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教育研究方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56341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教育研究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4教育研究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4教育研究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4教育研究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4教育研究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教育研究方法.docx

《4教育研究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教育研究方法.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教育研究方法.docx

4教育研究方法

第四篇教育研究方法

第26章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本章基础知识背诵要点

1.教育研究的定义:

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

2.教育研究的意义:

①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

②改善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③完善和发展教育理论;增强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

3.教育研究的类型:

(1)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

(2)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3)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4.直觉观察时期:

从古希腊至16世纪,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在朴素唯物论基础上的直觉观察时期,具有朴素性和自发性的特点;采用观察法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并形成理论;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

5.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

17世纪至20世纪初,以经验论(培根)和唯理论(笛卡尔,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是康德)两个派别的形成以及实践中重思辨、逻辑和分析为基本特征;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验方法”。

6.形成独立学科时期:

20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构成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大部分方法是从其它学科移植而来的;教育研究方法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派别进步派与传统派、实证的与思辨的、实用的与理论的进一步分道扬镳,各自的发展研究为方法论的发展开拓了新领域;受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唯科学主义思潮及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影响;教育科学领域内分科的学科研究方法也同时取得显著进展;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还受到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的和心理学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两个方面因素的直接影响。

7.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的变革:

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科学哲学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冲破了对科学理论的静态的逻辑分析,把对方法论的研究同科学发展的历史联系起来;科学对自然和社会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科学研究课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在日益加强,科学研究手段日益复杂、精密,科学研究成为集体的、综合的事业。

8.我国教育研究的特征:

①重经验描述,缺乏理论概括

②重先王之道,遵循历史传统

③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脱节

④思维方式整齐划一、整体直观。

9.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

①研究的主体在不断地扩大;

②研究的范畴在不断拓展;

③研究的问题意识增强;

④研究角度和方法多元化。

10.我国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①多元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没有得到重视;

②定性和定量的综合研究不够;

③从个人经验出发的感悟性、思辨性研究依旧占据教育研究的主流,应加强科学实证性;

④不善于吸收利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11.教育研究的主要趋势:

①自然化、生态化

②综合化(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多变量实验设计)

③多文化趋势

④现代化;

12.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

要从客观的教育事实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教育问题;

②创新性原则:

体现在选题、研究方法和角度和研究结论等方面;

③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要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以解决实际问题,研究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体现在注意选题的生活基础及研究对象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加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上;

④伦理原则:

教育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必须符合当前的道德伦理,不能够违反法律法规,损坏他人身心健康等。

13.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

①选题

②研究设计

③搜集资料

④整理与分析资料

⑤撰写研究报告

⑥总结与评价阶段。

14.教育研究方法的特点:

除了一般研究方法的特点之外,独特之处在于

①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②研究的周期很长;

③针对性、实践性很强;

④研究参与主体广泛。

15.教育研究方法的功能:

是实现教育学科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必要条件;能够提高教育研究人员的素养和研究能力。

16.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

①理论方法(归纳、演绎、类比;分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

②实证方法(观察、问卷、访谈、测量);

③实验研究方法(前实验、真实验、准实验);

④历史研究方法(文献法、内容分析法)。

 

第27章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

本章基础知识背诵要点

1.选题的主要来源:

①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

②学科理论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

③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中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

2.选题的基本要求:

①问题本身要新颖、有研究价值;

②问题提出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

③问题表述必须具体明确;

④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时机问题)。

3.教育研究假设的含义:

是根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研究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推测性论断或假设性解释科学研究,是在进行研究之前就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理论。

4.假设作用:

假设是理论的先导,起着核心作用;

①帮助研究者明确研究目的,限定研究数据的收集范围;

②根据假设的内容,涉及具体的方案收集数据,进一步验证假设;

③有利于研究者对变量进行有效控制,避免研究的盲目性,保证研究结果的质量。

5.假设的主要类型:

①归纳假设、演绎假设和研究假设

②描述假设、解释假设和预测假设。

6.假设涉及的主要变量:

①自变量即实验变量,它是由实验者设计安排的,人为操纵控制的,有计划地变化的实验情境或条件因素;

②因变量即反应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实验者需观察、测量、计算的变化因素;

③无关变量即干扰变量或控制变量;

7.假设表述的规范性要求:

假设表述应简单明了具体明确;另外研究假设中的变量应是可以操纵和测量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应是有意义的、可检测的。

8.总体、样本和抽样:

总体,是特定研究对象的总和;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也称为样组,它是能够代表总体的一定数量的基本观测单位,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的数量称为样本容量;抽样,是遵循一定的规则,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个体进行研究的过程。

9.选择样本的基本要求:

①明确规定总体(取决于研究目的和研究的外部效度及可行性);

②取样的随机性;

③取样的代表性;

④合理的样本容量:

样本大小取决于研究目的、预定分析的精确程度;所采取的抽样方法和统计方法;研究对象总体的同质性;研究者的时间、人力和物力诸方面;⑤取样的可行性。

10.样本大小的参考值:

①对于描述研究和调查研究,大小为总体的10%,除少数情况外不少于100;

②相关研究和比较研究,满意样本每组不少于30;

③实验研究,条件控制严格的为每组15人,条件不严格的为一个自然教学班。

11.取样的基本方法:

①简单随机取样(抽签、随机数目表),适用条件是样本总体个数有限且数量不大;优点是方便易行,缺点是不适合大样本;

②系统随机取样(等距取样),适用条件是大样本,但不适用于样本分布有周期性的特点的情况;

③分层随机,适用条件是总体成分复杂且各成分之间差异较大的情况,优点是可有效地减少误差,缺点是必须对总体中的各层有一定的了解;

④整群随机取样,适用条件是总体大、数量多且各层之间同质性较高的情况,优点是抽样方法简单,缺点是误差较大。

12.确定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被试特点、研究的主客观条件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等选择方法,注意各种方法的独立性及相互联系;制定研究计划:

包括

①研究题目

②对研究课题目的及意义的简单说明

③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④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制定研究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

⑤研究课题已具备的工作基础和有关条件

⑥研究成果的预计取向及使用范围;

⑦经费概算以及需购置的仪器设备;

13.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

①选题价值论证;

②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③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论证

④课题研究步骤、方法及手段论证;

⑤课题研究可行性论证。

 

第28章教育文献检索

本章基础知识背诵要点

1.教育文献含义:

教育科学文献是记载有关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

2.教育文献的作用:

①帮助研究人员选定研究课题、确定研究方向

②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

③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

3.教育文献的种类:

①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是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具有创造性,有很高的直接参考和借鉴使用价值;

②二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使之系统、条理化的检索性文献,一般包括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献等。

二次文献具有报告性、汇编性和简明性,是对一次文献的认识,是检索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三次文献,是在利用二次文献基础上对某一范围内的一次文献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浓缩而成的参考性文献,包括动态陈述、专题评述、进展报告、数据手册、年度百科大全以及专题研究报告等,具有综合性、浓缩性和参考性等特点。

4.教育文献的分布:

书籍、报刊、教育档案、电子信息检索系统。

5.教育文献检索的基本过程:

①分析和准备阶段;

②搜索阶段;

③加工阶段

6.教育文献检索主要方法:

①顺查法

②逆查法

③引文查找法(跟踪法)

④综合查找法。

7.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文献检索中的应用:

①脱机检索

②联机检索,国际联机检索系统由中心计算机、数据库、检索终端和卫星通信系统组成,其中美国的DIALOGUE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

8.教育文献检索的要求:

(1)全面、准确地检索教育文献;

(2)确认文献的真实性:

①内审法,旨在辨别资料的真伪或完整性;

②外审法,旨在确定资料本身的意义;

(3)撰写教育文献综述报告:

①基本内容,包括已有研究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和综述者的评价、建议和预测;

②格式和内容安排,包括绪论、历史发展状况与评价、当前研究状况和评价、趋势展望、研究改进建议和参考文献。

 

