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技法归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69650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技法归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技法归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技法归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技法归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技法归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技法归类.docx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技法归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技法归类.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技法归类.docx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技法归类

学习目标

1、掌握古典诗词鉴赏的“常用术语”,能够准确利用常用术语鉴赏古诗词思想情感与语言风格;

2、能够准确解说古诗词炼字及所用表达技巧的作用效果。

学习重点难点

1、让学生结合诗词实例进行学习与分析。

2、学习目标1、2.

学习课时 6课时

学习过程及内容

一、诗歌鉴赏之“常用术语”

说明:

为了方便同学们识记和查找,我们对各种评价用语进行了临时性的归类;但,实际上,有很多术语的类别属性是模糊不清的,大家在实际运用时,千万不要拘泥僵化、死套硬搬!

一、作用效果

1出神入化◇  2催人泪下◇  3登峰造极◇  4动人心魄◇  5对比鲜明◇  6富有音乐性◇ 7富有哲理◇  8给人以哲理的启迪(心灵的慰藉)◇  9过渡自然◇  10脍炙人口◇  11联想丰富◇  12淋漓尽致◇  13炉火纯青◇  14内涵丰富◇  15耐人寻味◇  16巧用、妙用◇  17巧用修辞◇  18入木三分◇  19色彩丰富◇  20深化意境◇  21深化主旨◇  22生动形象◇  23舒缓◇  24水乳交融:

紧密结合在一起◇  25体物入微、穷形尽态相:

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致生动◇ 26惟妙惟肖、字字是泪,声声哀叹,感人至深◇  27惟妙惟肖:

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  28细节真实、准确、传神◇  29细节中见真情◇  30细腻传神◇  31衔接自然◇  32详略得当◇  33新颖◇

34行云流水:

结构、语言自然流畅◇  35形散而神不散◇  36形神兼备:

语言、结构等形式与内容主旨都无可挑剔◇  37形象、生动◇  38形象鲜明生动◇  39一切景语皆情语◇  40意味深长◇  41音节和谐◇  42音节和谐流畅,语极工整◇  43音韵和谐◇  44引起共鸣◇  45用字精练◇  46有节奏感◇  47有艺术感染力◇  48有音乐美◇  49语言凝练,生动传神◇  50语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51跃然纸上◇  52蕴藉◇  53真挚感人◇  54缜密◇  55属对工切,声韵和谐◇ 56准确◇  57自出机杼:

有创新,不沿用陈旧的格式、作法、颇具匠心◇  58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

二、语言风格

1沉郁顿挫◇  2冲淡:

冲和、淡泊,含有闲逸、静穆、淡泊、深远的特点。

王维的山水诗有闲、静、淡、远的特点,他是冲淡派大师。

如《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

”《鹿砦》“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人间的纷争,没有外界的纷扰,只有大自然的宁静,山水花鸟的生机。

诗人尽情地消受着、欣赏着、陶醉着,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变成了大自然的有机体了。

诗人笔下的大自然,无不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回旋着诗人的声音,震荡着诗人的灵魂,因此,大自然已被人格化了。

诗人笔下的大自然,就是诗人自己,它反映了诗人冲淡的心情。

诗人自己已消融在大自然中了。

这种消融,是把主观的情思化入客观的景物中,追求忘我无我的空寂境界,这就是冲淡的极至。

不过,冲淡不是幻灭、死寂,而是富于生机的,它是诗人把活跃的生命转化为凝固的生命的结果,生命力由流动而转为静谧◇ 3词藻华丽◇  4淡雅◇  5刚健◇  6刚劲◇  7含蓄隽永,精巧蕴藉◇  8含蓄有韵味◇  9含蓄蕴藉◇  10含义隽永◇

11豪放:

豪迈奔放,谓之豪放。

其特点既表现了作为主体的诗人的特点,又表现了作为客体的描绘对象的特点。

就主体而言,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志向高远,襟怀旷达;气呑宇宙,力拔山河;傲骨嶙峋,狂荡不羁。

就客体而言,往往拥有巨大的体积、伟大的力量而显示出特有的壮美、崇高,或显示出浑茫、浩淼的无限阔大的景象,因而气势峥嵘,场面壮阔,境界缥缈,极目无垠。

李白是豪放风格之集大成者,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是李白豪放诗风的特点。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将进酒》)气势浩荡,一泻千里;“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

