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迷恋手机游戏的现状与疏导策略的研究剖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53628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迷恋手机游戏的现状与疏导策略的研究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生迷恋手机游戏的现状与疏导策略的研究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生迷恋手机游戏的现状与疏导策略的研究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生迷恋手机游戏的现状与疏导策略的研究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生迷恋手机游戏的现状与疏导策略的研究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迷恋手机游戏的现状与疏导策略的研究剖析.docx

《小学生迷恋手机游戏的现状与疏导策略的研究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迷恋手机游戏的现状与疏导策略的研究剖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生迷恋手机游戏的现状与疏导策略的研究剖析.docx

小学生迷恋手机游戏的现状与疏导策略的研究剖析

小学生迷恋手机游戏的现状与疏导策略的研究

  实施方案(草稿)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董、杨二位老师你们的材料中的背景和现状,我进行了修改。

你们看看,有什么不妥之处。

国外的现状只有一句话,能不能补充。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当前世界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信息和信息技术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对社会变革起着决定作用。

而手机特别是智能手机这种新型通讯工具的发展和普及,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现在的手机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通讯工具,它已经融入到人类生活之中,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

手机无论是在通讯、出行、娱乐、购物等各方面给我们带来了极大方便与快捷,但是“手机依赖症”“低头族”,这些围绕手机出现的新词汇说明手机在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人们在手机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长,手机游戏的时间已经在手机的使用上占了很大一部分。

相对于网络游戏,手机游戏更加便捷,更加隐蔽,也更容易受到学生的青睐,因而给学生带来的危害也更大。

调查表明,迷恋手机游戏的人群越来越低龄化,小学生迷恋手机游戏的人群也越来越多。

统计表明:

部分小学生手机玩游戏的时间,要远远的超出了健康游戏的时间,过度的迷恋手机游戏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损伤孩子们的视力、威胁了孩子们的健康。

过分迷恋手机游戏,对孩子们的健康是有害的,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手机的屏幕声画并茂,鲜艳的色彩对眼睛的刺激,容易患上色弱、怕光、近视等眼疾;其机身携带的辐射容易造成大脑疲劳,还会影响睡眠,严重地导致休克。

另外,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容易造成脊椎骨损伤、压迫内脏等一系列对孩子们健康成长。

有的孩子迷恋手机游戏不能自拔,整日沉湎于手机游戏之中。

上课精神恍惚,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不惜逃学,以致荒废学业,辜负了家长对孩子们的满腔期望。

更可怕的是很多手机游戏充满色情和暴力,容易误导这些幼小的孩子,一旦他们道德失范、人格扭曲,很可能走上恶性犯罪道路,对社会造成无法估量的危害,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隐患。

长时间沉溺于手机游戏,造成手机游戏成瘾,不仅挤占了孩子们课余体育煅练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有的甚至挤占正常的学习时间,不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发展,更不利于学习,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身体发育。

由此可看出,小学生迷恋手机游戏已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已经成为当下一项重要的课题,亟待人们去研究和解决,作为教师的我们应义不容辞担当解决此项问题的重任。

二、课题研究的现状分析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它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大众传媒,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对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

关于手机游戏对少年儿童的不良影响,国内外很早就有专家对其调查研究。

调查显示在我国,上网人员中18岁以下的小学生占15.8%,休闲娱乐是他们上网的最主要目的,而手机游戏已成为互联网休闲娱乐方式中最吸引人的一种类型,手机游戏中角色扮演型游戏对小学生成长产生的影响最大。

中国手机游戏作为一种新型产业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期,在发展运作过程中必然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给小学生成长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手机游戏不仅仅影响了小学生身心健康,还深刻地影响了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多方面领域。

面对不可阻挡的小学生上网热潮,对目前小学生迷恋手机游戏的现象进行调查分析势在必行。

据调查,75%的小学生在家里上网,8%的小学生在亲戚朋友家上网,2%在网吧上网,利用手机上网的占15.0%。

而有94%的小学生玩过手机游戏,长期玩的就有50%,不过48%的小学生只在假期玩手机游戏,38%每天玩手机游戏时间少于1小时,只有14%的小学生每天玩手机游戏时间多于1个小时。

大多数小学生都玩过一些手机游戏,原因是大多数小学生认为平日较为无聊,或没有什么课外活动可以参加,故都会去尝试一些手机游戏。

与他们聊天时发现,当放假特别是长假时一天玩手机游戏3、4个小时以上的小学生很多。

纵观当前的现状,我们认为:

治病在于治本,弄清小学生迷恋手机游戏的心理原因,对于迷恋手机游戏的小学生的心理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我们认为“小学生迷恋手机游戏的现状与疏导策略的研究”势在必行。

