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专业学生大学期间必读书目.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74400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学专业学生大学期间必读书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建筑学专业学生大学期间必读书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建筑学专业学生大学期间必读书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建筑学专业学生大学期间必读书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建筑学专业学生大学期间必读书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学专业学生大学期间必读书目.docx

《建筑学专业学生大学期间必读书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学专业学生大学期间必读书目.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学专业学生大学期间必读书目.docx

建筑学专业学生大学期间必读书目

建筑学专业学生大学期间必读书目

1、书名:

《中国建筑史》

作者:

梁思诚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2、书名:

《林徽因讲建筑》

作者:

林徽因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独有中国建筑经历极长久之时间,流布甚广大的地面,而在其最盛期中或在其后代繁衍期中,诸重要建筑物,均始终不脱其原始面目,保存其固有主要结构部分,及布置规模。

虽则同时在艺术工程方面,又皆无可置议的进化至极高程度。

更可异的是:

产生这建筑的民族的历史却并不简单,且并不缺乏种种宗教上、思想上、政治组织上的垒出变化,更曾经多次与强盛的外族或在思想上和平的接触,或在实际利害关系上发生冲突战斗……

  这结构简单,布置平整的中国建筑初形,会如此泰然,享受几千年繁衍的直系子嗣,自成一个最特殊、最体面的建筑大族,实是一桩极值得研究的现象。

3、书名:

《追寻失落的圆明园》

作者:

汪荣祖

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三个方面对圆明园进行了研究。

首先,重现了圆明园的布局,呈现圆明园建筑的外观和内涵,阐述圆明园在美学设计和布局上的意义。

4、书名:

《山水画》

内容简介:

  一个建筑工程师八年的心血,一个年轻人与命运抗争的励志史。

  萧寒,一个满怀抱负的青年,不满足于在出生的小地方过一辈子平淡的生活,那里的人情、世故不能束缚他,于是他揣着自己的专业知识独立一人跑去了沿海的某座城市,开始了人生之旅。

外面的花花世界,权势、##、金钱、人性、真情等统统砸向于他,令他一时无法适从,在商海中滚爬,在政界中摸滚,最后老来终于得到人生的感悟:

人生一路走来,如山如水,这是一幅山水画,令人如痴如醉。

5、书名:

《皇城古韵:

透过建筑看北京》

作者:

王杰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内容简介:

  北京具有悠久的建城历史和建都历史,因此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古建筑群和历史遗迹,它们是最能够反映北京城市发展历史的优秀文化遗存,除了具有较高的建筑水平、工艺水平外,还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皇城古韵—透过建筑看北京》把北京古建筑分为京华烟云、皇城相府;天子祭坛、人间香火;百姓人家、寻常阡陌;城池记忆、文化景观四种类别进行介绍,采用游历的形式,全景展现了这些建筑群的历史背景、细腻再现了人物与建筑的故事、建筑空间、建筑风格特征、细部构成、建筑的演变和建筑的整体风貌等,呈现立体生动的场景和温暖或幽深的岁月细节;对知名度高的建筑,着重从细部着手,推介和发现建筑的个性文化特质,以及它散发的无可比拟的建筑艺术魅力,呈现建筑的厚重。

  该书受到百家讲坛知名学者于丹和阎崇年教授的赞扬,阎崇年亲自作序推荐。

6、书名:

《中外建筑的文化脉络:

追逐建筑》

作者:

刘元举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内容简介:

  建筑历史和建筑文化曾为我们博大深沉的华夏大地编织了怎样华贵璀灿的服饰。

这些服饰可惜做得并不经久耐穿,在层层叠叠的历史云烟中飘向了哪里?

我放大想象力,却只能把八百里秦川视作历史老人肘部的一块补丁,至于为什么是肘部而不是膝部,我认为这没有什么关系。

这全由我的视觉决定。

我视觉中的那些绵延千万里的山脉很像牙床,牙床上边却镶嵌着一排整齐而残缺的牙齿。

这些牙齿就是激动了几个世纪的伟大建筑万里长城。

我每每仰望着那一颗颗豁牙毗连的山脊线,我就会长时间地品味着那上头所浸润的某种历史情绪。

我觉得那是一种历史的遗憾和空缺,留给了我们后人去填补,去沉思。

7、书名:

《华丽与哀愁:

老北京皇家建筑典藏》

作者:

张钦楠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随着奥运在北京举行,这座城市的历史也成了举世的焦点,一点一滴都受到世人的关注。

