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吊装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58138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起重吊装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起重吊装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起重吊装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起重吊装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起重吊装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起重吊装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

《起重吊装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起重吊装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起重吊装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

起重吊装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XXXXXXXXXXXXXX

编制:

审批:

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

2016年11月19日

起重吊装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一、适用范围

本起重吊装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适用于合同段内的:

汽车吊。

二、工程概况

XXXXXXXX是杭州市“三纵五横”之XXXX快速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南起外翁线,北至杭浦高速以南,路线全长3053m。

采用高架+地面道路形式,高架为城市快速路,布置平行匝道两对;地面道路为城市主干道,四块板形式。

本工程是含桥梁、道路、排水等施工内容的综合性市政工程,主要施工内容有:

1、地面道路为城市主干路:

标准段宽度39米,双向6车道。

2、高架快速路:

标准段宽度为25米,双向6车道。

现状已建的XXXX南路高架桥DH116~DH119联桥面加铺沥青面层处理;DH119~DH122、DH122~DH125(ZX0)两联桥上部结构的拆除重建和下部桥墩的改造利用;ZXX0~ZXX85段新建立桥梁。

3、平行匝道2对:

宽度8。

5米,单向2车道。

本工程投标总价为4.6018亿元。

工程中主线高架承台、立柱、箱梁施工垂直运输以及钢箱梁吊装需采用汽车吊进行施工。

主要使用吊车型号12吨-150吨,汽车吊参数见附件《汽车吊参数表》

三、编制依据

1、《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4、《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

5、《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6、本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及相关文件。

四、汽车吊施工组织流程

汽车吊使用申请(责任工长)→→联系厂家(物资部门)→→汽车吊进场检查(设备管理员)→→吊装交底(责任工长)→→吊装作业安全监督(专职安全员、施工员)

五、吊装准备工作

1、责任工长根据吊装工作内容选择吊车,填写吊车使用申请,明确汽车吊到场时间及调运时间。

2、安排好吊车行车通道及作业平台,保证汽车吊进场后可顺利支设。

3、汽车吊进场后应通知设备管理员,吊装前对汽车吊作业环境、吊具、钢丝绳等进行检查,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吊装作业.

4、专业工长应对吊装工人、信号工、吊车操作司机进行技术交底.

5、吊装材料、构件、设备等按照方案要求进行吊装前码放、装斗或安装吊耳等,便于吊装顺利进行。

6、吊索具选型

在吊索具选择时,根据起吊设备的重量对照各种型号钢丝绳的允许应力确定其型号及直径。

7、起重机进场前,必须向项目部提供起重机的出厂检测报告、年报告、产品说明书。

8、起重机司机、信号工、司索工必须持证上岗,身体健康。

六、吊运步骤

1、设备的进场、上排

在各项准备工作完全做好的情况下,就开始组织设备的进场、上排和吊装工作了。

2、吊装前的准备工作

吊装前,必须做好全面仔细的检查核实工作。

检查设备安装基准标记、方位线标记是否正确;检查材料码放、装斗或吊耳等是否符合吊装要求。

3、吊装索具的系接必须牢固

4、试吊

试吊前检查确认;吊装总指挥进行吊装操作交底;布置各监察岗位进行监察的要点及主要内容;起吊放下进行多次试验,使各部分具有协调性和安全性;复查各部位的变化情况等.

5、吊运就位

由总指挥正式下令各副指挥,检查各岗位到岗待命情况,并检查各指挥信号系统是否正常;各岗位汇报准备情况,并用信号及时通知指挥台;正式起吊,使吊物离开地面500—800mm时停止,并作进一步检查,各岗位应汇报情况是否正常;正常则继续起吊。

6、构件、材料或设备下落及就位时,应严格按照信号工指示慢放慢落,必要时应有操作工人配合吊装.

七、汽车吊使用注意事项

1、起重机行驶和工作的场地应平坦坚实,保证在工作时不沉陷,不得在倾斜的地面行驶和作业,视其土质的情况,起重机的作业位置应离沟渠,基坑有必要的安全距离;

2、严格执行例行保养起动前应将主离合器分开,各操纵杆应放在空档位置。

作业前应首先检查发动机传动部分,作业制动部分、仪表、钢丝绳以及液压传动等部分是否正常,当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正式作业,严禁酒后作业;

3、全部伸出支腿(放支腿时,应先放后支腿,后放前支腿;收支腿时,应先收前支腿,后收后支腿).在撑脚板下垫方木,调整机体,使回转支承面与地面的倾斜度在无负荷时,不大于1/1000,支腿有定位销的必需插上;

