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范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77963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政局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民政局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民政局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民政局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民政局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政局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范文.docx

《民政局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政局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范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政局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范文.docx

民政局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范文

民政局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范文;

  20XX年,我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人大、县委政法委、县依法治县小组办公室及省市民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以民为本,为民服务,为民解困”工作宗旨XX县中心工作,深化法制宣传教育,扎实推进依法治理,进一步提高民政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和民政系统依法行政水平,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把普法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年初,调整充实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指定一名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成员由各股室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普法办公室,主任由局办公室主任兼任;同时组建普法宣传和执法队伍,成员由局业务骨干和各乡镇民政办主任组成,负责民政工作相关法律的宣传教育和依法行政工作;制定了法制宣传和依法治理工作计划,明确了普法依法治理的范畴、各职能股室的职责及目标任务,提出了工作措施。

局领导在全县民政工作会议上都对依法治县和普法工作进行了强调和工作部署,会后各乡镇民政办也相应成立了普法工作小组,制定依法治理计划,深入开展工作,努力做到“四个到位”即: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二是工作机构人员到位,三是措施制度到位,四是保障措施到位,促进了全县民政系统全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年度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加强普法学法,推行依法行政

  

(一)强化培训教育,提升干部素质

  民政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所依据法律、法规多,关乎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为使干部、职工更好地学法、懂法、用法,我们把培训教育纳入制度化、日常化管理。

  1、抓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

我局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重点抓好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将领导干部的法制教育列入局干部教育规划。

积极征订“长安”、“政法调研”、“法制今报”等法制刊物和书籍,根据民政事业发展对法制宣传教育的新要求,针对人民群众对民政普法教育工作的新期待和新需求,局机关的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宪法、国家基本法律制度,牢固树立党员干部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的领导理念。

  2、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活动。

我局普法工作坚持平时平常宣传和法制宣传日、综治宣传月等重点宣传结合起来,针对不同对象开展宣传活动。

“5.12”防灾减灾日期间,组织干部深入全县社区、中小学开展“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全”为主题的“减轻灾害、共创和谐”防灾知识挂图巡回宣传活动;12月4日我局结合国家宪法日暨法制宣传日,在县中心广场进行法制宣传活动,宣传《婚姻法》、《收养法》、《县农村困难家庭医疗救助暂行规定》、《城市医疗救助办法》、《县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暂行办法》、《县城镇退役士兵安置暂行规定》和《关于对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的特殊困难人员分类施保的通知》等民政相关内容的公民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分发法制宣传单和选举手册400多份,接受群众咨询200多人次;12月15日,我局开展法制下乡活动,联合台溪乡政府,大力推进法制进乡活动,活动现场共发放宣传材料3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100多人次。

  3、抓好普法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和村主任的法制教育。

为了高质量做好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资格培训考试,加强普法宣传员民政业务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对新一届村主任开展农村工作法律法规政策培训;一年来共举办普法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和村主任法制培训班2期,受训400多人次;同时,指导乡镇对村委会换届选举进行相关法律法规业务培训;通过培训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提高普法队伍的法律素质和民政系统依法行政水平,提高了村委会干部的法制意识。

  

(二)规范管理制度,提高执法水平。

  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强化内部管理,健全行政审批制度。

建立健全了机关内部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行政职权运作,精简行政审批手续,公开各项工作职责、政策法规、服务程序,为全面推行依法行政提供了制度保证。

  (三)规范工作程序,体现公开透明。

为建立职责明晰、工作规范、务实高效的工作机制,我们首先实行人员岗位规范化,按照职权与职责相称及便民的原则,合理设置机构,每个人都定岗定位,明确职责,推行“六公开”制度:

一是执法身份公开,凡执法人员须挂牌上岗,亮证执法;二是岗位职责公开,办事流程图、股室职能、人员职责一律上墙;三是执法依据公开,依照《行政许可法》,对所执行的各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并将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工作制度等公诸于众;四是政务公开栏,在办公楼大厅设立政务公开栏,向社会公开承诺民政“热点”工作的办事依据、时限及要求等;五是收费项目公开,将婚姻登记、社团登记、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殡葬管理等收费项目的依据、金额等张贴上墙;六是投诉电话公开,公开投诉电话,接受群众的监督。