三、概念的界定

1.手机迷恋。

迷恋过分喜爱,难以舍弃。

手机迷恋是指重复的使用手机,导致一种慢性的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且产生强烈的、持续的需求感及依赖感的心理和行为,导致手机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上不适应的一种病症。

迷恋手机游戏是由于深深地被手机游戏的内容及情节着迷而无法自拔,对生活、学习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儿童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长时间玩手机会影响大脑,容易造成注意力不能集中,容易造成脑损伤。

2.手机游戏。

手机游戏是指运行于手机上的游戏软件。

特指在手机等各类手持硬件设备上运行的游戏类应用程序,其需要具备一定硬件环境和一定系统级程序作为运行基础。

(添加学生为什么会迷恋)

3.手机游戏分类。

(1)按接入方式分类。

可分为:

单机游戏,即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不需要通过移动网络与其他客户端发生互动的游戏叫单机游戏;手机网游,即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移动网络与游戏网络服务器或其他客户端发生互动的游戏叫手机网游;图文游戏,即即WAP游戏,为不需下载客户端而直接联网使用的游戏。

(2)按内容分类。

可分为:

休闲类游戏、益智类游戏、RPG类游戏等。

(3)按手机平台分类。

可分为:

JAVA游戏、Brew、UniJa、Symbian、Smartphone。

4.沉迷手机游戏的危害(我觉得这部分可以去掉或者修改,与概念的关系不大)

(1)沉迷手机游戏造成的躯体障碍:

由于长时间盯着手机,睡眠节律紊乱,导致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

引起体内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降低,诱发种种疾患:

如胃肠神经症、紧张性头疼。

此外长时间敲击键盘可引起腕关节综合征;长时间注视电脑屏幕可导致视力下降、、怕光、暗适应能力降低,长时间僵坐在电脑前可出现腰背肌肉劳损、脊椎疼痛变形等。

(2)沉迷手机游戏造成的心理障碍:

对网络依赖性表现在对网络操作出现时间失控,陷于其中不能自拔,一但停止上网便会产生强烈的渴望与冲动。

注意力不能集中和维持,感知觉能力降低,记忆力减退,逻辑思维活动迟钝;情绪低落消极悲观,缺乏对生活的兴趣和动机,自尊和自信的丧失。

回到现实生活中的痛苦情绪和自我否定的消极体验,促使其再次回到网络中,以逃避现实不愿负担其应有的社会责任与义务。

更有甚者为达到上网的目的,骗取钱财违法乱纪造成个人品行方面的问题,乃至人格的丧失。

四、课题的理论价值(太单调了)

《小学生迷恋手机游戏和疏导策略的研究价值》课题的理论依据是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意见》中指出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

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

因此,此课题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

五、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根据调查结果综合分析,小学生的迷恋手机游戏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我们也可以寻找到一定的规律,而这些规律让我们能够较为清晰地看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综合社会中的一些现象,我们认为小学生中玩手机游戏及沉迷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心理因素:

1.压力方面的原因:

目前教育体制下学生的学业负担比较重,学习上的压力及家长方面的期望让学生感到压力,而他们还略显幼嫩的心根本无法承担这样的压力,于是就想找个途径来宣泄这种压力,缓解这种本不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层的压力,虚拟的网络就成了他们很好的宣泄世界,慢慢地,就容易迷恋,陷于其中。

2.心智未成熟:

小学生的心智还处于发育的阶段,无法完全自己准确地判断出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一般是跟着社会大流在走,因此,容易在进入网络游戏之后,没办法马上理智地停止,反是越陷越深。

第二、社会环境的影响。

每个家庭配有手机,并且家长也认为手机应用是目前社会应该具有一个基本能力,想让孩子及早掌握这门技术,对孩子的早期触摸手机持默许甚至是鼓励态度,但却不能及时准确地引导,因此容易导致孩子们上网却又沉迷网络中去。

第三、对小学生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据统计,目前小学生中玩手机的有60.7%在玩游戏,14.1%的人找朋友聊天。

可见,小学生玩手机的主要目的是游戏、娱乐和交友,由此引发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1.时间上的失控。

孩子年龄小,很难控制自己,玩手机聊天、游戏后很容易一发不可收,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都消耗在上面,造成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的下降。

        

 2.道德上的失控。

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还处在形成时期,他们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容易接受各种不健康的诱惑,造成道德上的失控。

3.性格上的失控。

有的孩子长期沉溺于游戏世界,逐渐将自己从现实世界中淡出,其性格也往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4.学习风格上的失控。

网络的过度便利性可能使孩子产生学习的惰性,遇到问题不是苦思冥想,而是草草寥寥完成作业,孩子的学习质量、内在素质受到威胁。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手机游戏、正确地利用手机,帮助他们在迷失的虚幻世界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因此,我们对该课题的初步探索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六、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目标的能否再增加部分内容)

