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认识.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24329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7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倍的认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倍的认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倍的认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倍的认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倍的认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倍的认识.doc

《倍的认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倍的认识.doc(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倍的认识.doc

倍的认识(3课时)

第一课时:

倍的意义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圈一圈、画一画的方式、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重点重点: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难点:

建立“倍”的概念。

教具学具:

多媒体情境图,萝卜实物卡片。

教学设计:

一、课前做拍手游戏

1、师:

上课之前,咱们一起来玩拍手游戏,谁愿意到前面来和老师一起玩?

师:

我先拍,听,我拍了几下?

生:

2下。

师:

请你拍3个2下,其他同学判断对不对。

(生拍6下)

师:

你是怎么拍的?

生:

我连续拍6下

师:

谁有好办法让我们一听就知道是3个2下?

生:

2下2下地拍,拍出3个2下。

师:

就用他教我们的好方法试试看。

预备:

开始!

2、师:

听,老师拍了几下?

(3下)

师:

请大家一起拍出2个3下。

预备,心里数,开始!

3、师:

小游戏好玩吗?

你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思考)

二、情境引入“倍”

导入:

小兔子们数萝卜,怎么数也数不清,请你们来帮帮忙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情境图)

师:

原来这里有不同各类的萝卜,你们认识它们吗?

生:

胡萝卜(2根)、红皮水萝卜(6根)和白萝卜(10根)。

师:

请你比较胡萝卜和红皮水萝卜的数量,发现了什么?

生:

1、胡萝卜比水萝卜少4根。

生:

水萝卜比胡萝卜多4根。

师:

怎么摆就能让我们一眼看出水萝卜比胡萝卜多4根呢?

学生到黑板上摆。

师提示:

摆时要注意什么呢?

(一一对应)师:

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水萝卜的数量多,胡萝卜的数量小,在比较中,我们除了知道多和少以外,还能知道什么呢?

(板书课题是:

倍的认识)

三、自主探究

1、初步认识“倍”。

胡萝卜和水萝卜相比,胡萝卜有2根,水萝卜有几个2根呢?

师:

怎么摆就能明显地看出有3个2根?

反馈:

谁愿意到黑板上摆一摆。

为什么中间要空开?

大家一起数数是3个2吗?

学生数,师板书。

师:

胡萝卜和水萝卜相比,我们就以数量少的胡萝卜为标准,把2根胡萝卜看成1份,水萝卜有3个2根,也就是有这样的3份,我们就说水萝卜的数量是胡萝卜的3倍。

2、进一步理解“倍”。

师:

找一找图中,还有谁和谁之间有这样的倍数关系呢?

要求:

独立圈一圈、画一画,再小组交流。

生:

2根胡萝卜为一份,白萝卜有这样的5个2根,所以说白萝卜的数量是胡萝卜的5倍。

(板书:

白萝卜的数量是胡萝卜的5倍)

小结:

倍的认识,是两个量通过比较得来的,我们要分清谁是谁的几倍,就要看清谁和谁在比,比的标准不同了,结果也就不一样了。

四、巩固运用

1、教材第50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订正答案。

2、课件出示:

饲养员一次给小猴子3根香蕉,给大猴子6根香蕉,大猴子吃的香蕉根数是小猴子的多少倍?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五、课堂总结提升

师:

这节课同学们都听得很认真,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吧?

(生说)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倍数关系,请你认真地去找一找,利用这节课学习的“倍”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倍的意义

水萝卜的数量是胡萝卜的3倍

白萝卜的数量是胡萝卜的5倍。

第二课时求一个是另一个量的几倍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的含义,并学会用倍的含义解决“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2、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教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动手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初步学会用“倍”的含义解决“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倍”的含义,学会分析“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出示大扫除情境图,学生观察,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

引导学生用完整语言表述。

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几倍”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擦桌椅和扫地学生的数量关系,小组交流想法。

2、学生汇报,师提炼学生汇报的信息:

已知信息:

擦桌椅的有12人,用●表示;扫地的有4人,用△表示。

擦桌子的人数

●●●●●●●●●●●●

扫地的人数

△△△△

学生观察图例,汇报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1、以扫地的四人为标准,擦桌子的人数是三个四人,所以擦桌子的人数是扫地的四倍。

2、因为都表示人数,擦桌子和扫地的人数可以都用●表示。

擦桌子的人数

●●●●●●●●●●●●

扫地的人数

●●●●

师小结:

求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就是求擦桌椅的人里面包含几个扫地的人数,也就是求12里面包含几个4,所以列算式;12÷4=3

追问:

算式12÷4=3中,12表示什么?

4表示什么?

3表示什么?

老师的疑问:

能不能说扫地的人数是擦桌子人数的3倍?

为什么?

1、学生说自己的理由

2、师补充:

从图中得知:

以扫地的4人为一份,称为一倍数,擦桌椅的人数有这样的3个4人,就是3分数,也就是3倍(多倍数).所以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人数的3倍。

这里的倍不是单位名称,而是表示两种数量之间的一种关系。

所以结果中不写“倍”

3、练习;独立完成教材第5页练习十一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汇报。

三、巩固运用,拓展练习

1、填空

(1、)24里面有()个8,24是8的()倍。

列式:

(2、)30里面有几个6,30是6的()倍,列式:

学生口答

2、小明家养了18只小鸡,还养了6只鹅,3只鸭子。

(1)小鸡的只数是养的鸭子的多少倍?

(2)你还能提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3、投篮比赛

姓名

王红

张立伟

范明

王军

投进个数

16

15

8

12

没进个数

2

3

10

6

(1)王红投进的个数是没投进的几倍?

(2)王红投进的个数是范明投进个数的几倍?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课堂小结

谁来和我们分享一下,今天的数学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擦桌子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

12÷4=3

台灯的价钱是台历的几倍?

49÷7=7

第三课时

已知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倍,求这个量

教学目标

1:

经过探索求一个量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学会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有条理口头表达能力。

3:

培养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教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求一个量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求一个量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2的4倍就是()个2

3的10倍就是()个3

3个7就是()的()倍

6的2倍就是()个()

师: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有关“倍数”的问题。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学生观察教材情境图,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师提炼

已知的信息是:

军旗的价钱是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旗的4倍

问题是:

象棋的价钱是多少元?

学生讨论:

1、这是哪类应用题?

(倍数应用题)

2、应该从哪里入手?

学生讨论操作后汇报,师点拨

用点子图表示军旗:

●●●●●●●●8元

象棋:

●●●●●●●●

●●●●●●●●8×4=32(元)

●●●●●●●●

●●●●●●●●

师提示:

我们可以用线段图表示。

(边说边画)

军旗的价钱是1倍数,用一条线段表示。

而军旗的价钱是4倍数,有四个军旗那么多,所以画一样长的4条线段表示,并标出其余的信息和问题。

8元

军旗:

象棋:

引导学生理解线段图每部分的含义,并能看着线段图来叙述题意。

象棋有4个8元,所以用8×4=32(元)

追问:

你们算出了象棋的价钱是32元,能验证一下,象棋的价钱是军旗的四倍吗?

(确认32是8的4倍)

学生讨论:

我们用了两种图表示出这道题,对比看一看,你更喜欢那种图示?

为什么?

三:

巩固运用,提升拓展

1、见教材54页4、5题

指导学生在图中表示出倍数关系。

2、课件出示

甲数是20,乙数是甲数的5倍,求乙数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指导学生借助线段图来分析计算。

四: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已知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倍,求这个量

军旗的价钱是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旗的4倍,象棋的价钱是多少元?

军旗:

8元

象棋:

8×4=32(元)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不退位)

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明白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含义,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选取恰当的策略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不退位),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明白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含义,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整千数相乘的口算算理,掌握其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类推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口算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数相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口算: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

今天,张老师就带着大家去游乐园玩一玩。

这是进入游乐园的通行证,只要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