第29章教育观察研究

本章基础知识背诵要点

1.教育观察研究的含义:

教育观察是教育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生或教育现象的一种科学研究。

2.教育观察研究基本特点:

①有明确的观察目的

②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控制

③有翔实的观察记录。

3.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原则:

①目的性

②客观性

③自觉性。

4.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

①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观察;

②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③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④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5.教育观察的实施程序:

①界定研究问题,明确观察目的和意义

②编制观察提纲,进入研究情境

③实施观察,收集、记录资料

④分析资料,得出研究结论。

6.教育观察研究的记录方法:

(1)描述记录:

①日记描述法(裴斯泰洛齐首先使用);

②轶事记录法;

③连续记录法;

(2)取样记录:

以行为样本;

①时间取样

②事件取样;

(3)行为核对表。

 

第30章教育调查研究

本章基础知识背诵要点

1.教育调查研究含义:

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科学方式,搜集教育问题的资料,从而对教育的现状作出科学的分析认识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

2.教育调查研究类型:

①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

②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预测调查

③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调查表法。

3.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

①确定调查课题

②选择调查对象

③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

④制定调查计划

⑤实施调查

⑥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4.问卷调查优点:

①调查过程的标准化

②调查形式的匿名性

③调查的范围广

④适用于大样本,效率高

⑤结果较少地受主、被试交互作用的影响;

⑥结果较易量化;

5.问卷调查局限:

①灵活性问题

②主试无法直接观察每个被试,无法记录其答题时的反应;

③问卷的效度问题也应予以关注。

6.问卷的结构:

①指导语

②问题

③结束语。

7.问题的设计:

(1)问题设计的基本要求

①关于问题的内容与表述;

②关于问题的数量(时间为20-30m);

③关于题目的排列;

(2)问题的形式:

①结构型(封闭式问卷)

②非结构型(开放式问卷)

③综合型;

(3)问题答案的格式:

是否式;选择式(菜单式)、评判式(排列式、编序式)、等级式、等距式、划记式。

8.访谈调查优点:

①灵活性强

②能够使用比较复杂的访谈提纲

③能够获得直接、可靠的信息和资料

④不受书面语言文字的限制

⑤容易进行深入调查。

9.访谈调查缺点:

①样本容量有限且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②无法控制主试对被试的影响

③干扰性因素、不可控因素较多

④访谈结果不易量化。

10.访谈调查类型:

①结构性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

②一次性和重复性访谈调查

③个别和集体访谈调查。

11.访谈调查过程:

①选择访谈对象

②准备访谈提纲和访谈计划

③正式访谈(包括初步接触、进行提问、注意记录和结束访谈四个步骤)

12.测量调查含义:

用一组测试题去测定某种教育现象的实际情境,从而收集资料数据进行研究的方法;特点是根据一定的法则,以测试为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并且进行量化分析。

13.测量调查类型:

①定名测量,数字仅代表事物,无绝对零点,无相等单位,不能进行量化和四则运算,其适用的统计方法有次数和百分数;

②定序测量,数字仅代表等级或顺序位置,无绝对零点,无相等单位不能进行四则运算,其适用的统计方法有中位数、百分数等;

③定距测量,无绝对零点,但有相对单位,能进行加减运算,其适用的统计方法有平均数、标准差等;

④比率测量,最高级别的量表,有绝对零点和相对单位,可进行任何形式的运算;

⑤学业成就测量,也称教育测量,最后以学习成绩来表现;

⑥智力测量,也称一般能力测量;常用的有斯坦福-比纳智力测验、韦克斯勒儿童智力测验量表、瑞文推理测验等;

⑦能力倾向测量,测被试潜在的某种能力,以了解其发展的可能性,预测个人能力发展倾向;

⑧人格测量,也称个性测量,较为著名的有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艾森克人格问卷、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测验等。

14.测量工具的评价指标:

①效度,是测量的有效性的度量,它是评价测量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测量效度就是指测量的结果是否能真正反映测量的目标和意图;