4、司机必须与指挥人员(起重工)密切配合,严格按照指挥人员发出的信号(旗号或手势)进行操作;操作前必须鸣号(铃或喇叭)示意;如发现指挥信号不清或错误,有权拒绝执行,并采取措施防止发生事故;操作时,对其他人员发出的危险信号,司机也应采取制止措施,以避免发生事故。

5、施工中,如遇有大雨、大雪、大雾和六级以上的风影响施工安全时,应停止起重工作,并将臂杆降低到安全位置。

6、起重机在吊装过程中,现场安全员必须负责现场的安全管理。

7、新到、修复和新安装的起重机械设备,应遵照《建筑机械技术试验规程》中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和试吊,并经过主管机务人员、操作人员和项目部安全部门共同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8、不准载荷行驶或不放下支腿就起重。

在不平整的场地工作前,应先平整场地,支腿伸出应在吊臂起升之前完成,支腿的收入应在吊臂放睛搁稳之后进行。

支腿下要垫硬木块,在支点不平的情况上,应加厚垫木调低,以保持机身水平。

操作前应检查距尾部迥转范围50cm内无障碍物.

9、动臂式起重机起重时,臂杆的最大仰角不得超过原厂规定,无资料可查时最大不超过78度;如需超过78度,须与有关人员研究,订出安全措施,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起吊.

10、不同型号和不同规格的起重机械设备,按其出厂具体规定装设的高度限位器、变幅指示器、幅度限位器、转向限位器等安全保护装置都应齐全可靠。

11、起重机机械设备严禁超载。

12、严禁用各种起重机械进行斜吊、拉吊;严禁起吊地下的埋设物件及其它不明重量的物件,以免机械载荷过大,而造成事故。

13、严禁各种起重机吊运人员或用手抓吊钩升降,以防起重系统突然失灵而发生事故.

14、在起吊和落吊的过程中,吊件下方禁止人员停留或通过,以防物件坠落而发生事故.

15、起吊的构件应绑扎牢固,并禁止在构件上堆放或悬挂零星物件,如起吊零星物件,必须用吊笼或钢丝绳捆绑牢固;构件吊起后转向时其底部应高出所有障碍物的0。

5米以上。

16、起重机变幅应平稳,严禁猛起猛落臂杆;

17、作业中发现起重机倾斜,支腿变形等不正常现象出现时,应立即放下重物,空载进行调整正常后,才能继续作业;

18、起吊构件时,吊钩中心应直通过构件重心,构件吊起离地面20~50cm时必须停车检查:

(1)、起重机的稳定性;

(2)、制动器的可靠性;

(3)、构件的平稳性;

(4)、绑扎的牢固性。

19、吊运的构件放置时,要注意地面的平整,防止歪斜倾倒。

20、起吊构件必须拉好溜绳,构件起落、转向速度应均匀,动作要平稳,不准紧急制动;转向时,未停稳前不得做反向动作;注视吊钩的上升高度,防止升到顶点,因限位器失灵而造成事故。

21、风雪天气工作,为了防止制动器受潮失效,应先经过试吊,证明制动器可靠后,方可进行工作。

22、起重机在运行中,如遇紧急危险情况,应立即拉离紧急开关停车;在降落重物过程中,卷扬机制动器突然失灵,应采取紧急措施(即将重物稍微上升后再降落,再稍微上升,再降落,这样多次反复,将重物最后安全降落)。

23、起重机在停工、休息或中途停电时,应将重物卸下,不得悬在空中。

如用两台起重机抬吊构件时,必须统一指挥,两机载荷分配应合理,动作须协调;吊重不得超过两机所允许起重量的75%,单机载荷不得超过该机允许起重量的80%。

24、必须经常检查钢丝绳接头和钢丝绳与轧头结合处的牢固情况.轧头有螺帽和压板的一面应在靠钢丝绳长的一端,以免松动、脱落;确定轧头的规格、数量和间距,并根据钢丝绳的直径按标准排列;机械运行中禁止用手触摸钢丝绳和滑轮,以防发生事故;通过滑轮的钢丝绳不准有接头,以防通过时被卡住。

25、钢丝绳的规格、强度必须符合该起重机的规定要求。

钢丝绳在卷筒上应排列整齐,放出钢丝绳时,应在卷筒上保留三圈以上,以防钢丝绳末端松脱;钢丝绳的磨损或腐蚀,如超过平均直径10%和在一个节距内的断丝根数多于规定时,应更换新绳。

26、起重工作完毕后,在行驶之前,必须将稳定器松开,四个支腿返回原位。

起重臂靠在托架上时需垫50mm厚的橡胶块。

吊钩挂在汽车前端时钢丝绳不要收得太紧。

27、工作中如遇故障,应按规定顺序查清原因予以排除。

如本人不能排除应及时报修.

