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第一章.docx
《人文地理第一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第一章.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文地理第一章
第一章文化的结构、价值观与区划
第一节文化的结构
一、文化的概念
1泰勒:
“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原始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版)
“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
就对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义上说,在不同社会中的文化条件是一个适于对人类思想和活动法则进行研究的主题。
”(引自马文·哈里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
2克罗伯(A.Kroebter)和克鲁克洪(C.K.M.Kluckhohn)《文化:
概念的批评考察》:
“文化是通过符号而获得,并通过符号而传播的行为模型,这类模型有显型的和隐型的;其符号也像人工制品一样体现了人类的成就;在历史上形成和选择的传统思想,特别是其所代表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文化系统一方面可以看作是行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进一步行动的制约因素。
”
对该定义的分析:
首先,该定义把文化当作行为的模型,而这种行为模型,既有外在的显型,又有内在的隐型。
显型有人工制的形态和艺术的形象,隐型有人的价值观念和艺术的思想内涵。
其次,该定义说明后天的文化获得与传播是靠符号而实现的,为了获得与传播就创造了这种文化载体的符号,通过它来传达文化的内含,交流人们的思想、感情和意图。
再有,该定义是从文化的历史发展的历程中来解说文化。
它指出,文化所表现得传统思想史历史上形成和选择的,而其中的价值思想则是文化的核心。
3庞朴:
“如果把文化整体视为立体的系统,那么它的外层便是物质的部分-一不是任何未经人力作用的自然物,而是‘第二自然’(马克思语),或对象化了的劳动。
文化的中层,则包括隐藏在外层物质里的人的思想、感情和意志,如机器的原理、雕像的意蕴类;和不曾或不需体现为外层物质的人的精神产品,如科学猜想、数学构造、社会理论、宗教神话之类;以及,人类精神产品之非物质形式的对象化,如教育制度、政治组织之类。
文化的里层或深层,主要是文化心理状态,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情绪、民族性格等等。
”(《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3文化的特征:
①文化的学习特征。
人的行为可以分为本能的和学习的。
那些作为社会文化部分的行为是经过后天训练而学到的,这构成了人类行为的大部分。
②文化赋予现实以意义。
由于这些意义是由文化来决定的,而文化又有差异,因此在不同的社会里人们对同一行为就会有不同的理解。
③文化作为被传递的通讯象征。
④文化是经过整合的。
文化的每个因素是连锁的,并相互支持形成一个系统,一个经过整合的系统。
⑤文化是有差别的共享。
当任何社会的文化通过那个社会的所有成员明确地共享时,文化也在这个群体的亚群体中有差别的共享。
⑥文化是一种适应方式。
二、文化的结构
1意识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
2雅文化和俗文化
雅文化在上层统治集团和知识分子中流行,又称上层文化和精英文化。
雅文化有较强的理性色彩,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理论性,反映民族文化的核心,反映一个民族和一个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俗文化在百姓中流行,又称大众文化、民间文化和下层文化。
俗文化有较强的感性色彩,接近生活,一般没有系统得理论形态。
俗文化大都由民间集体创作,主要靠口头和行为传播。
第二节
文化资源的价值观
一、文化资源的概念
文化资源是指凝结了人类无差别的劳动成果的精华和丰富的思维活动的物质的精神的产品或者活动。
