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本科入学辅导1资料讲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50305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言文学本科入学辅导1资料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入学辅导1资料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入学辅导1资料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入学辅导1资料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入学辅导1资料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语言文学本科入学辅导1资料讲解.docx

《汉语言文学本科入学辅导1资料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言文学本科入学辅导1资料讲解.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语言文学本科入学辅导1资料讲解.docx

汉语言文学本科入学辅导1资料讲解

汉语言文学本科入学辅导1

第一部分、现代汉语

1、什么是现代汉语?

狭义的理解: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广义的理解:

包括各个方言在内的现代汉民族说的话。

现代汉语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分支。

(有七种:

北方话、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2、语音的性质

语音的物理性质:

语音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个要素。

语音的生理性质:

语音是通过发音器官发出来的。

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1)肺脏和气管——发音的动力器官。

(2)声带——发音的主要振动体。

(3)口腔和鼻腔——发音的共鸣器。

语音的社会性质:

地方特征、民族特征

3、语音单位

音素:

语音的最小单位。

音素按一定的结构规律构成音节。

普通话中,音节可以是一个音素,也可由两三个音素构成,一个音节最多只能有四个音素。

音节:

语音里最自然、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单位。

注1:

音位:

在一种具体语言或方言里,能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注2:

音节结构的特点:

构成音节的声、韵、调中,不可无韵母和声调。

韵母中不可无韵腹;音节结构由一至四个音素组成,其中元音占优势。

音节中可以无辅音(含声母、辅音韵尾),但不可无元音(韵腹);声母都由辅音充当,韵头、韵腹都由元音充当,韵尾可由元音充当,也可由辅音(n,ng)充当;辅音只出现在音节的开头(声母)和末尾(辅音韵尾)。

声母、韵母、声调

注:

声、韵及声、韵、调的配合关系

4、汉语拼音方案:

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

5、语汇的性质

现代汉语语汇的丰富性:

(1)构成成分丰富多彩、数量众多

(2)构成类型多(3)词义丰富、容量大(4)拥有相当丰富的同义词

定义:

语汇是语言里所有词语的总汇。

又称词汇,是一种语言中词和词的等价物—熟语的集合体。

注:

语汇与词语的关系:

一般与个别

6、语素和语素的分类

什么是语素: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注:

词语是由语素构成的,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构词单位,语言中最基本的造句单位是词。

语素的分类:

(1)按语音分:

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2)按功能分:

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3)按位置分:

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

7、单音词和多音词

单音词:

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语,也包括书面上用两个汉字记录的儿化词。

多音词:

也称复音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构成的词。

8、单纯词和合成词: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是单纯词,由两个(以上)语素按一定的方式构成的词是合成词。

注:

单纯词分单音节单纯词和多音节单纯词。

9、合成词的构造方式:

复合和附加。

复合:

由非定位语素组成。

分并列式、限定式、补充式、支配式、陈述式、重叠式、连动式、兼语式。

附加:

由定位语素和非定位语素组成,分前附式和后附式。

10、同义词的辨析:

意义(包括范围大小、词义轻重、词义着重点、适用对象)、色彩(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功能(包括词性和句法功能、搭配功能)。

11、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的吸收与选用

古语词:

直接运用(如雕琢)、作构词材料(如民:

民兵、公民)

吸收方言词的原则:

根据普遍性原则,要从众多同义方言词中选择通行范围广的词;根据需要原则从方言词中吸收具有特殊意义的词;要从方言语汇中吸收表意新颖、表现力强、形象生动的词;从台、港、澳话语汇中吸收有用成分。

外来词的吸收:

音译、音译加汉语语素、半音译半意译、音译兼意译、借形、意译(在汉语原有名词前加上表示来源的语素、用汉语意义相关的语素创造新词、对译)。

外来词的运用:

根据普遍性原则,多个并存的译名应选用其中通行较广的一个;音译词、意译词并存,应尽量取意译词;台、港、澳话中吸收的外来词,译名方式与大陆不同,应选取大陆通行的。

12、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书写、意义、读音。

如:

短兵相接、子虚乌有、臭味相投、好逸恶劳、苦心孤诣(意)、原形毕(必)露

13、词的功能类别

语法功能——词和词结合的能力,词在语句结构中表现出的分布特点。

14、词性辨识

助词、语气词、介词、连词;副词、数词、量词、代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叹词、象声词)。

如:

刚才(名)、刚刚(副);突然(形)、忽然(副)、他没有(动)笔、他没有(副)来

15、短语的内部结构

注:

短语—词和词按一定方式组合起来的语言单位。

1)主谓短语(陈述与被陈述):

今天星期一天气好孩子们说说笑笑

2)述宾短语(支配与被支配):

看电视研究问题来了客人

3)述补短语(补充与被补充):

说明白走一趟住两个月跑得满头大汗

4)定中短语(修饰与被修饰):

新书勇敢的战士打虎的武松

5)状中短语(修饰与被修饰):

仔细看明白地说礼貌待人很好

6)联合短语:

工人农民老师和学生签名或盖章(并列)、不但雄伟而且壮观,不光说还唱(递进)

7)同位短语:

厂长老王我们大家中秋那天

8)方位短语:

桌子上长江以南朋友之间

9)介词短语:

(1)表时间:

从今天(起)

(2)表处所(3)表受事:

把东西(拿好)(4)表施事被人(发现)(5)表方式:

按章(办事)(6)表关涉:

关于教学

10)量词短语:

一尺这个;那一回

11)连述短语:

(1)开门出去有条件报名(连动式)

(2)请医生看病有人来过(兼语式)

12)的字短语:

学校的

13)所字短语:

所见

14)比况短语:

蝴蝶似的、鲜花一样、雷鸣一般、兄弟般

16、短语的层次分析:

直接成份分析法。

如:

又打了老虎三拳

︱︱︱

状中

︱︱︱

述补

︱︱︱

述宾

17、短语的外部功能

1、名词性短语:

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等(两元一斤)

2、动词性短语充当谓语,有时当主语、宾语(红旗飘飘)

3、形容词性短语:

充当谓语、定语、状语(工作繁忙)

18、句类:

根据语气区分的句子类别

句子是传达信息的基本语言单位。

句类:

陈述句(。

)、感叹句(!

)、疑问句(?

)、祈使句(!

19、句型

句型是句子的结构类型。

现代汉语句型简表

╭名词性谓语句:

明天元旦╭动词谓语句:

大家唱

╭主谓句┥动词性谓语句━━┥述宾谓语句:

战士渴望战斗

│╰形容词性谓语句:

你好│述补谓语句:

一只鸟飞走了

│︳连述谓语句:

中国人民有能力搞四化

╭单句━┥︳主谓谓语句:

这个人我认识

││╭名词句:

车!

好美的花!

│││动词句:

下雨了!

│╰非主谓句━┥形容词句:

美极了!

│词或短语(主谓短语除外)构成︳叹词句:

哎呀!

︳代词句:

谁?

我。

句子━┥╭并列句

││连贯句(承接)

│╭联合复句━┥选择句

││╰递进句

╰复句━┥╭因果句

││假设条件句

╰偏正复句━┥转折句

╰让步句

20、修辞的涵义:

既指修辞规律,又指修辞学——利用语言提高表达的效果。

修辞活动:

人们在进行语言表达时,为了提高表达效果,总得在这多种表达形式中有所取舍,这种加以选择的行为就是修辞活动,也就是进行修辞。

修辞规律

修辞学:

研究如何利用语言提高表达效果的科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简称修辞。

21、修辞的基本原则:

切合题旨,适应语境。

(基本要求:

明确、恰当、简练)

22、常用辞格:

比喻、借代、移接、比拟、夸张、对比(对照)、衬托(映衬)、对偶(对仗)、

排比、反复、层递

23、语句(句式)的选择:

注:

句式是特具某种修辞效果的句子格式。

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肯定句和否定句,顺装句和倒装句,口语句和书面语句。

24、修辞方法的综合运用:

连用(连续):

她只是像一个挨了打的狗,夹着尾巴,收敛着恐惧与复仇的眼光,落荒而逃。

套用(包孕):

狂风紧紧地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兼用(复合):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5、什么是文字:

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另:

指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书面语言。

26、汉字的特点:

汉字在语音上代表音节、汉字在语义上代表语素、从形体看,是方块平面型的文字,从内部结构看,汉字有其理据、从发展速度看,具有稳定性。

27、汉字形音义的状况:

异体字、多音字、同音字。

28、汉字字体的演变:

甲骨文(殷商)、金文(西周、春秋)、小篆(秦统一,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汉字规范化的产物,是古汉字的最后一个阶段,使汉语书面语用字高度统一起来。

)、隶书(东汉后,完全符号化,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草书、楷书(魏晋时,方块汉字完全定型)、行书。

29、汉字的简化:

简化的方针和方法。

30、汉字的结构

“六书”(造字方法):

象形(日、月、耳、水)、指事(三、刃、上、本、末)、会意(吠、林、休、从益)、形声(唱、捞、梅、姥)、转注、假借。

31、汉字的结构单位:

笔画:

构成汉字字形的各种点和线,是构成汉字的最小的、最基本的结构单位。

偏旁:

构字的基本单位(表义:

山、三;表音:

乙、米、令;记号:

又、×)

注:

偏旁不等于部首,偏旁范围比部首大

32、汉字的结构方式:

偏旁与偏旁构成合体字,其组合方式有:

上下、左右、包围。

33、形旁和声旁的作用和局限:

形旁提示意义却比较笼统,声旁提示读音却不够准确。

34、汉字的正字法——纠正错别字

常见错字:

1)增减笔画;2)写错偏旁;3)易位;4)类化;5)乱造汉字。

常见别字:

忘想、防碍;布署、甜密;清淅;精兵减政、直接了当

第二部分古代汉语

一、参考教材:

朱振家教授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

二、复习范围与重点:

文选:

上册中选自《左传》、《国语》、《战国策》、《论语》的文选。

通论:

汉字的通假,词的古义和今义,名词用如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代词和句式,副词和句式,介词和句式,连词和句式,古文今译。

一、汉字的通假:

古代书面语中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

1、本有其字。

2、社会认可,约定俗成。

3、暂时、偶尔的代替。

4、重读音(上古音)的联系。

5、有足够的文献佐证。

常用通假字:

裁—才、要—邀、直——值、案——按、亡——无、莫——暮、畔——叛、归——馈、壶——、蚤——早、颁——斑、倍——背、——桴、县——悬、内——纳、信——伸、见——现、生——性、剥——扑、详——佯

例:

1、邹忌脩八尺有余。

2、秦与赵兵相距长平。

3、券徧合。

4、无纤介之祸者,

5、韩阙定其右。

二、词的古义和今义:

差异:

1、程度:

1)变化显著的:

去、行李2)变化微殊的:

2、范围:

1)词义扩大:

江、河、哭2)缩小:

臭、弟、金3)转移:

涕、亲戚、婚姻、兵、池、可怜4)古分今合(单音词多音化):

妻子、故事、指示、地方、智力5)弱化:

病、饿

3、感情色彩:

卑鄙、谤讥、窃

例:

1、穆公访诸蹇叔

2、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3、自郊劳至与赠贿

4、秦民无不恨者

5、略不与人交通

三、名词用如动词:

(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方位名词、名词性词组)

例:

1、衣冠而见之

2、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3、江水又东

4、晋灵公不君

5、因家兰陵

四、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一)使动用法

1、动词的使动用法:

臣活之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梁王虚上位

3、名词的使动用法:

舍相如广成传舍

(二)意动用法: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吾妻之美我者

2、名词的意动用法:

孟尝君客我

例:

1、惊姜氏

2、富之

3、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

4、左右以君贱之也

5、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五、判断句:

(一)常见格式:

…者,…也;…,…也;…者,…;…,…

(二)注意区分相类似结构

(三)判断句的活用:

1、夫鲁,齐晋之唇(比喻)

2、夫战,勇气也(表达较为复杂内容的)

3、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说明原因)

例: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刘备,天下枭雄

3、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4、问其人,果是伪书

5、子于是日哭

六、代词和句式:

(一)人称代词

1、吾、我、余、予、朕/汝、女、尔、若、乃、而/之、其

2、复数:

后加侪、属、曹

(二)指示代词

1、近指:

是、此、斯、兹

2、远指:

彼、夫

3、旁指:

他、它(一定范围以外的事物、人,旁、别)

(三)疑问代词

1、指人:

谁、孰(也可指事)

2、指事物:

何、胡、曷、奚

3、指处所:

安、恶、焉

(四)常用代词

1、之

1)代词:

他、这些

2)助词:

的/取消句子独立性/时间副词后,增加音节

3)动词

2、其

1)代词:

常作定语、主语,他(们)、他(我、你)的、那、其中的

2)助词:

还是(主谓之间);大概、恐怕(句首);难道(反问句)

3、者

1)代词:

“者”字词组,…的人(物、事)

2)助词:

提示语气,多用于判断句或描写句、叙述句)/有…者,提示语气/条件分句后/时间词后/引出下文

3)语气词:

用于句末,前有谁、何等,表疑问

4、所

1)代词:

所字词组/所…者/所以(表凭借、原因)、所从(处所)、所为(目的)、所与(方式)、所由(原因)

2)名词:

表地方、处所

3)数量词后表约数

4)与“为”连用,表被动

5、或:

有人、有的人、有某事物

6、莫

1)代词:

没有谁、没有什么

2)副词:

不要(用于祈使句)/不(用于陈述句)

例:

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2、彼恶知之

3、子之所言,世俗之言也

4、甲者出

5、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七、副词和句式

(一)分类

1、程度:

最、甚(极)、太、至、良、益、愈、尤、殊、颇(很)/少(稍微)、稍、颇(略微)

2、范围:

皆、尽、悉、咸、毕、俱、具、举、凡/但、徒、特、直(只、仅)、仅、独、唯

3、时间:

既、已、尝、曾、初、始、竟(终于)、卒/方、正、适(刚好)/将、且、行、寻(不久)/久、常、复、亟(多次)、姑、俄(很快)、旋、渐、稍(逐渐)

4、情态

1)情貌:

曾、亦、乃、尚、且

2)态势:

必、固(从来、本来)、诚、信、实、盖、殆(恐怕)

3)语势:

岂、宁(难道)

5、否定:

不、弗、未(没有)、非、否、微(如果不是)/毋、勿、无(不要)

6、表敬:

幸、敬、谨、请、敢、惠、辱/窃、、忝、猬、愚

(二)常用副词

1、曾

1)时间副词:

曾经

2)情态副词:

竟、竟然(多用于否定副词前)

2、且

1)副词:

将、将要/暂且、姑且/将近、接近

2)连词:

而且、并且、又…又…,一边…一边(并列)/况且、再说(递进)/或者、还是(选择)

3、乃

1)副词:

就、才/却、竟然、居然/便是、就是/就、只、仅仅(多用于数量词之前)

2)代词:

你(们)、你(们)的

4、非:

不是(副词)/不对(形容词)/非难、责怪(动词)

5、勿、毋:

不要、别/不

6、弗:

例:

1、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2、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4、吾义固不杀人

5、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八、介词和句式

注:

介词及介宾词组的位置、省略等古今不同。

1、于

1)处所:

在、到、从/时间:

到、在

2)介绍行为涉及的对象:

向、给、对、对于

3)介绍比较的对象:

4)用于被动句,被

2、诸

1)“之于”、“之乎”的合音词

2)用作“之”或“于”

3)作定语,众、各

3、以

1)介词:

把、用、凭着/因为、由于/在(时间)

2)连词:

因为、由于/用来、而(表关联)/而(表偏正)/以来、以往、以下(表时间、处所、范围)

3)动词:

用、认为、以为

4、为

1)介词:

给、替、对/因为、为了/被

2)连词:

因为、如果

3)动词:

根据上下文灵活确定意义

5、与

1)介词:

和、跟、同/给、替、跟

2)连词:

和(一般只连接名词)

3)语气助词:

呢、吗

6、因

1)介词:

因为(表原因)、依据、趁着、凭借、顺着、通过(表依据或凭借)

2)连词:

于是、就

例: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2、盘庚不为怨者改其度

3、因时变法者,贤主也

4、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5、公伐诸鄢

九、连词和句式

1、而

1)连词:

然后、而且、而、但是、却(用于联合结构,连接作谓语的词或词组)/不译、而(用于偏正结构,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却、如果(用于主谓结构,连接主谓)

2)代词:

第二人称

2、然

1)连词:

但是、然而

2)代词:

这样

3)形、副、动、象声词后:

…的样子

3、然而:

虽然如此,但是(秦汉前)/但是(战国后期)

4、则

1)表承接:

就、便

2)表情理上的联系:

那么、那么就

3)表转折:

4)表说明或判断:

是、就是

5、然则:

既然如此,那么(秦汉前)/那么(汉以后)

6、虽然:

即使这样、虽然如此

7、虽:

虽然(表让步)/纵然、即使(表假设)

例:

1、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2、触槐而死

3、谌虽暴抗,然闻言则大愧

4、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5、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

十、古文今译

(一)直译和意译

(二)具体方法

1、对译

2、移位

3、增补

4、删减

5、保留

(三)常见错误

1、不了解字词含义:

通假字、古义和今义、单音词与复音词

2、不了解古代汉语语法修辞

3、不了解古代生活与典章制度(如:

通籍、视事、下车、乞骸骨等)

例:

茶烟歇

4、不明解词与翻译的区别

例:

雩而雨,何也?

