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美术出版社美术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4458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美术出版社美术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江西美术出版社美术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江西美术出版社美术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江西美术出版社美术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江西美术出版社美术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美术出版社美术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1.docx

《江西美术出版社美术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美术出版社美术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1.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美术出版社美术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1.docx

江西美术出版社美术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1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1、中外卡通形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可爱的卡通形象

2.认识一些中外著名的卡通形象。

了解可爱的卡通形象的夸张与拟人等艺术手法

3.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卡通形象“形与色”的感受。

可爱的卡通形象

教学要点:

1.重点:

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卡通形象“形与色”的感受。

2.难点:

了解卡通形象的夸张与拟人等艺术手法。

可爱的卡通形象

3.兴趣点:

①有趣的故事情节。

②欣赏卡通玩具。

③创作有趣的卡通形象。

4.观察点:

①卡通的“造型与色彩”特点②中国卡通形象用线勾、平涂着色的特点。

课前准备和课时

1.彩色笔、油棒、剪刀和各种色纸,带一本自己喜欢的卡通人舞。

2.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放课件

2.欣赏教师的示范画

3.了解老师画中意境,比较均称、均衡变化、夸张的美感

二、讲授新课

1.课题:

可爱的卡通形象

2.提问:

(1)你看到什么?

(2)你最喜欢哪个卡通人物?

为什么?

它有什么特点?

(色彩、夸张)

(3)线条卡通人物与艺术家表现的卡通人舞各有什么特点和独特的拟人的艺术手法、美感?

3.教师讲授新课:

4.过程与方法:

①在“说一说知道的卡通形象和精彩的故事情节我”造型游戏中,培养想象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

②在欣赏中、感受艺术家的想象创造力,提高审美品位。

③在装饰设计游戏中,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5.学生想象与创作:

①.用卡纸、挂力纸等的色彩进行创作。

②.用彩色笔绘画创作。

③.装饰:

添加什么?

装饰什么才能卡通形象“拟人化”和具造型美和色彩美有装饰美?

6.感情于态度:

①.积极想象和完成各项学习活动。

②.能与同学合作。

③.明确自己的任务。

三、小结

评价目标:

1.有创意:

2.拟人化:

3.装饰美:

作业自评:

①要求:

能设计一个自己喜欢卡通人舞。

②能运用对称、色彩、夸张等手法表现卡通人物。

③作品独特,与众不同。

2、趣味水墨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水墨漫画,体味水墨漫画的趣味性。

2、运用看、听、说、画等一系列的方法,以勾斫、皴擦、点染为手段,进行水墨漫画创作。

3、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水墨漫画的欣赏及创作能力、大胆表现能力,并能体会其带给我们的艺术审美享受。

重点、难点

1、 学会运用各种绘画技法表现水墨漫画。

2、 能够大胆、简洁富有变化的线条及色块表现水墨漫画。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 教师播放水墨动画片《牧笛》片段。

2、 教师提问,你看过这样的动画吗?

跟你以前看到的动画片有什么区别?

3、 生:

看过,有点像国画,画面优美……

4、 师:

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那你想不想也用水墨的形式来表现一个故事呢?

5、 出示课题:

趣味水墨

(一)

二、探索知新

1、 你以前画过水墨画吗,知道水墨画要有什么要求?

2、 教师出示先前画好的水墨漫画和一张水彩漫画,提问,你觉得这两张漫画有什么区别?

3、 表现方法不同,水墨漫画的线条变化更丰富……

4、 教师小结,水墨漫画在表现漫画的幽默夸张的同时,还应更注重线条和墨块的干湿浓淡变化。

三、演示创作步骤

1、根据主题进行漫画构思。

2、准备大胆的用墨块、线条表现漫画人物及故事内容。

3、注意画面的留白,及墨色的干、湿、浓、淡变化。

四、欣赏创作

1、教师出示大师的水墨漫画作品及学生的水墨漫画作品。

2、学生比较体会其中所带给我们的艺术审美享受。

3、请学生交流自己想表现的漫画主题及表现方法(干、湿、浓、淡)墨色的运用。

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品点评及展示

1、根据学生作品,先进行自评,再由学生互评,最后由教师评。

2、选出较优秀的作品贴于展板进行展示。

3、趣味水墨

(二)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表现墨的浓、淡、干、湿效果的技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对水墨画,笔和墨的趣味的兴趣。