28、吊钩除正确使用外,应有防止脱钩的保险装置,吊索具必须使用合格产品,卡环在使用时,应保证销轴和环底受力。

29、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起重机械“十不吊”的原则

(1)、信号指挥不明不准吊;

(2)、斜牵斜挂不准吊;

(3)、吊物重量不明或超负荷不准吊;

(4)、散物捆扎不牢或物料装放过满不准吊;

(5)、吊物上有人不准吊;

(6)、埋在地下物不准吊;

(7)、安全装置失灵或带病不准吊;

(8)、现场光线阴暗看不清吊物起落点不准吊;

(9)、棱刃物与钢丝绳直接接触无保护措施不准吊;

(10)、六级以上强风不准吊.

30、起重机吊运重物时,其下方不得有人员停留或通过,更不得在吊起来的重物下面进行作业,严禁起重机吊运人员;

31、各种起重机械必须按照原厂规定的起重性能作业,不得超负荷作业和起吊不明重量的物件.如遇特殊情况需要超负荷作业时,必须有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经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并有专人在现场监护下,方可起吊;

32、起吊长:

大重物必要时应栓拉绳,提升和降落速度要均匀,严禁忽快忽慢和突然制动,左右回转,动作要平稳,当回转未停稳前不得作反向动作。

33、起重机在起重满负荷或接近满负荷时不得同时进行两种操作动作;

34、起重机在作业或行走时,都不得靠近架空输电线路,要保持安全距离;

35、作业完毕后收回支腿,臂杆转到顺风方向,并降到40—60度之间,各部制动器都应加保险固定,机棚和操作室都要关闭加锁;

八、安全技术设计

1、钢丝绳设计与计算

钢丝绳是吊装中的主要绳索,它具有强度高、弹性大、韧性好、耐磨、能承受冲击载荷等优点,且磨损后外部产生许多毛刺,容易检查,便于预防事故.

钢丝绳允许拉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Fg]=αFg/K

(1)

式中[Fg]-—钢丝绳的允许拉力(kN);

Fg——钢丝绳的钢丝破断拉力总和(kN);

α——换算系数,按表2取用;

K——钢丝绳的安全系数,按表3取用。

钢丝绳破断拉力换算系数表2

钢丝绳结构

换算系数

6×19

0。

85

6×37

0。

82

6×61

0。

80

钢丝绳的安全系数表3

用途

安全系数

用途

安全系数

作缆风

3。

5

作吊索、无弯曲时

6~7

用于手动起重设备

4.5

作捆绑吊索

8~10

用于机动起重设备

5~6

用于载人的升降机

14

施工现场采用的为全部为6×19形式的允许拉力[Fg]=1550Mpa的钢丝绳,根据公式

(1)、表2、表3进行验算得以下各个最小钢丝绳直径。

序号

起重量(T)

起重方式

换算系数

安全系数

最小钢丝绳直径(mm)

备注

1

1

单根吊索无弯曲

0。

85

7

8

双根直径相应减小

2

2

单根吊索无弯曲

0。

85

7

12

3

3

单根吊索无弯曲

0.85

7

14

4

4

单根吊索无弯曲

0.85

7

16

5

10

单根吊索无弯曲

0。

85

7

26

6

70

四根吊索无弯曲

0.85

7

69

2、钢丝绳的安全检查

钢丝绳使用一定时间后,就会产生断丝、腐蚀和磨损现象,其承载能力减低。

一般规定钢丝绳在一个节距内断丝的数量超过表4的数字时就应当报废,以免造成事故。

钢丝绳报废标准(一个节距内的断丝数)表4

采用的

安全系数

钢丝绳种类

6×19

6×37

6×61

交互捻

同向捻

交互捻

同向捻

交互捻

同向捻

6以下

12

6

22

11

36

18

6~7

14

7

26

13

38

19

7以上

16

8

30

15

40

20

当钢丝绳表面锈蚀或磨损使钢丝绳直径显著减少时应将表4报废标准按表5折减并按折减后的断丝数报废。

钢丝绳锈蚀或磨损时报废标准的折减系数表5

钢丝绳表面锈蚀或磨损量(%)

10

15

20

25

30~40

大于40

折减系数

85

75

70

60

50

报废

断丝数没有超过报废标准,但表面有磨损、腐蚀的旧钢丝绳,可按表6的规定使用.