文化资源包括历史人物、文物古迹、民俗、建筑、工艺、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戏曲等。
二、文化资源的特性
1文化资源价值的潜在性
1文化资源价值的潜在性与文化的存在形式有关。
计算价值的前提是对象化和具体化。
在庞大的文化体系中,只有一部分可以对象化。
2无法对象化的文化资源价值度量价值有很大难度,然而它的巨大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它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是衡量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各国人民互相了解、增进友谊的媒介。
2文化资源价值的滞后性
大多数文化产品的功能是在审美过程中释放的,是持久的。
优秀的文化产品可以满足人们世世代代的需求,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1供需规律与古董效应。
物以稀为贵。
大部分文化产品是不可再生的,经历一定年代后通常称作古董,价值往往超常增加。
2认识过程。
不同文化素养的人群对同一个文化产品有不同的感受,人们对文化资源也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
3消费高层次化。
对文化的需求程度是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高层次消费需求增加,文化资源的价值逐渐释放出来。
三、文化资源价值的整体性
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整体性,它的价值要通过整体反映。
历史文化资源整体性有三方面含义:
建设风貌整体性;自然背景整体性;社会活动整体性。
第三节
区域文化与文化区划
一、区域文化的特征
区域文化特征具有综合性、稳定性和时代性。
1文化结构的复杂性决定区域文化特征的综合性。
区域文化特征反映区域文化本质的特征,不是区域内各个文化部门特征的简单相加。
区域文化的核心是区域意识文化。
2区域文化有漫长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有历史的稳定性。
3概括区域文化特征的目的是指导区域发展,区域文化特征应该具有资源价值,有积极意义,有时代性。
二、区域和城市的文化形象
1区域和城市文化形象,是区内外公众对区域和城市的认识和评价,内外公众的重点是外字,是外地公众。
指一定区域和城市以其外观建筑、公共设施、机关、学校、企业、商业、道路、交通、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秩序、治安状况、人际关系及内隐的法律、制度、治理方式、价值观念、区域和城市精神、生活、工作、行为方式等所形成的区域和城市氛围,作用于社会公众主观意识综合后所形成的基本印象。
2城市和区域文化形象的构成。
包括视觉形象和理念形象两部分。
视觉形象主要是实物形象。
理念形象主要是文化形象,包括市场秩序、法治水平、政府效率、社会风俗、教育普及。
形象的主要载体是人,是生活在当地的人群。
形象是竞争力,形象是凝聚剂,一个好的形象可以鼓舞居民,吸引有志之士。
形象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有漫长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3要素。
区域和城市文化形象这一基本概念,涉及三个要点:
(1)区域和城市文化形象是一种大文化的视角。
它不是单指某一特定区域和城市的文化教育设施、人的知识水平、教育程度的狭义文化形象。
而是包括了举凡某特定区域和城市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总和所形成的整体景象。
(2)区域和城市文化形象是一种综合认识的结果。
即主体整体对某特定区域和城市客体的总印象。
它不是单个人的认识,也不是多数人对区域和城市文化个别要素的认识。
而是大多数人对一个区域和城市的总体认识结果。
(3)区域和城市文化形象具有主客观的统一性。
它首先是客观的。
区域和城市形象是不以人的感知为转移的客体实在;其次又是主观的,即区域和城市的文化形象客观存在是通过人们的主观印象所表现出来的。
离开了主体的这一感受对象,区域和城市文化形象便无从表现。
4形象设计:
是对原有形象的重新概括和提升。
形象设计可以将区域和城市中的亮点概括起来,可以提出符合发展方向的新亮点,提升区域和城市品位。
形象设计的主要原则是前瞻性,反映发展的方向;现实性,符合自然和人文背景,反映区域和城市的特征面貌。
形象设计的内容包括视觉形象和理念形象两大部分。
