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重点整理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53229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重点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中外重点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中外重点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中外重点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中外重点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外重点整理版.docx

《中外重点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重点整理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外重点整理版.docx

中外重点整理版

中医外科重点

第一章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

1、《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书中已有痈、疽、创伤、痣疾、皮肤病等许多外科病的记载。

2、南齐医家·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该书最早记载了用局部有无“波动感”辨脓,并指出破脓时切口应选在下方,并首创用水银膏治疗皮肤病,比其他国家早了6个世纪。

3、《素问·生气通天论》最早提出用截趾手术治疗脱疽。

4、唐·孙思邈《千金要方》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实用百科全书,记载了用葱管导尿治疗尿潴留。

5、西汉时期问世的《金创瘈疭方》是我国第一部外科学专著,可惜已经散佚。

6.隋代巢元方等所著《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最早论述病因病机的专注。

7、中医外科的学术流派:

(1)正宗派: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体现以前外科学的主要成就,被后世医家评价为“列证最详,论治最精”,其重视脾胃,指出:

“盖脾胃盛则多食而易饥,其人多肥,气血亦壮;脾胃弱则少食而难化,其人多瘦,气血亦衰。

故外科尤以调理脾胃为要。

”主张应用外治法(熏/洗/熨/照/湿敷等)和进行外科手术(14种)。

(2)全生派:

清·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

①主要学术思想为“阴虚阳实”论,创立了外科证治中以阴阳为核心的辩证论治法则,提出:

“红肿乃阳实之证,气血热而毒沸;白疽乃阴虚之证,气血寒而凝。

”②对阴疽的治疗,提出“阳和通腠,温补气血”法则,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反对滥用刀针;③创立阳和汤、阳和解凝膏、犀黄丸和小金丹等治疗阴疽名方。

(3)心得派:

清·高秉钧《疡科心得集》,主要学术思想为“外疡实从内出论”,对外科病病因病机的阐释,注重外证与内证的关系,指出:

“夫外疡之发,不外乎阴阳、寒热、表里、虚实、气血、标本,与内证异流而同源者也。

”将温病学说引入外科病证治,用三焦辩证揭示了外科病因与发病部位的规律,指出:

“疡科之证,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风性上行故也;在下部者,俱属湿火湿热,湿性下趋故也;在中部者,多属其余、火郁,以气火俱发于中也。

”善用犀角地黄汤、紫雪丹、至宝丹治疗疔疮走黄。

第二章中医外科学范围、疾病命名及基本术语

1、命名原则:

根据其发病部位、穴位、脏腑、病因、形态、颜色、特征、范围、病程、传染性等分别加以命名。

(1)以部位命名者,如乳痈、子痈、对口疽等;

(2)以穴位命名者,如人中疔、委中毒、膻中疽等;

(3)以脏腑命名者,如肠痈、肝痈、肺痈等;

(4)以病因病机命名者,如破伤风、冻疮、漆疮等;

(5)以形态命名者,如蛇头疔、鹅掌风等;

(6)以颜色命名者,如白驳风、丹毒等;

(7)以疾病特征命名者,如烂疔、流注、湿疮等;

(8)以范围大小命名者,如小者为疖,大者为痈等;

(9)以病程长短命名者,如千日疮等;

(10)以传染性命名者,如疫疔等;

另外,两种命名方法同时应用者也经常存在,如乳岩、肾岩翻花等,既有部位,又具有疾病的特征。

2、基本术语(名解)

(1)疡:

又称外疡,是指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

疡科即外科。

(2)疮疡:

广义上是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是指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3)肿疡:

指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4)溃疡:

指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

(5)应指:

指患处已化脓(或有其他液体),用手按压时有波动感。

(6)袋脓:

疮疡溃后疮口缩小,或切口不当,使空腔较大,犹如口袋之形,脓液不易排出而蓄积袋底,即为袋脓。

(7)漏:

指溃口处脓水淋漓不止,犹如滴漏的病变,包括两种不同性质的病理改变:

一是瘘管,指体表与有腔脏器之间的病理性管道,伴有脓水淋漓,具有内口和外口;或溃口与溃口相通的病理性管道。

二是窦道,指深部组织通向体表的病理性盲管,伴脓水淋漓,一般只具有外口而无内口,不与体内有腔脏器相通。

(8)痰:

外科之痰多指发于皮里膜外、筋肉骨节之间,或软或硬,或按之有囊性感的包块,属有形之征,多为阴证。

临证中以痰取名的疾病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类:

一类是疮癆性病变,如流痰、子痰等;一类是囊肿性病变,如痰包、痰核等。

还有一些疾病虽不以痰命名,但其病因与痰有关,如气瘿、肉瘿等。

(9)岩:

病变部肿块坚硬如石,高低不平,固定不移,形如岩石,溃破后疮面中间凹陷较深,状如岩穴,故称之谓岩。

岩与癌同。

(10)善恶:

多指全身症状的表现;顺逆:

多指局部表现。

用以判断预后好坏。

临证中善证与恶证、顺证与逆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和护理措施。

“善”就是好的征象,在病程中出现善的症状表示预后较好。

“恶”就是坏的征象,在病程中出现恶的症状表示预后较差。

“顺”就是正常的征象,但并不是指生理功能的正常情况。

外科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按照顺序出现应有的症状者,称为“顺证”。

“逆证”就是反常的征象。

外科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以顺序而出现不良的症状者,称为“逆证”。

五善:

心善——精神爽快,言语清亮,舌润不渴,寝寐安宁。

肝善——身体轻便,不怒不惊,指甲红润,二便通利。

脾善——唇色滋润,饮食知味,脓黄而稠,大便和润。

肺善——声音响亮,不喘不咳,呼吸均匀,皮肤润泽。

肾善—身无潮热,口和齿润,小便清长,夜卧安静。

七恶:

心恶——神志昏糊,心烦舌燥,疮色紫黑,言语呢喃。

肝恶——身体强直,目难正视,疮流血水,惊悸时作。

脾恶——形容消瘦,疮陷脓臭,不思饮食,纳药呕吐。

肺恶——皮肤枯槁,痰多音喑,呼吸喘急,鼻翼煽动。

肾恶——时渴引饮,面容惨黑,咽喉干燥,阴囊内缩。

脏腑败坏—身体浮肿,呕吐呃逆,肠鸣泄泻,口糜满布。

气血衰竭(阳脱)——疮陷色暗,时流污水,汗出肢冷,嗜卧语低。

顺证:

阳证疮疡初起——疮顶高突,红肿疼痛,根脚不散。

脓已成——顶高根收,皮薄光亮,易脓易腐。

溃后——脓稠色鲜,腐肉易脱,肿消痛减。

收口——疮面红活,新肉易生,疮口易敛。

逆证:

阳证疮疡初起——疮顶平榻,根脚散漫,不痛不热。

脓已成——疮顶软陷,肿硬紫暗,不脓不腐。

溃后——皮烂肉坚无脓,时流血水,肿痛不减。

收口——脓稀淋漓,新肉不生,色败臭秽,疮口难敛,疮面不知痛痒。

变证:

走黄——由疔毒走散入血,内攻脏腑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化脓性感染。

内陷——凡生疮疡,正不胜邪,毒不外泄,反陷入里,客于营血,内攻脏腑而引起的全身性化脓性感染。

第3章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1、病因:

外感六淫,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外来伤害,劳伤虚损,感受特殊之毒,痰饮瘀血等7个方面的因素。

风、寒、暑、湿、燥诸邪均能化热生火,所以疮疡的发生以“热毒、火毒”最为常见。

特殊之毒:

虫毒、蛇毒、疯犬毒、药毒、食物毒、疫毒。

2、病机:

外科疾病的发生机理主要涉及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四个方面。

从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来看,它与气血、脏腑、经络、正气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

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营气不从脏腑是总的发病机理,但概括而言,总不离阴阳的平衡失调或偏胜,因为阴阳平衡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气血、脏腑、经络均是寓于阴阳之中。

3、阴阳辨证:

阴阳是外科疾病辨证的总纲。

疮疡局部症状的阴阳辨证要点:

阳证

阴证

皮肤颜色

红赤

苍白或紫暗或皮色不变

皮肤温度

凉或不热

肿形形势

高肿突起

下塌下陷

肿胀范围

根盘收束

根盘散漫

肿块硬度

软硬适度

坚硬如石,或柔软如棉

疼痛感觉

剧烈、拒按

和缓、隐痛、不痛或酸麻

病位深浅

皮肤、肌肉

血脉、筋骨

脓液质量

脓质稠厚

脓质稀薄

溃疡形色

肉芽红活润泽

肉芽苍白或紫暗

4、十二经脉气血之多少

手足十二经脉有气血多少之分,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为多血少气之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为多气少血之经。

(P21)

5、局部辩证:

红肿、发热、疼痛、成脓、麻木、溃疡、结节、肿块、瘙痒、功能障碍和皮肤部位的各种损害。

(1)辨肿:

热肿

肿而色红,皮薄光泽,掀热疼痛

寒肿

肿而不硬,皮色不泽,不红不热,常伴有酸痛

风肿

漫肿宣浮,或游走不定,不红微热,轻微疼痛

湿肿

肿而皮肉重垂胀急,深则按之如烂棉不起,浅则水亮如水疱,搔破流黄水,浸淫皮肤

痰肿

肿势或软如棉、馒,或硬如结核,不红不热

气肿

肿势皮宽内软,不红不热,常随喜怒消长

瘀血肿

肿而胀急,色初暗褐,后转青紫,逐渐变黄消退

脓肿

肿势高突,皮肤光亮,掀红灼热,剧烈疼痛,按之应指

实肿

肿势高突,根盘收束

虚肿

肿势平坦,根盘散漫

(2)结块:

大小、形态、质地、活动度、位置、界限、疼痛、内容物。

6、辨痛:

(1)疼痛原因

热痛

皮色掀红,灼热疼痛,遇冷则痛减

寒痛

皮色不红,不热,酸痛,得温则痛缓

风痛

痛无定处,忽彼忽此,走注甚速

气痛

攻痛无常,时感抽掣,喜缓怒甚

湿痛

痛而酸胀,肢体沉重,按之出现可凹性水肿或糜烂流滋。

痰肿

疼痛轻微,或隐隐作痛,皮色不变,压之酸痛。

化脓肿

肿势急胀,痛无止时,如有鸡啄,按之中软应指

瘀血肿

初起隐痛,微胀,微热,皮色暗褐,继则皮色青紫而胀痛

(2)痛与肿结合辨

先肿后痛,病浅在肌肤,如颈痈;先痛后肿,病深在筋骨,如附骨疽。

痛发数处,同时肿胀并起,或先后相继者,如流注。

肿势蔓延而痛在一处者,是毒已渐聚。

肿势散漫而无处不痛者,是毒邪四散,其势鸐张。

7、辨痒:

中医认为“热微则痒”,即痒因风、湿、热、虫之邪客于皮肤肌表,引起皮肉间气血不和,郁而生微热所致;或血虚风燥阻于皮肤,肌失濡养,内生虚热而发。

以原因来辩,有风胜、湿胜、热胜、虫淫、血虚之别。

风胜:

走窜无定,遍体作痒,抓破血溢,随破随收,不致化腐,多为干性,如牛皮癣、白疕、隐癣。

湿胜:

浸淫四窜,黄水淋漓,最易沿表皮蚀烂,越腐越痒,多为湿性,如急性湿疮,脓疱疮。

热胜:

皮肤隐疹,炘红灼热作痒,甚则糜烂。

滋水淋漓,结痂成片,常不传染,如接触性皮炎。

虫淫:

浸淫蔓延,黄水频流,状如虫行皮肤,其痒尤甚,最易传染,如手足癣、疥疮。

血虚:

皮肤变厚,干燥,脱屑,很少糜烂滋水,如牛皮癣,慢性湿疮。

7、辨脓:

(1)辨脓成

有脓

按之灼热痛甚,指端重按一处其痛更甚,肿块已软,指起即复(即应指),脉数者,为脓已成

无脓

按之微热,痛势不甚,肿块仍硬,指起不复(不应指),脉不数者,为脓未成

@1成脓特点:

疼痛、肿胀、温度、硬度。

@2确认成脓的方法:

接触法、透光法、点压法、穿刺法、B超等(P26)

@3应指:

把两手食指的指端轻放于脓肿患部,相隔适当的距离,然后以一手指端稍用力反复按压,另一手指端即有一种波动的感觉,这种波动感称为应指。

(2)辨脓的形质、色泽和气味

1、脓的形质:

如脓稠厚者,为元气充实;淡薄者为元气虚弱。

先出黄白稠厚脓液,次出黄稠滋水,是将敛佳象;脓由稠厚转为稀薄,体质渐衰,为一时难敛。

2、脓的色泽:

黄白质稠,色泽鲜明,为气血充足,最是佳象。

黄浊质稠,色泽不净,为气火有余,尚属顺证,黄白质稀,色泽洁净,气血虽虚,未为败象;脓色绿黑稀薄,为蓄毒日久,有损筋伤骨可能。

脓中有淤血,为血络损伤。

3、脓的气味:

一般略带腥味者,其质必稠,大多为顺证现象;脓液腥秽恶臭者,其质必薄,大多为逆证现象,常为穿膜损骨之征;其他犹如蟹沫,为内膜已透,每多难治。

第五章中医外科疾病治法

一、内治法总则:

消、托、补

定义

适应证

消法

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方药,使初起的肿疡得以消散,是一切肿疡初起的治法总则

初期肿疡、非化脓性肿块性疾病和各种皮肤病

托法

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内陷的一种治疗大法

外疡中期

补法

用补养的药物,恢复正气,助养新生,使疮口早日愈合的一种治疗大法

溃疡后期

二、内治法的具体应用

解表法:

(辛凉解表)银翘散/牛蒡解肌汤;(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万灵丹;

通里法:

(攻下法)大承气汤/内疏黄连汤/凉膈散;(润下法)润肠汤;

清热法:

(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清气分热)黄连解毒汤;(清营血分热)犀角地黄汤/清营汤;(养阴清热)知柏地黄丸;(清骨蒸潮热)清骨散;

行气法:

是运用行气的药物调畅气机、流通气血,以达到解郁散结、消肿止痛作用的一种治法。

(疏肝解郁,行气活血)逍遥散/清肝解郁汤;(理气化痰,软坚散结)海藻玉壶汤/开郁散;

和营法:

(活血化瘀)桃红四物汤;(活血逐瘀)大黄蛰虫丸;

内托法:

(透托)透脓散;(益气托毒)托里消毒散;(温阳托毒)神功内托散;

1初期-消法:

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方药,使初起的肿疡得以消散,不使邪毒结聚成脓,是一切肿疡初起的治疗法则,适用于未成脓的初期肿疡、非化脓性肿块性疾病、各种有形实邪的皮肤疾病。

2中期-托法:

运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扩散和内陷的治疗法则,适用于外疡中期,即成脓期,此时热毒已腐肉成脓,由于一时疮口不能溃破,或机体正气虚弱无力托毒外出,均会导致脓毒滞留。

治疗上根据病人体质强弱和邪毒盛衰状况,分为补托和透托两种方法。

正气未衰,毒邪炽盛,用透托法法。

正虚毒盛,不能托毒外出,用补托法。

3后期-补法:

运用补养的药物,恢复正气,助其生新收口,使疮口早日愈合的治疗法则,适用于溃疡后期(毒势已衰,元气也虚)

三、外治法

外治法:

运用药物、手术、物理方法或使用一定的器械等,直接作用于患者体表患部或病变部位而达到治疗作用。

1药物疗法(膏药/油膏/箍围药/草药/掺药)、

2手术疗法(切开法/火针烙法/砭镰法/挑治疗法/挂线法/结扎法)、

3其他疗法(引流法/垫棉法/针灸法/熏法/熨法/溻渍法/冷冻疗法/激光疗法)。

1、膏药:

一切外科疾病初起、成脓、溃后各个阶段均可应用;如:

2、油膏:

适用于肿疡、溃疡,皮肤病糜烂结痂渗液不多者以及肛门病等;

3、箍围药:

古称敷贴,是药粉和液体调制成的糊剂,具有箍集围聚、收束疮毒的作用。

适用于外疡初起、成脓及溃后,肿势散漫不聚而无集中之硬块者;

4、掺药:

将各种不同的药物研成粉末,根据制方规律,并按其不同的作用配伍成方,用时掺布于膏药或油膏上,或者制剂掺布于病变部位,谓之掺药,古称散剂,现称粉剂。

适用于:

肿疡初期而肿势局限、尚未成脓者。

5、其它疗法:

引流法、垫棉法、针灸法、熏法、熨法、热烘疗法、榻渍法、冷冻疗法和激光疗法等。

6、切开法:

适用于一切外疡,不论阴证、阳证,确已成脓者。

(1)切开时机:

肿疡成脓之后,脓肿中央出现透脓点,即脓已成熟,最适宜。

(2)切开法切口选择:

以便于引流为原则,选择脓腔最低点或最薄弱处进刀。

一般疮疡宜循经直切,免伤血络;乳房部应以乳头为中心,放射状切开,免伤乳络;面部脓肿应尽量沿皮肤的自然纹理切开;手指脓肿,应从侧方切开;关节区附近的脓肿,切口尽量避免越过关节;若为关节区脓肿,一般施行横切口、弧形切口或“S”形切口;肛旁低位脓肿,应以肛门为中心作放射状切开。

7、引流法(有哪些)

(1)药线引流:

适用于溃疡疮口过小,脓水不易排出者;或已成瘘管、窦道者。

常用的有外粘药物法和内裹药物反法。

(2)导管引流:

适用于附骨疽、流痰、流注等脓腔较深、脓液多且引流不畅者。

(3)扩创引流:

适用于痈、有头疽溃后有袋脓者,癗疬溃后形成空腔或脂瘤染毒化脓等。

8、垫棉法:

是用棉花或纱布折叠成块以衬垫疮部的一种辅助疗法。

适用于:

溃疡脓出不畅有袋脓者;或疮孔窦道形成而脓水不易排尽者;或溃疡脓腐已尽,新肉已生,但皮肉一时不能粘合者。

第六章疮疡

△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化脓性疾病的总称。

内治法:

消、托、补。

第一节疖

1、疖是指发生在肌肤浅表部位、范围较小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特点:

肿势局限,范围多小于3cm,突起根浅,色红、灼热、疼痛,易脓、易溃、易敛。

2、临床表现:

局部皮肤红肿疼痛感,可伴有发热、口干、便秘、苔黄、脉数等症状。

(有头疖、无头疖、蝼蛄疖、疖病)

疖病:

好发于颈后发际、背部、臀部,几个到几十个,反复发作,缠绵不愈。

也可在身体各处散发疖肿,一处将愈,他处续发,或间隔周余、月余再发。

患消渴病、习惯性便秘或营养不良者易患本病。

第二节疔

△疔是一种发病迅速,易于变化而危险性较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疮形虽小,根脚坚硬,病变迅速,易造成毒邪走散。

(1)颜面部疔疮:

发生于颜面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易“走黄”。

走黄:

颜面部疔疮若处理不当,或妄加挤压,或不慎碰伤,或过早切开等,可引起疔疮顶陷色黑无脓,四周皮肤暗红,肿势扩散,失去护场,以致头面、耳、项俱肿,并伴有壮热烦躁,神昏谵语,使之红绛,苔黄糙,脉象洪数等,此乃疔毒走散,发为“走黄”之象。

(2)手足部疔疮:

是发生在手足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P56页各种疔。

A、蛇眼疔:

B、蛇头疔:

C、蛇肚疔:

D、托盘疔:

外治:

(1)初期黄金膏或玉露膏外敷;

(2)溃脓期:

脓成应及早切开排脓,一般应尽可能循经值开。

蛇眼疔宜沿甲旁0.2cm挑开引流。

蛇头疔宜在指掌面一侧作纵行切口,务必引流通畅,必要时可对口引流,不可在指掌面正中切开。

蛇肚疔宜在手指侧面作纵行切口,切口长度不得超过上下指关节面。

托盘疔应依掌横纹切开,切口应够大,保持引流通畅,手掌处显有白点者,应先剪去厚皮,再挑破脓头。

注意不要因手背肿胀较手掌为甚而误认为脓腔在手背部而妄行切开。

甲下溃空者须拔甲,拔甲后敷以红油膏纱布包扎。

(3)收口期:

用生肌散白玉膏外敷。

(3)红丝疔、烂疔、疫疔(传染性)容易走黄。

第三节痈

△痈是指发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特点:

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疼痛(少数初起皮色不变),结块范围6~9cm左右,发病迅速,易肿、易脓、易溃、易敛,或伴有恶寒发热、口渴等全身症状,一般不会伤筋骨,不易内陷。

一、辨证论治

1火毒凝结-清热解毒、行瘀活血-仙方活命饮;

2热胜肉腐-和营清热、透脓托毒-仙方活命饮合五味消毒饮;

3气血两虚-益气养血、托毒生肌-托里消毒散

颈痈:

是发生在颈部两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俗名痰毒,又称时毒。

相当于西医学的颈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1、特点:

是多见于儿童,冬春易发,初起时局部肿胀、灼热、疼痛而皮色不变,结块边界清楚,具有明显的风温外感症状。

2、临床表现:

多见于儿童,冬春季易发。

发病前多有乳娥、口疳、龋齿或头面……P65

3、辨证论治:

风热痰毒证--散风清热,化痰消肿--牛蒡解肌汤或银翘散

委中毒:

是发生在腘窝委中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学的腘窝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特点是初起腘窝木硬疼痛,皮色不红,小腿屈伸不利,愈后可有短期屈曲难伸。

属于痈的范畴。

第四节发

△发是病变范围较痈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蜂窝组织炎。

特点:

初起无头、红肿蔓延成片,中央明显,四周较淡,边界不清,灼热疼痛,有的3~5日后中央色褐腐溃,周围湿烂,全身症状明显。

①锁喉痈多发生于儿童,发于颈前正中结喉处。

特点:

来势暴急,初起结喉处红肿绕喉,根脚散漫,坚硬灼热疼痛,范围较大,肿势蔓延至颈部两侧、腮颊及胸前,可连及咽喉、舌下,并发喉风、重舌甚至痉厥,伴壮热口渴头痛项强等全身症状。

②臀痈发生于臀部肌肉丰厚处。

特点:

病势急骤,病位深,范围大,难于起发,成脓较快,但腐溃较难,收口亦慢。

③手发背特点是全手背漫肿,红热疼痛,手心不肿,若溃迟敛难,久则损筋伤骨。

④足发背特点是全足背高肿焮红疼痛,足心不肿。

第五节有头疽

△有头疽是发生于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学的痈。

特点:

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样脓头,焮热红肿胀痛,迅速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脓头相继增多,溃烂后状如莲蓬、蜂窝,范围超过9~12cm,大者可在30cm以上,好发于成年人,多见于中老年人和消渴病患者,容易发生内陷。

1、临床表现:

凡在皮肤坚韧、肌肉丰厚之处均可发生,好发于项、背部,好发于成年人,多见于中老年人。

按局部症状可分为四候,《疡科心得集·辨脑疽对口论》对疽、发背必以候数为期,七日成形,二候成脓,三候脱腐,四候生肌。

(7日为一候)

(1)初期:

肿块上有粟粒样脓头,焮热红肿胀痛,迅速向深部及周围扩散;

(2)溃脓期:

疮面腐烂形如蜂窝,范围超过10cm;

(3)收口期:

脓腐渐尽,新肉生长,肉色红活,收口而愈。

第六节流注

△流注是发于肌肉深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流者,行也,注者,住也。

相当于西医学的脓血症、多发性肌肉深部脓肿及髂窝部脓肿。

特点:

好发于四肢躯干肌肉丰厚处的深部或髂窝部,发病急骤,局部漫肿疼痛,皮色如常,容易走窜,常见此处未愈,他处又起。

多见于腰部、臀部、大腿后部、髂窝部。

一、病因病机:

正气不足,邪毒流窜,使经络阻隔、气血凝滞。

(暑湿流注、余毒流注、瘀血流注、髂窝流注)

二、临床表现:

p77

三、辨证论治

余毒攻窜--清热解毒,凉血通络--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

暑湿交阻--解毒清暑化湿--清暑汤

淤血凝滞--和营活血,祛瘀通络--活血散瘀汤

第七节发颐

△发颐是热病后余毒结于颐颔间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学的化脓性腮腺炎。

所发于成年人,尤多见于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后、大手术后或体质虚弱者,多数是单侧发病,也可见双侧发病。

与痄腮鉴别:

痄腮多发生于5-15岁的儿童,常有本病接触史。

发于颐颔之间,多为双侧性,色白濡肿,酸多痛少,不会化脓。

第八节丹毒

△丹毒是患部皮肤突然发红成片、色如涂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不同部位有不同命名:

内发丹毒——躯干部;抱头火丹——头面部;流火——小腿足部;赤游丹毒——新生儿多生于臀部。

1、特点:

病起突然,恶寒发热,局部皮肤忽然变赤,色如丹涂脂染,焮热肿胀,边界清楚,迅速扩大,数日内可逐渐痊愈,但容易复发。

好发小腿、头面部。

发病前多有皮肤或黏膜破损史。

2、临床表现p82

三辨证论治以凉血清热、解毒化瘀为主。

1)头面者:

风热毒蕴─普济消毒饮

2)胸腹腰胯者:

肝脾湿火─柴胡清肝汤、龙胆泻肝汤.化斑解毒汤

3)下肢者:

湿热毒蕴─萆解渗湿汤合五神汤

4)新生儿丹毒.毒邪内攻者:

胎火蕴毒─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

第九节无头疽

△无头疽是发生于骨与关节间的急、慢性化脓性疾病的统称,因其初起无头故名。

相当于西医学的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

特点:

多发于儿童,发病急骤,初起无头,发无定处,病位较深,漫肿,皮色不变,疼痛彻骨,难消、难溃、难敛。

发于四肢长骨多损骨,发于关节易造成畸形。

②环跳疽是发生于环跳穴(髋关节)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又称股阴疽。

特点是好发于4~14岁儿童,男性多于女性,发病急骤,局部漫肿疼痛,影响关节屈伸,溃后难敛,易成残疾,全身症状严重。

1、临床表现p86

第10节走黄与内陷

走黄与内陷为疮疡阳证疾病过程中,因火毒炽盛,或正气不足,导致毒邪走散,内传脏腑而引起的一种危险性证候。

两者区别,继发于疔疮的病变称为走黄;因疽毒或除疔疮以外的其他疮疡引起的病变称为内陷。

△走黄是疔疮火毒炽盛,早期失治,毒势未能及时控制,走散入营,内攻脏腑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危急疾病。

特点:

疮顶忽然凹陷,色黑无脓,肿势迅速扩散,伴见心烦作燥、神识昏愦。

凡是疔疮均可发展为走黄,颜面部疔疮、烂疔尤易。

1、病因病机:

火毒炽盛,毒入营血,内攻脏腑。

2、辨证论治:

毒盛入血-凉血清热解毒-犀角地黄汤、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合用。

△内陷是疮疡阳证疾患过程中,因正气内虚,火毒炽盛,导致毒邪走散,正不胜邪,毒不外泄,反陷入里,客于营血,内传脏腑的一种危急疾病。

特点:

疮顶忽然凹陷,或溃疡脓腐未净而忽然干枯无脓,或脓净红活的疮面忽变光白板亮。

老年人多见,或有消渴病史者。

常并发于脑疽、背疽的患者,尤以脑疽多见。

三陷证:

发生于有头疽的1~2候毒盛期称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