”(《古风》)描绘光阴流逝之快,人事变迁之速,一气呵成,天衣无缝;“燕山雪花大如席“(《北风行》)“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

”(《秋浦歌》)夸张虽不合理却合情。

宋词中的豪放派,以苏、辛为最杰出代表,苏词注重将慷慨激昂、悲壮苍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善于在写人、咏景、状物时,以奔放豪迈的形象,飞动峥嵘的气势、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代表作,大江东去二句,将在广阔悠久的空间与时间中活动的人物一笔收尽,气魄恢宏,\\\'故垒西边\\\'至\\\'灰飞烟灭\\\'是咏古,感情高昂而浓挚,而\\\'乱石穿空\\\'数句,将峥嵘的态势、鲜明的色彩、巨大的音响,融于一体,气势磅礴,给人以\\\'挟海上风涛之气的感觉\\\'\\\'故国神游\\\'数句转到自己,感情也由高昂跌入沉郁,全词的音调豪壮,\\\'须关西大汉,执铁板\\\'而唱◇  12豪放俊逸◇

13豪放飘逸◇  14诙谐、风趣◇  15简洁、洗练:

语言简练利落◇  16简洁:

干净利落,言简意赅如贾岛的诗◇  17简洁巧妙◇  18俊爽:

即英俊豪纵,飒爽流利。

代表诗人是杜牧。

他的诗,纵横古今,雄视万代,畅谈历史,痛砭时弊,总结教训,忧国忧民,怀撑天之宏志,感报效之无门,另一方面,又矫健豪举,潇洒风流,流转飞动,畅快爽利。

如《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以含蓄讽刺的笔调,深刻揭露了唐玄宗纵情声色,骄奢淫逸,醉生梦死的生活。

再如《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的节奏明快,《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的轻盈飘拂,《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的俊逸秀美,“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遣怀》)的秀而不冶,艳而不妖,均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19旷达:

即疏狂不羁,通脱豁达,潇洒飘逸,高洁特立,代表作家是苏轼。

苏轼的词除了豪放外,更多的是旷达的词风。

有雄才大略而又怀才不遇的苏轼,既要坚持不苟合随俗,又要随缘自适;既要\\\'尽人事\\\',又要\\\'知天命\\\',使其性格中带有典型的\\\'旷达\\\'的特征。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密州出猎》)这样的诗句,就带有明显的旷达的色彩。

苏轼有时是尽力摆脱自我,把自己融化到大自然中,让自己有限的人生在大自然无始无终的运动中得到永恒;让人生的种种苦恼在超乎现实的纯美的大自然中得到解脱,让自己从与社会的种种矛盾中净化出来,与大自然天造地设的规律相和谐。

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人生现象与自然现象、人生哲理与自然规律等量齐观,泯灭了时空物我的界限。

上阕才以不能\\\'乘风归去\\\'为憾,马上又以\\\'何似在人间\\\'自解;下阕才以人有悲欢离合为憾,马上又以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自解,从而从大自然中得到慰藉与启迪,摆脱了人生苦恼。

苏轼有时又极力地充实自我,使自我的精神世界得到最大限度的加强,从而抵御外界的一切侵扰,达到超脱。

有时还以淡泊明志、向往归隐、洁身自好,甚至是痛饮纵欢、谈禅论道、自我麻醉的手段,求得对痛苦人生、黑暗现实、龌龊官场的心理超脱◇

20琅琅上口◇  21炼字精巧◇  22明白晓畅◇  23明快:

明白通畅,斩钉截铁,一语中的。

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24明丽◇  25明了◇  26凝练◇  27浓墨重彩:

描写详尽、细腻◇  28浓郁顿挫◇  29飘逸◇  30平淡(朴素)之中见真情◇  31平淡纯朴◇  32平淡有趣◇  33平淡质朴:

选用确切的词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  34平和◇  35平实直白◇  36平中见奇◇  37朴实无华◇  38朴素自然◇  39浅显、明白如话:

不雕塑饰,不加修饰◇  40清而不淡,秀而不媚◇  41清婉◇  42清婉(新)秀丽:

如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等婉约派,其他象山水田园诗人◇  43清闲淡雅◇  44清新◇  45清新隽永◇  46清新明快◇  47清新飘逸◇  48清新秀丽◇  49清新质朴◇  50清新自然:

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如王维的山水诗◇  51通俗生动,平易自然◇  52婉约◇  53婉约派:

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

代表人物:

刘永、姜夔、秦观、李清照◇  54委婉含蓄◇  55娓娓而谈,庄谐杂出◇  56味外味◇  57犀利◇  58洗炼◇  59现实主义:

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

源头:

《诗经》;代表作家:

杜甫、白居易、陆游等◇

60雄浑:

雄浑指力的至大至刚,气的浑厚磅礴。

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气呑宇宙,气度豁达,气慨恢宏,气宇轩昂,气势浩瀚,气魄雄伟。

它如奔腾咆哮、汹涌澎湃的大海,而不像碧波荡漾、涟漪粼粼的西湖;它若横空出世、千嶂连云的昆仑山,而不是一丘一壑、小巧宜人的苏州园林。

在具体作品中,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如刘邦《大风歌》;有的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如项羽《垓下歌》;有的胸襟豁达,豪情横溢,如曹操的《观沧海》。

雄浑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它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朝气蓬勃的活力。

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气势浩瀚,雄伟壮丽;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想象丰富,境界辽阔;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气魄宏大,气势壮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何其高远,多么壮丽!

而真正能够称为“雄浑”的是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

在他们的笔下,有狼山,有大漠,有绝域,有孤城,有奇寒,有酷热,有同仇敌忾的愤慨,有誓死戍边的决心◇

61雄浑豪迈◇  62雄浑壮丽:

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63雄健◇  64雄健高昂◇ 65雄奇◇  66绚丽:

色彩绚丽,词藻华丽,渲染气氛,极尽铺陈之能事如李商隐的诗◇  67严谨细腻◇  68言简意丰:

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如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当诗人站在幽州台上,极目广袤的北方平原,天高地阔,他心里想的应该不只是一己的命运和得失了。

这是一首五七言交错的古诗,慷慨悲凉,大气磅礴,完全挣脱了形式的羁绊,文意纵横驰骋,苍劲有力。

诗中的感悟已经跳出了个人的悲欢,反映了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普遍思考,具有超越时代的哲学意义◇  69言简意赅◇  70言近旨远:

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如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缝衣的动作刻画,把母亲的心情剖析得十分细腻。

以小见大,表现了深沉博大的母爱◇  71言外之意◇  72言有尽而意无穷:

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雨,真的“好”,春天是万物萌发、蓬生长的季节,正需要雨水,雨就顺时而下了。

“好”的春雨是伴随着和风细细地滋润万物的,这就表明今夜的雨是有意润物的,所以,它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细细地下◇  73艳丽多彩◇  74用语华丽  ◇  75用语平易◇

76幽默◇  77幽清明净: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78悠扬轻快◇  79语言高亢◇ 80语言简洁◇  81语言平易:

浅显易懂,口语化,但含义隽永◇  82语言绮丽:

重视修饰,色彩绚丽,词藻华丽,极尽铺陈之能事,如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鳃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  83语言清鲜自然◇ 84质朴◇  85质朴清新◇  86质朴自然◇  87自然◇

三、整体结构

1层层深入◇  2层次分明◇  3伏笔与照应:

诗作者在读者不经意处的暗示交代,使诗歌结构严谨,首尾呼应,文题呼应◇  4构思精巧◇  5构思新颖◇  6过渡◇  7呼应、照应:

前后的互相联系。

浑然天成:

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  8画成点睛:

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主旨。

如“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9环环相扣◇  10浑然天成:

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  11开门见山:

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12开篇点题◇  13埋伏笔:

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  14内容丰富◇  15颇具匠心◇

16铺垫:

既以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主要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

必要的铺垫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注意和情感上的期待,使读者的注意力随情节的发展而延伸。

如杜牧的《山行》,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这些景物不是并列地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子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17首尾照应、呼应◇  18先景后情◇  19先叙后议◇  20先扬后抑◇  21先抑后扬◇  22先咏古后议论抒情◇  23先总后分◇  24有总有分◇