形象设计的过程包括调查分析、目标定位等阶段。
组织实施和管理监督是形象设计的保障。
媒体对形象的贡献不可忽略。
形象设计既要见物,更要见人。
第四节地名文化资源
一、地名文化的概念
1定义。
地名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反映民族语言和民族心理的特征,反映民族的风习和伦理道德观念。
地名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名的新生、消失、转化,实际上是地方文化的自我更新和发展。
各个历史时期留存下来的地名,既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的地标符号,更是社会民生与人文创造的真实记录。
人们把自己的情感倾注于地名,反映当时的地理环境、民俗风情,表现对美德的崇尚,对自然的祈盼,对未来的希望。
由此可见,地名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2性质。
2007年8月联合国第9届地名标准化会议暨第24次地名专家组会议,确认地名“确属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
地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地名的非物质形态。
通过点状地名、线状地名和面状地名的维系来界定无形的空间,这种空间以地域实体为依托,是人们城市意象形成的重要媒介。
城市意象是人们对城市环境的感知。
具有可识别性功能。
比如,北京的四九城,城墙虽已拆除,但14座城门名得以保留,界定出北京老城的空间范围。
再如天津的东北角、东南角、西北角、西南角等。
(1)地名承载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体现人类的创造力地名的形成过程也是人类认识、开拓自然的过程。
(2)地名展现地域的文脉。
地理的特性贵乎山川河流围合成各个相异的区域,不同区域的文化首先由地名来标识。
关中,指示着四塞之国、八百里秦川、八水绕长安、古都风范。
徽州,它的地域环境迫使其居民选择外出经商的生活方式,成为中国儒商的典型代表。
(3)地名的认同感和历史感。
地名演说着聚落、社区的形成和演变,这些聚落和社区具有自己独特的环境、历史、传说、信仰、传统技能、语言等等,构成了居民认同感的元素。
明朝防北虏修筑边墙、驻守兵马,一些军事据点演变成聚落,在延庆如榆林堡、靳家堡、晏家堡、丁家堡等等,戍守兵丁及眷属在长城附近安家,渐成村落,如怀柔县长城内沿线明代村落:
莲花池、西水峪、黄花城、慕田峪等等。
明朝军籍不能随便更改,世代相袭,形成亦军亦农的生活方式、边堡文化,构成边堡认同区域。
北京的紫禁城、西苑、永定门、德胜门、安定门、公主坟、八王坟等等无不体现帝都特色,这些地名都是都城文化的认同元素。
虽然有的物质实体已消失,但地名仍起着延续文化的作用,使居民有感染文化的感觉和与历史对话的感觉。
(4)地名是城市活性要素城市的活性主要依赖城市特有的文脉延续。
著名城市规划大师与城市历史学家芒福德认为“如果我们仅只研究集结在城墙范围内的那些永久性建筑物,那么我们就还根本没有涉及到城市的本质问题。
”地名形成了非物质形态的城市空间,城市的文化传统大都集中于这个空间氛围中,表现城市的起源、扩展等。
例如天津的北马路、南马路、东马路和西马路是明清老城的北城墙、南城墙、东城墙和西城墙,界定出天津近现代城市发展的起点。
原来天津老城四周都是开洼荒地,形成的地名方位词加“开”,如南开、北开、老西开、西广开,说明了城市生长的序列。
(5)地名体现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古代政治理念。
地名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
成都有四维村,取自《管子·牧民》:
“守国之度,在饰四维。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九如村,取自《诗经·小雅·天保》: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有祝贺福寿绵延之意。
中国古代的德治思想,也灌注于地名之中,泉州甘棠巷,明代大学士张瑞图因出于对李廷机爱民的崇敬,引用召公奭于甘棠树下审案爱民的典故,命名该巷为甘棠巷。
历代中原王朝为天下之中,教化四方,地名中也体现了“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思想。
