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主题活动小医生.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44042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7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主题活动小医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班主题活动小医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班主题活动小医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班主题活动小医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班主题活动小医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班主题活动小医生.docx

《小班主题活动小医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主题活动小医生.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班主题活动小医生.docx

小班主题活动小医生

小班主题活动:

小医生

作者:

杨莉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2014年第06期

        一、主题产生背景

        看病、吃药、打针一直是孩子们害怕的事情,有些孩子碰到医生帮他检查身体也是很抗拒的,大部分孩子对穿白大褂的医生存在着害怕的心理。

在这个主题活动中,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安排,让幼儿消除对医生的恐惧感,初步了解医生本领大,鼓励他们不害怕看病、吃药、打针。

        二、幼儿经验与主题价值分析

        幼儿经验:

        1.去医院看病,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一件有亲身经历和体验的事,他们对医生和看病已有简单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大多数的孩子都会害怕打针和吃药,对医生有抗拒感。

        2.幼儿在开展角色游戏时,常会出现“娃娃生病”的游戏情节,扮演小医生的幼儿也喜欢摆弄听诊器、体温表、针筒、药瓶等,学着医生的样子为娃娃看病,也说明幼儿对“医生”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主题价值分析:

        1.培养幼儿正视疾病的态度。

        通过引导幼儿识别常见的医药用品,理解人们生病需要医生治疗,遇到打针吃药不害怕,从而培养幼儿正视疾病的态度。

培养幼儿乐意接受身体检查,做个健康宝宝,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培养幼儿关注自身及他人健康的主体意识。

        通过“小医生”主题中一系列的活动经验,丰富了幼儿对于疾病的认识,引发幼儿认识到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多吃蔬菜水果、保护自身器官等。

        三、主题活动目标

        1.识别常见的医药用品,遇到打针吃药不害怕。

        2.不害怕医生,理解人们生病需要医生治疗才能恢复健康。

        3.乐于在游戏活动中模仿医生,体验做小医生为别人看病的乐趣。

        四、主题网络图

        五、主题环境创设工作

        

(一)主题资源利用

        

(二)个别化学习

        六、活动方案

        科学活动:

医生本领大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的医疗用品(针筒、听诊器、手电筒、体温计等)。

        2.在游戏中模仿医生看病的动作,知道医生本领大。

        活动准备:

        医药箱(内有:

针筒、听诊器、手电筒、体温计等)若干、医院录像、故事《迪迪医生》PPT、医生帽子、服装以及相应的游戏环境

        活动过程:

        一、医生本领大

        师:

你们生过病吗?

生病了怎么办呀?

(请医生帮忙)

        1.看录像,帮助幼儿回忆生活经验,对医生的工作感兴趣。

        2.了解一些常见的医疗用具,知道医生用它们给病人看病。

        

(1)认识听诊器和手电筒,知道他们的作用。

        师:

你看见医生在给病人治病时手里拿着什么?

它有什么用处?

(听诊器可以听听病人身体里面的声音,了解病情;手电筒可以看清病人的眼睛、耳朵、喉咙等,帮助医生治病。

        

(2)在医药箱里找找这些用具。

        (3)你还认识哪些医疗用具,试试可以怎么用。

        3.阅读故事:

迪迪医生。

        师:

医生的本领真大。

在森林里也有一位本领大的迪迪医生,来看看他给小动物看病的故事吧。

        二、我是小医生

        师:

想不想像迪迪医生一样有本领?

我们也来做医生,帮娃娃看看病吧!

        幼儿分别扮演病人与医生,参与“小医生看病”的游戏。

        延伸:

在角色游戏中鼓励幼儿玩小医生的游戏。

        社会活动:

生病的时候

        活动目标:

        1.知道人们生病时,需要医生治疗才能恢复健康。

        2.通过故事和交流,克服害怕打针和吃药的心理障碍。

        活动准备:

        医院检查、打针、吃药、输液等图片;自制大故事书

        活动过程:

        一、我们生病的时候

        1.说说各自生病的经历。

        

(1)生病时,你觉得哪里难受?

        

(2)你的病是怎样才好的?

        (3)医生是怎么为你们治病的?