四、形象意境

1`诗人自我形象:

①豪放洒脱的形象;②忧国忧民、青衫泪湿的形象;③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④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⑤儿女情长的形象⑥爱民惜才的形象◇

2悲凉◇  3悲壮◇  4悲壮苍凉◇  5奔放◇  6苍劲◇  7苍凉◇  8缠绵◇  9缠绵悱侧◇ 10超脱世俗◇  11沉郁中见豪放◇  12淡雅高远◇  13低沉◇  14低回◇  15富丽堂皇◇  16高远辽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7瑰丽◇  18和平壮阔◇  19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20华美◇  21华妙艳丽◇  22荒寒◇  23境界壮阔◇  24隽永◇

25峻伟奔腾◇  26开阔苍凉:

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27旷达洒脱◇  28凄惨萧条◇  29凄凉◇  30凄美◇  31柔和隽永,色调和谐◇  32深邃◇  33生机勃勃◇  34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画往往一体,如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青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色彩斑斓,豁人耳目◇  35肃杀◇  36恬淡◇  37恬静安谧◇  38婉转,沉郁深微◇  39秀丽  ◇  40秀美◇  41虚幻飘渺◇  42意境高远◇  43意境深远◇  44意境优美◇  45优美◇  46幽静◇  47庄重、严肃◇

五、情感主旨

1`情感主旨类型:

A忧国忧民型:

①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②边塞征战的壮烈,穷兵黩武的惨状,山河沦丧的痛苦;③对百姓离乱的忧愁,对人民疾苦的同情;④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⑤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

B志向理想型:

①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②宦海浮沉,仕途失意;③年华消逝的感慨,壮志难酬的悲叹;④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⑤怀才不遇的寂寞,报国无门的激愤;⑥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⑦洁身自好,不与当权者合作;⑧寄情田园,归隐山林(寄情山水的悠闲,退隐田园的淡远;厌恶尘世的高洁,归隐山林的快乐;厌离官场的险恶,归耕隐居的自在)。

C思乡怀人型:

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D生活杂感型:

伤春悲秋之情;人生短暂,青春易逝的伤感,时不我予的焦虑;世事多变,沧海桑田;告慰平生的喜悦。

E长亭送别型:

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报负理想的悲愤。

F其它类型:

黍离之情,表达的是对物是人非的无限惋惜及悲痛之情;怀古之情;讽喻之情;咏景之情;宫怨之情,对宫女的同情,对自由的渴望,对青春空度的伤感,对统治者的控诉◇

2哀伤◇  3报国无门的愤慨之情◇  4悲愤◇  5悲慨:

触景生情,睹物伤怀,悲壮慷慨,谓之悲慨。

大凡诗人,慨叹风云变幻之疾,痛惜韶光流逝之速,目击人民灾难之重,身受命运坎坷之苦,郁积壮志未酬之愤,而忧心忡忡、慷慨悲歌者,均以悲慨目之。

可见,悲慨是时代的心声,诗人的呼喊,诗人面对动乱的现实,出于严肃的责任感,遂作悲慨。

陈子昂的诗,就以悲慨而驰誉诗坛。

《登幽州台歌》是最激动人心的悲慨之诗。

诗人怀着壮志难酬的极度悲愤,登上城楼,泫然流涕,感慨万端。

面对着悠悠苍天,茫茫大地,用如椽之笔,勾勒出过去、现在、未来的连绵不断的时间图卷,描绘出辽阔无垠的宇宙空间画面。

其悲壮歌声,响彻云霄,慷慨之气,横绝太空◇

6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主旨含而不露,或表达得不明显,耐人寻味。

如果贺之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一个多年客居他乡的游子回到了故土,离家时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归来已变成化发稀疏的耄耄老人。

几十年的岁月就在简单的“少小”与“老大”之间倏忽而过,真是分分秒秒催人老,韶光易逝,人生短暂,不由得让人伤感唏嘘◇

7沉痛◇  8沉郁孤愁,如“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  9惆怅◇  10烦闷◇  11烦闷◇ 12繁华热闹◇  13奋发向上◇  14感情细腻◇  15感情真挚  ◇  16感伤◇  17孤独◇  18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19含蓄:

不直接叙述,意在言外,言此而意他,引而不发,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耐人寻味。

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如刘禹锡的“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

以采蘋花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暗寓自身不自由之意◇  20豪迈之情◇  21豪爽◇  22怀才不遇◇  23怀古伤今、借古讽今:

追念古代,伤感现实◇  24欢快◇  25欢乐◇  26积极◇  27激昂澎湃◇  28激动◇  29激愤◇  30激愤◇  31激越高亢: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豪放派,其他象边塞诗中反映诗人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决心的诗作◇  32羁旅愁思◇  33寂寞◇  34坚守节操◇  35见解独到◇  36空虚◇  37空虚◇  38控诉◇  39留恋◇  40迷恋◇  41伤感◇  42思念◇

43恬淡◇  44同情关怀◇  45痛心◇  46颓废◇  47惜别之情◇  48喜悦◇  49喜悦◇ 50闲适◇  51闲适◇  52闲适恬淡之情◇  53弦外音◇  54消极◇  55消极避世◇  56辛酸◇ 57仰慕◇  58仰慕之情◇  59依恋之情◇  60意在言外◇  61忧愁◇  62忧国忧民◇  63幽怨◇  64愉快◇  65郁闷◇  66郁闷◇  67怨恨◇  68赞美之情◇

六、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

它既包括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双关等修辞手法,也包括白描、渲染、想象、象征、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情理相应、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各种表现手法,还指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之处。

6-1修辞手法

1比拟:

有两种,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好处是,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

如林逋《山园小梅》“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2比兴:

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所谓兴,就是在诗的开头“先言他物”,以引出正文。

好处是,比兴连用,能更好地收到托物言志、寓情于景的效果,也更显形象具体。

如《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从孔雀因顾恋配偶徘徊不前的情形,引出仲卿和兰芝的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离,最后双双徇情的故事。

李商隐的《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首句闻蝉鸣而起兴。

“高”指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在高树吸风饮露,所以“难饱”,这又与作者的身世感受暗合。

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所以哀中有恨◇

3比喻: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好处是,在写景状物时能突出形象,强化对特定意境的渲染;议理抒情时能以生动的形象强化表情达意,从而深化诗歌的主题;总之,就是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能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如刘禹锡《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再如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了“似春水”的“愁之多,之源源不断”。

如贺知章的《咏柳》巧妙而形象地将春风喻为剪刀,表现得自然有活力◇

4对比:

在作品中把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互矛盾的两方面并举出来的一种方法,目的是突出其中一方。

好处是,突出形象特征,揭示形象意义,使好的事物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对于主题的表达也易产生犀利、深刻的效果。

如张可久的《〔中吕〕卖花声•怀古》“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以英雄美人的穷途末路和民生疾苦对比,表达了对普通百姓的深切同情。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5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好处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

“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6反衬:

古诗词表达技巧中的反衬是相对“正衬”而言的一种表达技巧。

在作品中为了使对某事物的描写更清楚、突出,而采用相反的、相对立的事物从旁陪补的方法。

它与“对比”不同,对比的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结果是突出对比双方;反衬却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的事物和被衬托的事物,突出被衬托的一方◇

7反复◇  8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叠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9互文:

在连贯性话语中,将本应含在一起的词语,分别安排在上下两句,或一句的上下段中,既省字又表意,也即,在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

如白居易的“主人下马客在船”,实际是说“主人下马在船,客人下马在船”。

“东西置松柏,左右种梧桐”中的“东西”、“左右”兼及“置松柏”和“种梧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的“秦”、“汉”兼及“明月”和“关”◇

10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好处是,使语言简练、含蓄,富于变化,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

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的“朱门”代“权贵豪门之家”,“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的“风骚”。

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中“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11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

合理的夸张虽不符合事理,却符合情理。

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

好处是,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提示事物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如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李白《侠客行》“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以五岳为轻来夸张侠客然诺之重;李白《箜篌谣》“轻言托朋友,面对九凝峰。

”用山峰来夸张朋友之间的隔膜与猜疑◇

12拟人◇  13拟物◇  14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15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好处是,引人注意,启发思考;问题引入,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