比如,含有绥、威、镇、宁、安、平、武等字的地名,归绥、迪化、镇东、镇西、镇南关,平东、平西、平江,安邑、安岳、安海,靖西、靖远、靖江,宁南、宁西、宁陕,威远、威州、威县等等。
(6)地名是一种民俗文化。
地名是一种民俗文化,众多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中发生,增加了原有地名的文化内涵,其形成、流传过程中也会产生一系列地名,成为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无声的解说系统。
如南京的地名中,菩提达摩不辞而别离建康,梁武帝派人骑骡追赶,结果骡子突然被夹在山峰之间,达摩遂折苇渡江,则是长芦寺、达摩洞、夹骡峰的由来。
(7)地名记录商业文化、手工技艺。
中国古代城市中的商业、手工作坊用地是城市土地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的地名可以展现出传统商业、手工艺的空间变化。
北京以市为名的街巷举目皆是,如花市大街、骡马市、缸瓦市、煤市街、米市大街、珠宝市街等等,这些地方都是当时的市场所在。
还有一些以作坊为名的地名,如北草厂胡同、大石作胡同、小石作胡同等等。
从这些地名的变迁中,可以印证和折射出北京源远流长的商业发展史。
再如南京城南是明朝的手工业作坊群落地区,形成的地名“十八坊”,如织锦坊、鞍辔坊、踹布坊、颜料坊、铜作坊、银作坊、铁作坊等等。
3地名的历史文化内涵。
如北京:
上古幽陵;夏朝冀州;周朝称蓟;春秋战国时是燕国的都城,故称燕京。
秦置广阳、渔阳,西汉设幽州;东汉为广阳、蓟县;北魏称燕都;隋改涿郡;唐称范阳;唐以后一度称幽州;元朝时称大都;明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攻占元朝大都之后改称北平府,成祖称北京;清朝也建都北京,并沿用了明朝的名称;民国建立之后仍称北京。
1928年改称北平。
上海本是汪洋大海,后由于泥沙沉积逐渐变成了沙滩,最后成了一块新生陆地。
春秋时期,吴王曾在此建了一个馆舍,取名“华亭”;唐朝设置华亭县;宋朝这里成了国内外贸易的集散地。
南宋在1265年,开始在华亭县建镇。
那时苏州河,南岸有两条支流,一条称上海浦,一条称下海浦。
建镇的治所在上海浦附近,故取镇名为上海镇。
这就是上海地名的来历。
元朝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即1292年,设上海县。
1927年改为上海特别市。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中央直辖市。
上海的简称“沪”和“申”也是有来历的。
先说“沪”。
“沪”原是一种捕鱼工具,是用竹子编成的。
当地人民将此工具插入江海中,潮来沉没,潮退露出。
鱼随潮而来,退潮时便被沪拦住。
古时称呈喇叭形向外扩张的水道为“渎”。
而当时上海所在淞江口处正是喇叭形的海湾。
所以,人们便将到处插有“沪”的、又被称作“渎”的淞江口一带称为“沪渎”,这一带正是上海所在地。
所以,“沪”也成了上海的代称。
说起上海“申”的简称,它与战国时期受封于这里的楚国贵族黄歇有关。
黄歇是战国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号春申君,带领百姓治理黄浦江。
人们为了怀念他,不仅为他建了庙宇,还将这条河改称为春申江,简称申江。
后来,人们便以“申”代称上海。
再如南京“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4地名文化的保护。
保护地名就是保护历史,沿用老地名就是延续历史,传承文化,2004年6月,中国地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出台了《关于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和《关于开展“中国千年古县”认证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标志着我国地名文化的保护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其挑战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建设。
二、地名文化资源的发掘
1更名更名是选用更具感召力的地名。
如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将州府中甸改名为香格里拉。
但更名要采取慎重原则。
地名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载体,一种特定文化的象征,一种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