②信度,测量可靠性的度量,它是鉴定测量的结果一致性和稳定性的;注意低信度的测试效度一定低,但低效度的测试信度不一定低;

③难度,即受测团体中被试者在答案范围内回答题目的程度;

④区分度,即题目对受测者作答反应的鉴别程度。

 

第31章教育实验研究

本章基础知识背诵要点

1.教育实验研究含义:

教育实验研究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

2.教育实验研究基本要素:

①自变量和因变量(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观测因变量)

②实验组和控制组

③前测和后测。

3.教育实验研究特点:

(1)教育实验是一种科学实验活动,具有科学实验活动的基本特点,包括

①因果关系的探讨;

②自变量的操作(进行实验处理);

③合理控制无关变量;

(2)教育实验是一种特殊的科学实验活动,体现在试验研究对象、实验物质手段、研究方法和教育实验结果上。

4.教育实验研究历史发展的两条基本线索

①借鉴、模仿自然科学实验(分析模式),即物理学→生物学→实验生物学→实验心理学→实验教育学;

②从一般教育活动分化发展而形成(人文科学的方法)。

5.教育实验研究的功能:

①检验、修改和完善教育理论;

②促进教育实践的改革和发展;

③为新的科学理论假说应用于教育实践寻求操作顺序。

6.教育实验研究的基本顺序:

(1)教育实验的准备阶段

①选定实验研究的课题形成研究假说;

②明确实验目的,确定指导实验的理论指导;

③确定实验的自变量;

④选择适合的测量工具及统计方法,从而明确评价因变量的指标;

⑤选择实验设计类型,确定控制无关因素的措施;

(2)教育实验的实施阶段。

按照实施设计进行教育实验,采取一定的变革措施(实验处理),观测由此而产生的效应,并记录实验所获得的资料、数据等;

(3)教育实验的总结推广阶段。

要对实验中取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确定误差的范围,从而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最终得出科学结论,最后进行重复实验或扩大实验。

7.教育实验的基本类型:

①实验室实验与自然实验;

②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

③单因素实验与多因素实验;

④前实验、准实验与真实验:

前实验,可以进行观察和比较,但对无关因素的干扰和混淆因素则缺乏应有的控制,因而无法验证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也很难将实验结果推论到实验以外的其他情形,内外效度均低;准实验,不能随机分派实验对象,无法像真实验那样完全控制误差来源,只尽可能予以条件控制;准实验是在教育的实际情境中进行的,因而具有推广到其他教育实际中去的可行性;教育实验大多属于准实验,是因为教育实验的情境和教育实验的对象的特殊性,教育实验难以满足一般科学实验的规范要求,在许多教育实验中,实验对象是处于正常的自然状态接受实验的;真实验。

8.教育实验研究的设计含义:

在确定研究课题的基础上,研究者必须科学的确定和描述教育实验进行过程的一系列活动,论述它的内容和方法。

9.教育实验研究的步骤:

①陈述研究问题并提出研究假设;

②确定实验处理;

③列举群体、样本、实验单位、抽样方法及样本大小;

④选择因变量及适当的测量手段;

⑤判定实验需要控制的无关因素,选择控制方法,设计控制过程和预测控制程度;

⑥选择适合的实验设计,并提出伴随这个设计的统计假设。

10.教育实验研究的基本类型:

坎贝尔和斯坦利的分类为

(1)单因素设计,包括

①前实验设计(单组后测、单组前后测和固定组比较设计)

②准试验设计(不等控制组和时间序列设计)

③真实验设计(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实验组控制组后测和所罗门四组设计);

(2)多因素设计。

11.教育实验研究设计的效度含义:

教育实验研究效度是指一个教育实验研究的有效性,是衡量教育实验成败优劣的关键性质量指标。

12.内在效度:

指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联系的真实程度,即研究的结果;内在效度的影响因素有

①历史

②成熟

③测验

④工具

⑤统计回归

⑥被试选择

⑦被试的缺失

⑧选择和成熟的交互作用及其他。

13.外在效度:

涉及教育实验研究结果的概括化、一般化和应用范围问题,表明实验结果的可推广程度;外在效度分为总体效度(指实验结果从特定的研究样本推广到更大的被试群体中去的适用范围)和生态效度(指实验结果从研究设计的实验情境推广到其他教育情境中去的范围)两类;外在效度的影响因素

①选择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效应

②测验与处理的交互作用效应

③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应(霍桑效应)

④多重处理的干扰。

14.教育实验的变量控制的内涵:

①研究对于外部因素和实验情境的控制能力,包括各种无关因素的控制;

②研究对于实验所操作的自变量的控制程度;

③研究实验设计过程中的控制成分,即研究如何通过实验的设计控制无关变量。

15.教育实验的变量控制的主要方法:

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是教育实验研究的重点,研究者要用平衡、消除、抵消、恒定和随机等方法来控制或减少其干扰作用。

16.单组前后测:

①优点是有前测,可以在实验处理前提供被试的某些信息;通过前后测,可以提供实验处理前后两次观测条件下行为变化的直接数据,能明显验证实验处理的效果;被试兼作控制组,便于估计被试个体态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②局限是没有控制组,不能控制历史、成熟及统计回归;可能产生练习效应。

17.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

①优点是使用了控制组,成熟等因素受到一定控制;其它与实验处理同时发生的变量影响,则对两组产生的影响是一致的,可以得到抵消,可以控制历史因素;

②局限是被试不是随机分配,没有前测数据,判断被试的同质性是困难的,无法控制被试的差异。

18.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

①优点是消除前测与后测、前测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可以控制历史、成熟、练习与统计回归的影响

②局限是不能对被试缺失加以控制。

19.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

优点是随机分配,可以控制选择、被试缺失等因素;

有控制组,可以控制成熟、练习、统计回归等因素;局限是前测与实验处理产生交互影响。

20.所罗门四组设计:

优点是将前测反复效应分离出来;可以做四组比较;运用2×2方差分析处理结果;局限是同质的四组被试很难做到。

 

第32章教育行动研究

本章基础知识背诵要点

1.教育行动研究产生与发展:

①柯立尔进行了最早的行动研究尝试;

②勒温把行动研究描述成一个螺旋状逐步行进的过程(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计划),将它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③考瑞在1953年出版的《改进学校实践的行动研究》中,第一个将行动研究引入教育研究之中。

2.教育行动研究含义:

就是教育实践工作的参与者和教育理论的研究者共同合作,为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进行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3.教育行动研究特点:

有学者把行动研究归纳为三项主要特征:

为行动而研究(指出了行动研究的目的);在行动中研究(指出了研究的情境和研究的方式);由行动者研究(指出了行动研究的主体是实际工作者);总之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为主;研究主题使教育实践工作者;研究应用者是行动研究者;研究过程注重协同合作;问题的解决具有及时性和立即应用性。

4.教育行动研究优点:

克服了教育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弊端;有利于突破科学实验的种种限制,比较简单易行,容易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所接受;有利于改进学校工作,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学校和社会的沟通。

5.教育行动研究缺点:

适用于小规模的教育实践活动,不利于宏观的理论的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不能对研究的外部效度做过高要求;需要教师对教育科学理论有一定的了解;需要教师对工作保持敏感,具有积极主动性和负责任的态度。

6.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

在总体上,行动研究的过程是螺旋式加深的发展过程。

每一个螺旋发展圈又都包括四个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环节;

①计划,是指以大量事实和调查研究为前提,制订总体计划和每一步具体行动的方案;②行动,指计划的实施,它是行动者有目的、负责任、按计划的行动过程、观察和反思;

③观察,是指对行动的过程、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的特点的考察,是反思、修订计划和进行下一步的前提条件;

④反思,是一个螺旋圈的终结,又是过渡到另一个螺旋圈的中介,反思这一环节包括整理和描述、评价解释和写出研究报告。

第33章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本章基础知识背诵要点

1.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

资料整理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将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按调查目的进行审核、汇总与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过程。

2.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意义:

是对调查资料的全面检查;是进一步分析研究资料的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