段是[H]和氧结合产生H2O,同时生成大量的能量

答案 D

解析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同时产生少量的[H]和能量;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和H2O彻底分解成CO2和[H],产生少量的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H]和氧结合产生H2O,同时生成大量的能量。

3.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甲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会使丙酮酸的消耗增加

B.若乙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会使丙酮酸增加

C.若丙能抑制ATP的形成,则会使ADP的消耗增加

D.若丁能抑制[H]被氧化成水,则会使O2的消耗减少

答案 D

题组二 无氧呼吸的过程

4.有一瓶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乙醇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

氧浓度(%)

a

b

c

d

产生CO2的量(mol)

30

9

12.5

15

产生乙醇的量(mol)

0

9

6.5

6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氧浓度为a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B.b值对应的氧浓度为零

C.氧浓度为c时,经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6mol

D.氧浓度为d时,有1/3的葡萄糖用于乙醇发酵

答案 D

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结合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判断:

在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氧浓度为b时只进行无氧呼吸,氧浓度为c、d时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产生CO2的量为15-6=9mol,消耗葡萄糖1.5mol,无氧呼吸产生CO2的量为6mol,消耗葡萄糖3mol,故有2/3的葡萄糖用于乙醇发酵。

5.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时只能释放少量能量,其他能量(  )

A.储藏在葡萄糖中B.存留于乙醇中

C.存留于乳酸中D.以热能形式散失

答案 C

解析 与有氧呼吸相比,无氧呼吸过程释放的能量少,因为无氧呼吸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不彻底,大部分能量还存留在呼吸产物中,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6.水稻根尖细胞呼吸过程中,若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与O2吸收量的比值大于1,其原因是(  )

A.出现了无氧呼吸

B.分解了脂肪

C.无氧呼吸强度大于有氧呼吸

D.有氧呼吸强度大于无氧呼吸

答案 A

解析 水稻以糖类为底物进行有氧呼吸过程中CO2释放量与O2吸收量相等,无氧呼吸过程中不吸收O2但释放CO2;当CO2释放量与O2吸收量比值大于1时,表明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由于脂肪的碳氢比例较高,其氧化分解时CO2的释放量小于O2的吸收量,故若细胞呼吸分解的底物中含有脂肪,则会出现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与O2吸收量的比值小于1的现象,与题干不符。

7.细胞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或过程①和④

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

C.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

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H],过程③消耗[H]

答案 B

解析 大多数植物细胞无氧呼吸能够产生乙醇和CO2,少量植物器官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无氧呼吸的全过程(过程①和③或过程①和④)及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过程①),过程②(有氧呼吸的第二、三两个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有氧呼吸的第二、三两个阶段)比过程①(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释放的能量多;包括乳酸菌在内的细胞的无氧呼吸过程中,在第一阶段(过程①)产生[H],在第二阶段(过程③或④)消耗[H]。

题组三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其应用

8.在生产和生活中,常常用到细胞呼吸的原理,下列各项中利用了细胞呼吸原理的是(  )

①真空包装水果延长保质期 ②酸奶的制作 ③利用酵母菌酿酒 ④给农作物施肥以增加其产量 ⑤医学上通过通入氧气来驱赶肚子里的蛔虫 ⑥消化不良时食用多酶片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⑥

C.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

答案 A

解析 给农作物施肥是为农作物提供矿质元素;多酶片中含多种酶类,消化不良时食用多酶片利用的是酶的催化作用,和细胞呼吸没有直接关系。

9.储藏苹果时既要保持其口感又要减少水分的消耗,下列最适宜的储藏条件是(  )

A.高CO2浓度、低氧浓度和零下低温

B.低CO2浓度、高氧浓度和零下低温

C.低氧浓度、高CO2浓度和零上低温

D.完全无氧、高CO2浓度和零上低温

答案 C

解析 酶的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故低温是储藏苹果的有效方法之一,但零下低温会引起冻伤,使苹果的口感变坏;低氧浓度下,有氧呼吸较弱,无氧呼吸受抑制;CO2是细胞呼吸的产物,当CO2浓度增加时,会抑制细胞呼吸。

10.甲、乙两图表示苹果组织细胞中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O2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E点

B.甲图中O2浓度为b时,对应乙图中GH段

C.甲图的a、b、c、d四个浓度中,c是最适合储藏苹果的O2浓度

D.甲图中O2浓度为d时没有乙醇产生

答案 B

解析 甲图中O2浓度为a时,细胞只释放CO2不吸收O2,说明细胞只进行产生乙醇的无氧呼吸,对应乙图中的E点,A正确;甲图中O2浓度为b时,CO2的释放量大于O2的吸收量,说明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产生乙醇的无氧呼吸,且无氧呼吸强度大,对应乙图中EG段(不包括E点和G点),B错误;储藏苹果应选择CO2释放量最少时的O2浓度,C正确;O2浓度为d时,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此没有乙醇产生,D正确。

11.如图表示大气温度及氧浓度对植物组织内产生CO2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图甲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的温度为B点所对应的温度

B.图甲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影响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的活性

C.图乙中DE段有氧呼吸逐渐减弱,EF段有氧呼吸逐渐增强

D.和D、F点相比,图乙中E点对应的氧浓度更有利于储藏水果和蔬菜

答案 C

解析 图乙中DE段无氧呼吸逐渐减弱,有氧呼吸逐渐增强。

12.科研人员探究温度对密闭罐中水蜜桃果肉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h内,果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B.50h后,30℃条件下果肉细胞没有消耗O2,密闭罐中CO2浓度会增加

C.50h后,30℃时的有氧呼吸速率比2℃和15℃时慢,是因为温度高使酶活性降低

D.实验结果说明温度越高,果肉细胞有氧呼吸速率越大

答案 B

解析 果肉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其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A项错误;50h后,30℃条件下果肉细胞没有消耗O2,是由于此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较高,有氧呼吸已将O2消耗殆尽,仅进行无氧呼吸,故密闭罐中CO2浓度会增加,B项正确,C项错误;由于酶活性的发挥具有最适温度,若超过最适温度,有氧呼吸速率会降低,D项错误。

13.下图中甲图为不完整的细胞呼吸示意图,乙图为线粒体结构模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X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E代表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有氧呼吸的途径是________,其中产生能量最多的是阶段________(填字母)。

(3)甲图中C、D阶段发生的场所依次对应于乙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

(4)A阶段与E物质产生阶段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写出有关的反应式:

___________。

答案 

(1)丙酮酸 乙醇和二氧化碳 

(2)A、C、D D (3)②① (4)无氧呼吸 C6H12O6

2C2H5OH+2CO2+少量能量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乙图中的①是线粒体内膜,②是线粒体基质,③是线粒体外膜;甲图中的A、C、D分别代表了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

图中的X为丙酮酸,E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14.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生成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曲线QR区段CO2生成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原图中绘出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随氧气浓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3)若图中的AB段与BC段的距离等长,说明此时有氧呼吸释放的CO2与无氧呼吸释放的CO2相比________(填“一样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