故而改名易名当慎,切勿轻率待之。
关于地名命名与更名,国家有相关的法律和规定。
城名的更改,涉及到一个城市的多方面定位,是对一个城市历史的再认识。
地名与城市历史文化的联系,地名命名与更名中传统与现代的衔接,是城市地名命名与更名中必须慎重对待的。
冯骥才先生指出:
“历史上地名的更换也是很多。
但这些地名的改变,大多由于政治变迁,改朝换代。
更改地名,总是为了表明‘改天换地’,绝非从文化考虑。
然而,正是出于这种无意中的惯性,这个非文化的传统,使得我们对地名的文化价值与精神价值缺乏认识”。
政协委员建议为石家庄改名。
这位人士说,河北省省会是全省6900万人的形象,它需要一个更加响亮和富有韵味的名字。
他还为石家庄拟定了3个名字:
西柏坡市、冀都市、北宁市。
地名是一个城市的符号,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
“石家庄”一名的由来,始于明初,原是真定卫的军屯和官庄。
直到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废除卫所军屯制,石家庄才成为隶属真定府获鹿县的一个小村庄,与当时的政治中心真定城隔滹沱河相望。
据清光绪《获鹿县志》记载:
“石家庄,县东南三十五里,街道六,庙宇六,井泉四。
”“石家庄”一名是有其历史文化渊源的。
“西柏坡”的影响力和名气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响亮招牌,拿来做我们城市的名字无疑可以增加城市魅力。
“冀”是“希望”,又是河北省的别称,改名“冀都市”在字面上完全可代表河北省省会。
“冀都”这个名字在河北历史上还没有重名,符合自主创新思想。
地名是区域间相互识别、认知、吸引的重要标识。
随意更改会造成极大混乱,安徽徽州地区改名为黄山市,把太平县改为黄山区,三个专名相同的地名给当地居民生活、游客带来极大不便,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发展。
2、弃名。
弃名是放弃有损当地形象的称呼。
如重庆不喜欢称雾都和火炉。
3拓名。
拓名是开拓地名文化内蕴,发挥名人效应。
如山东计划把曲阜、邹城、兖州和济宁(市中区、任城区)连起来,建成一个组群结构大城市曲阜市,就是利用孔子名人效应。
4争名。
争名的表现就是对地名原址的争夺。
炎帝、尧帝、舜帝故里之争,老子、姜尚、诸葛亮、曹雪芹故里之争。
名人故里以及相关的开发,就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再往深一层,名人故里之争,实际上是对文化品牌的争夺,每个参与竞争的城市都希望通过名人,通过文化,来营销这个城市。
名人故里之争实质是一种“营销模式”。
修复名人故迹,推动纪念活动,吸纳海内外华人投资,成为一些地方政府发展旅游产业的突破口。
正是这种巨大经济空间的存在,使得各地乐此不疲,而地方政府也往往成为这些“文化战”背后的“主导者”。
甚至反面人物、小说虚构人物居然也成了不少地方争夺的焦点。
山东阳谷县和临清市就各自开发了“金瓶梅”文化旅游区,安徽则建起了“金瓶梅”遗址公园。
对于《西游记》,山东教授考证出泰山是“花果山”的原型,福建学者发现孙悟空还了俗,还留有墓地。
京(门头沟)冀(东光)争夺马致远故里。
第五节文化区划原则
一、文化区的概念及文化区划分的指导思想
1文化区的概念。
文化区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也是最能集中体现文化研究之地理特征的内容之一,不同学者对文化区有不同解释。
总体来看,文化区是以不同地区盛行的文化特征的差异而划分的一种空间单位。
在同一区域内,某一种文化要素甚至多种文化要素(语言、风俗、艺术形式、道德观念、社会组织、经济特色等)以及反映这种文化特征的景观呈一致性的特征。
文化区一般是由文化中心、文化核心区和文化辐射区组成。
文化区的划分,由于受划分者的要求、目的、倾向、原则等因素的影响,划分的方法和种类很多。
一般而言,语言和风俗可以作为地域文化差异研究的两项主要指标。
2文化区划分的指导思想。
区划的界线有突变型和渐变型。
文化区的划分来说,人是文化的载体,人的可迁移性决定了文化区分异的渐变性,文化区界线的模糊性。
文化特征实际上是一个边界模糊的概念。
周振鹤曾经指出:
“所谓吴文化区,所谓三晋文化区,在地域商都是很模糊的概念。
例如,吴文化区到底用什么来规范,用风俗用宗教,显然都不行。
”(张伟然《湖北文化地理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版第1页)所以我们在进行文化区划时,层次宜少不宜多,界线宜粗不宜细。