1.通过调查,了解手机游戏影响小学生思想品德的现状,为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及学校引导学生应对手机游戏的挑战,提供理论支撑和提供有效实践操作方案。

2.通过研究手机游戏对小学生的负面影响,使小学生正确认识沉迷于手机游戏会对身心健康及学习带来不利的影响,进而消解小学生对手机游戏的迷恋,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娱乐习惯。

3.通过研究,探寻疏导小学生迷恋手机游戏的有效策略,创设德育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初步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一体化的德育模式。

(二)研究内容

1.小学生所玩手机游戏的内容。

2.小学生迷恋手机游戏的现状。

3.小学生迷恋手机游戏的负面影响。

4.小学生迷恋手机游戏的原因。

5.小学生迷恋手机游戏的疏导策略。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心理疏导法、对比实验法、教育调查法、个案分析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等。

1、心里疏导法:

依据儿童心理的特点全面了解儿童对手机游戏迷恋的情况,通过心理疏导,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为研究的理论导航、深入、高效开展提供支撑。

2.对比实验法:

通过小组“结对帮扶”,与普通教育进行比较,取得相关的的资料,比较两种教育方法的优缺点。

3、教育调查法:

搜集学生小学生迷恋手机游戏的内容和状况,运用观察法、测验等科学方式,对学生的现实状况进行周密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筛选学生前后变化情况对比等资料整理。

4.个案分析法:

对迷恋手机游戏的典型个案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原因,寻求对策,建立档案,进行科学归因。

5、行动研究法:

通过主题班会、校园小广播、演讲、征文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与教育,使学生逐步摆脱对手机游戏的迷恋。

6、经验总结法:

总结研究小学生迷恋手机游戏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的经验,借鉴失败的,以便于得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思路(杨老师这里的内容我感觉像是篇论文,里面有很多的话,在这里说好像不妥当。

积极引导,创设绿色手机游戏环境,手机游戏满足了人们的各种心理需求。

引导小学生正确对待手机游戏,而不沉迷于手机游戏,不仅仅要靠学校、家庭、社会一起努力,共同为小学生营造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一是要发挥学校教育功能,正确看待手机游戏。

1.发挥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的作用。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宣传普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识,对学生开展有关“手机游戏”的团体辅导,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手机游戏,做到有节制地玩。

2.老师多给学生一些成功体验。

有些学生说在家里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在学校里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可在游戏里却能体验到温暖和快乐。

老师举办健康的手机游戏大赛,当他过关斩将的时候,会有人为他喝彩;当他取得成功的时候,有人向他表示祝贺。

因为学习成绩差,多数老师对他们另眼相待,而在游戏的虚拟世界里却得到了满足,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被重视的快乐。

因此,老师多为学生创造一些体验成功的机会。

二是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了解孩子心理需求

1.多与孩子沟通。

心理咨询实践表明,孩子过度沉迷在手机游戏中,往往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系,许多家庭教育失败的原因,就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注重在日常生活中满足小学生的人际交往、团队归属和成就体验等方面的心理需求,是减轻他们对手机游戏依赖程度的有效途径。

比如,如果孩子有游泳或者是其他的爱好,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并且帮助孩子在他的兴趣方面做得更出色,这样既能够使孩子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中发泄掉过剩的精力,同时又能够使孩子在更好地完善自己的兴趣爱好时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心理和情感上的满足,感受到现实生活的乐趣,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孩子手机游戏成瘾的可能性。

2.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引导孩子认识到过度玩手机游戏的危害,而不是强行禁止玩手机游戏。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不论是在“拍纸片”、“抛铁环”的时代还是在现在的游戏时代,人的一生都是从游戏中开始的。

人都需要发泄原始冲动和欲望,游戏起到了一定的社会心理治疗作用。

实际上,在没有手机游戏的时代,孩子们玩游戏也常常会废寝忘食。

三是要规范手机游市场,(我们能管得了吗?

)创设良好社会环境

1.营造绿色手机游戏的社区环境。

在图书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设立绿色手机游戏通道,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设施,改善条件,延长开放时间;尝试在社区的服务中心设立免费的绿色手机游戏场所,周末和节假日向未成年人开放。

2.加强对手机游戏的管理。

手机游戏对孩子活跃思维、开发智力是有一定帮助的,然而,当前手机游戏市场乌七八糟、鱼龙混杂,对于在身心成长发育期的少年儿童来说,无疑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因此,我们要加强管理来消除不良影响。

保护青少年健康玩手机游戏。

手机游戏的开发商应恪守商业道德、职业道德,在开发手机游戏内容时,首先想到的是人类的健康、文明、进步。

建议有关部门加大检查监督力度,从源头上杜绝各类宣传色情、恐怖、暴力、迷信的手机游戏出现,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3.开发健康手机游戏。

手机游戏不能靠一味的堵。

堵,是堵不住的。

与其让孩子偷偷地沉迷于有害的手机游戏中,不如开发出教育手机游戏,让孩子大大方方地玩,既能够玩得开心,又能潜移默化地受教育。

让雷锋成为手机游戏主角,是一种可贵的尝试。

虽然商人也是要赚钱的,但在赚钱的同时,让孩子受到有益的教育,这何尝不是最大的双赢?