北京仿佛突然间苏醒过来,不仅高速地向前冲刺,同时也频频回首;不仅现代大厦耸立着,宫阙阁楼也得到整理与修缮。

物质精进的背后其实是心灵的升华,北京人的城市自豪感中包含了进步的建设意识。

而历史记忆是珍贵的精神资产,只有清晰完整的过往纪录才能发人深省,并导向正确的建设方向。

因此,在这历史性的时刻,秦风老照片馆由馆藏老照片中整理出这本书。

  书中所收图片,悉出于日本东京皇室博物馆“御藏版”的《中国北京城建筑》,为日本建筑工艺出版社1925年所出版。

《中国北京城建筑》其实并不是一本书,而是经过精致印制的102张写真帖(28×21cm),装在一个同样制作精致的函匣里。

照片所附的文字解说虽然不多,却画龙点睛,极具专业水准。

画面的结构也十分讲究,既可作为建筑或美术专业的数据文件,也可供观赏之用。

  照片的内容基本上涵盖紫禁城、西苑、北海、中海、南海、天坛、颐和园、先农坛等地,挑选的均为有普遍代表性建筑的全景或局部,反映传统中国建筑工艺的巧思和精美。

8、书名:

《幸福的建筑:

如何认识并欣賞建築的美》

作者:

阿兰·德波顿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不是教科书式的西方建筑史,也不是一本建筑的鉴赏手册或装潢指南。

这本德波顿积数年之功著成的最新作品从一个极其独特的角度,审视了一个我们看似熟悉、其实颇为陌生的主题:

物质的建筑与我们的幸福之间的关系。

人为何需要建筑?

为何某种美的建筑会令你愉悦?

为何这种对于建筑美的认识又会改变?

建筑与人的幸福之间到底有何关联?

9、书名:

《破土:

生活与建筑的冒险》

作者:

(美)李布斯金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世界著名建筑师李布斯金力作!

柏林犹太人纪念馆和纽约世贸大厦重建方案的设计师。

  本书是一本建筑师的传记及创作谈,记录了建筑师的足迹和艺术理念。

本书是作者取得纽约世贸大厦重建委托后所撰写的书,他用十多个主题来阐述他的生活经验和想法如何影响传递到他设计的空间上,内容及笔法平易近人且令人动容,而且也有不少他和其他知名建筑师间有趣的互动叙述,以打破常规的叙述方法将话题引入公共空间,并且分享他对我们时代最重要的建筑——在世贸中心旧址上建造的1776自由塔的看法。

10、书名:

《建筑,思维的符号:

邂逅20世纪的不朽建筑》

作者:

(韩)承孝相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以城市建筑漫游为线索的“为提高普通人对建筑的理解而编写的书”,书中涉及16个20世纪著名建筑,其中有勒·柯布西耶、密斯、路斯、沙龙、罗杰斯和皮亚诺、佩罗、高迪等人的作品。

  作者是目前韩国最著名的建筑师,也是一位在建筑理念、尤其是建筑文化方面有着极大抱负的亚洲建筑大师,所以所选作品虽然广为业内人士所知、文字又较平易,却隐含了作者对建筑本体问题的一系列反思。

建筑学专业学生大学期间必读书目

(二)

一年级

A必看(与课程相关)B推荐(建筑素养)

A

1《建筑师的20岁》

作者:

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安藤忠雄研究室编

译者:

王静王建国/费移山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

浅显易懂,整本书洋溢的是建筑界巨人对建筑学的热爱和坚持,具有感染力。

2《型和现代主义》

作者:

贾倍思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推荐理由:

对于大一的构成课时非常好的参考资料,对训练造型能力、表现手段很有帮助。

比起清华出的那本构成书要好不少,有意思的多。

但是图片够多够好容易让低年级同学落入简单的抄袭,还是应该学习造型的逻辑方法。

3《外部空间设计》

作者:

芦原义信

译者:

尹培桐

推荐理由:

每年大一要做的一个课程设计,但是找到有点难,必看的。

4《交往与空间》

作者:

(丹麦)盖尔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推荐理由:

本书从住宅到城市的所有空间层次上详尽地分析吸引了人们到公共空间中散步、小憩、驻足、游戏,从而促成人们的社会交往的方法,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是在讨论空间的基本问题。

5《建筑:

形式、空间和秩序(第二版)》

作者:

程大锦

出版社:

天津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

10楼就有,很多高年级同学有,够基础从一个点讲起,够厚够打基础,够分量。

这种书是要反复的翻反复的看的大一看大三也要看,一遍掠过不如不看。

觉得基本功差的同学尤其推荐。

相类似的书其实挺多的像彭一刚的《建筑空间组合论》,与它显得枯燥。

6《DOMUS》杂志

推荐理由:

出了中文版后,中国的建筑人很有福,大一的同学常翻翻DOMUS的近期杂志,了解建筑界设计界关注的人物关注的问题,如今不知道Koolhaas、Zaha是谁,枉学建筑。

杂志很好很好,笔者的最爱。

B

1《勒•柯布西耶与学生的对话》

作者:

(法)勒•柯布西耶基金会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推荐理由:

勒•柯布西耶,一个学习现代建筑的人无法绕过的名字,就像读哲学的人绝对绕不过康德。

阅读柯布西耶是一种奇怪的感觉复杂、悖别、矛盾,还是那句话他是一枚种子。

2《勒•柯布西埃全住宅》

作者:

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安藤忠雄研究室

译者:

曹文珺

出版社:

宁波出版社

推荐理由:

安藤忠雄的研究生把柯布西耶的106个住宅用详尽的图形模型形式表达出来,价值不言而喻。

(大一可能看不完,或是一定看不完,反复的看,反复的画、分析,会有收获的。

3《走向新建筑》

作者:

勒•柯布西耶

译者:

陈志华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

现代主义建筑的伟大宣言。

了解现代主义最基本的概念。

4《街道的美学》

译者:

尹培桐

作者:

芦原义信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推荐理由:

作者把当代许多建筑理论、丰富的知识寓于通俗易懂的流畅文字中,通俗而不浅薄。

并且,作者又把这些理论应用于自己的建筑创作,通过自己的大量作品说明这些理论,故理论性强但又不脱离实践。

是一本非常好的书,推荐。

5《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

作者:

(德)托马斯•史密特

译者:

托马斯•史密特著/肖毅强

推荐理由:

我开始以为是本挺大的书,其实是本很小巧的书,道理讲得很明白,入门的时候应该看看,理性是我们做设计时比较缺失的。

------------------------------------------------------------------------------------------------------------------

二年级A必看(基本的建筑素养)B推荐(选读)/与课程相关的书自己应该会找了

A

1《安藤忠雄论建筑》

作者:

安藤忠雄

译者:

白林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推荐理由:

现在市面上励志书籍泛滥,说到建筑业中的励志书这本当之无愧,本书是安藤忠雄根据自己给东京大学建筑系研究生讲课的内容写成的第一部著作,写下了自己非凡的建筑之路。

说追星也好崇拜也好,让自己感动一次吧!

2密斯•凡•德•罗

作者:

刘先觉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推荐理由:

密斯.凡德罗是现代主义建筑师中非常重要的一位,影响了很多建筑师像华裔建筑师贝聿铭,本书全面系统地评介了他的建筑理论与创作实践。

3建筑学教程:

设计原理

作者:

[荷]赫次伯格

出版社:

天津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

这本书很经典,讲的是建筑师的基本职责创造令人满意的环境。

书比较重也很晦涩,要慢慢读天天读,我见过很多人买了这本书热情高涨地翻了几天后就让它进角落了。

记住:

慢慢来。

4《向拉斯维加斯学习》

作者:

(美)文丘里

出版社:

水利水电出版社

推荐理由:

在今天看来,看本书重要的学的是向现实学习的态度,而不是说具体学拉斯维加斯的种种。

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一本书,库哈斯的《癫狂的纽约》亦是受其影响。

记住:

向现实学习。

5《建筑语汇》

作者:

爱德华•T•怀特

出版社: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

基础平实的好书,交给你一些手法,更多的是让你思考。

这时再翻翻《建筑:

形式、空间和秩序(第二版)》吧。

从此你就要开始关注书中提及的事情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记住:

慢慢来,贵在坚持。

6《DOMUS》+《城市中国》+《A+U》+…

推荐理由:

重点推荐《城市中国》,设计感没得说,本土杂志中的新锐。

其他的杂志自己去翻,利用网络去了解,不多说了。

多看。

B

1《建筑学教程2:

空间与建筑师》

作者:

赫茨伯格

出版社:

天津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

老实说没有第一本经典。

“空间”是本书的核心议题,建筑师在实际工作中必然触及物质空间,以及人的精神,文化领域。

赫茨伯格利用其广博的经验、聪明睿智和丰富的图像信息资料,为广大关心空间设计的人们提供了重要的设计灵感源泉。

2《安藤忠雄连战连败》

作者:

安藤忠雄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推荐理由:

看完上一本论建筑你就会自己看这一本了,不多说,依然很安藤。

3《反理性主义者与理性主义者——国外建筑理论译丛》

作者:

(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推荐理由:

《反理性主义者与理论主义者》一书将一些最著名的建筑理论家针锋相对的著说集于一册,其争论的主题为现代主义,这是20世纪最引人关注的问题。

对于了解现代建筑舞台上的重要人物很好。

适合假期计划性地看看。

4《图解思考》

作者:

(美)保罗•拉索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推荐理由:

本书是关于建筑师运用徒手画草图图解技能辅助建筑设计思考的基础理论专著。

本书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增加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因特网的内容,并对其他原有章节的次序及内容作了调整和补充。

本书详尽论述了徒手画完善和发展设计构思的多种技能和方法,并附有大量的笔法优美的徒手画草图。

5《设计与分析》

作者:

[荷]卢本

出版社:

天津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

《设计与分析》一书内容共分6章,各章分别与以下这些设计因素有关:

组织布局、实用功能、建筑结构、类型研究、背景环境及分析技巧。

作者以时间为验证,介绍各种分析图,以求更深入了解建筑设计的过程。

书中援引为例的图解多达百幅以上。

6《世界建筑大师名作图析》(原著第三版)

作者:

(美)克拉克,(美)波斯著,汤纪敏,包志禹译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推荐理由:

本书剖析了100余位重要建筑师的400多件作品,通过适用于任何建筑的图解方法作出评价。

三年级A(基本的建筑素养)/B(精力旺盛的看看)

A

1现代建筑:

一部批判的历史

作者:

(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

出版社:

三联书店

推荐理由:

本书资料翔实,涵盖了自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几乎所有主要的建筑思潮及流派、建筑师及代表作;丰富而精致的图片,令本书的阅读更加直观;客观而精到的论述,使现代建筑发展中纷繁复杂的线索变得清晰可循,建筑及建筑艺术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贯穿始终,建筑与音乐、绘画、哲学的内在联系也更可感知。

2《欧洲现代建筑解析:

形式的建构》

作者:

冯金龙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推荐理由:

关注建筑最本质的问题:

建造——材料,构造,建筑元素间的关系。

3《城市印象》

作者:

凯文•林奇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推荐理由:

这是一部有关于城市形象的书,探究了这一形象的重要性及可变换性。

经典的书。

4《莱姆•库哈斯与学生的对话》

作者:

莱斯大学建筑学院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推荐理由:

Koolhaas当今建筑界的巨人,推荐这本书是想大家对他有基本的了解,促使更多的阅读。

5《非常建筑》

作者:

张永和

出版社:

黑龙江科技技术出版社

推荐理由:

非常建筑工作室的作品集,可以看到张永和的建筑历程,非常推荐。

6《此时此地》

作者:

刘家琨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推荐理由:

刘家琨,中国先锋的优秀的踏实的建筑师,看看他是如何解决现实中的建筑问题,如何用基本的朴素的元素去营造建筑。

7自己喜欢的建筑杂志

推荐《ElCroquis》西班牙的建筑杂志,基本上出大师的专辑,代表了建筑界的较高品味和审美取向,是学习大师深入大师的高质量资料。

不夸张的说,是最好的建筑杂志。

B

1《作文本》

作者:

张永和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推荐理由:

中国先锋建筑师张永和的作品,说是文学的也好建筑的也好,阐述了张20年的建筑思考,看贯了建筑学著作的陈词滥调,看看张永和的建筑世界吧。

2现代建筑/世界建筑史丛书

作者:

曼弗雷多塔夫里/谢有顺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推荐理由:

本书描述了近百年来建筑与城市设计领域内的沧桑变化。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建筑领域内所发生的变化如此之快和如此复杂是史无前例的。

所有这些变化、试验与融合都是在这卷丰富的著作中所要讨论的内容。

3《欧洲现代建筑解析--形式的逻辑》

作者:

丁沃沃等编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4《欧洲现代建筑解析:

形式的意义》

作者:

丁沃沃等编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5《在投影之外\:

文化视野下的建筑图学研究》

作者:

吴葱

出版社:

天津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

建筑图是建筑形式信息交换中的重要媒介和手段,也是建筑师的内部思维工具,这是一个丰富的多彩的大家族,各个具体、丰富、生动的形式,对应不同的功能、目的和意义。

6《设计的开始》

作者:

王澍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推荐理由:

王澍,一个60年代出生的建筑家,他的建筑活动就如其所生的年代一样矛盾而敏感。

在这本书里,建筑与写作是两条永远平行但并不互相解释的线索,全部含义都指向:

通过某种建造房子的活动,一个人如何实现自觉,从自觉其所说的语言开始。

7《平常建筑》

作者:

张永和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推荐理由:

不多说

8《文学将杀死建筑:

建筑、装置、文学、电影》

作者:

董豫赣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推荐理由:

该书由作者历年来在各类杂志上发表过的40余篇论文里挑选出的17篇组成,所有文章均以建筑学为核心,广泛地牵涉到文学、绘画、雕塑、电影等相关学科,合适拓宽视野。

9《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作者:

(美)文丘里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推荐理由:

本书是文丘里很有影响的一部建筑理论著作。

作者认为,建筑具有不足性,出色的建筑作品必然是矛盾的和复杂的,而不是非彼即彼的纯净的或简单的,意义的丰盛胜于简明,甚至杂乱而有活力胜于明显的统一,密斯有一名名言“少就是多”,文丘里却认为“多并不是少”。

10《不只中国木建筑》

作者:

赵广超编著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推荐理由:

建筑艺术不应该是建筑学者、建筑历史家、甚至建筑专业者的专利品。

作者利用了五年的课余时间,用带着感性的笔触,就一般被视为艰涩的传统建筑,写下16篇平易隽永的文章。

本书以轻松活泼的方式去接触中国文化,可读性很高。

 

建筑学专业学生大学期间必读书目(三)

基本文献是建筑学学习过程中必须完成的阅读,基本按年级之顺序先基础后提高排列。

参考文献和扩展阅读则要看学生的“学力”,这两部分是无止境的。

阅读过程中,一方面要读经典的积累,一方面一定要重视原著,要高起点、看精华,自然就会有提高,最重要的是要形成基本的判断力和理解力。

(变成红色的是我看过的,我还加几本吧:

《艺术发展史》,《安藤忠雄都市彷徨》,《建筑的革命》(郑光复著),《我的视觉日记>(王小慧著)

基本文献[/B]

●[美]弗兰西斯·D·K·程著,《形式/空间/秩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彭一刚著,《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美]保罗·拉索著,邱贤丰等译,《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爱德华·T·怀特著,林敏哲等译,《建筑语汇》,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德]迪特尔·普林茨、[德]迈那波肯著,赵巍岩译,《建筑思维的草图表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美]盖尔·格里特·汉娜著,李乐山/韩琦/陈仲华译,《设计元素(罗伊娜·里德·科斯塔罗与视觉构成关系)》/设计初步丛书,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维特鲁威著,高履泰译,《建筑十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丹麦]拉斯姆森著,刘亚芬译,《建筑体验》,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

●[美]史坦利·亚伯克隆比著,吴玉成译,《建筑的艺术观》,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德]托马斯·史密特著,肖毅强译,《建筑形式的逻辑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建筑师丛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1990年

肯尼斯·弗兰普顿著,张钦楠译,《20世纪建筑学的演变:

一个概要的陈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李允鉌著,《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德]托马斯·史密特著,肖毅强译,《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英]托尼·亨特著,于清译,《托尼·亨特的结构学手记1》/(原著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英]托尼·亨特著,于清/杨有福译,《托尼·亨特的结构学手记2》/(原著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童寯著,《近百年西方建筑史》,南京工学院出版社,1986

●[美]弗兰姆普敦等著,王骏阳译,《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肯尼斯·弗兰普顿著,张钦楠译《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赫次伯格著,仲德崑译,《建筑学教程:

设计原理》/(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推荐教学参考书),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赫茨伯格著,刘大馨译,《建筑学教程2:

空间与建筑师》/(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推荐教学参考书),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美]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著,黄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推荐教学参考书),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汪丽君著,《建筑类型学》/(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推荐教学参考书),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意]布鲁诺·赛维(BrunoZev)著,席云平/王虹译,《现代建筑语言/THEMODERNLANGUAGEOFARCHITECTURE》/(建筑师丛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1990

[英]查尔斯·詹克斯著,李大夏摘译,《后现代建筑语言》/(建筑师丛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1990

凯文·林奇(KevinLynch)著,项秉仁译,《城市的印象(TheImageOfTheCity)》/(建筑师丛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1990

●[挪威]诺伯格·舒尔兹(Norberg-Schulz,C)著,尹培桐译,《存在·空间·建筑/Existencespaceandarchitecture》/(建筑师丛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1990

大卫·王/[美]琳达·格鲁特,王晓梅译,《建筑学研究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计成著,《园冶注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童寯著,《园论》,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梁思成著,《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梁思成著,梁从诫译,《图像中国建筑史》/(汉英双语版),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刘致平著,《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