笔和墨的趣味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掌握用笔、用墨的技法,提高学生学习水墨画的兴趣。

  教学难点:

画面构图的虚实处理。

笔和墨的趣味

  教学过程:

笔和墨的趣味

  一、导入笔和墨的趣味

  1、谈话导入

  同学们见过中国画没有?

中国画又叫什么画?

  中国画又叫水墨画,是我们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形式,它是用特别的宣纸、笔,运用墨、水、颜料绘制而成。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张用中国画工具画成的有趣的画。

  (出示范画,学生欣赏)

  2、教师引导欣赏

  

(1)这幅画上画了一些什么东西?

  

(2)这些点在颜色上、形状上有什么不同?

  (3)这些线又有什么不同?

  (4)看了这幅画,你想到了什么?

  3、小结:

我们把大小、形状、颜色不同的电、线画在一起就构成了一幅非常有趣的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笔和墨的趣味”。

  二、新授

  画好的关键是要掌握好用笔、用墨的方法。

  1、讲解国画的用笔技法。

  中锋和侧锋是中国画最基本的用笔技法。

  2、示范讲解国画中最基本的用笔技法。

  

(1)点:

浓、淡的区别。

示范:

墨色互点。

  

(2)面:

(示范)先调淡色,笔尖蘸浓色侧锋画圆

  先调颜色,笔尖蘸墨侧锋画出。

  先调墨色,笔尖蘸色侧锋画出。

  指导学生讲出面和点的区别。

  (大小、形状)

  小结:

国画的用墨讲究浓淡变化。

  (3)线

  引导学生从范图中找出浓、淡不同的线条,使学生知道线条的墨色也有浓淡之分。

(教师示范)

  小结:

国画的用墨必须有浓、淡、干、湿的变化,笔和墨的趣味就是从这些变化中体现出来。

  3、结合音乐讲解构图

  

(1)听音乐《秋日私语》,注意它的节奏又什么变化?

  

(2)对照范图,教师引导学生将音乐与画面联系起来,指出轻柔的节奏可以用淡墨、细点和线条来表示;强烈、快的节奏可以用重墨、大色块、迅速画过的线来表示。

(3)小结构图要领:

四周不要留白,疏密得当;以墨色为主,彩色为辅。

  三、学生作业

  用点、线、面完成一幅有趣的图画,必须体现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画完后根据画面取一个名字。

  四、作业讲评,课堂总结。

4、神奇的大树

教学目标

1、了解树的结构和外形特征,学会运用水墨的绘画方式完成绘画作品。

2、培养学生运用点、线、面的构成画出一棵大树。

3、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使学生认识树木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

教学重难点

了解树的大致结构和外形特征,运用点、线、面的构成画出一棵大树。

课前准备

毛笔、墨水、宣纸、盘子、水、报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看动画:

树木砍伐对环境的影响。

问:

我们为什么要种植树木?

树木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了解树木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

2、欣赏图片:

小树发芽、长叶、到最后成了一片大森林。

大树会开出美丽的鲜花、结出甜美的果实。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大树神奇的作用。

3、揭示课题:

神奇的大树

二、新授

1、出示图片:

不同造型的树木,让学生认识姿态各异的树木,以及树的基本结构:

主干、枝干、树叶。

2、游戏:

树的联系,出示不同样式的树纹、树叶让学生想象可以用什么线、什么点、什么图形表图中的样式特点。

此环节激发学生想象力,开拓学生思维。

教师并把学生的表达在画中示范,让学生具体了解怎么在画中表现自己的想法。

3、巧手画树:

老师现场画出3个不同造型的主干,请学生进行树叶、树纹、枝干的添加。

后问学生还可以怎样表现树叶树纹?