钢丝绳合用程度判断表6

类别

钢丝绳表面现象

合用程度

使用场所

I

各股钢丝位置未动,磨损轻微,无绳股凸起现象

100%

重要场所

II

1.各股钢丝已有变位、压扁及凸出现象,但未露出绳芯

2.个别部分有轻微锈痕

3.有断头钢丝,每米钢丝绳长度内断头数目不多于钢丝总数的3%

75%

重要场所

III

1.每米钢丝绳长度内断头数目超过钢丝总数的3%,但少于10%;

2.有明显锈痕

50%

次要场所

IV

1.绳股有明显的扭曲、凸出现象

2.钢丝绳全部均有锈痕,将锈痕刮去后钢丝上留有凹痕

3.每米钢丝绳长度内断头数超过10%,但少于25%

40%

不重要场所或辅助工作

3、吊装工具

起重吊钩常用优质碳素钢锻成。

锻成后要进行退火处理,要求硬度达到95~135HB。

吊钩表面应光滑,不得有剥裂、刻痕、锐角、裂缝等缺陷存在,并不准对磨损或有裂缝的吊钩进行补焊修理。

吊钩在钩挂吊索时要将吊索挂至钩底;直接钩在构件吊环中时,不能使吊钩硬别或歪扭,以免吊钩产生变形或使吊索脱钩。

(1)、带环吊钩规格

带环吊钩规格见表7。

带环吊钩规格(mm)表7

简图

起重量

(t)

A

B

C

D

E

F

适用钢丝绳直径

(mm)

每只自重

(kg)

0.5

7

114

73

19

19

19

6

0.34

0.75

9

133

86

22

25

25

6

0.45

1

10

146

98

25

29

27

8

0.79

1.5

12

171

109

32

32

35

10

1。

25

2

13

191

121

35

35

37

11

1.54

2.5

15

216

140

38

38

41

13

2.04

3

16

232

152

41

41

48

14

2.90

3。

75

18

257

171

44

48

51

16

3。

86

4。

5

19

282

193

51

51

54

18

5.00

6

22

330

206

57

54

64

19

7。

40

7。

5

24

356

227

64

57

70

22

9。

76

10

27

394

255

70

64

79

25

12。

30

12

33

419

279

76

72

89

29

15。

20

14

34

456

308

83

83

95

32

19。

10

(2)、卡环(卸甲、卸扣)

型号

使用负荷

D

H

H1

L

d

d1

d2

B

重量

(N)

(kg)

(mm)

(kg)

0.2

2450

250

16

49

35

34

6

8。

5

M8

12

0。

04

0。

4

3920

400

20

63

45

44

8

10.5

M10

18

0.09

0。

6

5880

600

24

72

50

53

10

12.5

M12

20

0。

16

0。

9

8820

900

30

87

60

64

12

16.5

M16

24

0。

30

1。

2

12250

1250

35

102

70

73

14

18.5

M18

28

0.46

1。

7

17150

1750

40

116

80

83

16

21

M20

32

0.69

2.1

20580

2100

45

132

90

98

20

25

M22

36

1

2.7

26950

2750

50

147

100

109

22

29

M27

40

1。

54

3.5

34300

3500

60

164

110

122

24

33

M30

45

2.20

4。

5

44100

4500

68

182

120

137

28

37

M36

54

3。

21

6。

0

58800

6000

75

200

135

158

32

41

M39

60

4.57

7.5

73500

7500

80

226

150

175

36

46

M42

68

6.20

9.5

93100

9500

90

255

170

193

40

51

M48

75

8.63

11.0

107800

1100

100

285

190

216

45

56

M52

80

12.03

14.0

137200

1400

110

318

215

236

48

59

M56

80

15.58

17。

5

171500

1750

120

345

235

254

50

66

M64

100

19。

35

21.0

205800

2100

130

375

250

288

60

71

M68

110

27。

83

九、安全管理

1、组织保证措施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起重吊装工程安全管理小组,

项目副经理职责:

负责组织起重吊装工程安全管理小组的运行,协调各个环节。

总工职责:

负责按交底及操作规程要求进行组织与协调,参加安全检查.

安全负责职责:

负责督促、审核安全方案、各种交底,参加安全检查。

机械员职责:

负责对班组所使用的各种机械的操作规程进行交底,并负责维修保养,参加安全检查。

安全员职责:

负责对照安全交底、操作规程进行日常巡查纠正违规操作及违章指挥。

技术负责人职责:

负责对班组进度安全、技术交底,并按交底实施检查与验收,参加安全检查。

安全员职责:

负责组织班组人员按交底、及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参加安全检查。

安全员职责:

负责组织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参加安全检查。

2、危险源及相关措施

(1)、危险源分布情况

1)、轮胎式起重机在吊装过程中翻倒;

2)、吊装过程中钢丝绳断裂;

3)、刹车失灵重物滑落;

4)、高处坠落.

