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法填空题.docx
《食品安全法填空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安全法填空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食品安全法填空题
食品安全法填空题
1、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保证食品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2、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别对()、()、()实施监督管理。
3、国家()和()开展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和(),鼓励和支持食品生产经营者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采用()和()。
4、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以及()进行监测。
5、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和()危害进行风险评估。
6、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成立由()、()、()、()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7、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应当运用(),根据食品安全风险()、()以及其他有关信息进行。
8、第十四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食品可能存在()的,应当立即组织进行()和()。
()是()、()和对()的科学依据。
9、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得出食品()的,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该食品(),并告知消费者()。
10、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
对经综合分析表明可能具()的食品,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并予以公布。
11、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以()为宗旨,做到()、()。
12、食品安全标准是()的标准。
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的食品强制性标准。
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公布,国务院()提供国家标准编号。
14、有关产品国家标准涉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应当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15、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现行的食用()、()、()和()予以整合,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经()审查通过。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由医学、农业、食品、营养等方面的专家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代表组成。
17、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依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并充分考虑(),参照相关的()和(),并广泛听取()和()的意见。
18、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19、企业生产的食品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
20、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
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
21、取得食品生产许可的食品生产者在其生产场所销售其生产的食品,不需要取得()的许可;取得餐饮服务许可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在其餐饮服务场所出售其制作加工的食品,不需要取得()和()许可;农民个人销售其自产的食用农产品,不需要取得食品流通的许可。
22、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审核申请人提交的本法第二十七条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要求的相关资料,必要时对申请人的生产经营场所进行();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决定准予许可;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决定不予许可并书面说明理由。
23、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职工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配备()或者()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做好对所生产经营食品的检验工作,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24、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符合()要求,实施()与()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25、对通过()、()与()体系认证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认证机构应当依法实施跟踪调查;对不再符合认证要求的企业,应当(),及时向有关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报,并向社会公布。
认证机构实施跟踪调查不收取任何费用。
26、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患有()、()、()等()的人员,以及患有()、()或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的工作。
27、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后方可参加工作。
28、食品生产者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和();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不得采购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29、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如实记录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及()、()等内容。
30、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查验出厂食品的()和(),并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及()、()等内容。
31、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对所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检验,()方可出厂或者销售。
32、食品经营者采购食品,()和()。
33、食品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如实记录食品的()、()、()、()、()、()及()、()等内容。
34、实行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的食品经营企业,可以由企业总部()查验()和(),进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
35、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定期检查(),及时清理()或者()的食品。
36、食品经营者贮存散装食品,应当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及()等内容。
37、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实行()。
申请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的条件、程序,按照国家有关()管理的规定执行。
38、申请利用新的食品原料从事食品生产或者从事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生产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交相关产品的()。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内组织对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评估材料进行审查;
食品添加剂应当在()且经过()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的范围。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和(),及时对食品添加剂的()、()、()的标准进行修订。
39、食品生产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关于食品添加剂的()、()、()的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和其他()的物质。
40、食品添加剂应当有()、()和()。
标签、说明书应当载明本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六项、第八项、第九项规定的事项,以及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并在标签上载明“()”字样。
41、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不得含有()、()的内容,不得涉及()、()。
生产者对标签、说明书上所载明的()。
42、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说明书应当()、(),()。
43、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与其标签、说明书所载明的()的,不得上市销售。
44、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食品标签标示的()、警()或者()的要求,销售预包装食品。
45、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又是()的物质。
46、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不得对人体产生()、()或者(),其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内容必须(),应当载明()、()、()或者()及其()等;产品的()和()必须与标签、说明书()。
47、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应当审查入场食品经营者的()。
48、国家建立食品召回制度。
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应当(),()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
49、食品生产者应当对召回的食品采取()、()、()等措施,并将()和()向县级以上质量监督部门报告。
50、食品生产经营者未依照本条规定召回或者停止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或者()。
51、食品检验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认证认可的规定取得()后,方可从事()。
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52、食品检验机构的()和(),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53、食品检验由()的()进行。
54、检验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依照()和()对食品进行检验,尊重科学,恪守职业道德,保证出具的检验数据和结论客观、公正,不得()的检验报告。
55、食品检验实行()与()负责制。
食品检验报告应当加盖食品检验机构公章,并有检验人的签名或者盖章。
食品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对出具的食品检验报告()。
56、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不得实施()。
57、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食品进行()或者()的抽样检验。
进行抽样检验,应当()的样品,不收取()和()。
58、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不得()有关证据。
59、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县级以上()应当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卫生处理,并对与食品安全事故有关的因素开展()调查。