  (四)规范监督机制,确保长效运行。

我们将权力与责任互为联系,紧密挂钩,加强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

采取“三个结合”的办法,即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督相结合,上级监督和下级监督相结合,领导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形成了监督制约机制。

明确规定,凡不依法办事、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的,经调查核实后,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相应处理;建立执法质量考核制度,每半年开展一次执法检查,对各股室及执法人员采取“听(听汇报)、看(看执法记录)、查(查审批手续、印章使用登记等)、访(访民政对象)、谈(通过召集民政监督元、民政对象等座谈)”和“两公开”(执法效果公开、责任追究公开)等措施,形成了一个管理规范、监督有力的长效工作机制。

  (五)加强部门合作,开展民主法治建设。

加强基层政权、社区建设工作,实施村民自治,全面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

加强与县司法局的合作,在全县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进行普法宣传教育。

  三、抓依法行政,切实履行民政工作职责

  20XX年,我局进一步加强了依法治理工作,改进了工作作风,提高了服务质量,切实履行了职能,促进民政事业发展。

  

(一)全力推进民政设施建设

  1、养老设施建设。

有序推进县社会福利中心建设,累计投资1500万元,完成社会福利院、光荣院建设和儿童福利院、救助管理站、救灾物资储备仓库的基础建设;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管理,全面完成“一乡镇一敬老院”目标。

建立养老服务机构责任保险,推进乡镇敬老院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继续做好农村幸福园试点建设,新建农村五保幸福园5个,幸福院5个。

  2、殡葬设施建设。

开展火化设施升级改造,通过招标,投资220万元采购安装2台新型节能高档平板火化机、火化机尾气净化处理设施1套、遗物焚烧炉1套、遗物焚烧炉尾气净化处理设施1套;投资20万元改善馆内基础建设和陵园基础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公益性骨灰楼建设补贴制度,县财政补贴38万元新建、改扩建农村公益性骨灰楼堂16座;继续开发县文笔山陵园二期工程。

  

(二)持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1、一是加强城乡低保工作。

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家庭年人均收入提高到2300元,人均年补差标准提高到1720元。

提高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城镇“三无”人员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616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6312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7572元。

20XX年,全县共有4002户7896人获得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发放低保金2155.22万元。

  2、城乡医疗救助工作。

将《县城乡医疗救助实施细则》规定的第一类救助对象范围调整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含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城镇“三无”人员和社会福利机构收养的“三无”人员)、重点优抚对象(含革命“五老”人员)、重度残疾人(残疾等级为二级以上的全部残疾人员)、孤儿、计生特殊家庭成员,医疗救助政策惠及更多困难群体。

20XX年,全县有24217人次得到医疗救助,发放医疗救助款347.4万元。

  3、重度残疾人生活困难救助工作。

认真贯彻执行省民政厅等三部门《关于调整重度残疾人生活困难救助范围及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闽民保〔2014〕183号)文件精神,将听力语言和多重重度残疾人纳入生活困难救助补助范围,统一城乡残疾人生活困难救助金标准每人每月50元。

20XX年,全县共有5069位重度残疾人得到生活救助,发放救助款307.45万元。

  4、城乡困难家庭临时救助工作。

进一步明确临时救助对象、救助保障、救助程序,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妥善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突发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问题。

为重点突出临时救助的“救急难”功能,县政府办印发了《县“救急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组织实施“救急难”工作有效开展。

20XX年,全县共救助困难家庭427户,发放救助款71.03万元。

  5、社会流浪救助管理。

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救助机制,建立三级救助网络,完善救助点、咨询点、引导牌布局,坚持依法救助、分类救助、文明救助相结合,打击利用未成年人流浪乞讨和组织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动,持续开展“流浪孩子回校园”、“寒冬送暖、酷暑送凉”亲情化救助活动,做好“跑站”人员思想教育工作;认真实施了《做好城乡弃婴、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和精神病人救治救助工作实施意见》,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精神救助医疗救助工作;我县20XX年共接待求助人员225人,救助经费支出17.5万元,发放救助衣被75件。