(2)、危险源预防措施

1)、防止起重机事故措施

起重机的行驶道路必须平坦坚实,地下墓坑和松软土层要进行处理。

必要时,需铺设木头或路基箱。

起重机不得停置在斜坡上工作。

当起重机通过墙基或地梁时,应在墙基两侧铺垫道木或石子,以免起重机直接碾压在墙基或地梁上.

应尽量避免超载吊装。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难以避免时,应采取措施,如:

在起重机吊杆上拉缆风绳或在其尾部增加平衡重等。

起重机增加平衡重后,卸载或空载时,吊杆必须落到水平线夹角60°以内,操作时应缓慢进行。

禁止斜吊。

所谓斜吊,是指所要起吊的重物不在起重机起重臂顶的正下方,因而当将捆绑重物的吊索挂上吊钩后,吊钩滑车组不与地面垂直,而与水平线成一个夹角。

斜吊还会使重物在离开地面后发生快速摆动,可能碰伤人或碰撞其他物体。

起重机应避免带载行走,如需作短距离带载行走时,载荷不得超过允许起重量的70%,构件离地面不得大于50cm,并将构件转至正前方,拉好溜绳,控制构件摆动。

双机抬吊时,要根据起重机的起重能力进行合理的负荷分配,各单机载荷不得超过其允许载荷的80%,并在操作时要统一指挥,互相密切配合。

在整个抬吊过程中,两台起重机的吊钩滑车组应基本保持垂直状态。

绑扎构件的吊索需经过计算,绑扎方法应正确牢靠.所有起重工具应定期检查.

不吊重量不明的重大构件或设备.

禁止在六级风的情况下进行吊装作业。

起重吊装的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作业时应与起重机驾驶员密切配合,执行规定的指挥信号.驾驶员应听从指挥,当信号不清或错误时,驾驶员可拒绝执行。

严禁起吊重物长时间悬挂在空中,作业中遇突发故障,应采取措施将重物降落到安全地方,并关闭发动机或切断电源后进行检修。

在突然停电时,应立即把所有控制器拨到零位,断开电源总开关,并采取措施使重物降到地面。

起重机的吊钩和吊环严禁补焊。

当吊钩、吊环表面有裂纹、严重磨损或危险断面有永久变形时应予更换.

起重设备在未得到安全使用许可证前不得投入使用。

经常对设备进行检查与维护,保证钢丝绳与杀车的良好运行.

2)、防止高处坠落措施

操作人员在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

安全带一般应高挂低用,即将安全带绳端的钩环挂于高处,而人在低处操作。

在高处使用撬棍时,人要立稳,如附近有脚手架或已安装好的构件,应一手扶住,一手操作.撬棍插进深度要适宜,如果撬动距离较大,则应逐步撬动,不宜急于求成。

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的时候,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

作业处和构件上有水、冰、霜、雪均应及时清除。

对在高耸建筑物进行高处作业,应事先设置避雷设施。

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天气,不得从事露天高处吊装作业。

暴风雪及台风暴雨后,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逐一加以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应立即修理完善。

3)、防止高处落物伤人措施

地面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高处操作人员使用的工具、零配件等,应放在随身佩带的工具袋内,不可随意向下丢掷。

在高处用气割或电焊切割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火花落下伤人.

地面操作人员,应尽量避免在高空作业面的正下方停留或通过,也不得在起重机的起重臂或正在吊装的构件下停留或通过。

构件安装后,必须检查连接质量,只有连接确实安全可靠,才能松钩或拆除临时固定工具。

设置吊装禁区,禁止与吊装作业无关的人员入内。

4)、防止触电措施

吊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有现场电气线路及设备位置平面图。

现场电气线路和设备应由专人负责安装、维护和管理,严禁非电工人员随意拆改。

施工现场架设的低压线路不得用裸导线。

所架设的高压线应距建筑物10m以外,距离地面7m以上。

跨越交通要道时,需加安全保护装置.施工现场夜间照明,电线及灯具高度不应低于2.5m。

起重机不得靠近架空输电线路作业。

起重机的任何部位与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表1的规定.

起重机与架空输电导线的安全距离表1

电压(kV)

安全距离

<1

1~15

20~40

60~110

220

沿垂直方向(m)

1。

5

3。

0

4。

0

5。

0

6。

0

沿水平方向(m)

1.0

1.5

2.0

4。

0

6.0

构件运输时,构件或车辆与高压线净距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