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49545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大纲

上海成人高等学校政治理论协作组

 

说明

一、受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成教办委托,我协作组组织编写了这本教学大纲,本大纲由闸北区业余大学的邬涵辉老师和杨浦区业余大学的场志祥老师执笔起草,经职工医学院的刘宏正老师、机电职工大学的周庠怡老师和纺织职工大学的张薪泽老师修改并在2000年9月15日的教研活动上广泛征求意见后,获本协作组召开的审稿会通过。

二、本大纲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教育部教社科司[1998]6号文(即《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的精神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成(2000)33号文(即《关于在本市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中设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及“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本市部分成人高校历年来的教学经验拟就。

三、本大纲的配套教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简明教程》(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

 

上海市成人高等学校政治理论协作组

2000年10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简明教程》教学进度表

章次

章名

讲授课时

讨论

备注

绪认

3

物质和意识

4

世界的联系和发展

6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6

认识论

4

2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3

社会基本矛盾

3

社会进步与历史发展

3

机动

2

复习

2

考试

2

合计

38

2

40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员在理论上了解什么是哲学,重点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重点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内容和作用等基本特征,理解唯物史观的创立第一次打破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主义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局面;明确学习哲学是为了掌握理论武器,指导我们发行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第一节哲学和哲学和基本问题

一、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

1、哲学与世界观各自的含义及相互关系;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的含义和内容及其理论意义;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3、哲学基本总是的现实意义;4、哲学中两个“对子”的关系;5、历史观、人生观的含义,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三者的关系;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及其与哲学基本问题的关系。

三、哲学的基本派别及其基本形态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产生的发展的社会根源、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2、唯物主义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形态及简单评价;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4、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主观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

1、马克思议哲学研究的对象及其与旧哲学的区别;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及在此关系上应反对的错误观点。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

1、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2、唯心史观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原因,旧历史观的主要缺陷;3、唯物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发展

1、马克思主义哲学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2、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统一的。

二、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七个基本观点;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意义;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目的。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2、树立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3、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物质和意识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员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理解并掌握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深刻理解并把握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第一节世界的物质性

一、物质

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物质观——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列宁物质定义及意义;3、哲学物质范畴与物质具体形态及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

二、运动

1、运动的定义,物质与运动的关系;2、时间与空间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性;2、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4、时间、空间的无限性与有限性及相互关系,掌握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意义。

第二节意识的本质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意识的产生经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重要作用。

二、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属性;2、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三、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1、人工智能的本质;2、人工智能与意识的区别、

第三节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世界的统一性:

一元论、二元论的含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2、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证明和辩证唯物议的论证;3、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2、意识能动性的含义、表现及发挥的正确途径。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各自的含义及相互关系;2、规律的含义,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及其意义。

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和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员掌握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其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进而理解并掌握联系和发展的一般特征,以及理解并掌握联系和发展的五个基本环节。

第一节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一、两种发展观

1、两种对立的发展观及其主要表现;2、唯物辩证法的含义及其总特征。

二、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2、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2、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条件上,条件的含义,一切从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出发;3、系统的含义、系统的本质特征、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三、运动、变化、发展

1、联系、运动、发展的关系;2、运动与变化的关系,运动的五种基本形式及其相互关系;3、发展的含义,过程的含义,发展与过程的联系。

四、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1、新旧事物各自的含义及判断标准,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历史的必然;2、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曲折性及对新生事物的态度;3、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第二节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原因和结果

1、原因和结果的含义、因果联系的含义及其特点;2、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3、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的含义,因果联系复杂多样性表现的三种主要类型;4、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偶然性的含义及两者区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3、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1、现实性的含义及其与现实的区别,可能性的含义,可能性的各种情况的分析;2、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3、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四、内容和形式

1、内容和形式的含义及其复杂性的表现;2、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3、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五、现象和本质

1、现象、真象、假象的含义,本质的含义及其与必然性、规律的关系;2、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3、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第四章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员着重明确以矛盾为核心的发展观,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结合上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掌握发展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树立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观;理解事物发展的前进性的曲折性,树立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