我们期待着开发出更多的具有教育意义且深受孩子喜欢的手机游戏。

健康的手机游戏同样能起到学习知识、训练技能、娱乐身心的作用。

问题的核心并不是不要游戏,而是应尽快开发适合于不同年龄段孩子健康成长的、不易成瘾的教育类手机游戏,大力开发以知识为主,渗透游戏因素,或以休闲为主,伴以知识性、趣味性的教育类游戏软件。

玩游戏是未成年人的权利,而提供健康的可供选择的多种形式的游戏是成年人的责任。

八、课题研究的阶段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6年5月—2016年9月)宣传、动员、学习、准备阶段

1.前期准备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提交课题立项申请书,明确课题组内人员分工,并组织课题组教师开展有关理论的学习,对学生玩手机游戏进行初步的调查,撰写开题报告。

邀请专家进行课题可行性论证,进一步修正、补充、完善。

修定课题实施方案。

2.搜集资料

课题组成员利用各种渠道收集小学生迷恋手机游戏的游戏种类,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本课题研究的现状,为课题研究的展开作好理论准备。

3.组织培训

由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参研人员进行各种层次和形式的培训,让课题组成员明确科研兴教与科研兴校的重要性,同时也让课题研究组成员明确研究对目标和任务。

第二阶段:

(2016年10月—2017年6月)调查、分析全面实施课题方案

本阶段是研究的主体,小组成员将依据方案提出的研究思路展开研究。

1.根据实验方案实施课题研究工作,实现初步研究目标。

2.搜集学生小学生迷恋手机游戏的内容和状况,运用观察法、测验等科学方式,对学生的现实状况进行周密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筛选学生前后变化情况对比等资料整理。

3.通过主题班会、校园小广播、演讲、征文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与教育,使学生逐步认识手机游戏的危害。

4.组织课题组成员做撰写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等交流和培训活动;课题组对每一阶段的研究工作进行反思、总结,邀请专家进行评估,适时调整计划,取得研究成果,形成阶段报告。

第三阶段:

(2017年7月—2017年12月)总结、反思、提高

1.制定阶段计划。

2.撰写阶段小结。

3.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4.进行总结提炼和实验成果的综合评估,撰写结题报告。

5.推广研究成果。

第四阶段:

课题实施、推广阶段(2018年1月—2018年4月)

1.研究和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论文和总结形式形成阶段性成果,为研究积累材料,使学生逐步摆脱对手机游戏的迷恋。

2.实验班级发挥示范作用,将研究成果在全校推广,不断扩大辐射面积。

第五阶段:

结题、验收阶段(2018年5月—2018年6月)

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成果。

整理资料、分析结论、总结实验成果,准备结题验收。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审评价验收课题成果。

九、保障措施

(一)人员结构、科研手段保障

本课题组研究人员具有较高学历,业务素质高,所有参与人员都年富力强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

人员安排合理。

课题组目标明确,分工具体,责任落实。

(二)经费保障

学校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充足,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校将从义务教育保障经费中拿出一定比例的作为培训、研讨、调查、经验交流等各项费用的开支

十、课题组人员分工

教育体育局教研室陈邰、魏方尧、马耀苍:

负责课题业务指导。

许明陈锋:

课题研究负责人,全面主持课题的研究,督促组织落实课题研究任务,安排课题理论培训和研究任务的具体分工与落实,课题组人员的签到。

杨军穆峻:

负责课题计划总结、心得体会、主题班会的收集、整理,各项活动方案制定与实施。

许开松杨成贵:

负责出课题简报,调查问卷、个案分析、教师论文的收集、整理,经费保障。

杨世波董爱军史银花钟山薛传丽:

负责具体班级实验工作,调查问卷的发放,主题班会的开展,各项活动的实施

袁学庆:

负责课题研究过程中档案资料的打印,图片、影像资料的收集整理。

十一、预期成果

(一)研究效果

学生:

能够认识手机游戏中的一些中的危害,减少手机游戏的时间,多参与健康有益的游戏活动。

教师:

能针对学生迷恋手机游戏开展适时的有效的心理疏导,形成有效的管理措施,多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动。

(二)最终成果及展示

1、课题研究心得体会,远离手机游戏的征文,演讲等。

2、课题科研的相关论文。

3、主题班会(图片、影像资料)。

4、优秀心理疏导成功个案分析。

5、课题研究报告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