60、调查食品安全事故,除了查明事故单位的责任,还应当查明()和()的监督管理部门、()、()情况。
61、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监督检查,应当记录()和()。
监督检查记录经()和()签字后归档。
62、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档案,记录()、()、()等情况;根据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的记录,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增加监督检查()。
63、县级以上卫生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对生产经营者的()行为,不得给予()的行政处罚;涉嫌犯罪的,应当()移送。
64、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公布信息,应当做到()、()、()。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填空题
1、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当整合、完善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实现()和()的共享。
2、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的食品安全负责,对()和()负责,承担社会责任。
、
3、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除依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对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作出调整外,必要时,还应当依据()的有关()调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
4、医疗机构发现其接受的病人属于()、(),或者()、()的,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其有关疾病信息。
5、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同级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确定的()。
6、承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技术机构应当根据食品安全风险()和()开展监测工作保证监测数据()、(),并按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和监测方案的要求,()和()报送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
7、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人员采集样品,收集相关数据,可以进入相关食用()、()、()或者()。
采集样品,应当按照()。
8、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相关部门()及其()。
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划及其实施计划,应当()。
9、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选择具备()的单位起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
提倡由()、()、()、()等单位,共同起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
并将起草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向(),()意见。
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负责审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的()和()等内容。
11、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执行情况分别进行(),并应当根据()适时组织修订食品安全标准;还应当()、()食品安全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并及时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12、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行业协会发现食品安全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应当立即向()。
13、设立食品生产企业,应当预先(),依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取得()后,()。
县级以上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审核()、核查()、检验();对相关资料、场所符合规定要求以及相关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要求的,应当作出准予许可的决定。
14、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和餐饮服务许可的有效期为()。
15、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要求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立即采取();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的,应当立即()。
16.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组织职工参加食品安全(),学习食品安全()、()、()、()和(),并建立()。
17、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法相关法律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和()。
18、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员患有()、()、()、()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患有()、()或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将其调整到其他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
19、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建立()、()如实记录法律规定记录的事项,或者保留载有相关信息的进货或者销售票据。
纪录、票据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20、实行集中统一采购原料的集团性食品生产企业,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查验()和(),进行进货查验记录;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应当依照()进行()。
21、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并执行()、()、()、()、()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食品安全(),保证食品安全。
还应当如实记录食品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情况。
记录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22、从事食品批发业务的经营企业销售食品,应当如实记录批发食品的()、()、()、()、()、()及()、()等内容,或者保留载有相关信息的销售票据。
记录、票据的保存期限不得()。
23、食品生产者对被召回的食品应当进行()或者(),防止其在此流入市场。
对因()、()或者()不符合食品安全而被召回的食品,食品生产者在采取补救措施切能保证食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继续销售;销售时应当向消费者明示补救措施。
24、复检机构名录由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卫生行政、农业行政等部门共同公布。
复检机构出具的复检结论为()。
25、复检机构由复检申请人自行选择。
复检机构于出监机构不得为()。
26、食品生产经营者对抽样检验结论有异议申请复检,复检结论标明食品合格的,复检费用由()承担;复检结论表明食品不合格的,复检费用由()承担。
27、进口的食品添加剂应当有()、()。
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法和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载明食品添加剂的()和()、()、()。
食品添加剂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口。
28、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对导致或者核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设备等,应当立即采取()措施,饼子事故发生之时起()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9、调查食品安全事故,应当坚持()、()的原则,()、()查清事故()和(),认定(),()措施。
30、参与食品安全事故调查的部门应当在卫生行政部门的()协调下()、(),提高事故调查处理的工作效率。
31、参与食品安全事故调查的部门()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并要求提供()和()。
32、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按照要求提供()和(),不得()。
33、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3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制定的食品安全(),应当包含()的内容。
对专供()、()、()等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应当重点加强抽样检验。
抽样检验购买样品()和()等,由()列支。
35、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和()等,对发现的添加或者可能添加到食品中的非食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的名录及检测方法予以公布。
36、相关部门应当公布本单位的电子邮件地址或者电话,接受()、()、();对接到的咨询、投诉、举报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进行()、()、(),并对咨询、投诉、举报和答复、核实、处理的情况予以记录、保存。
37、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不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法定职责,本行政区域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依法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员人员给予()、()、()或者()的处分。
38、县级以上相关部门不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法定职责、日常监督检查不到位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员人员给予()或者()的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或者()的处分;其主要负责人应当()。
名词解释
1、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指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所进行的科学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等。
2、食品:
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3、食品安全:
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4、食品添加剂:
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5、预包装食品:
指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
6、保质期:
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7、食源性疾病:
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
8、食物中毒:
指使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9、食品安全事故:
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10、餐饮服务:
指通过即时制作加工、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等,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和消费场所及设施的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