文化区的划分主观性较强,文化区之间不可能泾渭分明,其界线准确地讲,仅仅是一个过渡混杂带。
所以,文化区也只能反映出大致的情形。
3文化区划分的意义.文化区的划分历来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最重要内容,因为它能够综合、全面地反映出文化在地域上生成、发展和整合的全貌。
在同一个文化区内各文化要素表现出大致相近或相似的特点,这是各种文化长期交流、融合或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文化区划原则
1差异性原则。
差异性原则又称区内相似性和区外差异性原则,共同特征原则。
差异性原则是任何一项区划都遵循的原则,也是文化区划的第一原则。
2民族和语言原则。
如朱竑《海南岛文化区域划分》一文指出:
“根据海南文化的传播扩散特点,并结合海南各地的人文、自然条件,海南文化区划的基本原则可归纳为:
①民族构成基本一致;②相同或相似的语言(方言)类型;③比较一致或相似的文化景观;④文化地域分布基本相联成片;⑤有一个反映区域文化特征的文化中心。
”
3行政区原则以机能文化区即以行政区划作为文化区划分的基础或主要标志。
行政区划的产生固然出于行政管理的需要,但行政区划一旦形成和稳定下来,就有可能对区域内的文化心理产生影响,形成共同的地域性文化心理。
因此行政区一旦形成,它的边界对社会和经济生活有重大影响,是文化区划的重要依据。
机能文化区很容易形成一个感觉文化区。
所谓感觉文化区就是人们对于文化区域的一种体认,既存在于区内居民的心目当中,也得到区域外人们的广泛赞同。
省最初只是行政区划。
省形成于元朝。
元代行省实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其组织设置与中书省是一致的。
元人许有壬:
《圭塘小稿》卷8说:
“国制,中书总庶政,是为都省。
幅员际天,机务日繁,相天下重地,立行省而分治焉。
”由于每一行省都直接统辖一定数量的路、府、州、县,凡区域内“钱粮、兵甲、屯种、槽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
清代省制仍具两重性质:
既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划。
省之最高长官总督巡抚的权力非常大,《清朝通典》卷33说总督“掌总治军民,统辖文武,考核官吏,修伤封疆”。
巡抚也“掌宣布德意,抚安齐民,修明政刑,兴革利弊;考群吏之治,会总督以诏废置;三年大比,献贤武之书,则监临之;其武科则主考试”。
正如刘伟《晚清省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变迁》一文指出:
“清人意识中的省只是一种行政区划的概念。
”(《史学月刊》1999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省开始具有同一化的文化心理基础。
其标志便是省意识的产生。
省籍意识不仅是对以省为单位的桑梓之地的归属感与自豪感,也是对本省地域学术文化的认同以及对他省地域学术文化的区分。
所以省意识产生的一个鲜明标志是近代以省为单位的地域学术文化发展。
20世纪初,一种非常强烈的“省”的自主意识出现了《云南》杂志的一篇文章《论云南人之责任》云:
“而今日振作精神,固结团体,正我滇人之责任也。
”“我为滇人,当以滇事为己任。
”“滇之存亡当以滇人责任心之有无为断。
”《新湖南》也旗帜鲜明地声称:
“吾湖南人也,欲谋中国,不得不谋湖南。
”“湖南者,吾湖南人之湖南也。
”而另一篇《新广东》的文章更是大张旗鼓地鼓吹“广东自立”,并称此自立精神即是:
“广东者广东人之广东也。
”“广东人实为广东地主,则广东之政权、财权、兵权、教育权、警察权、铁路矿山权、土地所有权、森林权、海权,莫不宜自操而自理之。
”在这一时期风起云涌的收回利权运动中,各省铁路公司也往往以“本省”自称。
福建报纸说:
“铁道之于福建,又全省安危得失之所寄也,我闽人宜保勿失,非特为一省计,不啻为全国计。
”这场运动是全国性的,它以1904年湘鄂粤三省收回粤汉铁路开始,很快波及到全国十余个省。
然而,这一运动一个被人忽视的重要特征是它的地域性,即它是近代史上第一个以省为单位发动的全国性运动。
支配这个运动的基础就是“本省”这种群体心理和“省的利权”观念。
上述言论中,既包含对省的认同意识,也包含了省的自主意识。
种种言论表明,人们对“省”的认识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形成了一种立足于一定地域经济文化认同和自身利益的新的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