  6、加强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强化救灾管理机制,健全部门会商及灾害评估机制,制定受灾人员救助标准及资金配套措施,落实县乡两级政府救灾预备金,实行灾害救助资金社会化发放;实施农房统一保险和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全年协调县财保公司勘查理赔受灾农房554户54.91万元;加快县乡救灾仓储建设,结合县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县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建设,各乡镇建立救灾物资储备点;规范救灾物资采购制度和储备标准,今年我县救灾仓库储备3321床棉被,各类衣物2031件,油毛毡463捆,其中发放482床棉被,衣物138件,油毛毡400捆;扎实推进避灾点分类建设管理,加强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和协议供货,满足应急救灾保障需要。

开展“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深化“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

加强救灾资金监管,严防截留、挪用、挤占和私分等违规现象发生。

  (三)社会管理凸显骨干作用

  1、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积极做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制定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工作会及举办业务骨干培训班,顺利完成全县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

加快农村社区试点工作,成立洋中镇梅峰新城社区居民委员会;加强社区服务队伍建设,做好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的招募工作,完成招募4名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工作。

  2、提升婚姻收养登记服务水平。

20XX年,婚姻登记处正式被评为国家3a级婚姻登记机关,截止11月,全县共办理结婚登记3580对,离婚登记704对,补领婚姻登记证623对,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3434件,合格率达100%。

进一步规范收养登记,建立收养评估制度,依法办理国内公民收养登记2人,保障收养人合法权益。

  3、深化殡葬改革。

实施惠民殡葬工程,落实城乡困难群众基本殡葬服务费免除政策,1-11月累计减免殡葬基本服务费用23.6万元,惠及五保户、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和无主尸体165人;按照市局统一部署,联合县林业局、国土资源局在全县开展毁林占地建墓调查工作;组织开展《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宣传和学习活动,为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作用,进一步推动殡葬改革;加强殡仪馆内部管理,开展文明行业示范单位创建和“清明树新风”主题活动,公开收费标准和办事程序,努力提高窗口服务水平。

1-11月,全县已火化遗体1822具,区内火化率达100%。

  4、抓好区划地名和界线管理工作。

深入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健全完善平安边界创建工作机制、联席会议制度、边界共建、界桩委托管护和边界纠纷应急处置制度,完成20XX年度6条乡级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任务;加强界线界桩管理,选定界桩管护员5人,签订《行政区域界线界桩管理委托书》5份,涉及界桩5颗,边界线长316.19公里;做好三奎新城街、路、桥、公园命名,完成西城镇三车新村安置房和梅仙新小区命名工作。

核准地名、楼号36份;全面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各项工作。

  5、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管理。

依法开展社团登记,目前全县社会团体203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5家。

今年来新增社会团体4家,筹备成立5家,法定代表人变更7家,社团证更换22本,名称变更1家,地址变更1家。

完成年检社团组织181家,清理整顿各类退(离)休领导干部在社会团体兼职,巩固行业协会侵害群众和企业利益专项治理、协会“四脱钩”和社团组织“小金库”治理成果。

  四、存在问题

  我局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虽取得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个别不足之处。

一是一些同志学法不够深入,法制意识淡薄,缺乏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宣传手段还需要加强,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先进手段加强宣传教育。

  五、下一步打算

  1、进一步提高对依法治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按照党中央确定的依法治国方略,认真贯彻执行民政法律法规和其它相关法律,全面推进依法治县。

  2、加强民政普法工作。

把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颁布的民政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普及,作为依法治县的基础性工作,切实抓好教育学习,加强培训。

同时,面向社会,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民政法律法规,形成知法、守法、依法履行职责的良好氛围,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奠定基础。

  3、加强民政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考核和持证上岗制度,切实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和执法水平。

要进一步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4、狠抓各项民政法律法规的落实。

从执政为民的高度来衡量和要求,进一步做好民政法律法规的具体落实工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