(根据幼儿所说出示相应的看病场景图片)

        小结:

医生的本领真大,他们能把我们的病治好!

我们都不怕打针吃药,它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

        二、别人生病的时候

        1.听故事《青青生病》,交流讨论。

        师:

(出示女孩生病的图片)有个小姑娘叫青青,看看她今天怎么啦?

        2.幼儿看图听教师讲述故事的开头部分。

        

(1)青青怎么啦?

        

(2)青青为什么不愿意吃药、打针?

        (3)怎样才能使青青的病好起来?

        3.看图讲述故事的结尾部分。

        

(1)青青的病是怎样好的?

        

(2)青青吃药、打针时是怎样的?

        4.小结:

青青是个勇敢的孩子,生病不怕打针和吃药,所以很快就好了。

        三、延伸:

身体检查,看看谁是勇敢的孩子。

        美工活动:

小小医药箱

        活动目标:

        尝试用纸盒做成医药箱,了解医药箱的用处。

        活动准备:

        收集幼儿家庭医药箱(有基本物品)、自带皮鞋盒或硬纸盒、大小不等的红十字标签若干、绘画粘贴工具

        活动过程:

        一、参观家庭医药箱

        将收集到的幼儿家庭医药箱展示出来,并配上幼儿姓名或照片。

        交流:

是谁家的小药箱?

小药箱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注意观察红十字标记,追问:

哪里也有红十字标记?

        2.小药箱里应该放些什么?

        师:

我们也来为娃娃家制作一些小药箱吧!

        二、自制小小医药箱

        1.介绍材料:

有我们自己准备的皮鞋盒、硬纸盒;有红十字的标签;有绘画或粘贴的工具。

        2.介绍方法:

选择自己喜欢的纸盒把它做成小药箱(启发提问:

要做些什么?

怎么做?

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小药箱。

        3.尝试制作。

        观察要点:

选择的材料?

红十字标签的运用?

        语言活动:

迪迪医生

        活动目标:

        1.能安静倾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2.理解人和动物都会生病,都需要医生治疗才能恢复健康。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或FLASH、药箱(听诊器、注射器、药水瓶等)、动物扮演的服装与道具

        活动过程:

        一、问题思考

        导语:

人会生病,动物会生病吗?

(启发幼儿讲述自己知道的相关话题)

        二、理解故事

        1.听故事《迪迪医生》。

        提问:

你听到些什么?

        追问:

森林里的动物们怎么了?

乌龟、大象、小猴得了感冒后哪里不舒服?

        迪迪医生治疗的方法一样吗?

怎么治疗的?

        2.我们来做迪迪医生。

        

(1)分配角色:

分别扮演动物或医生。

        

(2)各自准备:

乌龟背上硬硬的壳、小猴接上细长的尾巴、大象装上长鼻子、医生戴上口罩,从医药箱中找出用品.

        (3)表演故事。

        观察与倾听:

角色之间的对话?

医生寻找并使用的医药用品?

表演故事的情绪与态度?

        小结:

动物们,你们的病好了吗?

想对医生说些什么?

其实,人和动物都会生病,都需要医生治疗才能恢复健康。

        数学活动:

小小药剂师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口手点数、摸数的方法,感知6以内的数与量。

        2.体验做小医生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娃娃、半透明的小号密实袋、白扁豆、蚕豆若干、数字粘贴纸

        活动过程:

        一、娃娃生病了

        1.出示情况:

贝贝家的娃娃又生病了,怎么办?

引发幼儿的讨论:

打针、吃药、喝药水……

        2.医生开出了一袋药丸,嘱咐要按时给娃娃吃药。

        二、分药丸

        1.出示药袋,看懂药袋上的点数(或数字)。

        2.每天要吃几颗药丸?

(集体数6)。

        (有几种数法:

口手一致逐一点数、从上往下按顺序点数、一边三个点数完再接着数另一边三个点)

        3.装药丸,集体验证。

        4.“小朋友的本领真大,医院里的医生想请你们帮忙,做小医生分药丸。

但是一定要看清楚,数清楚药袋上的数量,千万别装错了。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观察重点:

幼儿数数时是否手口一致;能否按顺序顺数。

        三、按标签请将分完的药丸送回家

        建议标签可分为:

数、点等不同的标记

        综合活动:

爸爸医生进课堂

        活动目标:

        1.认识医生,初步了解医生的工作。

        2.不害怕医生,乐意配合医生检查身体。

        活动准备:

        一个有十字标记的药箱、听诊器若干、药瓶(药水瓶)、压舌板、针筒、手电筒、白大褂等

        活动流程:

        一、认识医生

        老师:

看看谁来了?