4、学生作品欣赏神奇森林中的树,此环节开阔学生眼界,共分3层引导学生认识树的神奇。

(1)   粗略看一边。

让学生在总体影响上有一定了解。

(2)   细看个树的特征

(3)   学生说还有哪些神奇的大树

三、学生创作

学生分4人小组进行创作。

创设情景百小森林园,

四、展评

把作品贴在4块展板上,竖立在教室前。

学生自评:

同学们种了哪些神奇的大树?

师评从3个切入点:

造型奇特、枝叶有特色、笔墨技法上变化。

五、拓展

介绍中国水墨画的历史,配乐欣赏古代水墨画,看江西名家朱耷的水墨画。

引申到现代水墨欣赏等。

5、昆虫世界

课时:

2课时

一、教学思路

设计重点:

 美术与其它课程的结合。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造力的发挥和情感表达。

将自然中的事物用艺术的手法再现和表达的能力培养。

第一课时

本课可以《昆虫总动员》的动画片导入,先抓住学生的眼睛。

接下来可以播放《昆虫世界》的科教片,在欣赏的过程中将美术观察能力的培养与科学知识有机结合。

可以使学生们从一个观赏者发展到研究者、探寻者,提高他们的兴趣。

也通过动画片和科教片的对比使学生对自然界的真实生物和艺术创造有直接的认识。

对自然界中生物的学习观察最好的办法就是走进自然,引导学生建立的直接的感性认识。

为了弥补实际中的操作性的不足,在第一课时充分的调动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在课后将走进自然观察这一环节在课下完成。

第二课时

将自然中的事物用艺术的手法再现和表达的能力培养。

在学生收集了大量资料和积累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只对表现的形式及方法做略微的讲解。

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昆虫的基本知识及形态和花纹的基本特点。

大胆运用色彩进行绘画表现。

  能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表现昆虫。

2.过程与方法:

在课后学习中能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

3.情感与价值观:

学习发现和欣赏自然界中美的事物。

增强亲近生活、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

播放《昆虫总动员》的动画片。

在播放前提出问题,播放中插入问题或解说,播放后做回顾性提问。

播放前提出问题:

故事里都有谁?

他们都在做什么?

解说:

各个昆虫的名字,从他们的动画中介绍各自的形体特征生活习性。

回顾性提问:

这些可爱的形象是由谁来扮演的吗?

……

2.   播放《昆虫世界》的科教片。

在播放过程中对关键的知识做重点解说。

什么动物才是昆虫。

世界上的昆虫一共有多少种。

我们常见的昆虫的特点,体貌特征,如对称性。

……

3.   《昆虫总动员》的动画片和《昆虫世界》的科教片的对比学习。

我们刚才看到的两段内容,哪个是真实的?

动画片是怎么创造出来的?

4.   小结,评价。

5.   布置作业。

作业内容:

收集有关昆虫的资料,包括图片、故事、科学知识、儿歌、谜语……

     到花草中去,找一找里面都藏着什么昆虫并完成下面表格。

身边的小虫子

名称

长像(形状、颜色、几之脚、有无翅膀)有图画或文字描述

本领、习惯

在哪里发现的

你的疑问

第二课时

1.   导入。

展示学生收集的资料。

展示形式:

图片展示,讲故事,当小老师讲关于昆虫的知识,唱儿歌,猜谜语,讲一讲你在花草中发现了什么昆虫……

2.   表现昆虫。

1 三大法宝  外形

色彩

装饰(点、线、面)

 

外形色彩装饰(点、线、面)

2 表现材料和方法。

绘画

纸工

彩塑

……

 

绘画纸工彩塑

3.   作品展示

要求把自己收集的资料同作品联系起来,边展示作品边表演。

4.   评价

分小组选出昆虫王国的各个角色。

国王——谁画(做)的昆虫的又快又好。

军师——谁知道的知识最多。

王后——谁画(做)的昆虫的最美。

武士——谁画(做)的昆虫是最厉害的。

公主——谁讲解或表演的最好。

……

5.   在游戏中结束课程。

板书

 

昆虫王国

 

三大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