(四)今译的要求:

信、达、雅

例:

1、苏秦刺股

2、前者呼,后者应。

第三部分文学概论

一、参考教材:

王一川主编的《文学概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8月第1版。

2.《新编文艺学概论学习指导书》,刘长林、张恩科编写,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1996年版。

二、复习重点:

文学理论的重要术语(概念)。

主要术语(概念):

1、摹仿论:

是关于文学是对宇宙万物的摹仿的看法体系。

这是西方最古老的文学观念,又可称再现论。

摹仿论相信,文学及其他艺术都是来自对自然的摹仿。

它是由古希腊思想家赫拉克利特最早明确提出的,以亚里士多德为突出代表,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甚至认为诗比历史记录包含更大的真理性,能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

文学摹仿论由于强调文学的意义从属于它所摹仿或再现的生活世界,显示了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时,仅仅看靠文学与生活世界的联系是不够的,这并不能代替对文学的其他多重要素的全面理解。

2、实用论:

主张文学是为愉悦和教育而从事的摹仿。

这种理论相信,文学可以对人们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感化教育。

实用论在要求文学服务于社会实际利益方面有其合理性,因为文学毕竟不能满足于表达个人情感,而应当关注并力求有益于社会现实。

但是,当实用论片面突出教育因素而抑制甚至扼杀快乐因素时,文学的特性也就可能失去了。

3、表现论:

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它不再主张文学再现社会现实,而是强调文学表现自我情感,这有助于肯定作家的情感、想象力与天才等对文学的意义。

不过,文学表现论过分强调情感表现的作用,而对文学来说,仅有情感表现显然是不够的。

4、体验论:

它认为文学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或情感的表现,而是对于个体体验的传达;文学创作的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而是对独特的人生体验加以阐释,使其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和可传达性;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在于所传达的体验本身的特异性或神秘性,而在于它的普遍性和可理解性;读者阅读文学作品,主要是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

5、语言论:

把文学视为一种语言符号,并强调运用语言学模式去加以研究。

这诚然有助于认识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这一更本特点,但是,同样应看到,语言不是文学唯一因素,而只是文学的各自具有不可缺少作用的众多因素之一。

如果把语言的重要性无限加以夸大,那必然会导致对于文学的片面理解。

6、文学文本:

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语言表意系统,包括诗歌文本、小说文本、散文文本、报告文本、剧本文本等形态。

通常包括语言层、形象层、意蕴层、余意层、衍意层五个层面,具有如下特征:

语言系统、表意、蕴藉、阅读期待、开放。

7、文学媒介:

是文学文本得以传播的外在物质形态及渠道。

它包括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大众媒介和网络媒介等类型。

媒介是文学的重要维度之一,它不仅具体地实现文学意义信息的物质传输,而且对文本本身产生微妙而又重要的影响。

文学媒介规定文学形象的内涵;文学媒介影响文本修辞效果的产生。

它具有涉义性、物质性、中介性、语境依托性特点。

8、文学语言:

文学语言是一种存在于文学文本中的、富有文采的情感化的语言。

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具体体现为:

陌生化、语境化和蕴藉性。

9、文学形象:

是读者在文本修辞的感染过程中经由想象和联想而生成的生活图景,主要有文学意象、文学意境、文学典型三种形态。

10、文学体裁:

是由文学文本的语言运用、结构模式和形象塑造的类似而构成的相对稳定的形式规范。

具体划分为四种:

诗、小说、散文、剧本。

11、共鸣:

是文学阅读高潮阶段中的过程之一,是读者在阅读中与文本产生心灵共振与感应的情形。

它有两种不同情形:

一是指读者与文本作者发生共鸣,二是指读者与文本中的人物产生共鸣。

共鸣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其一,文学文本本身具有丰富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感染力;其二,读者的阅读经验和阅读期待中必须具有同文本产生“遇合”的主体因素。

12、净化:

是文学阅读高潮阶段中的过程之一,是读者在阅读中受到道德洗涤和人格提纯的情形。

净化作用表现为:

一是让读者在道德上获得洗涤。

一是让读者的人格获得提纯。

13、文学批评:

是在文学阅读基础上对于特定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和评价。

文学批评类型:

审美欣赏型批评;理性认知型批评;道德教化型批评;消遣娱乐型批评。

文学批评模式:

传记批评模式;社会历史批评模式;心理分析批评模式;语言批评模式;文化批评模式。

文学批评文体类型:

以诗论诗式;评点式;评传式;随笔式;论文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