第一节对立统一规律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客观性;2、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的含义及表现;3、矛盾斗争性的含义及其绝对性、无条件性;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2、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普遍性的含义及意义;2、矛盾特殊性的含义及表现;3、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含义,相互关系及意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国方面的含义,相互关系及意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4、解决矛盾的基本形式和意义;5、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的及其意义。

第二节质量互变规律

一、质、量、变

1、质的含义,质与属性的关系;2、量的含义,认识事物质和量的意义;3、度的含义、度的关节点,掌握度的方法论意义。

二、量变与质量的辩证关系

1、量变、质变的含义及判别的标准;2、量变与质量的关系;3、量变与质变的相互转化。

三、质量互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1、质量互变的普遍性;2、量变形式多样性及两种基本形式,质变形式的多样性及两种基本形式;3、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量变质变原理的意义。

第四节否定与否定规律

一、肯定和否定

1、肯定和否定各自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2、辩证的否定观;3、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对立,辩证否定观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二、否定之否定

1、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内容:

事物发展的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完成自我发展的完善的过程;2、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形式,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3、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的意义。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2、否定之否定规律特殊性的表现、原因。

第五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员懂得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划清同旧唯物主义、先验论和不可论的界限;掌握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理解并把握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弄清真理和谬误的本质区别,领会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了解并把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这一伟大的认识工具,正确分析和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树立实践的观点,坚持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坚持真理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一节认识和实践

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区别,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能动的反映论与被动的反映论的区别,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缺陷;

2、认识主体及其必备条件、基本形式,认识客体及其基本形式,主体和客体的关系;3、理性思维及其特点,非理性思维及其特点。

二、实验的特点和形式

1、实践及其基本特点;2、实践的基本形式及其关系。

三、实践和认识的相互作用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2、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过程

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各自的含义、特点和形式;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3、实现第一次飞跃的条件。

二、由理性认识到实践

1、第二次飞跃的重要性;2、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条件。

四、认识过程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的原因,认识过程无限性的依据;2、创新思维的基本动力和基本方法。

第三节真理

一、客观真理

1、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一元性;2、真理与谬误相斗争而发展,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1、每一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含义;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及其同人类认识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联系,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态度。

三、实践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实践成为检验真理标准的根本原因;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及其意义。

四、认识论与思想路线

1、认识论与思想路线的关系;2、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

第六章社会存和和社会意识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员掌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充分认识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存在与意识这个马克思议唯物论在社会历史领域里的具体运用,从而自觉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并自觉运用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第一节社会存在

一、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1、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2、人类社会的基础,物质生活条件的含义。

二、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地理环境对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影响;2、地理环境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三、人口因素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或延缓作用;2、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五、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2、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原理的意义。

第二节社会意识

一、社会意识及其构成

1、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及其关系;2、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及其关系;3、社会意识形式及其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二、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

1、政治法律思想在诸意识形式中处于核心地位;2、艺术、道德、宗教及其特点和作用。

第三节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

一、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反映

1、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总是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

二、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2、认识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对开展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具有重要意义。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文明的含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及相互关系;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特征,精神文明重在建设。

第七章社会基本矛盾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员掌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大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

充分认识社会基本矛盾的对立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从而深刻理解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

第一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一、生产力

1、生产力及其基本要素;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途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原理的含义。

二、生产关系

1、生产关系及其构成;2、生产关系的基本类型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及其重要意义。

第二节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一、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1、经济基础及其深刻的内涵;2、上层建筑及其组成部分;3、社会形态的具体性、复杂性和发展性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正确性。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意义。

第三节社会基本矛盾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关系;2、生产力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它成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法则,构成检验实际工作及方针政策的根本标准。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状况;2、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及其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在联系。

第七章社会进步与历史发展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员了解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里必然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而革命是解决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深刻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承认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必然使学员了解人类社会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结论。

第一节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

一、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阶级的起源、实质、阶级斗争的作用;2、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特点和现状;3、国家的起源、实质和职能,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二、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1、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及其主要表现。

第二节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1、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及其主要表现。

二、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历史人物及其作用;2、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

三、无产阶级领袖和政党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无产阶级领袖;2、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第三节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趋势

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不断进步的总趋势及原因;2、必然王田和自由王国及其关系

二、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

1、共产主义的含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初级阶段的含义;2、两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