你怎么知道这是医生?

        医生向小朋友打招呼:

小朋友大家好,我是XX医生,今天是来给小朋友检查身体的。

        二、认识医药箱

        1.医生:

小朋友们,我要请你们猜猜看,这个药箱里会有些什么呢?

        2.医生可以随意让孩子们说,边说边打开药箱,让孩子去找一找有没有自己所说的东西,并拿出相应的物品。

        每拿出一样物品就将物品正式的名字告诉孩子(要重复2~3次,让孩子们跟着读并读清楚)。

        三、情景表演:

看病的时候

        1.医生:

我现在要为小朋友检查身体了,谁愿意先来?

        2.医生为孩子检查身体。

        用手电筒检查眼睛、耳朵;用压舌板检查喉咙;用听诊器听一听。

        边看边说:

让我看看你的眼睛,张开嘴巴,啊,让我听一听。

        表扬配合检查的孩子。

        3.让孩子试着自己使用一下听诊器或手电筒等。

医生指导幼儿操作。

        七、主题活动反思

        为期两周的主题活动“小医生”结束了,但后续的活动在区角游戏中得以延伸和拓展。

在这个主题的实施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幼儿的思维特点带有明显的形象性,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大量的感知基础上,教师只有善于抓住一切教育契机,适时地鼓励、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活动,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学习,才能帮助幼儿积累自己的感性经验和各种丰富的体验。

        一、关注幼儿已有的经验,了解幼儿当前的兴趣和需要,推进幼儿学习的兴趣

        小班幼儿入园时间不长,对环境的适应也相对较弱,身体抵抗能力也偏差,天气变化较大等原因,因此生病的幼儿比较多,去医院看病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有亲身经历和体验的事。

根据幼儿的这一情况和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角色游戏时,幼儿自发生成了“娃娃生病”的游戏情节,同时,幼儿对“医生”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及教材中“小医生”主题活动内容,我们对主题活动的目标及各点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我们把活动预设为游戏和集体学习两大部分,在游戏中让幼儿学做小医生,感知医生为病人看病,体验打针时不害怕的心情;集体学习中我们注重让幼儿认识医生的本领,了解医生为人们看病,是我们生活中的帮助我们的人,我们还利用家长资源,请医生家长进课堂,帮助幼儿了解医生的工作和本领,让幼儿对医生不感到害怕,生病了愿意找医生帮忙的情感。

        二、创设良好的互动环境,满足幼儿交流分享的愿望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其思维又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

因此,在组织“小医生”活动时,利用了多媒体录像,帮助幼儿回忆、再现生病、看病的过程,以直观的教学形式,帮助幼儿了解“妈妈是怎样关心宝宝的?

”“医生是怎样为病人看病的?

”等等内容,并整合了良好品质的培养。

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根据自身的需要自由选择、扮演角色、模仿练习。

在活动中,还注重采用多种互动形式(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及集体回答与个别回答相结合的形式,以满足不同幼儿表达愿望。

因此,整个主题活动的进展中幼儿始终处于积极参与的状态,积极投入,参与表达。

        三、善于思考,发现幼儿有益的经验,并及时进行拓展和提升

        集体活动的价值在于提升和拓展幼儿的经验。

在组织实施“小医生”主题活动时,我们对于预设的内容能及时的提升,对幼儿即时生成的一些内容也能及时捕捉,对幼儿的经验有效地提升、拓展。

如:

当幼儿在讨论“医生怎么看病”时,有的幼儿观察到“医生看喉咙时要用手电筒”,我们及时抓住幼儿的这一发现,并且在游戏中提供相关的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将自己的观察与发现予以体现,从而丰富拓展幼儿经验的能力。

        “小医生”主题活动让孩子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知,也在主题的实施中体验着打针、吃药不害怕的情感,对孩子的认识和情感体验都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